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十一章

合集下载

社会统计学----教材

社会统计学----教材

《社会统计学》全书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统计学的对象与特点•社会统计的方法•社会统计工作的程序第二节社会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单位•标志与变量•指标与指标体系第二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方法及种类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静态资料与静态资料•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一般调查与专项调查•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概念的操作化•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第四节统计误差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抽样误差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第一节统计分组的原则与标准“穷举”与“互斥”•频数(或次数)分布数列•品质数列与变量数列第二节统计表统计表的格式、内容与种类•统计表的制作规则第三节变量数列的编制对于离散变量•对于连续变量•组距和组数的确定•累计频数第四节统计图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顿数分布曲线•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第四章集中趋势测量法第一节算术平均数对于未分组资料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性质第二节中位数对于未分组资料的中位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中位数计算•中位数的性质•其他分割法第三节众数对于未分组资料的众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众数计算•众数的性质第四节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及其他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种平均数的关系第五章离中趋势测量法第一节全距与四分位差全距•四分位差第二节平均差对于未分组资料A•D的计算•对于分组资料A•D的计算•平均差的性质第三节标准差对于未分组资科S的计算•对于分组资料S的计算•标准差的性质•标准分第四节相对离势变异系数•异众比率•偏态系数第六章概率与概率分布第一节概率论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事件之间的关系•先验概率•经验概率第二节概率的数学性质概率的数学性质•排列与样本点的计数•运用概率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第三节概率分布、期望值与变异数离数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分布函数•数学期望•变异数第七章假设检验第一节二项分布二项分布的数学形式•二项分布的讨论第二节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建立假设•求抽样分布•选择显著性水平和否定域•计算检验统计量•判定第三节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数学形式•标准正态分布•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法第四节中心极限定理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第五节总体均值和成数的单样本检验σ已知,对总体均值的检验•学生t分布(小样本总体均值的检验)•关于总体成数的检验第八章常用统计分布第一节超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的数学形式•超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关于超几何分布的近似第二节泊松分布泊松分布的数学形式•泊松分布的性质•关于泊松分布的近似第三节卡方分布( 分布)卡方分布的数学形式•卡方分布的性质•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第四节F分布F分布数学形式•F分布的性质•关于F分布的近似第九章参数估计第一节点估计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第二节区间估计精确性和可靠性•抽样平均误差与概率度•区间估计的步骤第三节其他类型的置信区间未知,小样本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总体成数的估计•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第四节抽样平均误差简单随机抽祥的抽样误差•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等距抽祥的抽样误差第五节样本容量的确定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确定样本容量第十章双样本假设检验及区间估计第一节两总体大样本假设检验大样本均值差检验•大样本成数差检验第二节两总体小样本假设检验小样本均值差检验•小样本方差比检验第三节配对样本的假设检验单一实验组的假设检验•一实验组与一控制组的假设检验•对实验设计与相关检验的评论第四节双样本区间估计σ12和σ22已知,对均值差的区间估计•σ12和σ22未知,对均值差的区间估计•大样本成数区间估计•配对样本均值差的区间估计第十一章非参数检验第一节符号检验配对样本的“符号检验”•符号检验与二项检验•简便检验•“符号检验”的作用第二节配对符号秩检验配对样本的符号秩检验•配对符号秩检验的步骤•符号秩检验的效力第三节秩和检验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秩和•秩和检验的具体步骤•U检验第四节游程检验独立样本的游程检验•游程•游程检验的具体步骤•差符号游程检验第五节累计频数检验独立样本的累计频数检验•累计频数检验的步骤•没有预测方向和已经预测方向•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之比较第十二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一节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第二节定类变量的相关分析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系数•系数第三节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同序对、异序对、同分对•Gamma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萨默斯(d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第四节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第五节回归分析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性质•相关指数R第六节曲线相关与回归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第一节拟合优度检验问题的导出•拟合优度检验(比率拟合检验) •正态拟合检验第二节无关联性检验独立性、理论频数及自由度•关于频数比较和连续性修正•列联表的卡方分解•关系强度的量度第三节方差分析总变差及其分解•关于自由度•关于检验统计量Fo的计算•相关比率•关于方差分析的几点讨论第四节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检验•积差系数的检验•回归方程的区间估计第十四章动态分析与指数分析第一节时间数列及其指标分析时间数列的构成与分类•动态比较指标•动态平均指标第二节时间数列的趋势分析随手绘法•移动平均法•半数平均法•最小平方法第三节指数分析法动态指数及其分类•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用与个体指数的联系来求综合指数•其他权数形式的质量和数量综合指数•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静态指数第一章导论统计是关于数字和数据合成的学问。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十章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十章

调查过程不应给被调查者带来身体或心理 上的伤害,避免涉及敏感或隐私问题。
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伦理问题
数据真实性
在处理和分析数据时,应确保数 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篡改
、伪造或选择性使用数据。
数据安全性
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防止数据泄露、损坏或丢失。
数据分析的客观性
报告统计结果时,应提供足够的信息 和数据支持结论,避免选择性报告或 隐瞒不利结果。
避免过度解读
在解释统计结果时,应避免过度解读 或夸大其意义,以免误导读者或产生 不必要的恐慌。
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
在报告统计结果时,应注意保护被调 查者的隐私和权益,避免泄露个人信 息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THANK YOU
社会问题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 法收集数据,了解社会问题的现
状、原因和影响。
社会问题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揭示社会问题的
本质和规律。
社会问题解决方案
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解 决方案和建议,为政府和社会各
界提供参考。
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评估
社会政策制定
01
运用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为政府制定社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04
因子分析
一种通过降维技术,将多个相关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 综合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05
聚类分析
一种根据样本或变量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将其分为 不同类别的统计分析方法。
02
描述性统计方法
频数分布与图形表示
频数分布表
将数据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别出现的次数,形成 频数分布表,以直观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SAS是一款高级统计分析软件 ,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 和可视化功能,适用于大规模 数据处理和复杂统计分析。

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讲义 整理翔实

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讲义 整理翔实
别远离群体的极值会极大改变极差。
3、四分互差 Q 是定序以上变量度量分散程度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克服极值对分散度量的
干扰。把一组数据按序排列,然后分成四个数据数目相等的段落,各段分界点上的数叫做四
分位数,即第一个四分位数 Q1 以下包括了 25%的数据,Q2 是中位数,第三个四分位数 Q3
以下包括了总数据中的 75%的数据。四分互差就是第三个四分位数与第一个四分位数的差,
(1)三者设计的目的相同,都是希望通过比较一个数值来描述整体特征,以便简化资料,
都反映了变量的集中趋势。众值适用于定类、定序和定距变量;中位值适用于定序和定距变
量;均值适用于定距变量。
(2)众值的资料使用不完全;中位值考虑了变量的顺序和居中位置,和总体频次分布有关,
但因为只考虑了居中位置,故其它变量值比中位值大多少或小多少不影响中位值;均值考虑
量,众数可直接从变量的频率分布中观察到;对于定距变量,如果变量是在第 i 组具有最高的
频率密度,则用第 i 组的组中值表示变量的众数。
2、中位数 就是数据序列之中央位置的变量值。
(1)未分组数据:①根据原始资料:观察总数 N 为奇数时 =
+

;观察总数 N 为偶数时
中位值取居中位置左右两数的平均值为中位值。
规模的影响,因而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样本。一般频率分布使用比率的形式表示的。
2、统计表就是以表格形式来表示变量的分布。在制作统计表时,若有未回答或回答不合要
求的情况有两种处理方法:(A)仍以调查总数为基础计算频率,这时应加入一类:未详。(B)
以有效回答为基数计算频率,这时应在表的下面、紧接着表的地方注明:未详****户。
是它可能取某一区间内所有的值。

(完整word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讲义

(完整word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讲义

社会统计学讲义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统计学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和技术。

研究对象:概括而言是指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2、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本身的特点选择。

3、统计分析的作用:(1)可对资料进行简化和描述;(2)可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深入地分析(统计分析通过事后解释使得探讨变量间复杂的因果联系成为可能);(3)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将样本推论到总体并指出这种推论的误差及做出这种推论的把握有多大)。

4、社会统计的基本程序(1)制定计划;(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报告。

5、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与单位总体又称母体,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

3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2)标志与变量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可变的品质标志无法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项;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量。

(3)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在社会统计中,如要全面把握对象总体情况,就不能单凭一个指标,而要靠一组相互联系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指标来完整地反映对象总体。

指标体系就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指标的集合体。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社会学研究之阶段与步骤(1)确定课题:来源与社会学理论、当前社会现实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为国家现代化服务;(2)了解情况:查阅文献和向有经验、有知识的人了解,运用个案调查、典型调查进行探索性研究;(3)提出一定的想法和建立假设:差异式、函数式;(4)建立概念和测量方法:采用适当的术语和概念;操作化定义;概念的表现形式往往具有多值性;(5)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事实、态度与看法、行为趋向、理由;方式有固定答题式和自由答题式;(6)试填问卷:发现不周或遗漏之处在试填阶段予以纠正;(7)调查实施(抽样调查):从局部推论到全体(8)校核与登录(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检验最初研究阶段的命题或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部分证实,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内容提出建议和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案。

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统计学英文名称:social statistics课程编号:12600722j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总学时数:48学时总学分:3学分大纲撰写人:文法学院社工系马永方内容简介社会统计学是社会学主干课之一,与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完整地介绍了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和资料处理技术。

社会统计学则侧重介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论的处理技术。

从事社会工作研究理论和实践的人都有必要掌握社会统计学这门有用的工具。

本课程共7章。

第一章导论,介绍社会统计学和相关概念,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第四章到第七章是统计分析。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描述统计,第六到第七章是统计推断,第六章概率论是统计推断的基础,统计推断有两个基本内容:假设检验第七章。

一、讲授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社会学研究和统计分析(2学时)第一节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第二节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和统计学的运用第二章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第一节分布统计表统计图第二节集中趋势测量法第三节离散趋势测量法第三章概率(3学时)第一节基础概率第二节概率分布、均值和方差第四章二项分布及其他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3学时)第一节二点分布第二节排列与组合第三节二项分布第四节多项分布第五节超几何分布第六节泊松分布第五章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和极限定理(3学时)第一节什么是正态分布第二节标准正态分布第三节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第四节常用统计分布第五节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第六章参数估计(4学时)第一节名词解释第二节参数的点估计第四节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第五节大样本区间估计第七章假设检验(4学时)第一节统计假设第二节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一、建立假设二、求抽样分布三、选择显著性水平和否定域四、计算检验统计量五、判定第八章单总体假设检验(4学时)第一节大样本假设检验第二节小样本假设检验第九章二总体假设检验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大样本二总体假设检验第三节小样本二总体假设检验第十章列联表(4学时)第一节什么是列联表第二节列联表的检验第三节列联强度第十一章等级相关(定序变量之间)(4学时)第一节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第二节Gamma等级相关第三节其他等级相关系数第十二章回归与相关(6学时)第一节回归研究的对象第二节回归直线方程的建立与最小二乘法第三节回归方程的假定与检验第四节相关第五节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第十三章方差分析(3学时)第一节引言第二节一元方差分析第三节二元方差分析第四节多元方差分析第十四章非参数检验(4学时)第一节非参数检验第二节符号检验第三节符号秩检验第四节累计频次检验第十五章抽样(4学时)第一节引言第二节抽样调查方法第四节样本容量的确定二、参考书目1.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2.社会统计学,张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社会统计学导论,周德民、贺翠微,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教学大纲说明一、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本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是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统计学》课程大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大纲

《社会统计学》课程大纲课程介绍统计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按照变量的四个测量层次(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课程详细阐述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并结合生动的实例说明了统计分析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为一门初中级社会统计学课程,本课程内容限定在单变量和双变量统计范围之内。

教学大纲指导思想:社会现象的独特性和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决定了统计在社会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统计也因此而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工具和重要手段。

近十几年来,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深入这一领域建立一个基础和平台,即对统计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方法、程序、作用等有基本的和概括了解与把握,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对研究问题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本课程的教与学强调:第一,社会研究是一项系统的和严谨的工作,从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各个步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统计分析作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放在社会研究过程的背景之下,注重其与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的联系,才能更准确地掌握每一种统计类型和统计方法的特征,才能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

第二,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本课程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列举和分析大量研究和应用实例,深化学生对统计原理的和统计思想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不断运用到对实际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去。

为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课程讲授的知识的同时,认真完成每一讲后面所指定的“实践性”的练习。

第三,在实际的社会研究中,资料的统计分析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

各种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方法被制作成用于计算机的专门的和通用的统计软件,如SPSS、SAS、STATE等。

本课程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上述统计软件作为本课程教与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

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
次分布。若变量有m个取值,则该变量的频次分布可表示为:
2019年5月23
例如:调查1000户家庭,7种家
庭类型户数的频次分布为:
(核心家庭,707户)
(直系家庭,182户)
(大家庭,7户)
(断代家庭,9户)
(单亲家庭,37户)
感谢你的观看 (单身家庭,15户)
15
第二章 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第一节 单变量的分布及其描述方法
2011年3月。
10. [美]James D.Hamilton著,刘明志译,《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9年。
210119.年中5月国23统计年鉴http://www.s感t谢a你ts的.观go看
3
第一章 绪论
1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及统计学的应用
2 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 3 抽样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4 变量的层次及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Exe 本章习题
程》,2008年12月。
6. 何书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7. 贾俊平 何晓群 金勇进编著,《统计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2年6月。
8. 同济大学概率统计教研组编著,《概率统计》(第二版),同济大学
出版社,2000年5月。
9. 易丹辉编著,《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水平是社会学研究科学性的重要标志 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中谈到,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 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的目的是要发现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统计规律 (一)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 1、随机性 客观现象可分为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 2、统计规律性: 通过对大量个体特征的统计分析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的统计规律。 (二)统计学是发现和彰显统计规律的有效工具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二、(1)对立事件(2)互不相容事件(3)互不相容事件(1)对立事件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 )(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 )(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åås s N N b n b n i i i i i i 四、(1)极差R=1529-65=1464R=1529-65=1464(百元)(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 (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ååNNx x i i s五、五、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六、633.010*******)()()()(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x(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10===C P x(3)该公司赢利的机会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10=--=³C C P x八、八、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l 九、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x P x P x P l 十、十、。

卢淑华—相关与回归分析练习题

卢淑华—相关与回归分析练习题

第十一章 等级相关练习题1.某市有12所大专院校,现组织一个评审委员会对各校校园及学生体质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试求环境质量与学生体质的关系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和肯得尔等级相关系数。

2.以下是婚姻美满与文化程度的抽样调查的结果,请计算婚姻美满与文化程度之Gamma 系数和肯德尔相关系数τc 。

3.以下为两位评判员对10名参赛人名次的打分。

试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来描述两评判员打分的接近程度。

4.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会对10名决赛选手的演唱水平(X )和综合素质(Y )进行打分,评价结果如下表(表中已先将选手按演唱水平作了次序排列)所示,试计算选手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间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10分)5.下面是对50名被调查者的英语成绩和法语成绩的抽样调查:求Gamma 系数。

解:41.0164390164390=+-=+-=d s d s n n n n G y x a=b 54.479y=a+bx=-54.479+0.659x n n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2s 26d r 1-0.94n(n -1)==∑【皮尔逊相关系数:0.889,斯皮尔曼相关系数:0.94,回归方程:Y=-54.48+0.66X 】1.赛马迷们会认为,在圆跑道上进行的赛马比赛中,某些起点位置上的马会特别有利。

在有八匹马的比赛中,位置1是内侧最靠近栏杆的跑道,位置8是外侧离栏杆最远的跑道。

请从赛马的结果中判断起点位置与赛马获胜是否有关。

(α=0.05)7. 甲、乙两位评酒员对10种品牌白酒的主观排序如下表,计算两个等级相关系数,问两位评酒员对白酒的评价意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吗?(α= 0.05)第十二章回归与相关一、填空1.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作为(变化根据)的变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2.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则一般是(随机性)变量。

卢淑华讲义

卢淑华讲义

社会统计学讲义(卢淑华)第一章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一、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随时掌握)随机性、统计规律性;二、统计学的作用:为社会研究提供数据分析和推论的方法三、统计分析的作用及其前提。

四、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1、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分析方法2、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五、不同变量层次的比较;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定义、数学特征、运算特性、涵盖关系、等第二章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一、统计图表,熟悉不同层次变量对应的分析图表,不能混淆。

尤其是直方图的意义。

二、标明组限与真实组限的换算,重要。

三、集中趋势测量法1、定义、优缺点、注意事项;2、众值:定义、计算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3、中位值:定义、计算公式(频数和比例两种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4、均值:定义、计算公式(分组与加权)、解释、运用,注意事项;5、众值、中位值和均值的关系及其相互比较,会用众值和中位值估算均值;四、离散趋势测量法1、定义、优缺点、注意事项,与集中趋势的关系;2、异众比例:定义、计算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3、质异指数:定义、计算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4、四分位差:定义、计算公式(频数和比例两种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要会举一反三,如求十分位差、以及根据数据求其在总体中的位置。

4、方差及标准差:定义、计算公式(分组与加权)、解释、运用,注意事项;第三章概率一、概率:就是指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随机现象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二、概率的性质: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3、随机事件的概率在0-1之间;三、概率的计算方法:1、古典法:计算等概率事件,P=有效样本点数/样本空间数;2、频率法:求随机事件在多次试验后的极限频率。

3、概率是理论值,只有一个,频率是试验值,不同的试验有不同的频率。

四、概率的运算:会画文氏图1、加法公式:两个或多个随机事件的求和概率‘2、乘法公式:两个或多个随机时间共同发生的概率。

社会统计学 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 卢淑华

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统计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社会数据,提供了对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科学视角。

社会统计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趋势,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一、社会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社会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社会领域的统计数据和现象。

社会统计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社会人口统计学:研究人口的数量、分布、结构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包括人口普查、人口调查和人口统计分析等方法。

2.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数量、结构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包括就业率、收入分配、消费水平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3.社会调查统计学: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行为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面访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技术手段。

4.社会健康统计学:研究社会健康问题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包括疾病发生率、医疗资源分布和保健水平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5.社会环境统计学:研究社会环境问题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包括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社会统计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社会现象的特征:社会统计学通过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够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分布和变动趋势等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

2.分析社会问题的原因:社会统计学可以对社会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3.评估社会政策效果:社会统计学可以用于对社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政策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和效果,为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4.提供决策支持:社会统计学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组织等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二、社会统计学的方法和技术社会统计学主要依靠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揭示社会现象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社会统计学方法和技术:1.问卷调查: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对一定群体进行调查,收集社会数据和意见信息。

社会统计学_教案

社会统计学_教案

《社会统计学》教案主讲教师:张静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的统计方法,并且学会如何将统计分析知识应用于社会调查研究之中,掌握统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本课程偏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而非其数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不同统计分析方法适用条件的说明,统计公式的讲解,以及对于统计值意义的说明。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不同统计分析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以及统计值意义的解释。

难点是统计公式的讲解以及不同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教法特点说明: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对实例的讲解。

教材和参考书目:1、卢淑华著:《社会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李沛良著:《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柯惠新等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

4、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5、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第一章统计学的简史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对概率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概率论的兴起,难点是大数法则、正态分布。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内容:一、统计学的起源统计技术:古埃及、古中国(大禹治水)统计学:17世纪中叶Status(拉丁词汇,国家、状态)——Statistics 研究国家的宏观状态①国势学②政治算术二、国势学(17世纪的德国)德国大学学派:H·Coring 用文字记录一个国家的状况和制度G·Achenwall 第一个定义——把国家的显著事项全部记录下来的学科三、政治算术(17世纪的英国)英国的经验主义者:用数量或数字的方法说明国家的特征J·Graunt 《关于伦敦死亡表的观察》用数量分析社会、政治问题William Petty 《政治算术》四、概率论(数理特征更加明显)1.J Bernoulli(贝努里)瑞士大数法则借助大数法则可以从社会现象复杂不定的偶然性中寻找规律,它说明了社会现象的稳定性2.Gauss(高斯)德国正态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的基础)五、数理统计学Adolphe Quetelet(阿道夫·凯特勒)法籍比利时人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经验社会学之父”《社会物理学》“平均人”六、描述统计高尔顿(F Galton)回归现象根据对1078对父、子身高的散布图发现,虽然身材高的父母比身材矮的父母倾向于有高的孩子。

社会统计学----教材

社会统计学----教材

《社会统计学》全书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什么是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统计学的对象与特点•社会统计的方法•社会统计工作的程序第二节社会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与单位•标志与变量•指标与指标体系第二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方法及种类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静态资料与静态资料•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一般调查与专项调查•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概念的操作化•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第四节统计误差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抽样误差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第一节统计分组的原则与标准“穷举”与“互斥”•频数(或次数)分布数列•品质数列与变量数列第二节统计表统计表的格式、内容与种类•统计表的制作规则第三节变量数列的编制对于离散变量•对于连续变量•组距和组数的确定•累计频数第四节统计图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顿数分布曲线•洛仑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第四章集中趋势测量法第一节算术平均数对于未分组资料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性质第二节中位数对于未分组资料的中位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中位数计算•中位数的性质•其他分割法第三节众数对于未分组资料的众数计算•对于分组资料的众数计算•众数的性质第四节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及其他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种平均数的关系第五章离中趋势测量法第一节全距与四分位差全距•四分位差第二节平均差对于未分组资料A•D的计算•对于分组资料A•D的计算•平均差的性质第三节标准差对于未分组资科S的计算•对于分组资料S的计算•标准差的性质•标准分第四节相对离势变异系数•异众比率•偏态系数第六章概率与概率分布第一节概率论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事件之间的关系•先验概率•经验概率第二节概率的数学性质概率的数学性质•排列与样本点的计数•运用概率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第三节概率分布、期望值与变异数离数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分布函数•数学期望•变异数第七章假设检验第一节二项分布二项分布的数学形式•二项分布的讨论第二节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建立假设•求抽样分布•选择显著性水平和否定域•计算检验统计量•判定第三节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数学形式•标准正态分布•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法第四节中心极限定理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第五节总体均值和成数的单样本检验σ已知,对总体均值的检验•学生t分布(小样本总体均值的检验)•关于总体成数的检验第八章常用统计分布第一节超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的数学形式•超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关于超几何分布的近似第二节泊松分布泊松分布的数学形式•泊松分布的性质•关于泊松分布的近似第三节卡方分布( 分布)卡方分布的数学形式•卡方分布的性质•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第四节F分布F分布数学形式•F分布的性质•关于F分布的近似第九章参数估计第一节点估计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第二节区间估计精确性和可靠性•抽样平均误差与概率度•区间估计的步骤第三节其他类型的置信区间未知,小样本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总体成数的估计•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第四节抽样平均误差简单随机抽祥的抽样误差•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整群抽样的抽样误差•等距抽祥的抽样误差第五节样本容量的确定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确定样本容量第十章双样本假设检验及区间估计第一节两总体大样本假设检验大样本均值差检验•大样本成数差检验第二节两总体小样本假设检验小样本均值差检验•小样本方差比检验第三节配对样本的假设检验单一实验组的假设检验•一实验组与一控制组的假设检验•对实验设计与相关检验的评论第四节双样本区间估计σ12和σ22已知,对均值差的区间估计•σ12和σ22未知,对均值差的区间估计•大样本成数区间估计•配对样本均值差的区间估计第十一章非参数检验第一节符号检验配对样本的“符号检验”•符号检验与二项检验•简便检验•“符号检验”的作用第二节配对符号秩检验配对样本的符号秩检验•配对符号秩检验的步骤•符号秩检验的效力第三节秩和检验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秩和•秩和检验的具体步骤•U检验第四节游程检验独立样本的游程检验•游程•游程检验的具体步骤•差符号游程检验第五节累计频数检验独立样本的累计频数检验•累计频数检验的步骤•没有预测方向和已经预测方向•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之比较第十二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一节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第二节定类变量的相关分析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系数•系数第三节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同序对、异序对、同分对•Gamma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萨默斯(d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第四节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第五节回归分析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性质•相关指数R第六节曲线相关与回归第十三章检验与方差分析第一节拟合优度检验问题的导出•拟合优度检验(比率拟合检验) •正态拟合检验第二节无关联性检验独立性、理论频数及自由度•关于频数比较和连续性修正•列联表的卡方分解•关系强度的量度第三节方差分析总变差及其分解•关于自由度•关于检验统计量Fo的计算•相关比率•关于方差分析的几点讨论第四节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检验•积差系数的检验•回归方程的区间估计第十四章动态分析与指数分析第一节时间数列及其指标分析时间数列的构成与分类•动态比较指标•动态平均指标第二节时间数列的趋势分析随手绘法•移动平均法•半数平均法•最小平方法第三节指数分析法动态指数及其分类•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用与个体指数的联系来求综合指数•其他权数形式的质量和数量综合指数•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静态指数第一章导论统计是关于数字和数据合成的学问。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四版)课程练习题答案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四版)课程练习题答案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四版)课程练习题答案收集整理by kiss 阿黄Ps:1)本答案仅供社三需要看课本习题的同学参考使用2)本答案只包括6--13章,重点章节3)本答案来自网络,若有不全,请谅解4)共享光荣~~~~~~“社会统计学”第六章习题答案一、设X 1,X 2,X 3为简单随机抽样的3个观测值。

如果采用如下不等权的平均值:'123221555X X X X =++作为总体均值的点估计值,试说明它将比采用等权的平均值:123111333X X X X =++作为总体均值的点估计值要差。

解答:根据方差的性质'12322212321232221232221()()()()555221()()()()()()555441()()()252525925111()()()()333111()()()()()()333111()()()99913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σσ=++=++=++==++=++=++=因为'()()D X D X ,所以采用等权的平均值X 作为总体均值的点估计值比采用不等权的平均值'X 作为总体均值的点估计值更有效。

二、解答:75.0=x 20.0=S 05.095.01=-=α 96.12=αt 代入式(6.22)置信区间为:[]7892.0,7108.010020.096.175.0,10020.096.175.0=⎥⎦⎤⎢⎣⎡⨯+⨯-四、解答:5.4=x 5=S 05.095.01=-=α 96.12=αt代入式(6.22)置信区间为:[]48.5,52.3100596.15.4,100596.15.4=⎥⎦⎤⎢⎣⎡⨯+⨯-五、解答:60.0ˆ=p 40.0ˆ1ˆ=-=p q 10.090.01=-=α 65.12=αt代入式(6.33)置信区间为:[]6572.0,5428.020040.060.065.160.0,20040.060.065.160.0=⎥⎦⎤⎢⎣⎡⨯⨯+⨯⨯-第八章 单总体假设检验一、解答:H 0:u=2.5 H 1:u<2.564.311.04.011.05.21.21001.15.2-=-=-=-=x z65.1-=-αzz =-3.64<-1.65,故拒绝原假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的修正,并分别给出了d yx 和 d xy 两个
系数。
d yx
ns nd ns nd n y
d
xy
ns nd ns nd nx
d yx :仅考虑在y方向的同分对 d xy :仅考虑在x方向的同分对
.
三、s值检验
H0: s 0
H1: s 0
统计量:
S
z —N(0,1)
Se
s ns nd
Y\x
10
1
12
4
32
2
22
4
23
4
32
2
12
1
12
5
.
4、 Gamma系数的PRE性质:
PRE ns nd ns nd 与G系数相同
5、当定序变量只有两种等级 G
n1 n4 n3 n2
不计符号时(方向)与Q系数相同
.
三、 Gamma系数的检验
H0: r0
H1: r0
统计量:
z G 1 G2
ns nd n
.
例:在某地选取409名已婚男人,研究他们对 母亲的感情会否影响他们对婚姻的适应,并问 是否有总体推论价值。
婚姻适应
丈夫对母亲的感情
平淡 不错 良好 很好

32 41 26 28 127
一般
28 47 41 22 138
很好
15 69 61 59 204
75 157 128 109 409
.
每对父子(女)作为一个观测单元,将其等 级写成一个集合:如(1,2)
将等级差平方后求和 其极值会是怎样?
.
r 1、相关系数 s
以等级差的平方和为基础来讨论等级相关。
设样本共有n对单元,x、y均有n个等级
没一个单元x和y的观察值为:
xi , yi i 1,,23 n
等级差的平方和为:
.
Tx
C
2 ti
1 2
t i (t i 1)
t i Txi TXiyj
Ty
Ct2j
1 2
t j (t j 1)
t j Tyj TXiyj
.
根据下列数据求Tb
学生 A B C D
第一年名次 1 2.5 2.5 4
第二年名次 3.5 3.5 1 2
.
Tb的检验
H0 : b 0
1
2
11
29
3.3
7.
6
11
练习:学生工作能力不智商调查数据如下:二者是否有显
著差异?( a=0.05)
学生
活动能力名次
智商
1
1
110
2
2
110
3
3
105
4
4
95
5
5
120
6
6
94
7
7
100
8
8
105
9
9
105
10
10
.
110
第二节 Gamma等级相关
一、名词 1、同序对:x的变化方向与y的变化方向相
同。 2、异序对:x的变化方向与y的变化方向相
反。 3、同分对:存在相同等级 变量x具有相同等级 x同分对 变量y具有相同等级 y同分对 变量x、y都具有相同等级 x、y同分对
.
找同序、异序、同分对
单元
X的等级
y的等级
A
1
2
B
2
C
4
D
4
E
4
F
6.5
G
8
H
6.5
I
9
1 3.5 3.5 5 9 7 7 7
(1;n)(2;n-1)… 取值范围为:
.
rs的统计检验
目的:通过对抽样数据的检验,确认总 体中也存在等级相关。
H0 :总体变量x与变量y等级相关 s 0 H1 : s 0或s 0 统计量:
当 n 10 时,统计量 t rs 1 rs2
当 n 30 时,统计量 z rs 0 1 n1
.
第三节 其它等级相关系数
一、肯氏 系数系列
n n 1、 a (一般式):
a
1
s nn
d
1
2
当全为同序对时: 1
当全为异序对时: 1
a 取值: 1,1
.
2、 b
当出现同分对时:
b
ns nd
1 2
nn
1
Tx
1 2
nn
1
Ty
T x :变量x方向的全部同分对数
T y :变量y方向的全部同分对数
统计量 Z n 0 n
其中: n n s n d 2n 1 n (n 1)(2n 5)
18
.
3、 c
当同分对很多的情况下,先作成等级列 联表
c
1 2
ns nd
2 m
n• m
1
2பைடு நூலகம்
mns nd
n2m -1
m minr, c
.
二、d系数
D系数对等级相关系数的分母作了两个方
S
S
2r
n
1c
1
se
A2 B2
n 1
A
B2 3
nn
A 3B
1
2
A3 B3
nn 1n
2
.
.
二、 Gamma系数
1、表达式:G ns nd ns nd
ns :同序对数目;
nd :异序对数目
2、取值范围:
不考虑同分对时,当数据均为同序对 G 1 不考虑同分对时,当数据均为异序对 G 1
取值 1,1
.
3、利用列联表中频次计算 ns 和 nd
.
已知列联表,求同序、异序对
第十一讲 等级相关
第一节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r 一、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s
例:
1)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高配高、低配低 高配低、低配高
完全正等级相关 完全负等级相关
2)家庭背景与事业成就
.
现在,作如下调查: x=父亲的身高; y=本人的身高;
y﹨x 矮
矮 1 中 2 高 3
1中
2高
3
.
检验:
1)H 0 : xi 与yi 相互独立 双侧
H
x : 1
i
与yi 相关
2)H 0 :xi 与 yi 相互独立
H
x : 1
i

yi 正相关
3)H x 0 : i 与 yi 相互独立
单侧
H
x : 1
i

yi 负相关
.
例:某大学调查学生每周学习时间 与得分的平均等级之间的关系,抽 查的学生资料如下:
d
2 i
则:
rs 1
xi y2i
n
6 d i2
i1
nn 2 1
.
外貌等级:1;2;3; 4;5;6;恋爱的6对 男女学生配对如表:
求rs 并分析结果
.

男xi
女yi
1
3
2
2
3
4
4
5
6
1
5
6
r 2、 s 的取值范围:
1)完全正等级相关:rs 1
(1;1)(2;2) …
2)完全负等级相关: rs 1
.
变量
等级
学习时数 平均成绩 学习时数 平均成绩
xi
yi
d d2
i
i
24
3.6
6
7.5 -1.5 2.25
17
2.0
2.5
1
1.5 2.25
20
2.7
4
4
00
41
3.6
8
7.5
0.5 0.25
52
3.7
10
9
11
23
3.1
5
5
00
46
3.8
9
10
-1 1
17
2.5
2.5
3
-0.5 0.25
15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