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3.1 晋灵公不君(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③《晋灵公不君》-课件-(共53张PPT)

•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 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岂惟群臣赖之。
•
• 2、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 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 3、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 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 早,坐而假寐。
•
• 4、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 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 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文本解读
• 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 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 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 2、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 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 死也!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②;从台
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 ③,杀之,寘诸畚④,使妇人载以过朝。
• (3)使鉏麑贼之 名词作动词,刺杀
• (4)晨往,寝门辟矣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 (5)盛服将朝 名词作动词,上朝
古今异义: 弃君之命,不信
不守信用 不相信
特殊句式 : 1.则莫之继也
宾语前置句
2.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判断句
学习目标
1.学习三、四、五段,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及“春秋笔法”在本 文中的体现。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
使妇人载以过朝。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厚敛以雕墙
贪婪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荒唐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
使妇人载以过朝。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厚敛以雕墙
贪婪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荒唐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
使妇人载以过朝。 残暴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晋灵公不君》 课件 (1)

①不君:不行君道。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②;从台 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 ③,杀之,寘诸畚④,使妇人载以过朝。
①不君:不行君道。
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 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②;从台 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 ③,杀之,寘诸畚④,使妇人载以过朝。
《左传》介绍: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 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 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 所著。《左 传》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地理、 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经济、 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无不记载, 史料价值非常高。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yì n sǒu á o dān tuó jǐ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é r fá 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chú ní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yì n sǒu á o dān tuó jǐ shì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é r fá 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chú ní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é r fá 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chú ní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yì n sǒu á o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é r fá 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chú ní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中国的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 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历史著作,但这些 史书大多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散失了。流传 至今的有《国语》《左传》《战国策》等。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②;从台 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 ③,杀之,寘诸畚④,使妇人载以过朝。
①不君:不行君道。
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 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②;从台 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 ③,杀之,寘诸畚④,使妇人载以过朝。
《左传》介绍: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 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 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 所著。《左 传》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地理、 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经济、 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无不记载, 史料价值非常高。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yì n sǒu á o dān tuó jǐ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é r fá 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chú ní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yì n sǒu á o dān tuó jǐ shì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é r fá 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chú ní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é r fá 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chú ní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yì n sǒu á o
字词读音
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 é r fá n zhì běn liù gǔn quē chú ní
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
中国的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 个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历史著作,但这些 史书大多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散失了。流传 至今的有《国语》《左传》《战国策》等。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3.1 晋灵公不君(共30张PPT)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Nhomakorabea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史学家。一说左丘为复姓,名明;一 说单姓左,名丘明。还有观点认为他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所 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相传曾著《左传》,《左传》具有重要的史 料价值。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 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
情感态度与 学习本单元,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
价值观
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古今异义词。比如,“宣子骤谏” 的“骤”、“见灵辄饿”的“饿”、“书法不隐”的“书法”等。学习《直 书》,要注意对文中典故的解读,同时,根据骈文多采用互文的特点, 通过揣摩词义,理解文章内容。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动词,犯错误
人谁无过 名词,过错 过
过而能改 动词,犯错误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动词,超过
一日,大母过余曰 动词,看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副词,能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动词,克制 克
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战胜
克日完成 动词,严格限定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1-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春秋笔法”为孔子首创。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 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 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也就是说,孔子在编写《春秋》、记述 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却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中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 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期达到惩恶而劝善 的目的。这种做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史 官传承和发扬。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史学家。一说左丘为复姓,名明;一 说单姓左,名丘明。还有观点认为他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所 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相传曾著《左传》,《左传》具有重要的史 料价值。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 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
情感态度与 学习本单元,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
价值观
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古今异义词。比如,“宣子骤谏” 的“骤”、“见灵辄饿”的“饿”、“书法不隐”的“书法”等。学习《直 书》,要注意对文中典故的解读,同时,根据骈文多采用互文的特点, 通过揣摩词义,理解文章内容。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动词,犯错误
人谁无过 名词,过错 过
过而能改 动词,犯错误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动词,超过
一日,大母过余曰 动词,看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副词,能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动词,克制 克
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战胜
克日完成 动词,严格限定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1-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春秋笔法”为孔子首创。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 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 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也就是说,孔子在编写《春秋》、记述 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却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中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 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期达到惩恶而劝善 的目的。这种做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史 官传承和发扬。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3单元-晋灵公不君

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有着极高成就的文
学著作。左丘明晚年时眼睛出了毛病,辞官回乡,在强烈的历史 使命感的促使下,他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 温馨 审美
各诸侯的要闻和君臣谋议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著名的历史
巨作《国语》。《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它 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 通“________”, 审美
动词,穿过 名词,犯错误 名词,过错
动词,超过
动词,看望
副词,能
动词,克制 动词,战胜 动词,严格限定
温馨
审美
形容词,非正式的
连词,如果 动词,借助 动词,宽容 名词,假日 动词,登上 动词,登到 动词,上 副词,立刻
温馨
审美
动词,住宿 动词,留下 动词,放开 动词,丢下
此ppt下载后审美
温馨
审美
哲思短章 坚守自我 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 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 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 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 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 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 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 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
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
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征引了许多古代史实。
温馨
审美
《左传》虽是史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也可以说是中国
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文学作品。较以前任何一本著作,它的叙事 能力都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 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出色。 另外还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课件:第3课《晋灵公不君》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确是比较全面深刻地反应出儒家君臣父子
2024/10/22
18
三、实战练习
• 1.下列四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是( ) B (阙:破
• A.靡不有初损,。鲜) 克有终。 克:能够。
• B.衮职有阙,唯仲山甫补之。 阙:空缺。
• C.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多次。
• D.使鉏鏖贼之。
戟来抵抗晋灵公的其他禁卫兵,使赵 盾免于祸难。
2024/10/22
23
四、拓展探究
春秋笔法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能
1、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不隐晦事实真相。 2、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
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劝惩, 各有义理”。
2024/10/22
24
晋代杜预解释:一曰微而显 (微言大义,暗含褒贬);二曰 志而晦(隐晦);三曰婉而成章 (避讳);四曰尽而不污,直书 其事(实录)
2024/10/22
1
晋 灵 公 不 君
2024/10/22
中 华 古 典 文 化 研
衮服
读
2
学习目标
• 1.在通译全文的基础上梳理故事情节,积 累常用的文言实(虚)词及句式。
• 2.分析主要人物(赵盾、晋灵公)的性情 特点,学会从多角度分析人物(董狐以及 武士们)形象。
•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 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孔子所谓的直书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史实的标准;其二是史义 (符合纲常伦理道德)的标准。
2024/10/22
25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 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 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指寓褒贬于 曲折的文笔之中的一种记史的方法。
2018版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 3 晋灵公不君优秀PPT课件

)
晋侯饮.赵半( 使动用法,使……吃饭 )
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使动用法,使……避免 )
提弥明死.之( 为动用法,为……而死 )
问其故,而患.之( 意动用法,以……为患 )
使钅且麑贼.之( 名词作动词,刺杀 )
晨.往,寝门辟矣(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
7.名句集锦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文本研读
【主旨归纳】 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 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 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要点解析
赵盾“为法受恶” 赵盾没有杀晋灵公却被史官董狐记录为“赵盾弑其君”。孔 子虽然对他寄予同情,却也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是“为法 受恶”,并不算冤枉。这里的“法”即“书法”,也就是史官记 史的原则。晋国太史董狐的记史原则是不隐讳事实真相,其标准 是当时普遍认可的礼。礼是宗法社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左传》 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在董狐和孔子 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逃亡却没有逃出国境,
3.晋灵公派遣钅且 麑杀赵盾,钅且 麑被赵盾的“忠敬”感化后 触槐而死,其死前的内心独白作者是从何得知的?你怎样看待这 种“笔法”?
思路提示:这是史书中一种常见的写法,可以叫做“悬揣”, 就是“想当然”的意思。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 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 情合理,盖与小说原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 通。”“遥体人情,悬想时势”,换句话说就是“想当然”。而 这种“想当然”并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境、事 情的结果和人物的性格进行的一种合理想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 《晋灵公不君》课件 (共55张)

问题二:
士季如何上谏?灵公如何应对?
作者写了大臣们对晋灵公的劝谏。在 这里,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用繁 笔写的是士季进谏。在下段则是简笔写了 赵盾的进谏。
骤:多次。 贼:刺杀。 辟:开着。 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 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Hale Waihona Puke 主:主人,靠山。译 文:
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 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 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 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 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 “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 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 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 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左传》善于用简练精当的语言来刻 画人物和记述事件,叙事富于故事性、戏 剧性,细节描写尤为出色;长于描写战 争,且极富变化;善于记言,无论是大臣 的谏说还是外交辞令都描摹精当,非常符 合人物的身份。
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题目是编者后加的。
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 不是一个好国君。
不君:不行君道。 君:名词用作动词。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 制,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因为造习惯的就是自己,结果人又成为习惯的奴隶!人生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 时侯,一定要抬头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当你在占有这个优势时,必须争取主动,再占据下一个优势,这需要前瞻的决断力,需要的是智慧!世上本无移 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生最聪明的态度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亿万财富不是存在银行里,而是产生在人的思想里。你没找到路,不等于 什么,你必须知道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能积累能量,谁就能获得回报;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人人都有两个 一个是心门,成功的地方。能赶走门中的小人,就会唤醒心中的巨人!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自己改变,只有自己改变,才可改变世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烦恼的时候,想一想到底为什么烦恼,你会发现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计较了,就烦恼。我们要知道,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都是因缘。顺利的就感恩,不顺 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修行者的心境,就是“过而不留”。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起 子;担得起责任;1提得起精神。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交友重情义,慷慨有人气;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 泊且致远,修身立正气;居低少卑怯,坦然见骨气;卓而能合群,品高养浩气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 反而深陷于计较的泥潭,不能自拔。若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得失荣辱不介怀,自然落得清闲自在。人活一世,心态比什么都重要。财富名利毕竟如云烟,心情快乐才是人生 在路上,在脚踏实地的道路上;我们的期待在哪里?在路上,在勤劳勇敢的心路上;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在路上,在健康阳光的大道上;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在心里,在真 钟,对自己负责;善于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不满足于现状,别自我设限;勇于承认错误;不断反省自己,向周围的成功者学习;不轻言放弃。做事要有恒心;珍惜你所拥有 学会赞美;不找任何借口。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与小人为伍,则要当心;只满足私欲,贪图享乐者,则不可用;处显赫之位,任人唯贤,秉公办事者,是有为之人;身 则可重任;贫困潦倒时,不取不义之财者,品行高洁;见钱眼开者,则不可用。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抱一颗阳光 随缘。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 飞,心随流水宁。心无牵挂起,开阔空净明。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 畅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很 的环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们自己。人心如江河,窄处水花四溅,宽时水波不兴。世间太大,一颗心承载不起。生活的最高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 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闹市间虽见繁华,却有名利争抢;田园间无争, 和升平,最终不过梦一场。心静,则万象皆静。知足者常在静中邂逅幸福。顺利人生,善于处理关系;普通人生,只会使用关系;不顺人生,只会弄僵关系。为人要心底坦 脑清醒,不为假象所惑。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对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对事多一份认真,多一份责任;对己多一 长,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警醒自己。静能生慧。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 觉悟。让心静下来,你才能学会放下。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静了。心不静,是你没有放下。静,通一切境界。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 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 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 这样一想、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 太阳就要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 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时候其实 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开 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实。以平 在危险面前,平常心就是勇敢;在利诱面前,平常心就是纯洁;在复杂的环境面前,平常心就是保持清醒智慧。平常心不是消极遁世,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人生。不 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命运不靠等待,全靠争取。成熟就是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在顺境时保持清醒。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 要外来的赞许时,心灵才会真的自由。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 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 作一个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别人光鲜的背后或者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 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厨艺,各种技能。注意自己的修养,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孝顺父母。不只是嘴上说说,即使多打几个电话也是很好的。爱父母,因为他 爱的最无私的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课件:第三单元 晋灵公不君(共21张PPT)

熟读全文,试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的?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 君像个君样,要按君道去做,臣像个臣 样,要按臣道去做,父子也一样。 2.晋灵公不君,是说晋灵公不行君道。 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屠杀宰夫, 不但知错不改,还暗杀、谋害忠臣,哪 里像个国君呢?
一、晋灵公之“不君”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赵盾 作为“古之良大夫”,又有哪些事情可以看出 来? 灵公之“不君”反映在如下几件事上:
一、晋灵公之“不君”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赵盾 作为“古之良大夫”,又有哪些事情可以看出 来?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从以下事情
上可以看出来:(1)“盛服将朝”, “坐而假寐”,“不忘恭敬”。(2) 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多次 劝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 为一个好的君主。(3)体贴下情。看到 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 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 份丰盛的食品。(4)虽然“为法受恶”, 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
概括本段大意,并说说晋灵公是个怎样的人。 晋灵公骄奢残暴,士季进谏,晋灵公虚言纳谏。
读2,3,4段,注意以下字句: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 提弥明死之。
见灵辄饿,问其病。
概括这三段大意,并说说三位武士各有怎样的特点。 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欲杀之,三位武士救助赵盾。 鉏麑:忠义 提弥明:机智勇敢 灵辄:知恩图报,是非分明 思考:塑造三位武士形象,有何作用? 正面衬托赵盾“良大夫”形象,反面衬托晋灵 公不君,不得人心,增强了史书的可感性。
第三单元经典原文
《左传》
史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 久。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 《尚书》和《春秋》。《尚书》 是历史文献集,《春秋》是编年 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成为儒家 经典,列入经部。
高中语文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晋灵公不君》 课件 (共59张)

2.晋灵公名夷皋háo,晋襄公之子,文 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3.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 谥号宣子。
一、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 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晋灵公不君
第二段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 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 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 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 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 也!”触槐而死。
(11)骤:多次。 (12)鉏麑(chú ní):晋国力士。 (13)贼:刺杀。 (14)辟:开着。 (15)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 (16)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 (17)主:主人,靠山。
衮 gǔn 阙 quē 鉏麑 Chú ní
饮 yìn
嗾 sǒu
獒 áo 箪 dān 橐 tuó 戟 jǐ
弑 shì
诒 yí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 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 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①不君:不行君道。 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 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 生活。 ③宰夫:厨师。胹:煮。 熊蹯:熊掌。 ④畚:用蒲草编织的盛物工具。
译文:晋灵公还是不改过。赵盾多次劝
谏,晋灵公厌烦他,便派鉏麑去刺杀赵 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 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 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这种时候 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 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 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 条,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 在槐树上死了。
3.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 谥号宣子。
一、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 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晋灵公不君
第二段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 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 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 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 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 也!”触槐而死。
(11)骤:多次。 (12)鉏麑(chú ní):晋国力士。 (13)贼:刺杀。 (14)辟:开着。 (15)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 (16)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 (17)主:主人,靠山。
衮 gǔn 阙 quē 鉏麑 Chú ní
饮 yìn
嗾 sǒu
獒 áo 箪 dān 橐 tuó 戟 jǐ
弑 shì
诒 yí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 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 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①不君:不行君道。 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 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 生活。 ③宰夫:厨师。胹:煮。 熊蹯:熊掌。 ④畚:用蒲草编织的盛物工具。
译文:晋灵公还是不改过。赵盾多次劝
谏,晋灵公厌烦他,便派鉏麑去刺杀赵 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 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 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这种时候 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 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 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 条,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 在槐树上死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三单元 经典原文 晋灵公不君

二、一词多义 使妇人载以过.朝 __动__词__,__穿__过____
1.过吾 人从知 谁此所 无道过 过至. .矣吾,军 __名将, __词改不 __,之过 _._过二 __错__十____里__动_耳_词__,____动犯____词错____,误____超____过_______ 一日,大母过.余曰 __动__词__,__看__望____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能熟练地诵读文本, 阐释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
2.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 事风格,掌握《史通》的理论主张。
3.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了解“春 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走近先贤 文宗史圣——左丘明
1.生平简介 左丘明,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 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
[文化常识] 古代车马
古书上常见车马并举。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 说,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 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 乘肥马,衣轻裘。”这是说乘肥马驾的车。古代驾二马为骈, 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 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一说服之左曰骖, 右曰 。笼统地说,则骖和 是同义词。古代贵族的车马还有若 干装饰附件。
左丘明晚年因患眼疾,双目失明。他曾一度绝望,但强烈 的使命感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诸侯各国的政闻要事 及君臣谋议得失之词口述给子孙,汇集成卷。
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以他为楷模谈论自己的做 人原则。
2.地位影响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文宗史 圣”“经臣史祖”。著有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春 秋左氏传》(又称《左传》),晚年口述而汇集成中国现存最早 的国别体著作《国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叙事特点和对后世史学和文学著 作的影响及其尊礼重民的思想。了解《史通》的成书过程、重要 理论和对后世史学的影响及其对我国古代史学实录传统的总结和 褒扬。
3.注意扩展阅读。如《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史通》 中的《曲笔》。
3 晋灵公不君
-7-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本单元所选《左传》中的《晋灵公不君》和《史通》中的《直 书》,都鲜明地表露了作者的技法与主张,是我们了解“春秋笔法”与 “秉笔直书”精神的典范篇章。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知识与能力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 句,了解“春秋笔法”的含义。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辟.丸
bì
钅且麑.
·
chú ní
胹.熊蹯.
ér fán
嗾.夫獒.焉
sǒu áo
寘.诸畚.
zhìběn
翳.桑
yì
三进及溜.
liù
寘诸橐.
tuó
衮.职有阙
gǔn
自,将改之 动词,犯错误
人谁无过 名词,过错 过
过而能改 动词,犯错误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动词,超过
一日,大母过余曰 动词,看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副词,能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动词,克制 克
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战胜
克日完成 动词,严格限定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史通》的作者刘知几提倡“仗气直书,不避强御”,“肆情奋笔,无 所阿容”,直书前代史家之得失,即使是圣贤孔子和当朝皇家修史也 在其批评之列,表现了无畏的求实精神。他具体评价史书的优劣, 褒扬不讳其短,批评不抑其长,主张史学评论要探究史家的论述旨 意。他以理、势论述史学问题,增强了史学批评的理性色彩,在中 国史学的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史学家。一说左丘为复姓,名明;一 说单姓左,名丘明。还有观点认为他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所 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相传曾著《左传》,《左传》具有重要的史 料价值。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辟,同“避”,躲避)
杀之,寘诸畚(寘,同“置”,放置)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阙,通“缺”,过失)
三进及溜(溜,通“罶”,屋檐下滴水处,这里指屋檐下)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解多义 使妇人载以过朝
动词,穿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 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
情感态度与 学习本单元,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
价值观
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古今异义词。比如,“宣子骤谏” 的“骤”、“见灵辄饿”的“饿”、“书法不隐”的“书法”等。学习《直 书》,要注意对文中典故的解读,同时,根据骈文多采用互文的特点, 通过揣摩词义,理解文章内容。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春秋时的晋国大臣赵盾,明明没有参与谋杀国王晋灵公的叛逆行 动,满朝文武都可以证明他的清白,但是晋国的史官董狐却在朝堂 之上,在文武朝臣面前,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作为史官,我已经写 下‘晋赵盾弑其君’。”此言一出,赵盾有冤难言,文武百官也爱莫能 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千古奇冤到底是怎 么回事。学习本文,要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 中的名句;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的形象;了解中国 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1-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春秋笔法”为孔子首创。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 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 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也就是说,孔子在编写《春秋》、记述 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却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中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 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期达到惩恶而劝善 的目的。这种做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史 官传承和发扬。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 共三十五卷。西汉时称为《左氏春秋传》,东汉时又名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 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 秋》三传”。《左传》所叙述的史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 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以《春秋》为蓝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 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 广义上看,仍可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代表了先秦 史学的最高成就。其对后来的《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产 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了文史结合的传统的形成。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做了精当的概 括和高度的赞美:“《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 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但是《左传》已不满足于《春秋》 那种对史实作简单陈述的“微言大义”,它在叙事写人上有了重大的 突破,展示了那个动荡历史年代的全部过程,展示了各种历史人物 在各种事件中的各种表现,它摒弃了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创造了 在生动记叙史事的基础上显示各种人物形象、心态,表达作者观点 立场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3.注意扩展阅读。如《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史通》 中的《曲笔》。
3 晋灵公不君
-7-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本单元所选《左传》中的《晋灵公不君》和《史通》中的《直 书》,都鲜明地表露了作者的技法与主张,是我们了解“春秋笔法”与 “秉笔直书”精神的典范篇章。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知识与能力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 句,了解“春秋笔法”的含义。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辟.丸
bì
钅且麑.
·
chú ní
胹.熊蹯.
ér fán
嗾.夫獒.焉
sǒu áo
寘.诸畚.
zhìběn
翳.桑
yì
三进及溜.
liù
寘诸橐.
tuó
衮.职有阙
gǔn
自,将改之 动词,犯错误
人谁无过 名词,过错 过
过而能改 动词,犯错误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动词,超过
一日,大母过余曰 动词,看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副词,能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动词,克制 克
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战胜
克日完成 动词,严格限定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史通》的作者刘知几提倡“仗气直书,不避强御”,“肆情奋笔,无 所阿容”,直书前代史家之得失,即使是圣贤孔子和当朝皇家修史也 在其批评之列,表现了无畏的求实精神。他具体评价史书的优劣, 褒扬不讳其短,批评不抑其长,主张史学评论要探究史家的论述旨 意。他以理、势论述史学问题,增强了史学批评的理性色彩,在中 国史学的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史学家。一说左丘为复姓,名明;一 说单姓左,名丘明。还有观点认为他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所 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相传曾著《左传》,《左传》具有重要的史 料价值。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辟,同“避”,躲避)
杀之,寘诸畚(寘,同“置”,放置)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阙,通“缺”,过失)
三进及溜(溜,通“罶”,屋檐下滴水处,这里指屋檐下)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解多义 使妇人载以过朝
动词,穿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 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事风格。
情感态度与 学习本单元,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
价值观
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古今异义词。比如,“宣子骤谏” 的“骤”、“见灵辄饿”的“饿”、“书法不隐”的“书法”等。学习《直 书》,要注意对文中典故的解读,同时,根据骈文多采用互文的特点, 通过揣摩词义,理解文章内容。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春秋时的晋国大臣赵盾,明明没有参与谋杀国王晋灵公的叛逆行 动,满朝文武都可以证明他的清白,但是晋国的史官董狐却在朝堂 之上,在文武朝臣面前,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作为史官,我已经写 下‘晋赵盾弑其君’。”此言一出,赵盾有冤难言,文武百官也爱莫能 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千古奇冤到底是怎 么回事。学习本文,要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 中的名句;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的形象;了解中国 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1-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春秋笔法”为孔子首创。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位 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 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也就是说,孔子在编写《春秋》、记述 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却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中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 含蓄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期达到惩恶而劝善 的目的。这种做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史 官传承和发扬。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 共三十五卷。西汉时称为《左氏春秋传》,东汉时又名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 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 秋》三传”。《左传》所叙述的史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 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以《春秋》为蓝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 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 广义上看,仍可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代表了先秦 史学的最高成就。其对后来的《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产 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了文史结合的传统的形成。
课标定位 学习建议
单元风向标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做了精当的概 括和高度的赞美:“《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 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但是《左传》已不满足于《春秋》 那种对史实作简单陈述的“微言大义”,它在叙事写人上有了重大的 突破,展示了那个动荡历史年代的全部过程,展示了各种历史人物 在各种事件中的各种表现,它摒弃了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创造了 在生动记叙史事的基础上显示各种人物形象、心态,表达作者观点 立场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