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https://img.taocdn.com/s3/m/6196521b69eae009581becf2.png)
• 鉴赏
• 这首边塞诗反映的是边塞胡人的生活。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的民族观,他 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 他相信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是爱好和平的, 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样渴望过一种 安宁的生活。
• 凉州词二首·其一
• 唐代:王翰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 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
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
思念家乡。 •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这首诗最大的特
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 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 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 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 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 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 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烧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 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雨绵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 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
看到山头的烟火,胡人误作是狼烟而紧张起来,但接着听说 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 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
• 注释 雁门:雁门郡。汉朝时期代州为雁门郡。胡人: 古代对北方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 代郡:雁门郡。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 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故称“东接燕”。 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放飞之。 将:驾御。代马:指古代漠北产的骏马。猎秋 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 雨:一本作“雾”。 辽西:州郡名。大致在今河北东北、辽宁西部 一带。辽:一本作“关”。斗战:战斗、战争。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https://img.taocdn.com/s3/m/2f1aa03710a6f524cdbf8525.png)
《关山月》【参考答案】 1.AC (选A给2分,选C给3分。A.“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错, 应为从“征人”的角度观察。B.对三、四句诗意思的解释,正确无误。 C.“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 志”错,曲解诗意。D.对诗歌意境的评价,与诗歌内容相符。E.对诗歌主 旨的理解,正确无误。) 2.(6分)(1)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清冷苍茫的景象。漫天遍野的大 漠朔风,吹遍玉门关内外。(2)诗人巧借长风把关山月三个相互独立的意 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出雄伟壮阔而又 苍凉悲壮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3)景因情而怨,情 因景更伤,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 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 残,心未死。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 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E. “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作者通过“雪晓”“寒灯”“ 断 漏”“ 斜月”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2.陆游与辛弃疾同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本词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都非常的相似。请问两首词都主要运用 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3、请把全诗翻译成白话文。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答案: 14.C E(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并非“以动衬静” E.“漏声断”是 漏声滴断的意思。C3分 E2分) 15.(1)、自幼立志报国建功立业;(2)、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 (3)、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4)、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 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古典边塞诗词大全
![古典边塞诗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022bc3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6.png)
古典边塞诗词大全古典边塞诗词大全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
其古诗全文如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翻译】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喝的时候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
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
其古诗全文如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己亥岁》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曹松。
其古诗全文如下: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翻译】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塞下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
其全文古诗如下:第一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翻译】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描写边塞的古诗
![描写边塞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1394652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c.png)
描写边塞的古诗描写边塞的古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边塞的诗句吧!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____李白《塞上曲》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____李颀《古塞下曲》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____王镃《塞上曲》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____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____王维《陇头吟》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____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____王褒《渡河北》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____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____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____杜甫《悲青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____徐锡麟《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c7706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3.png)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出塞》古诗原文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塞》古诗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鉴赏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边塞征战的诗句100句
![边塞征战的诗句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83cba2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2.png)
边塞征战的诗句100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1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1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1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13.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柳中庸《征人怨》14.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李颀《古从军行》15.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1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17.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18.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王维《使至塞上》19.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李益《塞下曲》20.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燕歌行》21.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2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4.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25.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关于沙场征战的诗词
![关于沙场征战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401e9175727a5e9856a6173.png)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8、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7、高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关于沙场征战的诗词
关于沙场征战的诗词
前不久小伙伴们都被战死沙场的苏哥哥虐到了,对于古人来说,征战沙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边塞大漠条件艰苦,但古人眼中征战是为江山、为国家、为朝廷,应是无比荣光的事,所以战争诗、边塞诗多有慷慨豪迈之语、气壮山河之势。
今天为大家带来关于征战沙场的古诗词,大家可自行脑补。
12、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关于边塞征战的诗句
![关于边塞征战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7d9a7f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5.png)
关于边塞征战的诗句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你看那在边塞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多么坚定啊!就好比在比赛中为了冠军拼命的运动员,不拿到胜利绝不放弃。
例子:就像古代将领决心破敌,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也要有这种豪气,不到最后一刻决不罢休,不是吗?
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哎呀,这话说得多么豪迈又带点悲壮呀!这就像勇敢的消防员冲向火海,明知道危险却毫不退缩。
例子:当我们为了梦想全力以赴时,不也有着这样的决然吗?
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哇,想想那漫长的征战岁月,多少人一去不复返啊!就像是勇敢的冒险者踏上未知旅途,前路未卜。
例子: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也会面临很多未知吗,但还是要勇往直前啊!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你说这战争多残酷啊,一封家书都变得那么珍贵!就像分别很久的亲人,一封来信能让人激动好久。
例子:当我们远离家乡时,不也特别渴望家人的消息吗?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唉,那边塞的凄凉真是让人感慨啊!仿佛被遗忘的角落,无人问津。
例子:当我们感觉被忽视时,不也会有些失落吗?
6.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看看,那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啊,可战士们依然坚守!这类似于在寒冬中努力工作的人们,再冷也在坚持。
例子:我们为了目标吃苦受累时,是不是也该学学这些战士呢?
我觉得边塞征战的诗句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伟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关于沙场征战的诗词
![关于沙场征战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4a3737b64693daef5ef73de6.png)
关于沙场征战的诗词前不久小伙伴们都被战死沙场的苏哥哥虐到了,对于古人来说,征战沙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边塞大漠条件艰苦,但古人眼中征战是为江山、为国家、为朝廷,应是无比荣光的事,所以战争诗、边塞诗多有慷慨豪迈之语、气壮山河之势。
今天为大家带来关于征战沙场的古诗词,大家可自行脑补。
1、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2、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3、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6、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7、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8、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边塞战争诗四首
![边塞战争诗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acee518471fe910ef12df888.png)
岑参的诗笔力雄健而富有英雄气概。他以
英雄主义的精神描绘边塞的各种生活情景, 常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辽 阔壮丽的景色,因而富有浪漫的奇情异彩, 他还善于将见闻和经历分成一组组画面, 加以深入细致地描绘,他的边塞诗想象丰 富,气势磅礴,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最高 成就。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 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 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 加雕琢。
高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边塞诗成 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 上》、《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立 功报国的豪情,表现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和对和平的 向往,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和朝廷的安边无策。其反 映民生疾苦的诗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 盾;其讽时伤乱的诗,指斥弊政,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 愤慨。咏怀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较复杂。此外还有一 些咏史之作和一些描写旅途景色的诗,也颇有佳句。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杜甫
高适
岑参,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江陵(今
属湖北)。天宝三载,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 曹参军。天宝八载,入安西都护高仙芝幕,任 掌书记。天宝十三载,入安西都护封常清幕, 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支度副 使。至德二载,至灵武肃宗处,迁右补阙,后 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永泰元年,出《全唐诗》编诗四卷。
就诗体而言,其古体胜于近体,七古最擅。其歌行 长篇,沉雄激壮,声情顿挫;五古质朴古直,有汉魏古 诗气息。近体则以七律和七绝为工。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https://img.taocdn.com/s3/m/99d26f1b856a561253d36fed.png)
18
【解题建模】 1.解题思路 (1)把 握诗 歌意 象 。 如白 居易 《 琵琶 行 》:“ 浔 阳江 头夜 送 客, 枫叶 荻花 秋 瑟 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渲染了送别时 冷寂凄凉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 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烟花含愁,孤帆载憾,明写帆之“孤”,实乃人 之“孤”。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 出来。
的统治者、思亲怀乡的将士和壮别感伤的友人等。此外, 对边塞风光、边疆地理、风俗人情也时有涉猎。
②意境宏阔。大处落笔,写壮景,抒奇情。
③基调昂扬。气势磅礴、豪放浪漫、雄壮豪迈。
范仲淹、
宋代
更多地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陆游
8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举例说明
豪迈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Nhomakorabea15
(1)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2)写景的表现手法:①白描与工笔;②观察角度高、低、俯、 常 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以及视 用 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④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 技 景);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法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
情大有帮助。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
代的风貌,鉴赏这类诗歌,要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推敲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
感情。
7
朝代 代表诗人
诗词特点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https://img.taocdn.com/s3/m/20b355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f.png)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唐朝时期有两大主要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
其中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诗中大多表现了盛唐时期将士们功名万里外壮志报国志向,歌颂了将士们一往无前的豪情,赞美了他们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唐朝那些著名的边塞诗七绝。
排名不分先后,因为前三首写得太好了,都有成为七绝压卷的实力,谁是压卷,至今仍争论不止。
01《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后汉书·班超传》中,有一句表现班超的心愿是“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作者就是用到了这个典故,来表达汉家将士们强烈的报国志向,为了祖国的统一,扬名塞外,杀尽敌寇。
只要能保卫祖国,即使自己不能活着返回玉门关,也在所不惜。
02《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浓浓乡情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是景物描写,在大漠的夜晚,举目远望,入眼的是一副月夜边塞图。
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茫茫积雪,城墙下月光如霜,铺满整个城外。
夜晚本就多思,何况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突然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将士思家之情,家在万里之遥,只能看着家的方向发呆。
03《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首诗读来真的让人潸然泪下。
保家卫国是军人该做的事,所以当遭受到入侵时,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
战争是残酷的,敌人是残酷的,五千大好男儿牺牲在战场。
谁都是有家有妻儿老小,五千男儿背后是五千个家庭,战争带来的伤害,对他们同样很残酷,军人战死的悲壮,家里人的命运就也值得同情。
04《碛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e8d86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1.png)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从军行》王昌龄赏析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战事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
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事的态势有关。
唐朝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
![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5965ac206c85ec3a87c2c584.png)
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春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塞下曲王昌龄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独上:一作独坐。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旧别情:一作离别情。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
![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8f7edb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c.png)
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求描写边塞的古诗词1NO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NO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NO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NO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NO5、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NO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NO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NO8、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NO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NO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NO1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NO12、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许浑《塞下曲》NO13、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NO14、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凉州词二首》NO1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NO16、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NO17、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NO18、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NO1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NO20、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描写边塞的古诗句集锦
![描写边塞的古诗句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1a534d3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d.png)
描写边塞的古诗句集锦描写边塞的古诗句篇1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2、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七》3、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古从军行》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6、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曾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9、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描写边塞的古诗句篇21、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3、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渭城春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8、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9、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10、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1、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12、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4、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描写边塞的古诗句篇3《古从军行》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关于边塞征战的古诗
![关于边塞征战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fbde85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8.png)
关于边塞征战的古诗以下是十条关于边塞征战的古诗的诗句及出处意思:1.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意思:就算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 例子:想象一下,战士们在沙场上开怀畅饮,即便面临生死,也毫不畏惧,这是多么豪迈的场景啊!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意思: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 例子:就像一位坚韧不拔的战士,无论经历多少困难,都决心要攻破楼兰,这种精神真让人敬佩!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意思: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 例子:明月还是那轮明月,边关还是那个边关,但那些出征的人却一去不返,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呢!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意思: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 例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家书是多么珍贵啊!它能给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安慰。
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 意思: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 例子:要是有像李广那样的名将在,敌人哪敢轻易入侵呢?这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6.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意思: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 例子:天气如此寒冷,战士们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太了不起了!7.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意思: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 例子:战场上的激烈场面,让人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和弓弦声,真是惊心动魄啊!8.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十首关于边塞征战的古诗词
![十首关于边塞征战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c518db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6.png)
十首关于边塞征战的古诗词1. 《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 《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 《出塞二首·其一》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雁门太守行》作者: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边塞部分)作者: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7.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作者: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8. 《塞下曲六首·其一》作者: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9. 《从军北征》作者: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0. 《古从军行》作者: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4、掌握边塞诗的一般鉴赏方法投笔从戎:扔掉笔去参军。
指文人从军。
班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
尝缀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后汉书·班超传》)请缨: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西汉武帝时,南越王请求与汉和亲,武帝打算乘机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
谏议大夫终军主动请求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后来终军不辱使命,最终说服南越王向汉朝称臣。
(《汉书·终军传》)斩楼兰:杀敌建功。
西汉时,西域小国楼兰国王受匈奴使者指使,多次杀死汉朝前往大宛的使臣。
汉傅介子自请出使大宛,使楼兰王谢罪,并趁夜幕率领士兵杀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达大宛。
汉昭帝以后,楼兰仍反复无常。
大将军霍光又派傅介子带着大批珍贵礼品和精干的勇士,前往西域,宣称此行专程赏赐属国。
楼兰王十分贪财,一点防范也没有。
傅介子在驿馆布下埋伏,再请楼兰王赴宴,杀死楼兰王,平定了楼兰,建立了战功。
(《汉书·傅介子传》,又见于《汉书·西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征战诗域传》)燕然勒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功,刻石记功。
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后汉书·窦融传》附《窦宪传》)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王翰等。
他们继承汉魏乐府及六朝、初唐诗人鲍照、陈子昂等的传统,多以诗歌描写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他们的诗或描写塞外风光,或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或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边塞诗兴起原因】1强大的边防2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
4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
【边塞诗常见题材】1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2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边塞诗常见情感类型】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6.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7.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8.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情感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边塞诗时代风格】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有助于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1盛唐诗风: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2中晚唐诗风: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国势日衰,江河日下,使得中晚唐诗人们虽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多悲壮和惋伤。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3宋代诗风: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统治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
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边塞诗多用来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 ※※※※※ ※※※※※ ※※※※※※※※※※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
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
边塞诗词的创作形式大多为古风(考虑到高考命题使用长篇古风做材料的可能性不大,故本讲义不予涉及)和绝句,词的数量较少。
近年高考命题的着眼点主要落在对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上。
高考试题,虽然涉及的边塞诗不多,但作为古典诗歌中一朵亮丽的奇葩,学习时不可等闲视之情感词语备用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出征士兵归家无望的哀痛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塞外征战的艰苦,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山河沦丧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鉴赏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1分析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2使用了什么手法3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4有什么样的风格【赏析过程】1审题目题目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2知人论世(1)把握时代特征(2)了解个人际遇。
边塞诗主题丰富多彩,风格异彩纷呈,除了时代使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诗人自身。
即使是同一诗人,同一题材,也会因一时的际遇、一时的情绪不同,而在主题、风格上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
鉴赏诗歌不可陷入定势思维。
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
景物的特点:如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等。
感情特点:如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等意境特点术语:雄浑壮阔、雄奇辽阔、雄浑苍凉、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凄寒萧条、肃杀阴冷。
7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为主。
(1)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4)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常用手法比喻、借代、夸张、衬托、对比、用典、象征。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一、指出下列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⑴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情感概括:⑵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情感概括:⑶誓扫凶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情感概括: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情感概括:二、情感连线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思妇无尽的思念与惆怅;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将士的洒脱,心中的无奈;3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对不义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4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对边疆和平的向往;6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三、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⑴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李益)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岑参)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⑵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
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虚实结合,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四、指出下列诗中使用的典故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4/7)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二首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1分)(2)后两句作者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2分)(1)对战死者的同情(2)既含蓄委婉地讽刺了统治者的无能,抒发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对边疆和平的向往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
雪山:指祁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