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练习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 课件(共35张PPT).ppt

委婉含蓄—— 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 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 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 脍炙人口的名句。
清新自然—— 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陶渊明《归园田居》
冲淡质朴—— 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 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明净绚丽—— 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4)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的景象。(2分)
烘托的意境(抒发的感情):
“隐”和“没”字写出了由于主宾双方不愿分离,遂使宴会从夜 晚延续到拂晓,通过饮宴之长,暗示别情之深。这种以景衬情写 法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情。(2分)
练习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
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
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
平淡。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 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 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 脍炙人口的名句。
清新自然—— 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陶渊明《归园田居》
冲淡质朴—— 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 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明净绚丽—— 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4)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的景象。(2分)
烘托的意境(抒发的感情):
“隐”和“没”字写出了由于主宾双方不愿分离,遂使宴会从夜 晚延续到拂晓,通过饮宴之长,暗示别情之深。这种以景衬情写 法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情。(2分)
练习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
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
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
平淡。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
2024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赏析语言之炼句+课件52张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释】武均州:武巨。当时武巨
的手法。(表现手法) ②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
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 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
使,节度忠义军。十二月,知均州武 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解释句子)
钜派乡兵总辖杜隐北进,曾一度收复 西京洛阳。这时陆游在杭州任大理司
③“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 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
直兼宗正簿,闻报兴奋不已,挥笔喜 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表达效果和情感)
赋此诗。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
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关注单个角度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题目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高考对炼句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浅层面上对句意的理解。 二是较深层面上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的挖掘和评析。
炼句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诗中某联或某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2、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请赏析某句的妙处。 4、诗中某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5、某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请赏析某句诗的艺术特色。
关(注或多情个感角)度
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
望月有感
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
白居易
【步骤与答案二】: ①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②一“千里雁”,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
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作於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
一、炼句题答题步骤 角度三 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对全诗结构所起的作用。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课件ppt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悲壮慷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知识储备】
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
清新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例如:王维、孟浩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至乐无声唯孝悌 太羹有味是诗书
诗中有真味 乃需细品评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
【试题呈现·课堂探究】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程处士
【唐】王绩①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②,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注】①王绩在隋唐之际的乱世便绝意仕进,归隐田庐。②姬 旦:周公。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做简 要赏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解析:
①运用叠词。“扰扰”“悠悠”,突 出了世事的纷乱繁多,让人忧愁思虑不尽,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②通俗易懂(平实质 朴、朴实无华)。全诗语言不事雕琢,近 而不浅,质而不俗;③自然率真。全诗议 论、抒情自然率真,直截爽快,好恶分明。
悲壮慷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知识储备】
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
清新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例如:王维、孟浩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至乐无声唯孝悌 太羹有味是诗书
诗中有真味 乃需细品评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
【试题呈现·课堂探究】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程处士
【唐】王绩①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②,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注】①王绩在隋唐之际的乱世便绝意仕进,归隐田庐。②姬 旦:周公。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做简 要赏析。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解析:
①运用叠词。“扰扰”“悠悠”,突 出了世事的纷乱繁多,让人忧愁思虑不尽,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②通俗易懂(平实质 朴、朴实无华)。全诗语言不事雕琢,近 而不浅,质而不俗;③自然率真。全诗议 论、抒情自然率真,直截爽快,好恶分明。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一、评价题型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PPT课件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鉴赏语言)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 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 感。
考点连结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7广东卷) (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 术效果。(4分) (鉴赏语言) 答:(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 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 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 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 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 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 语言考点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 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 用诗词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 :指出描写的意境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答:本诗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抱村 的清江、自来自去的梁上燕、相亲相近的水中鸥,构 成了一幅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 憨态可爱;稚子敲针作钩天真无邪。(步骤二)。全 诗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考点连结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考点连结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7广东卷) (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 术效果。(4分) (鉴赏语言) 答:(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 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 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 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 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 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等。 语言考点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 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 用诗词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 :指出描写的意境或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答:本诗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抱村 的清江、自来自去的梁上燕、相亲相近的水中鸥,构 成了一幅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 憨态可爱;稚子敲针作钩天真无邪。(步骤二)。全 诗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考点连结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课件

第一步:解释句意
【参考答案】
这这首句描绘了钟声在苍翠的山中响起的情景。 第二步:具体分析
作者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以回荡山林、
经久不息的钟声,来衬托山林静谧的气氛;从色
彩和声音的角度,运用视听结合手法写景,用
“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
彼此沟通起来。
第三步:点明作用
表达了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感受。
2023诗歌鉴赏 之语言
炼 字
考点阐释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类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诗眼题)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什么是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根据内容和意境 的需要,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 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 事物或表情达意。
【规范参考答案】 ①“斗”为“相争,相斗”之意,写了江流曲折回转, 两岸石崖对峙相斗, ②“攒”为“聚集,聚拢,集中”之意。写了太阳尚 未出山,群峰聚集在一起。(释含义、结合诗句释义) ③“斗”和“攒”两字,都运用了化静为动(拟人) 的手法,“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两岸崖石耸立对峙 相斗的形态,体现了江崖陡峭之势;“攒”生动形象 地刻画出群峰集聚一起的姿态,使画面生动鲜活。 (手法+效果)
比较鉴赏
★诗中某字可否换为另 一字?请简述理由。 ★此诗有两个版本,你 认为哪一个版本的用字 更好,为什么?
炼字题方法小结
1.析本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及所用手法。
2.描情景: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3.说效果: 分析该字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描物”角度); 分析该字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造境”角度); 分析该字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写人”角度); 分析该字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抒情”角度); 分析该字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的作用(“艺术”角度)。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课件79张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shē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释: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 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 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3.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或情趣性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 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 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 始定为绿”。
诗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 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 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
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 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具体阐释如下: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浓厚的感情色 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流露 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 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 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liàng) 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 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移: 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 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问:颈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 请作简要赏析。
• ①释义: “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 • ②手法/翻译: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竹声萧萧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优质课件PPT共25张PPT

慨激昂;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 《观沧海》。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 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 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 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 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 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
陆游——慷慨悲凉 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牧——俊爽明快 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
诗歌语言风格常用 界定词语
清新 平淡 绚丽
明快 含蓄 自然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淡雅-- 像一朵别具风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 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 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
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 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八)豪放 特点:情感激荡、慷慨激昂、气势阔大
雄壮。 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到海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 千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大江东去” 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 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 “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 “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 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 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 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 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 板”而唱。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 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 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 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 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 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
陆游——慷慨悲凉 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牧——俊爽明快 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
诗歌语言风格常用 界定词语
清新 平淡 绚丽
明快 含蓄 自然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淡雅-- 像一朵别具风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 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 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
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 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八)豪放 特点:情感激荡、慷慨激昂、气势阔大
雄壮。 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到海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 千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大江东去” 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 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 “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 “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 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 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 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 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 板”而唱。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课件(共27张PPT)

6
示 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万里”“百年”的数字夸张,描绘出了辽阔无边的画面,极力抒发 分析
了诗人悲怆的感情 ①如实描绘,精练传神,诗意隽永,回味无穷; 效 果 ②虚化烘托,夸张突出特点,增强表现力; ③虚实相生,小大对比,强化情感抒发效果。
✓ 数词的出现往往伴随强调突出的作用。因此鉴赏时要抓住数词强调突出的对 象特点,把握数词的内涵。
✓ 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词)放
Hale Waihona Puke 到具体的诗(词)句之中,并结合全诗(词)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
来分析该字(词)的语法特点2或024年表可用达课件技巧。
11
诗 眼
所谓“诗眼”往往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 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 统摄全诗或某句的字词,具体表现为句中“眼”和诗中“眼”两 种形式。
分析 两个动词使用拟人手法,赋予花鸟人的悲喜,生动营造出国家动乱,万物同 悲的深痛哀伤。 ①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效 果 ②描摹情态,突出特征; ③表达传神,蕴含手法。
2024年可用课件
5
示 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 分析
诗
歌
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鉴赏
2024年可用课件
1
TIP
诗歌语言常见考察方向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
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
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鸣声生动
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最新版整理ppt
11
5、色彩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 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 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 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 欣赏时,有时可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 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典型的艺术特色,在其中的许多 优秀作品中,常常出现章节的反复重叠,各章节之间仅仅更换 个别词。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 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
最新版整理ppt
6
推敲字词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 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 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细字,脉脉绵绵,写出了春雨滋 润万物的细密。
最新版整理ppt
9
3.叠词
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
诗词鉴赏之 语言风格鉴赏
最新版整理ppt
1
诗词语言的美
1、美在准确传神:
齐己《早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
王驾《晴景 》: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 春色在邻家。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 陶潜“悠然见南山”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杜
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的词:
• 名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眼类
• 答题步骤: •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
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 住这个字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 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 (1)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 (2)从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 解题格式:
• 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15
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 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情感技巧等方面考虑】 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句句写燕子,实际上句句关着自己 的茫茫身世(总起) 。前四句写燕子两度衔泥,再逢故主,却远 远相望,侧面写出诗人苍老;第三联写燕子也是居无定所,暗喻了 诗人的漂泊无依的现状;尾联写出燕子翩然来舟慰我寂寞,迫于生 计又不得离去的场景,也是写出自己艰难的生活境遇(结合诗句分 说) 。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总结1)3
【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怎 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1
开篇
参考
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 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
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 凄凉,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 客急切归家的心境。
最后
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 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 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3
炼字专练2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的晚年。
问题: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 好?为什么?
答案:用得好,⑴ “绕”有弯曲缠绕的意思,
⑵通过一个“绕”字,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 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的情景,表现出 春水爱花、惜花、护花、恋花的场面,⑶侧 面写出了杏花的可爱,表达的作者了喜爱之 情。
2
炼字专练1 对月思故山 朱熹
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颈联中的“稀”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稀” 是“稀少”的意思。用一
“稀”字一方面表现了明月之星夜星星稀
显得稀少的夜空特点,另一方面借星星的
稀少衬托自己的孤苦无依。
凉。(确定·释字义) 秋气清冷,抒情主人公夜久无眠,百无聊赖地频剪烛花, 恹恹欲睡时却见床上洒满清冷斑驳的月影。(描景象) 第三第四句用顶针手法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凉床、 月影、梧桐三个意象共同营造了孤寂清冷的意境,烘托 了难以排遣的愁情。 (点作用)
9
关键字类(一词或一句领全诗类型)
• 紧扣该词分层次叙述诗句内容: • (1)每个层次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 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①(描述)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 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 集中。②(效果)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 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 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③ (效 果)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6
7
角度2(诗眼类)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頻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 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 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 造意境的。
8
参考答案
。
“凉”一语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凄
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
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
键。
14
比较鉴赏
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
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进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 解本诗的关键,你同意之物,由秋
风引出“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
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
12
关键字类(一词或一句领全诗类型)
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偿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 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从内容、结构、主旨、
起到了什么作用。 • (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
索、呼应、铺垫等)。 • (3)该词在对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表
达了… … 情感)
10
夜 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qiónɡ)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chénɡ)。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倚筇:扶杖。②燐:燐火,俗称鬼火。 ③萤:萤火。④土塍:田埂。
4
炼句题型
• 答题步骤:
1、描述句子(从关键词入手,或整句描 述) 。
2、交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3、说明效果(结构、主旨、形象、情景、意
境、情感等方面) 。
5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2005年山东卷)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试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诗歌鉴赏之语言 鉴赏练习题
刘冬梅
1
练字类
• 答题步骤: • 1、阐释某字的意思,指出运用的手法。 • 2、回归诗句具体描述(写出了什么)。 • 3、达到的效果(塑造的形象、描绘的景
象、营造的意境、抒发的情感等;另外考虑 技法、结构、主旨等方面的效果。) • 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