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教育是一种需要等待的事业》读后感
教育是爱 更是等待
教育是爱更是等待高明媚“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学会等待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反思我过去对班上问题学生的教育,只是诚心实意的严厉教育,但从未给过他宽容的师爱与耐心的等待。
我想这也是我教育失败的原因所在。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要想教育好一个孩子,首先必须给他一个公平的评价和定位,应该允许孩子在现有的学校制度中,有他自己发挥创造性和个性的机会,因为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对外部世界是好奇多动的。
对于行为问题学生我应该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只要他能保护好自己,不伤害其他同学,他的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过分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了。
放低要求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拓宽他的成长空间,让他的童年能多一缕阳光。
对于班主任来说也会少一些苦恼与焦躁,多一份平和与希望。
其次我要学会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去引导孩子,优化教育。
其实我们眼里的世界,你把它看成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
多动的孩子,你带着宽容的心态去看他,那这个孩子就是天使。
你要带着鄙夷的心态去看他,你看到的只有魔鬼。
多给自己一些积极地暗示,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我和孩子都会进步的。
光做到以上两点仅仅能够弥补师爱的不足之处,要想转化行为问题学生,我还要必须学会等待。
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有充分的耐心,充分估计到转化这个孩子的艰巨性。
过去我总是搞一周式强化教育,可想而知问题学生在强化周表现稍好,其他时间还是老样子。
我还不停的抱怨,这个孩子太难管了。
现在想想,我的教育,最大的的问题就是缺乏了持之以恒与耐心等待。
我没有意识到问题儿童他的不良行为会出现反复,我也没意识到我应该允许问题儿童出现反复。
修炼耐心与修炼教育技能同样重要。
如果没有参加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我还要走多少弯路啊?教育是爱,更是一种无声的等待。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爱的阳光、爱的雨露去温暖和滋润孩子的心灵,孩子必定会舒枝展叶,茁壮成长。
小树易弯也易直,我们只要耐心扶植,孩子定会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读书心得】 《教育是一种需要等待的事业》读后感
教育是一种需要等待的事业——读《学校是一段旅程》有感儿子现在读二年级,在上一年级还没有识很多字的时候,我除了给孩子读读故事以外,有时也给孩子听“喜马拉雅”听书中的故事,一次儿子看到一个同学得到一套礼物课外书《窗边的小豆豆》也嚷着让我买,可是我知道孩子目前的识字量不够,就在手机中找这个故事给他听,这本书有50节,我大致算了时间,一本书听下来不下7个小时,可就是这样的一部“长篇”(对于一年级的儿子来说)故事,他居然听了不少于四五遍,有时还跟我谈谈,“妈妈,你说如果我也能到巴学园上课该多好啊“,”妈妈,你知道吗,巴学园的校长居然跟小豆豆谈了半个多小时的话“,“妈妈,我有一个愿望,长大了我想到日本看看巴学园”,这是出自于8岁的孩子对学校的选择和向往。
我想现在在全世界都热推的华德福教育就是我们家孩子心目中向往的好学校,只不过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我不能送他到学校参与学习而已。
华德福来到中国大陆的时间比较晚,2004年9月,中国内地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才在四川成都建立,但是通过这么十小几年的探索与研究,华德福教育对于孩子身心发展起着助力作用,对于传统式“刻意”的教育活动而言,华德福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模式; 《学习是一段旅程》这本书是托灵■M■芬瑟博士写的一本书,写了他带着23名孩子从一年级到八年级的八年历程,虽然书中不能详尽各种细节,但是我们从老师大致描述中能感受到华德福教育是提倡真、善、美的和谐教育。
一、课程的设计安排托灵■M■芬瑟博士作为主课老师,担任孩子们一至八年级随着课程安排的语言课、数学课、历史、地理学、植物学,物理学等,除了这些主课课程外,学校还安排了一些任课老师担任班级课程,如优律思美、音乐、体育、手工、木工和外语。
这些课程开展托灵■M■芬瑟博士都进行了详略的描述,他的语言课不是单纯的字词练习,低年级通过晨诗朗诵,晨圈练习,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到了中高年级更多的是通过排练戏剧、讲各种神话、宗教故事,学习语言,探索生命的意义;他的数学课和其他课程也都是让学生在各种游戏、自编故事、故事和各种操作实验中学习知识。
教师学会等待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从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
回首这段旅程,我深知其中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分享一些关于“教师学会等待”的感悟。
一、等待,是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而等待则是这门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学生的成长,等待学生的领悟,等待学生的蜕变。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耐心地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
1. 等待学生的成长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优点和不足。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等待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正如种子在泥土中生根发芽,需要耐心地等待,学生也需要我们在等待中给予关爱和呵护。
2. 等待学生的领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的真谛。
教师要学会等待学生的领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思考中成长。
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要学会等待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等待中领悟人生的智慧。
3. 等待学生的蜕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等待学生的蜕变,陪伴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让他们在等待中蜕变。
正如蝴蝶在茧中挣扎,需要耐心地等待,学生也需要我们在等待中给予鼓励和支持。
二、等待,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学会等待,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教育的本质是关爱,是陪伴,是引导。
在等待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关注他们的未来。
以下是我对教师责任的一些思考:1.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在等待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是等待花开的耐心
教育是等待花开的耐心教育是一种从心灵深处滋养的过程,它需要耐心等待,就如同花朵需要时间慢慢绽放一样。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有耐心等待,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里成长和发展。
教育是一门耕耘细心等待的艺术。
就像播种一颗种子,需要耕耘和细心培养,等待它顽强地冒出新芽,然后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
教育也是一样,需要耐心的等待和细心的呵护。
每个学生都是一朵花,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绽放。
教育者要有着耐心的等待,让学生在合适的时候展现出自己的潜能。
只有通过耐心的等待,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教育是一种渗透心灵等待结果的过程。
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灌输知识,更是在心灵上渗透、在精神上等待。
无论是学生学习知识,还是修炼品德,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心灵的滋养。
教育者需要有耐心等待结果,并陪伴学生一起成长。
只有通过耐心的等待和耐心的教导,才能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真正的提升。
教育是一种培养期待未来的过程。
教育者所做的工作,不仅是为了眼前的成绩和荣誉,更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才。
教育者需要有着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学生在未来展现自己的风采。
只有通过耐心的等待和培养,才能让学生在未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教育是一种尊重个体等待发现闪光点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闪光点。
教育者需要有耐心等待,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引导他们在这个领域里成长。
只有通过尊重个体、等待闪光点的发现,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身的价值。
教育者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有着耐心的等待,让学生在最适合他们的领域里绽放夺目的光芒。
教育需要等待(教育故事)
教育是一种等待穆文琪题记有人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天真烂漫,可爱又单纯。
而学校和社会又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用爱和责任包容他们,等待他们亲手画出自己人生的蓝图。
故事回放我是一位新来的数学代课老师,刚开始接手这份工作的时候就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很重。
我是一名师范院校未毕业的学生,没有实践经验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但是在一次和我的大学老师的谈话中,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
老师对我说:教育其实是一种等待。
所以我尝试着在代课的这段期间尽量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给他们改变和成长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动态。
刚接手两个班级的时候,看到学生们上个学期末的成绩还是感觉很棘手的。
数学成绩普遍偏低,还是基础学得不牢。
所以,首先为他们讲课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反复的练习而不是过度拔高,否则只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并且在每节课开始之前,会对前一天的知识进行提问,通过反复的记忆加深印象。
其次,是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问题,培养学习的积极性。
努力让他们对待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因为孩子大多数都是天生有惰性,有玩心。
所以我尽量让讲课方式风趣幽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严格要求他们的作业质量,克服惰性。
随着与学生们相处时间的增长,学生们问题的主动性有所增加,这也是我值得欣慰的一点。
但是对于学习成绩靠后的同学,我也并没有放弃,我相信只要肯付出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问题。
所以我经常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问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帮他们一起找到不足加以弥补。
一遍教不会就教两遍,直到让他们把基础掌握为止。
然后,通过测验检查他们对知识的运用程度。
在每次测验的时候,我都会借助这个机会记住学生的名字和相貌。
我觉得当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能熟记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时会让学生觉得自己被尊重,被重视。
所以他也会对你尊重,通过你也学会对别人尊重。
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等待
题型专题引导, 题型专题引导,展开学生思路 37题文化生活重点知识巩固 题文化生活重点知识巩固 37题复习一、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 题复习一、 题复习一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 思路: 年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 年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 年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 年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 思路:07年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08年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 课本还剩下“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 课本还剩下“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 进入21世纪 人类受到的最大冲击,一是自然生态的恶化, 世纪, 进入 世纪,人类受到的最大冲击,一是自然生态的恶化,二 是民族民间文化的消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是民族民间文化的消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整个世界将 变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经济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变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经济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 化边缘化和文化遗失是少数民族所面临的一个严峻、 化边缘化和文化遗失是少数民族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窘迫的问 题。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3.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关系是什么(如何正确处理中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关系是什么( 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国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 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国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 化有什么贡献) 化有什么贡献) 4.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如何对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待文化的多样性? 待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的身躯不属于自己。因为他秉承了“ 教师的身躯不属于自己。因为他秉承了“太阳底下最光辉 的事业”“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蜡烛”的光环, ”“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蜡烛 的事业”“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蜡烛”的光环,这种光环象紧 箍咒一样套在教师的身上,只有有一个咒语, 箍咒一样套在教师的身上,只有有一个咒语,便可以让教师头 痛得撕心裂肺。 痛得撕心裂肺。 教师身躯不属于自己。因为他是学校辛勤的园丁, 教师身躯不属于自己。因为他是学校辛勤的园丁,他要 修茸,要始终让学校春色满院,要让成绩永远攀升,要知道, 修茸,要始终让学校春色满院,要让成绩永远攀升,要知道, 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教师属于作业本、属于试题、 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教师属于作业本、属于试题、属 于时光老人,于是,他要提前五分钟到教师, 于时光老人,于是,他要提前五分钟到教师,要分发不同的 试卷,要找学生谈心分析学习对未来的重要性以及“ 试卷,要找学生谈心分析学习对未来的重要性以及“少壮不 努力、老大涂伤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努力、老大涂伤悲、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慢教育读后感教育需要等待
教育需要等待——〈〈慢教育读后感》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也改变了节奏、加大了力度。
从学校到家长,更加注重教育、更加关注教育。
随之而来的教育管理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更加有实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惜花重金投入,参加各种课外班,补习各种课程,外加一门或几门艺术特长。
这就是现在我们教育的快节奏,在快节奏的教育下,我们的孩子也承受着很多方面的压力,玩的时间少了,白由发展的时间没了。
于是,从不同的方面都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大家发现到了目前教育的问题,但是却又表示的很无奈。
然而,在张文质先生的〈〈慢教育》这本书中,作者对教育的观点却让人耳目一新,不由得产生一种认同感。
在书中,有很多关于“慢”教育的观点,我也觉得教育是一门" 慢"的艺术,一个人的发展,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得就是这个理。
书中描述的内容与案例不是很多,但都很有针对性与代表性,包括了教育的策划、教学课堂、教学思想、教育者的生活,而所有的这些都与一个教育者息息相关。
正因如此,阅读时便会产生很多共鸣。
尤其是对慢教育的诠释,更是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书中的一些精辟论述让我很受启发。
他说:“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地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白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成长中的青少年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与帮助他们。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
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和从容,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少闲心。
教育的急功近利、粗糙、急迫的背后,仍然是教育本质的失落:人们不愿承认,教育是一个子“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的、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
这大概就是书中所提到的慢教育。
教育,需要等待
教育,需要等待魏武小学史凤玲园丁俯身花丛,精心施肥、浇水,把对花儿的爱融于等待之中,于是他们收获了姹紫嫣红,繁花似锦;农民躬耕田间,松土除草,悉心照管,把对庄把稼的爱融于等待之中,于是他们收获了硕果盈枝,瓜果飘香。
成功,愿意垂青于等待者,教育同样因等待而精彩。
上学期我刚接了二年级的一个班。
这个班上,最先留给我好印象的孩子就是李小硕,这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
他不但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而且作业做的也是非常漂亮。
我非常欣赏这个孩子,心中曾暗暗的高兴:孺子可教也!然而,刚刚经过半个学期的惊喜,这孩子就给了我意想不到的转变:拖拉作业,成绩下降,说话不诚实,班级工作不关心-------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李小硕身上。
我有刚开始时的鼓励到后来的谈话谈心、严厉批评、一直到最后屡次请家长,但李小硕对我的教育置若罔闻,依然不写家庭作业,不努力向上,好像故意给我对着干似的。
我自己也陷入了迷茫之中,这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是家庭的原因,孩子的原因,还是作为老师的我的原因呢?联系家长,看来是非常必要的。
电话联系以后,李晓硕的奶奶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经过交谈我找到了一点原因,他的妈妈出门打工去了,刚走没有多久,奶奶是管不住他的,家里又装了一台电脑,于是这孩子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为所欲为了,学习再也不放到心上了。
了解情况后,我思索了很久,这是问题的原因所在吗?或许它只是一部分的诱因,我的教育方式会不会也有不妥之处呢?因为我毕竟是刚刚接他们这个班不久,是不是还不习惯我的教学方式呢?反思很久,我决定在与李小硕再进行一次谈心。
一次课后,我把李小硕叫到办公室和颜悦色的问他:“孩子,这次老师不在批评你,我们找一找你不想学习的原因行吗?你对老师说出让你不想学习,不写作业的理由,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好吗?”李小硕听了我的话,用一双有点怀疑的眼睛死死地看着我,好像想判断出老师说的是否是假话。
“相信老师,你如实的说吧。
”“因为你有一次说不再让同学们给我玩-----”他嗫喏的小声说。
我的教育故事:教育需要等待
我的教育故事:教育需要等待我的教育故事2篇:教育需要等待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都是各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
如何才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想,唯有先细致分类,然后因材施教。
然而,无论针对哪类学生,“施教”皆不可草率,不可想着一下子或几次就能改变他们。
教育需要等待,等待的过程或许让人心焦,但心平气和地给予“等待”,教育方显初心。
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不会读书,读一篇课文,哪怕是读1小节课文都十分吃力,明明是熟字偏偏不认识,随意添字、漏字,声音又那么细小,课文被读得支离破碎。
好多次课堂我完成不了计划的教学任务,因为我得给学生读书、读好书的时间。
记得那位蒋同学,为了读好课文的一个小节,在我和同学们的反复纠正下一连读了七遍才读得正确了。
读好后,他重重地舒了口气,我也展开眉头悄悄舒了口气,问他:“蒋,通过今天的读书,你有什么启发吗?”他看着我,快要哭了:“我……我……以后要预习,要读七遍……”看着他极难为情,我满心的怒气瞬间化作怜爱,柔声说:“好的,老师等着你慢慢进步!”“慢慢”一词,我故作了强调。
没想到,以后一有空闲,就连大课间活动时间他也常常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我可以留下读书吗?”班里还有一位学生戴,她不仅不善读书、经常不交作业,还不肯与人交流,我跟她多次谈话她都不支一声,只是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我。
有一次因为上学迟到,她妈妈连打带骂地把她推搡到教室门前。
我迎上去要问个究竟,她只是哭,用衣袖不停抹眼泪,理也不理我。
她妈妈见状更急了,使劲把她推得远远的,气冲冲地走了,留下无奈的我和一个劲抹眼泪的戴。
为了不影响班里学生早读,我只轻轻对戴说:“你先回位早读,我等待着你愿意的时候跟我说说这件事,好吗?”她回位了,她妈妈随即打来电话,述说了事情的经过,一再强调要我严加管教戴,不要让戴上课,说戴太不像话,家里还有个妹妹要送去幼儿园,然后她再赶去上班,她实在忙不过来,说戴应该懂事,应该管理好自己,不应该再烦她。
教育随笔: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
教育随笔: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素养。
然而,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对于教育持有焦虑和急躁的态度,他们期望通过更快速的方式获得教育成果,这可能导致教育的质量下降。
事实上,教育是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首先,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是因为人的成长不能急于求成。
每个人的生长和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就像花朵需要时间才能绽放,人的潜力和能力也需要经过时间的培养才能展现出来。
如果我们急于求成,将教育过程变成了一个马拉松比赛,那么孩子们很可能会因为过分的压力而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不利。
其次,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
教育的过程很少能够看到显著的效果,它需要老师和家长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耐心地引导和培养孩子们。
比如,一个学生在数学上的突破可能需要多年的积累,一个学生在阅读中的提高也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教育就像是一棵树,需要不断的浇灌和修剪,才能够茁壮成长。
再次,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潜能。
有些学生可能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但在其他领域可能稍显不足。
如果我们只顾着追求短期的成绩,就会忽略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批千人一面的人才,而是要培养出多元化的个性和潜力。
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等待每个学生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最后,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是因为它是一种持久的投资。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更是为了长远的未来。
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和素养决定了他的人生质量和社会地位。
当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教育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立即看到回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付出是徒劳的。
只有在将来,当他们成为有价值的社会人才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看到教育的成果。
总之,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因为人的成长需要时间,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潜能,教育是一种持久的投资。
教育需要等待
教育需要等待第一篇:教育需要等待教育需要等待教育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
生命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等待。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
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教育,需要耐心等待,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
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
他意味着教育者不能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等待。
因此,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生成长中,总有似乎不合序的枝蔓,但只要在大方向上是基于成长的,教师就应当拿出勇气来,鼓励学生的自由发展,而不必急切地去修剪这些枝蔓。
必须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包括可能的缺点和不足,让他们在尝试错误中不断地发现自我,调整自我,从而促成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
教育,需要等待。
只要还留有希望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迟早都会生根发芽。
第二篇: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教育需要耐心的等待广西崇左市ling背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只不过是一粒粒撒在他们心田的种子。
这种子不一定晚上播种,早晨便能吐出嫩芽,需要教育者的耐心,需要教育者的等待。
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那种子发芽往往指日可待,说不定哪天就会给你一个惊喜。
也许在我们的教育时段里体验不到种子发芽的惊喜,但只要那种子是饱满的,是有生命力的,有朝一日终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学会等待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孩子们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等待成为了我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以下是我对学会等待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会等待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特点和进步速度各不相同。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要学会耐心等待,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思考、去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等待中不断成长。
其次,学会等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面临着各种诱惑,他们往往缺乏耐心,容易浮躁。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通过等待来教育他们。
当我们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等待他们的进步,等待他们的成长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向他们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成功需要付出耐心和努力。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从容面对困难和挑战。
再次,学会等待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反应迟钝、理解困难的情况。
这时,如果我们能够耐心等待,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等待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我们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吸收、去领悟,他们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
此外,学会等待还能够增进师生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至关重要。
当我们学会等待,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他们自然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
最后,学会等待是一种人生态度。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还要关注自己的成长。
学会等待,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这种人生态度将使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好教育之路,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需要等待
教育需要等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而我觉得教育的唤醒、激励和鼓舞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教育是需要等待的,这也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地给予学生最真挚的鼓励和帮助,更要耐心等待学生的变化,永不放弃。
在近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因为我等来了一个学生的转变。
刚刚接手初一(11)班时,我就很快地注意到了郭郭,他是一个个子不高,长得十分可爱的小男孩,但我很快发现,在他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愁眉苦脸的表情,生活老师和几个科任老师都向我抱怨他老是违反纪律,也不尊重老师,有一次甚至当着某位老师的面说:“你不配做我的老师。
”而接下来的一次语文测试更让我大吃一惊,全班同学的平均分在75分左右,而他竟然只有44分,是全班倒数第一。
当我第一次找他谈话时,他十分抗拒,我耐心地和他谈了半个小时后,他的态度有所软化,并答应我要努力把成绩、纪律提高上去。
但就在第二天的下午,他又因上课违纪被科任老师告状。
我开始重视起郭郭的事情,于是开始了解他的家庭状况和以前在小学的事情。
我逐渐了解到郭郭的父母在他二年级时分居,五年级时离婚,他长期和他外公外婆一起住,父母长期不在身旁,他对父母有很深的怨气,而两位老人十分宠他,所以他的脾气十分娇纵,并极度迷恋电脑。
而由于小学成绩不好,个子小,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负,自信心不强,对自己有自贬的倾向。
当我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我就决定从提高他的自信心入手来帮助他,但在此之前我觉得他对老师似乎缺乏信任,只是一味地盲目表扬他并不能让他提高自信,只是让他觉得老师是故意作给其他同学看。
所以,我首先要取得他的信任。
其实让一个学生信任非常简单,只要老师是真心喜欢他,发自内心地为他好,他就会自然而然的相信老师,不再对老师怀有敌意。
郭郭的自卑感很重,开始只是一味地疏远我,记得有一次他无意之中帮一个女生做了一件事,我想抓住这个机会表扬他,就说:“郭郭,你很有爱心呀。
学会等待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栋梁的使命。
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陷入焦虑和急功近利的心态。
学会等待,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既是一种心态的调整,也是一种教育智慧的体现。
以下是我对学会等待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会等待,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
学会等待,正是教育规律的体现。
1. 学生成长需要时间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无能为力到独立自主,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耐心等待。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之根本,在培养人。
”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
2. 学生个体差异需要尊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进度。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而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学会等待,就是要耐心地等待学生慢慢成长,关注他们的每一个进步。
二、学会等待,是教师心态的调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压力和挑战。
作为教师,我们既要面对学生的成长问题,还要应对家长的期望、学校的考核等。
在这些压力面前,学会等待,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
1. 培养耐心耐心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学会等待,就是要培养我们的耐心,面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不急躁、不生气,而是耐心地引导他们改正。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耐心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教师的教育事业充满爱心。
”2. 保持乐观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学会等待,就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可能。
当我们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教育中的困难,就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
三、学会等待,是教育智慧的体现学会等待,不仅是一种心态的调整,更是一种教育智慧的体现。
教育随笔:有心的等待
教育随笔:有心的等待引言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涉及到学习者的成长与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付出和教育资源的支持,更需要有心的等待。
在教育过程中,有心的等待意味着耐心、关注和支持,这才能够让学生在正确的时间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等待学生变好的心态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进步和学业的改善,我们需要有心的等待。
这种等待不是被动地坐等学生变好,而是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我们需要给予学生信任和支持,相信他们潜在的能力,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每个孩子都会开花结果,只是开花的时间和方式不同而已。
”等待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
有心的等待意味着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希望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取得巨大的进步,而是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发展自己的潜力。
只有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学生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
我们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和坚持取得优异的成绩。
等待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随笔还要关注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有心的等待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微观的教育实践入手,逐步改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素质。
只有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教育中发展和成长。
总结教育随笔《有心的等待》探讨了教育中的等待与耐心。
教育工作者需要耐心等待学生变好,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等待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等待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只有有心地等待,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构建起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体制。
教育要学会等待
教育要学会等待教育要学会等待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它不仅关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
然而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教育者们学会等待。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教育要学会等待。
一、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和沉淀。
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许多人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很容易急躁和焦虑。
他们总想着快速地见效,但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教育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耐心的等待,才能真正取得好的结果。
二、教育需要关注每个人的特点和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
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同一种方法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果我们不耐心地灌输教育,不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习惯,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教育效果的大打折扣。
因此,教育者需要学会耐心地等待,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教育方式。
三、教育需要适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教育需要适应孩子的成长规律。
孩子们的身心正在不断发展,他们需要不同阶段的教育。
如果我们一味地强求孩子去适应教育,而不是让教育适应孩子,那么就会导致孩子们出现各种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等待,逐步地引导孩子们成长。
四、教育需要重视品格教育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重视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一两堂课就解决品格教育的问题。
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慢慢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
五、教育需要重视实践教育教育需要重视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它需要时间和耐心。
实践教育不仅是理论教育的延伸,更是理论教育的升华。
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要耐心地在实践中摸索,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总之,教育需要学会等待。
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品格教育和实践教育。
只有通过时间的累积和沉淀,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让我们学会等待,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去实现我们的理想。
教育是需要等待的
教育是需要等待的——福娃伍老师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花开半夜,花看清晨》,里面有一个故事让我很受启发。
一位母亲在自己的阳台上种了很多满天星,这个夏天吐露出很多花苞,甚是诱人。
她的儿子趴在阳台上看着,守着,一直到晚上也舍不得离开。
母亲问他:“你一直守在这里干嘛?”小男孩说:“我想要看花。
”母亲笑着说:“傻孩子,你想要看花的话,去睡一觉,明天醒来,花就开了。
”因为你如果只是想看花开的过程,你必须守着,静静地等,等待它开放;如果你只是想要看到花,那么睡一觉吧,一觉醒来,花还在。
其实看到这个故事我会马上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就像花朵,他们的成长就是花开的过程,家长们有时候会着急,其实真的不用急。
一朵花开需要时间,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时间,我们只需要按照教育的规律用心教好孩子,孩子自然会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11月份已经到月底,从9月份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我是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有礼貌,越来越有纪律。
作为一个老师,没有比看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欣慰的事情。
三个月以来,我们班的孩子每个月都比上个月好。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进步。
下面我会讲几个比较明显的案例。
第一个:黄晓扬。
黄晓扬是一个活泼开朗、阳光可爱的小孩,但是他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坐姿不好,爱说话;还有就是时不时情绪不好,一个人闷闷不乐。
虽然他看起来很活跃,经常笑起来很灿烂,但是不高兴的时候也是很郁闷的。
我们的社会健康课有《情绪不好时》这节课,我给孩子们上了这一课,平时也会时不时去引导孩子们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鼓励孩子们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让老师和家长们知道。
同时当长辈们不在的时候自己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学会跟朋友倾诉去沟通,不要闷在心里。
最主要的是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不高兴,因为平时《东方童韵》的教学中都有很多善知识的灌输。
让孩子们学会“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的道理;让孩子们懂得“兄弟睦,姐妹和;互关爱,亲情多”的道理;让孩子们明白“良言出,三冬暖;恶语吐,六月寒”的道理;同时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去践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一种需要等待的事业
——读《学校是一段旅程》有感
儿子现在读二年级,在上一年级还没有识很多字的时候,我除了给孩子读读故事以外,有时也给孩子听“喜马拉雅”听书中的故事,一次儿子看到一个同学得到一套礼物课外书《窗边的小豆豆》也嚷着让我买,可是我知道孩子目前的识字量不够,就在手机中找这个故事给他听,这本书有50节,我大致算了时间,一本书听下来不下7个小时,可就是这样的一部“长篇”(对于一年级的儿子来说)故事,他居然听了不少于四五遍,有时还跟我谈谈,“妈妈,你说如果我也能到巴学园上课该多好啊“,”妈妈,你知道吗,巴学园的校长居然跟小豆豆谈了半个多小时的话“,“妈妈,我有一个愿望,长大了我想到日本看看巴学园”,这是出自于8岁的孩子对学校的选择和向往。
我想现在在全世界都热推的华德福教育就是我们家孩子心目中向往的好学校,只不过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我不能送他到学校参与学习而已。
华德福来到中国大陆的时间比较晚,2004年9月,中国内地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才在四川成都建立,但是通过这么十小几年的探索与研究,华德福教育对于孩子身心发展起着助力作用,对于传统式“刻意”的教育活动而言,华德福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模式; 《学习是一段旅程》这本书是托灵■M■芬瑟博士写的一本书,写了他带着23名孩子从一年级到八年级的八年历程,虽然书中不能详尽各种细节,但是我们从老师大致描述中能感受到华德福教育是提倡真、善、美的和谐教育。
一、课程的设计安排
托灵■M■芬瑟博士作为主课老师,担任孩子们一至八年级随着课程安排的语言课、数学课、历史、地理学、植物学,物理学等,除了这些主课课程外,学校还安排了一些任课老师担任班级课程,如优律思美、音乐、体育、手工、木工和外语。
这些课程开展托灵■M■芬瑟博士都进行了详略的描述,他的语言课不是单纯的字词练习,低年级通过晨诗朗诵,晨
圈练习,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到了中高年级更多的是通过排练戏剧、讲各种神话、宗教故事,学习语言,探索生命的意义;他的数学课和其他课程也都是让学生在各种游戏、自编故事、故事和各种操作实验中学习知识。
所介绍的其他任课科目,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手工、木工、外语,孩子们在每周两节手工课中,由一二年级的织围巾帽子、钩水壶套子茶杯垫,到三四年级的各种针线活和缝合的技巧学习,五六年级就会织袜子和制作填充的动物玩具,到达七八年级就可以使用缝纫机了。
这8年的手工学习把华德福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体现的淋漓尽致,孩子们在学习中掌握了各种生活技巧和技能,这些都能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
反思我们的孩子,不要说八年的学习,就是完成整个初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可能连一粒纽扣都不会订,因为这样的“力气活”都是妈妈的事。
二、教师的职业激情和对学生的热爱
看了这本书,深深地被托灵■M■芬瑟博士那份对学生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激情所感染,好像任何事情都没有他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来的更重要。
芬瑟博士每次学习新内容都想法设法让学习参与到里面,让学生亲身感知知识,比如在三年级学习《测量》时,老师不想就几张曲线图和抽象的表格开始学习,而是思考怎样才能既客观实际,又生动地介绍测量,于是在课的开始老师总是以一些贴近符合条件的故事开展学习,没有就自己编,《磨坊主的谜语》就是作者为激发学生测量需要自编的一篇故事,通过故事中帮助汉斯找答案,全班学生都投入到各种所需要的测量中,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学得到了测量的本领,掌握了测量中所保护的各种知识,这样的例子在芬瑟博士的课堂中举不胜举。
而在这种职业激情中更多的体现了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与孩子天性合作,注重孩子心灵平衡发展和发挥本土精神的新型的教育方式。
三、华德福的教育理念
华德福教育就是遵循“万物应有时”的原则和孩子成长的规律,来调动孩子学习的兴
趣,保护孩子倾心向学的天性,维护孩子属于他们世界的一份纯净。
华德福学校大都建在郊区,为的是为孩子提供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亲近大自然被看作是华德福教育的重要部分。
包括在我们中国的华德福学校都是遵循这种理念,学校都建在郊区,因为这样孩子就更能和大自然接触。
不但是校址的选择,就连课中所需要的各种教具玩具,也基本都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到手做的。
在这样的学校和教学氛围中,孩子能够玩的尽兴,学的轻松。
正如鲁道夫·史代纳强调的那样,人和自然界万物息息相关。
“如果我有一个学龄孩子,一定送他去华德福学校学习。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说的一句话,其实他也道出了我们这些知道华德福教育之好,也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这种教育的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
也希望这样的教育理念、体系能快速的在更多的学校中实施、开展,让天下更多的孩子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