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机房发热量较精确估算方法
![机房发热量较精确估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a4bf04844769eae009ed85.png)
W
空载损耗+运行损耗=(0.02*电源系统额定功率)+(0.02*总体IT负载功率)
W
照明设备
占地面积(㎡)
26.91*占地面积
W
人员
数据中心最多人员数量
100*最多系数)F(维护结构面积㎡)
Q=KF(t内-t外)
W
新风负荷
G新风量
Q=G(h新风-h室内)
W
合计
以上数据总计
数据中心机房发热量计算表
项目
所需数据
发热量计算
发热量总计
IT设备
总体IT负载功率(W)
约等于总体IT负载功率
W
含电池的UPS设备
电源系统配置的UPS设备的额定功率
空载损耗+运行损耗=(0.04*电源系统额定功率)+(0.06*总体IT负载功率)
W
配电设备(包括配电、变压器、谐波治理等)
电源系统额定功率
数据中心机房发热量计算表项目所需数据发热量计算发热量总计设备总体it负载功率约等于总体it负载功率含电池的ups设备电源系统配置的ups设备的额定功空载损耗运行损耗004电源系统额定功率006总体it负载功率配电设备包括配电变压器谐波治理空载损耗运行损耗002电源系统额定功率002总体it负载功率照明设备占地面积2691占地面积人员数据中心最多人员数量100最多人员数量建筑墙k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f维护结构面积qkft新风h室内合计以上数据总计发热量总和
机房空调的负荷计算公式大全
![机房空调的负荷计算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3c204ce10a6f524ccbf85fb.png)
机房空调的负荷计算公式大全一、机房得热量及冷负荷(一)机房得热量: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个空调房间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
如果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热量。
根据性质不同,得热量又分为显热和潜热,而显热又包括对流热和辐射热两种成分。
1、机房显热量来源:(1)、透过外窗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2)、通过围护结构传人室内的热量;(3)、设备散热量;(4)、人体散热量;(5)、照明散热量;(6)、新风散热量。
2、机房潜热量来源:(1)、工作人员人体散热量;(2)、渗透空气及新风换气散热量。
(二)机房冷负荷: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具有稳定的温度、湿度,需要向房间空气中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量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冷负荷与得热量在数量上有时相等,有时则不等。
围护结构热工特性及得热量的类型决定了得热和负荷的关系。
在瞬时得热中的潜热得热及显热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是直接散放到房间空气中的热量,它们立即构成瞬时负荷。
机房内计算机的散热则大部分构成瞬时负荷,例如CPU散热片与CPU表面直接接触,CPU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CPU散热片,散热风扇产生气流通过热对流将CPU散热片表面的热量带走,而机箱内空气的流动也是通过热对流将CPU散热片周围空气的热量带走,直到机箱外。
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分,如外窗的瞬时日射得热及照明辐射热,不能立即构成瞬时冷负荷,因为镭射热透过空气被室内各种物体的表面所吸收和储存,这些物体的温度会升高,一旦其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时,它们又以对流方式将储存的热量散发给空气。
树上鸟教育暖通设计杜老师二、如何计算恒温恒湿机房内所需的冷量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
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一)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1)、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f9ce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d.png)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1.传热负荷计算方法:传热负荷是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途径的热量传递。
传热负荷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Q=U*A*ΔT其中,Q为传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U为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平方米/摄氏度W/m²·℃),A为传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ΔT为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2.人体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工作人员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每个人体的热负荷不同,一般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Q=60*P其中,Q为人体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P为人的数量。
3.设备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的设备也会产生热量。
每个设备的热负荷不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P+PL)*CF其中,Q为设备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P为设备功率(单位为瓦特W),PL为设备功率余量(单位为瓦特W),CF为修正系数,考虑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负荷特点。
4.日照热负荷计算方法:机房内的日照热负荷主要来自于阳光直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AC*(N*AF+D*AT)其中,Q为日照热负荷(单位为瓦特W),AC为透光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N为正常白天的太阳辐射量(单位为W/m²),AF为透射系数,D为日照时间(单位为小时h),AT为修正系数,考虑日照的角度、方向等因素。
5.其他热负荷计算方法:还可以考虑机房内其他因素产生的热负荷,如墙体导热负荷、天花板导热负荷、地板导热负荷等。
这些热负荷可以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到。
综上所述,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包括传热负荷、人体热负荷、设备热负荷、日照热负荷和其他热负荷等几个方面。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各项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正确计算机房空调热负荷,可以为机房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6330b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4.png)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是指对计算机机房内产生的热量进行测算和评估,以确定机房所需的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能力。
这对于确保机房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温和湿度可能会对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1.确定机房内部设备的热负荷:首先需要确定机房中所有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等)产生的热负荷。
通常这些设备的热负荷数据可以在设备的技术规格书或制造商提供的信息中找到。
2.确定机房的热传导热负荷:除了设备本身产生的热负荷外,机房的墙壁、天花板、地板等也会对机房的热负荷产生影响。
这些是机房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热传导的结果。
3.确定机房的室外热负荷:机房的室外热负荷来自于周围环境的热传导、太阳辐射等因素。
这个因素通常是根据机房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季节和周围环境确定的。
4.确定人员活动热负荷:机房内的人员活动也会产生热量,并且对机房的热负荷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考虑机房内的人员数量以及他们的活动级别,如站立、行走等。
5.计算总热负荷:将以上各项热负荷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机房总的热负荷数据。
通常以单位时间(例如每小时)的热负荷进行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通常使用热负荷计算软件进行,该软件通常基于热平衡原理和传热学等相关原理进行计算,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种参数的调整。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准确的输入各项数据,并且通常需要考虑到机房的特定要求,如温度控制范围、湿度要求等。
除了计算机机房的热负荷,还需要根据计算结果来选择合适的制冷和空调设备,并进行适当的安装和维护。
根据机房的规模和需求,可能需要考虑到多个制冷系统以及备用系统。
在计算机机房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合理地计算和评估机房的热负荷对于维持机房的稳定运行和保障设备的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掌握机房热负荷数据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合适的制冷系统,确保机房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正常运行。
因此,在计算机机房设计和运营中,对机房热负荷的计算和评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
![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8858a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5.png)
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
1、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各系统累加法
(1)设备热负荷:
Q1=P×η1×η2×η3 (KW)
Q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KW)
η1:同时使用系数
η2:利用系数
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η1、η2、η3 取0.6~0.8之间,考虑制冷量的冗余,通常η1×η2×η3取值为0.8。
(2)机房照明热负荷:
Q2=C×S (KW)
C: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
以后的计算中,照明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S:机房面积
(3)建筑维护结构热负荷
Q3=K×S/1000 (KW)
K:建筑维护结构热负荷系数(50W/m2机房面积)
S:机房面积
(4)人员的散热负荷:
Q4=P×N/1000 (KW)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30W/人。
(5)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以上五种热源组成了机房的总热负荷,即机房热负荷Qt=
Q1+Q2+ Q3+ Q4。
由于上述(3)(4)(5)计算复杂,通常是采用工程查表予以确定。
但是因为数据中心的规划与设计阶段,非常难以确定,所以实际在数据中心中通常采用设计估算与事后调整法。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a5a41835022aaea988f0f4c.png)
Q=KFq(kal/h)
式中,
K:太阳辐射热的透入系数
F:玻璃窗的面积(㎡)
q: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强度(kal/㎡h)
透入系数K值取决于窗户的种类,通常取0.36~0.4。
太阳辐射热强度q随纬度、季节和时间而不同,又随太阳照射角度而变化。具体数值请参考当地气象资料。
人体内的热是通过皮肤和呼吸器官放出来的,这种热因含有水蒸气,其热负荷应是显热和潜热负荷之和。
人体发出的热随工作状态而异,机房中工作人员可按轻体力工作原理,当室温为24℃时,其显热负荷为56kal,潜热负荷为46kal;当室温为21℃时,其显热负荷为65kal,潜热负荷为37cal。在两种情况下,其外,在工作中使用示被器、电烙铁、吸尘器等都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的功耗一般都较小,可粗略按其额定输入功率与功的热当量之积来计算。 此外,机房内使用大量的传输电缆,也是发热体。其计算如下:
Q=860 Pl (kcal/h)
式中, 860:功的热当量(kca1/h);
玻璃
铝板
木材
导热系数(kal/㎡℃)
1.4-1.5
0.2
0.5-0.7
1
1
0.2
0.5
0.03
1.1
38
0.7
180
0.1-0.25
f、从玻璃透入的太阳辐射热
当玻璃受阳光照射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玻璃吸收,剩下透过玻璃射入机房转化为热。当玻璃吸收的热是玻璃温度升高,其中一部分通过对流进入机房也成为热负荷。
A、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
Q=860N¢(kcal/h)
式中,
N:用电量
¢:同时使用系数(0.-0.5)
机房设备发热量计算
![机房设备发热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608ce18581b6bd97f19eaf1.png)
机房热量计算一、机房得热量及冷负荷(一)机房得热量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个空调房间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
如果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热量。
根据性质不同,得热量又分为显热和潜热,而显热又包括对流热和辐射热两种成分。
1.机房显热量来源(1)透过外窗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2)通过围护结构传人室内的热量。
(3)设备散热量。
(4)人体散热量。
(5)照明散热量。
(6)新风散热量。
2.机房潜热量来源(1)工作人员人体散热量。
(2)渗透空气及新风换气散热量。
(二)机房冷负荷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具有稳定的温度、湿度,需要向房间空气中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量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冷负荷与得热量在数量上有时相等,有时则不等。
围护结构热工特性及得热量的类型决定了得热和负荷的关系。
在瞬时得热中的潜热得热及显热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是直接散放到房间空气中的热量,它们立即构成瞬时负荷。
机房内计算机的散热则大部分构成瞬时负荷,例如CPU散热片与CPU表面直接接触,CPU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CPU散热片,散热风扇产生气流通过热对流将CPU散热片表面的热量带走i而机箱内空气的流动也是通过热对流将CPU散热片周围空气的热量带走,直到机箱外。
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分,如外窗的瞬时日射得热及照明辐射热,不能立即构成瞬时冷负荷,因为镭射热透过空气被室内各种物体的表面所吸收和储存,这些物体的温度会升高,一旦其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时,它们又以对流方式将储存的热量散发给空气。
二、如何计算恒温恒湿机房内所需的冷量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
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
机房空调功率计算
![机房空调功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d8d82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1.png)
机房空调功率计算机房的空调功率计算是机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机房是一个密闭的环境,通常内部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运行,产生大量的热量。
为了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需配置适当的空调设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设备本身的热负荷,即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二是机房的人员和照明所产生的热负荷。
设备本身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1=∑(P×η)其中,Q1为设备本身热负荷(单位:W),P为各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W),η为设备的功率系数(通常取0.9)。
机房的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2=n×q其中,Q2为机房的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单位:W),n为机房内的人数,q为单个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通常取100-150W/m²)。
得到设备本身的热负荷和机房的人员和照明的热负荷后,两者相加即得到机房的总热负荷:Q=Q1+Q2机房冷却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Q/COP其中,P为机房空调的功率(单位:W),COP为机房空调的性能系数(通常取2.5-3.5)。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因素,如机房的综合能效、冷却系统的效率等。
因此,以上计算只是初步的估算,具体的功率计算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在确定机房空调功率后,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一般来说,机房空调设备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能够提供足够的冷却能力,使机房内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2.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能长时间运行并保持稳定的温度。
3.具备高效节能的性能,能够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具备智能控制的功能,能够根据机房内的热负荷实时调节温度。
在选择空调设备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机房的布局和空调的安装位置,以确保空调设备的冷风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机房各个角落。
总结起来,机房空调功率计算是机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计算机房的热负荷,并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可以确保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机房空调数据中心热量计算
![机房空调数据中心热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16a091bfc4ffe473368ab03.png)
300 171 5 显热 显热 显热 显热 潜热 100% OF IT kW 7% OF IT kW 30 W/M2 地板面积 70 W / 人 60 W / 人
平方米 (宽30米 米 kW (57个机柜 个机柜
100% 7% 0.03 0.07 0.06
X X X X X
因有中央空调集中处理到室内焓值, 因有中央空调集中处理到室内焓值,并只送到监控室 0.04 X 40 W/M2 地板面积 显热 30 W/M2 地板面积 0.03 X 潜热 总热负荷 显冷量 显热比( 显热比(SHR) )
kW kW kW kW
米,进深10米) 进深 米 个机柜,单位机柜热密度3KW) 个机柜,单位机柜热密度 )
171 171 300 5 5
= = = = =
171 11.97 9 0.35 0.3
kW kW kW kW kW
并只送到监控室, 并只送到监控室,故不予计入 300 = 12 300 = 9 = 213.62 = 204.32 =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5%
如何计算恒温恒湿热负荷
![如何计算恒温恒湿热负荷](https://img.taocdn.com/s3/m/c94164c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6.png)
如何计算恒温恒湿热负荷如何计算恒温恒湿机房内所需的冷量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
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
这些发热量显热大、潜热小;照明发热(显热);工作人员的发热(显热小、潜热大);由于水分蒸发、凝结产生的热量(潜热)。
其二是机房外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传导热。
通过建筑物本体侵入的热量,如从墙壁、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量(显热);放射热(也称辐射热)。
由于太阳照射从玻璃窗直接进入房间的热量(显热);对流产生的热量。
从门窗等缝隙侵入的高温室外空气(也包含水蒸气)所产生的热量(显热、潜热);为了使室内工作人员减少疲劳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引入的新鲜空气所产生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
总之,人体放出的热量、缝隙风侵入的热量和换气带进的热量,不仅使室温升高,也会增加室内的含湿量,因此需要除湿。
这部分热负荷称为潜热负荷,而机房内所有设备散发的热量只是室内的温度升高,这种热负荷称为显热负荷。
与一般宾馆、办公室、会议室等潜热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程控机机房内的热负荷是以显热负荷为主。
因此对于热负荷状况不同的场合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空调机。
通常用显热比(SFH)作为空调机的重要指标。
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即以单位面积所需冷量进行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楼层较高时,250~300kcal/m2h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 (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办公室(值班室):90kcal/m2h简易热负荷计算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
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
![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a8a50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7.png)
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数据中心的热负荷计算是设计和运营数据中心的重要步骤之一。
正确的热负荷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确保数据中心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对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负荷计算的重要性数据中心是大规模计算机设备集中存放的场所,高密度的设备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恰当的热负荷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从而配备合适的散热设备,优化散热系统的效率。
合理的散热设计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降低能源消耗。
二、热负荷计算的方法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
1. 经验法经验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调整的热负荷计算方法。
通过对过往数据中心运行情况的观察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数据中心的热负荷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规模较小、设备类型单一的数据中心。
但是由于依赖于经验和历史数据,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中心可能会存在误差。
2. 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一种基于热力学原理和计算机仿真的热负荷计算方法。
通过建立数据中心的热力学模型,结合数据中心的设备布局、功耗信息等参数,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数据中心的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过程,得到热负荷的准确计算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适用于规模较大、复杂设备类型的数据中心。
但是需要专业知识和软件支持。
三、热负荷计算的步骤进行数据中心热负荷计算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数据中心的相关信息,包括数据中心的布局、设备类型和功耗、环境条件等。
这些数据将用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2. 计算设备功耗根据数据中心的设备类型和规模,计算每个设备的功耗。
设备的功耗通常可以从设备的技术参数或者设备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中得到。
3. 计算散热功耗根据设备的功耗和工作状态,计算数据中心的散热功耗。
散热功耗包括设备直接散发的热量和空调系统消耗的能量。
4. 估算散热能力根据数据中心的设计和散热设备的技术参数,估算数据中心的散热能力。
总热负荷计算
![总热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51155df58f5f61fb6366611.png)
总负荷计算
(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xPxη1η2η 3 Kcal/h
Q: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
η2:利用系数
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
(2)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x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口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
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以后的计算中,照明
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3)人体热负荷
Q3=Px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4)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xFx(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在以后的计算中,t1-t2定为10℃计算。
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5)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6)其他热负荷
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的示波器、电烙铁、吸尘
器等也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功耗小,只粗略根据
其输入功率与热功当量之积计算。
Q5=860xP
1大卡=1Kcal/h=1.163w 1Kcal=4.1868KJ。
机房负荷计算方法
![机房负荷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5ca024647d27284b7351e1.png)
某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热湿负荷计算空调制冷量的估算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Ø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Ø 建筑围护结构空调制冷量的估算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太阳辐射热;人体散热、散湿;照明装置散热;新风负荷。
在工程实践中,制冷量的估算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1.功率及面积法机房内的冷负荷要考虑机房设备所产生的热量,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一般网络设备的发热量为设备功率的70%-80%,有些存储设备甚至接近100%。
机房围护结构(墙壁、窗户等)的传热,灯光、人员、日照等的辐射热以及换新风损失的冷量一般按照机房面积100-150W/M²制冷量考虑。
Qt=Q1+Q2Qt:总制冷量(KW)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Q2:环境热负荷(=0.1KW/m²×机房面积)2.面积法(当设备负荷难以确定,只知道机房面积时)Qt=S×PQt:总制冷量(KW)S:机房面积(m²)P: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的估算指标选取)此表主要目的是粗略估算出用户精密房间的空调总冷负荷;估算制冷量时,应考虑机房的高度和设备数量。
以后考虑增加设备计算参数可适当选大些。
3.其他考虑因素空调总负荷由显负荷和潜负荷组成,显负荷用来降低温度,而潜负荷用来去除湿量。
显负荷占总负荷之比,即为显热比。
计算机机房有其自有的负荷特点,程控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等机器设备散热产生的热负荷极大;而机房内几乎没有湿负荷源,湿负荷极小主要是机房工作人员、机房和外界空气质交换产生的湿负荷);还有就是在冬季时,机房也产生热负荷,空调设备仍需制冷运行。
因此,通信机房空调设备主要是在制冷状态下运行,很少或几乎不在除湿状态下运行。
要考虑各厂家空调实际的显冷量,各厂家同样总冷量的空调他们的显冷量有时相差很大,即显热比不一样。
04-机房空调的负荷计算
![04-机房空调的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860fde99b89680202d82502.png)
负荷计算的理念差异
舒适空调: 1、共同使用系数:如商场、办公,要考虑同一时间使用的量,而不 是总量。 2、每年10日不保:夏季5日最高温,冬季5日最低温,空调系统可 以不完全满足用户需求指标。
机房专用空调:
1、必须满足机房负载(现有或发展规划的)总负荷。而且需要有备 用机组,以应对突发故障。 2、无论外温环境如何变化,机房是不可以停顿的。 3、冷负荷最大应以夏季最高计算,但冬季运行也为制冷,空调机组 工况完全不同。在冷负荷减少的情况下,气流循环依旧需要保证。
耗冷量(W) 室温要求24℃ ( )m2 ×40W ( )m2 × 380W ( )m2 ×260w 室温要求26℃ ( )m2 ×36W ( )m2 × 370W ( )m2 ×250w 室温要求28℃ ( )m2 ×20W ( )m2 × 360W ( )m2 ×240w ( )m2 × 160W ( )m2 ×30W ( )m2 × 18W ( )m2×10W ( )m2 ×10W ( )m2×37W ( )m2×5W
机房负荷的组成IDC机房的源自源不是唯一的,由多种成分组成,与电子计算机房的情况相类似。按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中的规定,机房的热湿负荷 应包括下列内容:
7.2.1 电子信息设备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7.2.2 机房空调系统夏季的冷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机房内设备的散热; 2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 = = = =
2500大卡(kcal/h) 2.9千瓦(kw) 0.2519大卡(kcal/h) 860 kcal/h 4.187 kJ/kg 3024大卡(kcal/h) 3374大卡(kcal/h) 3312大卡(kcal/h)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cad9e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2.png)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计算首先,我们先来看计算机房的散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内的散热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设备本身的散热。
计算机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主要来自CPU、GPU、硬盘、电源等部件的工作产热。
这些设备的散热功率一般在设备的技术参数中可以找到。
计算机房的散热负荷就是这些设备散热功率的总和。
2.灯具和设备。
计算机房内的灯具和其他电子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般来说,灯具的散热功率在灯具上有标明,其他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功率参数计算得出。
3.人体散热。
计算机房内有人员工作时,人体也会产生热量。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散热功率为80-100W,根据计算机房内工作人员的数量来计算总的人体散热功率。
4.空调漏风和散热。
空调的风管系统一般会有一定的漏风和散热,需要将其考虑在内。
计算机房的冷却负荷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设备本身的冷却需求。
计算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来说,在18-27摄氏度之间。
通过计算机设备的散热功率和设备的工作效率,可以确定设备的冷却需求。
2.外部环境温度影响。
计算机房的外部环境温度也会影响到冷却负荷的计算。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房内的温度应比外部环境温度低5-10摄氏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数值。
3.热负荷传导和辐射。
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和墙壁、天花板等都会发生热传导和辐射现象,需要将其考虑在内。
在计算散热负荷和冷却负荷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散热负荷=计算机设备散热功率+灯具散热功率+设备散热功率+人体散热功率-空调散热差冷却负荷=计算机设备冷却需求+外部环境温度影响+热负荷传导和辐射通过计算机房的散热负荷和冷却负荷,我们就可以确定计算机房所需的空调功率和空调型号。
机房设备发热量计算
![机房设备发热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608ce18581b6bd97f19eaf1.png)
机房热量计算一、机房得热量及冷负荷(一)机房得热量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个空调房间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
如果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热量。
根据性质不同,得热量又分为显热和潜热,而显热又包括对流热和辐射热两种成分。
1.机房显热量来源(1)透过外窗进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2)通过围护结构传人室内的热量。
(3)设备散热量。
(4)人体散热量。
(5)照明散热量。
(6)新风散热量。
2.机房潜热量来源(1)工作人员人体散热量。
(2)渗透空气及新风换气散热量。
(二)机房冷负荷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具有稳定的温度、湿度,需要向房间空气中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
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量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冷负荷与得热量在数量上有时相等,有时则不等。
围护结构热工特性及得热量的类型决定了得热和负荷的关系。
在瞬时得热中的潜热得热及显热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是直接散放到房间空气中的热量,它们立即构成瞬时负荷。
机房内计算机的散热则大部分构成瞬时负荷,例如CPU散热片与CPU表面直接接触,CPU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CPU散热片,散热风扇产生气流通过热对流将CPU散热片表面的热量带走i而机箱内空气的流动也是通过热对流将CPU散热片周围空气的热量带走,直到机箱外。
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分,如外窗的瞬时日射得热及照明辐射热,不能立即构成瞬时冷负荷,因为镭射热透过空气被室内各种物体的表面所吸收和储存,这些物体的温度会升高,一旦其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时,它们又以对流方式将储存的热量散发给空气。
二、如何计算恒温恒湿机房内所需的冷量为了确定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
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它包括: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
机房负荷计算方法
![机房负荷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4e26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d.png)
机房负荷计算方法1.设备功率法设备功率法是最常用的机房负荷计算方法之一、它通过统计机房内各种设备的额定功率,并结合设备的使用率和同时开启率来计算机房的负荷。
公式如下:机房负荷=∑(设备功率×使用率×开启率)其中,“∑”表示对所有设备的求和,设备功率指设备的额定功率,使用率指设备实际使用时的功率占额定功率的比例,开启率指设备实际开启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2.PUE法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法是一种评估机房能效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负荷计算。
PUE指标是机房总用电量与设备实际用电量之比。
通过计算机房的PUE值,可以间接估算机房的负荷。
公式如下:机房负荷=机房总用电量/PUEPUE值的计算需要考虑机房内所有设备的用电量,包括空调、UPS、照明等,并排除其他非设备用电消耗。
3.电量录波法电量录波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负荷计算方法,通过使用电量录波仪器,在一定时间内对机房的电力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到机房的负荷曲线和负荷特点。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估算机房的负荷,以便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规划。
4.软件模拟法软件模拟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型的负荷计算方法,通常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来模拟机房的电力消耗和负荷情况。
通过输入机房的设备信息、使用率等参数,软件可以模拟出机房的负荷曲线和负荷最大值,帮助管理员做出科学的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机房负荷计算不仅需考虑设备的功率,还需考虑其余因素的影响,如机房的供电能力、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温湿度等。
因此,在进行负荷计算时,还需要参考相应的相关标准和指南,例如TIA/EIA标准、ASHRAE标准等,确保负荷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机房负荷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且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合理的负荷计算,可以为机房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机房屋顶、墙壁、隔断的围护结构进入机房的传导热是一个与季节、时间、地理位置和太阳的照射角度等有关的量。因此,要准确地求出这样的量是很复杂的问题。
当室内为空气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时,平面形状墙壁传入机房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KF(t1-t2)kal/h
式中,
K: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cal/㎡h℃)
计算机机房热负荷计算
摘要: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机房热负荷的计算一般采取概略估算和简易热负荷计算两种方式
一、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
根据国内外机房热指标情况:
美国:
计算机设备:230-280(Kcal/㎡h)
人工照明:(Kcal/㎡h)
工作人员:(Kcal/㎡h)
围护结构:(Kcal/㎡h)
合计:300-350(Kcal/㎡h)
P:每米电缆的功耗(W); l:电缆的长度(m)。
总之,机房热负荷应由上述a—h各项热负荷之和来确定。
人体内的热是通过皮肤和呼吸器官放出来的,这种热因含有水蒸气,其热负荷应是显热和潜热负荷之和。
人体发出的热随工作状态而异,机房中工作人员可按轻体力工作原理,当室温为24℃时,其显热负荷为56kal,潜热负荷为46kal;当室温为21℃时,其显热负荷为65kal,潜热负荷为37cal。在两种情况下,其总热负荷均为102cal。
h.其它热负荷
在机房中,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示被器、电烙铁、吸尘器等都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的功耗一般都较小,可粗略按其额定输入功率与功的热当量之积来计算。 此外,机房内使用大量的传输电缆,也是发热体。其计算如下:
Q=860 Pl (kcal/h)
式中, 860:功的热当量(kca1/h);
人工照明:20-30(Kcal/㎡h)
工作人员:2(Kcal/㎡h)
围护结构:30(Kcal/㎡h)
合计:350-450(Kcal/㎡h)
换气系数:40次
根据以上国外资料,计算机房负荷按月300(Kcal/㎡h)计算。按照1KW(千瓦)=860Kcal/h(千卡/时),计算机 房热负荷按月0.3KW/㎡计算。但对于小型机机房需要进行单独计算。
玻璃
铝板
木材
导热系数(kal/㎡℃)
1.4-1.5
0.2
0.5-0.7
1
1
0.2
0.5
0.03
1.1
38
0.7
180
0.1-0.25
f、从玻璃透入的太阳辐射热
当玻璃受阳光照射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玻璃吸收,剩下透过玻璃射入机房转化为热。当玻璃吸收的热是玻璃温度升高,其中一部分通过对流进入机房也成为热负荷。
g.换气及室外侵入的热负荷
为了给在计算机房内工作人员不断补充新鲜空气,以及用换气来维持机房的正压,需要通过空调设备的新风口向机房送入室外的新鲜空气,这些新鲜空气也将成为热负荷。 通过门、窗缝隙和开关而侵入的室外空气量,随机房的密封程度,人的出入次数和室外的风速而改变。这种热负荷通常都很小,如需要,可将其拆算为房间的换气量来确定热负荷。
二、简易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而这些计算机制造商,不能提出这方面数据,因此,只要能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c、照明设备热负荷计算
机房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一部分变成光,一部分变成热。变成光的部分也因被建筑物和设备等所吸收面变成热,照明设备的热负荷计算如下:
Q=CP(kal/h)
式中,P=照明设备的标称额定输出功率(W)
C:每输出1W的热量(kcal/hW),通常白炽灯为0.86,日光灯为1.0 。
d、人体发热量
设备产热量占热量的百分数77-80%
换气系数51-109次
英国:)
工作人员:(Kcal/㎡h)
围护结构:(Kcal/㎡h)
合计:354(Kcal/㎡h)
设备产热量占热量的百分数61%
换气系数:51-80次
日本:
计算机设备:300(Kcal/㎡h)
F:围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当计算不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如隔断等时,室内外计算温度差乘以修正系数,其值通常取0.4-0.7 。常用材料导热系数如下表所示: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
材料
普通混凝土
石膏板
轻型混凝土
石棉混凝土
砂浆
软质纤维板
熟石膏
玻璃纤维
砖
镀锌钢板
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KFq(kal/h)
式中,
K:太阳辐射热的透入系数
F:玻璃窗的面积(㎡)
q: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强度(kal/㎡h)
透入系数K值取决于窗户的种类,通常取0.36~0.4。
太阳辐射热强度q随纬度、季节和时间而不同,又随太阳照射角度而变化。具体数值请参考当地气象资料。
A、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
Q=860N¢(kcal/h)
式中,
N:用电量
¢:同时使用系数(0.-0.5)
860:功的热当量,即1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主机发热量计算
Q=860P*h1*h2*h3
式中,
P:使用总功率
h1:同时使用系数
h2:利用系数
h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但这些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总系数一般取0.6-0.8之间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