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

合集下载

被动房”比普通建筑的优势

被动房”比普通建筑的优势

被动房与普通建筑的优劣比较不需要暖气和空调还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比目前常见的项目节能90%以上。

这样的房子听起来就好像一个人不吃不喝还能活着,而这就是被动式超低耗能绿色建筑。

被动式超低耗能绿色建筑,又被业内简称为“被动房”。

‘被动式’听起来挺玄妙,其实很简单。

咱们现在住的这些房子,需要用空调暖气来调节室温,这就是‘主动式’。

而‘被动式’是不需要通过这些手段,也能达到冷暖适度的效果。

事实上单纯讲“被动式”并不是新鲜事物,老祖宗们挖土洞,住巢居就是一种原始的被动式住宅。

虽然被动式住宅古已有之,但是现在提出的“被动房”跟先前肯定是有区别的。

现在的被动房项目肯定不是挖土洞,它是通过超强的保温性能和极好的密闭性来实现‘被动’的。

除了采用新技术来实现“被动”效果外,跟原始的被动房不同,现在的被动房只是相对“被动”。

项目允许有少量的能源补充,这也就意味着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下,可以采用制冷制暖等方式调节室温。

被动式节能屋(德语:Passivhaus)又可译为被动式房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

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充分使用可再生能源使采暖消耗的一次能源不超过15千瓦·小时/平米的房屋。

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

“被动房”的建筑方式不受楼宇类型的限制,包括办公楼宇、住房、校舍、体育馆以及工业用房。

因此普通建筑可以通过改建达到“被动房”的标准要求,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的房屋。

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比传统建筑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比传统建筑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比传统建筑的优势及发展前景摘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有健康、舒适、节能的特性,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迎合了各方的需求,也符合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推广将大大缓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关建词: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式;节能1 前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为了提高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在充分借鉴国外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工程实践的基础上,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指导推动居住建筑向超低能耗建筑发展;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超低能耗建筑的定义,并对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超低能耗建筑的能效水平、技术指标及措施进行了规定,有力地支撑了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

通过对太原某小区内一栋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和一栋传统住宅建筑这两个建筑在施工、设计及能效测评等方面的对比,总结了以下几方面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

表1 两栋住宅工程信息2 能源输入的优势该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冷热源为一户一个新风热泵一体机,与传统建筑相比,前期不需要铺设大量热力管网和在小区中建设换热站等附属设施,省去了大量的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

新风热泵一体机采用高效率空气净化装置,内置送风过滤器和排风过滤器对室外空气进行有效过滤,提供足够新鲜的空气;同时还具有高效的热回收系统,新风热回收系统采用全热回收装置,可以对新风起到冬季加热、夏季除湿的功能,夏季可回收排出空气中的冷量,冬季可回收排出空气的热量,如此循环,降低能源消耗,达到高效、节能、健康舒适的目的。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优化设计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优化设计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优化设计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新时代,最符合广大群体认知并能引起其重视的便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所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念不仅能降低施工过程的能源消耗,还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优化设计引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一种以被动式建筑为基础,使用新型环保材料、高新绿色科技等的建筑形态。

较之传统的被动式建筑而言,其显著特征包括:更加优良的保温隔热效果、更高的建筑气密性、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的应用、不需要设计和安装热桥、施工过程所需能源均为可再生能源、能够调整室内温度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经过实践证明,其能够减少建筑物建设的碳排放及能源消耗,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原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原理主要通过结合室外气候温度,有效调节室内热环境,有效改善人居环境的室内舒适度。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室外气候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单方面的采用空调等主动取暖的形式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这样的设计不仅无法满足今天人们对人居环境节能环保的要求,长期下去对人们的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加大了能源消耗。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最佳体感舒适度和室外环境温度相差不大,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自然通风和太阳采暖的理念,将室外环境和室内设计看成是一个整体进行构建,充分借助室外环境的优势来降低室内建筑的能耗率,更好的促进人居环境的温度建设。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优化设计策略2.1通风设计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中通风设计是非常关键的设计。

通风设计包含着不同种类的设计,其中包括总体规划通风设计、建筑平面通风设计、建筑立体通风设计。

(1)总体规划的通风设计。

通风性是影响居民居住体验与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筑设计的重点,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房间分布、采光以及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对风势走向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系统与技术应用探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系统与技术应用探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系统与技术应用探究摘要: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指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墙体、门窗等建筑构件,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并配合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实现建筑室内的舒适节能、绿色环保的一种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与传统节能建筑相比,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具有节能效果显著、施工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同时,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具有很高的舒适性和经济性,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当前能源结构,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已成为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重点对目前国内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讨论,并以 A住宅项目为基础,对相关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系统与技术进行了分析,从而使可再生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降低能量的使用。

在实际使用中,实现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体系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节能系统;绿色建筑;低能耗引言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一种超低能耗的绿色建筑,其主要以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墙体、门窗为主要材料,通过保温隔热系统来实现建筑物的保温隔热,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节能建筑,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建筑,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国内对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一套科学的系统,导致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缓慢,因此该领域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1]。

1 工程案例A住宅区包括4幢43层的住宅楼、2幢3层的商用楼、地下室2层,占地面积为200247.44平方米。

本项目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充填墙体为加气混凝土;地下车库和机房的地板为细石子混凝土,其他部分为水泥灰浆。

室内墙壁,地下车库,机房,楼梯间使用的是乳胶涂料,其他使用的是水泥砂浆。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与普通建筑节能标准区别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与普通建筑节能标准区别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与普通建筑节能标准区别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我国首部被动房标准——《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作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已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与普通建筑节能标准相比,存在4个方面的不同。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世界范围内继瑞典《被动房低能耗住宅规范》后的第二个有关被动房的标准,它标志着我国被动式建筑的发展趋于规范化、标准化,是我国被动房发展过程中新的里程碑。

它的颁布实施无疑将对被动房的发展和推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标准明确了被动房的各项指标《标准》的适用范围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基本规定,热工设计,采暖、制冷和房屋总一次能源计算,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关键材料和产品性能,施工、测试、工程认定及运行管理以及附录和条文说明。

其中,总则、术语和符号与我国其他标准规范要求一致,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的要求一致。

《标准》在“基本规定”中明确了被动式房屋的各项指标,阐述了被动房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对被动式房屋的室内环境、气密性、能耗和负荷、一次能源需求、通风系统、照明和遮阳、防火等做出了严格要求,并指出了基本做法。

《标准》在“热工设计”中将外围护结构分为“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和“透明围护结构”,在其中分别对外墙、屋面、地面或非供暖地下室顶板、隔墙、楼板及外门窗的玻璃部分和窗框材料的传热系数作出了明确限定;对女儿墙、外门窗、地下室顶板保温层、管道穿外墙等处的关键节点给出了做法要求。

《标准》在“采暖、制冷和房屋总一次能源计算”中明确了河北省主要城市供暖需求与制冷需求计算的起止日期,并给出了详细的建筑能耗、空调负荷及一次能源需求的计算方法。

这也为《标准》对被动式房屋的建筑能耗、空调负荷及一次能源需求的限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在住宅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顺应时代发展,节约能源消耗,且为人们提供舒适、怡人的环境,其设计思想契合低碳建筑的环保要求。

本文阐述了被动式建筑的主要优势,介绍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最后探讨了具体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住宅建筑;应用引言我们生活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空间,人们在各个方面进行着环保探索。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城市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越来越突出。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建设在我国受到广泛的关注。

1.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概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

通过降低主动的采暖与制冷能耗,尽可能多的利用建筑自身的热量收支“被动的进行采暖或制冷”。

在投入极少的主动能源的情况下,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我国超低能耗建筑一般可以定义为:以年为计算期,以终端用能形式作为衡量指标,新建建筑采暖供冷能耗比按照节能标准建造的建筑节能70%以上的建筑(住宅按照65%节能率,公共建筑按照50%节能率作为提升的基数)。

1.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2.1舒适、健康、节能被动式住宅具有高保温隔热、高气密性的维护结构且具有良好的遮阳设施。

在被动房建筑住宅中都会配置上具有高质量的新风系统,可以利用新风系统来有效的隔绝外界的空气污染。

如果新风系统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转功能,那么新风系统中的风要比自然通风能够更好地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在雾霾天气、沙尘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此外,被动式房屋住宅安装了高质量的围炉结构,能够很好地隔绝外界的噪音。

2.2耐久被动式住宅的室内环境比较稳定,温度波动比常规建筑要小,建筑暖通系统、建筑构件的使用寿命较常规住宅更为耐久。

被动房与普通房屋优劣比较分析——为什么我们坚持要建被动式低能耗房屋

被动房与普通房屋优劣比较分析——为什么我们坚持要建被动式低能耗房屋
无 关系 。
1 、 评 判 体 系 不 同
被 动 式 低 能 耗 房 屋是 以房 屋 建 成 以后 的 结 果 作 为最 终 评 判 指
DOI :1 0 . 1 6 1 1 6 / J . c n k i . j s k . i . 2 0 1 7 . 1 7. 0 0 1




The S pe ci al Foc us

2 被 动 式 低 能 耗 建 筑 必 须 首 先 是 健 康 建筑
被 动式 低 能 耗 建 筑 必 须是 健 康 建 筑 表现 在两 个 方 面 。 其一 .
它 的 建 筑 构 造 满 足 建 筑 热 工 的 要 求 .建 筑 的 室 内 一 侧 无 结 露 发 霉 现 象 其 二 .它 的 室 内空 气 环 境 质 量 是 优 良的 ,室 内 的Co 含
指 标 和 花 了 多 少能 源 费 用便 可 做 出 判 断 。被 动 房是 普 通 百姓 可 以
识 别 的房 子 。这 一 特 性使 被 动 房 比 较容 易获 得 市场 认 可 。开 发 商
自发 在 山 东 、河 北 、江 苏等 地 大 规 模建 造 被 动 房 与 这一 特 性 不
25
采r 负 1 : : ≤l 0 W I I l ; 窜l 舒 适 P I 指标: 事 内濉 I 疆:1 0~1 6( ’ ; 中 I l × J : 4 0 % ~州) ; 趟泓 率 :≤1 ( ) ‰;
CO: : ≤l ( ) O O p p n ] ;
( I 1 1 a ) l
员 、设 备 、灯 光 等 参数 的设 定 必 须 准确 可 靠 依 据 精确 的计 算 结 果 .设 计 人 员 便 可 准确 地 为 被 动 房 配备 设 备 已 有 的被 动 房 运 行

被动房与传统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的差异辨析

被动房与传统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的差异辨析
别 与分 析 .可 以帮 助 我们 了解 其 中 的设 计 思 路 ,让 我 们 更 好地 理
能 耗 居 住 建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经 审查 , 已被 批准 为河 北 省 工 程
建 设标 准 ,并 将于 2 0 1 5 年5月 1 日起 实施 。该 标 准 中采 用 了类 似 的
的 采暖 需 求计 算值 比能耗 模拟 软 件 的计 算值 偏小 。
3 采暖 负荷 的计 算 差异
德 国 被 动 房 研 究 所 根 据 上 述 被 动 房 的 热 平 衡 计 算 方 法 ,参 照 欧 标 EN1 3 7 7 9 的 规 定 ,基 于 Ex c e l 平 台开 发 了专 门的 计 算 软 件 ( P HP P,Pa s s i v e H o u s e P l a n n i n g P a c k a g e) 】 并 且 由被 动房 根据 被 动 房 的 指 标要 求 被 动房 对 建 筑 的 采暖 负荷 值 和 能耗
( 3 )楼 梯 面积 及楼 板 上 的镂 空面 积 不考 虑 如 果楼 梯 下部 设 有储 物 间 、卫 生 间等房 间 .其 面积 计 算 方式 参考 第2 条
( 4)如 果 室 内 有 柱 子 ,高 度 高 于 1. 5 m 且 占 地 面 积 超 过
3 00m m

则 需扣 除该 面 积 ;
要 的认 证 材料 。
由住 房 城 乡建 设 部 科 技 发展 促 进 中心 和河 北 省 建 筑 科 学研 究
院 会 同 有 关单 位 共 同编 制 的 我 国 首部 被 动 房 标 准— — 《 被 动 式低
四 、结 论
当 前被 动 房 建 设 如火 如 荼 .对各 类计 算 工 具 的计 算 原理 的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建筑领域,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是供暖、供冷和照明等建筑设备和系统的运行。

如何设计和应用能够减少能源消耗的建筑节能技术成为了全球建筑工程研究的重点之一。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一种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环境自然条件而实现能源节约的建筑方式。

与传统建筑相比,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不依赖于机械设备,而是通过设计合理的建筑外壳、保温材料、通风系统等等手段来实现主动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目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外部环境利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

通过合理的窗户、门窗位置和朝向,室内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通风设备,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循环,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

2. 热量控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采用保温材料和设计来减少建筑外墙的热传导。

通过选择适合的保温材料和采用合理的保温结构,可以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降低供暖需求。

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提供合适数量的遮阳设施来减少夏季室内的热量吸收,降低供冷需求。

3. 水资源利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合理设计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通过收集、净化和储存雨水来供应室内用水或景观用水。

应注意减少室内供水设备的流量,采用节水装置,合理利用冷凝水和废水等资源。

4. 绿色建筑材料: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尽量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绿色建筑材料应具备节能、耐久、可再利用、环保等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建筑产生的废弃物。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应用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它能够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对环境友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够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使居住者享受到更好的室内光线、通风和温度;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有助于降低居住者的能源开支。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阻止疫情在建筑内传播的优势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阻止疫情在建筑内传播的优势

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阻止疫情在建筑内传播的优势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和担忧,人们开始探讨如何减少病毒的传播。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领域之一,建筑领域也在寻求解决方案,阻止病毒在建筑内的传播。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Passive House)被认为是一项很好的解决方案。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内气流的循环,从而减少病毒在室内的传播速度。

以下是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阻止疫情在建筑内传播的优势。

1. 优越的空气质量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中的空气质量控制系统,能够提供建筑内干净新鲜的空气。

在疫情期间,这非常重要,因为一个有良好空气流通的建筑会减缓病毒在室内的传播速度。

而在传统建筑中,封闭的空间和繁杂的空气管道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劣,更容易让病毒在室内蔓延。

2. 低风险的室内环境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设计时考虑了毒气、烟雾、细菌和病毒等室内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该设计配备有高效的过滤器和先进的气流控制设备,能够减少这些污染物的存在。

与传统建筑相比,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有更低的室内污染,大大降低了病毒在建筑内传播的风险。

3. 少交叉污染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不同房间之间的风险交叉污染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室内空气的流动路径和气流速度被设计得非常合理,不会出现气流污染物被送到其他空间的情况。

这种流畅的气流路径减少了病毒在建筑内的漫游可能性,限制了病毒在室内的传播。

4. 可靠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了全混凝土结构和超级绝缘,不同于普通建筑那种需要大量的电力和燃料来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方式。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室内舒适度和健康上允许一个更广泛温度和湿度范围的变化,同时掩盖了病毒的生长和传播条件。

保持适当湿度的房间内导致较小的感染风险,因为病毒不像在干燥的房间里那么容易扩散。

总结在建筑领域中,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师在安全性方面的创新设计,使得我们更能够依赖于这一方案来防止病毒在建筑内传播。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分析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分析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分析摘要:由于全球资源日渐紧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人类文明无法回避的议题。

在城市建设领域,建筑节能亦已成为备受关注主题和趋势。

在此大背景之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运而生。

本文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应用,为相关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被动式设计;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引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概念。

关于如何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建筑如何达到近零能耗,我国也正在通过学术交流等方式,向欧洲某些发达国家学习经验。

目前我国亦已建成了一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为新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概念与设计原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原理,主要有:1、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及其自然条件,通过采用合适的朝向、合理的建筑体形系数、遮阳、自然通风采光等措施,提升环境带来的有利因素、降低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2、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及气密性更高的围护结构对建筑被动区作全方位包裹,让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的成本尽量降低;3、采用新风热回收等技术,避免能源浪费;4、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降低能源消耗。

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蓬勃,建筑规模巨大。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各种能源消耗及对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大。

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自从被提出以来,就受到了高度关注、重视,因为其符合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概念,所以,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必须紧随时代的脚步,以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

环境的可持续改善是发展的大趋势,而自然环境条件良好、建筑节能运用又是建筑业所必须追求的目标。

顺应市场与时代需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获得了政府部门和业内的赞誉。

本文重点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理论和技术及实践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设计原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完全不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侧重于提高施工过程的环保性和高效性,因此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建筑设计中。

在进行设计和施工时,我们应该贯彻落实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念,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同时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原理目前城市化建设、节能和环保概念得到广泛传播,建筑工业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到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绿色保护环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成为建筑业的同事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被动超低能源消耗主要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建造的,选择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来建造。

被动超低能耗有利于确保建筑在环境和节能条件下的舒适,而传统的设计概念主要是人工环境控制、空调和加热设备,以实现内部环境调节,使其能够适宜居住温度。

然而,积极的控制是非常昂贵的能源消耗,可以隔离空气流动在室内和室外,长时间的生活可能会影响健康。

被动设计主要通过加热和通风自然资源来实现,使内部和外部环境相结合。

例如,基本温度18 - 26°C最适合人类生活。

在街上,太阳可以提高室内温度,让人们感到舒适,但也可以减少资源成本,以实现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与当前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有些地方需要提高建筑节能相关参数,有微妙的节能建筑数据,记录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它为被动超低能源消耗的建筑提供了一个精确的节能数据库。

石家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浅析

石家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浅析

2021年4月第33卷第2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Apr.2021Vol.33 No. 2文章编号:1009-4873(2021)02-0019-07石家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浅析梁媛(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81)摘要: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与现行的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建筑能耗认定标准、户内空气品质和风量的要求均不相同.石家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的关鍵在于外围护结构保温设计、无热桥设计、高气密性设计和热回收新风系统设计.石家庄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面临着建筑造价高,高气密性设计与甲醛排放相矛盾,装修会使节能和舒适效果降低等问题.关键词:石家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中图分类号:T U241.91 文献标志码:A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每年的建 筑竣工量逐年攀升.建设规模的持续增长需要消耗大量的建材和能源.而建筑产品的使用周期较长,使 用能耗占全寿命周期总能耗的70%〜90%,建筑面 积的增加必然导致建筑能耗的增加[1].文献[2]表 明,2017年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1. 11%,2018 年建筑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严峻的能源形势使一些国家纷纷提出近零能耗 发展目标,如到2030年,美国所有的新建商业建筑达到近零能耗状态,日本所有新建建筑为近零能耗建筑……因此,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近零能耗或超低能耗建筑也势在必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石家庄每年的新开 工建筑面积持续攀升.2019年,石家庄城镇化率为65. 05%,比2018年提高了 1.22个百分点;房屋新 开工面积14 373 000 m2,比上一年增长25. 8%,其 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57. 6%[3].这些建筑中,低 能耗或近零能耗住宅相对较少.发展适合于石家庄的低能耗或近零能耗住宅,对改变冬季采暖的能源结构和石家庄的空气质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4].而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则有利于实现石家庄低 能耗或近零能耗住宅,减少能源消耗.1石家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相关情况简介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采用被动式技术手段,以大幅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运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适当采用可再生能源,来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从而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能耗设计标准为:采暖(制冷)需求< 15 k W.h A m2 • a),采暖/制冷负荷<10W/m2,一次能源总需求<120k W. h A m2 .a),气密性«5。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成本效益分析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成本效益分析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成本效益分析◎张红艳管理科(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从欧盟国家引入国内,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就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在考虑了天气、地区、经济等情况下,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之所以称之为被动,是因为需要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当地的状况,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能源的选择和调整,改变我国建筑寿命期短的现状,促进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它整个结构体系处在保护层当中,免受风、霜、雨、雪的侵蚀,一年四季基本处于20-26℃之间。

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特点、优势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与一般传统式建筑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技术:优良热工性能的热外壳;保温隔热、气密性能更高的外窗;无热桥的设计;建筑整体的高气密性;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由于这些技术的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技术指标上优于普通建筑,如:传热系数K (屋面、外墙、不采暖地下室顶板、外窗外门)、体形系数限值、房屋气密性、结构热桥处理、室内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房间内表面温度、室内CO 2浓度(居住空间)、废弃热量回收率、室内噪音控制等各项技术指标值远远优于普通建筑。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技术的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有许多优点,表现在以下方面:1.被动式房屋可实现极大节能减排。

被动式房屋采暖彻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一个被动式房屋至少可以比普通的建筑节省90%以上的能源。

如果我国的房屋都是被动房,就能节省出40%左右的社会终端能耗,可以极大缓解能源紧张。

如果北方集中供暖区域的建筑,都是按照被动房的标准来建筑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大批量的烧煤来提供热能了。

如此,将会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减少了碳排放,有利于节能降耗。

详解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干货)

详解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干货)

详解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干货)
被动式建筑技术概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特征
1、被动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构造与施工有别与我国传统节能建筑的设计建
造方式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关键技术

优势
1、更加节能
建筑物全年供暖供冷需求显著降低,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率达到90%以上,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供暖能耗降低85%以上,在夏热冬季无采暖的地区除了夏季隔热除湿之外,一年四季保持室内恒温、恒湿、恒氧和恒静效果显著。

2、更加舒适
建筑室内温湿度适宜,建筑内墙表面温度稳定均匀,与室内温差小,体感更舒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室内环境更安静。

3、更好空气品质
有组织的新风系统设计,提供室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可以通过空气净化技术保持室内24小时新鲜空气,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000P PM。

4、更高质量保证
无热桥、高气密性设计,采用高品质材料部品,精细化施工及建筑装修一体化,使建筑质量更高、寿命更长。


优势列表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被动式建筑让人们永久在冬暖夏凉的洁净、舒适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无论室外雾霾多么严重,室内永久保持清新的恒温、恒湿、恒氧、恒静状态,使人们获得高质量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被动房是冬天不用暖气,冬夏少用空调且四季如春的房子,还能节省92%的用电量。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问题分析论文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问题分析论文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问题分析论文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问题分析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为我国各领域的创新和改革带来了重大的机遇,特别是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来讲,更是在这一发展机遇下,建筑科技发展水平更是积极响应节能减排战略,并促使我国建筑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处于良性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随之产生,但是由于整体兴起的时间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当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献力。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筑施工1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在迎来较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增多,再加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建筑技术,引入节能方面的设备和理念更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发展之间的差距,并提升我国建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便要积极弥补当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多的活力和保障。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概述及价值分析2.1概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指的是为了进一步符合所在地区的天气特征以及气候特点而设置的房屋,其房屋可以通过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较高的气密性,并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利用可再生资源来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从而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

这一建筑的兴起更是符合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更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从而引得更多国家都在积极建立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标以及相关的技术政策,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讲,近年来我国地域较为较阔,再加上资源浪费的情况较为严重,更是需要建立超低能耗建筑来节约资源成本,并在此技术上为我国居民提供更为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研究摘要:“节能、绿色”是当下建筑设计的全新理念,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于建筑行业提出的全新要求,而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就是基于此种理念对建筑设计进行完善与更新,充分体现“节能、绿色”的建筑理念。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于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石家庄市某建筑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方法;运用控制策略引言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将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各种被动节能手段与建筑围护结构高效节能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低能耗房屋建筑。

简单的说,是不需要“主动”提供能量的一种建筑,因此称之为“被动房”。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无论是在设计施工上,还是材料使用上,或者理念的体现上,都落实了关于“节能、绿色”的建筑新理念,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于建筑行业提出的全新要求。

因此,对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与典型案例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研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运用的现实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具体来说,就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既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建设使用质量,还要提高相应的节能减排效果、环境保护效果以及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

然而,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使得现代化建筑体系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上述目标。

换句话说,就是建筑工程虽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但未兼顾污染、能耗以及地域文明破坏的影响。

此情况下,建筑工程建设使用就难以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进程。

故,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研究力度,即将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清洁性能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实现既满足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功能需求,又能够控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可逆影响。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运用局限经对已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设计进行分析发现,建筑设计的基础与运用易受环境因素、气候因素以及建筑因素的影响。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环保与舒适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环保与舒适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环保与舒适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建筑联盟目前,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专家指出,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与普通的标准房屋相比,被动式房屋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

同时,在解决南方地区集中供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也将大有作为,是未来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被动式房屋?被动式房屋(即Passive House),也称为被动式超低能耗房屋、被动屋等,是一种全新的节能建筑概念,是指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就能达到舒适的室内温度,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不需要单独再安装供暖设施的建筑,即不需要“主动”提供能量的一种建筑。

被动式房屋其内涵包括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极大限度地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热传导损失最小化;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实现室内舒适的热湿环境和采光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主动式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如充分利用室内生活热量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大大降低对一次能源的消耗。

被动式房屋不仅适用于住宅,还适用于办公建筑、学校、幼儿园、体育馆等。

被动式房屋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建筑和室内机电系统(采暖、制冷、通风和能源技术)最佳集成的结果,要求建筑物必须在热负荷、房屋气密性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符合特定的标准。

传统“主动”房vs新型“被动”房传统“主动”房屋以电、煤、气等能源驱动暖气或空调等提供热或冷,且因未经特殊处理,会向屋外大量耗散,因此耗能严重。

相反,新型“被动式”房屋一方面更多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大大提高房屋的隔热气密性,减少屋内外热量交换,大幅降低房屋总能耗。

相对使用电、煤、气等“主动”采暖/制冷技术的房屋,被动式房屋主要依靠不耗能的“被动”保温技术来保持房屋内部适宜的居住温度,从而达到“被动”节能的目的。

采用成熟的技术,兼容舒适、便宜、节能是这类房屋被推崇的原因。

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技术要求高被动式建筑关键技术参数对建筑材料、结构和技术设备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中控制性指标主要有两套,一套是能耗指标,一套是室内舒适度指标。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问题思考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问题思考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问题思考摘要:在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反思下,实现节能环保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面对当前的能源危机问题以及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筑行业应该坚持绿色的发展理念,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

在绿色理念下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可以实现节能化的建筑,节能建筑相比于以往的建筑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优点。

同时,通过对自然能源的应用以及使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使得节能建筑更加舒适宜居。

于是本文分析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采光;通风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越来越提倡节能环保。

在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的反思下,实现节能环保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建筑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关注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因而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手段与策略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建立和完善。

基于此,建筑公司开发出被动式的超低能耗建筑设计。

1、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概述1.1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简介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技术是基于传统建筑设计结合节能环保理念诞生的新型设计技术,其在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要求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建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及原材料的浪费。

建筑被动式设计的核心是利用科学技术调控建筑所在区域的环境气候服务于住宅建筑供能等方面的需求。

采用被动式设计的住宅建筑更能适应于周围的环境和气候。

即便不配备有外部的辅助设备也能吸收当地的阳光、温度、地形、风力等方面的自然因素实现对建筑内部的调节。

其区别于传统建筑设计技术主动改变居住环境的理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技术是将居住环境与外界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利用外界环境的自然能源满足室内居住的通风及采暖需要,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内部的居住环境还实现了低能耗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1.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原理所谓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就是在考虑了天气,地区,经济等情况下,对环保型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利用。

在进行设计时有关单位要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收集建筑周围的气候变化参数,记录自然环境的动态,将上述两点与用户的居住体验结合在一起,降低建筑的能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作者:孙伟
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10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与能源消耗量的不断上升,资源稀缺日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面对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被动式建筑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长,本文就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进行探讨。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传统建筑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与能源消耗量的不断上升,资源稀缺日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全球面对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之前,中国政府发布声明,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

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且其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在全社会总能中所占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至近年的30%,而建筑物能耗的大部分被采暖和空调所消耗。

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概念
目前全社会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温室效应,人们开始向往低碳节能的生活,我国目前97%以上的房屋都属于高耗能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采用更高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气密性的围护结构,运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满足标准要求,供暖和制冷所需要的能耗较低,节能效率达90%以上,同时也是高度舒适安全的性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室内温度保持恒温20℃~26℃,而且温度分布均衡,恒湿40%~60%,即使夏季,也不会有桑拿天的闷热感,恒氧CO2浓度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建造基于“被动有限、主动优化”在整个建筑的规划设计全过程中,都贯穿了降低能耗的目标。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设计上主要采用的一体化和性能优化的设计原则,以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不用的气候、自然资源、居住环境等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实现建筑耗能低,可靠性得到提高。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意义尤其重大,为人类创造一个空气清新,天蓝水清,气候适宜的居住环境[1]。

2 被動房超低能耗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之下具有的特点
传统的建筑物,由于冬天需要主动供暖(主要为煤和石油等传统燃料),夏天需要主动制冷(主要是传统的煤火石油等能源),因而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动方。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传统的建筑物之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其高效地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系统不仅能提供足够新鲜的空
气,还能回收大部分热量,降低公关制冷的能耗需求,大大降低能耗,而良好的围护结构保温。

无冷热桥设计和被动式门窗外遮阳系统让建筑内墙表现温度稳定的均衡,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效果,与高品质材料构建与施工装修,让建筑物的质量更好,延迟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1)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良好的建筑隔热性能,采用高效保温系统和无热桥设计。

保温层连续不中断的包裹整个采暖空间,相当于给房子穿了一层棉袄,保温又隔热。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0.15W/(㎡K),约为我国现行节能75%建筑传热系数的1/3,保温性能更优越。

并在保温系统中设置防火隔离带,能够有效保障安全,外墙保温板普遍采用两层粘贴+锚固的方式,两层保温板之间错缝粘接,避免了保温层相邻缝隙间产生热量损失,锚栓选用有阻断热传递的断热桥锚栓,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物供暖供冷的需求。

建筑物的冷热桥指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传热能力强、热流较密集的部位,热量由此直接穿过墙体散发,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还会使室内容易结露、沾灰、逐渐变黑,从而滋生细菌发霉。

传统建筑物普遍采用冷热桥设计,室内热量很容易通过冷热桥散发到室外,超低能耗建筑经过无热桥设计,表面温度均匀,没有明显的热量损失,如与外墙连接的金属结构件与墙体相连的金属构件用隔热垫阻断热传递;女儿墙和悬挑构件用连续的保温防止热桥效应,温度分布均衡,即使寒冷的冬日,外窗内表面温度可以达到18度左右,真正做到零热桥。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有极佳的气密性。

被动房具有连续并包围整个采暖空间的气密层,如同给建筑物穿了一件冲锋衣,抗风保暖,减少室内能量流失,避免发霉、结露,同时避免室外噪音,避免室内污染。

门窗洞口、穿墙预埋件等位置采用特殊的密闭材料和配件来确保气密层的完整性。

(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性能更好的被动式门窗与外遮阳。

建筑物中门窗面积占整个建筑面积的1/5,但是通过门窗损失的热量却占整个建筑物热量损失的1/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三层Low-E中空玻璃的高效节能门窗,其整窗的传热系数K≤0.8W/(㎡K),门窗采用外挂式安装并用保温层覆盖窗框可以减少热桥效应,避免能量流失,同时窗框内外采用防水隔气模和防水透气膜进行气密性处理,防水、防风、防噪音。

外窗台设置耐久性良好的金属窗台板,以免雨水侵蚀造成保温层的破坏。

室内充分利用外窗的自然采光满足照明的要求,从而将照明用电降低到最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时还需要确定正确的朝向,冬天还可以利用窗玻璃得热提高室内温度,夏季则应通过遮阳设施阻挡室外的阳光的照射,外遮阳可以降低建筑物表面90%以上的太阳直接辐射得热,保证冬季的采暖和夏季的遮阳效果,与传统建筑相比总体上可以节约空调用能25%以上[2]。

(4)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普遍采用高效带热回收的新风系统系统(HRV),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不损失室内的热量。

通过新风系统,有组织的通风,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是室内干净舒适,新风系统采用智能检测及控制系统,新风系统极大的排除了二氧化碳、异味、雾霾等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保证了极高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保证了室内环境处于恒氧、恒湿、恒温、恒净的舒适水平。

普遍采用G4初级和H11高效组合过滤持续对新风进行净
化,PM2.5的一次通过净化效果达到99.7%。

高效地热交换器采用全热交叉逆流式高效回收排风中热量和水蒸气,热回收效率>75%。

(5)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室外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室内采用同层排水系统。

室外通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地表的降雨径流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传统建筑物一般采用隔层排水,同层排水方案彻底摆脱了相邻楼层间的束缚,产权明晰,无噪音干扰,无渗漏隐患,更加卫生。

(6)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利用一切可再生能源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例如风能,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

光伏发电站每产生一度电,就相当于节约标准煤0.4kg,减排二氧化碳1.11kg,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的效果。

每台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0.17吨,节约电费780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47吨。

(7)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运行采用能耗监测和控制技术,能耗监测系统对建成后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运行所消耗的能耗、使用者的舒适性,室内外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地源热泵系统参数、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参数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递、记录并进行分析,并进行迅速响应控制,以实现建筑供能系统能效优化,真正实现建筑物更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8)被动房具有良好的經济性。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成本与传统建筑物相比,除去传统建筑一样的部分外,由于自身特点会增加一部分初期投资,减少一部分设备投资。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近似于密封状态,空气热回收技术,隔热材料门窗带来成本的增加,减少的成本在于供暖设施的减少和后期运营成本的降低。

3 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趋势
面对温室效应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节能减排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多数国家都在积极开展各方面的有助于节能减排的工程技术,其中通过建筑节能是重要的技术措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目前各地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我国能源结构的重大调整,决定了我国走冲动能耗建筑的道路是必由之路,天津地处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能源量的消耗,更为降低建筑能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超低能耗建筑驱动了建筑行业在保温材料、门窗制造、新风空调设备,建筑建造工艺的产业升级,同时,存量巨大的机油建筑,长期以来高能耗运行,成为社会的痛点,而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长期战略,也必然对于建筑存量市场提出超低能耗建筑改造的需求,市场广阔[3]。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国际上公认的最节能的建筑,兼顾了舒适健康节能的特性,正在成为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能源,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要支撑,实现人与住房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正旭.北方严寒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应用技术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7,(19):191-192.
[2] 李爽.被动式节能住宅技术分析研究及案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3.
[3] 徐伟.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研究[J].建设科技,2015,
302(23):1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