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
司法局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计划
司法局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计划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全市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与省司法厅实现了三级内网和外网的互联,本系统网上公文传输系统、公文电子公章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均已完全开通使用;市司法局开通门户网站,提供网上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都已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应用。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1、发展思路。
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政府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各项基础工作,带动信息化发展,面向政务要求,服务人民群众。
2、发展目标。
依托现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构建功能相对完善、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完善外网门户网站在线服务和互动功能,基本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信息公开机制;提升拓展内网功能,加强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机关内部办公信息化。
三、重点内容1、继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严格执行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政府关于信息公开的各项制度,以市政务信息公开平台为依托,做好各类主动公开信息的加载及各类依申请公开信息的答复工作,做到及时、准确、便民。
2、加强内网应用系统建设。
规范本系统内部公文收发文管理、信息报送、业务数据管理,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
3、完善外网门户网站建设。
强化网站面向公民的在线服务和互动交流功能,提升网站服务水平。
4、实现政府各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建设跨部门、集约化的协同办公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把各个部门孤立的信息系统联系起来,实现各部门间的数据资源共享,高效传输各种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公文传输、信息共享和交换、政府部门间审批等功能。
那一世范文网四、保障措施1、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电子政务工作原则上由主管领导负责,并设立专管或兼管部门;加大组织、协调和建设力度,特别是在技术力量调配、资金投入、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鼎力支持,帮助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问题。
2、加大经费投入。
将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加大投入力度。
“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的新思路
“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的新思路作者:孙丽君来源:《中国经贸》2011年第12期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优先发展领域和建设重点。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十二五”时期,也是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
因此,全面规划“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是不断提高服务型政府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市场主体的水平,努力培育和改善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环境的重要途径。
一、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1.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
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信息公开程度不高,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为公众服务的功能还比较缺乏。
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电子政务管理中治理和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还比较低。
2.基础建设及系统运行维护费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设更新换代较快,资金需求较大。
长期以来,信息化后续维护资金来源问题尤为突出,投入渠道不畅,投入资金不多,信息化基本建设和运行维护都存在很大缺口。
现有设备陈旧老化,存储空间小,运行速度慢,网络体系不完整,配套设施不齐全,信息交换手段落后。
3.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一些单位对政务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观念落后,缺乏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思想上重视不够,工作上力度不大,仍然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队伍不完善、运行机制不顺畅、工作进展不迅速、支撑核心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4.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
一些单位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一些领域重复建设突出,一些领域又严重缺位,一些单位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个“信息孤岛”,大量的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信息资源效益低下和严重浪费。
5.标准制度与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信息化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权威的国家标准体系,不少领域没有标准,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弱,存在着被攻击等诸多隐患。
十二五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和分析
“十二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和重点分析“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两化融合、大部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电子政务建设正产生着深厚影响;技术环境方面,如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也正改变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就新时期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和重点这个问题,我对一些资料进行了学习,并结合以往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进行了“十二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和重点的一些分析整理,具体内容如下:一、“十二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趋势下一个时期,电子政务将致力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和公众的能力。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提出,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这四方面是影响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四方面中,我认为社会环境这个因素需要我们特别注意,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未来网络民主与网络监督的发展对电子政务的影响上,中国网民已经超过4亿,位列全球第一,网络民主和网络监督的快速崛起,会深刻地影响到政民互动。
微博打拐充分体现了网络和网民的力量,而突尼斯政变、埃及动荡等国际事件则体现了网络舆情导向巨大、快速传播、无征兆及难以控制等特点,所以我认为网络舆情监控技术与信息系统建设将会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点)四个方面影响来分析,未来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整体上用10个字概括:整合、互联、共享、重构、效率。
整合是指对已有电子政务系统要深入整合,实现重点业务领域的跨部门协同。
互联是指克服条块分割、信息孤岛,加快实现互联互通。
共享是指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的水平(我认为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是重中之重)。
重构是指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
效率是指提高电子政务的应用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
电子政务建设应如何创新?形成何种管理机制?如何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如何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新型电子政务运营模式?面对新时期电子政务的发展,如何上述问题,成为“十二五”时期完成电子政务有效推进的重点。
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工信部规(2011) 567 号关于印发《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发展是国家"十二五"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是政务部门提升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依据《2006 - 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我部制定了《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前言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国家"十二五"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系统各级政务部门政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政务部门提升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举措.依据((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作为"十二五"期间推动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成绩和形势(一) "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成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电子政务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地方和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普遍开展,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继续完善,许多地方制定了相关法规。
市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总体思路
市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市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总体思路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优先发展领域和建设重点。
为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据国家《关于做好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意见》的总体部署及省工信委“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信息化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我市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子政务稳步展开,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
1、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框架体系”建立,即全市各级机关办公业务网互联互通,并与66个市直部门和4个县区实现网络连接;市政务专网由横向和纵向主干网络组成,横向联通全市各政务机关和部门内部网,纵向连接国家、省级和各县区政务专网,成为全市覆盖范围最广泛的政务系统专用互联网络;市政府门户网站是市政府设在互联网上的正式站点,成为市政府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的门户;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逐步形成,目前建有纵向业务系统28个,横向业务系统6个,并运行有国家政务外网业务系统12项。
建立专业数据库28个,其中人口信息库、法规数据库、信用基础信息库,以及政务机关和部门重要业务数据资源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网络和网站建设快速发展,全市投入近亿元,80%的市直部门、所有县区政府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和互联网信息网站。
建立公共信息平台,财政投资近3000多万元,正在搭建网上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电子监察等应用系统的支撑平台及政府部门数据交换平台。
2、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服务企业、服务市民能力得到了提高,依托市政府门户网,73个市政府部门和4个县区开展了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指南,提供网上表格下载等便民业务,方便了企业办事。
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依托政务专网开展贯穿各级、各部门的多种业务应用,建立了办公及业务应用系统80余个,政务机关的公文、信息、值班、会议、督查、建议和提案等主要办公业务实现计算机处理和网络化办理;公文、信息、机要和明传电报在各级、各部门间实现网上安全传输;建立水利、防洪抗旱、人防、林业防火治安、交通等应急指挥系统8个;在线访谈、视频会议等多媒体应用逐步开展并取得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05•【文号】发改高技[2012]1202号•【施行日期】2012.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202号)党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办公厅、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36号),现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
各单位要认真领会国务院批复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请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到“十二五”期末,要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海市政府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政府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是各级政府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要求,结合本市信息化发展实际,深入推进本市电子政务有关工作,切实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和发展形势(一)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按照“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和“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行政区之一”(以下简称“两高一少”)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显著。
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日益完善,传输环境极大改善,形成了由政务内网(市公务网)、政务外网、800兆数字集群政务共网等构成的基础公共网络。
电子政务安全基础设施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稳步提升。
市电子政务灾难备份中心启动了介质容灾服务,并开展了数据级灾备系统试点。
二是业务应用日益深化。
初步建立了实有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
进一步完善了以“金”字号命名的12个国家重点业务系统。
建成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电子口岸平台、网上行政审批平台等一批跨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并逐步推广应用。
三是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电子政务服务对象已经涵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增强了政府服务的便捷度和透明度。
以“中国上海”为标志的上海政府网站群的建设、应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推动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共服务、网上互动、移动应用、无障碍建设以及社会监督等方面,成效显著。
四是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行业评估,提高了电子政务的综合效益。
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办公厅设立电子政务办公室,会同市有关部门、单位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市电子政务工作。
不少区县和部门加强电子政务的标准规范、技能培训和人力保障等方面工作。
安徽省“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我省“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各级政务部门政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政务部门提升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举措。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成绩和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电子政务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提升党的行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基本满足现阶段全省电子政务发展需要。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徽省级节点已经建成,实现安徽政务外网与国家政务外网主干网的连接;相关业务单位应用系统已实现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联网通信和正常运行;建成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公共接口和基础数据库系统;完成省政务外网平台升级改造和十六个市级节点设备安装与联网运行。
二是全省政府网站体系建设日臻完善,网上服务质量稳步提高。
省市县三级共计170多家政府网站全部开通,政府网站绩效水平不断提高。
在国办、国信办组织的全国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安徽省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七年荣获全国优秀政府网站前十名的好成绩。
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卓有成效。
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契机,我省采取“统一组织、统一软件、统一编码”三统一的模式,大力推进各市、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成了目录规范、编码统一、分级管理、信息共享、易于监测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体系。
根据省政府要求,初步建成以发布最新科研成果、重大招商项目和就业劳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平台。
四是基础数据库建设和“金字工程”取得阶段性成绩。
全省人口、自然资源、空间地理和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资源基本完善,法人数据库建设正式启动。
电子政务“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_0
电子政务“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启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起草工作中,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如何从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的角度,深入研究“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从而做好“十二五”电子政务的规划编制工作,是当前电子政务领导机构面临的首要任务。
为使各地各部门更好地认识“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制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工作重点,10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在南京组织举办了全国地方电子政务干部培训班,就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电子政务应用的影响,以及各地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中涌现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授课指导和交流学习。
来自全国10个副省级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信息化主管部门的117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徐愈司长对参训学员提出了四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对电子政务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二是对国家十多年来电子政务发展过程形成的基本经验要有总体了解;三是对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发展动力要有基本把握;四是对今后如何开展电子政务工作要有一个基本思考,形成新的思路。
应邀在此次培训班上授课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王安耕、宁家骏等专家结合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总体趋势上要把握“融合、整合、渗透”六字要诀;以及“电子政务原则上的驱动力量是需求而非技术”的鲜明观点。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上海市经信委、无锡市人口计生委等单位分别就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试点情况,电子政务运维管理外包、政府网站发展、地方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人口信息共享和综合信息服务等电子政务的具体应用工作,与学员们交流探讨。
此外,培训班还组织学员赴江苏省地税江宁数据中心、南京建邺区信息中心、南京市公安局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关于我国“十二五”电子政务规划的一些刍议
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发展
强化政府服务与运行精细高效,推动信息强政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公众生活文明,提升 国民幸福指数
“发展战略”判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 技术革命已演进为经济社会
的全方位变革”
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进程,还 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11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总体思路
同时面临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 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创新能力不强,产业 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 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 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等亟待解决 的问题。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 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 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开创科学 发展新局面。
开展电子政务是的当前社会结构变化提出的诉 求
信息化发展对组织体系的影响—必然推进电子政 务建设与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促使组织体系全球化;以 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化管理正在取代传统的金字 塔式的管理结构;推动了政府和社会管理体制的 变革。
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使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 在社会就业结构中的比例大大下降;工作方式以 及社会就业形态将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从事信息 与知识处理的人员将会大量增加,可能出现新的 社会两极化现象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在提升政府业务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驱动 下,电子政务正在由相互独立走向融合统一;
在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政府 预算控制策略的驱动下,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 由分散建设走向统建共享;
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
对“十二五”电子政务工作的若干思考关键词: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信息资源;业务协同;信息安全;可持续发展摘要:从电子政务平台与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业务协同和应用服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五个方面阐述了对“十二五”电子政务工作的相关思考。
为了更好地推进“十二五”电子政务工作,目前各地都在编制或准备编制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很多,笔者认为,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是:出发点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夯实基础、突破关键,主基调应体现人性化、规范化、集约化、低碳化的科学发展思想,主要任务应围绕解决以下五个方面基础问题展开。
一、电子政务平台与网络建设《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对电子政务网络给出了明确的界定。
按照中央精神,各地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中,一方面普遍建设了满足电子政务资源共享、数据交换、业务协同的应用支撑平台,另一方面根据业务和平台性质都强化了相关网络环境建设,平台和网络对电子政务服务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
由于业务性质和覆盖范围、政务信息资源公开程度和共享方式、业务关联对象和其位置特性等现实情况,以及业务管理纵向主导、上下对口的现行体制,导致部门(行业)纵向网络建设不断得到强化。
而随着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服务层面的逐步拓展,网络自成体系导致电子政务发展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建设运维成本越来越昂贵,网间协同与共享越来越困难,特别是横向业务逻辑、信息一致性和对称性等问题越来越难以梳理和实现。
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基础设施,谋划好“十二五”电子政务平台和网络建设,是更好地保障电子政务安全高效和实现电子政务广泛服务的重要前提。
“十二五”期内,应按中办、国办要求完成电子政务内网建设,以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特殊办公需要。
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前言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国家“十二五”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系统各级政务部门政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政务部门提升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举措。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作为“十二五”期间推动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成绩和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成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电子政务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地方和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普遍开展,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继续完善,许多地方制定了相关法规。
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政务应用深入推进,富有成效的典型应用不断涌现。
中央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电子政务覆盖率已经达到70%。
金关、金税、金盾、金审等一批国家电子政务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应用进一步深化,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宏观经济管理、财政管理、进出口业务管理等宏观调控信息系统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等方面电子政务积极推进,改善和增强了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质量监管、人口和法人管理等方面电子政务应用持续普及,加强和提升了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
县级以上政务部门普遍建立政府网站,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等服务。
125期间电子政务发展新起点
125期间电子政务发展新起点十二五"电子政务:走向发展新起点"电子政务:走向发展新起点资源共享,业务整合,应用深化,投资问效,中国电子政务面临新转折的十字路口.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各地方,各部委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的代表纷纷指出,在我国电子政务走向"十二五"发展新阶段的道路上,借助行政体制改革的东风,进一步扫除资源共享的障碍,完善顶层设计以改变"纵强横弱"格局,促进"电子"与"政务"深度融合,向电子政务要效益,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资源共享:行政体制改革吹来东风一方面国家级政务内网不断向地方延伸,一方面各类业务专网大规模建设,客观上造成资源共享难度加大.在此次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经验交流会上,不少代表提出,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开展20年,但是资源共享仍是最根本的难题,而这一难题有望借助当前大部制和"省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的东风,得到有效解决.政府信息化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信息系统间的网上互联互通.要加强办公资源的整合,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消除"条"与"块"之间的割裂状况.从我国电子政务实施情况看,机构,组织部门之间的信息割裂,是造成"信息孤岛"长期存在的关键症结.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信息资源从以业务系统收集使用为主,向以信息数据内在逻辑为基础的全局数据仓库转变,是未来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如果说大部制改革对中央和省级电子政务发展中解决资源共享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市,县,乡三级,"省管县"从另一个侧面弥补了这一空白.地方政府的资源开发利用受到部门利益的干扰,资源共享率低,数据整合难度大,实现"省管县"从理论上讲,可以把体制上一些弊端打破,原来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分不愿意拿出信息共享,现在重新组合在一起,信息资源整合,数据资源整合体制被打破了.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信息资源的统一,同一信息资源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畅通共享,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面向"十二五"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互联互通,统一共享的信息资源,将成为实现更深化应用,更高效行政的坚实基础.业务整合:顶层设计打破"纵强横弱"格局各地方,各部委电子政务CIO们普遍认为,当前,信息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过去只是手段,现在已经与业务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不但"电子"和"政务"不可分割,而且推进,建设,应用三类主体也不可分割.杨学山认为,电子和政务的关系正在从结合向深度融合转变.在今天已实现主要业务数字化,网络化的单位,只提结合已经远远不够,结合是对原有业务流程复制,改造,而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提升执政能力,履行政府职责,对流程的考虑要更高层面,要重新设计,而其中离开信息化是做不到的.由此给我们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业务协同,推进电子和政务的深度融合.我国电子政务正在从以项目为主线转向以体系结构,总体规划为主线的全局推进模式,这正是业务整合的重要体现.今天,以项目为主线面临的问题:可持续性不足,缺乏运维费用,更新完善不能停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给部门,地方的全局性推进带来很大麻烦,导致纵强横弱,地方布局被割裂.近年来,电子政务项目往往是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系统里面的一个局部在推进,形成了很多的应用"碎片",造成"纵强横弱",垂直部门电子政务系统与地方电子政务建设不相协调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始终强调要业务协同,防止信息孤岛,要处理好纵横关系的由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碎片太多,当前我国在做"十二五"的电子政务规划,就是要整合碎片,做到真正的顶层设计.大家普遍提到,要加强国家电子政务中心的统一协调建设,使其成为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打破"纵强横弱"格局的主要抓手.应用深化:真正体现电子政务作用最新发布的《2010年~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10年年底前,我国将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规模,基本能够满足电子政务应用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根本目标的电子政务,势必将进入应用深化的发展新阶段.中联部信息办副主任任锦华指出,中国的电子政务经历了20年的发展,最底层的硬件和网络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决定它能发挥作用的是第二层,即各类软件体系,包括系统运行类,认证加密与安全类,职能业务类以及行政事务类应用软件.而网络是一切应用的基础,"电子"和"政务"深度融合之下,应用的深化需要互联互通,统一标准的全国全网来支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政务外网已覆盖到全国32个省区市,167个地市州,472个区县,各级接入部门达到9400多个.政务外网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公用政务网络,为促进各级政务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跨地域,跨部门,面向政务的应用系统,往往由于部门条块分割管理上的原因而难以组织和实现.就政务外网建设现状来看,地方政务外网建设情况参差不齐,纵向延伸性不强等问题都直接制约了国家政务外网整体效能的发挥,特别是影响了中央政务部门跨地区业务的开展.专家指出,"省管县"行政改革无疑为外网应用的纵向延伸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将能极大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在更大范围的深入推广.效果导向:缩短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看似开展得红红火火,在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服务整合等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的中国电子政务,在2009年的国际排名却节节下滑,原因何在专家指出,中国电子政务主要是落后在效果导向这个指标上,对政府行政绩效与公共服务的改善效果不够.进入"十二五"新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子政务,效果导向将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这一指标也将能把网络,系统,应用,服务各个领域的发展整合起来,真正实现电子政务回归本意.在效果导向思想的指引下,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将很自然地整合各类网络和系统资源,形成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服务.例如,浙江省绍兴县村级财务计算器监管网络建成后,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县两办,县纪委,县农办,组织等部门,以及各镇街,村的计算机均联入网内,实现了农村财务数据,农经管理数据的共享,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为各级的决策,管理提供了方便.再由县级财务与省财务系统实现对接,形成了从省到县,乡,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制.重抓应用,促进整合,努力建成电子政务统一应用,综合信息资源库和政务安全系统等三个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县乡政务外网,政务内网,网上审批系统,公务员邮件系统等统一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从省到县,乡的网上"无缝"对接,可以说将成为效果导向建设思路的具体表现.甚至在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上,效果导向的思路也将有很好的体现.例如针对农村网络水平较低的现状,省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平台,探索互联网,有线电视和电信网络的三网融合新模式,实现多种媒体,多种业务的信息交互和信息终端资源的整合;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各涉农系统的资源集成,并在农村基层(村,小区)终端进行有效整合,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十二五”规划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十二五”规划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作者:汪玉凯来源:《信息化建设》2011年第01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时期的规划建议,对未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产业、应用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全面推进国家信息化。
其中,在谈到电子政务发展时,《建议》明确指出电子政务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本文将对“十二五”期间,特别是2012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做一些分析和前瞻。
影响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四大因素(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电子政务的影响中国虽然成功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但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
比如,我国在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后明显暴露出的“三强三弱”特征:即保增长动力强劲,措施得力,调结构力度相对较弱,步履艰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成效明显,内需启动迟缓,消费拉动相对较弱;国有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表现抢眼,民营经济的作用相对较弱,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依然面临困难。
“三强三弱”的背后折射出四个问题:一是政府的潜意识中并没有真正摆脱经济增长方式的传统思维:二是救市的重拳并没有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转向内需驱动型,至少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三是救市的政策在某些方面可能导致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中断;四是救市有可能进一步强化垄断行业的地位,这和前面讲的国有企业在救市中表现抢眼有非常大的关系。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未来我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贯穿于整个十二五全过程,并对未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第一,从根本上改变由改革开放初期被动确立起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内需经济主导、积极扩大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二,逐步改变由改革开放初期确立起来的低成本出口战略,中国未来必将在世界产业链的高端占领一席之地;第三,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长期制约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塔城市电子政务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_0
塔城市电子政务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优先发展领域和建设重点。
为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9-2013年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和《自治区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结合我市信息化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我市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子政务稳步展开,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
1、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框架体系”建立,即全市各级机关办公业务网互联互通,并与67个市直部门实现网络连接;市政务专网由横向和纵向主干网络组成,横向联通全市各政务机关和部门内部网,纵向连接国家、自治区级和各县(市)区政务专网,成为全市覆盖范围最广泛的政务系统专用互联网络;塔城市政府门户网站是市政府设在互联网上的正式站点,成为市政府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的门户。
2、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服务企业、服务市民能力得到了提高,依托市政府门户网,54个市政府部门开展了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公开办事程序和办事指南,提供网上表格下载等便民业务,方便了企业办事。
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依托政务专网开展贯穿各级、各部门的多种业务应用,政务机关的公文、信息、值班、会议、督查、建议和提案等主要办公业务实现计算机处理和网络化办理;公文、信息、机要和明传电报在各级、各部门间实现网上安全传输。
3、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组织领导得到加强,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为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市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全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的指导、收集和编报,负责全市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和指导,负责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3日】【来源:信息化推进司】【字号:大中小】前言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国家“十二五”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系统各级政务部门政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政务部门提升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举措。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作为“十二五”期间推动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成绩和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成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电子政务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地方和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普遍开展,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继续完善,许多地方制定了相关法规。
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政务应用深入推进,富有成效的典型应用不断涌现。
中央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电子政务覆盖率已经达到70%。
金关、金税、金盾、金审等一批国家电子政务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应用进一步深化,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宏观经济管理、财政管理、进出口业务管理等宏观调控信息系统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等方面电子政务积极推进,改善和增强了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质量监管、人口和法人管理等方面电子政务应用持续普及,加强和提升了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
县级以上政务部门普遍建立政府网站,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等服务。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初步满足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各系统推进业务应用的需要,技术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普遍建立,管理制度规范逐步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二)“十二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国家电子政务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要求,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的关键转型期。
“十二五”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任务加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势紧迫;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更高,这些都对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电子政务依托的信息技术手段发生重大变革,超高速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了电子政务发展技术环境及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扎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对发展电子政务作用的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大力提升政务与技术融合程度,不断缩小应用成效与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之间的差距;符合电子政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健全,需要着力改变统筹不足、政出多门、分散建设、低水平重复、投资浪费等现象;国家电子政务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亟待加强,需要着力改变应用发展水平不高和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现状,加大解决行业与地方间条块矛盾突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难以推进等问题的力度;电子政务建设对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亟待提升,需要努力提高安全可靠信息技术和产品应用水平,切实转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薄弱的现状。
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集中力量解决国家电子政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电子政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应用和注重成效为主线,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应用成效,服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走一条立足国情、讲求实效、面向未来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
(二)发展方针1. 必须坚持将科学发展观贯穿电子政务发展全过程。
加快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坚持统筹规划,抓好顶层设计,强调政务与技术深度融合,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突出发展质量,注重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
2. 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服务社会公众为中心,围绕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发展重点,加快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使电子政务惠及全民。
3. 必须坚持把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要求。
切实以提高各级政务部门履行职责能力为目标,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应用推广,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力度,大力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突出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服务整体化,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 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和加强管理的有机统一。
积极探索新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构建互联互通和高效服务的技术应用体系。
顺应发展形势需要,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建设、运行和服务管理,开展考核评估,加大安全可靠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全面支撑政务部门履行职责,满足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各项政务目标的需要,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更加显著。
——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不断深化。
全面推进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符合科学发展的电子政务工作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统筹协调能力不断提高。
——应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县级以上政务部门主要业务基本实现电子政务覆盖,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明显。
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中央和省级超过85%,地市和县区分别平均达到70%、50%以上。
——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应用成效明显。
县级以上政府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电子政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平均达到70%以上。
县级以下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的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政务覆盖率分别平均达到50%、30%以上。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取得重大突破。
县级以上政府普遍开展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共享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业务协同能力不断增强。
主要业务信息共享率平均达到50%以上。
——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加强。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应用支撑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率平均达到85%以上,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达标率平均达到60%以上。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县级以上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应用不断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取得显著成绩。
四、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一)加快推动重要政务应用发展1. 推进业务应用协同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作用,围绕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优先推进经济运行、财政管理、综合治税、强农惠农、城市管理、国土管理、住房管理、应急指挥、信用监管等一批重要协同业务应用。
加大行业与地方应用发展的条块结合统筹力度,努力构建基础统一与应用协同的电子政务应用整体发展格局。
兼顾行业与地方业务应用发展,行业业务应用发展纵向部署要充分考虑地方实际,加强与地方应用建设和发展衔接。
地方要加强行业与当地应用的统筹协调,建设内容纳入当地电子政务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配套工作,满足行业业务应用要求,确保纵向互联互通的行业电子政务应用整体发展。
2. 推进部门业务应用发展。
围绕信息化环境下提升执政和履职能力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政务部门业务应用发展,全面支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扩大应用规模,逐步实现应用全业务、全流程和全覆盖,推动政务与技术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应用成效。
加强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应用功能建设,提高信息分析和利用能力,创新分析研判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能力,提升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水平。
推进法规、规章、政策制定和实施管理,加强实施情况信息采集和落实成效分析评估,支持动态调整,增强科学决策能力。
加强信息综合利用,强化信息分析研判,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推进国家级全民健康保障、住房保障、社会保障、药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能源安全、安全生产监管、市场价格监管、金融监管、社会信用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
3. 强化政府网站应用服务。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推动网上办事服务,加强政民互动。
加大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力度,不断丰富公开信息内容,提高公开信息质量,增强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大力提升政府网站网上办事能力,以社会公众为中心,扩大网上办事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不断提高网上办事事项的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结果反馈等五项服务功能覆盖率,提高便捷性和实效性。
推进政府网站政民互动服务发展,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及问题的受理、处理及反馈工作机制,实现网上信访、领导信箱、在线访谈等互动栏目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加强政府网站服务保障和运行维护保障,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加大管理力度,开展绩效评估和考核,大力提高政府网站服务能力。
(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用1. 深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应用。
加快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应用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
加快推进劳动就业应用,提供公共就业信息发布、需求预测、跟踪监测和失业预警等服务,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应用,覆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业务。
完善医疗卫生应用,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和药品供应服务体系,拓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