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化学九年级科粤版 42 水的组成说课稿
【教案设计】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4.2水的组成教案
![【教案设计】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4.2水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fb2a54afe04a1b071def8.png)
段时间后观察 ;(5) 停止实验 , 检验两管气体。
3. 实验现象 :(1) 通电后两电极上都产生气泡 , 一段时间后正负极气体体积比大约为 1∶ 2;
(2)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是氧气 ;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 火焰呈淡蓝色 , 是氢气。
4. 文字表达 式 :
水 氢气 +氧气
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和结论。 教学难点: 电解水实验得出的结论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1/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学习 法
教具准备: PPT等音频资料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创设 引入新课】
【新课导入】一
多媒体展示图片 :
不管是晶莹剔透的冰雕、变幻无穷的白 云还是满山的皑皑白雪 , 它们呈现的虽然是各具特色的风景 ,
(2) 表达式 : 水 氢气 +氧气 2. 结论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作业布置:
1 、练习册对应课时练习 2、复习当天的知识,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点
课后反思:
, 生成的新粒子是
4/ 4
化学式怎样表示 ?本节重点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水的化学式是怎样得到的。在这之前
, 我们先简要地了
解水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
探究点 : 水的电解实验
1. 实验装置 : 水电解器和直流电源
2. 实验步骤 :(1) 组 装仪器 ;(2) 检验装置气密性 ;(3) 装药品 ( 水和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 );(4) 通电 , 一
的原子团名称为 硫酸根 ; 加液氯的目的是 消毒杀菌 。
Ⅱ .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
b 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氧气 , 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口 , 若木条复
初中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范文
![初中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c58d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2.png)
初中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范文一、引言水,这看似普通的物质,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然而,你是否真正了解水的奥秘?今天,我们将一同探索《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深入挖掘水的奥秘。
二、水的化学式与物理性质化学式表示:H2O,意味着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克/厘米³,比热容大,凝固点为0℃。
三、水的组成与实验验证电解水实验:通过电解纯水,可以观察到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水的组成。
化学反应:水的组成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来验证。
例如,当水与钠反应时,会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进一步证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
四、水的化学性质与用途氧化性: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现氧化性,如强酸或强碱存在时。
还原性:在另一条件下,水又可以表现出还原性,如与某些金属反应时。
用途: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还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冷却、洗涤、溶解等。
五、水的循环与生态作用自然循环:通过蒸发、降雨等过程,水在地球各圈层中循环,为生物提供必要的水分。
生态作用: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参与多种生物化学过程。
六、水的安全与保护纯净水与饮用水:对水质的要求很高,需要确保无杂质、无有害物质。
污染与防治:随着工业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七、结语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通过学习《水的组成》,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水的重要性和价值。
让我们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c1f924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2.png)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从学生自身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学科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
初中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范文
![初中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9cf4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b.png)
初中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范文引言概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水的组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从水的份子结构、水的性质、水的制备方法、水的应用以及水的环境问题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的份子结构:1.1 水份子的组成:水份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份子式为H2O。
1.2 水份子的结构:水份子呈V字形结构,氧原子位于中心,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
1.3 水份子的极性: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更强,水份子呈极性份子,氧原子带负电,氢原子带正电。
二、水的性质:2.1 水的物理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密度大,沸点高,凝固点低。
2.2 水的化学性质: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酸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2.3 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如盐、糖等。
三、水的制备方法:3.1 自然界中的水:水存在于自然界的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可以通过净化和消毒得到饮用水。
3.2 实验室中的制备:可以通过水的电解、水的氧化等实验室方法制备水。
3.3 工业生产中的制备: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制备方法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
四、水的应用:4.1 生活用水: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用于饮用、洗涤、煮饭等。
4.2 工业用水:水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冷却、清洗、溶解等。
4.3 农业用水:农业灌溉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水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
五、水的环境问题:5.1 水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等。
5.2 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5.3 水生态平衡:水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保护水生态平衡对维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总结:通过对水的组成、性质、制备方法、应用以及环境问题的详细阐述,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水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问题的解决。
化学说课稿《水组成》
![化学说课稿《水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84a6ea48bd64783e09122b63.png)
化学说课稿《水组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
《水组成》说课稿
![《水组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215cc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c.png)
《水组成》说课稿教案:《水组成》Ⅰ.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掌握水的组成元素、水的化学式、水的性质;认识水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等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珍惜水资源。
Ⅱ. 教学重点1. 学习水的组成元素和化学式。
2. 认识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无臭、冰熔成水、水蒸气凝结成水等。
Ⅲ. 教学难点理解水的组成元素和化学式。
Ⅳ.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曾经有一位小朋友问过你:“水是什么东西?”你会怎么回答呢?请思考一下。
2. 引入新课(5分钟)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描述水的性质,比如:无色、无味、无臭。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3. 导入新知(10分钟)提问: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出示“H2O”化学式,并解释“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二者组成了水。
引导学生理解水的化学式。
4. 实验探究(15分钟)实验1:“冰熔成水”准备一块冰块,放在容器中,观察冰的变化现象。
学生描述变化并总结,认识到冰在适宜的温度下,会融化成水。
实验2:“水蒸气凝结成水”准备一个装水的容器,加热水,直到水开始冒水蒸气,然后用冷凝水的玻璃杯接住蒸气,观察定凉水的现象。
学生描述变化并总结,认识到水蒸气在适宜的温度下,会凝结成水。
5. 总结归纳(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2)水具有什么性质?3)水的化学式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再进一步解释相关知识点,做总结归纳。
6. 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做出水的重要性和应用的思考,比如:水是人类生存必需的、水是生命之源、水可以用于灭火等。
7. 课堂小结(5分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巩固学习成果。
8. 课后作业1)背诵《水组成》的内容;2)观察周围的水资源,并写一份小作文,表达你对水的态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4f250f95ef7ba0d4a733b72.png)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水的组成》,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个方面)一、教材分析(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第四章《生命之源――水》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水的组成”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水的物理性质、由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我们的水资源,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我们还要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要求)1)掌握水的物理性质。
(以及)2)掌握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以及)2)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以及)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第三部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具的准备(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定如下)(1)教学重点:掌握水的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4,(第四部分)学生情况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功课,学习热情都很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个的方面)二、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5418539cc22bcd127ff0c64.png)
《水的组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水的组成》。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阐述该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题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
本节内容是为下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埋下伏笔,同时对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说目标及重难点学习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2O。
(3)了解氢气的性质。
学习重、难点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是本课题的重点;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是本课题的难点。
三、说教法讲解与视频实验四、说学法预习、听讲、练习五、说教学程序1、创设学习情景在上课之初,先请同学们观察生活。
之后,学生意识到人们对水寄予的感情和人们对水的熟悉程度。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
2、实验探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
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引导学生看课本P108观察活动,在观察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注意:(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现象: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3、验证实验在得出上述现象后,紧接着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在前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验证氧气的方法,自然会想到用木条去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0a8d6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0.png)
《水的组成》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题,本单元前两个课题介绍了爱护水资源,使学生认识到了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及水体污染与防治,了解了净化水的方法。
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这个与人类生活密切的物质水。
本节的重点是水的组成,通过实验探究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在实验现象过程中又引出氢气的性质。
本课题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继续学习物质的分类,初步介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为后面化学式的学习分散了难点,做了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认识水的化学式H2O通过微观分析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宏观微观的转化,能用微观知识解释现象③情感与价值:通过对身边物质的学习,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教学重点、难点:①重点:电解水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②难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二、说教法1、水的组成认识史,提出问题,引出课题,给出水的化学式鼓励学生对其假设,从而引出知识点的学习2、教材探究实验,观察现象,提示学生注意细节,分析结论3、微观解释,进一步理解4、对于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的概念采用比较式教学,让学生归纳出他们的特点从而理解概念,通过联系疏导,是学生熟悉概念,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提出猜想,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实验的每个环节,能够让学生直观清晰的观察到现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
得出结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得出观点,从而突破难点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学习情境以人们对水的组成认识史,提出问题-水是有什么组成的。
根据科学的研究直接给出给出水的化学式,鼓励学生对要探究的内容进行猜测设计意图:1、简单明了,直接引出本节课题“水的组成”2、进行猜想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关键3、由学生猜测中会出现氢气和氧气,由此引出氢气的学习2、知识储备①已经学过氧气的性质,如果水是由氧气组成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检验氧气,引导学生回忆知识.②如果由氢气组成,那么如入检验氢气?(意图:引出氢气知识的学习)将准备好的氢气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并用试管进行验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总结现象分析结论;做燃烧实验,介绍化学性质。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参考课件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238ad790c69ec3d4bb7575.png)
水的组成
说教材
说教学过程
说教法
说练习
说学法
说板书设计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 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 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 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 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 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 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 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 识。
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
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
习化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 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是 本课题的难点。
4.教具准备
直水电木火酒小投课
流电解条柴精试影件
B、H2和空气 D、N2和O2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板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 积比约为1:2。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 叫氢气。
水(H2O)
氢气(H2)+氧气(O2)
既然氢气可以平静地 燃烧,那能不能作为 一种新的能源呢?
设计目的:
因新教材对氢气性质的要求只作初 步的了解,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现 象得出氢气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讲解氢 气验纯的方法和它的爆炸极限,归纳出 可燃性气体在燃烧前要验纯的结论,从 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
![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03d26f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6.png)
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水的组成》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它不仅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走向微观世界的桥梁。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掌握水的化学性质,理解水分子的结构,从而为深入学习溶液、电解质等概念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1. 水的化学组成:H2O,即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2. 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液体,具有很高的比热容、沸点、融点等。
3. 水的化学性质: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水的氧化还原性等。
4. 水分子的结构:V型结构,氢键等。
5. 水的资源分布、保护与利用。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水的化学组成,理解水分子的结构。
2. 掌握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 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保护与利用。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水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的珍视和保护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2.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水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
2. 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二)难点1. 水的化学性质,特别是水的电离、离子积等概念。
2. 水分子的结构,氢键的形成。
3.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际问题,如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如“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水能溶解许多物质?”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思考中学习,从而加深对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二)问答法我将采用问答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针对水的组成、性质等关键知识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万能模板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74e31a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9.png)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说课稿万能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化学——水的组成》。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水的组成和性质的学习,让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水的化学式H2O的含义,掌握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学会使用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法来探究水的性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水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水的组成和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的化学式H2O的含义,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水的电解实验。
2. 教学难点:水的分子结构的理解,以及水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水的组成、性质及应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准备实验器材,如电解水装置、显微镜、pH试纸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预习教材中关于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相关内容,准备实验记录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水的兴趣,提问学生对水的基本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和性质。
2. 讲解新知利用课件详细讲解水的化学式H2O的含义,介绍水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液态、沸点和冰点等),并通过实验演示水的化学性质(如不溶性、溶解性、酸碱性等)。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理解水的分子结构。
4. 总结归纳总结水的性质和应用,强调水的宝贵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节水行为。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水的物理变化,如沸腾、凝固等。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2水的组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2水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1c067c55783e0912a2162a65.png)
4.2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掌握水的组成3,掌握水的构成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掌握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解水实验以及根据电解水实验确定水的组成难点:电解水实验以及根据电解水实验确定水的组成,根据微观解释确定水的构成,从而确定水的化学式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自主探究式讨论交流自学板书4.2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二,水的组成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文字表达式:2H2O2H2↑+O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水的微观可以得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O三,水的化学式:H2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水资源,我们知道水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那么水有哪些物理性质呢?一,水的物理性质请大家填空过度:知道了水的物理性质后我们看看水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请大家思考这几个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怎样设计实验并验证水的组成呢?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这两个问题结论二,水的组成解释:我们用电解水实验来验证所用到的装置是电解水装置,大家眼前放的就是一套电解水实验装置,两边是两个玻璃导管,下面为两个电极,里面装的是水,为了增强导电性,水里面添加了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室时,将电解器下端的两个铂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接,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产生的实验现象。
实验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一种新的物质氢气,请大家观看视频看完视频我们发现:1,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是什么?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去检验?同学们做完实验,请大家说说自己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正负极分别产生的是什么物质?用什么方法去检验呢?它们的体积比是多少?解释:正极实验现象有气泡产,产生量少,能够使代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产生量多,放出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为一比二。
请大家思考这几个问题:电解水是什么变化?为什么?怎样表示?解释:电解水是化学变化,有氢气和氧气生成文字表达式::2H2O2H2↑+O2↑请问:氢气由什么元素组成?氧气由什么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而氢气和氧气是水电解后得到的,所以水中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那么从微观如何去解释?水是由什么构成的?水分子由什么构成?电解时候,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哪位学生到讲台上给大家演示一下,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导学案上将微观变化画出来请大家观看水分子分解(图解)从而得出:根据水的微观构成,可以得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二,水的微观根据水的微观构成,可以得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课堂小结通过电解水我们发现: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体积比为一比二,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4.2 水的组成 教学课件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4.2 水的组成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67ec2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f.png)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解析:电解水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 子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新课讲解
三、物质的简单分类
1.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
定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不同点 相同点
同种元素 纯净物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4.2 水的组成 教学课件
科 目:化学 适用版本:新科粤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组成
第一页,共二十六页。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推断水的元素组成。 3.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 分子的微观构成,得出水的化学式,培养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 分析能力。 4.巩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 却不能再分”的认识。
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解释 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 (O2)
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新课讲解
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水分子
+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
课堂小结
电解现象 氢气
电
电解产物
单质
氧气
解
实验结论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 化合物
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 42 水的组成(说课稿)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 42 水的组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3486e22b9f3f90f77c61b3a.png)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说课稿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2 水的组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水的组成》,下面我从说教材和课标、说学生、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和练习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课标和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说课标(课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如何要求的,要求到什么程度。
有哪些活动与探究建议)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2O。
③了解氢气的性质。
④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②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二、说学生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其次是知识基础: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
最后是能力水平: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备了与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组成教案 (新版)粤教版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组成教案 (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ab2cdc0975f46527d3e16a.png)
学
过
程
3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是由两个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为 H2O 小
结
板 一、水的物理性质 书 二、水的电解
水的组成
设
计
练习册:(必做题:基础.达标;选做题:综合.提升)。 作
业
设
计
4
教
学
反
思
第 成 形 终 最 的 场 市 界 世 和 命 革 业 工 次 两 17讲 练 标 达 下 课 8) 满 钟 45分 : 间 (时 8) 4分 小 每 12, 共 大 (本 题 择 选 、 一 () 了 映 反 这 术 技 新 用 雇 少 耗 消 本 入 投 多 能 可 发 开 来 汁 脑 尽 绞 都 业 行 各 是 于 。 宜 便 为 极 却 格 价 的 炭 煤 而 惊 得 高 平 水 资 人 工 象 现 种 一 成 形 渐 逐 国 英 , 期 8中 到 纪 6世 1. 成 形 始 初 的 断 垄 业 行 A. 赖 依 的 炭 煤 对 动 启 化 代 近 B. 锐 尖 渐 日 的 盾 矛 资 劳 C. 件 条 特 独 的 启 命 革 力 动 D. 误 B错 化 近 映 反 未 并 除 排 体 无 在 AC两 ; 确 正 项 故 件 条 特 独 其 有 启 命 革 力 见 可 生 而 运 应 明 汽 蒸 动 劳 替 代 器 机 源 能 以 后 此 术 技 新 佣 雇 少 耗 消 多 出 发 开 投 法 设 方 想 业 行 各 是 于 , 象 现 的 宜 便 为 极 却 格 价 炭 煤 、 惊 得 高 资 人 工 了 成 形 渐 逐 国 英 8期 到 纪 16世 中 料 材 D。 选 : 析 解 () 期 初 命 革 业 出 映 反 这 。 恩 尼 奥 · 得 彼 头 他 和 特 科 主 厂 法 拌 搅 铁 熟 产 生 兼 个 顿 普 伦 克 骡 , 工 织 是 原 斯 夫 里 格 哈 者 明 发 的 机 纱 纺 妮 珍 2. 合 结 正 真 未 尚 术 技 和 学 科 A. 现 新 的 学 科 于 赖 依 明 发 术 技 B. 术 技 新 了 断 垄 主 场 工 手 C. 衡 平 不 而 慢 缓 程 进 播 传 术 技 新 D. D 关 无 程 进 播 传 新 符 不 原 斯 夫 里 格 哈 机 妮 珍 C与 误 B错 系 联 接 直 太 有 没 并 ; 确 项 故 合 结 正 真 未 尚 学 了 映 反 人 熟 娴 术 技 是 都 大 者 明 发 命 革 业 次 一 第 知 可 , 息 信 等 头 的 他 和 特 科 主 厂 兼 纱 纺 ” 工 织 “ 料 材 据 A。 选 : 析 解 () 这 力 持 保 能 又 时 同 闲 休 何 任 让 不 换 更 流 里 大 卜 萝 麦 小 、 菁 芜 植 种 上 土 块 的 场 在 别 分 即 ” 制 作 轮 四 “ 做 叫 新 项 一 中 其 。 命 革 术 技 业 农 了 生 发 区 地 部 东 国 英 7, 至 代 160年 3. 程 进 市 城 和 化 业 工 国 英 动 推 A. 给 自 食 粮 现 实 国 英 成 促 B. 大 扩 距 差 济 经 部 西 东 国 英 致 导 C. 幕 序 动 运 地 圈 国 英 开 揭 D. D 关 无 产 生 目 题 与 力 劳 由 量 大 供 它 ” 人 吃 羊 “ 动 运 C圈 较 比 展 发 济 经 西 不 行 进 部 东 仅 误 B错 给 自 食 粮 明 说 未 并 ; 确 正 项 故 础 基 定 奠 化 为 率 用 利 地 土 了 高 提 法 做 一 这 , 术 技 农 前 命 革 业 工 国 英 是 的 映 反 中 料 材 A。 选 : 析 解 () 确 准 最 解 理 点 观 者 作 对 ” 。 卒 为 成 则 钟 时 而 , 狱 监 的 新 种 一 是 厂 工 “ : 说 曾 斯 德 兰 · 卫 大 人 国 英 4. 方 地 的 发 频 罪 犯 了 成 厂 工 A. 段 手 理 管 的 狱 监 仿 模 厂 工 B. 削 剥 的 人 个 对 织 组 断 垄 判 批 C. 活 人 工 了 化 异 产 生 器 机 D. 确 正 活 了 化 异 产 生 器 机 下 度 制 知 可 C据 织 组 断 垄 出 已 明 说 能 B还 段 手 理 管 仿 模 迫 压 削 剥 人 对 现 体 要 主 卒 为 成 则 钟 时 而 ; 误 错 故 , 符 不 思 意 ” 狱 监 的 新 种 一 是 厂 工 “ 料 材 与 A项 D。 选 : 析 解 () ” 身 脱 中 其 能 人 无 界 卷 席 已 日 今 纪 世 个 过 广 推 欧 西 由 , 态 形 济 经 代 现 新 全 这 。 面 两 的 体 一 于 当 相 产 生 业 工 与 义 主 本 资 “ 5. 国 各 美 欧 的 期 晚 纪 19世 于 始 开 A. 路 道 义 主 本 资 了 上 走 国 各 界 世 使 B. 体 整 一 统 向 走 展 发 散 分 由 类 人 使 C. 段 阶 明 文 业 工 到 入 进 史 历 类 人 使 D. 确 正 期 时 明 文 入 进 会 社 动 展 发 义 主 本 资 指 ” 身 脱 其 能 无 界 卷 席 已 日 今 个 两 过 广 推 欧 西 态 形 济 经 代 现 全 一 这 “ 中 据 C根 辟 路 航 新 体 整 向 走 散 分 由 类 人 实 史 合 符 不 对 绝 太 法 B说 ; 误 错 A项 故 国 英 纪 19世 于 始 开 , 产 生 化 业 工 是 的 映 反 料 材 D。 选 : 析 解 () 是 式 形 织 组 符 相 这 与 此 据 , ” 变 转 矿 向 物 植 从 了 现 实 先 率 源 来 力 的 中 动 活 产 生 在 家 国 欧 西 “ 期 时 史 历 一 某 6. 坊 作 庭 家 A. 度 制 厂 工 C. D 二 织 组 断 垄 确 正 次 第 于 出 度 制 B厂 一 这 体 有 没 场 手 ; 误 错 A项 故 面 方 是 要 主 坊 作 庭 代 时 汽 蒸 入 进 命 革 业 工 始 开 英 知 可 , ” 变 转 矿 向 物 植 从 了 现 实 先 率 源 来 力 的 中 动 活 产 生 在 家 国 欧 西 “ 住 抓 C。 选 : 析 解 () 是 确 准 解 理 料 材 该 对 列 下 ” 供 提 品 成 制 余 剩 为 场 市 国 然 当 行 银 厂 电 山 矿 、 设 建 以 外 了 向 投 也 样 同 本 资 洲 欧 … 。 界 正 真 种 一 植 培 命 革 通 交 路 铁 和 输 运 洋 海 上 加 再 , 展 发 济 经 的 末 纪 19世 “ : 出 指 中 》 史 简 明 文 方 西 《 在 尔 格 瓦 皮 斯 7. 力 动 本 根 的 展 发 场 市 界 世 是 命 革 业 工 A. 程 进 的 累 积 始 原 本 资 了 快 加 场 市 界 世 B. 场 市 占 抢 外 海 到 始 开 家 国 义 主 本 资 C. 善 改 到 得 活 生 类 人 中 化 体 整 向 走 在 界 世 D. 9世 “ 中 据 根 选 : 析 解 ” 真 种 一 出 植 培 通 交 铁 和 输 运 洋 上 加 1再 确 A正 动 推 命 革 业 工 为 因 其 展 发 济 D。 现 体 未 并 善 改 活 生 民 人 于 至 起 崛 西 及 以 形 界 调 所 料 C材 辟 开 路 航 新 随 伴 是 场 市 占 强 外 海 在 家 国 义 主 ; 误 错 B项 故 累 积 始 原 的 本 资 了 成 完 经 已 早 洲 欧 , 末 纪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的组成》说课课件2.ppt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的组成》说课课件2.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9a67fa2cc58bd63086bd37.png)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
O
H
水分子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H
O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五)实验拓展
【实验装置的改进】 告诉学生,以前有很多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后对水的电解实验进
行了改进。用多媒体出示几个改进后的装置。让学生比较一下各个装 置的优缺点,并激发学生课后也可自己去改装实验,生活中处处留心 学化学,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环保意识。
《水的组成》说课程序
教材分析 教 法应 用 学法指导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粤教版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第四 章第二节,本课题先介绍水的物理性质,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 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 组成的。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氢气的概念埋下伏笔。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是
本课题的重点; ★教学难点
得出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是难点。
★教具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
条,酒精灯,小试管,多媒体
§教 法 应 用
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上,得出现象:
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
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 的。
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
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 约为1:2。
• 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中正负极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2, 而实际实验中为什么正负极的气体体积之比小于1:2? 先让学生带着疑问往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说课稿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
《§4.2 水的组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水的组成》,下面我从说教材和课标、说学生、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和练习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课标和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说课标
(课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如何要求的,要求到什么程度。
有哪些活动与探究建议)
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页 1 第
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O。
2③了解氢气的性质。
④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②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二、说学生
九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
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其次是知识基础: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对水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
最页 2 第
后是能力水平: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收集、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初步具备了与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
论。
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页 3 第
3、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
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习的三个特征:(1)学习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学习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四、说教学程序
(重点放在说教学程序上面,说清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和为什么这样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
为此,我运用现代教
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
1、利用教材中有关水组成发现史的资料提出相关问题,如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是否有一种元素组成?引出本
课题。
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巩固气体的检验,学习氢气的验纯,分析实验现象,进行微观解释,探究水的组成(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为页 4 第了保证实验效果清晰、直观、明显,玻璃管中气体的量应该多,为了节约时间,我在课前先让它反应,储存一定量的气体。
实验开始后,学生很快就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这时候应该有学生提出疑问“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我就会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并提出验证方案,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一探究为特征的学习热情。
然后实施他们的方案,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
结合书中讨论题和图片,再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微粒上进行分析,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元素没有发生变化”两个重要结论。
这个时候可能会有同学产生疑问:水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那它们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为此,我准备了电解水的动画,帮助它们通过电解水的过程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运用图片和动画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
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另外,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指导学生写出相关的化学式,并明确数字角标的含义,以分散整本书中的难点,为今后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服务。
3、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自己去发现不同的物质其组成元素种类也不同,给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然后运用分类总结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请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物质分类有明确的认识。
还可以鼓励他们用其它的图示表示,以达到发散思维的效果。
页 5 第
4、信息反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可以谈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的收获,也可以谈学习了本课题后的感悟,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说板书和练习
在黑板上列出重点知识,以利于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加深记忆。
为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设计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练习。
一类用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出几道针对性较强的试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练习,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
说新课程理念(放到教学程序中说)
1、强调了体验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获得知识的乐趣。
2、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把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页 6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