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区域不平衡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区域不平衡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Evolution and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a s 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
作者: 王圣云[1,2];姜婧[2]
作者机构: [1]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页码: 85-10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4期
主题词: 人类发展指数;空间差异;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八大区域
摘要:研究目标:分析1995~2016年中国八大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空间差异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研究方法:使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刻画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空间差异演进过程,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主成分法分析空间差异的来源构成及其变化,应用Kaya恒等式扩展和LMDI因素分解
识别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变化的驱动效应。

研究发现: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明显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异稳步减小,八大区域之间人类发展指数差异决定了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总体区域差异的走向。

收入指数差异的缩小是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类发展指
数的变化由经济效应和技术效应双轮驱动,生态效率效应和社会效应对我国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有
抑制作用。

研究创新:基于八大区域视角,揭示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变化特征及其动因。

研究价值:刻画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区域差异的演变过程,分析其来源及变化,为缩小我国区域间人类发展水平差距,促进人类发展水平空间均衡提供政策建议。

不同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比较与评价

不同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比较与评价

不同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比较与评价人类发展指数是反映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包括生活期望、教育和收入等多项因素。

不同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由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决定,因此每个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都是不同的。

本文将从城市综合实力、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不同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进行比较和评价。

一、城市综合实力的比较与评价城市综合实力是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也是影响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因素。

香港、上海、北京等我国一线城市由于拥有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和政府管理机制,因此其综合实力较为强大。

而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因此综合实力相对较弱。

例如青岛、太原等城市,在政府管理、经济产业结构、城市文化氛围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居民生活质量的比较与评价居民生活质量是反映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包括了住房、医疗、教育、饮食、交通等多方面内容。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由于拥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因此提供了更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而一些经济较弱的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因此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服务质量也相对较低。

例如合肥、武汉等城市,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服务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城市发展趋势的比较与评价城市发展趋势是评价一个城市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城市规划、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内容。

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发展趋势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例如上海坚持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北京重点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

而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仍处于传统产业结构为主的阶段,因此未来发展面临很大挑战。

例如重庆、常州等城市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以提升自身的城市竞争力。

结语:不同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比较与评价,需要从城市综合实力、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每个城市都有其特殊的发展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希望各个城市能够更加注重综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分析一、引言众所周知,区域发展理论起源于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学说密切相关,主要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

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

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相对均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辐射媒介)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

我们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辐射源。

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三)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区域被称为“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正负两种效应。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包括区域差异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理论等方面内容。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区域发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有三种: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不难看出这些指标仍强调经济水平的高低。

然而,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失业和贫困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国际社会对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表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地提出了疑问。

省域尺度下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研究——基于人类发展视角的实证分析

省域尺度下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研究——基于人类发展视角的实证分析

感谢 匿名 审稿人提 出的宝贵 意见 , 文责 自负。
作者简介 : 李晶( 1 9 7 8 一 ) , 女( 满族 ) , 内蒙古乌兰浩特人 ; 副教 授 , 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 院博士后 , 在东北财 经大学公
共管理学 院任教 , 主要从事 区域经济和宏 观经济统计研究 。
53
李晶: 省域 尺度 下 的 中国 区域协 调发展 指 数研 究 康) 之 间存 在严 重 的不 平 衡 ; 在地 区 内部 , 经 济 发 展 和教 育 发展 之 间 的 不 协 调 更 为 极 端 。其 中发 达 地 区, 经济 差距 最为 明 显 ; 而 在不 发 达 地 区 , 发展 差 距 主要体 现在教 育维 度 ( 杨 永恒 等 , 2 0 0 5 ) 上 。由此 可 见, 中 国的进 步 主 要 体 现 在 收 入 方 面 , 而 非 医疗 卫 生或 者教育 方 面 , 经 济增 长本 身 并 没 有 自动 带来 医
关键词 : 人类发展 ; 地 区差距 ; 区域协调发展指数 ; 人类发展三个维度; 经济增 长; 公共服务事业 ; 基本公
共服 务 均等 化 ; 惩罚 不均衡 发展 中图分 类号 : F 0 6 1 . 3 ; F 2 2 2 ; F 1 2 7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8 1 3 1 ( 2 0 1 3 ) 0 6 — 0 0 5 3 — 0 9
疗 和教育 的改善 。
数 。重点 强 调 其 反 映 地 区 不 均 衡 程 度 和 协 调 发 展 的能力 , 并与现有 的 H D I 指 数 进行 对 比分 析 , 从 人 类 发展 角度 更 加 准 确 和全 面地 诠 释 中 国 的 地 区差
距 程度 和地 区协调 发展走 势 。

人类发展指数对国家发展水平的反映研究

人类发展指数对国家发展水平的反映研究

人类发展指数对国家发展水平的反映研究人类发展指数(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提出的一项综合指标,旨在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质量。

HDI的计算依据包括国民平均预期寿命、人均教育程度和人均国民收入。

本文将探讨HDI在反映国家发展水平方面的作用。

HDI通过综合考虑寿命、教育和收入三个指标,成为评估国家发展水平的独特工具。

首先,寿命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和生活水平。

一个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说明该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和社会环境条件较好,有较低的疾病和死亡率,人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而一个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越低,则说明该国在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疾病防控体系薄弱、环境污染等。

其次,教育指标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和人民的受教育程度。

一个国家的人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意味着该国的教育体系比较完善,人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教育的普及程度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而一个国家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则可能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

最后,收入指标则是评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均国民收入体现了一个国家人均财富的分配情况。

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说明该国的经济相对较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较高。

高收入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相反,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则意味着该国的经济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HDI的计算方式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进行比较和评估。

通过将寿命、教育和收入三个指标相互结合,HDI可以更全面地揭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这种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避免了单一指标的片面性,更加客观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状况。

然而,HDI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HDI只是一个宏观指标,无法全面展示一个国家内部的地区差异和人民的个体状况。

HDI

HDI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综合分析【摘要】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标准。

而它是在三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

通过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来计算中国各省的人类发展指数,并通过这些指数分析中国各省现阶段发展状况。

【关键词】人类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GDP指数HDI指数【abstract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by three indicators: health, education level and by living standards. And it is in the three indexes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longevity and health, with birth life expectancy to measure; Education obtain, with adult literacy rate (two-thirds weight) and elementary school, high school, college enrollment rate (1/3 weight) comprehensive common measure; Living standards, with real per capita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llars) to measure. Through the 2011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to calculate China in all the provinces of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index Chinese province situation.【key words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life expectancy index education index GDP index HDI index 一、人类发展指数简介人类发展指数包含预期寿命教育生活水平,是衡量经济和幸福中间指标,它能更好反映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国各地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和研究

中国各地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和研究

2020年第2期(总第1鲂期)贵州省党校学报Journal of Guiihou Provincial Party SchoolNo.2.2020(Serial No.186)中国各地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和研究任栋{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1130)摘要: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入类发屡指数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屡中国各地入类发屡指数研究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制定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井题用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1990—2018年度的招关数据,对国内31个省区市的人类发屡水平进行测度。

戮据分析表阴:1990年以来,中国的人类发屡水平稳步提高。

总体上看,人类发屡指戮由1990年的0.482上升至2018年的0.773,中国已咸功地由低人类发屡水平国家跻身高人类发屡水平国家行列。

中国各地区间发屡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较为突出,人类发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面粘一定的困难。

关键词:人类发屡水平;HDI指戮;指戮编制;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20)02-0005-09—、弓[言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推出的一个用以科学衡量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人类发展指数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类发展的健康长寿、文化教育和生活水平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为衡量人类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与单纯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GDP水平以及其他多指标评价方法相比,突出地表现为从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程度出发对各国发展成就进行评价,并兼具全面性和简洁性的综合优势。

自1990W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首次发布《人类发展报告XHDR)以来,人类发展指数被广泛用于测度和比较各国的相对人类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衡量人类发展的工具。

今天,HDI指数不仅成为比较国与国之间人民生活真实状况的重要指标,还为许多国家政策制定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⑴。

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实训过程:1老师布置和讲述实验目的和要求在老师的讲解和我的了解中,我对HDI的研究意义作了了解。

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

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人类发展指数从动态上对人类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映,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优先发展项,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依据,从而有助于挖掘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通过分解人类发展指数,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

2确定研究区域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近代的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其上中下游的发展发生很大的差别,为了能够很好的研究其差异性,在试验中我选择了黄河流域(即黄河干流所流经的省份)作为研究人类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地区,通过研究对其差异做出结论,为黄河流域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

3搜集资料,研究资料在研究中我选择了2010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最新的人类发展指数。

4进行数据处理与计算,分析区域差异与特征基本步骤2)数据标准化处理对每个指标都设定最小值和最大值:出生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成人识字率:0%和100%;为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综合入学率:0%和100%;指学生人数占6至21岁人口比率;4)HDI区域差异特点分析HDI∈[0,1],数值越高,人类发展水平越高,HDI≥0.8是高人类发展水平,HDI∈[0.500,0.799]是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指数,HDI≤0.500是低人类发展水平。

从上表以及下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内蒙古的HDI=0.805≥0.8是高人类发展水平,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四川,青海的HDI∈[0.500,0.799]是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指数,甘肃HDI≤0.500是低人类发展水平。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研究报告10252043 顾晓文一.引言选择合适的指标有利于明确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有利于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战略模式,避免因盲目的过高和过低估计而造成决策失误。

度量区域发展水平,关键是要选取合理的指标和经济指标。

一般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或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区域社会发展指标等。

反应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这些指标从某一方面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同时又具有局限性。

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需要把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结合起来加以应用,即指标体系。

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则形成的指标体系也不同。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指标的作用外,还应结合发展观念的转变来选取。

早期人们把经济增长当作发展的全部即“增长即发展”,把经济增长当作发展的全部。

把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当作测度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

到了20世纪70年代,实践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问题,由此,发展观向“发展目标的社会化”的方向转变,唯一测度增长指标的片面性和缺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由此,人们开始建立社会指标体系即从社会多方面考虑区域增长,目前,国际上包括我国都在研究的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考虑到社会和科技进步;考虑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次对中国各省市的调查则采用人类发展指数指标。

问题的提出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区域之间的人类发展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重大经济社会课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问题的出现自然会催生富有远见的战略性决策诞生和得力的政策措施的实施。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五个统筹”作为指导今后政府行为的行动指南,其中统筹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被列入其中。

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异分析

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异分析

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异分析作者:张菁晶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11期【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单纯的经济指数已经不能全面衡量一个地区的整体人类发展情况,因此,联合国提出用人类发展指数作为衡量各成员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必然也应当从多方面分析其发展现状。

本文从人类发展指数体系的构建着手,对我国31个省市的人类发展指数进行了差异分析,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地区人类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类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一、引言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0年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人类发展指数。

自此以后,人类发展指数就被广泛用于测度和比较各国的相对人类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HDI的关注度也是相当高。

梁辉(2013)从人类发展指数角度分析了湖北省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并提出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建议;田辉、孙剑平(2007)等人则基于人类发展指数(HDI)着手研究东部六省市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客观评价六省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纵观近年文献发现,大部分学者还是关注HDI 的测度方法以及使用其对局部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这些视角大部分都偏重于微观,而本文将从宏观层面观察全国各省市的HDI,并从三个方面分析各省HDI差异的影响因素,由此提出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的意见与建议。

HDI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衡量人类发展的工具。

HDI较好地概括了人类发展的目标和宗旨,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并广为接受。

[1]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合理有效的衡量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并有针对性的提高社会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从探寻我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因素着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人类发展指数(HDI)体系的创建(一)理论背景人类发展强调人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发展的目标是成立一个能使人们自由享受长久、健康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环境。

2022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

2022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

2022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中国的数据在文档末尾)9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最新一期的《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2》。

报告中包含的一项重要指标数据: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发布的一个指数,用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其衡量指标包括:“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受教育年限(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三项。

与上一次发布的数据(2020年)相比,本次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首次数据更新。

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且仍在持续且不断以难以预测的方式衍生出变异株,已经使得人类发展出现倒退;此外乌克兰和其他地区的战争及地缘政治秩序不断变化,加之破纪录的温度、火灾和风暴等自然灾害愈加失控;这些因素的叠加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严重了HDI的三个衡量指标数据,也使得本次的排名出现了很多看点。

1. 2020-2021人类发展指数纵览全球人类发展指数值连续两年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次下降超过90%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在2020年或2021年出现下降2020年或2021年,多达90%的国家面临HDI指数在下降,远超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出现逆转的国家数量。

去年,全球层面出现了一些复苏,但不全面也不均衡:大多数人类发展指数非常高的国家都有所改善,而其余大部分国家则持续下降。

新冠调整后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值出现广泛但不均衡的下降HDI指数全球统计2. 2022 HDI全球排名此次报告发布了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的HDI指数,该数据是2021年的统计计算结果(上一次报告发布在2020年,排名数据是2019年统计结果)。

【创作不易,点击“赞赏”功能获取完整数据】2.1 数据统计1)世界HDI平均值:0.732, 在191个国家/地区中,有96个超过该平均值;2)在统计的191个国家和地区中:极高人类发展指数:66个,HDI最小值(泰国-0.080);高人类发展指数:49个,HDI最小值(越南-0.703);中等人类发展指数:44个,HDI最小值(科特迪瓦-0.550)低人类发展指数:32个,HDI最小值(南苏丹-0.385)3)在统计的191个国家和地区中,HDI指数增加的有84个,占比仅近44%;在不同人类发展指数分组(极高/高/中等/低)中,HDI增加/减少的国家/地区数占比区别不大;4)HDI指数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厄立特里亚(0.033),圭亚那(0.032)和土库曼斯坦(0.030),尤其是土库曼斯坦,借此排名上升了21位;5)HDI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马绍尔群岛(-0.065),帕劳(-0.059)和南苏丹(-0.048);6)HDI排名进步最大的是:土库曼斯坦(上升21位),埃及(上升20位)和圭亚那(上升15位),科威特(上升15位);7)HDI排名退步最大的是:帕劳(下降29位),黎巴嫩(下降19位),圣卢西亚(下降18位)。

中国各区域人类发展水平研究分析

中国各区域人类发展水平研究分析
如 图所 示 :
公共因子。本文只提取 了一个公共 因子 。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第 1 个 因 子 的特征根为 2 .3 8 ,解 释原有 3个变 量总方差 的 7 9 .3 4 8 % ,累计 方 差贡献率为 7 9 .3 4 8 % ,依次类推。第 2组数据 ( 第 5列 一第 7列 )描 述 了因子解的情况 ,本 文只提取 了一个公共 因子 ,解释了原有变量 总方 差 的7 9 .3 4 8 %,总体上 ,原有变量的信息 丢失较少 ,因子分析效 果较 理想 。第 1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 于 l且累计 贡献率 已达到 了 7 9 .3 4 8 %, 令 M:1 ,即认为第 t个主成份可 以代表所有 指标反 映人 类发展 质量 的 相关信息 。 ( 3 )公因子命名 :x1 、) ( 2和 x 3在第 1个因子上都有较 高的载荷 , 说 明我们用第一个主成分来代 替原始 的三个分项 指数是有效 的。因此 , 我们仅保 留第一个主成分 ,在本文中命 名为主成分 指数 ( 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I n d e x,简称 P C I ) ,来代表特定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 。 ( 4 )公共因子的得分系数 矩阵 :采用 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 ,得 到了这个 因子 的得 分 系 数 矩 阵。具 体 结 果 如 下 x 1为 0 . 4 0 2,X 2为
0 . 3 4 9 ,X 3为 0 . 3 7 0 。
对于 H D I 的任何组成部分 ,该指数都可 以用以下公 式来计算 : 指数 值= ( 实际值 一最小值 )/ ( 最大值 一最小值 ) ( 一 )人类发展指数 及其构成 的统计分析 根据对 2 0 1 2年各国的 H D I 值对其进行排名后 的中国 HD I 位次及构 成 以及 2 0 1 2年不同组别 人类发 展指 数及 其构 成 的统计分 析可 以看 出 , 我 国的 H D I 水平处于高人类发展水平 和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之间 ,根据对 2 0 1 2年各国的 H DI 值对其进行排名后 的中国 H D I 位 次及构成 以及 2 0 1 2 年 不 同区域 人类 发 展指 数及 其构 成 的统计 分析 可 以得 出我 国 H D I 值 ( 0 .6 9 9)大于东 亚和 太平 洋地 区平均 ( 0 .6 8 3) 。而根据 中国与 中 、 高等人类 发展水 平变 动趋势对 比可 以得 出从 1 9 8 0—2 0 1 2年 中 国与 中 、 高等人类 发展水平都 处于上 升趋势 ,且变 动趋势 大致相 同;在 1 9 8 0年 时 ,我国人类 发展水平还处 于中等水平之下 ,之后 ,我 国人类发 展水平 位于高等人类 发展水平 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之间 ; ( - )人类发展指数及其构成的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 :本文选 取 2 0 1 1 年 各地 区 1 5岁 以上 识字者 占 1 5 岁 以上 人 口比率 ( 单位: %) 、2 0 1 1年各 地 区学生 人数 占 6至 2 1岁人 口比率 ( 单位 : %) 、2 0 1 1 年各地区人 均 G D P( 单位: 美 元) 、 2 0 1 0 年各 地区人 口平均预期寿命 ( 单位 :年 ) ( 由于我 国每 1 0年统 计一次 各地 区人 口 平均预期寿命 ,所 以用 2 0 1 0年各地 区人 口平均 预期 寿命 ( 单 位 :年 ) 来替代 2 0 1 1 年各地 区人 口平均 预期寿命 数据 )作为计 算人类发 展指数 的基本数据。 l 、因子分析法评价 ( 1 )KMO检 验 和 巴特 利 特 球 度 检 验 :由 表 4可 知 :K MO值 为 0 . 6 0 5,根据 Ka i s e r 给出的 K MO度量标准 ,可知原有变量 可以进行 因子 分 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 的观测值为 P一值接近等 于 0,显著 拒 绝原假设 ,即认为相关 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 ,样本群体 的相 关 矩 阵之 间有共 同因素存在 ,适合进 行因子 分析。K MO检验 和 B a r t l e t t 检 验 可知 :K MO值为 0 .6 0 5 ,根据 K a i s e r 给出的 KMO度量标准 ,可知原 有 变量 可以进行 因子分析 ;巴特利特球度检 验统计量 的观测 值为 P一值 接 近等 于 0 ,显著拒绝原假设 ,即认为相关 系数矩阵与单 位阵有 显著差 异 ,样本 群体 的相关矩 阵之 间有共 同因素存在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 2 )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公共因子贡献 :本研究采用 的是主成 分分析法求解 因子载荷矩 阵,经过最大正交旋转 ,取特征值 1 的因子为

中国行政区人类发展指数 根据2008年份的数据整理

中国行政区人类发展指数 根据2008年份的数据整理

中国行政区人类发展指数根据2008年份的数据整理以下是中国一级行政区划与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与特别行政区)根据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名表。

数据来源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所出版的《2009/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参 1],根据2008年份的数据整理。

该报告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澎金马等地区的数据。

中国各省份与地区大体可分为四梯:■指数在0.9以上(港、澳、台、沪)为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国际场合称作发达国家。

■■指数0.800至0.899(中国大陆地区东部沿海省市、东三省、内蒙、山西)拥有高人类发展指数,相当于高阶发展中国家。

■■中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相对落后,有14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指数在0.700至0.799之间,属于中人类发展指数,相当于中阶发展中国家。

■■最后一梯由经济、教育、医疗发展拖底的贵州(0.690)和西藏(0.630)组成,相当于中阶发展中国家。

人类发展指数在0.500和0.599之间为低阶发展中国家,而0.5以下的低人类发展指数则是落后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

西藏自治区在1999年统计中脱离低人类发展,自此中国境内无一政区与落后国家相当。

中国一级行政区与地区人类发展指数(2008年数据)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购买力平价)极高人类发展指数香港特别行政区0.944(2007年数据)0.953 0.879 1.000澳门特别行政区0.944(2007年数据)0.950 0.882 1.000台澎金马地区0.943(2007年数据)0.890 0.990 0.954上海市0.908 0.886 0.960 0.879高人类发展指数北京市0.891 0.852 0.968 0.854 天津市0.875 0.832 0.962 0.833 广东省0.844 0.805 0.960 0.768 浙江省0.841 0.828 0.907 0.787 江苏省0.837 0.815 0.921 0.776 辽宁省0.835 0.806 0.964 0.737山东省0.828 0.815 0.921 0.746 吉林省0.815 0.802 0.955 0.689 河北省0.810 0.792 0.951 0.687 黑龙江省0.808 0.790 0.958 0.676 福建省0.807 0.793 0.898 0.731 内蒙古自治区0.803 0.748 0.920 0.742 山西省0.800 0.778 0.958 0.666中人类发展指数中国大陆地区平均0.7930.7730.9230.683河南省0.787 0.776 0.927 0.659 湖北省0.784 0.768 0.923 0.661 海南省0.784 0.799 0.916 0.637 重庆市0.783 0.779 0.924 0.645 湖南省0.781 0.761 0.942 0.640 广西壮族自治区0.776 0.772 0.944 0.6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0.774 0.707 0.953 0.661 陕西省0.773 0.751 0.919 0.647 宁夏回族自治区0.766 0.753 0.903 0.644 四川省0.763 0.770 0.899 0.618 江西省0.760 0.733 0.936 0.612 安徽省0.750 0.781 0.860 0.608 青海省0.720 0.684 0.838 0.639 云南省0.710 0.675 0.871 0.585 甘肃省0.705 0.708 0.829 0.579 贵州省0.690 0.683 0.860 0.526 西藏自治区0.630 0.656 0.634 0.601 【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得出。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
•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在HDI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程
度和预期寿命方面
03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域差异分析
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的比较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HDI水平的比较
• 东部地区HDI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
•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均GDP、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方面
中国各地区HDI水平的变化趋势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历史回顾
2010年代初期,中国HDI进一步提升
• 人均GDP持续增长,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进一步提高
• 中国HDI的世界排名进入前50名
1990年代初期,中国HDI处于较低水平
• 人均GDP较低,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不高
• 中国HDI的世界排名在100名左右
2000年代初期,中国HDI开始快速提升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 提高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提高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
• 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水平
• 缩小性别和教育水平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缩小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 缩小城乡、地区和性别差距
缩小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
水平较低

政策导向和投资的影响
• 政府对东部地区的政策导向和投资较多,促进了东部地区HDI水平的
提高
• 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导向和投资较少,影响了西部地区HDI水平的
提高
⌛️
地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东部地区文化和社会环境较好,有利于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的提

• 西部地区文化和社会环境相对较差,影响了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

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全球的瞩目。

然而,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更高质量、更全面的发展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除了经济成就,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也成为了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

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以反映公民的教育、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而公共服务是实现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途径。

一、人类发展指数的意义和测算人类发展指数,简称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开始推行的一个综合性指标,用来评估一个国家民众的教育、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的状况。

人类发展指数的测算采用三个维度: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并为每一个维度设置了一组指标。

健康方面的指标是出生时预期寿命,教育方面的指标是人均受教育年限,生活水平方面的指标是人均实际收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这些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健康、受教育水平和经济实力等方面,可以客观地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

人类发展指数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差异,可以发现不同地区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借此加强政策调整和改进公共服务建设,以便更好地满足民众需求。

二、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基本情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类发展指数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快速提高。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在1980年的0.530,到2018年已经提高到0.758,居于中等人类发展指数水平。

其中,最大的贡献来自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较小。

这表明中国已经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在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各地的人类发展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中国最高的人类发展指数是上海市的0.853,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的0.633。

中国各省人类发展指数排序

中国各省人类发展指数排序
农 垦 统 计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
中国各省人类发展指数排序
世界各国家及地区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指数 排名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国家与地区
排名 国家与地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挪威 澳大利亚 冰岛 加拿大 爱尔兰 荷兰 瑞典 法国 瑞士 日本 卢森堡 芬兰 美国 奥地利 西班牙 丹麦 比利时 意大利 列支敦士登 新西兰 英国 德国 新加坡 中国香港 希腊 韩国 以色列 安道尔 斯洛文尼亚 文莱 科威特 塞浦路斯 卡塔尔 葡萄牙 阿联酋 捷克 巴巴多斯 马耳他
排名 地区 全国 上海 人类发展指数 0.793 0.908 0.891 0.875 0.855 0.844 0.841 0.837 0.835 0.828 0.815 0.810 0.808 0.807 0.803 0.800 0.787 0.784 0.784 0.783 0.781 0.776 0.774 0.773 0.766 0.763 0.760 0.750 0.720 0.710 0.705 0.690 0.630

人类发展指数报告

人类发展指数报告

人类发展指数报告引言人类发展指数(HDI)是一项衡量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

它是根据人均收入、预期寿命和教育水平等多个指标综合计算得出的。

本文将分析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性,并讨论其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

1. 人类发展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提出的评估国家发展水平的指标。

它通过综合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等因素,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其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人均国民收入、预期寿命和教育水平三个指标。

1.1 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总收入除以总人口数得到的平均值。

这一指标反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国民收入也就越高。

1.2 预期寿命预期寿命是指一个人出生时可以预期活到的平均年龄。

这一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条件、卫生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预期寿命越高,说明人民的健康状况越好。

1.3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包括素质教育水平和基础教育水平两个方面。

素质教育水平主要反映国家的高等教育、科研和文化水平,而基础教育水平则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和人民的受教育程度。

教育水平越高,人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就越高。

2. 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性人类发展指数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可以帮助国际社会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还可以促使政府和各界关注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福祉。

以下是人类发展指数的几个重要意义:2.1 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人类发展指数作为一个综合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公平与公正程度。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指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现象。

这有助于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社会公平与公正。

2.2 评估发展战略的效果人类发展指数可以作为评估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历年指数的对比,可以了解到不同发展战略的效果。

这对于政府和决策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发展政策。

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

我国各省的人类发展指数简单分析中国各省人类发展指数简要分析摘要:在经济增长日益快速和区域发展不断扩大的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作为评价和谐发展的主要依据来探讨我国社会发展态势。

关键字:人类发展指数,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人均GDP,中国。

引言:长期以来,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均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

然而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失业和贫困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国际社会对用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表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产生并提出了疑问。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了寻求一个更合适的指标,“人类发展指数”就应运而生了。

正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首次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开始提出一种崭新的衡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即“人类发展指数”(HDI)。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由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三大要素指标(出生时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实际人均GDP)合成的一个复合指数,通常作为衡量人类发展的综合尺度。

(1)健康状况以平均寿命为标准(2)受教育程度包括两个分指标:①成人受教育的比率(占2/3的权重);②各级教育入学率(占1/3的权重);(3)生活标准以人均GDP为尺度;HDI=1/3寿命预期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是对每一个分指标都设定一个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用“0”和“1”表示。

然后用以找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位置,计算指数数值。

由以上所给出的方法就可以计算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了。

下面两图分别来源于不同资料所得的中国在世界上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如下所示:观察可知: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名85位,2006年上升至81位,各项指标均高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

2010年较2005年提高8位,居世界中等发展水平(HDI值为0.500-0.799)。

13428 人类发展指数的解读及其影响因素

13428 人类发展指数的解读及其影响因素

人类发展指数的解读及其影响因素简介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常用来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服务、教育、收入水平和寿命等方面的发展程度。

笔者将探讨人类发展指数的具体内容,以及它所受到的影响因素。

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使用的量度人类发展的指标,是由教育、健康和收入三方面的指标综合而来的清晰的综合指数。

同时,HDI 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平均年限、收入指数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使用这个指数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和比较研究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发展程度。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人类发展指数计算方法有点复杂,它是由三个基本指标的几何平均数产生的。

三个基本指标分别是:预期寿命、教育与识字率,以及是否拥有充足的生活水平。

人类发展指数计算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时,会根据下列方法处理这三个指标:1.预期寿命:这是设法反映可能消除疾病、营养和环境因素对生命影响的指标之一。

2.教育和识字率:这是通过根据成年人识字率和教育程度完成时间来确定的。

3.生活水平:根据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评估。

影响人类发展指数的因素政治因素政治的安定和民主的政府对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相当之大。

一个国家政局不稳定,政治空洞,它从根本上做好人类发展工作变得极为困难。

其次,民主与自由政府形式,为人类发展奠基,可以减少贪污和不公正剥削的现象,确保了政府的公正和透明,进而提高人类发展指数。

经济因素经济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越发达,人类发展指数就越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会有所提升,使人类发展指数不断提高。

教育因素教育水平对于人类发展指数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越高,人类发展指数自然也就越高。

教育可以为一个国家的未来带来无限可能,促进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的进步和稳定。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有天然的制约作用。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分析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分析

XIANDAIYINGXIAO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分析刘梅陈与施美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国内外许多方面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衡量一国综合发展水平的HDI指数排名也并不理想。

基于这一点,本文分析评价了近年来中国HDI的发展水平,并将中 国与发展中国家和O EC D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政策和建议关键词:人类发展指数;国际比较;O EC D国'家中图分类号:F文献识别码:A DOI:10.19932/ki.22-1256/F.2021.03.006“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 发展观的核心。

过去一味地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速 增长。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仅衡量经济发 展状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还需要考虑到医疗卫生发 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等现状。

而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由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人均GDP三个分指标构成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丨Index,简称 HDI),可以用来衡量和比较不同 国家、地区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

在CNK1数据库中,以“人类发展指数”为关键词共检索到 2655篇围绕人类发展指数(HDI)及其相关内容的文献,其中中 文文献423篇。

国内对于HDI指数的研究相对国外学者起步较 晚文献较少,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人类发展指数对中 _各省市的测算分析和实践应用,如对个别地区或31省市近年 来HDI指数的基础测度分析(李立男、赵润泽.2009;胡鞍钢等,2018)、突出省际差异对HD1指数影响的相关论证(吴映梅等,2008;周慧敏等,2019)、探讨一些社会因素与HDI指数之间的 关系分析(陈庆秋、陈涛,2015;李媛秋等,2019)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分析
一、引言
众所周知,区域发展理论起源于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学说密切相关,主要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

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

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相对均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辐射媒介)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

我们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辐射源。

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三)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区域被称为“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正负两种效应。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包括区域差异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理论等方面内容。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区域发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有三种: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不难看出这些指标仍强调经济水平的高低。

然而,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失业和贫困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国际社会对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表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地提出了疑问。

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特别是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全球峰会召开,不仅世界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而且各自做出了承诺,更使建立新的指标体系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人类发展指数”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同时又能较好地反映这种要求和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1990)》中,开始提出一种崭新的衡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即“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

HDI是测算人类发展水平的概要指标,它衡量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三个人类发展的基础方面的发展水平,这三个方面包括:
1、健康状况:以平均寿命为标准;
2、受教育程度:包括两个分指标:成人受教育的比率(占2/3的权重);各级教育入学率
(占1/3的权重);
3、生活标准:以人均GDP为尺度。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是对每一个分指标都设定一个最低点和最高点,然后用以找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位置,计算指数数值。

各指数值采用公式:
指数值=(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注意:GDP指数=(log实际数值-log最小值)/(log最大值-log最小值)。

HDI=1/3寿命预期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

根据人类发展指数(0-1之间),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地区、城市分成低水平(HDI值为0.500及其以下);中等水平(HDI值为0.500-0.799);高水平(HDI值为0.800及其以上)的人类发展。

运用上述方法,现对我国的各地区区域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大多为2009年的统计结果。

(一)人均GDP及(人均)GDP指数
首先统计2009年各地区的人口数以及全国总人口数,统计年鉴中没有直接的结果,然而,表3-4各地区人口的城乡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中可以找到2009年各地区的人口数以及全国总人口数。

其次,统计各地区生产总值,在表2-14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中可以直接找到。

根据以上两项数据可以计算出人均GDP(见图表1);再筛选出各地区人均GD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用公式
GDP指数=(log实际数值-log最小值)/(log最大值-log最小值)
计算出GDP指数(人均的)。

(二)寿命预期指数
从表3-6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中可以得到数据,同样地找出最值,用公式
寿命预期指数值=(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三)教育指数
教育指数是成人受教育的比率指数(占2/3的权重)和各级教育入学率指数(占1/3的权重)的加权平均数。

1、成人受教育的比率指数
由于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普及至初中毕业,因此,可以大致用15岁及以上人口数代替各地区的成人的总数。

在表3-13各地区按性别分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中得到各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数;同时,在该表中有各地区15岁及以上的文盲人口数,这一数值与15岁及以上总人口数的比值即为文盲率;用1减去文盲率即可得到各地区成人受教育的比率。

同样地找出两个最值,用公式
成人受教育的比率指数值=(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2、各级教育入学率指数
各级教育入学率可以近似地看做是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入学率之和,从表3-12各地区按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分的人口中可以获取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入学人口,二者之和大致相当于总入学人口,再除以各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数,即为各级教育入学率。

同样的道理,从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用公式
各级教育入学率的指数值=(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3、教育指数:2/3成人受教育的比率指数+1/3各级教育入学率指数。

三、计算结果
人类发展指数HDI=1/3寿命预期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

图表1 各地及全国HDI
注:标号17为全国。

1~32分别为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吉林、天津、新疆、河北、黑龙江、河南、广西、山西、福建、全国、湖北、安徽、湖南、江西、陕西、四川、内蒙古、宁夏、重庆、云南、贵州、海南、甘肃、青海、西藏。

图表2 各地及全国HDI分项指标
注:各分项从左至右依次为人均GDP指数、寿命预期指数、教育指数。

四、结果分析
根据图表1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51,达到中等的发展水平,但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容忽视。

其中,上海、北京、广东三个地区HDI均超过0.80,属于我国综合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三项分指标也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同时可以看出人民健康水平、人口文化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大致是同步发展的。

如上海地区,不仅人民平均预期寿命为全国之首,受教育程度指数和人均GDP指数同样处于前列。

因此,总的HDI数值自然是高居榜首。

其他华东的各省人文发展状态亦遵循这一规律。

我们可以看出人文发展这一综合指数中各项指标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不容忽视的是,贵州、海南、甘肃、青海、西藏五个地区HDI较低,尤其是青海和西藏地区。

要使各地区人文发展在今后向着更高水平进步,我认为应该作好以下几点:
1、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不仅要加强基础教育,而且要着重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继续巩固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增大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此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人文发展水平。

2、继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认真执行人口控制政策,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人文发展的重要内容。

3、加强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大程度上利用现存自然资源和社会
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全面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另外,有的地区如:云南、新疆的人均GDP很高但HDI偏低,这种结果的出现有多种原因诸如人口较少、贫富差距等应引起重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单一的区域评价指标存在着缺陷。

从图表2各个分项指标来看,全国的整体情况是教育指数最高,其次是寿命预期指数,人均GDP指数最低。

这一结果说明我国比较重视教育及人才培养,医疗条件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然而发展仍然是现阶段的中心问题。

从各项分指标来看:
(1)重庆、西藏和青海的人均GDP指数偏低,涉及到人口数与经济发展水平两项内容;建议主要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及水平,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调查显示: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比提高GDP指数更有价值。

(2)寿命预期指数方面,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普遍比较高,这与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息息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的寿命指数在三个指数中最为突出,可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条件有关;另外,寿命预期指数比较低的地区有新疆、云南、贵州、西藏,高寒气候是原因之一,卫生条件也应得到重视。

(3)教育指数方面比较突出的是上海、北京和天津三地,其他地区与全国总体水平相差不大,仍然是西北部高原地区教育指数偏低。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的成人入学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各级教育入学率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仍旧需要提高,国民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

尽管人类发展指数存在着缺陷,本次统计的数据并非最新,但是它还是比较客观地揭示了我国综合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