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性蕴涵和情感蕴涵角度看公文写作修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理性蕴涵和情感蕴涵角度看公文写作修辞
发表时间:2012-02-08T11:47:09.113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16期供稿作者:张蓬[导读] 公文写作讲求庄重规范,准确鲜明,简洁实用,和文学创作一样需要讲究修辞。
□ 张蓬
摘要:公文写作讲求庄重规范,准确鲜明,简洁实用,和文学创作一样需要讲究修辞。本文主要从公文的内容和形式上探讨写作修辞中的理性蕴涵、情感蕴涵,从而揭示公文写作的修辞特点。关键词:公文修辞理性情感公文写作讲求庄重规范,准确鲜明,简洁实用。修辞作语言运用的一种技巧,对准确恰当地表达内容、提高表达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但文学创作讲究修辞,公文写作也同样离不开修辞。
一、公文修辞中的理性蕴涵
所谓“理性”,指的是人将来源于经验的知识加以分析、综合与概括,使之上升为反映事物内部必然联系的理论,然后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用选择的目标和手段自觉改造世界的过程。公文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蕴涵丰富的理性信息。它往往通过对经验、认识、规律等的归纳、判断、推理、概括和提炼,总结成绩,查找不足,解决问题,寻求合作,发挥它的规范作用、宣传教育作用以及沟通联络、商洽协调、凭证记载等作用,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指导人们的行动和实践。因此,公文语言真实、客观,饱含理性。
从公文内容上看,语言主体总是以国家利益和党性原则为尺度,以语言为支柱,自觉地运用哲学、逻辑学来反映集体意志和主流意识,大到国家法规、政府报告,小到问题请示、事项通知,一份公文总是遵循事物内在的客观联系,顺理成章,条分缕析。因此,公文,尤其是带有论证的公文,如决定、意见、请示、报告等,只有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使人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起到公文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公文的语义内容是实践活动的理性概括,那么,负载着思想信息的语言形式理当对这种理性概括做出相应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段连、句顺、言密。从段与段看,公文各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客观事物和作者的思想认识开展的阶段或步骤在整篇公文中的反映,公文的段落之间常有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逻辑关系,结构严密,环环紧扣,首尾相连,层次分明,做到不偏不漏、切情合理,显现出思维、思想和行文的协调统一。一般情况下,下一个句群要承接上一个句群,下一个句子要连接上一个句子,修饰限制成分中定语用得少,补语更少,状语用的较多,且状语大都是介词短语,如表示对象和关联的介词短语“对……”、“对于……”,表示目的手段的介词短语“为……”、“为了……”、“以……”,表示原因和依据的介词短语“根据……”、“遵照……”、“按照……”出现频率很高。这样句子前后连贯,成为构成段落的稳定因素。有经验的公文语言主体往往在“大体”已定、大意已明的情况下,还要在前后贯通、上下衔接、分寸把握、声气协调等细微处反复琢磨,真正达到“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以文密促理密,以文周显理周,使公文内容更精确严密。
二、公文修辞中的情感蕴涵
尽管公文写作冷静、客观、公正,理性较重,但仍然表达了作者对客观现实的一定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求做什么、怎样做,允许的范围、面对的对象等都使写作主体自觉不自觉地、或强或弱地渗透自己的情感。晋代李密的一篇《陈情表》,十分真切地写出了祖孙二人不可须臾分离、相依为命的关系,情深深意切切,读之令人感动不已。前外交部长乔冠华也说的十分明白,要写好公文,根本问题是要带着情感去写,这样才不致冷冰冰,才能有战斗性,才能气势壮阔。可见,公文写作离不开情感。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的种类共有十二类十三种,不同形式的文种,语言特点不同,感情色彩也各有不同。如命令(令)、指示、公告等公文具有指令性,是强制执行文件,语言不能有丝毫的游移和含糊,情感表现直截了当。1949 年4 月21 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联名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前两条连用两个“奋勇前进”,言语铿锵,斩钉截铁,有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这样的文句,态度坚决,指令明显,情感强烈。再如演讲稿、讲话稿、各类发言稿等具有宣教性特点的公文,语言主体往往在情绪、心理上与听众息息相通,以引起听众感情上的共鸣。还有一类公文,如深表谢意的“感谢信”,亲切暖人的“慰问信”,充满喜悦的“祝贺信”,依依不舍的“告别词”,热情满怀的“欢送词”,慷慨激昂的“决心书”,诚恳真挚的“申请书”,具有号召力的“倡议书”等,更是情满全篇,溢于言表。但在有些语言环境下,情感表露却含蓄委婉。如在外交公文中表示“不赞成”、“反对”与“非常不赞成”、“坚决反对”等态度时,就常用“遗憾”、“非常遗憾”来表示,常用“由于种种原因”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表述不好说明的原因。现代汉语词汇十分丰富,每个字词代表着不同事物的概念和状貌,反映着不同的景象和情感。要做到感情表达准确,首先要认真推敲,精选最恰当的词语,准确地再现事物的状貌,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尼克松希望访华,但又不愿表现出太主动的样子,于是在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的《公告》里便表述为:“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总理……邀请尼克松总统于……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获悉”、“表示”、“希望”、“适当”等词表达了中美之间冷冻了二十几年后,刚开始出现好转的微妙关系。用词恰当贴切,既维护了大国尊严,又不失相邀的真诚,感情表达恰如其分。其次要精心辨析同义词,如去世、牺牲、伸腿、见阎王等等都是表示“死”的意思,但对于不同的死者却不能随意乱套。对死者表示尊敬、惋惜的,多用“去世”、“牺牲”等;对死者表示憎恨、厌恶的,则多用“伸腿”、“见阎王”等。除词语表现外,行文语气也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不同的行文对象和内容,有着不同的行文语气,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酿成大错。
参考文献:
[1] 王志峰.公文处理与写作指导[M].北京:北京标准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