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家夏衍先生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身旁人员说,我马上去叫大夫。就在他开门欲出之际,夏衍先生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事后有人说,一字之差,语言功底立现。其实,改“叫”为“请”,体现的不仅仅是语文素养问题,而是一个人的文明教养问题。
“请”是个有温度的字眼。不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也不论是说话还是行文,加一“请”字,会给人以和暖如春的感觉,既表达了说话者对他人的尊重,也赢得了他人对说话者的尊重。教养的效应,在一个“请”字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请”字的本义是拜访,《说文》诠释为:请,谒也。现如今,白话中大量使用的是转义或引申义。有时表示诉求,如,请示,请假,请缨等。有时用于邀约,如,请柬,请客,延请等。有时冠作敬辞,如,请进,请便,请坐等。
说到“请坐”,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副曾经流行很广的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在民间故事中,关于这副对联的原创者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宋代的苏东坡,一说是清代的郑板桥,差了650多年,联语的版本也有三四个。不过,所有版本的上联都一样,关键词都是“请”字。在这个掌故中,一个“请”字,将“势利眼”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所谓世态炎凉,不过如此。有些地方挂着“非请莫入”的牌子,虽然用了“请”字,但感觉上并不客气,甚至有些冷漠。至于正话反说:“把他给我请出去!”那温度可就降到了冰点以下。
含有“请”字的成语也不少,如,自谦地请求说“不情之请”,主动赔礼道歉叫“负荆请罪”,优厚的待遇称“大请大受”,上书除奸曰“批鳞请剑”,作法自毙谓“请君入瓮”,等等。含有“请”字的成语,大多源于古籍,有不少还自成一段故事,流传百世。但是,对有些带“请”字的成语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就会闹笑话。
如,三字成语“请骸骨”不是请求收尸骨,而是请求退职。这是中国古代官吏年老后请求告老还乡的一种谦辞,含有自我嘲贬的借代成分。语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范增听说项羽不再信任他,老大不高兴,就对项羽说,天下大势已定,大王您好自为之,请让我回家养老吧。与之相近的三字成语“乞骸骨”,也是这个意思。自古以来,人们对“知足不辱、功遂身退”而请辞的官员都给予好评,并传为千秋佳话。其实,封建时代的那些高官们,之所以要“请骸骨”,多是因为官场风云莫测,担心“后事终难继”,说不定哪天雷霆震怒,就不得善终了。
再如,“迎门请盗”与“开门揖盗”从字面看几乎雷同,但它们的含义却相去甚远。前者表达的是孝心至诚、息事宁人,后者比喻的是引进坏人、自招祸患。“迎门请盗”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说的是东汉时期,敦煌太守赵咨年幼丧父,十分孝顺母亲。一天晚上,他侍候母亲睡觉后,听到门外有强盗的声音,担心母亲受惊,就主动开门请强盗进家,给他们准备吃的。强盗们吃完后,就立即离开了。“开门揖盗”则源于张昭劝说孙权的一席话。据《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记载,孙策因箭伤不治去世,孙权悲痛不已,其手下谋士张昭奉劝说,现今奸邪竞逐,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伤守制,(而不去考虑大事),就像开门请强盗进来一样,不见得就符合仁义之道。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5月24日)
1、下列对“请”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夏衍先生改“叫”为“请”体现了他作为文学家的语文素养和高尚的文明教养。
B、无论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使用“请”字会给人以和暖的感觉,这体现了“请”的温度。
C、“请”字的教养效应是指它既能表达说话者对他人的尊重,也能赢得他人对说话者的尊重。
D、“请”字的本义是拜访,现如今大量使用的是转义或引申义,本义基本不用了。
2、下列关于“请字的温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请”字在冠作敬辞使用时,如“请进”“请便”等,它体现出的温度是和暖的。
B、在对联“坐,请坐,请上坐”的掌故中,此处的“请”字体现出的温度是温暖的。
C、在“非请莫入”的牌子上,“请”字的感觉上并不客气,体现出的温度是有些冷漠的。
D、在“把他给我请出去!”这句话中,“请”字体现出的是傲慢,它的温度是冰冷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含有“请”字的成语,“不情之请”“负荆请罪”“请君入瓮”等都源于古籍,还自成一段故事,从而流传百世。
B、对有些带“请”字的成语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如“请骸骨”不是请求收尸骨,而是请求退职的意思。
C、封建时代的高官们多因为官场风云莫测,担心自己不得善终,所以要“请骸骨”,此时的“请骸骨”含有自我嘲贬的借代成分。
D、“迎门请盗”与“开门揖盗”从字面看几乎雷同,但它们的含义却相去甚远。如果不懂得该成语的典故望文生义,就会闹出笑话。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7题。
赵德胜,濠人。为元义兵长,善马槊,每战先登。隶王忙哥麾下,察其必败。太祖取滁阳,德胜母在军中,乃弃其妻子来从。太祖喜,赐之名,为帐前先锋。从取铁佛冈,攻三汊河,破张家寨,克全椒、后河诸寨。援六合,中流矢,几殆.。击鸡笼山,捣乌江,下和州、含山。夜袭陈埜先营,拔板门、铁长官二寨,遂取仪真。授总管府先锋。从渡江,下太平,克芜湖、句容、溧水、溧阳,皆有功。从常遇春败蛮子海牙于采石,破陈兆先营于方山,下集庆,功最。从徐达取镇江,破苗军水寨。下丹阳、金坛,平宁国。转领军先锋。取广德,破张士诚水寨。复从遇春攻常州,解牛塘围,复广德、宁国。取江阴,攻常熟,擒张士德。从攻湖州。宜兴叛,还兵定之。擢中翼左副元帅。陈友谅犯龙江。龙江第一关曰虎口城,太祖以属德胜。友谅至,力战。伏兵起,友谅大败。遂复太平。下铜陵临山寨,略.黄山桥及马驮沙,征高邮。有功,进后翼统军元帅。
从太祖西征,破安庆水寨,乘风溯小孤山。距九江五里,友谅始知,仓皇遁去。遂克九江,徇黄梅、广济,克瑞昌、临江、吉安,还下安庆。进克抚州,取新淦。讨南昌叛将,复其城,炮伤肩。授佥江南行枢密院事。与朱文正、邓愈共守南昌。平罗友贤于池州,破友谅将于西山。复临江、吉安、抚州。未几,友谅大举兵围南昌。德胜帅所部数千,背城逆战,射杀其将,敌大沮.。明日复合,环城数匝。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暮坐城门楼,指挥士卒。弩中腰膂,镞入六寸,拔出之,叹曰:“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言毕而绝,年三十九。追封梁国公,谥武桓,列祀功臣庙,配享太庙。
德胜刚直沉鸷,驭下严肃。未尝读书,临机应变,动合古法,平居笃孝友如修士。友谅围南昌八十五日,先后战死者凡十四人。
(《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援六合,中流矢,几殆.。殆:死亡
B.下铜陵临山寨,略.黄山桥及马驮沙。略:夺取
C.背城逆战,射杀其将,敌大沮.。沮:颓丧
D.德胜帅.诸将死战,且战且筑,城坏复完。帅:军队中最高级的指挥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德胜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德胜母在军中,乃弃其妻子来从②夜袭陈埜先营,拔板门、铁长官二寨
③伏兵起,友谅大败。遂复太平④破安庆水寨,乘风溯小孤山。距九江五里,友谅始知,仓皇遁去
⑤德胜帅所部数千,背城逆战,射杀其将⑥友谅亲督战,昼夜攻,城且坏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德胜作战勇猛,且常常身先士卒,屡建战功,功劳越来越大,所以他的官职也越来越高。
B.赵德胜顾全大局,能够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跟从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等名将作战。
C.赵德胜在龙江第一关虎口大战陈友谅,最终运用伏兵打败陈友谅并活捉了张士德。
D.赵德胜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与陈友谅反复交战,最终在保卫南昌的战役中中箭而亡。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自壮岁从军,伤矢石屡矣,无重此者。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5分)
译文:
(2)未尝读书,临机应变,动合古法,平居笃孝友如修士(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荦(luò)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8、请简要分析首句“雨洗东坡月色清”中“清”字的妙处。(5分)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2)浔阳地僻无音乐,。(白居易《琵琶行》)
(3)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
(4)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5)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苏式《念奴娇·赤壁怀古》)
(6)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试题。
南怀瑾:传道解惑
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