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分析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https://img.taocdn.com/s3/m/78d0d86f783e0912a3162a01.png)
口语交际教学“三部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口语交际成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交流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教师在课堂中应树立对话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教学的方法,开展口语交际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唱好口语交际“听、说、引”三部曲。
一、听——范例展示,让学生善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听”这个环节往往是很多老师所忽略的。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听的能力还没有掌握,能说得好吗?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去听,培养学生善听。
首先,通过观看录象,让学生欣赏优秀学生口语交际的范例,从而知道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然后,班级学生简单表演,让学生听表演学生的发言,并提出意见,培养学生认真听、细心想的习惯。
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听的要求:1、要注意仪态:眼睛要看着对方,这是尊重说话人的表现,不然说话人会认为你心不在焉;不要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沉不住气,随意打断对方的陈述;也不要因为自认为已经领会了对方的意图而显出不耐烦的样子等等。
2要注意理解:要分析对方的话,正确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把它们记住,以便作出相应的回答。
二、说——活用话题,让学生练说1、用好教材中的话题。
教材中,每个练习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内容,如《可爱的动物》、《未来的交通工具》、《毕业赠言》等,这些内容既富有情趣又贴近儿童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是很好的交际话题,教师要充分运用好。
同时也不能拘泥于教材,就教材静态地展开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只会使口语交际教学呆板缺乏生机。
教师必须用活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话题《学会劝阻》时,班里大多数学生因为没有生活经验,对书中的情况基本不太了解,更谈不上去劝阻,去讲说什么理了,即使说了,也是比较空洞。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795605fad6195f312ba6ad.png)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9月,我们课题组申请了“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这个研究课题,至今已历时近五年的课题研究。
这几年来,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也还有希望留在明天。
现将几年的课题实验总结如下: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背景。
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表达处于快速成长期,从一年级开始,从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开始,对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当重要。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在这种责任意识和课程标准的共同要求下,申报了这个实验课题。
2.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是我们小学内涵发展的需要。
我校于2006年搬迁到新址,同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特别近两年,我校重新设计了校园文化,初步构建了以“传承优秀文化、享受绿色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孔子文化广场和楹联书法广场的落成更是滋养国学文化的重要校本课程。
而校园文化的确立是秉承我校“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
但我们的学生有大都来自农村,学生的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完整、甚至说方言这些学生表现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让我们深厚的校园文化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结合起来,已是刻不容缓。
(2)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
相信我们的孩子们都是聪明的、有个性的,但其生活环境让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展,展示。
我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外出旅游的经验,没有丰富的课外生活,这样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不敢在大家面前开口说话;说话声音小,说不清;表达不完整;即使能表达但也不自信,还有口语和书面语言、方言和普通话混为一谈。
透过这些现象我们感觉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迫在眉睫。
(3)是实行新课改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新课程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注每个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需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案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5ea8d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a.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案例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低年级则是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加强说话训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说话能力和良好的说话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新大纲提出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语言表达就是交际双方为特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思想感情的交流。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
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成绩的关键。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学习中最活跃也是最现实的东西。
无论多么科学、合理的教学载体,或多么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学手段,如果学生根本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什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一切都是空话。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年龄特征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各种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应,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兴趣学习,这样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语文课堂上有意的创设特定的情境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东东说他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你们相信吗?请大家一边听他为妈妈写的歌,一边想一想自己的妈妈好在哪里。
播放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听完歌曲后先让学生说说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这时学生“想说”的兴趣极高,接着又争着夸夸自己的妈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相机指导,加强语言的规范训练,使学生掌握把话说完整,说具体的方法。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c55a9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d.png)
阶段性小结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人际交流的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但是,许多教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比较茫然:该怎样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呢?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浅显看法。
一、营造真实具体的交际情景。
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形成的。
真实、具体的交际情境,能促使学生自觉进入情境,大胆地进行交际。
一位教师在执教“学会鼓励”这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昨天,老师收到了以前学生的一封求助信。
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一个个侧耳倾听。
老师读信(一名转学的学生倾诉自己在新学校的苦恼),然后请同学们给这名学生说几句鼓励的话。
真实的情境,相同的年龄,甚至相仿的经历,一下子激起了学生表达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出鼓励别人时应注意的事项,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本节课的交际话题。
二、保证有效的多边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捕捉到课堂中潜在的互动因素。
一位教师在上“劝说”这一口语交际课时,以明明劝说爷爷戒烟不成功的案例导入:为什么明明劝说没有成功?让你来劝说,你会怎么说?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师生之间的互动初步展开。
接着老师扮演爷爷,让学生劝说爷爷戒烟,学生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于说的不合理的地方,教师提醒听的同学及时反驳、补充,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并引导劝说者及时调整、修正自己的观点。
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群体之间展开了精彩的多边互动。
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动态的交际中,交际水平逐渐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67013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1.png)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摘要:在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在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帮助个体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还有助于个体在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这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深入探讨,期望能对教师和家长在实际教学和教育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口语交际;培养策略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是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学生能够实践所学的语言知识,积累词汇量,掌握语法结构,并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
通过不断练习和反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提高,他们可以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能够学习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尊重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从而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这样的社交技能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职业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都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交际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还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判断和表达。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互动,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思维边界,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这样的思维训练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成就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口语交际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将对学生的学业、职业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指导和引导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价值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价值及其实施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22a14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9.png)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价值及其实施策略探究摘要:小学阶段是正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本文主要探析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影响因素、学习价值及其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价值;策略口语交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在社会交流中还是在日常与人的交往中口语交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能力。
小学生的各类技能都是在初级阶段发展,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此次机会在课堂中深入渗透口语交际能力培育,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准,保证学生友好地与人进行沟通。
一、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因素(一)忽略口语的核心内容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教学中,交际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核心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侧重于学生与别人形成交流和自我思考。
但是,现阶段,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偏离教学内容的核心,使得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太过于形式化,难以真正激发他们自主沟通交流的兴趣,以及对人际沟通的自我思考与探究。
(二)忽略学生的实践教学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课程,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是,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教”与“学”之间的定位不明确,在课堂上过多讲解理论知识,占据学生太多的个人表达时间,而且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设置太多的框架限制,导致学生的语言发展空间有限。
(三)忽略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化下,多元化教学评价得到高度重视与应用。
但是,在小学语文口语训练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时,由于缺乏口语交际评判标准,使得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从而失去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
二、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一)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口语交际能力是着眼于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同时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必修课锻炼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生必修课锻炼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36766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2.png)
小学生必修课锻炼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而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敏感期,因此应当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纳入必修课程,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首先,口语表达的训练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来实现。
老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或者表演。
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模拟情境中练习口语表达,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用和情感表达,提高他们在日常交流中的表达能力。
其次,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来培养。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感情的诗歌或文章,让学生进行朗读或背诵。
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口语流利度,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和文学修养。
通过反复的练习,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另外,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景练习。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小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和自信心。
总的来说,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生必修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角色扮演、朗读背诵和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优秀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
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各校能够重视口语表达的训练,让小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49547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7.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基础到应用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石,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思维、情感、创造力的体现。
如何有效培养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一、夯牢语言基础:1. 词汇积累: 小学生阶段是词汇学习积累的关键时期。
可以通过写作、游戏、生活实践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累词汇。
帮助和鼓励学生建立个人词汇卡片或词语笔记,并定期检查复习,加强词汇记忆。
2. 语法训练: 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是流畅表达的前提。
可以通过例句分析、扩写句子练习、改错练习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结构,并将其应用到实际表达中。
3. 阅读理解: 泛读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
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重视培养他们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文风、领悟作者意图的能力。
帮助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充他们的知识面,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二、提升口头表达能力:1. 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是培养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可以依靠课堂讨论、演讲比赛、小组合作等形式,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 表达技巧: 掌握一些基本的表达技巧,如语言组织、逻辑思维、情感表达等,可以使思想感情更清晰、更流畅。
可以通过示范讲解、角色扮演、演说训练等,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3. 自信培养: 消除畏惧、毫不怯场,建立自信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
可以通过鼓励评价、亲身体验、心理暗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害怕情绪。
三、培养训练写作能力:1. 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并通过练习写作不同文体的文章,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2. 写作技巧: 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可以使写作更规范、更有逻辑性。
可以通过写作指导、范文评析、改评价等,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对学生口头表达以及交流交往能力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对学生口头表达以及交流交往能力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63b740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3.png)
师说新语中华传奇42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对学生口头表达以及交流交往能力的意义◎.陆颖/水城县营盘乡营盘小学.......摘要:语文是我国现阶段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口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我们帮助学生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机。
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具备:日常口语交流的基本能力,能够听懂他人说的话、能够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初步学会简单地人际沟通和交往。
因此,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的交流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表达;意义小学语文的学习要注重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学科的要求。
小学语文口语的学习是一个人口才能力的基础。
教师要具备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凭借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由于每个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做出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为学生全面健全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特点(一)语言表达不完整、不连贯、不规范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低年级学生当中,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较为普遍。
他们的表达通常是以片段的形式说出来,这一段,那一段,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甚至两段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有时他们还会以一个词或者几个词的形式表达。
还有的学生在教师要求背诵中,停顿思考的间隙会引入一些口头禅,如“这个、那个、啊、嗯”等,影响了学生表达的规范性。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一年级教师留完作业后,学生家长会经常咨询教师作业的具体要求和内容等相关情况。
在家长群里,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是这么说的。
”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是那么说的。
”还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只说了一部分。
”这样看来,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还不能够完整、连贯和规范。
(二)学生不敢开口讲话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或是受生长环境的影响,怕见生人,见到生人害羞不敢说话,即便打招呼也是低着头不自信的样子。
这样的学生不善与人沟通,不爱参加群体活动,经常独处,甚至会被同学们定义为“不合群”。
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d50179649649b6649d7471e.png)
2019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能力“说”能力儿童时期是人类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从这一点上讲,小学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意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听”被列到首位,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管齐下加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的能力。
1.授之以渔,找准正确方法。
在听力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听觉与视觉的关系。
有的老师在学生看过所要听的内容后再让学生听,是无法提高听力的,这也是学生听力差的症结所在———视觉先于听觉。
为了扭转这种情况,听力训练应尽量排除视觉的参与和干扰,在听力领先的状态下进行。
2.有的放矢,加强语音指导。
英语和汉语不同,在英语中一般用不同的语调来表示说话人不同的意思。
以英语中最简单的答复“Yes.”为例,同一个“Yes.”,用不同的语调表达的含义也不同。
如:(1)A:Do you want to go there?B:Yes.(用降调的意思是:Yes,I want to go there.)(2)A:Do you want to go there?B:Yes.(用升调的意思是:Perhaps but ……)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安排正规与非正规语音、语调的比较练习,通过大量的正常语速的日常对话,使学生逐步熟悉掌握语音、语调、停顿、节奏、重读等形式。
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小学生“说”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主动地“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1.创设氛围,激励学生想说。
英语对小学生而言是个新鲜事物。
在学生的第一堂英语课上,老师可以不直奔主题,直接讲新课,而是向学生出示许多生活中常见的英语。
例如:jeep (吉普车)、Hello!(你好)、Sorry!(对不起)……让他们感受到学英语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激发他们说英语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fabecc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3.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1. 引言1.1 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口语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交际方式,也是最直接的沟通工具。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他们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个人交际能力。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工具,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将来工作生活的基础。
无论是参与课堂讨论、团队合作,还是将来的面试、演讲等场合,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都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通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口语表达,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建立自信心;多种口语交际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交际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还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将来的成功。
1.2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未来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表达自我、展示个性的重要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训练,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口语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练习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练习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3615fade80d4d8d05a4f5b.png)
4、要注重学生的倾听能力,与别人交谈时只有认 真的倾听了,才能积极地与他人沟通交流,才能去质疑 别人说的话,评价别人的发言。
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新闻发布会”的意 思并能自主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拓展课堂; 并由小组自行选择组内播报员,适时上台播报新闻,突 教学策略选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说的同学给不熟悉的同学做 择与设计 榜样,不太会说的同学在听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组织自己 的新闻语言。即使意见不同,通过学生思维碰撞最终达 成一致,达到知识学习、方法探究、解决问题三统一的 目的。
在本学期确立课例研究主题的时候,我们想到了口 语交际这一活动。选用的案例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口语 交际身边的小事。然而,在第一次授课后,我再一次清 楚地认识到:要想让学生把一则新闻准确、恰当的转换 成自己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真的是一 课例研究综 件比较困难的事。尤其是在让其交流新闻时由于自己不 述 能适时地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来交流,最终致使个别学生 成了读报、读新闻,这样与老师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同 时还有个别同学不敢大胆地发言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 面对别人说出的新闻内容也不能积极的质疑、评价。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城市不文明现象》。 2.生交流: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不文明现象? 3.师小结:是的,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 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 教学过程 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身边的小 事”。 (板书:身边的小事)学生齐读。 二、互动交流 1.出示书本前两幅插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两
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2b3f0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9.png)
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价值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差距。
当前,对外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上,都要不断创新、有发展。
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忽视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十分不利,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改革英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势在必行。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韩礼德(Hallidays)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语言,认为语言是一种“doing”的形式,而不是“knowing”的形式。
也就是说,对语言来说,口语永远是第一性的,口语交际的信息含量和重要程度是书面表达方式所不能取而代之的。
小学生由于受知识、能力基础的限制,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显得更加困难。
在口语交际中,常出现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确实掌握了一定的外语知识,能够背诵一些会话、文章,但与实际运用脱节,创造性地运用外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薄弱。
如何扭转小学生在英语口语交际时止步不前,难登大雅之堂的局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以培养小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为中心,帮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做到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而得出结论和思考。
我们初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分析母语环境对小学生日常英语口语表达的影响。
通过对学生学习环境的客观分析,有效利用母语背景知识,促进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挖掘母语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潜在作用,运用语言迁移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来优化小学英语教学,探求促进语言正向迁移的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小学教育教案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小学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258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f.png)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小学教育教案引言:在当今社会,口语交流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口语表达习惯的关键时期。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教师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流利、准确地运用口语进行交流,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的意识和兴趣;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流畅度、准确度和自信度;3.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意识,鼓励他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和合作。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设计适合小学生口语练习的教学活动;b.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c. 设定评估标准和评分表;d. 做好课堂组织和时间管理。
2. 学生准备:a. 提前准备参与口语表达练习所需的学习材料;b. 准备好与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态度;c. 充分参与课堂活动,积极表达个人观点。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景在课堂上设立一个模拟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学生们可以有机会互相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
例如,可以进行一个小组讨论或戏剧表演,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行对话。
2. 提供词汇和句型支持在情景创设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支持,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可以提供一些常用口语表达的句型,如“我认为…”、“我同意/不同意…”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操练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表达方式。
3. 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角色的设定,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特别是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观点,讨论问题,并尝试用口语进行对话。
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提供反馈和指导。
4. 培养合作与团队意识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可以设立一个小组竞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作完成口语表达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提供反馈和评估在口语练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估。
可以采用评分表的形式,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估,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具体建议和指导。
小学语文口语表达的常见问题分析
![小学语文口语表达的常见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45d8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6.png)
小学语文口语表达的常见问题分析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口语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然而,小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一:缺乏流畅性和连贯性小学语文口语表达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学生在表达中缺乏流畅性和连贯性。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语言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练,导致表达过程中断断续续,不连贯。
解决方案:1.多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可以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口语练习。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感觉。
可以通过听力训练、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问题二:词汇量不足小学生口语表达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词汇量不足。
由于词汇量有限,学生在表达时往往会用一些简单、重复的词语,导致表达内容单一、乏味。
解决方案: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可以通过词语游戏、阅读、背单词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同时,老师可以针对不同主题进行词汇扩展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的词汇。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以口语的方式进行表达,让他们积极参与、思考,并帮助他们运用新学到的词汇进行表达。
问题三:语音语调错误小学生口语表达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语音语调错误。
由于缺乏语音训练和模仿,学生在表达时往往会出现发音错误、重音错误等问题。
解决方案:1.提供语音模型。
老师可以通过朗读、播放标准的语音录音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语音模型,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和学习。
2.进行语音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针对语音的练习活动,如口语朗读、语音对话等,帮助学生纠正语音错误,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通过对小学语文口语表达常见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性、词汇量和语音语调准确性是培养学生良好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和指导,才能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及训练方式的研究
![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及训练方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4985dfe53a580216fcfeb6.png)
《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及训练方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我的小课题于2015年3月被审批立项后,历时一年的课题研究即将开展并进入研究阶段。
我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认真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查阅相关文献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计划,并拟定了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自2001年以来,“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被纳入课程标准,并明确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然而多年来,“口语交际”教学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考试(主要是笔试)时不作专项考查,甚至是不考查,“口语交际”教不教对学生最终的语文学业成绩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因此,老师们总认为其可有可无,认为它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无需设计,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训练。
他们对口语交际的理性思考不够,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指导不力……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强,语文素养大打折扣。
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小学生在口语交际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家庭教育重视不够,农村学生没有讲普通话的习惯,家长也很少与孩子交谈,很少注重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是学生土语、方言过于严重,普通话水平较差。
对口语交际缺乏兴趣。
三是学生自身的原因,有的学生胆子小,怕说错,不敢表达……网上浏览,可以发现一些关于口语交际的相关文章,它们大都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但缺乏系统性。
有些口语交际教学案例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多数是教材中的内容,且涉及到低年级,尤其是农村小学低年级的几乎没有。
因此,开展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及训练方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年级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起始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形成口语交际能力的黄金时期,尤其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口语交际的最终教学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就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相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迅速提高,为今后言语表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学生获得语感,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思维的良好时期。
口头表达能力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但要善于表达、精于表达,更要使口语表达得简练、正确、规范。
可以说,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宽松环境,激发说话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习热情,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小学生的口语训练和培养中,教师要注意诱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喜欢游戏、爱争强好胜,喜欢游戏性、趣味性强的东西,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游戏活动等学生喜欢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说话。
如举行讲故事比赛。
小学生大都喜欢听教师讲故事,也喜欢给别人讲故事。
我就经常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看看谁讲的故事生动、好听、有趣。
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但煅炼了勇气,提高了兴趣,还较好的培养了学生说话能力。
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读音,掌握语速的快慢、单调的高低、语气的舒缓,丰富学生的词语,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
朗读多了,学生的字、词、句积累多了,学生的语感慢慢地增强了,话自然而然就能脱口而出。
语文老师是学生接触和相处时间比较长的人,教师说话和朗读水平的高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说话语音准确,吐字清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有条有理,这样的表达不但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教师充满感情的话语更能激发起学生心灵中的美好感受,自然而然就会激发起学生说话的兴趣。
因此,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平时和学生交谈,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角度来说,教师在朗读或和学生的交流中,都要表达的规范、正确、吐字咬音要准确,感情色彩浓厚,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的兴趣。
三、从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良好的说话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一个人说话语无伦次,主次不分,其思维过程肯定是逻辑混乱,层次不分,没有条理性的。
没有逻辑的或是主次不清的表达肯定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那么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不会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从小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使学生逐渐获得良好的表达能力。
叶圣陶说过:“读和听是一回事,写和说是另一回事,不能丢开听和说不顾,光管读和写。
”以往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的学生成绩优秀却过于木纳,说一句话也会磕磕碰碰,有的学生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滔滔不绝,无边无际;有的学生是一遇到问话或教师提问,就会脸红心跳,低头无语,半天吐不出个词。
这都不是良好的说话习惯和有效的说话方式,对学生的交际和成长都会有不利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法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比如有些学生胆小不敢说话,教师就要耐心地鼓励他要开口说话,把心中的话说出来;而有些学生则是爱说话,一张口就说个不停,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注意引导他们要学会有中心地说话,学会把关键的内容说出来,说好;而有些学生则是想到哪说到哪,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一件事情说得颠三倒四,对这些学生则要引导他们会按顺序说话,有条理地说话,注意事情的前后顺序;有的学生说话词汇匮乏,说话干巴巴,象白开水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词汇和句式,说话要注意语调,和感情色彩的运用,以增强说话的感染力;对于有不良口头禅的学生,则要引导其力戒口头禅。
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有感情地朗读更是促使学生增强语感,提高语言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从四方面做了朗读教学的尝试:(1)听读模仿利用有声教材传达感情信息,学生在反复听读中体会练习。
(2)齐读感受在齐读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自由挥,体会语感。
用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感情。
(3)讲读理解利用图画、手势等形式向学生描绘意境,帮其理解。
之后,练习有感情朗读。
(4)演读升化采用表演读的形式,来升化文。
章表达的感情,突破文章的重点、难点。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入手的,即朗读是阅读的起点。
有感情地朗读是促使学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实抓好朗读教学,是学生体会感情、练习表达、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尝试:(一)听读模仿低年级儿童受知识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口语表达能力差,常常言不达意,尤其是不会运用语气、语调的变化和语音的顿挫表达感情,但他们模仿能力极强,针对这一点,我利用有声教材的标准语言,向学生传达感情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培养听说能力。
我从三方面抓:一是不同感情的表达,抓住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的变化;二是不同说话对象的不同感情的表达,抓住语气表情的变化;三是不同场合感情的表达,抓住语速快慢急缓的变化。
这样,让学生在反复听读中体会感情,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齐读感受。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尤其低年级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对感情的表达尚需指导时,要用齐读。
(三)讲读理解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训练的最高境界,尤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更容易读出感情。
(四)演讲升化低年级的课文多为浅显的儿童读物,多为极赋童趣童心的内容,主人公的经历往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融我、忘我的境界。
于是我采用表演读的形式,来升化文章表达的感情,突破文章的重点、难点。
浅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城西湖乡中心小学:王庆【摘要】: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教师在提高兴趣,善于交际上进行引导。
然而,目前农村小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较差,针对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想说敢说乐说善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际交往变得十分频繁。
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在进行口语交际。
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而且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我认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在“听”和“说”,即“口语交际”。
它作为人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活动方式,口语是工具,交际是目的。
那么,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说话的兴趣。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又能在活动中增长学生见识,陶冶学生性情,激发情感,让学生想说出内心的感受。
当小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内驱力,想说的愿望就非常强烈。
例如本学期我在上四年级语文说说写写续编《狐狸和乌鸦》故事时,开始先让学生回顾原来的情节,学生对此话题十分感兴趣,对乌鸦嘴里的肉为什么被狐狸叼走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狐狸太狡猾,骗乌鸦;有的说乌鸦不小心把肉掉下去了……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到共识:狐狸得到乌鸦嘴里肉的原因是乌鸦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一张嘴,肉就掉下去了。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续编故事就轻而易举了,学生说得更欢了……可见,积极寻找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让学生有话想说。
二、消除顾虑,让学生有话敢说在我们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有些学生虽然有了说话的愿望和说话的内容,但因为缺乏自信、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往往不敢在课堂上开口,害怕说错了被别人笑话。
最终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自尊心和上进心强,因此对小学生的表扬鼓励应多于批评指责,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
初练口语表达时,学生往往语无伦次。
但无论学生会说或不会说,我们都应予以鼓励,并耐心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
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踊跃发言、无所顾虑地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习惯。
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乐说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愉快地进行口语交际。
”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小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就会带有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表达欲望。
所以,给小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口语交际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在课堂上应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呢?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和生活情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快乐地表达心中真实的想法。
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2、教师用实物创设交际情境。
在小学语文各年级教材中,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内容。
当前小学生智力发育尚不成熟,观察事物比较肤浅,老师可以适当利用实物教他们看、听、触摸。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他们肯定是乐于表达的。
而且,在学生说过之后,还要适当引导全班同学评一评,进一步拓展口语交际的渠道。
3、教师组织学生现场表扬创设交际情境。
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
根据这个特点,把说话训练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愿说的动力。
如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我让孩子们戴头饰分别扮演公仪休、子明和鲁国某大夫的管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诵读积累,让学生有话善说吕叔湘先生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