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说课+讲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1
7
c
3 2
性质发现 3
a
b 2 c
1 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写为: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符号语言:
∵a∥b,
∴ 2+ 3=180°
∠2 4 例3: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0, 求∠ 的度数.
c
a
1
4
b
变式 2:已知条件不变,求∠4的度数?
1、同位角相等?
2
1
a b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思考2
如图,已知a//b,那么 2与 7有什么关系?
解∵a∥b(已知)
c
5 1
∴∠1=∠2(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6 8 4
7 3 2
a b
又∵ ∠1=∠7(对顶角相等)
∴ ∠2=∠7(等量代换)
性质发现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变式1:已知条件不变,求∠3的度数? 变式 2:已知条件不变,求∠4的度数?
设 计 意 图
通过这样三个跟踪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 知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能够更加主 动的获取知识。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设 计 意 图
通过这样两个练习,练习1可以分别利用三个性质 来解题,通过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 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 的性质的用途,其中练习2由学生自己讲解,提高他们 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对此处知识点更加熟悉。
? 两直线平行 ?
?
方法一:
c
5 7 3 6 8
70°
1
a b
2 4
70°
方法二:
c
1
a
b
∠1=∠2
2 d
动画演示
性质1
a b c 2
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写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符号语言:
例1: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0, 求∠ 2的 度数.
c
(四)课堂小结,感悟引申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本课知 识,提高学生的 掌握程度。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和 记忆。 帮助学生 养成整理知识的 习惯,及时把知 识系统化、条理 化。
(五)课后作业,巩固加深
必做题 课本P51: 第1、2题。
设计意图
巩固所学得的知 识,突出本节课 的重点,作业的 布置分为必做和 选做,既能很好 的巩固本节课知 识,又让学有余 力的学生得到发 展。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线的关系
性质 判定
角的关系
练习1: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0, 求∠ 5 的度数.
c
5
2 1
3
4
a
b
变式 3:已知条件不变,求∠5的度数?
练习2:如图,a//b,c,d是截线, ∠1=80°,∠5= 70°,∠2, ∠3, ∠4各是多少 度?为什么?
设计意图
“曲桥”
通过生活中常见 “曲桥”引入, 让学生体会到生 活中数学的应用 价值,既能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探索知 识的热情,也能 使学生认识到数 学来源于生活, 且作用于生活。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设 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抓住学生的“最近 计 发展区”,向其潜在水平引导,通过认知冲突来诱 意 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思维发展。同时也有利 图 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
平行线的性质
选自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第③节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角
对顶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研究角的关系
平行线的性质
几何图形位置、 数量关系 三角形内角和、 全等、相似
平行线的判定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猜 想、归纳、交流 等富有思维成分 的学习活动,让 学生经历知识的 探索过程,提高 学生的概括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五
板 书 设 计
§2.3 平行线的性质
5 1 7 3 6 2 8 4
c a b
(1)∵a∥b ∴∠1=∠2 (2)∵a∥b ∴∠2=∠7 (3)∵a∥b,
∴ 2+ 3=180°
我的说课完毕
谢谢大家!
“曲径通幽处”
?
平行线的性质
复习回顾
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性质 已知
得到
1.基础作业
课本P51:第1、2题。
2.课后探究:
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 ∠C=∠D,求证:DF∥AC
情感态度
1、通过交流与合 作培养学生的团 队精神和协作意 识。 2、通过性质的推 导,培养学生严 密的思维能力。
1、理解平行线 的性质,会用平 行线的性质进行 简单的计算、证 明。 2、知道平行线 的性质和判定的 区别。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
平行线的三个 性质及运用。
难点
1、平行线的性质 的推导。 2、平行线的性质 与判定的区别。
3、由于受年龄 特征的影响, 学生数学推理 能力不强,总 结归纳能力还 需进一步培养。
三
教 法 学 法
教学过程
创 设 情 境 , 启 迪 思 维
师 生 互 动 , 探 究 新 知
巩 固 应 用 , 提 升 能 力
回 顾 小 结 , 整 体 感 知
课 后 作 业 , 巩 固 加 深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设 计 意 图
通过动手画图,度量角度等简单易行的操作调 动所有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再通过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来验证自己的结论,使学生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 学生乐学爱学。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利用数学推理证明性质2、3,这样做不 设 仅使学生认识到这三个性质之间的联系,还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计 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归纳推理的能力,实 意 现了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渗透了 图 简单推理,体现了数学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方面的价值。
a 1
b
7
cຫໍສະໝຸດ Baidu
2
简写为: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符号语言:
例2: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0, 求∠ ∠2 3的 度数.
c
3 1
a
b
变式1:已知条件不变,求∠3的度数?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思考3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有什么关系?
关键点
1、通过让学生经 历性质的探究过 程来突出重点。 2、通过小组交流 比较性质和判定 的不同来突破难 点。
二
学
情
分
析
1、学生已经了 解平角、对顶角 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也学 习了平行线的判 定,这为本节课 的学习提供了认 知基础。
2、七年级学生的 思维活跃,参与 意识和求知欲强, 这为本节课的探 究学习提供了情 感保障。
c
a 1 b 2 d
5
3
4
练习 3 :两次拐弯前后路面互相平行。第一次 拐的角∠B是142゜,第二次 拐的角∠C是多少 度? C
1420
D
?
A
B
小结与回顾:
(1)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说说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有什么不同?
已知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得到
判定
两直线平行
b 1
7
c
3 2
性质发现 3
a
b 2 c
1 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写为: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符号语言:
∵a∥b,
∴ 2+ 3=180°
∠2 4 例3: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0, 求∠ 的度数.
c
a
1
4
b
变式 2:已知条件不变,求∠4的度数?
1、同位角相等?
2
1
a b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思考2
如图,已知a//b,那么 2与 7有什么关系?
解∵a∥b(已知)
c
5 1
∴∠1=∠2(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6 8 4
7 3 2
a b
又∵ ∠1=∠7(对顶角相等)
∴ ∠2=∠7(等量代换)
性质发现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变式1:已知条件不变,求∠3的度数? 变式 2:已知条件不变,求∠4的度数?
设 计 意 图
通过这样三个跟踪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 知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能够更加主 动的获取知识。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设 计 意 图
通过这样两个练习,练习1可以分别利用三个性质 来解题,通过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 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 的性质的用途,其中练习2由学生自己讲解,提高他们 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对此处知识点更加熟悉。
? 两直线平行 ?
?
方法一:
c
5 7 3 6 8
70°
1
a b
2 4
70°
方法二:
c
1
a
b
∠1=∠2
2 d
动画演示
性质1
a b c 2
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写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符号语言:
例1: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0, 求∠ 2的 度数.
c
(四)课堂小结,感悟引申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本课知 识,提高学生的 掌握程度。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和 记忆。 帮助学生 养成整理知识的 习惯,及时把知 识系统化、条理 化。
(五)课后作业,巩固加深
必做题 课本P51: 第1、2题。
设计意图
巩固所学得的知 识,突出本节课 的重点,作业的 布置分为必做和 选做,既能很好 的巩固本节课知 识,又让学有余 力的学生得到发 展。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线的关系
性质 判定
角的关系
练习1: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0, 求∠ 5 的度数.
c
5
2 1
3
4
a
b
变式 3:已知条件不变,求∠5的度数?
练习2:如图,a//b,c,d是截线, ∠1=80°,∠5= 70°,∠2, ∠3, ∠4各是多少 度?为什么?
设计意图
“曲桥”
通过生活中常见 “曲桥”引入, 让学生体会到生 活中数学的应用 价值,既能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探索知 识的热情,也能 使学生认识到数 学来源于生活, 且作用于生活。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设 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抓住学生的“最近 计 发展区”,向其潜在水平引导,通过认知冲突来诱 意 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思维发展。同时也有利 图 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
平行线的性质
选自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第③节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角
对顶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研究角的关系
平行线的性质
几何图形位置、 数量关系 三角形内角和、 全等、相似
平行线的判定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猜 想、归纳、交流 等富有思维成分 的学习活动,让 学生经历知识的 探索过程,提高 学生的概括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五
板 书 设 计
§2.3 平行线的性质
5 1 7 3 6 2 8 4
c a b
(1)∵a∥b ∴∠1=∠2 (2)∵a∥b ∴∠2=∠7 (3)∵a∥b,
∴ 2+ 3=180°
我的说课完毕
谢谢大家!
“曲径通幽处”
?
平行线的性质
复习回顾
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性质 已知
得到
1.基础作业
课本P51:第1、2题。
2.课后探究:
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 ∠C=∠D,求证:DF∥AC
情感态度
1、通过交流与合 作培养学生的团 队精神和协作意 识。 2、通过性质的推 导,培养学生严 密的思维能力。
1、理解平行线 的性质,会用平 行线的性质进行 简单的计算、证 明。 2、知道平行线 的性质和判定的 区别。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
平行线的三个 性质及运用。
难点
1、平行线的性质 的推导。 2、平行线的性质 与判定的区别。
3、由于受年龄 特征的影响, 学生数学推理 能力不强,总 结归纳能力还 需进一步培养。
三
教 法 学 法
教学过程
创 设 情 境 , 启 迪 思 维
师 生 互 动 , 探 究 新 知
巩 固 应 用 , 提 升 能 力
回 顾 小 结 , 整 体 感 知
课 后 作 业 , 巩 固 加 深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设 计 意 图
通过动手画图,度量角度等简单易行的操作调 动所有学生参加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再通过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来验证自己的结论,使学生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 学生乐学爱学。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利用数学推理证明性质2、3,这样做不 设 仅使学生认识到这三个性质之间的联系,还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计 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归纳推理的能力,实 意 现了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渗透了 图 简单推理,体现了数学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方面的价值。
a 1
b
7
cຫໍສະໝຸດ Baidu
2
简写为: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符号语言:
例2:如图,已知直线a∥b,∠1 = 500, 求∠ ∠2 3的 度数.
c
3 1
a
b
变式1:已知条件不变,求∠3的度数?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3、同旁内角互补?
思考3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有什么关系?
关键点
1、通过让学生经 历性质的探究过 程来突出重点。 2、通过小组交流 比较性质和判定 的不同来突破难 点。
二
学
情
分
析
1、学生已经了 解平角、对顶角 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也学 习了平行线的判 定,这为本节课 的学习提供了认 知基础。
2、七年级学生的 思维活跃,参与 意识和求知欲强, 这为本节课的探 究学习提供了情 感保障。
c
a 1 b 2 d
5
3
4
练习 3 :两次拐弯前后路面互相平行。第一次 拐的角∠B是142゜,第二次 拐的角∠C是多少 度? C
1420
D
?
A
B
小结与回顾:
(1)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说说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有什么不同?
已知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得到
判定
两直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