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课堂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ຫໍສະໝຸດ Baidu
(2)写明得分关键 对于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在答 题时一定要写清得分关键点,如第(1)问中,如果没有 cos C=12,直接给出 C=π3,则不给分;第(2)问直接给出 ab 的值不给分,只有通过面积公式求出 ab 才得分,直接 给出 a+b 不得分,只有通过余弦定理算出才给分.
第五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为3 2 3,求出 ab 的值; 第六步:根据 c= 7,利用余弦定理列出 a,b 的关系式; 第七步:求(a+b)2 的值; 第八步:求周长.
[满分心得] (1)写全得分步骤 对于解题过程中是得分点的步骤,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 以对于得分点步骤一定要写全,如第(1)问,利用正弦定理转 化为角的关系就得分,第(2)问,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列 出关系式就各得 1 分.
所以 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π4+kπ,π4+kπ(k∈Z); 单调递减区间是π4+kπ,34π+kπ(k∈Z).
(2)由 f(A2)=sin A-12=0,得 sin A=12,
由题意知 A 为锐角,所以 cos A= 23. 由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 A, 可得 1+ 3bc=b2+c2≥2bc,
即 bc≤2+
3,且当 b=c 时等号成立.因此12bcsin A≤2+4
3 .
所以△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4
3 .
第一步:标准化 已知解析式――三―角―函―辅数―助基―本角―关关―系系―与―公―式―→f(x)=Asin(ωx+φ)+B. 第二步:根据△ABC 内角解三角函数关系,求出相应的角. 第三步:根据解三角形的原理和方法求解三角形.
专题二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透视全国高考 揭秘命题规律(二)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全国卷第17题)
平面几何与解三角形(方程思想的应用)
(2015·高考全国卷Ⅱ)△ABC 中,D 是 BC 上的点, AD 平分∠BAC,△ABD 的面积是△ADC 面积的 2 倍. (1)求ssiinn BC; (2)若 AD=1,DC= 22,求 BD 和 AC 的长.
若 fA2=0,a=1,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解】 (1)由题意知 f(x)=sin22x-1+cos22x+π2
=sin22x-1-s2in 2x=sin 2x-12. 由-π2+2kπ≤2x≤π2+2kπ,k∈Z,可得-π4+kπ≤x≤π4+kπ,k∈Z; 由π2+2kπ≤2x≤32π+2kπ,k∈Z,可得π4+kπ≤x≤34π+kπ,k∈Z.
边为角得 1 分; 利用三角恒等变换
化简得 2 分; 求出 C 的余弦值得 2
分; 求出角 C 的弧度数
得1分
(2)由已知,12absin C=3 2 3. (7 分)
又 C=π3,所以ab=6.
(8 分)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
a2+b2-2abcos C=7, (9 分)
故 a2+b2=13,从而(a+b)2=25.
第一步:作出示意图、并适当标注已知元素. 第二步:将条件和结论相结合进行对照,视其关系选择相关 定理列式.(要特别关注两三角形公共边(角)或邻角(邻补角) 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 第三步:求解过程中应注意三角形所固有的性质(例如:内角 和定理,边角大小对应关系,两边之和(差)与第三边的关系 等).
4.海伦面积公式:△ABC 三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 b,c,则
S△= p(p-a)(p-b)(p-c)其中p=a+2b+c.
三角函数的性质与解三角形
设 f(x)=sin xcos x-cos2x+π4.
(1)求 f(x)的单调区间; (2)在锐角△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标准答案] (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 2cos C(sin Acos B+sin Bcos A) =sin C, (1 分)
即2cos Csin(A+B)=sin C, 故2sin Ccos C=sin C. (3 分)
可得cos C=12,
(5 分)
所以C=π3.
(6 分)
第(1)问得分点说明: 利用正弦定理转化
(11 分) 所以△ABC的周长为5+ 7.
(12 分)
第(2)问得分点说明: 列出面积关系式得
1 分; 求出 ab 得 1 分; 利用余弦定理列出
关系式,得 1 分; 求出(a+b)2 得 2 分; 求出三角形的周长
得1分
[解题程序] 第一步: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的边角关系式转化为角的关系式; 第二步: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关系式; 第三步:求 C 的余弦值; 第四步:求 C 的值;
【解】 (1)S△ABD=12AB·ADsin∠BAD, S△ADC=12AC·ADsin∠CAD. 因为 S△ABD=2S△ADC ,∠BAD=∠CAD, 所以 AB=2AC. 由正弦定理可得ssiinn BC=AACB=12.
(2)因为 S△ABD∶S△ADC=BD∶DC,所以 BD= 2. 在△ABD 和△ADC 中,由余弦定理知 AB2=AD2+BD2-2AD·BDcos∠ADB, AC2=AD2+DC2-2AD·DCcos∠ADC. 故 AB2+2AC2=3AD2+BD2+2DC2=6. 由(1)知 AB=2AC,所以 AC=1.
附:三角形中四个可引用定理公式 1. 射影定理:acos B+bcos A=c,acos C+ccosA=b,
bcos C+ccos B=a. 2.内角平分线定理:△ABC 内角 A 的平分线交 BC 于 D, 则AABC=BDDC. 3.中线长公式:△ABC 三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 c,则 BC 边上的中线长 Ma=12 2(b2+c2)-a2.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满分展示
(满分 12 分)(2016·高考全国卷乙)△ABC 的内角 A,B, C 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2cos C(acos B+bcos A)=c. (1)求 C; (2)若 c= 7,△ABC 的面积为3 2 3,求△ABC 的周长.
[联想破译] 联想因果:△ABC 的内角角 C,面积、周长. 联想路线:(1)由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求角 C. (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ab,再由余弦定理联立方程求出 △ABC 的周长.
(2)写明得分关键 对于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在答 题时一定要写清得分关键点,如第(1)问中,如果没有 cos C=12,直接给出 C=π3,则不给分;第(2)问直接给出 ab 的值不给分,只有通过面积公式求出 ab 才得分,直接 给出 a+b 不得分,只有通过余弦定理算出才给分.
第五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为3 2 3,求出 ab 的值; 第六步:根据 c= 7,利用余弦定理列出 a,b 的关系式; 第七步:求(a+b)2 的值; 第八步:求周长.
[满分心得] (1)写全得分步骤 对于解题过程中是得分点的步骤,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 以对于得分点步骤一定要写全,如第(1)问,利用正弦定理转 化为角的关系就得分,第(2)问,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列 出关系式就各得 1 分.
所以 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π4+kπ,π4+kπ(k∈Z); 单调递减区间是π4+kπ,34π+kπ(k∈Z).
(2)由 f(A2)=sin A-12=0,得 sin A=12,
由题意知 A 为锐角,所以 cos A= 23. 由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 A, 可得 1+ 3bc=b2+c2≥2bc,
即 bc≤2+
3,且当 b=c 时等号成立.因此12bcsin A≤2+4
3 .
所以△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4
3 .
第一步:标准化 已知解析式――三―角―函―辅数―助基―本角―关关―系系―与―公―式―→f(x)=Asin(ωx+φ)+B. 第二步:根据△ABC 内角解三角函数关系,求出相应的角. 第三步:根据解三角形的原理和方法求解三角形.
专题二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透视全国高考 揭秘命题规律(二)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全国卷第17题)
平面几何与解三角形(方程思想的应用)
(2015·高考全国卷Ⅱ)△ABC 中,D 是 BC 上的点, AD 平分∠BAC,△ABD 的面积是△ADC 面积的 2 倍. (1)求ssiinn BC; (2)若 AD=1,DC= 22,求 BD 和 AC 的长.
若 fA2=0,a=1,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
【解】 (1)由题意知 f(x)=sin22x-1+cos22x+π2
=sin22x-1-s2in 2x=sin 2x-12. 由-π2+2kπ≤2x≤π2+2kπ,k∈Z,可得-π4+kπ≤x≤π4+kπ,k∈Z; 由π2+2kπ≤2x≤32π+2kπ,k∈Z,可得π4+kπ≤x≤34π+kπ,k∈Z.
边为角得 1 分; 利用三角恒等变换
化简得 2 分; 求出 C 的余弦值得 2
分; 求出角 C 的弧度数
得1分
(2)由已知,12absin C=3 2 3. (7 分)
又 C=π3,所以ab=6.
(8 分)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
a2+b2-2abcos C=7, (9 分)
故 a2+b2=13,从而(a+b)2=25.
第一步:作出示意图、并适当标注已知元素. 第二步:将条件和结论相结合进行对照,视其关系选择相关 定理列式.(要特别关注两三角形公共边(角)或邻角(邻补角) 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 第三步:求解过程中应注意三角形所固有的性质(例如:内角 和定理,边角大小对应关系,两边之和(差)与第三边的关系 等).
4.海伦面积公式:△ABC 三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 b,c,则
S△= p(p-a)(p-b)(p-c)其中p=a+2b+c.
三角函数的性质与解三角形
设 f(x)=sin xcos x-cos2x+π4.
(1)求 f(x)的单调区间; (2)在锐角△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标准答案] (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 2cos C(sin Acos B+sin Bcos A) =sin C, (1 分)
即2cos Csin(A+B)=sin C, 故2sin Ccos C=sin C. (3 分)
可得cos C=12,
(5 分)
所以C=π3.
(6 分)
第(1)问得分点说明: 利用正弦定理转化
(11 分) 所以△ABC的周长为5+ 7.
(12 分)
第(2)问得分点说明: 列出面积关系式得
1 分; 求出 ab 得 1 分; 利用余弦定理列出
关系式,得 1 分; 求出(a+b)2 得 2 分; 求出三角形的周长
得1分
[解题程序] 第一步: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的边角关系式转化为角的关系式; 第二步: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关系式; 第三步:求 C 的余弦值; 第四步:求 C 的值;
【解】 (1)S△ABD=12AB·ADsin∠BAD, S△ADC=12AC·ADsin∠CAD. 因为 S△ABD=2S△ADC ,∠BAD=∠CAD, 所以 AB=2AC. 由正弦定理可得ssiinn BC=AACB=12.
(2)因为 S△ABD∶S△ADC=BD∶DC,所以 BD= 2. 在△ABD 和△ADC 中,由余弦定理知 AB2=AD2+BD2-2AD·BDcos∠ADB, AC2=AD2+DC2-2AD·DCcos∠ADC. 故 AB2+2AC2=3AD2+BD2+2DC2=6. 由(1)知 AB=2AC,所以 AC=1.
附:三角形中四个可引用定理公式 1. 射影定理:acos B+bcos A=c,acos C+ccosA=b,
bcos C+ccos B=a. 2.内角平分线定理:△ABC 内角 A 的平分线交 BC 于 D, 则AABC=BDDC. 3.中线长公式:△ABC 三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 c,则 BC 边上的中线长 Ma=12 2(b2+c2)-a2.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满分展示
(满分 12 分)(2016·高考全国卷乙)△ABC 的内角 A,B, C 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2cos C(acos B+bcos A)=c. (1)求 C; (2)若 c= 7,△ABC 的面积为3 2 3,求△ABC 的周长.
[联想破译] 联想因果:△ABC 的内角角 C,面积、周长. 联想路线:(1)由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求角 C. (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ab,再由余弦定理联立方程求出 △ABC 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