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标准答案(DOC)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参考答案(标准版)
目录一、拉伸实验二、压缩实验三、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实验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五、扭转破坏实验六、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七、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八、压杆稳定实验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实验目的:见教材。
实验仪器见教材。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例:(一)低碳钢试件试验前试验后最小平均直径d=10.14mm 最小直径d= 5.70mm 截面面积A=80.71mm 2截面面积A 1=25.50mm 2计算长度L=100mm计算长度L 1=133.24mm试验前草图试验后草图强度指标:P s =__22.1___KN 屈服应力σs =P s /A __273.8___MP a P b =__33.2___KN 强度极限σb =P b /A __411.3___MP a塑性指标:1L -L100%Lδ=⨯=伸长率33.24%1100%A A Aψ-=⨯=面积收缩率68.40%低碳钢拉伸图:(二)铸铁试件试验前试验后最小平均直径d=10.16mm最小直径d=10.15mm截面面积A=81.03mm2截面面积A1=80.91mm2计算长度L=100mm计算长度L1≈100mm 试验前草图试验后草图强度指标:最大载荷Pb=__14.4___KN强度极限σb =Pb/A=_177.7__M Pa问题讨论:1、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2、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
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目的:1. 熟悉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
3. 掌握滴定终点判断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根据所消耗的酸或碱的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实验仪器:1. 酸式滴定管2. 碱式滴定管3. 移液管4. 容量瓶5. 烧杯6. 滴定管夹7. 滴定台8.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9. 待测溶液(如NaOH溶液)10. 标准溶液(如HCl溶液)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仪器是否完好。
2. 标准溶液的配制: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HCl固体,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3. 待测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待测溶液。
4. 滴定前的准备:用待测溶液润洗滴定管,然后用移液管准确吸取25.00mL待测溶液于烧杯中。
5. 滴定: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用酸式滴定管逐滴加入标准溶液,边滴边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6. 计算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实验数据:1. 标准溶液的浓度:0.1000 mol/L2. 待测溶液的浓度:?3. 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20.00 mL4. 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无色变为粉红色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如下:n(NaOH) = c(HCl) × V(HCl) = 0.1000 mol/L × 20.00 mL × 10^-3 L/mL =0.00200 molc(NaOH) = n(NaOH) / V(NaOH) = 0.00200 mol / 25.00 mL × 10^-3 L/mL =0.0800 mol/L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了待测溶液的浓度,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符,表明实验操作正确,数据可靠。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在材料力学实验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量。
以下是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的标准答案。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等试验,测量和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
二、实验原理1. 材料的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外力使材料产生拉伸变形的试验方法。
测量引伸计的变形量和外力,得出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通过该曲线可计算出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参数。
2. 材料的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外力使材料产生压缩变形的试验方法。
测量变形量和外力,得出应力-应变曲线,进一步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压缩强度等参数。
3. 材料的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外力使材料发生弯曲变形的试验方法。
测量挠度和外力,得到材料的应力-挠度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参数。
三、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1. 拉伸试验(详细步骤和数据处理略)2. 压缩试验(详细步骤和数据处理略)3. 弯曲试验(详细步骤和数据处理略)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拉伸试验结果(详细结果和讨论略)2. 压缩试验结果(详细结果和讨论略)3. 弯曲试验结果(详细结果和讨论略)五、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强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材料工程师提供参考和指导,以确保材料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安全使用。
六、实验总结通过这次材料力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测量方法和参数计算,提高了我们对材料特性的认识。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实验安全和数据准确性,并采取了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和准确。
七、参考文献(略)以上是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的标准答案。
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遵守学校或教师要求的格式和规范。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实验一: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目的:通过测定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计算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Fe3+和SCN-溶液,各加入一定量的HCl调节pH值,并充分混匀。
2. 分别加入NaNO2,生成Fe(SCN)2+和NO2-,在光度计上测定两种离子的吸收光强度。
3. 根据平衡常数公式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
实验原理:Fe3+和SCN-反应生成Fe(SCN)2+和NO3-,其反应方程式为:Fe3+ + SCN- ↔ Fe(SCN)2+ ..(1)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其平衡常数Kc可表示为:Kc=[Fe(SCN)2+]/[Fe3+][SCN-] (2)其中[Fe(SCN)2+]、[Fe3+]和[SCN-]分别代表反应物Fe(SCN)2+、Fe3+和SCN-的浓度。
在实验中,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发生化学吸收较明显的颜色反应,故可通过光度法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并代入公式(2)中求解平衡常数Kc。
实验结果:取一定量的Fe3+和SCN-,分别加入NaNO2后,在光度计上测定Fe(SCN)2+和NO2-的吸收光强度为1.06和0.36。
计算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8.84×10^-6(L/mol)。
实验讨论:1. 量筒、移液管、滴管的使用应注意清洗干净,以避免实验误差的出现。
2. 在调节pH值时应根据物质的酸碱性质合理选择用酸或碱来调节pH值,且不应过度调节pH值。
3. 测定过程中吸收光强度可能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如仪器误差、环境温度等,需进行适当的校准及控制。
结论:通过光度法测定Fe(SCN)2+和NO2-的吸收光强度,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8.84×10^-6 (L/mol)。
数学实验全部答案(精品).doc
实验十:简单的鹿群增长问题•问题一:鹿群增长模型•问题二:养老保险问题•问题三:金融公司的支付基金流动•问题四:保险金问题摘要:本篇实验报告主要是针对实验十:简单的鹿群增长问题而建立的模型。
并且将此模型的求解方法,运用到其他的类似的模型当中。
对该模型的求解,运用斧分方程组和线性代数的有关知识,通过用matlab编程,实现对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自动求解。
以及将已知矩阵进行对角化。
并且用该模型的建模思想和求解方法,对课后的四个实验任务,分别进行了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具体的四个实验任务如下:(1)鹿群增长模型的建立,算法编程以及程序的可行性验证;(2)养老保险问题模型的建立与求解;(3)金融公司支付基金的流动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人寿保险计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针对这几个实验任务,我分别建立了不同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编程进行求解。
通过书上给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算法的可行性检验,并且通过实际数据给出了该模型的优略性评价。
问题一:鹿群增长模型问题重述:假设在一个自然生态地区生长着一群鹿,在一段时间内鹿群的增长受资源制约的因素较小。
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有限的食物、空间、水等。
试建立一个简单的鹿群增长模型,并以适当的数据给出结果。
给出数据一:x0=0.8 ,yO=l ,al=0.3 ,a2=1.5 ,bl=0.62 ,b2=0.75 ,s=0.8; 数据二:xO=2.8 ,y0=3.4 ,al=0.4 ,a2=1.8 ,b 1=0.61 ,b2=0.72 ,s=0.7; 情况下的结果模型假设:(1)只考虑母鹿,并将其分为两组,一岁以下为幼鹿组,其余的为成年组;(2)不考虑饱和状态,即在所考虑的时间段内,种群的增长基本上是不受自然资源的制约;(3)鹿的生育数与鹿的总数成正比。
符号说明:X fl:第“年幼鹿的数量;y n:第"年成年鹿的数量;%:幼鹿的生育率;a2:成年鹿的的生育率;也:幼鹿的存活率;b2 :成年鹿的存活率;A:系数矩阵;人:矩阵A的特征值;入:矩阵A的特征值;X o:开始时幼鹿的数量;%):开始时成年鹿的数量;S:刚出生的幼鹿在哺乳期的存活率;J 代入方程⑴中,可以得到:= Au模型的建立:问题分析:根据鹿群数量增长的关系模型,建立幼鹿和成年鹿的数量关系式(观测吋间取为一年),建立如下的线性斧分方程组:(1)问题转化为对(2)进行求解。
相平衡实验报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双组分液体的沸点及正常沸点的测定方法。
2. 通过实验绘制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了解相平衡原理。
3. 熟悉阿贝折射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恒定外压下,液体的沸点与其饱和蒸气压相等。
对于双液系,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还与两种液体的相对含量有关。
理想的二组分体系在全部浓度范围内符合拉乌尔定律。
实际情况下,大多数双液系会存在沸点偏差,当偏差足够大时,会在相图上出现极大点或极小点,即恒沸点,对应的溶液称为恒沸混合物。
三、实验器材1. 沸点测定仪2. 阿贝折射计3. 标准双液系(如乙醇-乙酸乙酯)4. 温度计5.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调节沸点测定仪至水平状态,预热仪器。
2. 测量沸点:将双液系样品加入沸点测定仪,记录初始温度。
开启加热装置,观察液体的沸腾情况,记录沸点及气相和液相的组成。
3. 使用阿贝折射计:在沸点测定过程中,定期使用阿贝折射计测量液相的折射率,根据折射率计算液相的组成。
4. 绘制相图:将沸点、气相和液相的组成数据整理后,绘制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
5. 分析结果:观察相图,找出恒沸点混合物的组成及恒沸点的温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沸点、气相和液相的组成数据。
2. 相图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
3. 恒沸点分析:观察相图,找出恒沸点混合物的组成及恒沸点的温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六、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绘制了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掌握了测定双组分液体沸点及正常沸点的方法。
2. 通过观察相图,找出了恒沸点混合物的组成及恒沸点的温度,验证了相平衡原理。
3. 熟悉了阿贝折射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七、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烫伤和火灾。
2. 使用阿贝折射计测量折射率时,注意仪器清洁,避免污染。
3. 在记录数据时,注意准确无误,避免误差。
八、实验报告(以下为实验报告的示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实验目的:测定双组分液体的沸点及正常沸点,绘制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了解相平衡原理。
最新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案文件.doc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评分标准拉伸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 分)1. 测定低碳钢的强度指标(σs 、σb)和塑性指标(δ、ψ)。
2. 测定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3. 观察拉伸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绘制拉伸曲线(P-ΔL 曲线)。
4. 比较低碳钢与铸铁的力学特性。
二、实验设备( 1 分)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0.02 mm 三、实验数据(2 分)实验前实验后实试验材料件规格测量部位截面尺寸沿两正交方向测得的数值d (mm)各部位的平均值d最小平均值截断截面计算平载载面后面积A(mm2)2)长度L(mm)断口截面尺寸(mm)均沿两正交方向值测得的数值d1面积A1长度L1屈服荷Ps(N)最大荷Pb(N)(mm2 ) (mm)低碳钢1上中10mm左右78.51 24左右224KN左右33KN左右212 下 12上铸铁中下12121215KN左右四、实验结果处理(4 分)Pss =300MPa 左右APbb =420MPa 左右AL1L0 L100%=20~30%左右A A=100=60~75%左右0 1%A五、回答下列问题( 2 分,每题0.5 分)1、画出(两种材料)试件破坏后的简图。
略2、画出拉伸曲线图。
3、试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在拉伸时有明显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而铸铁没有明显的这四个阶段。
4、材料和直径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其延伸率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延伸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与构件的尺寸无关。
压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 分)1. 测定压缩时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2. 观察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分析原因。
二、实验设备(1 分)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0.5 分)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0.02 mm (0.5 分)三、实验数据( 1 分)试件尺寸材料试件规格h / d直径 d (mm)截面面积2A (mm )屈服载荷Ps( N)P (N)b试件最大载荷平均值据低1 碳2 钢铸铁20/151215 176.6130000左右四、实验结果处理(2 分)Pbb =740MPa 左右A五、回答下列思考题( 3 分)1.画出(两种材料)实验前后的试件形状。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doc
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长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一、拉伸实验 (2)二、压缩实验 (4)三、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实验 (6)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 (8)五、扭转破坏实验 (10)六、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 (12)七、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 (15)八、压杆稳定实验 (18)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实验目的:见教材。
实验仪器见教材。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例:(一)低碳钢试件强度指标:P s =__22.1___KN 屈服应力 σs = P s /A __273.8___MP a P b =__33.2___KN 强度极限 σb = P b /A __411.3___MP a 塑性指标:1L -L100%Lδ=⨯=伸长率 33.24 % 1100%A A A ψ-=⨯=面积收缩率 68.40 % 低碳钢拉伸图:(二)铸铁试件试 验 前试 验 后最小平均直径d= 10.16 mm 最小直径d= 10.15 mm 截面面积A= 81.03 mm 2 截面面积A 1= 80.91 mm 2 计算长度L= 100 mm计算长度L 1≈ 100 mm试验前草图试验后草图强度指标:最大载荷P b =__14.4___ KN强度极限σb = Pb/ A = _177.7__ M P a问题讨论:1、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2、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
(完整版)水力学实验报告答案
重庆交通大学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水力学实验重庆交通大学2013/6/8重庆交通大学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于是有(h、d单位为mm)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
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
实验报告标准答案.doc
实验报告标准答案课程名称:实验报告1成绩评定:实验项目名称:指导教师实验项目编号:实验项目类型:实验地点: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系专业:实验时间年月日午~月日午一、实验目的1.熟悉VB编程环境,能够建立、编译和运行VB程序。
2.掌握窗体、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图形框的作用、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
3.理解并掌握赋值语句、掌握表达式的书写规则。
4.掌握使用Inputbox函数和MsgBox消息函数进行输入输出。
5.熟悉VB的数据类型和类型转换。
二、实验内容(一)字幕滚动1.设计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实现字幕从上到下进行滚动,“欢迎使用VB”是一个字幕标签,两个命令按钮分别实现自动滚动和手动滚动。
a)在窗体水平居中的地方放置一个标签。
b)当字幕向下移出窗体时,重新从窗体顶端开始继续往下移动。
c)单击“手动”按钮一次字幕将向下移动一下,单击“自动”按钮字幕将连续移动,具体移动的速度或幅度、窗体和按钮上的图片由自己设定。
d)以EX1-1分别保存窗体和工程。
2.实验要求a)对于标签应对其什么属性设置什么值才能够使窗体的背景不被遮挡?Backstyle----1b)使标签在窗体中水平居中需要设置什么属性,如何设置?设置的依据是什么?label1.Left---form1.width/2-label1.width/2c)要想在命令按钮上显示图片,需要设置哪些属性,如何设置?Style-----1d)写出标签从上往下移动的代码,注意,当标签移出窗体后要从窗体上顶端开始继续往下。
Label1.MoveLabel1.Left,Label1.Top+50IfLabel1.Top>Form1.HeightThe nLabel1.Top=0e)要使Timer控件启用,必须设置哪两个属性,属性值设置为多少?Timer1.Interval=100Timer1.enabled=truef)单击“手动”按钮时,如何使Timer控件停用?需要在什么地方编写代码?请写出代码?Timer1.Interval=0或Timer1.enabled=false(二)打开教材实验材料中工程文件EXA05.vbp,完成下面的任务。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滴定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学习如何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将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标准溶液)与待测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溶液)进行反应,通过滴定操作,使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即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用量,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实验仪器:1. 酸式滴定管2. 碱式滴定管3. 银电极4. 烧杯5. 滴定瓶6. 移液管7. 酸碱指示剂8. 滴定架9. 秒表10. 稀释器实验药品:1.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0.1mol/L)2. 醋酸溶液(0.1mol/L)3. 酚酞指示剂4. 稀硫酸(1mol/L)5. 硝酸银溶液(0.1mol/L)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2.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0.00mL的醋酸溶液,放入烧杯中。
3. 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搅拌均匀。
4. 将碱式滴定管装满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用橡皮管连接滴定瓶。
5. 开始滴定,边滴边振荡烧杯,直到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6.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7. 重复滴定两次,取平均值。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次数 | 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 平均值(mL)------- | ------------------------------ | ------------1 | 22.50 |2 | 22.00 |3 | 22.20 |平均体积 = (22.50 + 22.00 + 22.20) / 3 = 22.17mL计算:根据反应方程式: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n(NaOH) = C(NaOH) × V(NaOH) = 0.1mol/L × 22.17mL × 10^-3L/mL =0.002217moln(CH3COOH) = n(NaOH) = 0.002217molC(CH3COOH) = n(CH3COOH) / V(CH3COOH) = 0.002217mol / 0.02000L =0.11085mol/L实验结果:醋酸溶液的浓度为0.11085mol/L。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含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含答案)
实验目的
探究{实验内容}对{实验目标}的影响。
实验器材
- {器材1}
- {器材2}
- {器材3}
实验步骤
1. 设置实验装置,确保器材摆放正确。
2. 测量并记录初始值。
3. 对实验进行{操作1},并记录相应数据。
4. 对实验进行{操作2},并记录相应数据。
5. 对实验进行{操作3},并记录相应数据。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以下是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和结果: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结论}。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结论1}
- {结论2}
- {结论3}
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实验内容}对{实验目标}的影响。
实验结果验证了相关理论,并且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和改进的可能性。
附录
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额外信息和实验数据的详细记录:
实验过程记录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3:...
实验数据详细记录
- 数据记录1:...
- 数据记录2:...
- 数据记录3:...。
RC串联电路实验报告讨论题答案.doc
1. 简述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答: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输入模块、AD 转换模块、稳压电源、单片机、计算机等组成。
系统通过输入电路将RC电路中的信号输入,并利用其中的AD转换器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将数字信号进一步加工和处理,最后得到期望的实验数据。
2. 为什么说时间常数RCτ=是RC电路充放电快慢的标志?RC电路有什么实验应用?答:根据充电过程中/()tRCEiteR−=级放电过程中/()tRCEiteR−=−,有公式1/2ln2Tτ=,所以半周期与τ成正比,因此τ是RC电路充放电快慢的标志,RC电路可以用来求得电路的时间常数,进而可以测得电路中电容值。
3. 你做过的物理实验中,你认为那些实验可以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分析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和计算机采集数据的优点答:大多数电学实验及利用到电学原理的实验均可以采用计算机来采集数据,如气体放电、弗兰克-赫兹实验、铁磁材料磁化曲线的测量等。
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精确的将电信号采集和转换。
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减少人力,节省时间,同时可以减少观察产生的误差。
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报告答案doc
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实验报告答案篇一:《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计算标准齿轮:m=20mm、z=8、?=20°、ha*=1、c*=0.25 变位齿轮:m=20mm、z=8、?=20°、ha*=1、c*=0.25;正变位:x1=0.5;负变位:x2= -0.5。
四、实验结果(附图)五、回答问题1、试比较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的齿形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如何避免根切现象?篇二:实验一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实验报告XX/4/1 1姓名:刘雄班级:检测1001班学号:XX3451实验一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 了解使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廓原理。
2. 3. 二. 实验步骤1. 2. 计算标准齿轮齿根圆,基圆,分度圆,齿顶圆和变位齿轮齿根圆,基圆,分度圆,齿顶圆的参数。
3. 所以进刀方向至少5mm以上,才能避免根切。
三. 实验设备1. 齿2.3.4. 剪刀,铅笔四. 实验数据篇三:齿轮范成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II)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实验研究日期XX年11月10日(理论课)任课教师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和加工方法;2、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要求:1、根据所给参数,利用实验室提供范成仪的搭接件,构造出齿轮加工装置。
2、掌握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3、掌握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三、实验步骤1、准备好剪刀、铅笔、圆规、三角板、量角器和绘图纸(或其它厚纸)等用具。
1) 根据个人所分配到的题目安装好齿轮范成仪,进行齿轮范成。
2) 在所范成齿轮上标出db、d、da、df 、 p、s、e、pb、pn ;3) 观察所范成的齿轮,发现并解决范成法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产生的问题 4) 分析比较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实验报告 病例分析 答案.doc
病例分析(一)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
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 1.5cm,有苍白色病灶。
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
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
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质红染,管腔狭窄。
分析题:请问该心脏、脾脏和肾脏发生了哪些基本病变?参考答案:该患者心脏发生了心肌坏死(心室壁苍白色病灶,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心肌肥大(左心室增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深)、心肌萎缩(心肌细胞体积缩小)、病理性色素沉着(心肌细胞核周有褐色颗粒,为脂褐素)、心肌脂肪浸润(脂肪组织伸入心肌细胞间)。
肾脏、脾脏发生玻璃样变(细、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红染)等基本病理变化。
病例分析(二)一青年男性,因外伤性脾破裂而入院手术治疗。
术后卧床休息,一般情况良好。
术后第9 天,右小腿腓肠肌部位有压痛及轻度肿胀。
医生考虑为小腿静脉有血栓形成,嘱其安静卧床, 暂缓活动。
术后第11天傍晚,患者自行起床去厕所后不久,突感左侧胸痛并咯血数口,体温不高。
次日查房时,胸痛更甚,听诊有明显胸膜摩擦音。
X线检察左肺下叶有范围不大的三角形阴影。
病人年初曾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内科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经治疗后,最近数月来症状缓解。
分析题:1、致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有哪些?2、左肺可能是什么病变?与前者有无联系?肺内病变的发生机制是什么?参考答案:1、致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1)风湿性心脏病(心血管内膜损伤)2)术后卧床休息(血流缓慢)3)脾破裂导致大量失血,术后血小板增生、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加)2、肺出血性梗死,与前者有联系,肺内病变的发生机制包括:1)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后容易脱落,随血流回流至右心,通过肺动脉输出引起肺小动脉阻塞是引起梗死的先决条件2)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容易导致肺静脉淤血是出血性梗死发生的重要条件3)肺脏具有组织疏松和双重血液循环的特点是出血性梗死的两个先决条件病例分析(三)男,23岁,右趾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热2天,曾用小刀自行切开引流。
《工程光学》实验报告完整版(含答案)
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工程光学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生姓名苏语稻香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实验地点6C803实验成绩二〇一八年四月二〇一八年六月填写说明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格式要求: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透镜焦距测量和光学系统基点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方法。
2.了解、掌握自准法、位移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
3.了解透镜组节点的特性,掌握测透镜组节点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1.自准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2.用位移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3.测量透镜组节点和焦距。
三、实验内容1.自准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1.1实验原理将物AB放在凸透镜的前焦面上,这时物上任一点发出的光束经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由平面镜反射后再经透镜会聚于透镜的前焦平面上,得到一个大小与原物相同的倒立实像A´B´。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doc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一、实验目的⒈通过对空气—水蒸气光滑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1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的值。
⒉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纹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 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装置本实验设备由两组黄铜管(其中一组为光滑管,另一组为波纹管)组成平行的两组套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材质,外管为不锈钢管,两端用不锈钢法兰固定。
空气由旋涡气泵吹出,由旁路调节阀调节,经孔板流量计,由支路控制阀选择不同的支路进入换热器。
管程蒸汽由加热釜发生后自然上升,经支路控制阀选择逆流进入换热器壳程,其冷凝放出热量通过黄铜管壁被传递到管内流动的空气,达到逆流换热的效果。
饱和蒸汽由配套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
该实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实验装置结构参数实验内管内径d i(mm)16.00实验内管外径d o(mm)17.92实验外管内径D i(mm)50实验外管外径D o(mm)52.5总管长(紫铜内管)L(m) 1.3010测量段长度l(m) 1.10 1010图1 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1— 光滑套管换热器;2—螺纹管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旋涡气泵;孔板流量计测量空气流量空气压力蒸汽压力空气入口温度蒸汽温度空气出口温度10 5—旁路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7、8、9—空气支路控制阀;10、11—蒸汽支路控制阀;12、13—蒸汽放空口; 15—放水口;14—液位计;16—加水口;三、实验内容1、光滑管①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光滑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②对 α1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ARe m 中常数A 、m 的值。
2、波纹管①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波纹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数学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函数图像的绘制与分析实验目的:1. 理解函数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掌握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函数图像的技巧。
3. 分析函数图像的几何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绘图软件(如MATLAB、Python等)3. 数学教材实验内容:1. 选择一个函数,如f(x) = x^2,并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其图像。
2. 分析该函数图像的几何性质,包括:a.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b.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c. 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点。
d. 判断函数的周期性。
3. 改变函数的形式,如f(x) = sin(x),重新绘制图像并分析其几何性质。
4. 对比两种函数图像,分析其差异。
实验步骤:1. 打开计算机,启动绘图软件。
2. 输入函数f(x) = x^2,设置合适的x轴和y轴范围,绘制函数图像。
3. 观察图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 分析函数图像的奇偶性,发现f(x) = x^2是偶函数。
5. 分析函数图像的单调性和极值点,发现f(x) = x^2在x=0处取得极小值。
6. 改变函数形式为f(x) = sin(x),重新绘制图像。
7. 观察图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8. 分析函数图像的奇偶性,发现f(x) = sin(x)是奇函数。
9. 分析函数图像的单调性和极值点,发现f(x) = sin(x)在x=kπ(k为整数)处取得极值。
10. 分析函数图像的周期性,发现f(x) = sin(x)的周期为2π。
实验结果:1. 函数f(x) = x^2的图像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定义域为(-∞, +∞),值域为[0, +∞)。
2. f(x) = x^2是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
3. f(x) = x^2在x=0处取得极小值。
4. 函数f(x) = sin(x)的图像是一个正弦波形,定义域为(-∞, +∞),值域为[-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实验报告1 成绩评定: 实验项目名称: 指导教师实验项目编号: 实验项目类型: 实验地点: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系专业: 实验时间年月日午~月日午一、实验目的1.熟悉VB编程环境,能够建立、编译和运行VB程序。
2.掌握窗体、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图形框的作用、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
3.理解并掌握赋值语句、掌握表达式的书写规则。
4.掌握使用Inputbox函数和MsgBox消息函数进行输入输出。
5.熟悉VB的数据类型和类型转换。
二、实验内容(一)字幕滚动1.设计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实现字幕从上到下进行滚动,“欢迎使用VB”是一个字幕标签,两个命令按钮分别实现自动滚动和手动滚动。
a)在窗体水平居中的地方放置一个标签。
b)当字幕向下移出窗体时,重新从窗体顶端开始继续往下移动。
c)单击“手动”按钮一次字幕将向下移动一下,单击“自动”按钮字幕将连续移动,具体移动的速度或幅度、窗体和按钮上的图片由自己设定。
d)以EX1-1分别保存窗体和工程。
2.实验要求a)对于标签应对其什么属性设置什么值才能够使窗体的背景不被遮挡?Backstyle----1b)使标签在窗体中水平居中需要设置什么属性,如何设置?设置的依据是什么?label1.Left ---form1.width/2-label1.width/2c)要想在命令按钮上显示图片,需要设置哪些属性,如何设置?Style -----1d)写出标签从上往下移动的代码,注意,当标签移出窗体后要从窗体上顶端开始继续往下。
Label1.Move Label1.Left, Label1.Top + 50If Label1.Top > Form1.Height Then Label1.Top = 0e)要使Timer控件启用,必须设置哪两个属性,属性值设置为多少?Timer1.Interval=100Timer1.enabled=truef)单击“手动”按钮时,如何使Timer控件停用?需要在什么地方编写代码?请写出代码?Timer1.Interval=0 或 Timer1.enabled=false(二)打开教材实验材料中工程文件EXA05.vbp,完成下面的任务。
1.观察窗体上分别有哪些类的控件,根据观察结果制作下表,表格行数视情况而定。
以EX1-2保存窗体和工程。
控件类控件名称2.启动程序,右图为启动之后的初始界面。
回答下面的问题:① List1中为什么会被添加了两项内容?启动后,窗体从无到有,大小发生改变—form_resize焦点放置在文本框内,触发 text1_gotfocus②单击按钮Command1,List1中又被添加了1项什么内容?单击了命令按钮Command1③拖拽窗体的右下角改变窗体的大小,List1中又被添加了什么内容?窗体Form1的大小改变3.关闭程序,写出你对该程序功能的理解。
通过在各个控件的一些事件里编写代码,当操作或系统触发事件,可将所有的操作记录下来。
(三)BMI计算。
1.编写一个计算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程序,计算公式为BMI等于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
运行时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a)设计如图所示界面,两个文本框用于输入体重和身高。
b)点击“计算”按钮或者在文本框中输入回车时,计算BMI的值。
c)当计算完成时将当前时间的BMI值打印在图形框,如果输入错误使用MsgBox弹出对话框提示输入错误。
d)窗体大小设置为固定大小,窗体的标题显示系统当前的时间,使用计时器每隔1秒钟更新Form的Caption。
以EX1-3保存窗体和工程。
2.实验要求a)该程序的计算用到了哪些变量,作用分别是什么?需要在什么地方定义这些变量,请写出这些变量的定义,并注明变量的作用。
窗体通用程序段或”计算”按钮的click事件内声明 ,两个变量用于保存文本框内输入的数值。
一个变量用于保存bmib)进行BMI计算的表达式是什么,使用自己定义的变量来表示。
a = Val(Text1.Text)b = Val(Text2.Text)bmi = a / ((b / 100) ^ 2)c)BMI计算的结果保留2位小数打印在PictureBox图形框中,请写出具体的Print语句。
Picture1.Print Now & "的BMI是" & Round(bmi, 2)d)请写出Timer1_Timer事件的代码,该代码用于控制窗体的标题,使标题显示当前时间。
Form1.Caption = Time课程名称: 实验报告2 成绩评定:实验项目名称: 指导教师实验项目编号: 实验项目类型: 实验地点: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系专业: 实验时间年月日午~月日午一、实验目的1.掌握条件分支中逻辑表达式的书写,掌握If语句的使用方法,包括单分支、双分支和多分支结构。
掌握分支条件语句的嵌套形式,学会运用Select Case语句。
2.掌握For…Next语句的使用方法,能准确、灵活地确定初值、终值及步长。
掌握循环的嵌套。
3.掌握Do…Loop语句的使用方法,理解几种不同形式Do…Loop语句的区别,能够正确描述控制循环的条件。
4.分析理解如何避免死循环。
二、实验内容(一)设计如下图所示界面,实现两个变量的交换。
1.编写一个程序,用于演示两个变量内容的交换,界面设计如下图。
运行通过后用文件名EX2-1分别保存窗体和工程。
a)点击“第一步”按钮将时“数据1”的信息存放在temp变量中。
b)点击“第二步”按钮将时“数据2”的信息移至“数据1”。
c)点击“第三步”按钮时将“Temp”中的信息移至“数据2”。
d)点击“交换”按钮时直接将两个数据交换。
提示:图中的横线为line控件。
2.实验要求a)写出实现变量交换的代码,即“交换”按钮中的代码。
temp = Text1.TextText1.Text = Text2.TextText2.Text = tempb)如何保证按钮“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事件中都能够使用临时变量的值?填写以下事件的代码将该临时变量定义为窗体级变量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第一步”按钮temp = Text1.TextText3.Text = temp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第二步”按钮Text1.Text = Text2.Text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第三步”按钮Text2.Text = tempEnd Sub(二)生成字符1.设计如下图所示界面,并编码实现:(1)窗体加载时,反复通过33至126之间的随机数生成一个ASCII字符,将其连接到文本框Text1中,直到生成的字符为“Z”时为止。
(2)单击“生成Text2中字符”命令按钮时,反复通过33至126之间的随机数生成一个ASCII字符,将其连接到文本框Text2中,直到生成的字符已在Text2中时为止。
(3)单击统计命令按钮时,将文本框Text1和Text2中的大写字母的总数、小写字母的总数、数字的总数和其它字符的总数信息显示在Picture1中。
(4)运行通过后用文件名EX2-2分别保存窗体和工程。
2.实验要求a)设置哪些属性使得文本框能够显示垂直滚动条?Scrollbars---2-verticalb)窗体加载时生成字符的代码需要写在哪个事件中?请写出具体的代码。
Form_load()Text1.Text = ""RandomizeDo Until s = "Z"s = Chr(Int(Rnd * 94) + 33)Text1.Text = Text1.Text & sLoopc)写出生成Text2中字符的代码。
Text2.Text = ""Dos = Chr(Int(Rnd * 94) + 33)Text2.Text = Text2.Text & sLoop Until InStr(Left(Text2.Text, Len(Text2.Text) - 1), s) > 0d)写出统计字符的代码?描述代码中的难点。
Dim Up%, Lw%, Nu%, Oth%s = Text1.Text & Text2.TextFor i = 1 To Len(s)Select Case Asc(Mid(s, i, 1))Case 48 To 57Nu = Nu + 1 ' "数字字符"Case 65 To 90Up = Up + 1 '"大写字母" Case Asc("a") To Asc("z") Lw = Lw + 1 ' "小写字母" Case ElseOth = Oth + 1 '"标点字符" End Select Next i Picture1.Cls Picture1.PrintPicture1.Print "数字字符个数"; Nu Picture1.Print "大写字母个数"; Up Picture1.Print "小写字母个数"; Lw Picture1.Print "标点字符个数"; Oth难点在于各类字符的识别。
e) 你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死机等问题,原因是什么?是怎么解决的?(三) 设计如下图所示界面,并编码实现:1. 利用迭代公式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界面如下图。
求a 的立方根的迭代公式为:)**3/(3/2*1n n n n x x a x x +=+迭代到|n 1n x -x +|<0.00001时为止,并用求立方根的算术表达式进行比较。
运行通过后用文件名EXF06分别保存窗体和工程。
a) 对求得的根保留2位小数显示,以EX2-3保存窗体和工程。
2.实验要求a)求解过程中用到了哪些临时变量?定义为哪种数据类型比较合适?为什么?单精度。
足够精度。
数值不大,且精度要求不是很高。
b)求立方根的表达式是什么?If a >= 0 ThenText3 = Format(a ^ (1 / 3), "0.00")ElseText3 = Format(-((-a) ^ (1 / 3)), "0.00")End Ifc)写出用迭代法求立方根的循环语句,并对语句进行简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