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合集下载

高填路基的监测

高填路基的监测

贵州省凯里至羊甲高速公路KT2合同段(KT2合同段)高填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中国铁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凯羊高速公路KT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高填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凯里至羊甲高速公路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六横(余庆至安龙)的中间段,向北经黄平至余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二横(江口至六盘水高速公路)相接;起点里程K7+532.889,经苗岭、上新龙、阿豪、上爬至曼洞垭口。

之后路线下坡,设桥跨过县道802,顺山而下,与老路干扰较小。

于青曼对面下至山坡脚,之后顺坡脚布线,至K13+790.782处设置大寨互通,服务于曼洞乡、南皋镇及附近村寨。

之后路线下坡进入情郎河谷,顺沟谷而下,经新寨、情郎至大寨,出寨后路线布设在情郎河西岸,顺山坡地势布线至穿洞,至本合同段终点K17+611.486,路线长10.078641公里,其中线路路基7公里、涵洞32个、桥梁8座,其中互通立交1座,管区内地形条件复杂,线路区域内属于中低山侵蚀、溶蚀地貌,主要地貌有溶丘峰谷地、槽谷、河谷地貌、侵蚀中低山。

二.路基填筑(一)填前准备:路堤正式填筑前,对填料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试验,并根据填料及压实机具的不同选择全幅100~200m的路堤段进行填筑工艺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施工前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填筑前先对原地面进行清理翻松、整平和压实、地基处理,达到规范要求压实度。

路基填筑流程如下图:(二)填料摊铺:1、路堤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组织施工,分段水平分层填筑,路堤填料分层松铺厚度土方不大于30cm。

2、路基采取立标杆挂线或划方格的方法控制每层虚铺厚度。

两作业段的交接处,若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后填作业先挖除先填作业交接处未压实部分并开挖台阶;若两路段同时铺筑,则分层互相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3m。

3、石块填筑时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石块最大料径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第二标段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专项方案编译:审计:日期:1.项目概述马新成区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群众服务中心主干道。

该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和拓展经开区和凯马新城的城市发展空间,对后续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凯西新城州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起于凯斯大道,与凯斯大道左侧90°相交。

路线全长3163.394,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 km/h。

为及时控制路基开挖的沉降和位移,指导路基施工过程,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和路基的稳定性,有效控制路基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2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2.3工程测量规范2.4路基横断面图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3.1控制和保证路基工序质量,确保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面积不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涵背过渡段不大于8cm)。

3.2.通过连续、正确、完整、系统的观测分析,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施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保证路基路面完工时间。

3.3确保路基稳定和施工安全。

4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4.1观察内容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地基沉降、水平位移和路基沉降观测;涵洞与路堤过渡段的沉降观测。

4.2观测断面的设置4.2.1基础沉降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方向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路堤填筑施工前,在基面中心线上埋设沉降板,进行第一次观测。

4.2.2路堤水平位移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每隔100~200m 在路堤两侧坡脚外2m和10m处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在路基填筑前埋设,进行首次观测。

4.2.3路基本体沉降观测填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底沉降板埋深段里程对应的基床面顶面,左右设计线外3.2m处设置观测桩,与其他观测桩同步观测。

路堑开挖前,在路堑顶部外5m处设置位移观测桩;平台建成后,在平台中心设置位移观测桩进行位移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1.背景介绍路基沉降是指路基土层由于自身重量和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的垂直沉降变形。

观测路基沉降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路基变形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确保路基的安全。

2.观测目的通过观测路基沉降,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了解路基的沉降速率和变形趋势,为维修和加固提供依据;(2)判断路基土层的稳定性,评估路基工程的安全性;(3)记录和监测路基沉降的历史数据,为后续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3.观测方法(1)传统方法:使用水准仪、水平仪等测量仪器,在已建立的基准点上进行直接测量,获取沉降点的高程变化。

(2)全站仪法:使用全站仪测量仪器,通过摄像测量和数据处理,获得沉降点的三维坐标变化。

4.观测点选择选择观测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重要的交通干线和重大工程,观测点应覆盖整个路段,均匀分布,反映整体情况;(2)对于特殊地质条件或已知存在沉降问题的路段,观测点应密集设置,以便更加准确地监测变形情况;(3)观测点应尽可能选择在路基上的固定建筑物或地物,以确保稳定的基准。

5.现场观测要点(1)观测前应进行周边环境的调查,了解可能影响沉降观测的因素;(2)观测时应照明良好,保证观测点的能见度;(3)观测时应避免触碰设备,以防影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4)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记录和标注观测时间、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便后期数据处理和分析;(5)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计算分析沉降变形情况,制作观测报告。

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计算路基的平均沉降速率和变形趋势;(2)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观测点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3)根据观测数据,生成沉降曲线和变形云图,直观地展示路基的变形情况;(4)将观测数据与设计参数进行比较,评估路基工程的稳定性。

7.观测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写观测报告(1)观测目的和方法的介绍;(2)观测点选择和布置方案的说明;(3)观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4)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5)对路基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价和建议;(6)如果需要,还可以提出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建议。

高速公路改扩建加宽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高速公路改扩建加宽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2012年第23期129(12月上)《交通世界》的废水修建防渗蒸发池,施工结束后,填平掩埋处理。

禁止在水体中清洗储存油类或其它有毒物质的车辆、容器以及器具,在专门的清洗容器中清洗,清洗后的废弃清洗液体,在蒸发池中蒸发处理。

文明安全施工,加强环境管理,避免对河道堤坝等防护设施产生破坏影响,施工生活区域远离河道设置,生活区设置专用的化粪池处理废水,使其自然蒸发,施工结束掩埋化粪池。

施工生产的污水禁止直接排放进入河流,施工中的废油、废沥青和其它固体废弃物远离河道、水体、水源堆放,同时及时清运至专门的仓库或堆放场地堆放,并设篷布遮盖,防止雨水冲刷入水体。

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输便道定时洒水,在经过村庄密集地区加强洒水密度和强度,以减少道路扬尘对居民区空气造成污染。

运送沙石料的车辆严禁超载,不得沿途洒漏,并用篷布覆盖。

施工生活取暖的设施设立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并尽可能使用清洁燃料。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营地、料场、材料制备场地尽量远离环境保护目标。

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避免使用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同时使用,路线近距离内有居民区等敏感点的路段,高噪声机械应尽量避免安排在居民休息时施工,晚22:00至次日凌晨6:00停止作业。

施工中尽可能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修保养和正确使用,使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低噪声水平,可视实际情况给强噪声设备加装隔声罩。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线路长,工程量大,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邯郸至大名(冀鲁界)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卵石土路基填筑贯彻了主动控制为主的质量控制原则,同时紧紧依靠试验分析实施过程控制、过程检验,保证了路基填筑的质量,符合高速公路现代化施工的基本原则要求,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廊涿管理处工程概况京港澳高速公路涿州(京冀界)至石家庄段(京石高速公路)于1987年3月开始动工修建,1993年11月半幅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1994年12月全幅通车运营,全长221.254公里,双向4车道,路基宽度27米(局部路段为26米路基宽)。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路基沉降观测是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路基沉降情况,为工程安全和运营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对于保障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观测目的。

1. 了解路基沉降情况,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为工程安全提供数据支持。

2. 为路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保障工程质量。

3. 为路基维护提供依据,及时采取维护措施,延长路基使用寿命。

三、观测内容。

1. 路基沉降观测点的选择,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选择代表性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2. 观测参数的确定,确定观测参数,包括沉降量、变形速率等,以及观测频次和观测时段。

3. 观测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化监测技术的应用。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

四、观测方案。

1. 观测点的选择,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覆盖整个路基工程的主要部位。

2. 观测参数的确定,确定沉降量、变形速率等观测参数,并确定观测频次和观测时段,一般情况下,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3. 观测方法的选择,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和现代化的监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沉降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五、实施步骤。

1. 观测点的布设,根据路基工程的特点和重要性,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并进行布设。

2. 观测参数的测量,按照确定的观测参数和观测频次进行沉降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

4. 处理建议的提出,根据观测报告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及时采取维护措施,保障路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引言公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对于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行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路基沉降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以帮助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操作。

2. 背景信息公路路基沉降是指公路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垂直变形,其影响路面平整度、车辆行驶平稳性等。

及时准确地观测并处理路基沉降问题能够保障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因此,进行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是非常必要的。

3. 施工设备和材料为了进行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材料:•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测深仪等)•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观测点标志杆•钉脚或膨胀螺栓4. 施工流程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下面是一种可行的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流程:步骤 1: 布置观测点根据公路的需要,在已建成的路基上选择适当的位置布置观测点。

观测点应该在路基的不同位置以及路段上均匀分布。

在每个观测点处使用钉脚或膨胀螺栓固定观测点标志杆。

步骤 2: 观测点标志杆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进行观测点标志杆的测量。

测量应包括标志杆的高度、宽度和位置等信息,并记录在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中。

步骤 3: 建立基准点和控制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公路两侧选择适当位置建立基准点和控制点。

基准点应位于稳定的地面上,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基准点固定。

控制点应建立在能够确定水平线的位置上,比如墙体或其他固定的建筑物上。

步骤 4: 线路测量使用经纬仪进行线路测量,记录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坐标,并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中。

步骤 5: 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测量各观测点的高程。

将测量结果与基准点的高程进行比较,得出各观测点的沉降量。

步骤 6: 深度测量使用测深仪进行深度测量,测量各观测点下方土层的深度。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中。

步骤 7: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观测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路基、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和路基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沉降观测网沉降观测网可采用全线统一的二等水准网,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

沉降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以设计院交桩并经过复测合格的CPI、CPII二等水准点作为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1、工作基点应设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观测点。

2、沉降观测点应设在能反映沉降特征的变形体上。

二、沉降观测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2.每次沉降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三、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

(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

(完整word版)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10合同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专项方案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合同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专项方案施工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审核:审批:中交二公局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项目部2012年11月18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相关技术要求 (3)三、时间安排 (3)四、施工观测内容 (3)五、施工观测人员及设备 (4)六、施工观测方法 (4)(一)、位移桩埋设及观测 (4)(二)、沉降管设置及观测 (5)(三)、基桩的设置 (6)(四)、观测的管理 (7)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路基填方48.054万 m3,基底采用清淤换填透水性材料21450 m3,路基填方主要集中在K59+925~K60+135段,最大填土高度28.543 m,属高填方路基;路基填料主要采用隧道洞渣进行填筑,基底为粘质性淤泥,采用换填透水性材料(隧道洞渣)进行回填处理。

防护工程主要有:M7.5浆砌片石拱形骨回护坡1020.1 m3,浆砌片石挡土墙5316.2m3,三维土工网垫边坡防护7135.7㎡,TBS护坡12344㎡。

二、相关技术要求1、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南平段路基土建工程A10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书、答疑书等有关内容。

2、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合同段路基部分施工图;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_F80-2004);4、《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与《工程测量规范》;三、时间安排计划于该段软基处理结束后,路基开始填筑时预埋沉降检测管及位移桩,并在路基施工全过程进行观测,直至工程竣工。

四、施工观测内容1、稳定性观测,在路堤趾部(距路堤坡脚4m处)埋设位移桩,观测其位移情况;2、沉降观测,在路基中线上埋设沉降观测管,沉降板置于路堤底部,观测其沉降变化;3、在距路堤坡脚30m以外,且地基稳定的地方设置基桩,用于施工观测的基点。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笔记本上,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

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一份详细的“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

想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回忆,那些年,我在工程一线奋斗的日子。

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我国某重要的高速公路上,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成为了一个关键环节。

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减少路基沉降对车辆行驶的影响,我们决定采用激光位移测量法进行观测。

二、观测目的1.实时掌握路基沉降位移变化情况,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2.确保路基沉降在可控范围内,保障道路安全。

三、观测方法1.激光位移测量法:利用激光测距仪,对路基表面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实时获取路基沉降位移数据。

2.观测点布置:在路基表面布设一定数量的观测点,形成观测网。

观测点应均匀分布,且避开障碍物。

3.观测周期:根据路基沉降发展趋势,确定观测周期。

初期可加密观测,待沉降稳定后,逐渐延长观测周期。

四、观测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激光测距仪、三脚架等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设立观测点:在路基表面布设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立一根标尺,用于测量沉降位移。

3.测量沉降位移:将激光测距仪对准观测点,测量距离,记录数据。

4.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绘制沉降位移曲线。

5.分析沉降趋势:根据沉降位移曲线,分析路基沉降发展趋势,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五、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稳定,避免因设备晃动导致数据不准确。

2.观测时要避开阳光直射,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观测数据要及时记录,避免因遗漏导致观测结果失真。

4.观测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六、项目成果1.完成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观测数据、沉降趋势分析等。

2.根据观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路基沉降在可控范围内。

3.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质量。

道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道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道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执行的标准及规范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10601-2009)二、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设置原则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根据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并结合施工工期确定,同时还需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满足设计文件要求:(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2)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三、路基沉降观测点设置原则1、各部位观测点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2、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设一个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中间50m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

过渡地段监测断面需加密。

一般桥路过渡段,在距台尾5m处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1m、20m、30m等处各设一个一般的沉降观测断面;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除按过渡段及距离确定外,还应选择路基较高,或加固较深的断面。

四、观测元器件与埋设技术要求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按设计图进行,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1、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 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

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打入设计深度,将预制边桩放入孔内,桩周以C15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位移观测桩在一般路基填筑前埋设。

公路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公路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公路工程项目名称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复核:审批:项目部XXXX年XX月XX日一、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X为新增国道主干线XXX胶南至海晏公路的重要关联路段,本项目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Xkm,施工范围为:KXX+000~KXX+000,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本标段工程量主要有:路基主线XXXXkm、匝道XXXXkm,主线大桥XX座、通道桥XX座、匝道中桥XX座,涵洞XX道,分离式立交XX处,互通式立交XX处,服务区XX处。

二、编制及测量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1);5、设计图纸;6、设计院交桩成果;7、控制点加密成果。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标段所有高填深挖路段。

四、观测目的及范围1、观测目的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路基及高边坡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边坡和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高填土和深挖方速率。

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

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全线施工质量。

2、观测范围本标段的范围KXX+000-KXX+000,包括KXX+677-KXX+000,323M的高填土路基;KXX+000-KXX+659左侧深路堑;KXX+103-KXX+655右侧深路堑;KXX+755-KXX+019左侧深路堑;KXX+267-KXX+444左侧深路堑;KXX+469-KXX+589左侧深路堑;KXX+210-KXX+390左侧深路堑;KXX+703-KXX+906左侧深路堑;KXX+219-KXX+424右侧深路堑;KXX+036-KXX+234左侧深路堑;KXX+716-KXX+925右侧深路堑。

路基沉降和稳定观测施工方案word资料6页

路基沉降和稳定观测施工方案word资料6页

路基沉降和稳定观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阿深高速公路N0.5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27+800~K36+500,全长8.7km,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28m,路基工程主要有:路基借土填方104万M3;结构物回填2.2万M3;锥坡填土1.69万M3;掺石灰29609T;路基排水沟18.499KM;路基防护2.2万M3;植草子7.44万M2。

路面工程:22.6万M2,合同期20个月。

二、降观测点布置原则(1)、在我合同段所有桥梁(包括通道桥)位置均设置一组沉降观测点,观测点位于桥头引道,离桥头搭板1米处,跨度超过30米的结构物两端各设一观测断面,跨度小于30米在一端设置。

(具体数量见附表)(2)、所有涵洞处需设置一组沉降观测点,观测点位于涵背一侧,沉降板具体位置应随涵洞交角调整。

(3)、对于一般处理路段,通道与涵洞涵洞处理段、桥头路基处理段、桥头25米的处理段到其他处理段的过渡段的接头处,应在离开接头各10米以外的路段各设置一组沉降观测点。

(4)、在地质情况明显变化的分界线两侧10米处,应分别布置一组沉降观测点。

(5)路中沉降标应注意避让通信管线,不设在距中线0.5米的位置,路侧沉降标设在路面结构层边缘与护坡结构之间的土质填料的垂线上。

三、路堤填筑期沉降观测方案(1)、基准点的观测为了保证沉降观测的可靠性,必须保证基准点稳定可靠,因此要对基准点进行定期检测。

检测原则:检测应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

(2)沉降板的埋设测点标杆安装时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安装必须稳固,步骤为:1)施工两层实土后,即可开始埋设沉降标。

2)开挖压实土两层至原地面,或至砂垫层层顶,或至粉喷桩桩顶。

3)铺设5cm砂垫层,如已有砂垫层可不再铺设。

4)沉降板底座就位、整平。

5)回填细颗粒土,夯实至管顶以下2cm。

6)建立管顶高程的初读数。

7)加设保护帽。

施工时应注意对沉降标观测点的保护和沉降标的修复工作,一旦发现沉降标被破坏,应立即进行修复,以便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连续性,提高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公路使用量的增加,公路工程的沉降问题也日益凸显。

沉降会导致路面变形、路基变形、交通安全风险、边坡稳定性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观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本观测方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沉降变化情况,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获取公路工程沉降的数据,评估其影响程度;2. 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3. 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观测内容本次公路工程沉降观测的内容包括:1. 路面沉降观测:主要通过GPS观测路面的沉降情况,包括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沉降变化;2. 路基变形观测:通过地面测量仪等设备对路基的变形进行监测;3. 边坡变形观测:使用倾斜仪等设备对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4. 环境监测:监测周边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气温等。

四、观测方法1. GPS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GPS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沉降值;2. 地面测量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地面测量,选择合适的观测线路和观测点,利用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3. 倾斜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倾斜仪的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倾斜值;4. 环境监测方法:监测站点周边设置环境监测设备,定期观测环境因素,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观测频率1. 路面沉降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2. 路基变形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3. 边坡变形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4. 环境监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

六、数据分析1. 对于GPS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得到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速率;2. 对于地面测量仪和倾斜仪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分析得到路基和边坡的变形情况;3. 对于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分析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对路基的影响等。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是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沉降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通常情况下,观测点要覆盖整个路基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观测点要均匀分布,覆盖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如地脚螺栓等,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沉降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水管、水准仪、全站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期观测频率要高,随着工程的进行,观测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观测点要能够反映工程变形的情况,覆盖整个工程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变形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距仪、全站仪、测角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

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

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1.引言2.观测方案3.观测点布设4.观测数据处理5.结论引言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

而高填方及高边坡的位移和沉降是高速公路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因此,为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对高填方及高边坡进行观测和监测。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以期为高速公路的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观测方案本文采用的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包括:选取合适的观测点,布设观测仪器,定期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

观测点应选取在高填方及高边坡的重要部位,如边坡顶部、中部和底部,以及填方顶部、中部和底部。

观测仪器应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

观测点布设观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在选定的观测点上,应先进行地面平整处理,然后再进行仪器的安装。

观测仪器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安装观测仪器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设施和结构物的干扰,如电缆、管道、桥梁等。

观测数据处理观测数据处理是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2)数据的处理应采用专业软件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观测数据应及时上传到数据中心,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包括观测方案、观测点布设和观测数据处理等内容。

该方案能够有效地监测高填方及高边坡的位移和沉降情况,为高速公路的安全监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工程概况:本标段为广东省汕头至湛江高速揭博段T7标段,全长9.980Km。

本合同段内路堑高边坡共计25段,设置沉降桩共有78个,高填方路基共25段,设置观测桩94个。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公路路基的沉降观测是为了了解路基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掌握路基的稳定性,以便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修复措施,确保公路的安全通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二、观测目标本观测方案的目标是测量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包括实际沉降量和沉降速率。

通过观测,可以了解路基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公路的安全通行。

三、观测方法1.观测点的选取为了全面了解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应该在路基不同位置选取观测点进行观测。

观测点的选取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路基不同部位的使用情况,如高速公路的匝道、桥梁附近等,这些地方的沉降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路基的地质条件,如土质、岩性等,地质条件不同会对路基的变形产生影响。

2.观测仪器的选择为了测量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应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全站仪、水准仪或GPS仪等仪器。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并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3.观测方法的确定公路路基的沉降观测可以采用静态观测法或动态观测法。

静态观测法是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观测,通过测量地面标志点的位置变化来计算沉降量和沉降速率。

动态观测法则是通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信号来计算路基的变形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四、观测程序1.建立基准点在观测前,应先建立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择在不会发生沉降的位置,如周围的岩石或土质较硬的地方。

建立基准点可以使用GPS仪器或全站仪等设备测量,确保基准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定期观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年或半年进行一次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要确保选取的观测点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施工活动、地质灾害等。

3.数据处理和分析观测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或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路基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等信息,并将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路基的稳定性。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观测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观测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观测1.高速铁路是当前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它不仅可以加快我国人口和物流的流动速度,同时也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高速铁路建设中,路基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路基建设过程中,路基工会对原地面施加一定的载荷,这会使得路基产生沉降,影响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

在路基建设后,对路基沉降的观测很有必要。

2.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原因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是复杂的地面作用问题,而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2.1 路基土质高速铁路通常建造于河谷或山地地形上,而前者,特别是处于平原,其地下高含水、强度差的沉积层多,而这些松弛地层很容易发生振动沉降。

2.2 工程质量路基施工质量问题也是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原因之一。

如果施工时不做好各项工序,往往会导致姿态不稳或高差偏大、集中沉降等问题。

2.3 环境影响除建筑物的基础沉降外,城市化建设中还有各种其他地面作用问题,如地铁隧道开挖、排水系统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的开挖或施工对地面的振动等。

3.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路基沉降的观测是争取追踪路基沉降的变化规律,及时判断路况,及时进行处理,通过及时掌握路基沉降情况来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

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采用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法主要有:3.1 相邻级水准测量法相邻级水准测量法是对已经建好的铁路路基或景观建筑进行观测的方法。

通常采用三台全站仪进行测量。

在观测过程中,常用的坐标系主要是大地坐标系。

3.2 测斜管法测斜管法是一种沉降测量方法,通过在地质地形发生变化的位置安装“测斜管”或“沉降管”,再利用高精度仪器对其进行测量,即可得到路基沉降的变化量。

3.3 拉线法拉线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路基沉降观测方法。

在拉线法中,测量点被掩盖在厚厚的铁板中,与该铁板同时埋入路基上,后期通过在该测量点上设置刷线的方法,通过测算刷线的长度,推算出路基的沉降情况。

4.高速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路基沉降的观测不仅是安全合规要求,也是政府、企业放心,人民满意的重要举措。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随着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加,道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道路沉降的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和解决沉降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观测设备选择、观测点设置、实施观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等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制定沉降观测方案:在进行道路工程沉降观测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确定观测的时间、频率、观测点等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观测。

2. 选择观测设备:根据观测方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设备。

一般常用的设备有沉降标杆、水准仪、全站仪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观测。

3. 安排观测人员:确定观测人员及其职责,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观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观测工作。

4. 保障工程安全:在进行沉降观测施工之前,需要对观测区域进行安全评估工作,确保观测过程中观测人员的安全。

5. 确定观测点位置: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具体位置,在观测点周围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以便观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三、观测设备选择1. 沉降标杆:沉降标杆是常用的观测设备,用于测量地表沉降的情况。

沉降标杆一般由一根稳定的基柱和上部的标记杆组成,通过测量标记杆和基柱之间的相对位移来确定沉降的情况。

2. 水准仪:水准仪是用来测量地面或建筑物水平方向的仪器。

在道路工程沉降观测中,可以使用水准仪来进行水平方向的观测,从而确定地面的沉降情况。

3.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可以实现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距离的测量。

在道路工程沉降观测中,可以使用全站仪来实现高精度的沉降观测工作。

四、观测点设置在进行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时,需要合理设置观测点,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沉降情况。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10 合同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及位移观察专项方案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企业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 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 合同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及位移观察专项方案施工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有限企业编制:审核:审批:中交二公局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项目部2012年 11月 18日目录一、工程概略 (2)二、有关技术要求 (2)三、时间安排 (2)四、施工观察内容 (2)五、施工观察人员及设施 (3)六、施工观察方法 (3)(一)、位移桩埋设及观察 (3)(二)、沉降管设置及观察 (4)(三)、基桩的设置 (5)(四)、观察的管理 (6)..一、工程概略本合同段路基填方48.054 万 m3,基底采纳清淤换填透水性资料214503m, 路基填方主要集中在K59+925~K60+135 段,最大填土高度28.543 m ,属高填方路基;路基填料主要采纳地道洞渣进行填筑,基底为粘质性淤泥,采纳换填透水性资料(地道洞渣)进行回填办理。

防备工程主要有: M7.5 浆砌片石拱形骨回护坡 1020.1 m3,浆砌片石挡土墙3,三维土工网垫边坡防备 7135.7 ㎡, TBS护坡 12344㎡。

二、有关技术要求1、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南平段路基土建工程A10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书、答疑书等有关内容。

2、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合同段路基部分施工图;3、《公路工程质量查验评定标准》(JTG_F80-2004);4、《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 )。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与《工程丈量规范》;三、时间安排计划于该段软基办理结束后,路基开始填筑时预埋沉降检测管及位移桩,并在路基施工全过程进行观察,直至工程完工。

四、施工观察内容1、稳固性观察,在路堤趾部(距路堤坡脚4m 处)埋设位移桩,观察其位移状况;2、沉降观察,在路基中线上埋设沉降观察管,沉降板置于路堤底部,观察其沉降变化;3、在距路堤坡脚 30m之外,且地基稳固的地方设置基桩,用于施工观测的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1-20合同段)路基沉降与稳定观测方案目录1 目的和意义 (1)2 沉降与稳定观测的依据 (2)3 观测内容 (3)4 沉降与稳定观测点的布设 (3)4.1 布置原则 (3)4.2 沉降与稳定观测点布设步骤 (5)4.3沉降与稳定观测点布设方法 (6)5 溆怀路重点观测断面的选择 (9)6 沉降与稳定观测控制指标和精度 (10)6.1 沉降观测 (10)6.2稳定性观测 (11)7 沉降与稳定观测的周期 (11)8 提交成果 (11)8.1 提交的成果报告 (11)8.2 成果报告的应用 (11)9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12)9.1 项目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参加人员 (12)9.2 拟投入的仪器设备和计算软件 (13)9.3 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13)10 项目经费预算 (14)附表(溆怀高速公路路基沉降与稳定测点分布一览表)1 目的和意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是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和长期稳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对这些问题的了解程度和处理成功与否将直到公路的整体质量,这其中,软土地基、特殊土路基、高填方路堤、半填半挖路堤、陡坡路接影响堤、岩溶地基、填切交界频繁等不利因素更是路基修筑的棘手问题。

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是我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的第三横——娄底至怀化高速公路的西段。

本项目地处湖南省中部向西部的过渡地带,雪峰山脉的北东向延伸区,呈东西向纵贯怀化地区,路线起于溆浦县北部,与新化至溆浦高速公路顺接,西至怀化市北部鹤城区黄金坳枫木坪,与包茂国家高速吉首至怀化段相接(通过黄金坳枢纽互通转换)。

走廊带全部位于怀化地区,主要通过怀化的溆浦县、辰溪县、中方县、怀化市鹤城区。

主线路线全长91.781km。

路线沿线风化剥蚀较强烈,属于丘陵地貌,地形受岩性、构造控制较显著,沟壑纵横,存在大量高填路基、半填半挖路基及陡(斜)坡路基。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褶皱构造发育,亦存在多处采空区、岩溶、软基等不良地质路段。

因此,路基在填筑过程中,产生局部小滑塌、变形及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较大。

以上这些不利因素给溆怀高速公路路基修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优质高效建好溆怀高速公路,就必须密切关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路堤填筑过程中或填筑后的路基变形动态,也就是必须进行不同支撑条件下路基沉降和稳定的动态观测,为指导施工及时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同时,基于为今后湖南省新建高速公路(特别是山区、丘陵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提高设计水平和指导施工,在溆怀路选择一些关键工点进行全断面长期沉降及稳定观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工程实际的客观要求和提升技术水平的必然途径,其经济意义及理论价值不言而喻。

本次沉降及稳定观测分为普通沉降观测和重点断面沉降观测两个方面,其中普通沉降及稳定观测目的如下:(1) 以观测结果指导现场施工,正确控制路堤施工填筑速率,合理确定预压卸载时间和结构物及路面施工时间,并提供施工期间的沉降土方计量依据,进行信息化施工;(2)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危险的先兆,分析原因,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防止发生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确保路堤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控制和保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3) 通过观测,评价工程的技术状况,预测沉降量,验证设计参数和设计理论的正确性,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的允许范围内;(4) 通过观测,检验地基工程处理效果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

重点断面沉降及稳定观测目的如下:(1)用于沉降管理,根据测定数据调整填土速率;(2)根据监测数据,判断路基的稳定性,确定地基内可能出现的破坏面,保证路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3)确定预压卸载时间和结构物及路面施工时间;(4)监测运营期路基纵向、横向不均匀沉降,以了解不均匀沉降的大小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5)监测运营期路基、基层、面层内的动、静应力和应变,了解不同施工工艺、路堤高度、不同路面结构下路基、基层及面层的静、动应力的分布规律,为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资料;(6)评价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的工程效果;验证设计理论的正确性;制订施工控制标准,指导设计与施工。

基于以上目的,拟在溆怀路选择一批关键观测点及若干个重点断面进行路基沉降及稳定观测,其中原地面或路堤部分沉降观测点234个,路堤总沉降点234个,横向水平位移点108个,重点观测断面2个。

测点分布位置见附表“溆怀高速公路路基沉降与稳定测点分布一览表”。

2 沉降与稳定观测的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 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勘测规范》(TG C10-2007);(4) 河海大学和沪宁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交通土建软土地基工程手册》2001.4;(5) 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 交通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7) 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 溆怀高速公路的地质勘测资料、施工设计图及有关技术文件;(9) 溆怀高速公路路基沉降与稳定观测合同书。

3 观测内容普通测点及重点观测断面所有观测项目如表1所示:4沉降与稳定观测点的布设4.1布置原则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在需要观测的位置处,它直接反映出测点处变形情况,因此,测点的设置位置不仅要根据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情况调整或增设。

沉降和稳定等观测点最好设在同一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1)对于软土路基路段,按规范要求,每隔200m左右应设置一个地面沉降观测点,桥头引道路段至少设置3个观测断面;一般路堤沉降元件埋设在路中心,高路堤(填土高于10m)、桥头引道增设路肩及坡脚测点。

(见图1)图1 原地面沉降观测点设置(2)对于地基条件较好的路段,路堤填筑后自身压缩量受压实标准和施工质量控制,路堤高度大于10m的一般路堤按点距250m布置,填土高度大于5m的桥头(涵洞)路堤50m范围内按点距25m布置观测点。

(参见图2)的地方应设置地面横向位移标,观测地表水平位移和隆起,判断路基稳定性,设置个数以控制路基稳定为目的确定(见图4)。

地面水平位移观测元件一般路段纵向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桥头路段设置2~3个观测断面。

(5)在土方路堤填土高度大于l0m的软土路段,且软土层厚度较大,应选择代表性位置进行综合观测。

除观测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外,还包括路堤填筑体分层沉降全断面观测(见图4、5)、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地基竖向静、动应力和基层竖向静、动应力等。

为利用综合观测资料研究分析路基稳定和沉降规律,尚需在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原状土取样及原位测试,试验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要求进行。

4.2 沉降与稳定观测点布设步骤布设前应该考虑地质、地基处理及路堤设计方式、荷载、结构物特征、施工作业方式和经济等因素。

根据不同要求,观测点的布设分为沉降观测元件、水平位移观测元件、分层沉降标、全断面剖面沉降仪、测斜管、压力盒和孔隙水压计的布设等内容。

目的是能够准确而完整地反映出软土地基路堤沉降和路堤自身压缩变形沉降的规律性。

根据工地施工进度,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布设:(1)在软土地基或原地面处理完成后,一方面布设综合观测断面的测点,即:分层沉降标、全断面剖面沉降仪、测斜管、压力盒、地表沉降元件、地表水平位移元件和孔隙水压计;另一方面,布设一般软基路段的地表沉降板和边桩;(2)当填土高度达到所要求的位置时,则按计划在该断面埋设路堤剖面沉降管或水平测斜管等。

(3)在路基填土完成后,根据情况布置基层沉降管、路肩测斜管、静态及动态土压力元件、应变传感器等。

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各标段的沉降与稳定观测的测点布置详见附表:溆怀高速公路路基沉降与稳定测点分布一览表。

图5 路堤填筑沉降全断面观测示意4.3 沉降与稳定观测点布设方法4.3.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路基沉降观测系统由观测地表沉降的沉降板、观测土体内不同层次沉降量的分层沉降标、观测全断面整体沉降的剖面沉降仪组成。

⑴沉降板的布设在考虑以上地质、地基处理及路堤设计方式、荷载、结构物特征、施工作业方式和经济等因素的情况下,埋设在变化分界线的两侧,这主要在室外完成。

在地质情况相似地段上,要参考地形因素进行埋设;地形因素也相似的情况下,以适当距离布设,这主要到现场踏勘进行。

对于结构物(桥梁、箱涵、通道等)的两端要埋设2组以上的沉降板,以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沉降板由钢管和底面钢板组成。

底部钢管用互成120°的撑脚三角板焊接在沉降板中心处,节管用管箍连接。

节管顶部用护管帽盖住。

施工人员按设计的桩号断面将沉降板埋入铺好的砂垫层上。

实际操作时,在第一层压实面上挖土坑(深20~30cm),管顶应低于原压实面5~8cm,随即测量管顶至底板高差,填土夯实至管顶,并测量管顶标高(初读数),当第二层土施工完毕后,在管顶位置接上第二节钢管,如此往上接长测量管直至路基顶面。

⑵分层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分层沉降标一般埋设于路中心,一个观测断面埋设1~2根,分层沉降点沿铅垂线方向上和各层土内布设。

点数与深度,应根据分层分布情况确定,原则上每一土层设一点,最浅的点位应在基础底面下50cm处,最深的点位应在超过压缩层理论厚度处,或设在压缩性低的砾石或岩石层上。

埋设步骤为:①在测点处钻孔,钻孔直径一般为108~125mm,最好用全断面取土器成孔,不可水冲,钻孔倾角小于1/100;②下沉降管,注意接头连接与密封;③下沉降环,按设计要求每间隔一定距离放置沉降环(土体中一般2.0m一个),从下往上,用送环器沿管壁下放,到规定深度后放开叉簧片,使其固定于土中;④每埋一个沉降环,及时进行回填,直至到下一个沉降环的位置;⑤整个钻孔沉降环埋设结束,进行第一次测量,记录下环的初始位置,并及时测量孔口高程;⑥作好埋设记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观测孔编号、孔深、孔口坐标、高程、沉降环数量、初始位置、主要埋设人员、日期等。

⑶路堤填筑全断面观测点的布设全断面观测仪有不同的类型:水压式、振弦式和水平测斜仪等。

测试地基沉降时,在地基处理完之后,按以下步骤进行:①测线定位,要求准确、平直;②开沟,沟宽40~60cm,深度50~70cm,若上部有大型机械施工时深度应更大。

沟底部平整、夯实,铺一层5~10cm的细砂;③预先在沉降管中放好一根拉弦(测绳或细钢丝),连接铺设沉降管。

使用水平测斜仪时,铺设的沉降管上应在每个管两头槽口上作好标志,不得扭曲;④沉降管放好后回填砂土并压实,埋设好后将探头在管中试行滑动,检查是否顺利,若不顺利,则挖开堵塞处,重新处理;⑤使用振弦式观测仪时,应在距沉降管出口不远的地方选择一处不受沉降影响的基准点,砌制水泥基准台,表面水平,其高度略低于沉降管可能达到的最低点,并测量其坐标、高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