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一、引言

众所周知,区域发展理论起源于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学说密切相关,主要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相对均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辐射媒介)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我们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辐射源。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三)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区域被称为“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正负两种效应。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包括区域差异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理论等方面内容。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区域发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有三种: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不难看出这些指标仍强调经济水平的高低。

然而,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失业和贫困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国际社会对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表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地提出了疑问。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特别是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全球峰会召开,不仅世界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而且各自做出了承诺,更使建立新的指标体系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人类发展指数”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同时又能较好地反映这种要求和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1990)》中,开始提出一种崭新的衡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即“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HDI是测算人类发展水平的概要指标,它衡量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三个人类发展的基础方面的发展水平,这三个方面包括:

1、健康状况:以平均寿命为标准;

2、受教育程度:包括两个分指标:成人受教育的比率(占2/3的权重);各级教育入学率

(占1/3的权重);

3、生活标准:以人均GDP为尺度。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是对每一个分指标都设定一个最低点和最高点,然后用以找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位置,计算指数数值。各指数值采用公式:

指数值=(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注意:GDP指数=(log实际数值-log最小值)/(log最大值-log最小值)。

HDI=1/3寿命预期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

根据人类发展指数(0-1之间),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地区、城市分成低水平(HDI值为0.500及其以下);中等水平(HDI值为0.500-0.799);高水平(HDI值为0.800及其以上)的人类发展。运用上述方法,现对我国的各地区区域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大多为2009年的统计结果。

(一)人均GDP及(人均)GDP指数

首先统计2009年各地区的人口数以及全国总人口数,统计年鉴中没有直接的结果,然而,表3-4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中可以找到2009年各地区的人口数以及全国总人口数。其次,统计各地区生产总值,在表2-14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中可以直接找到。根据以上两项数据可以计算出人均GDP(见图表1);再筛选出各地区人均GD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用公式

GDP指数=(log实际数值-log最小值)/(log最大值-log最小值)

计算出GDP指数(人均的)。

(二)寿命预期指数

从表3-6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中可以得到数据,同样地找出最值,用公式

寿命预期指数值=(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三)教育指数

教育指数是成人受教育的比率指数(占2/3的权重)和各级教育入学率指数(占1/3的权重)的加权平均数。

1、成人受教育的比率指数

由于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普及至初中毕业,因此,可以大致用15岁及以上人口数代替各地区的成人的总数。在表3-13各地区按性别分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中得到各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数;同时,在该表中有各地区15岁及以上的文盲人口数,这一数值与15岁及以上总人口数的比值即为文盲率;用1减去文盲率即可得到各地区成人受教育的比率。同样地找出两个最值,用公式

成人受教育的比率指数值=(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2、各级教育入学率指数

各级教育入学率可以近似地看做是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入学率之和,从表3-12各地区按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中可以获取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入学人口,二者之和大致相当于总入学人口,再除以各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数,即为各级教育入学率。同样的道理,从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用公式

各级教育入学率的指数值=(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3、教育指数:2/3成人受教育的比率指数+1/3各级教育入学率指数。

三、计算结果

人类发展指数HDI=1/3寿命预期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

图表1 各地及全国HD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