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系列避难所背景一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射-系列避难所背景⼀览
如果把999个男⼈和1个⼥⼈(或999个⼥⼈和1个男⼈)关在同⼀个房间⾥数⼗年会发⽣什么事?这种想法⾮常猎奇。事实上,任何⼀个⽂明国度都不会允许进⾏类似的实验,但《辐射》中的避难所就为我们想象出了类似的场景。
从字⾯上来理解,被称为“避难所”的地⽅应该为幸存者提供⽣存的条件,但《辐射》中的避难所⽆意拯救任何⼈,建⽴避难所的真实⽬的是为了进⾏各种各样的社会实验。每个避难所都有⼀个实验项⽬,⽽⽣活在其中的居民则是⼀只只⼩⽩⿏。实验内容⼤多⽐较猎奇,有的还⾮常残忍。这不是开发者为了噱头刻意为之,从《辐射1》到《辐射4》,透过⽆数荒诞不经故事,开发者们实际是在向我们揭⽰⼀个道理:⼈性始终是我们最⼤的弱点。
11号避难所:服从权威是⼈类的天性
当最后⼀位居民踏进11号避难所后,⼤门就被锁死了。等待着避难所居民的是⼀个极其残忍的死亡游戏:每年都必须选出⼀个⼈⾛进⼀间密室献出⽣命,否则避难所内所有⼈都会被⼈⼯智能处决。第⼀个知道这条规则的⼈是11号避难所的⾸任监督,因此当他将这⼀消息公诸于众的时候,⽴即引起了公愤。感觉受到欺骗的⼈们⼀致要求让监督第⼀个去死。
尽管监督在避难所中拥有最⾼统治权,但是在和全体成员对抗的情况下依然显得势单⼒薄。监督苦苦解释说,⾃⼰在进⼊11号避难所之前也毫不知情,⽆奈在民愤⾯前还是百⼜难辨,最终只有哭着⾛进密室死去。从此以后,11号避难所每年都会民主选出⼀位监督,并让他在任期结束后充当牺牲者。被选出来充当监督的,通常都是⼤家公认品德败坏的⼈。
在杀戮游戏进⾏期间,11号避难所的⼤门持续保持关闭
随着时间流逝,所谓的坏⼈已经全部被投票处死,11号避难所开始⼈⼈⾃危。于是⼀些以操控选票为⽬的的利益集团形成了。它们仗着各⾃对选票的影响⼒不断威胁、压迫避难所内的其他居民。其中⽓焰最嚣张的是⼀个叫“正义团”(T h e J u s t i c e B l o c)的组织。
在⼀次选举前,正义团威胁⼀位叫做凯瑟琳的⼥性与他们全体成员⼀起去床上娱乐,否则就会选出她的丈夫。护夫⼼切的凯瑟琳只好屈服于淫威,可是万万没想到正义团最终还是⾷⾔将票投给了她丈夫。愤怒的凯瑟琳决定拼死⼀搏,便拿起武器陆续暗杀了多名正义团成员,并在被抓住后对⾃⼰的杀⼈罪⾏供认不讳。
11号避难所处刑牺牲者的密室
凯瑟琳如愿以偿,最终替代了⾃⼰的丈夫被选为新任监督。然⽽令各⼤利益集团意想不到的是,她⼀上任就利⽤监督的权⼒废除了民主选举监督的制度,并规定以后每⼀任监督都只能通过电脑摇号随机产⽣。如果这⼀法令最终执⾏,各⼤利益集团不但会失去威胁他⼈的资本,⽽且⾃⼰的成员也完全有可能被选为牺牲品。
各⼤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发起了武装政变,⽽凯瑟琳则获得了长期受利益集团欺压的弱势⼈群⽀持,于是⼀场旷⽇持久的冲突爆发了。绝⼤多数避难所居民都在这个过程中死去了。
当整个11号避难所只剩下5个⼈的时候,已经没有⼈对未来抱有希望。他们决定不再选出牺牲者,打算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死亡。但⼈⼯智能并没有杀死他们,⽽是⼀边盛赞他们是“光辉⼈性的好榜样”,⼀边打开了避难所⼤门放他们离开。原来11号避难所⼀直以来还有⼀条没告诉任何⼈的特殊规定:当所有居民⼀致拒绝选出牺牲品的时候,杀戮游戏就会结束。
进⼊处刑室后会先让你观看⼀段温馨的录像,随后就会突然被乱枪打成筛⼦
实际上揭露11号避难所秘密的⽂档⼀直静静地放在处刑牺牲者的密室之中,只要⼤家⿎起勇⽓冲进密室打败处刑机器⼈,就可以发现真相并脱离困境。可是⾃始⾄终没⼈敢质疑⼈⼯智能的权威,⼤家宁愿勾⼼⽃⾓互相杀戮直⾄全灭,也不愿团结协作,冲进密室⼀探究竟。最终因为绝望⽽打算集体⾃杀的5⼈真的可以算是“光辉⼈性的好榜样”吗?得知真相的5⼈感受到了莫⼤的讽刺。或许是因为羞愧,其中四⼈在避难所门⼜⽤枪结束了⾃⼰的⽣命。⽽剩下的1⼈则孤⾝踏上了废⼟,决定把11号避难所的惨剧告诉世⼈。
11号避难所的故事来⾃《辐射:新维加斯》。或许有⼈觉得之所以⼈们会听从安排⾃相残杀,是因为避难所中的⼈们都⾯临着⽣命的威胁,⽣活在和平年代的⼈们肯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然⽽事实并没有这么乐观。11号避难所这个故事的设计灵感来⾃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耶鲁⼤学做的⼀个⼼理学实验。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个实验中受测者完全没有受到
⽣命威胁。
11号避难所的故事来⾃《辐射:新维加斯》
该实验召集了40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教育⽔平的⼈。⼯作⼈员骗他们说这场实验的⽬的是“研究体罚对提⾼教学⽔平是否有帮助”,为此需要他们扮演⽼师不断问学⽣试卷上的问题。⼀旦学⽣答错,就要按下按钮对坐在电椅上的学⽣施加电击,⽽且每错⼀次,电击的强度就会增加⼀个等级。当然,实验并没有真的施加电击,扮演学⽣的⼯作⼈员会假装被电击中发出叫声,但作为受测者的“⽼师们”并不知道这⼀点。
随着电击强度的增加,“学⽣”会叫得越来越惨,如果电压达到330伏,学⽣则会假装晕死过去不作任何反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要受测者表现出了对“学⽣”的关切或者对实验安全性的质疑,站在⽼师旁边的⼯作⼈员就会摆出严肃⽽权威的态势,⽤毫⽆妥协余地的⼜吻说道:“实验要
求你必须进⾏下去。”
这个实验后来被拍成了⼀个名叫《服从》的纪录⽚
在进⾏实验之前,设计者估计绝⼤多数⼈都会在电击强度达到330伏之前要求停⽌实验。因为这40个⼈中没有⼀位有⼈格缺陷,他们都是家庭中的好⼉⼦、好丈夫,在⼯作上也兢兢业业。⽣活在和平时代的善良⼈怎么可能没有恻隐之⼼呢?然⽽结果却⼤⼤出乎了意料:虽然所有⼈都对实验过程表现出了极度不安,但是40⼈中有26⼈(超过六成)⼀直坚持到把电压增⾄⾜以致命的450伏。
鲁⼤学的研究者得出了⼀个结论:⼈类天⽣就有服从权威的倾向,只要是权威的命令,任何⼈都有可能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11号避难所屈从于⼈⼯智能的居民如此,服从长官的命令屠杀犹太⼈的纳粹⼠兵如此,当
今⽣活在和平年代的⼈们恐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