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谱看炎黄子孙寻根情结

合集下载

高考满分作文.由谱牒之学看寻根文化

高考满分作文.由谱牒之学看寻根文化

高考满分作文.由谱牒之学看寻根文化①前些年好些香港台湾的老人回大陆寻根,大陆人倒不觉得什么,近来大陆人自己也开始忙着修家谱,恍惚着,颇有些时光流转的味道。

②家谱这东西,起于一家兴盛之时,即如北宋眉山苏氏一门三学士,就重开了魏晋谱牒之风,算是引领了宋代修谱潮流。

但经逢乱世兵马饥寒,谁还管这个,民国的时候,散落的地方志与谱系,丢了烧了不知有多少,日本人感兴趣,一个铜子儿,买摞得文明棍高那么一堆。

由此,时兴修家谱了,也算是件好事。

③然而家谱岂是随随便便修的,一家的兴衰荣辱,颠沛流离,都系在一张纸,一本小册子上,一个人不过是一个小小枝杈,长在一个拥挤的辈分上。

岁月变迁,如果有幸保存,这将是我们今生今世的证据。

家谱,不仅是一本记录。

④家谱后面,有一个坚实稳固,可亲可敬的社会共同体,以血缘为纽带,既有宗法的严苛,又有骨肉的柔情。

它供给我们生存在这天地之间莫大的安全感,它教会我们立身做人,教我们礼义廉耻,它的威严自是纲纪,它的厚重却有悲悯,它才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源泉,我们走到哪里都信任依赖的地方。

⑤它,又在哪里呢?没有这样一个文化共同体,没有这样一个稳固的体系,谱,如何修?祠,如何建?连同那遵遵循循的家规家训一并无从谈起。

这,恐怕就是我们如今遭遇的难状了。

三口之家,五口之家,终于无法满足我们对家的期盼,家不仅要烟火温暖,还要有坚实力量,足以支撑我们昂首阔步走遍四方,带给我们骨子里的自信与丰足,由此,看见再多风雨交迫,面对多少人情冷暖,至少,心不会薄凉。

⑥人们努力地,努力地寻找,就是为了这样一种安全感啊。

有国才有家,可如今国富民强,家似乎还没有建立起来。

内心的萧瑟,像一条漆黑的走廊,时不时侵袭过阵阵的穿堂风。

我们就这样携带着内心的伤口,流离在大街小巷。

⑦“此心安处是吾乡”,给我一片心安,那是医我的良药。

⑧我要的并不多,只希望在纷繁变换中,有一群人可以紧紧抓住,相携与共,有一套亲切又庄严的法令通行无碍,有一本薄薄小册,用墨迹镌刻我们的名字。

寻根问祖,找寻姓氏根源

寻根问祖,找寻姓氏根源

寻根问祖,找寻姓氏根源风雨漂泊异乡路, 浮萍凄清落叶飞。

游子寻根满愁绪, 一朝故土热泪归。

此身何系根源竟,万里愁思盈客船。

落叶归根一直在中国人传统意识中占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姓氏排名的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老家是游子的根,而祖籍则是生命的根,她躺在族谱里蒙上厚厚的尘埃,但只要一触摸它,就会在我们生命的领域里发出铮铮的回音,烘托出旷久的古朴意境,这时,寻根故里的想法会顿时涌入心田,脑海里总会浮想起先辈们的桩桩往事。

说起寻根拜祖,黄帝故里是河南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

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每年的拜祖大典都会有众多国家领导人出席,各界知名人士也会相聚于此,共同祭拜祖先。

“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亲笔题词留念。

气势磅薄、规模雄伟、殿图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

港、澳、台同胞以及侨居国外的华夏子孙,每年都组团到此朝拜,以示不忘祖先。

平顶山刘累墓,中国第四大姓刘姓的发祥地是鲁山。

夏代孔甲年间,刘累因出生时手上显现“刘累”纹样,家人以为吉祥就以此为名。

当时,孔甲帝得到雌雄二龙,就命曾学习养龙的刘累饲养,龙死之后,刘累将龙献于孔甲帝,因为味道独特,就命刘累再献,刘累怕龙死的事情暴露就迁到了现在的鲁山县昭平湖地区,在这个地方垦荒猎鱼,最后卒葬在这个地方,刘累子孙后来便以刘为姓,这里也就成了刘姓的最早起源地。

李姓起源于现今的河南省洛阳、鹿邑一带,相传上古殷朝末年,有个贵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纣王的迫害,随母亲逃亡,到一处躲在李树下,又吃李子充饥,一生难忘,就改姓为李。

寻根问祖话家谱

寻根问祖话家谱

寻根问祖话家谱根问祖话家谱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家谱是中国文化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它能够维系人心、辅翼世道有着旷世久远的历史价值知世系之不紊,长幼之有别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和睦宗族且遵循五伦关系,注重孔孟之道寻根问祖话家谱家谱名称繁多,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之后逐渐遍及各个家族,私家修谱蔚然成风,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而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

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1.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族谱,流淌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族谱,流淌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族谱,是记载一个姓氏家族或家族某一分支的宗族氏系和历代祖先的名号谱籍。

在有些地方,族谱也称家谱。

族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是炎黄子孙根脉相连、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

族谱,流淌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

伴随着自然和社会演进的历史长河,源自同一血脉的家族,引领着自己的姓氏符号,形成了本家族的宗亲氏系,并逐步出现了记载宗亲祖先的谱牒。

这是血缘的延续,是根脉的连接。

不管你迁徙到何方,不管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族谱都将连接着你,血缘和亲情都将跟随着你。

历历族谱,蕴涵着祖先的图腾,流淌着家族的血脉,洋溢着族人的心香。

族谱,承载着义无反顾的民族凝聚力。

相同的姓氏构成了家族,百家姓氏和千千万万个家族的汇聚,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族谱体现了宗法与人伦这一维系家庭、家族关系的本质功能,同时它也具有维系社会、法律、道德、传统的深厚内涵。

这也是血缘的延续,是根脉的连接。

不管你是何氏何姓,不管你的家族大小,都要以炎黄传承为依归,以中华民族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而荣耀。

历历族谱,记载着炎黄子孙的春秋,体现着最基本的道德传统,凝聚着厚重的民族向心力。

族谱,积淀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族谱的出现,本身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赋予了一层新的内涵。

众多家族供奉列祖列宗的虔诚心灵,催生了祖厝、宗祠、家庙、神龛等的建筑辉煌和地域特色。

随着祭祖礼俗与儒、佛、道教的影响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祭祖规制、原则和程式。

去除某些不合理的成分,实为中华民俗文化之大成。

历历族谱,包含着华夏山河的人杰地灵,渗透着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族谱,连接着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亲情。

台湾同胞的根在大陆。

两岸人民同族同祖,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谱同牒。

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民族亲情,挡不住两岸族谱的接续传承。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历历族谱,连接着两岸人民的血脉,沟通着两岸人民的亲情,凝聚着两岸人民的民族精神。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家谱,是中国人的根!

家谱,是中国人的根!

家谱,是中国人的根!“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是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时,深思的一个人类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

千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这就是家谱。

家谱到底有什么用?1、明辨世系,尊宗敬祖“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亲我者,我亲之。

”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逐渐复兴,也体现了中国人不忘根本的初衷,渴求家族的团结。

2、寻根留本,承前启后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

”意思是说家谱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

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3、传承历史,问祖凭证随着祖国经济强盛,许多海外华裔热心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对于他们的父辈甚至祖辈,远在异国他乡,唯一能和祖先起着维系作用的,就是一本家谱。

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象征。

因此,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

家谱里都有哪些内容?姓氏源流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从一姓到一国一家,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家族的姓氏源流。

世系表“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

家训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例如曾国藩家训中对于读书要求“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

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论文

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论文

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论文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论文范文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依据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这就是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

中国家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家谱种类与沿革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

中国古代家谱不仅名目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多彩,根据家谱传承、记载方式不同,可分为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石碑家谱、书本家谱等。

结绳家谱:中国古代在文字产生以前,曾经历结绳记事时代。

东北鄂伦春人,到17、18世纪,还在马鬃绳上打结记事,通过打过多少结,知道本家族有几代人,五个结表示五代,十个结十代,他们将这种表示世代的绳结,挂在房子木樑正中,非常崇拜。

东北地区锡伯族,到20世纪初,仍保留结绳记载一家人辈数、人数、男女数的习惯,生一个儿子,在绳上系一个小弓箭,生一个女儿,则系一根红布条。

口述家谱:比结绳更为原始的一种家谱形式。

我国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都保存口传家谱的习惯,他们采取父子连名的形式,即父亲名字之后的一二个字,是儿子名字的前一二个字。

一般家族成员能背出三四十代祖先世系,最多的能背出90多代。

甲骨家谱: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家谱。

产生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其中有一些是专门记载一个家族人物、世系的甲骨,如“儿氏”甲骨,上面记载一个家族十一代十四个人的名字,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甲骨家谱,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家谱。

青铜家谱: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即金文家谱。

寻根问祖家谱溯源作文

寻根问祖家谱溯源作文

寻根问祖家谱溯源作文
在我小时候,爷爷总是给我讲那些关于家族的故事,说咱们家
以前多牛啊!家谱上,那些名字都像是星星,看得我眼花缭乱。

有一回,我偷偷翻看了家里的族谱,哇,字都看不清了,但每
一笔都像有魔力似的,让人能感觉到历史有多重。

有个名字我特别熟,那是我高祖的,听说他以前打仗特别厉害,就算是乱世,咱家
族也没怕过。

咱家的文化人也有,那就是我曾祖,他可是个大文豪。

我一想
起他,就觉得有股书香扑鼻而来。

以前他肯定特受欢迎,能写会画,那得多有才华啊!
说起我爷爷,那就得提提他的田地了。

他一辈子都在那片地上
忙活着,双手都磨出茧子了。

每次回老家,我都能想象到他在田间
劳作的样子,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真是让人佩服。

到了我爸这一代,咱们家就开始进城了。

他们在城市里打拼,
一点一滴都靠自己的努力。

我知道,我爸他们很不容易,但每次听
到他们的成功故事,我都特别骄傲。

现在轮到我了,我得把咱们家的传统和精神传承下去。

每次看到家谱上那些名字,我都觉得责任重大。

我得努力,让咱们家更辉煌,不能丢了老一辈的脸面!。

家谱寻根作文500字

家谱寻根作文500字

家谱寻根作文500字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这天我跟随着文学院的老师们参加龙门晒家谱活动,沿家谱寻根,探寻姓氏文化的奥秘。

在富春档案馆,孙校长向我们讲解了从吴国大帝孙权往下三代的谱系图,我们还知道了谱系图是欧阳修和苏东坡发明的,主要是用来记载祖辈们传下来的子孙后代的。

然后,孙校长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孙权的民间传说故事。

讲完了孙氏谱系图我们就在大厅里寻找自己的姓氏,可惜,在大厅里兜兜转转了半天也没找到我的姓氏。

坐了十多分钟的大巴后,我们来到了孙权故里—龙门古镇。

踏着卵石铺成的小路,沿着白墙黑瓦,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祠堂。

祠堂的大门上还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孙氏祠堂,使整个祠堂看上去庄严肃穆,让人不敢喧闹。

进入祠堂,只见主持晒谱仪式的孙老先生站在內厅里等候多时。

我们穿上了古代学子穿的汉朝服饰,和这古色古香的孙氏祠堂相呼应,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我们在孙老先生的指导下,先拜了三拜,然后上香,接着对孙老先生鞠躬作揖,再用双手接过他手里蓝色的孙氏家谱排成一队来到厅外的一张供桌旁,把家谱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最后一页一页地翻家谱,让每一页都晒到阳光,最后合上,让它在阳光下曝晒。

在翻家谱时,我也仔细地看了看,心中对民族姓氏文化不住地赞叹。

晒完了家谱,我们又在一旁的长桌长椅上画扇面,不少同学还在讨论应该怎么画。

我们画的扇面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的特点。

最有趣的是,画完扇面后还要给自己的画作取一个主题,而我的主题是:日出东方。

伴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有些人逐渐萌发了强烈的“寻根”和乡土意识。

而晒家谱能让它真正从文化上记录先祖智慧,拓启心智,激励他人。

炎黄子孙--寻根问祖

炎黄子孙--寻根问祖

炎黄子孙—寻根问祖---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

寻根为把握生命─寻找生命的来龙去脉。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是谓“问祖”。

“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的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

中华姓氏谱牒源远流长,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这对于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归宗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与特殊价值。

因此,华夏炎黄子孙尤其是近现代千千万万离乡背井流寓海外客籍他国的华裔,无一不把自己的姓氏(家族血缘的标志)与家谱(一家一族之史)视为命根,因为这是他们慎终追远、寻根渴祖以证明自己的中国血统区别于异国子民的最科学、最可靠、最永久的依凭。

一、寻根路标:组织机构姓氏是个人、家庭、家族祖传的代表符号,家谱则是寻根问祖的神圣证物。

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海外华人归国寻根热的兴起,姓氏谱牒及其相关研究机构和民间社团应运而生,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

现就部分组织机构及活动情况简介于后:(一)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该会是一个全球性的民间社团,也是一个包容较多姓氏的寻根组织。

目前参加这个组织的有陈、姚、虞、胡、田、袁、孙、车、陆、王等十姓。

首届世界舜裔国际大会于1982年在香港举行,盛况空前。

以后分别由台湾、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美洲各地轮流主办。

1999年4月,本会第十三届国际大会在河南许昌、长葛、郑州隆重举行,这也是该组织首次回到祖国故土认祖归宗。

来自台湾的80余位舜裔,以及来自香港、澳门与美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舜裔共500 余人参加了这一盛会,并进行了一系列祭祖扫墓、寻根归宗、旅游观光等活动。

台湾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世界陈氏宗亲总会、台湾省陈氏宗亲会、台中县陈氏宗亲会等4个陈氏社团联袂同来,他们身着黄色祭服,虔诚祭拜,格外引人注目。

(二)世界至德宗亲总会1976年,世界各地至德宗亲为寻根归宗共谋团结发展,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以世界各地之“至德堂”(吴、周、蔡、翁、曹)、“济阳堂”(辛、柯、蔡)及“六桂堂”(洪、江、翁、方、龚、汪)共12姓氏之宗亲为基本成员,这是深具规模的归宗大联合。

家谱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研究家谱的目的和意义)

家谱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研究家谱的目的和意义)

家谱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研究家谱的目的和意义)(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家谱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研究家谱的目的和意义)每个宗族都拥有共同的祖先和直接的血缘关系。

姓氏、家谱对宗亲文化的影响和发展

姓氏、家谱对宗亲文化的影响和发展

姓氏、家谱对宗亲文化的影响和发展
根亲文化是以根为缘而引发的一种追索族源、血脉相继的文化现象,包含姓氏文化、始祖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丰富内容,这种文化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文化,是叶落归根思想在另一种方式上的体现,也与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的伦理观念相符合。

寻根的文化意义
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源头,而寻根就是反向追溯,在文化层面一般分为两类:文明起源和姓氏起源,传统意义的寻根多指认祖归宗、追祖溯源,即为姓氏起源。

姓氏本是姓与氏的合称,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

研究中华民族的姓氏,继承祖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能帮助海内外华人实现寻根谒祖的夙愿。

家谱是根文化的传承载体
中国的家谱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是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

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作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成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谱文化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认清的姓氏来源,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

寻根认祖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
特别重视乡土之情、尊祖敬宗。

世界各地华人华裔纷纷回归祖国故土寻根祭祖,正是中华文化、民族血缘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姓什么有关尊严,特别是在很多男人看来,姓什么是不可逾越的自尊底线。

因此,姓氏也是传统文化中最权威的信仰,这也是在寻根文化中的值得信赖的主线。

姓氏文化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尊重现实意愿的同时,也要考虑历史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姓氏文化是永恒不变的主体。

“携手同行 走向光明”——浙江图书馆举行2010年国际盲人节大型庆祝活动

“携手同行 走向光明”——浙江图书馆举行2010年国际盲人节大型庆祝活动
等 领导 亲 临 现 场 , 视 障朋 友 共 同庆 祝 国 际 盲 人 与 节 的到来 。来 自全 省 的 2 0余 名 视 障 者 、 9 近百 名 视障者家属和 20 0 余名志愿者参加了庆祝活动。
幕。盲人高永根 自 自 编 演二胡《 天路》 浙江昆剧团 、 曾杰表演 《 琴挑 ・ 画眉 》 盲人 王保平 朗诵 自创诗 懒 、
参考 文献
[] 1 杜定友 . 方文 献的搜集 整理与使用 [ . 书 目文献 地 M] 见 出版社编. 图书馆学 目录学 资料汇 编. 北京 : 目文献 书
出版 社 ,9 3 19
[] 2 袁逸. 于地方 文献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集[ ] 福建论坛 ,05 9 关 J. 20 ( ) [] 3 张勇等. 地方文献研究理 论问题的再认 识 [1图书馆 , J.
过 了这个 特 殊 的节 日。 ( 王燕 萍 )
活动当天举行 了优秀盲人读者颁奖仪式。李 忠育等 6位读者荣获优 秀盲人读者称号。盲人歌 手陈敏敏用一 曲《 红旗飘飘》 拉开 了文艺演出的序

3 — 5
2 1 建 立地 方 文献征 集保 障机制 .
没有经费保 障地方文献征集 , 尤其是家谱 , 更
“ 携手同行 走向光明” —— 浙江图鹳馆举行 2 l oO年国际盲人节大型庆祝活动
1 O月 l 日 , 携 手 同行 走 向光 明 ” 0 “ —— 浙 江
图书馆 国际盲人节大型庆祝活动在杭举行。省委 宣传部副部长龚吟怡 , 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 副厅 长陈瑶 , 残联 副 理事 长 郑 瑶 , 盲 协 主席 夏 正林 省 省
歌《 光明行》 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志愿者的歌曲《 让 世界 充满爱》 节 目感染 了在 场 的每一个 人 。 等 “ 玩无 限嘉 年华 ” 味活 动安 排 了 门球 擂 台 好 趣 赛、 摸读 比赛 、 面对面 朗读 、 贴鼻子 、 夹球跑等互动 游戏 , 志愿者和市民朋友们也蒙上双眼上场 , 亲身 体验了身为盲人 的不便 , 同盲人朋友们一起度 陪

关于家谱作文(精选18篇)

关于家谱作文(精选18篇)

家谱作文关于家谱作文(精选18篇)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

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家谱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谱作文篇1过去我对家谱一点都不了解,就连家谱这个词也没听过。

据家谱网上说:家谱,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

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以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家谱是在上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记得是今年的端午节吧。

当时我们的家谱是在隔壁的爷爷家,爸爸带着我到了他们家,先是三叩九拜,并且申明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家族的发展史和更好地传承家谱如有不敬和不周之处请老祖宗担待和原谅之类的话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家谱我们的家谱是由三块四十厘米左右宽,一百六十多厘米长的布料缝制成的长方形表格状的,由于年代很久,上面的图案、表格和字迹都很模糊,边缘甚至还有两处破碎的地方。

我和爸爸、爷爷,特别是还有一个年纪较大、辈份很高的老爷爷的帮助下,费了不少的工夫才把上面记录的内容摘录下来:最上一排共一列,在家谱的最中间,写的是三代宗祖大人;第二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高祖父讳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高祖母讳王氏;第三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曾祖父讳志发和曾祖母讳赵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曾祖父讳志左行一;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曾祖父讳志有和曾祖母讳潘氏;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曾祖父讳志修。

第四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祖父讳会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祖母讳马氏;第五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遇文和故母讳王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遇成和故母讳李氏;第六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润行一和故母讳王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皇清显考讳(某)行一和皇清显妣讳(某)氏;第三列是皇清显考讳含行三和皇清显妣讳黄氏行一;第七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生员讳来周行一和故母讳黄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荣周行二和故母讳王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故父讳用周和祖母讳杨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故父讳平周行四从右到左第五列是故父讳相周行三和故母讳邱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六列是故父讳兴周行一;从右到左第七列是故母讳邱氏和故母讳尹氏;从右到左第八列是故祖母讳郭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九列是故祖母讳李氏行一。

祖宗十八代排列顺序

祖宗十八代排列顺序

祖宗十八代排列顺序祖宗十八代:即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可参考《称谓歌》来记忆: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止。

那么,古人规定这些称谓又是什么意思呢?鼻祖,指得姓始祖。

古人认为:“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在这个地方,“鼻”实指“第一”、“首创者",即“无中生有"。

现在,各种文化流派、行业、手技、事业的创始人都称为“鼻祖"、远祖,指特别遥远的祖宗、与自己相隔特别远特别远,明白的信息特别少特别少,故称悠远之祖为远祖。

太祖,指相隔太远的祖宗。

太,古时与“大”相通,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故太祖是指过于遥远的祖宗。

烈祖,指列传之祖。

烈,古通“列”,列举、列位、是指依序往下排列的祖宗,比太祖又要近一些了。

天祖,指比较远的祖宗。

天的本义为“头”,头部是在身体之上的,天也是在地之上的,因此天祖就是指比较往上、比较靠前的祖宗、高祖,指隔了一段距离(代数)的祖宗。

高,本义指楼台的高大形状、楼台比平地高,但不是特别高。

故古人规定在列祖列宗中,以一定的、相隔不是太远的祖宗为高祖。

曾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祖宗。

曾,古同“增",指增加,在“祖"之上增加一代,就是“增(曾)祖”了。

曾,古又同“层”,指重叠。

“祖”上再加一层,便是“重祖”,即“曾祖”。

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一代的祖宗。

祖字由“示"“且”二部分组成,“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手"。

追溯祖宗范文

追溯祖宗范文

追溯祖宗范文你想追溯你的祖先是谁吗?祖宗十八代又指哪些亲戚?在每个人的脑海之中,可能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想要追根溯源的谜团,就是身世之谜。

这里并不是说,查个DNA看看我是不是我爸我妈的孩子,而是想要知道,从血缘上我们到底是从哪里来。

如果能把我们自己的血缘能够一直追溯到第一个猿人,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虽然说这样的想法有些不靠谱,但是咱们中国有家谱可以帮助咱们往前倒制,来一窥祖先的面貌。

据考证,目前流传下来最古老、最详实体系最完备的家谱就是孔子世家谱。

因为孔子他老人家万代师表,历朝历代都推崇孔子创立的儒家,所以孔子这一脉记录的很详实,几千年来都清清楚楚,可是这里有个问题,就是除了孔子他们家好,我们现代人如今有家谱的,还知道家谱的,还传承家谱的,真的是越来越少了,而且很多人不光对自己家里的家谱了解的少,就连以前一大家子怎么称呼可能都已经搞不清楚了。

比方说到古代婚姻,我们都知道,很多都是表兄表妹,亲上加亲,但现在不行,不提倡,要优生优育。

我们经常听人说,说同一个村的同一个血脉的,必须要出了五族才能成为两口子,否则可能基因会有问题。

再有说某某人一Q低,说他发起脾气倔的像驴,简直六亲不认。

再比如说现实生活中,让单身的年轻人逢年过节最苦恼的事,就是被一群七大姑八大姨围起来问东问西,逼婚。

历史上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会动用一些连坐的酷刑!叫诛九族,甚至还有更狠的叫诛十足,斩草除根,相当残暴。

有时我们以前听到两个人互怼,如果急眼了,啥都骂,说祖宗十八代芸芸。

可想过这些个我们似乎很熟悉的什么六亲不认的六亲,七大姑八大姨,九族十族,祖宗十八代!不论亲疏远近,不论年头久远,真的知道这些亲人到底谁是谁吗?估计真要网上说的话往上走,就是爷爷的爸爸叫曾爷爷,就到顶了,往下说,就是孙子的儿子叫玄孙,就差不多了,说不上来了。

怎么办?六亲不认,这六亲是哪六亲?其实在不同的书籍当中,六亲有着不同的说法,比方说当年在左传里面就说,六亲的意思是父亲跟儿子,还有哥哥和弟弟,还有两个就是姑姐,侄子跟舅舅。

读《家谱与寻根》有感: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孝道

读《家谱与寻根》有感: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孝道

读《家谱与寻根》有感: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孝道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孝道——读《家谱与寻根》有感张洪意本文选自柳育龙编著的《家谱编修指南与答问》,需要者请联系作者购买。

春节回家过年?教你如何三天编修家谱柳育龙《家谱编修指南与答问》出版,附序言及目录按:张洪意先生曾写作《家乡,心中最后一座壁垒的坍塌》一文,之后笔者在新浪博客和微信平台转发。

偶然机会被他搜索到了,并且主动关注了微信平台,添加了好友。

期间,只是断断续续的聊了几次,说到了家谱,他也发了几篇文章和相关录音给我。

时隔近一年时间,笔者突然想到此事,但是QQ好友没有备注,查遍了好友才找到他,赠送拙作《家谱与寻根》。

说明其中艰辛,张先生在出差期间也多次语音发了下初读感想。

之后,又写下了长文。

幸运之至,有机会读到柳育龙先生所著《家谱与寻根》一书,同样作为一名寻祖人,震撼于柳先生的家族情结以及对于家族资料整理编辑的执着精神!感概甚多。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祖在广袤而古老的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面对生存环境中的各种灾难,先祖们的安身之法、齐家之宝、立命之本、家族之根到底是什么?今天很多姓氏的寻祖人,各自探寻着祖先生命历程、追寻着祖先的足迹。

在人类繁衍更替的生命长河中,几百年时间只是短暂的一瞬,如有资料可查,能很快明确每一个家族的先祖。

如今要完成这一过程到底有多难?寻祖必备条件的郡望、堂号一无所知,很多时候仅有一份家族辈字表,但仅凭辈字表,就无法确定我们到底来自家族的哪一支。

和大多数寻祖的宗亲一样,我们都遭遇到同样的问题:由于家谱无存,致使家族与上源失去联系,接通上源成为目前寻根连谱的最大困惑。

先祖生活的年代,对于家谱清修和记录并无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如谱序不能成章则可能出现家族各支派、世系辈分中的主要人物、生辰卒年、主要事迹失考并有争议,而可查的信息又非常有限,这对我们后人确定先祖也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我深知作为一名寻祖人决定整理家族资料时,那一定是有一种深爱家族的心结与情怀。

家谱——看见祖先的光芒

家谱——看见祖先的光芒

家谱——看见祖先的光芒“大清光绪丙子年,中元节过后的某一天,邻戚张翁寻我叙旧,于是我两人月下执杯,相谈甚欢。

觥筹交错间,张翁若有所思,问,我族于前明迁于此,数来已久矣,如今族内人丁兴旺,家族日益昌盛,您说,我可否提议修谱?我是怕如此耽搁下去,以后即便是想修也难以完成啊。

我说,修史可以知兴衰,修谱可以考其亲,也便日后子孙追根溯源,张翁若能如此行,也是家族幸事,当及早。

”于是,本族族谱应运而生,此段文字,便为族谱《序》内的一段选译文。

1小时候,最爱和爷爷在屋前的洋槐树下聊天,五月的风吹来,树底满是洋槐花香,我爱问爷爷许多关于家族往事的问题。

家里有厚厚几大本的族谱,都藏在爷爷带着锁的箱底,平时不经过爷爷同意根本无法见着。

族谱上按着世系、宗谱井然有序地写满了列祖列辈的姓名,庄重而又玄秘,我对那些素未谋面却又赐予我生命的先祖们充满了好奇。

不得不说,当你面对着厚厚的族谱时,便仿佛穿越了几百年的岁月。

你的祖先位位在册,他们悲凉而又欢喜的一生,都凝聚成了一个小小的名字,一一飘过眼前,他们的生命,轻不过三字,却又重若千鼎。

你肃然起敬,好似一个寻根的孩子找到了来时的方向,自己的身世一目了然,于是倍加涕零感怀。

族谱就是让你找到,归属感、自我认同感、以及血液里的家族自豪感。

2中国人的姓,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前,在原始社会里,姓大多以部落信奉的图腾转变而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形成、人口的增多,以“姓”为单位的族群才开始慢慢昌盛起来。

“国有史,州有志,家有谱”,在过去几千年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一直以家谱为载体,记录着家族几百年来的兴衰迭起,一字一句地向后人传递着先人的薪火,传扬着经久不衰的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

也可以说,家族,就是过去人们赖以生存的信仰。

人们以家族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每个人,都是为着家族兴起而努力。

3古汉人多崇拜螽斯(即蝗虫)之类的生物,因为此类生物繁衍众多,喻意多子多福。

那时的一对夫妻,平均会养育六个左右的孩子,无数的家庭组合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转载自周青耀《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依据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这就是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

中国家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种类与沿革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

中国古代家谱不仅名目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多彩,根据家谱传承、记载方式不同,可分为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石碑家谱、书本家谱等。

结绳家谱:中国古代在文字产生以前,曾经历结绳记事时代。

东北鄂伦春人,到17、18世纪,还在马鬃绳上打结记事,通过打过多少结,知道本家族有几代人,五个结表示五代,十个结十代,他们将这种表示世代的绳结,挂在房子木樑正中,非常崇拜。

东北地区锡伯族,到20世纪初,仍保留结绳记载一家人辈数、人数、男女数的习惯,生一个儿子,在绳上系一个小弓箭,生一个女儿,则系一根红布条。

口述家谱:比结绳更为原始的一种家谱形式。

我国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都保存口传家谱的习惯,他们采取父子连名的形式,即父亲名字之后的一二个字,是儿子名字的前一二个字。

一般家族成员能背出三四十代祖先世系,最多的能背出90多代。

甲骨家谱: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家谱。

产生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其中有一些是专门记载一个家族人物、世系的甲骨,女口“儿氏”甲骨,上面记载一个家族十一代十四个人的名字,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甲骨家谱,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家谱。

青铜家谱: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即金文家谱。

在出土商代末年的青铜器中,就有几件记载家族世系的青铜器。

在出土的周代两件青铜器中,有380字铭文,记载了一个家族七代世系和事迹。

石碑家谱:就是刻在石碑上的家谱。

所谓“刻谱于石,以垂永久”。

早在汉代,这种家谱形式较为盛行。

如汉代的孙叔敖碑。

民国初年,广西南丹县壕塘村竖“莫姓哨目族谱”,共412字,不仅记载莫姓家族世系,而且记载了家族源流。

较之甲骨、青铜家谱,石碑家谱要成熟得多。

书本家谱:即是书写、印刷在纸上的家谱,又分古籍和铅印家谱。

这是我国目前存世的最主要的家谱,数量在5 万种左右。

此外,尚有塔谱、布谱等。

三千多年来,我国家谱的内容、体例和功能,经历了不断丰富逐步发展的过程。

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先秦:家谱萌芽。

甲骨、金文中已有家族世系的记载,已具备了家谱的基本要素,但较简单。

周代的《世本》,记载了远古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迁居、名号等,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

汉代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已出现谱牒之名。

尤在南北朝,门阀势力极度膨胀,官之升迁,只辨姓氏高下,不考人才优劣,于是“有司选举,必稽谱牒”。

国家设谱局,出现审查机构,并出现谱学专家。

唐代:家谱发展,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打击门阀势力,提高李氏皇族地位,专门组织官员编纂《氏族志》,计293姓,1651家,分成9等,李氏—等,外戚二等,原来显赫的家族,列为三等。

武则天掌权时,又组织人编《姓氏录》,将武姓列为一等,再次打击旧有的士族势力。

宋代:转折时期。

家谱功能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功能;编修方式由官修发展为私修;内容更加丰富;体例因欧阳修编《欧阳氏谱图》、苏洵编《苏氏族谱》,创立新体例,人称欧苏体,成为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为家谱进一步发展、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

明、清以及民国时代:家谱普及,私修家谱蔚然成风。

清代康熙、雍正号召修家谱。

家谱普及,尤浙、苏、皖、赣、湘等地,家家修、族族修,有的续修二十余次(—般30年一修)。

少数民族也仿效修谱。

修谱成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

近50年:续修新谱。

尤在海峡两岸,台湾、福建等省较为突出,各省市均有。

台湾近50年来,新修家谱约有六七千种。

台湾2200余万人,绝大多数来自大陆,近50年遭人为隔离,他们以修谱表达心向大陆回归祖国的心愿。

福建新谱有数千种,其它省也有。

福建修谱不少是海峡两岸同一家族共同编修的。

大陆修新谱已尝试用新的观点、资料、体例、方法来续修。

这是群众中自发兴起的修谱活动。

如何看?从主流来看,应予肯定:有利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和平统—大业的完成。

当然也有个别少数利用修谱敛财,乃至复活和增强封建的家族势力,则要注意与警惕。

二、家谱内容家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O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

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曰月”等。

(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8)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10)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1)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2)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3)坟墓: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4)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5)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从上述内容看出,家谱具有以下特点: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

三、家谱的价值与弊端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可以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O历史上,家谱的编撰方式分为两个时期,功能作用不—:宋以前主要官修,主要是政治功能,修谱主要为世家大族、朝廷用人服务;宋以后主要是私修,修谱主要是道德功能,凝聚家族、维护族权,为宗族睦族服务。

当今时代家谱作为历史文献,有多方面的价值。

我们以前受“左” 的思潮影响,往往将家谱看作“四旧”,视为糟粕,有的烧毁。

即使保存在图书馆的家谱,也是堆放在角落里,听其尘封虫蛀,显然是不妥的。

开发家谱资源有以下几方面价值:首先是文物价值。

存世的中国家谱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属于珍本,现存最早的《仙源类谱》,系宋代内府抄本,至今近千年,有些是明代的版本,有些是名人批校本,有些是钞本,都具有文物的价值。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列为该书善本的家谱就有635种,实际上远远超过此数字,这些家谱均属国家级的文物。

其次是资料价值。

著名史学家梁启超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数量可观的家谱,不仅对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人口兴替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即对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都能提供许多重要资料。

如对称雄一世的徽商研究,其中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即源于皖南徽商家谱。

再次,家谱具有教化功能。

家谱中一般都载有“家训气“族规”、“家法”之类内容,其中固然有不少封建思想,但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家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也有积极作用。

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也只有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会有生命力。

家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它曾经对凝聚中华民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对促进当代文明建设也必将起重要的激励作用。

最后是寻根价值。

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而且只有家谱才能提供这些资料。

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自1996年底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海内外的数万名读者,其中不少都是为寻根问祖来查询家谱的。

当他们从家谱中查到自己的祖先时,其兴奋之情真是难以形容。

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对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主要产生封建社会的文化载体家谱,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

几乎所有的旧家谱的谱序、凡例、族规家法等内容,都露骨宣扬封建忠孝节义、三从四德、重男轻女、族长灯等封建伦理规范,乃至封建迷信等。

其次是攀附假托。

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

如有的李氏称李世民为本族始祖,张氏则以张良、张飞为自己先祖,萧氏则拉萧何为自己祖宗等。

俗话说: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不一定是一家。

有些名人作序也是假托的,最明显是朱熹,翻阅朱熹作谱序的家谱达几十种,有的是真的,有的则是伪作,如朱熹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郑、洪、吴等姓的家谱同时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显系伪造。

明清时,有“谱匠”、“谱师”职业,专为有些家族制作伪劣产品。

再次是书善隐恶。

有的家谱凡例明文规定:“史则善恶俱载,谱则书善不载恶,为亲者讳也。

”家谱中,凡本族列祖列宗系官宦、名人、奇才、烈女的,则辟有小传,乃至编写传记、行状,刊载墓志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