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色的世界
色彩的世界了解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
色彩的世界了解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色彩的世界:了解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
无论是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还是人类艺术品的创作,色彩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对于色彩背后的原理了解有限,本文将深入探讨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这些基本概念,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色彩的世界。
1.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的反弹现象。
当光线照射到一个物体上时,根据物体的特性,光线会以不同的方式反射。
根据光线与物体表面的角度关系,反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1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发生在光线照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光线会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出去。
例如,当阳光照射到一面镜子上时,你可以看到反射出来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的角度一致。
这种类型的反射能够形成清晰的影像,被广泛应用在镜子、玻璃等物体的制造中。
1.2 漫反射漫反射发生在光线照射到粗糙表面上时,光线会以各种不同的角度反射出去。
这种类型的反射使得光线在多个方向上散开,不会形成明确的影像。
例如,当光线照射到纸张或者石头表面时,我们看到的是由无数个不同方向的反射光组成的景象。
2.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通过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改变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会发生弯曲。
这种现象被称为折射。
2.1 折射定律折射过程中,光线在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之间形成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关系,被称为折射定律。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小;入射角越小,折射角越大。
这一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将一根直杆插入水中时,直杆看起来弯曲了。
2.2 折射的应用折射现象不仅仅是光学原理的基础,还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例如,在眼镜的制造中,通过定制适合个体眼睛的镜片,可以通过折射现象来矫正视力问题。
同时,在天文领域,折射望远镜的设计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观测宇宙中的天体。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的三原色和色的三原色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光与色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三原色、色的三原色、光的色散现象。
2.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与色的奥秘。
2. 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色散现象。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光与色的相关资料、实验器材(如三棱镜、白色屏幕、光源等)。
2. 学生准备:好奇心、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光与色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彩虹、变色饮料等。
2. 探究光的三原色: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三原色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三原色的概念。
3. 探究色的三原色: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色的三原色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色的三原色的概念。
4. 光的色散现象: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光与色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彩色滤光片、设计彩色图案等。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光与色的知识点,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与光与色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与色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掌握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
2. 培养学生对光的传播和现象的兴趣,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方式、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
2.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八、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传播和现象的奥秘。
2. 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
光与色彩的关系
光与色彩的关系
光与色彩是宇宙中最本质的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光没有色彩,但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色彩。
如果没有光,没有色彩,世界将变得毫无生气。
首先,光产生色彩,而色彩则取决于光的波长。
短波的光会产生红色,中等波长的光会产生黄色,而长波的光则会产生蓝色。
每一种色彩都有着不同的强度,这取决于观察者的角度,也受到其他光的影响,可以变得越来越暗或变得越来越亮。
其次,太阳光被称为“白光”,它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线组成的,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色和紫色,它们会组合在一起形成彩色的光。
而月光则看起来是灰白色的,因为它只由比较少的不同波长的光组成,所以看起来比较暗。
此外,光还可以改变色彩。
一般来说,当光线变暗时,颜色会变深,当光线变亮时,颜色会变浅。
另外,使用荧光灯或激光灯,就可以通过改变光的光谱来改变色彩,从而获得比现实中更美的色彩效果。
最后,光也可以影响视觉效果,比如太阳光下,绿色的叶子看起来比夜晚时会显得更加鲜艳。
这是由于光在大气中穿行时会发生散射,从而影响物体周围的色彩。
总之,光与色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可以互相影响。
对于研究色彩,完全了解光的特性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光,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色彩及其表现出来的风貌。
- 1 -。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光和色彩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可以看到彩虹、日出、日落、蓝天白云等美景,也可以欣赏到电影、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中的色彩世界。
因此,学习光和色彩对于发展孩子的视觉能力和艺术欣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主要针对小学生,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活动,让他们认识光的基本特性,了解颜色的形成以及学会如何运用光与色彩。
一、光的特性1. 光的传播让孩子们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点亮一盏手电筒,用一张纸挡住光并向其他方向移动,孩子们会发现光随着纸而移动,而且光可以穿过一些透明的物体,如玻璃、水、空气等。
这说明光具有直线传播和穿透性。
2. 光速1.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来了解飞快的光速。
如在一个明亮的房间里打开一根荧光棒,并迅速在手上甩动,孩子们会看到光被迅速地抛掷,形成一条条弧线。
这就是光速非常快的一个很直观的实例。
2. 分享有关光速和光的其他特性的科学故事,例如牛顿如何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七种颜色的故事,以及爱因斯坦如何提出光速不变原理的故事。
3. 光的反射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比如让孩子站在墙壁前面,并投影一个光源在他们的背后,孩子们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投影在墙上。
其次,通过让孩子学习镜子反射法,让他们在实验中使用各种平面和凸透镜,观察到反射和折射现象。
二、颜色的形成1. 光分解实验使用一束光照射一个三棱镜,孩子们会看到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颜色在墙上反射。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白光由彩虹色组成的原理。
2. 颜料混合实验通过实验让孩子体验了解颜料的混合原理。
首先引导孩子混合黄色和蓝色的颜料,发现结果是绿色,这是因为黄色和蓝色颜料可以吸收紫外光,只反射绿色部分的光线。
相似地,让孩子尝试混合红色和黄色颜料,就可以得到橙色。
三、运用光和色彩1. 制作拍摄室首先需要为孩子制作一个黑暗的房间,并在房间的上部和两侧挂上白底灯布,开启适当数量的白光。
然后让孩子们制作用于打造几种不同的光效的物品——如传统的过滤器、颜料、泡沫纸等,让他们在摄影棚里拍照,体验颜色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用镜头记录自己的视觉创意。
【教案】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1+绘画
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光与色的世界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湘美版选择性必修《绘画》第二单元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是以探究色彩的本质为主要内容。
人是依靠眼睛辨别色彩的,而眼睛是一个光学接受器,所以人眼看到的色彩都和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本节课需要解决的:1.光与色的关系;2.固有色、光源色的概念; 3.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4.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2.课时学情分析:本课教授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是对色彩理论知识了解的不够透彻。
因此本课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的、实践的过程中了解色彩的相关知识。
3.课时学习重点: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深入分析绘画作品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某种情景的特征、突出作品主题,感受色彩的情绪和魅力。
4.课时学习难点:掌握一定的光与色变化规律和色彩绘画的表现规律与技能。
2.课时学习目标:认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与绘画的色彩有关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观察色彩的习惯,并能够表达出来。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通过座谈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绘画名作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绘画中的一些表现方式和风格与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
通过课上所学,尝试用色彩知识完成一组习作。
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产生对绘画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打下基础。
3. 课时教学过程:环节1:情境:播放视频《威尼斯的色彩岛》问题:这段视频里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教师小结:这些漂亮的色彩如果在漆黑的夜里,你还能看见吗?说明色彩的形成和什么有关?教师小结: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任何物体,是光赋予了我们丰富的色彩世界。
活动:学生欣赏视频评价:带入色彩鲜明,情感舒畅的教学情境。
设计意图:采用视频导入的模式,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课题《光与色的世界》。
环节2:情境:丰富多变的色彩(一)17 世纪,科学家牛顿发现白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而色彩就是一种可见光的光波在视觉上的一种反应。
高中美术第一课 光与色的世界 教学设计 (2)教案
第一课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切了解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表现规律,学会分析和判断画面的色彩倾向,能表达物体的大体色彩关系。
养成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高中生思维活跃、观察敏锐,但对绘画的色彩了解不是很深,对视觉艺术作品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也不一定深入把握,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品,尽可能获得更多信息,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色彩的习惯,并通过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使学生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
3重点难点学会分析和判断画面的色彩倾向,能表达物体的大体色彩关系。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导入请大家欣赏一段小视频,看看它向我们呈现的是怎样的视觉效果? 视频欣赏,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视觉感受。
教师小结:我们刚欣赏到了光下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色彩来源于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光是产生色的原因,色是被光感觉的结果。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光与色的世界! 导出课题:《光与色的世界》活动2【讲授】二、新课新授(一)、作品欣赏:固有色——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实物呈现,不同种类的四种苹果,其固有色分别都是不相同。
活动3【活动】(二)、实验(1)、小组分工合作,通过桌上的物品,探究物体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的关系,完成实验表格。
时间:5分钟光源色即光源的本色。
不同光源对物体色彩的影响:(表格1)小结:观察思考: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主要的受光面还是背光面? (表格2) 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观察思考: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主要是受光面还是背光面? 活动4【练习】知识点巩固(三)、进一步深化练习,看看所得出的实验结论到底如何在画面中体现出来。
作品欣赏:《色彩静物组合》说说哪个物体受光源色与环境色影响较大?活动5【活动】作品欣赏与解读三、印象派画家,以莫奈为代表的作品欣赏与解读,看看画家在画面中如何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的关系。
(一)、介绍莫奈印象派画家,作品欣赏《野罂粟》,请学生欣赏画面,并描述其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学生:蓝天白云下,田野中罂粟花美丽的绽放。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案
【学习环境及学习资源】
教室、多媒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材、实物准备(手电筒、粗糙的罐子、梨子、衬布等)
学生:教材书、绘画色彩工具材料(白纸、油画棒等)
【教学结构简要流程】
1、导入
2、新授
⑴光源
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重点)
⑶练习
3、小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本课是绘画技法理论课,也是色彩理论第一课,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理论知识,了解物象的色彩有三种:即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掌握物象的三种色彩:物象的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
通过讲授法,让学生了解三种色彩的概念。用展示图片的方法,让学生区别、对比,更好地认识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技术应用
设计意图
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色彩》视频(一分钟左右)
提问:刚才大自然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色彩在漆黑的夜晚能否看见?请同学紧闭双眼,假设是在漆黑的夜晚,能否看得见物体的色彩呢?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多媒体视频展示
引出课题
新授
讲授:固有色——即物象的本来颜色,并展示图片;光源色——即光源的本色,并展示图片。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物象在不同的光源下所呈现的不同色彩效果。
物象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呈现的不同色彩效果。
通过实物演示和课堂练习法让学生掌握物象在不同光源、不同环境下所呈现的不同色彩效果。
【教学方法】
本课基本色彩概念知识采用讲授法;不同光源、不同环境对物象色彩的影响采用实物演示法和对比分析法;引入课题采用提问式教法;还有课堂练习教法。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是针对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课程《绘画》所设计的一节课,主要内容为光与色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光和色的本质和相关概念•掌握颜色的基本理论知识•准确理解颜色搭配原理2. 技能目标•掌握各种颜色在调配和搭配中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提高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色彩表达和创作3.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对自然景色和人造物品的色彩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和分析,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兴趣和爱好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美术水平和兴趣爱好,为后续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教师应准备好使用的教具和材料,如颜料、画板、画刷等。
2. 导入活动教师将介绍“光与色”的概念和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常见艺术形式,如油画、水彩画等。
3. 中心活动活动1:颜色的色彩分类教师首先介绍基本颜色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RGB色彩和CMYK色彩。
教师将给出三个题目,让学生通过组合基本颜色的方式来完成。
活动2:颜色的调配教师给出颜色搭配表,让学生通过调配来达到颜色搭配表给出要求的结果,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活动3:自主创作在颜色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创作和表达,鼓励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课堂总结教师将对本节课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阐释光与色的关系和基本理论•讲述颜色调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教学难点•颜色调配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和创作达到对颜色的敏感度和表现力的提升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三个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形势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了活泼有趣、开放尊重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得到了积极的锻炼和提高。
同时,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个性化创作能力,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创新性。
色彩的物理理论——色彩原理
色彩的物理理论——色彩原理1.光与色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什么是光呢?从广义上讲,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不是物体),它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包括宇宙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等。
它们都各有不同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在整个电磁波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更确切地说,并不是所有的光的色彩我们肉眼都可以分辨。
只有波长在 380纳米至 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知觉。
这段波长的电磁波叫可见光谱,或叫做光。
其余波长的电磁波,都是肉眼所看不见的,通称不可见光。
如:长于780纳米的电磁波叫红外线,短于380纳米的电磁波叫紫外线。
实际上,阳光的七色是由红、绿、紫三色不同的光波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我们把这红、绿、紫三色光称为三原色光(目前彩色电视所采用的是红、绿、蓝,实际上混合不出所有自然界之色,只是方便而已,但光学一直采用红、绿、蓝为三原色,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色图”来表示),国际照明学会规定分别用x、y、z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百分比。
由于是百分比,三者相加必须等于1,故色调在色图中只需用x、y两值即可。
将光谱色中各段波长所引起的色调感觉在x、y平面上做成图标时,即得色图(见图2)。
因白色感觉可用等量的红、绿、紫(蓝紫)三色混合而得,故图中愈接近中心的部分,表示愈接近于白色,也就是饱和度愈低;而在边缘曲线部分,则饱和度愈高。
因此,图中一定位置相当于物体色的一定色调和一定的饱和度。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做了一次非常著名的实验,他用三棱镜将太阳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
据牛顿推论:太阳的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分解叫做色散,虹就是许多小水滴为太阳白光的色散,各色波长如下:单位:纳米可见光谱表:光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振幅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
波长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别,波长相同,而振幅不同,则决定色相明暗的差别。
色彩斑斓的世界:光的色散与彩虹形成原理
色彩斑斓的世界:光的色散与彩虹形成原理
引言
人类生活在一个广阔多彩的世界中,色彩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原理是自然界中引人入胜的现象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光的色散和彩虹形成的原理,揭开色彩斑斓的背后奥秘。
光的色散
光是一种电磁波,我们通常将光看作是无色的,但实际上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子组成的。
当光通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子会以不同速度传播,这就导致了光的色散现象。
色散是指光在通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子被介质吸收和散射的现象。
彩虹的形成
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出现在雨后的天空中。
彩虹的形成原理与光的色散密切相关。
当太阳光照射到雨滴上时,光会发生折射、反射和色散。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子被雨滴折射的角度不同,最终形成了七彩的彩虹。
彩虹中的色彩
彩虹中的七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些颜色的顺序是根据它们在光谱中的波长从长到短排列的。
红色波长最长,紫色波长最短。
因此,在彩虹中,红色位于外侧,紫色位于内侧。
结论
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原理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自然界中神奇而美丽的现象。
色彩斑斓的世界,充满了奇妙的变化和无限的可能性。
通过深入研究光的色散和彩虹的形成,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以上就是关于光的色散与彩虹形成原理的一些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让我们一起探索色彩斑斓的世界,感受光与色彩的魅力!。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反思
《光与色的世界》教学反思1、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让学生接受知识,这样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准备了一些绘画调色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加强学生对颜色变化的来源与直观表现起到引领作用,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教师讲学生猜的不良情况,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对学生的实践操作也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
2、注意语速,同时注意语调的起伏。
在做颜色的演示的时候,对于一些明显的现象可以让学生直接说出来,同时注意引导他们观察的重点,语速适当放慢,让他们有思考的时间。
有时候语调可以稍小或稍大,因为整节课如果都同一语调的话学生很容易感到听课疲劳而注意力分散了。
3、注意不用夹杂太多的语气词。
同时提问的时候注意要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自学得出结论,老师可以适当总结板书。
4、注意板书的时候要留够时间让学生做笔记。
讲练习题的时候要进行巡视,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从而调整进度,确保学生对知识点都能掌握。
5、老师讲得好并不代表学生对所有知识点都懂了,所以可以用堂上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从我让学生做小测验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三原色和三间色的颜色了解还不错,只是在对明度和纯度的把握上还不够,造成色相上有的颜色存在问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练习,把握对颜色调色的掌握,注意洗干净比以及调色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6、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自主研究,指导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和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平等、互助、和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增长经验。
在学生获得了一般的色彩知识后,可让学生独立完成静物写生,要求探究光源色、固有色与环境色所形成的较为丰富的色彩变化,把握画面大体的色彩关系。
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感受物象丰富的色彩变化,为学生欣赏色彩绘画作品和进行色彩写生打下基础。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自己的感觉是过于仓促,时间较紧,练习题在课堂上没有得给学生巩固。
绘画美育作业
第三章光与色的世界意与蕴的旨趣——绘画艺术美育一、填空题1、绘画是以_线条_、_色彩_、__形体__为主要造型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创造具有三度空间幻觉的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40)2、_维纳斯__的诞生实际上是在中世纪被长期禁锢的“爱”和“美”的诞生,是人性的诞生。
(44)3、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被称为“_文艺复兴三杰__”。
(45)4、对佛罗伦萨画派起重要作用的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_人文主义_思想。
(46)5、浪漫主义绘画深受卢梭启蒙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主张_个性解放__,_崇尚自然_,_歌颂自然_。
(48)6、国画现分为三大画科:_人物画、_山水画_、_花鸟画__。
(56)7、__山水画__,是一种表现山川之妙并能为人类寻求某种精神寄托的画种。
8、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_写生__为基础,以_寓意__、写意为归依的传统。
(72)二、名词解释1、绘画艺术美育解释:绘画艺术属于造型艺术,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形体为主要造型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创造具有三度空间幻觉的静态的视觉形象艺术。
(40)2、薄雾法解释:不用明显的线条来勾勒形象,而是用明暗来塑造形象,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柔和的光线和自然地色彩过渡。
(45)3、立体主义解释:立体主义主张把一切物体形象进行破坏和分解,即分解成为几何形体的切面,然后作家主观想象为基础将他们加以组合,使他们互相重合,继而又发展到在同一幅画中表现事物的不同的几个方面,以达到一种“全立体”的视觉感受。
(54)4、密体:解释: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具有笔迹周密的特点成为密体。
(58)5、造境:解释:即对现实景物进行更大胆的艺术概括,艺术提炼及艺术幻化,从而更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情感,理想与愿望。
(65)6、青绿山水解释:指采用石青,石绿及花青,藤黄等天然矿物和植物染料,在绢帛或宣纸上如实描绘和直反映自然景物的山水画。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001]
湖南美术出版社高二美术《绘画》教案光与色的世界[001]前言光与色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画面注入了生命和活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高二美术学生进行讲解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光与色的运用,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三种表现形式:透明、反射、折射2.学会利用光线表现立体感和体积感3.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运用方法4.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1.光的三种表现形式:透明、反射、折射–透明:是指光线穿透透明物体后出现在另一边,如玻璃、水等–反射:是指光线从物体表面反射回来,如镜子、光滑表面等–折射:是指光线经过介质后方向的改变,如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时的弯曲现象2.光的作用–使物体表现出明亮和色彩–表现空间立体感和体积感3.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运用方法–基本颜色:红、黄、蓝–三原色:红、黄、蓝–三次元色:橙、绿、紫–色彩搭配•同色系搭配:指将颜色的明暗程度混合•互补色搭配:指两个对立色混合后产生对比效果第二步:实践1.在黑色纸张上画出一个立体的几何体,分别利用透明、反射和折射的光线表现在不同角度下的明暗变化和形状变化2.利用不同色彩和色彩搭配,完成一幅色彩饱满的静物画或风景画3.将画作与同学互相欣赏,进行评析和交流效果评估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光的三种表现形式和作用,并在绘画实践中正确运用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运用方法,并在绘画实践中选出合适的色彩进行表现3.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有明显提升总结本教案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光与色的世界,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希望学生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并创造更加出色的绘画作品。
光与色的世界 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设计思想】形和色是构成绘画的基础。
本堂课是在讲完造型后,帮助学生开始认识色彩。
整堂课要以探索研究的形式作为主体基调。
最好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开展课堂讨论或者辩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积极研究绘画中光与色的奇妙。
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抛出新颖的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讨论发表之后,提出一些科学的论据,然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每一个结论得出后,都通过简单的小实验或者事实论证。
学生再通过观赏不同的绘画作品对比、分析光与色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是色彩单元中的第一节课,课的本身理论性较强,要让学生理解内容,要上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需要辅以例子,实验等手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理论现象,产生直接的视觉经验,教学效果才能轻松有效。
本课是以探究色彩的本质为主要内容的。
简单来讲:人是依靠眼睛辨别色彩的,而眼睛是一个光学接受器,所以人眼看到的色彩都和光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有以下几个要点是需要本堂课解决的:1、光与色的关系;2、固有色到底是什么概念;3、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4、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教学目标通过对光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思;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教材学生:教材、绘画色彩工具与材料观察我们身边的树荫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看看颜色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池州市中学一级教师职务评审细则(试行)[日期:2006-09-06]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制定本评审细则。
本评审细则适用于中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市、县级教研机构教研员,市、县级以及学校电教机构电化教育教学人员。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
《光与色的世界》教案绘画二单元第一课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美术《绘画》(选修)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第一课5、授课人:略6、学时数:45 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对光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气候、季节以及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识;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色彩表现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2、难点:色彩产生的基本条件,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三)、内容分析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光源色在写实色彩绘画中的主导作用。
难点是理解固有色与光源色之间的关系。
要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获得概括、归纳色彩的表现技能与方法,获得对画面色彩的初步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在直观体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内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目的。
(四)、学情分析本课所教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自我评价意识,对美术学科有较浓兴趣,但对美术及美术学科本身的一些知识并不很明确。
(五)、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创设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掌握色彩产生的条件及基本知识,理解物体色彩变化的条件及其变化规律,从艺术家运用色彩表现生活的作品分析中明确学习的目标。
Unit 3 The world of colours and light 话题语言应用——颜色与光的世界知识梳理
Unit 3 The world of colours and light话题语言应用——颜色与光的世界语言积累交际用语询问专业方面的问题(Asking technical questions)✧Where did you get the idea from? 你从哪里得到这个创意的?✧What did you do first? 你先做了什么?✧What did you do next? 接下去你做了什么?✧How did you get this effect? 你怎样得到这种效果的?✧How long did it take you to finish your work? 你用了多少时间完成工作的?✧How did you decide what to call it? 你如何决定它的名称的?✧What do you think of it? 你认为它怎么样?话题语句(1)1.描述绘画的词汇:religious宗教的realistic 现实(主义)的abstract 抽象的nature/ natural 自然/自然的detailed 详细的/精细的traditional 传统的rich 丰富的unfinished 未完成的modern 现代的delicate 精致的superb 卓越的ridiculous 荒谬的line 线条colour 颜色shape 形状figure 画像clay 粘土marble 大理石Western-style painting 西方风格绘画paint pictures 绘画make sculptures 雕塑design buildings 设计建筑2. 有关绘画的分类:canvas 油画woodcut 木板画line drawing, pencil sketch 素描print 版画sketch 草图watercolour 水彩画portrait 肖像画mural(大型的)壁画still life picture 静物画charcoal drawing 木炭画landscape(乡村)风景画abstract art 抽象艺术impressionist印象派abstract expressionist 抽象派watercolour 水彩画颜料oil paint 油画颜料canvas 油画布,帆布easel 画架palette 调色板paintbrush 画刷,画笔话题语句(2)谈论画家及绘画(注意划线部分,在阅读和写作中会非常有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1. 光波和声波皆可在真空中进行,不一定需靠介质。
因为: 光波不须介质传递,但声波一定须要介质。
( × ) 2. 光年是天文学上的时间单位。
因为: 光年是光一年所行径的距离,故为长度单位。
( ○ ) 3. 光由空气中进入水中光速变小,但频率不变。
因为:( × ) 4. 声波在空气中的速率比在水中快。
因为: 声速:固体>液体>气体。
( × ) 5. 右图为光线Ⅰ传到平面镜发生反射的形,图中角∠θ称为入射角。
因为: 入射角为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故入射角=90°-∠θ。
( × ) 6. 若光线入射方向垂直于平面镜,则表示入射角等于90度。
因为: 入射角应该为0°。
( × ) 7. 人向平面镜移动1公尺时,人与像的距离缩短1公尺。
因为: 像亦向镜子移动1公尺,故人与像的距离约缩短2公尺。
( × ) 8. 面镜皆是利用反射定律成像,且形成的像皆为虚像。
因为: 物体置于凹面镜焦点外侧能形成实像。
( × ) 9. 光线由水中斜向射入空气中时,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因为: 光在空气中速度较快,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 )10. 凸透镜成实像必须藉由纸屏承受,否则用眼睛直接观察看不到。
因为: 可用眼睛直接观察(想象以视网膜当纸屏),但光源强度不能太 强,否则易受伤。
( × )11. 凹透镜的成像随物体愈靠近透镜而渐小。
因为: 愈靠近透镜是渐大,但仍为缩小正立虚像。
( ○ )12. 若凸透镜成虚像,则物体愈靠近焦点其像渐大。
因为: ( × )13. 凸透镜若成实像,则物体愈靠近焦点,则像渐靠近透镜且渐大。
因为: 渐远离透镜且渐大。
( × )14. 将凸透镜遮住一半时,有一半的影像会消失。
因为: 物体所发出的光线仍可经另一半透镜而成像,但亮度会变差一些。
光与色的世界3( ×)15. 不能透光的蓝色塑料桶,是因为白光照射时,只吸收蓝光。
因为:吸收所有的光,只反射蓝光。
( ×)16. 绿色玻璃纸是因为白光照射时,仅吸收绿色的光,而让其他色光通过。
因为:吸收所有的光,只让绿光通过。
( ×)17. 黄色的衣服,若被红光照射时,将呈现绿色。
因为:衣服黄色是反射红光和绿光,今以红光照射,故只反射红光而呈红色。
( ×)18. 我们能看得到物体,是因眼「光」投射到物体,而使物体让我们看到。
因为:因物体会发光或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眼睛。
( ×)19. 绿光对绿色植物行光合作用效果最好。
因为:绿色植物反射绿光,故效果最差。
1. 右图为一束光线AO,由甲介质射入乙介质中的进行路径,试回答下列(1)~(5)题:(1) 在甲、乙两介质之交界面上,下列何者正确?(A)仅发生光的反射现象(B)仅发生光的折射现象(C)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及折射现象。
答:C。
(2) 反射线为OC,折射线为OB。
(3) 入射角为30度,反射角为30度,折射角为10度。
(4) 光在甲、乙两介质中,速度较快者为甲介质。
(5) 如果光线由乙介质沿BO射入甲介质,则折射光是否沿OA射出?是。
2. 如右图,有A、B、C、D、E五支蜡烛,F1、F2为焦点,F3、F4为2倍焦点,则:(1) 物体在A点时所成的像为倒立(正立、倒立)缩小(放大、缩小)实像(实像、虚像)。
(2) 欲得到大小相等相等的倒立实像,应将物体放在B点。
(3) 物体在E点时,所成的像为正立(正立、倒立),放大(放大、缩小)、虚像(实像、虚像)。
(4) 由蜡烛由A点移至D点,所成的像会愈来愈大(大、小),而由E点向D点移动所成的像会愈来愈大。
一、单题( C) 1. 有关声音与光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A)光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率不变(B)光的传播速率比声音慢(C)光可以穿越真空传播,声音则不能穿越真空传播(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光遇到障碍物则不会发生反射( B) 2. 有关针孔成像的性质,何者错误?(A)证明光有直进的性质(B)针孔愈大,像愈清晰(C)得到左右相反的实像(D)成像上下颠倒( D) 3. 利用一不透明纸板在光源前形成阴影于纸屏上,下列哪一种方法无法使影子变小?(A)光源远离障碍物(B)纸屏向光源移动(C)障碍物远离光源(D)将灯光调暗( B) 4. 假设月球至地球的距离为4×108公尺,则月球的光线传播至地球的时间为多少秒?(A) 2.66(B) 1.33(C) 0.75(D) 1330( B) 5. 如右图,AB为一不透光障碍物,C点为光源,DE为面镜,下列哪一点照不到光?(A) N点(B) O点(C) P点(D) Q点( A) 6. 一个人站在竖立的平面镜前1.5公尺处,将镜子向人平移0.5公尺,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多少公尺?(A) 1(B) 1.5(C) 2(D) 3( B) 7. 人靠近透明玻璃窗户时,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窗外的景物,也可藉由玻璃见到自己的影像。
下列何者是成这两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A)玻璃对光的散射与吸收(B)玻璃对光的折射与反射(C)玻璃对光的散射与反射(D)玻璃对光的折射与吸收( A) 8. 在晚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屋内(亮)与屋外(暗),中间以一片玻璃门隔开;以下叙述何者正确?(A)甲可从玻璃门中看到自己的像,但无法看到屋外的乙(B)乙可从玻璃门中看到自己的像,但无法看到屋内的甲(C)甲可从玻璃门中看到自己的像,也可看到屋外的乙(D)乙可从玻璃门中看到自己的像,也可看到屋内的甲( D ) 9. 如右图,MN 为平面镜,欲使入射光AO 反射后的方向为OB ,平面镜应该如何旋转?(A)顺时钟旋转25度 (B)顺时钟旋转15度(C)逆时钟旋转25度 (D)逆时钟逆转15度( A )10. 右图为光线反射的情形,若将平面镜逆时钟旋转10度后,则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夹角会变为多少度?(A) 50°(B) 60°(C) 70°(D) 80° ( C )11. 物体置于凹面镜的焦点内成像,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倒立放大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缩小虚像( D )12. 下列关于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可能成像的叙述,何者错误?(A)平面镜──正立相等虚像(B)凹面镜──正立放大虚像(C)凸面镜──正立缩小虚像(D)凹面镜──正立缩小虚像( A )13. 下列关于镜面的叙述,何者错误?(A)一般化妆用的面镜为凸面镜,会产生将脸部放大的像(B)在转弯路口所设置的凸面镜,可使视野范围较宽广(C)汽车后视镜一般都是凸面镜(D)紧急照明灯的灯头是由凹面镜所构成( B )14. 右图中由凹面镜的焦点F 处所发出的光线,其反射路径应为下列何者?(A) A 路径(B) B 路径 (C) C 路径 (D)以上皆可( B )15. 有一光线由介质A 射向介质B ,已知入射角为50°,则折射角为70°,则其反射线与折射线的夹角为:(A) 20° (B) 60° (C) 80° (D) 100°( A )16. 思亭家鱼缸的正上方装了一盏石英灯,当灯光穿过水面,会鱼缸底部形成一个圆形的亮圈。
请问:如果把鱼缸移走,则照在放置鱼缸桌面上的亮圈将会如何?(A)变大(B)变小(C)大小不变,但亮度变小(D)大小不变,但亮度变大(10. 原来入射线与反射线夹角=180-(55×2)=70(度),平面镜逆时钟旋转10度后,入射角减少10度,反射角也会减少10度,所以70-10-10=50度。
)( B)17. 人从水里看天上飞的海鸟,下列何者为合理的光线路径方向?(A)(B)(C)(D)( C)18. 雷射光由空气中射入三棱镜后,经过三棱镜并从三棱镜的另一面射出,则下列哪一个示意图最接近此光束的行进路径?(A)(B)(C)(D)( D)19. 光入射凸透镜的路径如右图所示,下列何者最正确?(A)甲(B)乙(C)丙(D)丁( B)20. 一个半圆柱状的透明玻璃,AB线段为其横截面半圆形的直径,O点为半圆的圆心。
若有一条光线自空气中对圆心O点射入此玻璃柱,则下列何者为光的正确折射路径?(A)(B)(C)(D)( D)21. 光线自空气中进入圆球状水滴,再从水滴内到空气中,其可能的行径路线如右图所示。
假设图中所标示光线可能的行进路径位于某一个平面上,且此平面通过圆球状水滴的球心,则下列何者最可能为光的行进路径?(A) A→C→D→E(B) A→C→D→F(C) B→C→D→E(D) B→C→D→F( A)22. 根据光的行进方向,判断右图中的镜面为下列何者?(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凹面镜( C)23. 如右图所示,F为透镜的焦点,则由主轴上P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其路径可能为下列何者?(A) a(B) b(C) c(D) d( A)24. 右图在凸透镜焦点内有一物体AB,当由A点放出一条光线如右图所示,经过透镜后,其偏折的路线何者正确?(A) K(B) L(C) M(D) N( A )25. 芳晖手拿一个透镜置于纸的正上方10公分处,结果如右图所示,则该透镜为下列何者?(A)焦距大于10公分的凸透镜(B)焦距小于10公分的凸透镜(C)焦距大于10公分的凹透镜(D)焦距小于10公分的凹透镜( C )26. 凸透镜前有一朵花,其位置如右图所示,则经透镜折射后会成为下列何者?(A) (B) (C) (D)( A )27. 下图中,F 为透镜的焦点,O 为透镜的镜心,则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之路径依序为何?(A) b 、c 、a (B) c 、b 、c (C) c 、b 、a (D) d 、c 、a( A )28. 物体在凸透镜前35 cm ,可得到缩小倒立实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下列何者?(A) 15 cm (B) 20 cm (C) 25 cm (D) 30 cm( B )29. 利用焦距8 cm 之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于一张纸上,则凸透镜与纸张距离多少时,纸张最易燃烧?(A) 4 cm (B) 8 cm (C) 16 cm (D) 16 cm 以上( C )30. 达达用焦距20公分的透镜做成像实验,装置如右图,p 为烛火至透镜的距离,q 为纸屏上得到到最清晰图像时,纸屏至透镜的距离。
调整p 值测量相对应的q 值,结果如下表。
当p =29公分时,在纸屏上所成之像为下列何者?(A)倒立缩小实像 (B)正立缩小实像(C)倒立放大实像 (D)正立放大实像( C )31. 物体垂直立于凸透镜主轴焦点上,当物体向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将逐渐:(A)变大接近镜面 (B)变大远离镜面(C)变小接近镜面 (D)变小远离镜面(25. 物体置于凸透镜的焦点内,可得放大正立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