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教学之力学知识的衔接-物理论文

合集下载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论文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论文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初高中过渡阶段初高中物理教材、认识与思维发展规律、过渡时期学生心理状态等各方面比较研究,为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确定了高中物理教师的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初高中物理衔接阶段,台阶效应的存在,使学生一下子从机械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简单记忆变成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学习物理的时候便往往不知所措,导致学生在高一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在客观的知识衔接方面,还是主观的学生的学习心理过渡方面,都给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尤其是高一物理教学工和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之间的不同物理学科是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重点学科。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的、静态的简单问题。

而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

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筒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教材可读性自然大打折扣,学生阅读难度大,不易读懂。

高中教材有别于初中教材的特点都是:(1)知识量增大。

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

(2)理论性增强。

这是最主要的特点。

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

(3)系统性增强。

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高中物理教材的一个表现。

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4)综合性增强。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论文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论文

谈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摘要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所决定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初高中课程结构、课程标准的差异,造成许多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不适应,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因此,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特点,是物理教学中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街接一、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街接打好基础。

(1)精心设计绪论课,搞好高一物理入学教育搞好高一物理人学教育,一是要向学生讲清高一物理在整个高中物理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要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学习方法,向学生讲清高中物理内容体系特点和教学特点.通过高一第一堂绪论课,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高中物理学习的特点。

知道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从而在宏观上了解物理世界的轮廓,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一方面,通过摸底测验了解学生基础;另一方面,学习和比较初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全面了解初高中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二、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知识街接初高中物理有很多知识衔接点,如相互作用与牛顿定律、电磁现象与电磁定律等。

进人高中后有的知识点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结论在初中成立而到高中可能不成立。

在教学时应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复习旧知识,建立知识网络,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分,这样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

教师不能只看学生人学成绩,而应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肯定其长处,并帮助他们分析过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勉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后进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尽早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来.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教学中的学法渗透式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在初中学习阶段,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而在高中学习阶段,内容多时间少,教师只能选讲典型性题目。

高一物理教学如何做好与初中物理的衔接论文

高一物理教学如何做好与初中物理的衔接论文

浅谈高一物理教学如何做好与初中物理的衔接摘要:初、高中物理知识承前启后,相互衔接,相互影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

但是,两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思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同。

对于高一物理教学,如何做到初、高中知识的巧妙衔接,是物理教师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高中;物理;衔接中图分类号:g633.7中学物理学习过程是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不同的知识体系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依托,任何一个知识点或者学习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

在高一物理的教学中,要注意科学、灵活地衔接初、高中两个学习阶段的新旧知识,确保高一学生顺利适应高中物理在知识内容以及教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改变。

本文结合笔者对初、高中教材、大纲、学生等的研究,分析初、高中物理衔接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初、高中物理衔接存在的问题1、内容目标的变化初、高中物理所学的知识类型上都局限于力、热、光、电、运动、功和能等几方面,但是,高中阶段的知识明显比初中阶段的知识信息量大、难度大、要求高,相关概念、定理等也由定性了解延伸到定量计算、推导分析等,强调物理教学的重心由培养学生物理常识和基本应用转向培养学生对物理过程的抽象、还原能力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同时,加强了物理与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联系,特别是加大了对结合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依赖性。

2、教学方法上的变化初中物理主要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方法,强调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常常采取以激趣为主的教学手段,以此来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对知识的教学主要强调对概念的记忆,习题练习也相对简单,题型单一少变化。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点明显增多,大多数的内容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题型灵活多变,教学进度明显加快,单纯靠记忆的方法很难跟上教学进度,也不能完全掌握这一阶段的知识。

3、学习方法的变化初中物的学习理强调学生的形象思维,记忆能力,要求学生能熟悉物理现象、概念、定理、公式,并运用相关公式来解决基本的物理问题。

初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衔接策略研究

初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衔接策略研究

初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衔接策略研究作者:王俊霞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摘要】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恰当衔接这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但一般都是高中教师在讨论,而笔者则觉得初中教师有必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地关注这个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有效衔接和中小衔接研究较多,而对物理学中尤其是其分支力学问题的衔接问题,则没有专门的研究。

【关键词】物理力学衔接策略本文主要从力学部分的衔接出现困难的成因及其有效解决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高一物理力学部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由于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学习内容上、学习要求上、学习方法上的不同。

高一物理难学几乎已成为一种共识,困难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教学方面中学物理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都分为“力”、“热”、“光”、“电磁”四大部分。

只是初中物理单一、形象、静态.知识比较浅显,重在定性研究.直观性强,而高中物理比较复杂、抽象、动态。

要在初中的定性分析基础上。

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

笔者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都教过,发现高中教师特别是教高一新生的物理教师,总为初高中物理知识的顺利衔接而伤透脑筋。

尽管努力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欲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到抽象,从浅层次到深层次。

但是总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缘由很多,除了初高中物理跨度很大台阶很高外,更由于初中物理教师思想上的过于局限有关。

2、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1)不良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困生学习模式完全赖教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学习不主动,不预习、不复习、不总结;课内不作笔记,在他们看来做题似乎就是学习的同义词,解题为了应付而解,从不总结方法,只是死记公式,生搬硬套。

(2)学习方法不灵活:大多学生学习方法没有随着升入高中而随之发生变化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主要是在死记硬背。

总认为数学计算能力好,就可以解决一切物理问题。

解题时,经常是一套用公式就可以解决问题,几乎不需要分析物理过程、不需要建立较复杂的方程组、不需要建立物理模型、不需要等效思想,不关心概念、理论的建立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仅停留在浅层次。

初高中物理衔接论文

初高中物理衔接论文

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几点思考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

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

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

另外,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分析教育教学论文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分析教育教学论文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分析教育教学论文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分析教育教学论文摘要:本文从教材、知识跨度和教学方式三方面论述了当前物理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衔接;跨度;对策;过渡每学年新学期的开始,都有不少的学生因为不适应高一物理的而导致相对初中急剧下滑,有的学生还失去对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甚至放弃物理学习。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笔者就该问题谈一点体会。

1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分析1.1教材的衔接问题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是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在对自然现象体验的基础上把对自然的认识上升到物理知识的高度。

教材注重在学生丰富经验的前提下经历简单的科学探究实践,总结物理规律的过程,训练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素养和实践的能力。

高中的课程设计更注重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初步培养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方法和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难看出,初中物理教材侧重于生活,亲切,有趣,更容易使学生融入其中。

而高中的物理教材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方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高中教材对学生的培养角度有明显不同,而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若没有一定的过渡,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

1.2知识要求跨度较大,思维能力相对滞后首先,初中的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更习惯于对事物的表象,感性地去认识,尚未形成主动探究物理内在本质的思维与能力。

初中的知识大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很容易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再次运用到生活中去,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整个学习过程都是接触生活、了解生活、总结生活、解释生活,很容易引起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与兴趣。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论文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论文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每学年新学期的开始,都有不少的学生因为不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而导致相对初中成绩急剧下滑,有的学生还失去对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甚至放弃物理学习。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笔者就该问题谈点体会。

一、渗透物理方法教学,使学生尽快入门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事项。

高一物理中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都是如此。

引导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从物理情景和过程之中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中,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不断强化。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习题。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在解题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不加分析、瞎套公式。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解习题时重点要讲清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切记认为问题简单,直接在黑板上写出公式。

要详细分析物理过程,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

为了将抽象的情景和过程具体化、形象化,高一开始我们就要使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

受力分析要画力的图示,运动学要画过程图,动力学要求画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这样形象直观,便于分析归纳。

二、重视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作为高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在备课时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这样就会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

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可以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知识,再引入“合力、分力”的概念,进而提出“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从而引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这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就会顺利的跨过初高中的“高台阶”。

初高中物理力学课程的衔接问题探究

初高中物理力学课程的衔接问题探究

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初中物理知识对学生的思维有不同的要求,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活跃性,课程学习比较轻松,知识面也比较广。

但是高中的物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如何使学生通过初中的物理学习后,能够更容易理解高中抽象化的物理知识,成为了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衔接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一)在教材的衔接方面存在的衔接不足的问题在初中的物理教学当中,初中的物理课本的力学知识比较简单,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除此之外,力学的计算也非常简单[1]。

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下两册中,力学的知识主要涉及力学的一些初步的知识,主要有力学的表示、弹力、弹簧测力计、重力、摩擦力、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等知识。

在学习当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一些最基本的实验能力。

而高中物理则需要对力学进行具体的计算。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课本当中讲述了力的概念、重力、弹力、胡克定律、摩擦力以及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等知识点,在高中的物理教学当中,需要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计算方法去对物理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计算,除此之外,还需要使学生弄懂受力分析等等。

(二)在学习方法的衔接方面存在的衔接不足的问题在初中物理当中,由于初中物理的力学知识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实验进行完成的,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注重用观察的方法对物理进行学习。

而在高中的物理学习过程当中,仅仅通过观察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高中的物理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抽象思维,通过对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受力情况进行计算,通过数学的方法计算出相应的结果。

因此,在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知识衔接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存在着问题。

(三)学生在心理状态方面存在问题在初中的物理力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力学的知识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同学们通过分析和简单计算就能够解决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比较轻松,压力比较小[2]。

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谈光学部分的教学

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谈光学部分的教学

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谈光学部分的教学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探讨论文新课改政策实施后,初中物理教材发生了变化。

由浅入深,将电能、光能、热能等物理现象、力学概念和基础知识排列在一起,先易后难。

删除了一些知识点,对内容的要求也降低了。

而高中物理则是从物理的知识体系中延伸出来,链接力学、热力学、光学、电子学、原子物理等知识。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上有很大的区别,在知识要求和评价上也有区别。

再加上高考对物理的更高要求,使得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物理成为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一门难学科目。

新课改后,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

为了顺利完成初中物理形象思维向高中物理抽象思维的过渡,必须解决好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问题。

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谈光学部分的教学 11.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材编写差异初中物理知识相对简单,教材内容对初中生年龄来说通俗易懂,物理现象直观生动,多与生活实际相关,便于学生观察实验。

从很多初中生的认知来看,要注重形象思维的发展,不需要太复杂的规则,只需要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和公式计算。

实验原理相对简单,易于操作。

新课改的教材大多用简单有趣的故事和现象来解释物理概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重科学探究。

通过灵活的安排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简单明了的图片讲解物理概念,用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讲述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教材章节内容明显增多,经常使用冗长严谨的物理概念和理论描述。

物理知识抽象难懂,需要学生多角度思考。

很多方面的动态研究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抽象思维应用广泛。

力学、电学、热能、光学、原子物理学等知识。

比初中物理更深入,知识难度提高。

相比初中物理,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

经常用复杂的文字、图像、图表、数学模型、力学模型、实验设备来综合回答物理现象。

学生的学习难度更大,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要灵活运用。

解物理习题时,要综合分析物理运动过程,建立正确的方程解。

2.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差异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不多。

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论文

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论文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摘要:与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的内容更多,难度更大,能力要求更高,灵活性更强,导致不少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如果不及时选择合适的措施予以应对,学生对物理很可能越来越学不懂。

初、高中物理教学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建一个坡度较缓慢的“阶梯”,平缓地引导他们上一个新的高度,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过程,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做出努力。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在高中所有课程中,物理,一直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感头疼的一门课。

高一学生在刚开始进行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时,会面对一种强烈的不适应感,觉得高中物理难学,难以学好。

与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的内容更多,难度更大,能力要求更高,灵活性更强,导致不少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如果不及时选择合适的措施予以应对,学生对物理很可能越来越学不懂,成绩下滑,甚至一提及物理就感到头痛心烦。

教学过程中,顺利实现初、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衔接,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必要手段。

因此,初、高中物理教学怎样衔接,如何给学生搭建一个坡度较缓慢的“阶梯”,平缓地引导他们上一个新的高度,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过程,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做出努力。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充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首先,认真备课,上好高中物理的第一堂课——绪论。

抓住绝大多数学生都想学好物理的向上心态这一基础,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往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钻研教学,发挥创造性,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设置新情景,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些。

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求新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愿学、乐学”。

关于初高中物理力学衔接教学策略的思考

关于初高中物理力学衔接教学策略的思考

关于初高中物理力学衔接教学策略的思考摘要:在高中阶段,物理是公认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科目。

我国物理课程在整体上采用螺旋式的编排形式,高中知识是初中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力学是高中知识的开端,在此阶段是学生接受高中物理的抽象、深奥性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提升思维和逻辑能力的重要关头。

因此,在初入高中的时期,通过初中和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来帮助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转变以及思维方式的提升上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课程;力学;衔接;策略一、初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差异(一)课程标准对学生要求的差异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差别大。

初中要求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并且会用概念理解物理现象并进行简单计算,而高中课标的要求则更上一层楼,要求学生会运用概念、会分析运动情况,发展科学思维和进行科学探究。

由此来看,初高中的跨度对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二)内容难度和数量上的差异初中物理课程内容概念、含义等知识所占比重较大,对数学知识、计算能力等内容考察的还较浅显。

高中相较于初中在知识的数量和难度上极速前进,具有极大差距。

要想迈过这个高台阶,进行初高中衔接的教学必不可少。

二、初高中物理力学知识衔接的优点(一)优化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认知结构的改变是非常不易的。

初中时期,物理课堂对学生认知结构的要求还相对简单,而进入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从而壮大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于物理世界的成长与发展。

如果不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没有认知结构扩大的桥梁,会使得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摸不到头脑。

(二)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关注知识点过多,引导学生思维提升较少,在如何提升学生思维由知识点进阶到知识体系上所做的有限。

单单靠学生自己来提升学习方法对物理课程来说,存在极大困难。

若学生因为无法接受初高中知识的差距,逐渐就会产生学习态度上的恶化,学习效果就随之达不到理想效果。

物理学科初高中衔接论文

物理学科初高中衔接论文

浅谈物理学科的初高中衔接很多家长和同学不了解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特点,从而不知道高一时如何更好地从初中物理的思维中跳出来走向高中物理,导致上高中后物理成绩就直线下降。

其实,初高中物理在知识点、学习方法上区别都很大,很少有可继承的东西。

只有在解题的流程上是相同的。

一、初高中物理衔接难的原因1、教材方面初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不同。

初中物理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的内容多,需要理解的知识少,定性的,定量的少:高中物理虽然其内容也是力、热、光、电等,但对知识的要求更高;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一般都是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形象具体,易于接受:高中教材重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数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地加强与提高,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要运用函数、图象和极植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

知识储备不够。

数学教学进度跟不上物理教学的需要。

学科间的不衔接给学生数学工具的运用带来了困难,加大了物理学习的难度。

近几年初中物理教材的难度降低幅度较大,高中教材虽然也有所调整,但由于受高考等客观因素的牵制,在实际教学中,难度降不下来,因而反使高初中之间的“台阶”加高了。

2、教学方法方面初中阶段,由于教学内容的要求较低,教学中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传授的知道性,教学课堂密度小,进度较慢,有可能对重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习题类型较小,变化也不多,且多数与教师课上讲的内容、例题对得上路子,考试时往往只要记住公式,做好笔记,一般就能取得较好成绩,不少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

到了高中后,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对知识的要求也大大提高,需要学生自己多分析、思考、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习题类型更是复杂多变,单靠对对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

在教学中必须多对比、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同类问题的共性。

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一点尝试论文

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一点尝试论文

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点尝试内容摘要: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包括自己才上高中时都有这样一种体验,一接触到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就难以适应,分析物体受力总是不准确,遇到力的分解、合成的问题很难下笔。

究其原因主要是初、高中物理的跨度太大,台阶太高,以及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初中物理重在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而高中物理不仅解决“是什么,还要初步解决为什么”。

因此不少学生在初中下点功夫就能把书本上的概念记好,稍做应变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而高中物理只局限于记住概念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怎样才能使学生尽快地转变学习方法,掌握高中物理学习的特点,尽快地进入角色,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就是摆在高中起始年级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指导学生的学法教书育人,教学必先教人。

在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德育、智育一齐抓,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使之成为自觉学习的内力,这很关键。

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前,首先上好“绪言”课,除给学生介绍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阐明物理学在祖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外,结合课文内容,一一讲清怎样学好高中物理的方法。

之后,从开始教学高中物理章、节知识内容起,坚持向学生提出“预习、理解、小结”三段式读书的方法,即要求学生认真读书,钻研课文中论述的物理问题,小结出知识要点。

起先教师连续以几个课题作示范,用多媒体出示阅读提纲,引导学生按步进行,并从中指导学生怎样去理解论述物理问题的字、词、句,从而弄清论述的含义,直至理解和掌握。

一个课题学完后,怎样将课文内容由多变少,将知识要点作出小结笔记,便于记忆掌握和复习时再现。

实践证明,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指导学生的学法,寓学生学法改革于教师教学改革中,只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无形中可纠正学生原有的不良思维定势,既培养了学生读物理书的习惯和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学钻研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需要。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论文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论文

浅谈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学生普遍认为高一物理难学,原因何在?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

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

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

因此,要先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

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就降低了高物理学习的台阶。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地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

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时间;高中物理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时间、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

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顺应新知识,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指导学生掌握建立坐标系选取正方向,然后再列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方法。

论文: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论文: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与过渡

论文:也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与过渡部分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的新生往往对物理学科望而生畏,主要表现为: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听就懂,一做就懵。

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

由此可见,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十分重要,非常必要。

下面就怎样衔接好初高中物理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授之以渔,学习方法引导过渡到了高中,许多学生学物理还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上。

如往往满足于通过单纯的记忆或通过教师的重复讲解来获取知识,而这种方式根本不能适应高中课堂上容量大、速度快的教学特点。

因此教师应对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高中物理不仅概念性强而且叙述精而严密,关键的字、词隐含着丰富的物理含义,因而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逢难就记,勤作小结归纳,使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断充实提高。

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等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中适当安排练习,注意题型的难度要由浅入深,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斜面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应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的调整速度。

二、数理结合,学习方式指导过渡物理离不开数学,数学对物理学的发展、对物理教学的作用是重大的。

数学与物理两个学科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既具有各自学科的独立性,也具有相关知识的融通性。

部分高一新生学习物理时,既不善于把学过的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用,也不善于将数学知识和物理问题联系起来理解。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准确、多方面地应用数学语言把数学融入物理中。

如在《力的合成》一节的教学中,应当先对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复习,对直角三角形中的角、边关系形成很好的认识后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在公式推导、解答及运算过程中,也应力求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和规范的数学推算来充实讲解。

如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就要应用数学中“极限”的知识.为了使学生弄清文字表达、公式表达、图像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思维、表达、推理和论证,让学生尽早实现从运用文字语言到运用数学语言的转变,这是实现物理入门的关键之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物理教学之力学知识的衔接-物理论文
初高中物理教学之力学知识的衔接
福建省福州市鼓山中学黄鸿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51-02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虽然都是学习物理知识,但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初中学习由于教学的进度比较慢,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变化不多;初中生的学习方法也比较简单、机械,不习惯于复杂计算;也不习惯于独立思考,只要记住公式,把题中的已知条件代入就可以知道答案;初中物理涉及的公式、定理、定律,少、简单、容易记,而高中物理涉及公式、定理、定律多,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应用。

因此,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很直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思考。

高中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概念多,公式多,物理规律复杂,物理规律表达方法灵活,对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常常要用到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要求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使问题简化,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问题抽象化。

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很难进入高中物理的学习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当务之急。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包括教育观念的衔接、物
理知识的衔接、物理方法的衔接、物理实验的衔接、物理语言的衔接、教法学法的衔接以及数学工具的衔接等。

通过对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对象、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的比较,笔者结合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就提出一些具体做法。

1.研究教材,知识的衔接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知识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升、扩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变得更加丰富,但认知结构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当新学习的知识不能为原有的认知结构所容纳时,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重建新的认知结构。

从知识层面上对比,高中物理要求上明显加深加宽,有以下显著特点:从直观到抽象,初中讲物体的运动,高中讲质点的运动;从单一到复杂,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从初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到高中变速运动和圆周运动;从标量到矢量,初中的代数运算到高中的矢量运算;在语言上从浅显表达到比较严谨的表达,物理量从定性讨论到定量的计算。

2.必须注意下面的初中教学要求和高中教学衔接七个方面:
(1)机械运动。

初中教学要求: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长度。

了解测量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从相关的图表获取信息。

高中教学衔接:学生对刻度尺的使用已基本掌握,知道有估读位,初步学会根
据参照物进行估测。

能判断简单的相对运动问题。

由于初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速度(实际指速率)、路程和时间;高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速度、位移、时间和加速度,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是矢量。

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顺应新知识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使学生能正确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掌握建立坐标系和选取正方向,再列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知识和新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

(2)质量和密度。

初中教学要求:一是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了解其他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二是理解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知识解释、说明、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会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高中教学衔接:学生已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知道如何测定物体的密度,在高中阶段不再重复学习这一部分内容,需要时可以直接加以应用。

(3)力。

初中教学要求: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及影响因素;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高中教学衔接:学生已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但在多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学生因看不到效果而影响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已基本掌握G=mg 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及重心的概念,高中阶段通过这些知识来同化重力随地理位置及高度的变化等。

初中已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原理,高中应以此同化胡克定律。

初中只是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没有深入认识摩擦力。

高中应当顺应新知识,调整对摩擦力的认知结构,理解静摩擦和动摩擦,并会计
算它们的大小,会判定它们的方向。

(4)力和运动。

初中教学要求: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高中教学衔接:对力与运动的关系,初中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到伽利略理想实验再到牛顿第一定律已有较深刻的认识,理解了物体的惯性,并能以此解释有关生活与自然现象。

高中应以此同化有关力与运动的新知识。

初中虽然没有引入矢量的概念,但已会处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对于力的平衡,实际上不仅掌握了二力平衡的条件,还会处理同一直线上三力平衡、合成的问题。

(5)简单机械。

初中教学要求: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了解杠杆,会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会画杠杆的示意图;学会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并能计算拉力的大小。

高中教学衔接:这部分内容高中不再单独学习,在高中力学中可以将滑轮和杠杆运用到静力学和动力学习题中。

(6)压强与浮力。

初中教学要求: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后,能用P =F/S 和P =ρgh 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减压强的方法,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能用浮力知识简单解释有关问题,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会用F浮=G-F 拉及其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高中教学衔接:压强与浮力在高中不再学习,在高中力学中可以进行适当的联系,
但要明白初中新教材对浮力的要求比以前有较大的降低,有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但没有给出F浮=ρ液gV排公式。

(7)功和能。

初中教学要求:理解功的概念,会用W=FS计算功的大小;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P=W/t进行简单计算;理解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知道动能和势能,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知道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高中教学衔接:初中学习功的概念“力乘以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但没有给出W=FScosθ。

高中阶段要以初中所学的有关功的旧知识来同化高中所学的关于功的新知识。

初中学生已知道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知道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但是都没有给出具体的公式。

高中教学应注意跟初中已有的基础相衔接,让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认识从定性提升到定量。

以上关于初高中物理教学之知识的衔接思考和做法,目的在于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和学习。

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一定会顺利步入高中物理的殿堂。

(编辑:杨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