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合集下载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硕士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硕士

05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未来发展
控制理论的未来发展
鲁棒控制
鲁棒控制理论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系统的稳定 性和抗干扰能力,以满足复杂工业过程和物 联网领域的需求。
预测控制
预测控制理论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领域的应用,提高预测精度和实时性。
非线性控制
非线性控制理论将深入研究复杂系统的非线 性动力学行为,发展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控制 器设计方法。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硕士
汇报人:
日期:

CONTENCT

• 控制理论概述 • 控制工程学科介绍 • 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 • 控制工程实践与应用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未来发

01
控制理论概述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80%
古典控制理论
起源于19世纪末,主要研究单变 量控制系统,方法包括频率分析 、根轨迹法等。
100%
现代控制理论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状态空间 法为基础,研究多变量、非线性 、时变的控制系统。
80%
智能控制理论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人工智能 、优化算法等为基础,研究具有 自适应性、鲁棒性的控制系统。
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04
系统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 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
制定实践计划
根据实践项目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包 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进行实验操作
按照实践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
撰写实践报告
根据实践结果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经验,加 深对控制工程的理解。
控制工程实践的案例分析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12-30T10:38:30.882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21期作者:杨纪刚[导读] 伴随着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工程相关理论和基础也持续完善。

深圳锦沃科技有限公司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工程相关理论和基础也持续完善。

目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该非常广泛的运用在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诸多领域,并且随着应用的逐渐深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也正在向着系统化和全面化方向发展。

文章首先简要阐释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形成与来源,然后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就当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应用展开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发展;应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行业人员也不断增加,这极大的推动了该行业的发展。

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相关专业和课程,极大的弥补了行业人才需求缺口。

1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形成与来源在人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英国学者提出控制理论时开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就被人们所应有并在很多行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现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起到的非常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完备性与系统性随着提升。

近些年,智能化技术与控制理论的结合,衍生出的智能化控制基础理论,对于推动现代社会的智能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2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分析十八世纪英国技术革命过程中,控制理论被提出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

英国科学家瓦特把控制原理运用到蒸汽机控制调机器中,从而使蒸汽动力机械运转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基础上成功制造出了蒸汽机,基于此,控制理论也逐渐成型。

之后,伴随着控制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控制理论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也进一步拓展,通信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与控制理论有效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纵向发展。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篇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篇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标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第一篇: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和实施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

控制理论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使系统能够稳定地、可靠地工作,达到所期望的性能指标。

本文将介绍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控制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系统、输入和输出。

一个控制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被控制对象和控制器。

被控制对象指的是需要通过控制手段来改变其行为的物理或抽象系统,而控制器则负责监测被控制对象的行为,并根据预定的控制策略进行调节。

输入是控制器向被控制对象施加的操作,而输出是被控制对象的反馈信号,它反映了系统当前的状态。

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改变和控制自然界的现象。

随着机械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对控制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0世纪初,控制理论正式成为一门学科。

当时的控制系统主要基于经验和实验来设计,缺乏理论基础。

然而,随着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科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研究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现代控制理论建立在数学和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其中包括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等。

线性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通过数学模型分析系统的行为,并利用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等工具进行分析和设计。

非线性系统理论则研究非线性系统的行为,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中。

最优控制理论研究如何选择最佳的控制策略以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

自适应控制理论研究系统如何根据环境变化自主地调整控制策略以适应不确定性和变化性。

除了理论研究,控制工程是将控制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工程学科。

控制工程师设计、分析和优化控制系统,使其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性能指标。

控制工程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和交通运输等。

控制工程师需要将控制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探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探讨
深 远 的意 义 。
基 于控 制理论 和控 制工程 应用 当中 ,其 核心 内容是 最优 控制 。
在对 最优控 制进 行研究 的情况 下 ,需充分满 足 相对应 的约束 条件 , 进一 步将最 优控 制方案 得出 ,进 一 步在获取 性 能指标最 大值 及最小
值 的基础 上 ,使控 制系 统的性 能指标 达 到最优效 果 。基 于控制 理论
参考 文献 : [ 1 】王海龙 .谈控 制理论 与控 制 工程 的发展 与应 用 [ J 】 .科技创新 导
到有效实现 。
控 制理论 与控制 工程 发展第 二阶段在 上 世纪六十 年代 至七十 年 3 结 语 代, 在此阶段 已经到了空 间技术 时期 , 此时的控制工 程性能更加优化 , 并且在 数字 计算机 融合下 ,使分 析设 计得到 有效 实现 ,而且 还使 多 输 出、多输入 以及 非线性 等复 杂系统得 到有 效完善 。另 外 ,还能 够 得 出更 加优化 的控 制模式 ,从而 使现代 控制理 论主要经历了三个 阶段 :
1 . 1 发 展 第 一 阶 段
度 的控制 中也 具有较 为广泛 的应 用。其 自动控 制主要 是对 自动化 的 高 度及温 度测 试仪进 行 了充分利 用 ,进 一步使 测控 目标得 到有效 实 现 。结合 相关 学者作 出的研 究 ,可 以发 现对控 制理 论进 行应用 ,不
性。
通过本课 题 的探究 ,认识 到控制 理论与 控制 工程 的发展 经历 了
多个 阶段 。现如今 ,控制 理论研 究 日趋成熟 ,并且 在融 入计 算机技
术及 通信 技术 的基础上 ,控制 工程在 各大企 业 中具备 了较为 广泛 的 应用 , 使企 业相关运行 系统的可靠性及 安全性得到有 效强化 。 显然 , 控制 理论 与控制 工程 两大领 域值得 深入 研究 ,在 两者 相辅 相成 、共 同发展 的基础上 , 势必 能够为社会经济 的稳健起到重要 的推进作 用。

试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试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试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作者:罗志宏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6期摘要:随着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控制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得以持续完善,同时控制工程此一科学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给很多企业的向前迈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首先简单地阐述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然后又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以期可以给有关学科的研究还有分析给予相应地参考。

关键词: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应用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分析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向前迈进,因此也带动了将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作前提的控制技术飞快向前发展,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就展示出十分迅猛的发展态势,具体来说,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发展第一阶段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其第一阶段在一九四零年到一九六零年之间,在此一阶段,最开始的控制理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关键是对于单输入和单输出问题得到了有效处理,其一般情形下运用传输函数还有频率特征的频域剖解路径能够有效完成系统情况的研究,并且线性的定长系统也可以说就是其中最关键的分析系统,那么在对于非线性系统展开研究还有探索的时候,一般会采用相平面这一措施,这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有效地措施,这一控制理论可以让生产里面的各种单输入还有单输出问题获取更好地处理,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二)发展第二阶段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发展的第二阶段就是在一九六零年到一九七零年之间,在这一时期其步入了发展中期,这一阶段的控制工程性能已经愈加完善了,同时在与数字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的基础上,让研究规划获取更好地实现,同时也能够让多输出还有多输入还有非线性等繁琐机制获取更好地健全。

并且,也可以获取非常完善的控制形式,进一步让现代控制理论愈加规范还有优化。

(三)发展第三阶段从一九七零年到现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已经逐渐臻于成熟,走入了发展第三阶段,不管是机制的结构路径还是全面规划,皆表现得非常成熟,同时可以完成分解的对应策略还有协调处理的对应基础性理论已经形成。

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作者:王海龙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4期摘要:现代化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方法的不断完善,而将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科学的应用于各个生活及生产领域的迫切性也日渐凸显,使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也在不断的具体应用中获得着更为全面和系统化的发展。

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有效的应用于多种问题的解决中,已成为科研人员进行难点课题突破及重要问题解决的关键手段。

关键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展与应用中图分类号:TP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066-01于20世纪产生的相对论、量子理论及控制理论被人们认为是三项重要的科学革命,人们借助该三项理论实现着客观世界认识上的飞跃。

随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其研究对象及应用领域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就我国的教育部所进行的学科的设置及分类中,将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设置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学科核心便是控制理论,推动着我国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产生及发展控制理论作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学科,其产生起源可上溯至十八世纪发生在英国的技术革命中,瓦特在蒸汽机的发明之后,将离心式非锤调速器的相关控制原理应用于蒸汽机转速的控制中,开创出以蒸汽作为原动力的机械化格局,而之后的工程界逐渐的将控制理论应用于调速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电气工程师们不断的研究出更为科学全面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控制系统的条件稳定性及开环不稳定性的分析研究,而控制理论的创始人于1948年所发表的控制理论的相关著作,就控制理论的相关方法所进行得阐述,推动反馈概念的应用并为控制理论的形成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在科技的不断生产发展中,基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拥有着更深入的发展。

控制工程的理论和应用

控制工程的理论和应用

控制工程的理论和应用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现代制造、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控制工程的理论和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操作流程、改善产品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控制工程的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控制工程的理论基本概念控制工程是指通过对工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控制变量进行及时测量和调整,以达到一定的目标或要求。

控制工程的基本方法是根据系统反馈信号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控制信号对系统的总体或局部进行调控,从而实现控制目标的达成。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控制工程中最广泛使用的控制方法之一。

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将系统所产生的输出信号作为反馈输入信号送回控制装置,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

通过反馈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外界干扰等因素对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控制目标的精确达成。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在不考虑系统反馈信号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调控。

开环控制方法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相对较低,但对于一些简单的系统和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合仍有一定应用价值。

PID控制PID 控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控制方法,是通过对比系统反馈信号和设定值,计算出误差并对其进行调节的一种控制方法。

PID控制分为比例、积分、微分三个部分。

比例作用是根据反馈信号和设定值之间的误差来调节控制量;积分作用是克服积累误差;微分作用是通过补偿误差速度来提高系统动态响应。

二、控制工程的应用智能制造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深度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智能制造中,控制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优化调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设备损耗和维护成本,同时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追踪。

航空航天控制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广泛,飞机、卫星等高端产品的制造和控制都离不开控制工程的相关技术。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针 对控 制 工程 和 控 制理 论这 三 个历 史 发展 时 期进 行 分析 探 究 。 关研 究表 明 , 通 过 利 用 控制 理 论 和 控 制 工程 , 进 一步 对 控 制 系
1 . 1 控 制 理 论 和 控 制 工程 的第 一 历 史发 展 时期
统 进 行定 量 研 究 ,最 终 实现 对 控 制 系 统 的 全 面解 析 。控 制 工
1 . 2 控 制 工程 与 控 制 理论 的 第二 历 史发展 时期 控 制 理 论 和 系 统 融合 ,这 样 才 能够 提 高系 统 运 行 的 安 全性 和
可靠性 , 才能让系统生产企业 的经济效益得到保 障。
3结语
控制工程与控制理论的第二历史发展时期在 2 0世纪 6 O 年代 到 7 0 年代期间, 第二历史发展时期为空间技术的应用发
计, 除此 之 外 , 还 促 进 了多输 入 、 多 输 出 和 非线 性 等 系 统 的 完 算机技术的基础上 , 被运用在各种控制系统 当中, 令控制系统 善, 使控制模 式得到更好的优化 , 是现代化控制工程与控制理 的 运行 变 得 更 加 安 全 以及 可 靠 。笔 者 相信 ,随着 控 制 理 论 和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 的第一历史发展时期在 2 0世纪 4 0 程与控制理论不仅被运用于水槽 内部水位控制 系统 ,还被运 年代到 2 0世纪 6 0年代期 间, 在这第一历史发展时期 中, 掀起 用在 电热器控制系统和温度器控制系统当中,使其实现 自动 了一阵古典控制理论 的热潮,该古典控制理论不仅解决 了单 化 控 制 目标 ,使 仪 器 能够 充 分 发 挥 自身 的作 用 。根 据 相 关 学
却在二十一世纪被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 的不断发展 ,控 制理论和控制工程被广泛的应用于相关工程企业 当中。在本 索 了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应用前景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wt 先后找到 了系统稳定性 的代数判据即系统特征方程根具有负实部的充分必要条件。19 i) z 82年俄 国学 者李雅普诺夫( M ypnv 15 —11) A Lauo,87 9 8发表 的《 论运动稳定性 的一般 问题》 的博士论 文, 出了用适当 提 的能量函数一李雅普诺夫函数在正定性及其导数 的负定性上鉴别 系统 的稳定性准则 , 而总结和发展 从 了系统的经典时域分析法。
V 11 No 4 0 .9 .
J u a fHa d n P lt h i C l g o r l n a oye nc ol e n o c e
D c2 0 e .0 6
随着生产的发展, 控制技术也在不 断发展 , 尤其是计算机 的更新换代 , 更加推动 了控制理论不断地 向前发展。控制理论 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时间为上世纪 4 — o 0 6 年代 , 称为“ 古典控制理论 ” 时期。古典控制理论主要是解决单输入 单输出问题 , 主要采用传递 函数 、 频率特性 、 根轨迹为基础的频域分析法 , 所研究 的系统多半是线性定常 系统 , 对非线性系统 , 分析时采用 的相平面法一般不能超过两个变量 , 古典控制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生
年麦克斯韦( a e) M x l 发表 的《 w1 关于调速器》 一文指出, 控制系统的品质可用微分方程来描述, 系统 的稳定 性可用特征方程根的位置和形式来研究。17 年劳斯 ( ・ -ot 1 1 97 、80 82 E J R u ,8 —1 ) 19 年赫尔维 茨( u h 3 o Hi .
随着通讯及信息处理技术 的迅速发展, 电气工程师们发展了以实验为基础的频域响应分析法 ,92 13 年美 国贝尔实验室工程师奈奎斯特( - yu t H Nqi) s 发表了《 反馈放大器稳定性》 的著名论文 , 给出了系统稳 定性奈奎斯特判据 。后来 , 苏联学者米哈依诺夫( ・Mhyo) A B i nv 又把奈奎斯特判据推广到条件稳定和开 a 环不 稳 定 的一般 情 况 。 在二次大战期间, 由于军事上的需要, 雷达及火力控制系统有较大发展 , 频率法被推广到离散 系统 、 随机过程和非线性系统中。美国著名的控制论创始人维纳 ( ・ ee,84 16 ) N Wi r19 94 系统地总结 了前人的 n 成果 , 14 年发表了《 于 98 控制论一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著作 , 书中论述 了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分析作者:钱琛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29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控制工程与控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企业系统生产中。

在本篇文章里,笔者在控制工程与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论上,对控制工程与控制理论的相关历史发展阶段进行研究,并且分析了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应用,以期望能够为控制系统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发展应用中图分类号:TB114.3 文献标识码:A控制理论虽然起源于英国18世纪的技术革命时期,但是却在二十一世纪被广泛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被广泛的应用于相关工程企业当中。

在本篇文章里,笔者不仅分析了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还探索了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应用前景。

1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带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要想让科学技术得到完善和发展,就必须得到控制工程与控制理论的支持。

如今,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景下,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分别是第一历史发展时期、第二历史发展时期、第三历史发展时期,在下文里,笔者针对控制工程和控制理论这三个历史发展时期进行分析探究。

1.1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第一历史发展时期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第一历史发展时期在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在这第一历史发展时期中,掀起了一阵古典控制理论的热潮,该古典控制理论不仅解决了单输出问题,还解决了单输入问题。

该古典控制理论是以传递函数特性分析法和频率特性分析法作为参考依据,对系统层面进行相关研究,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的系统是线性系统。

通过分析非线性系统不难发现,该系统所使用的分析法为相平面法,使用的个数一般不会超过两个,将该控制理论应用于系统的生产当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单输出和单输入等问题。

1.2控制工程与控制理论的第二历史发展时期控制工程与控制理论的第二历史发展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第二历史发展时期为空间技术的应用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计算机技术和控制工程之间相互融合,并且控制工程的性能得到了优化。

浅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浅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得着更 为全 面和系 统化 的发展 本文 就此分 析 了控 制理论 与控制 工程 的发展 与 应用 , 旨在 给相 关科 研人 员进 行难 题 突破 提供 一定 的参 考 。

论就广度上的扩展, 利用控制及信息的相关观点进行大系统其结构方案及总体
设计 , 进 行 的是分 解方 法及协 调处 理 的相 关基 础性 技术理 论 的研究 ・ 智 能控 制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具有基本概念的普适l 生和独特陛等特点, 且在其应用
中的 关键与 核心 主要 是两 个概 念 : 第一 , 系统概 念 。 随着社 会经济 的发展 , 系统 问题 已成为 社会关 注的焦 点和 热点, 特别 是社 会 中的复杂 系统 及科学 课题 , 这 是控 制理 论发展 和完 善的 必然 趋势, 控制 理论 和控制 工程 除 了要进行 结构 和性 质研究 外 , 更要 对系 统运 行进
理论是控制理论就深度上的扩展 , 进行人类智能化活动、 控制信息传递的规律
等 的研 究 , 并就 仿智 能化 的工 程控 制系 统及 信息 处理 系统 等进 行研 制 。 三. 控 制 理论 与控 制 工程 的应 用 1控 制理 论 不只 是一 门学 科 , 是哲 学 , 是 世界 观 , 是 方法 论 二十一 世 纪 比较流 行的 是3 c 技术 , 即计 算机 技术 、 通 信 技术 和控 制技 术 , 且计 算机 技术是 中心 , 通信技 术是 关键 , 控制技术 是根本 , 所 以控制学 科 已发展 成为 一 门基 础学科 。 而 且控制 理论和控 制工程 中的 系统结构 、 系统 稳定 、 系统 智 能、 系 统反 馈等理 论思 想 除了在 自然科 学各 领域有 广泛 应用 外 , 还渗透 到 人文 科学 中。 所 以有 专家认 为控制 理论 已不单 纯只是一 门学科 , 而 是发展成 为哲学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摘要:控制理论作为二十世纪的三项科学革命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

本文就此分析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旨在给相关科研人员进行难题突破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十世纪产生的相对论、量子论和控制论并称为三项科学革命,是人类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理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不仅涉及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领域,而且逐步渗透到生物、信息、通讯等新兴领域。

因此,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有效的应用到更多的问题解决中,已成为相关科研人员进行问题解决的关键手段。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1.1控制理论的产生控制理论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叶英国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中。

瓦特于1765年发明蒸汽机后,把离心式飞锤调速器原理应用到蒸汽机转速控制中,标志着以蒸汽为原动力的机械化时代到来。

之后工程界把控制理论应用于调速系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上来。

随着通讯和技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师们研究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频域响应分析法,美国贝尔实验室工程师奈奎斯特于1932年发表的《反馈放大器稳定性》一文中,提出系统稳定性奈奎斯特判据,后来被推广到条件稳定性和开环不稳定研究上。

控制创始人维纳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写成《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文,奠定了控制理论基础。

1.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第一阶段:二十世纪40~60年代,即古典控制理论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单输入单输出问题进行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所运用到的方法主要有传递函数、根轨迹、频率特性等,且大多数研究的是是线性定常系统,而对非线性系统研究使用的相平面法变量不超过两个,该控制理论能有效的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单输入单输出问题。

浅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浅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浅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作者:胡迪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11期摘要:我国科学技术的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控制理论在基础理论层面的不断完善化发展,使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应用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推广和应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迫切性也变得日益突出起来。

而且,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实践应用也可以反过来对二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更加全面化和系统化。

因此,本文围绕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展开了积极研究,希望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现阶段的发展基础上可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关键词: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发展与应用在20世纪诞生的三项重要科技革命中,控制理论就占据了其中一项,由此可见控制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在人类进步以及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带重要的地位。

当前,在我国科技与计算机技术大发展这样一个背景下,使得控制理论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完善和发展,这对于控制工程的应用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而且,我国对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应用与发展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将其引入到了我国学科教育当中,并通过学科研究的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

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1.1 发展第一阶段1940年到1960年期间的这个时间段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这时期,古典控制理论十分受到追捧。

在对整个系统层面的探究过程中,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的频域分析方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中,在众多研究系统中,线性定长系统占据要主要地位,而向平面法在分析非线性系统过程中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方法。

在古典控制理论的指导下,使得单输入和单输出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1.2 发展第二阶段1960年到1980年期间的这个时间段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这时期,控制工程的性能得到很好的优化,而且,在数字计算机的帮助之下,各种分析设计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化,因而极大的完善了多输入、多输出以及非线性的复杂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控制模式进行一定的优化选择。

浅谈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应用前景及趋势

浅谈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应用前景及趋势

浅谈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应用前景及趋势作者:汪志军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5期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应用也逐渐广泛,现阶段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中,包括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业、农业、工业等领域。

控制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例如调试系统稳定性设计就应用了该理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控制理论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很多学者对该理论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促使控制系统分析方法变得更加全面,更具备科学性。

关键词: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应用前景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科技发展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使人们增强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了解。

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分析(一)第一阶段在20世纪40-60年代,古典控制理论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是控制理论得以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应用经典控制理论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控制理论的优势,它能够解决单输出、单输入问题,应用价值较高。

经典控制理论以频率特性、传递函数特性为基础,能够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器设计、分析问题中被应用,主要研究内容为线性定长系统,除此之外,在非线性系统中也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对采样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

(二)第二阶段在20世纪60-70年代,空间技术应运而生,进入这一阶段后,控制工程理论已经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

例如在阿波罗号登月中就应用了控制理论,在控制工程应用中,控制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第二阶段的控制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为状态变量,其中包含了数理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另外,还包含非线性、多输出、多输入等系统结构,大大提升了控制模式性能。

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控制理论研究的不断加强,控制工程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显著。

本文主要是就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标签: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发展;应用引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不仅丰富了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技术的内容,同时与之相关的研究领域也不断的拓展。

随着各个高校已经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课程作为高校专业课程,不仅为控制理论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控制工程技术应用效率的稳步提升。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产生控制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控制理论的应用环境而言,由于现阶段的信息与科学技术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阶段,因此,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也随着信息与科学家是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以原有控制理论为基础衍生而来的智能控制理论、基础性技术理论等,在控制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第一阶段:上世纪40-60年代,针对这一时期的开展理论与开展工程研究,主要以古典控制理论为主,就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研究而言,读点控制理论时期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单输入以及单输出等几方面的内容。

在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时,主要采用传递函数、根轨迹、频率特性等方法。

由于在这一极端大多数针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研究都采取的是线性定常系统,因此这一阶段的研究一般所使用的相平面法变量都不会超过两个。

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输入与输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上世纪60-70年代。

就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由于空间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促进了控制理论发展效果的全面提升。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探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探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探讨作者:刘祥斌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05期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控制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控制理论作为科学革命之一,为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本文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做出相應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发展与应用;策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工程领域中的控制系统。

其是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为研究手段,研究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的理论和技术。

二十世纪的量子论、控制论和相对论是科学革命中的三项重要理论。

伴随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也在不断变化,不仅涉及到交通、运输、农业、工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同时还参与了信息、管理、通讯、生物等新技术领域。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IT行业中,计算技术是产业核心,控制技术是产业基础,而通讯技术是产业的关键。

所以,控制技术作为现代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系统智能、系统反馈、系统结构的理论不仅应用在各个科学领域,而且也体现在人文科学中。

因此,控制理论对控制工程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一、控制理论的产生背景控制理论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在初中历史中学过,176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后来利用离心调速器控制了蒸汽机的转速,使人类步入了蒸汽时代。

1868年麦克斯韦在《关于调速器》中提出,控制系统可以使用微分方程来表达,其稳定性可以应用方程根的位置研究,从而挖掘了数学方法对控制系统的研究途径。

劳斯和胡尔维茨分别在1877和1895年,将麦克斯韦的微分方程思想进一步扩张,提出了用代数方程的系数直接辨别,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的准则。

上述方法满足了上世纪控制工程师的应用需求,从而奠定了良好的控制理论基础。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师研究出了以实验操作为特征的频域响应分析法。

浅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浅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浅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其应用价值日益凸显,相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

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已经逐渐认识到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相关课程设置,推进了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发展与应用引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控制理论在基础理论层面的不断完善化发展,使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应用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推广和应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迫切性也变得日益突出起来。

而且,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实践应用也可以反过来对二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更加全面化和系统化。

因此,本文围绕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展开了积极研究,希望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现阶段的发展基础上可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1、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产生途径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理论在英国技术革新时期最先提出,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工程的深入研究和完善,提出了很多控制理论的研究分析方法,促进了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使得控制系统稳定性日益增强。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内容趋于完美,逐渐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控制基础理论是在原有的控制理论上不断延伸发展而来。

2、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概述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的发展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十八世纪英国出现了技术革命,控制理论在技术革新的背景下被提出。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瓦特将离心式调节器相关的控制原理应用在了蒸汽机的控制调剂器中,提出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运作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发明了蒸汽机,控制理论由此而生。

随着控制理论的提出,工程研究相关人员逐渐将控制理论应用于调速系统的控制稳定性研究中,以控制理论为基础,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与控制原理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控制理论与工程的发展

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控制理论与工程的发展

过程控制中的若干问题一、控制理论发展1.40-50年代经典控制理论传递函数为基础,在频率域对单输入单输出SISO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控制理论被称为“20世纪上半叶三大伟绩之一”最辉煌的成果之一PID控制根轨迹Evans频率特性Nyquist Bode随动控制 定值控制定量分析困难定性分析相当有用2. 60年代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方法等最优控制理论为特证,而以采用卡尔曼滤波器的随机干扰下的线性二次型系统宣告了时域方法的完成。

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在航天、航空、导制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对复杂工业过程却显得无能为力,主要原因:要有精确过程数学模型建精确过程数学模型难点:机理复杂非线性与分布参数时变性不确定性多变量之间耦合信息不完全性IFAC----系统辨识与参数估计(1965年以来每三年一次) 现代工业过程建模主要特征:∙模型的层次性。

系统结构为递阶结构型,为此过程建模将围绕着结构逐层进行,各层模型之间通过信息通道相互联系。

∙模型的多时标性。

模型的各层次时标快慢亦是不同的,每一层次兼有两种状态,相对于下层快时标系统它是离散事件变量,相对于上层慢时标系统,它可视为连续时间变量。

∙信息的多样性。

信息是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图象,数字等多媒体信息集成。

建模方法:机理建模;经验建模;智能建模(神经网络建模、知识模型、模糊模型、逻辑关系模型等)。

3.七十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形成了大系统理论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和系统理论相结合,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分解与协调,多级递阶优化与控制。

大系统理论仍未突破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框架,除了高维线性系统之外,它对其它复杂系统仍然束手无策。

对于含有大量不确定性和难于建模的复杂系统,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学习控制和基于信息论的智能控制等应运而生,它们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成为自动控制的前沿学科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机后 , 把 离心式飞锤调 速器 原理 应用到蒸汽 机转速控制 中, 理论应 用于调速系统稳定性 问题的研 究上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到人文科学中。 所 以有专家认为控制理论 已不单纯只是一 门学
控制理论和控制 工程具有基本 概念 的普适性和独特 性等
标志着 以蒸汽为原动力的机 械化 时代到来 。 之后工程界把 控制 科, 而是发展 成为哲学、 世界观和方法论。 随着通讯 和技术 处理技 术的快速 发展 ,电气 工程 师们研 特点, 且在其应用中的关键与核心主要是两个概 念:

设 计 分 析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的发展与应用
孙 峥‘ 。 。 ( 1 . 河 北联合大学, 河 北 唐山 0 6 3 0 0 0 : 2 . 唐山 市 燃气集团 有限 公 司, 河 北 唐山 0 6 3 0 0 0 )
摘 要: 控制理论作为二十世纪的三项科学革命之一, 在现代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 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促进各 个领域

时期随着 空间技 术的发 展 , 控 制理论 逐渐 向高性能方 向发
( 2 ) “ 两种研 究方 法”, I P P D I 控 制器 ̄ I K a l m a n 滤波器 。 P D I
展, 主要是对 相对 复杂问题进行解决 。 充分 使用数学计算机进 控制器¥ 1 K a l m a n 滤波器作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的典型研究 行分析设计和实 时控制 , 这一过 程中出现 的非线性、 时变、 多输 方法 , 在 实际系统 中得到广泛 的应用 。 这两种方法不仅可 以应 出多输 入等相对 比较 复杂的系统控制 问题已远远超 出了古典控 用于线 性模 型, 而且还 可以应用到很多非线 性系统的证明中。 制 理论的范围, 为此 提出了最 优控制 方法 , 随后又 产生 白适 应 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 原理 。 控 制时期。 大 系统理论主要是对控 制理论广度 的拓展, 利用控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
1 . 1控制理论的产生
术 和控制技 术, 且计 算机技 术是中心 , 通信 技术是 关键 , 控制 技 术是根本 , 所 以控制学科 已发 展成为一 门基础学科 。 而且控
控制理论作为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其产生可 以追溯到 制 理论和控制工程 中的系 统结构 、 系统稳定、系统智能、系统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的第一次技 术革命中。 瓦特 于1 7 6 5 年发 明蒸 反馈等理论思想 除了在 自然科学各领域有广泛 应用外, 还渗透
究 出了以实验为基础 的频域响应分析法, 美国贝尔实验室 工程
第一, 系统概 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系统问题 已成为社
师奈 奎斯特 于1 9 3 2 年发表 的 《 反馈放 大器稳定性 》 一文中, 提 会关注的焦 点和热点, 特别是社会 中的复杂系统及科学课题 ,
出系统稳定性奈 奎斯特判据, 后来被推广到条件稳定性和开环 这是控制理论发 展和完善 的必然趋 势,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 除
的发 展中有 着至 关重要 的作用 , 可 以说 控制 理论与控 制工程 广泛应用到 各 行各 业是 时代 发展 的潮流趋 势。 本 文就 此分析 了 控 制理论 与控制
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旨 在给相关科研人员进行难题突破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 词: 控制 理论 ; 控制工程 ; 发展 与应 用
到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业等传统领域, 而且逐步渗透 到生物、 的工程控制和信息处理 系统 , 其代表就是智能机器人的发明。 信息、通讯等新兴领域 。 因此 , 把控制理论与控 制工程有 效的 2 控 制理论与控 制工程 的应用 应 用到更多的问题解决中, 已成为相关科研人员进行 问题 解决 2 . 1控制理论不只是- -I 7 学科, 是哲学, 是世界观 。 是方法论 的关 键 手 段 。 二十一世纪 比较流行的是3 c 技术 , 即计算机技 术、 通信技
不稳定研究 上。 控制创始人维纳在 总结前人 的成果基础 上, 写 了要进行结构和性质研究 外, 更要对系统运行进行调控。 成《 控制论一 一或关于在动物和 机器 中控制 和通讯 的科学》一 第 二, 反馈概念。 这一概念是控制理论的核心, 是 区别于其 他学科及理论应用的根本。 反馈 可以让控制系统尽可能的具 备 人类 智能的特点 , 可以对实际应用过程 中的数据 、 结构等不确
文, 奠定了控制理论基础 。
1 . 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

第一阶段: 二十世 纪4 0 6 0 年代 , 即古典控 制理论时期。 这 定 因素进行监控和调整, 提高工作 效率 。
时期, 主要是对单输入单输出问题进行解决, 而解 决这些问题 2 . 2 “ 一种 控制 , 两种 研究方 法 。 三种系统 ” 的应用 ( 1 ) “ 一种控制 ”, 即最优 控制 。 最优控 制是控 制理论和 控
所 运用到的方法主要有传递函数、 根轨迹、 频率特性等, 且大多
数研 究的是是线 性定常系统, 而对非线性 系统研究使用 的相平 制 工程 应用的核心 内容, 主要就是在满足一定 的约束条件基础 面 法变量不超过两个, 该控制理论能有效 的解决生 产过 程中的 上, 选择最 优控制 策略, 使性 能指标极 大化 或者极小化 , 让 系 单输入单输 出问题。 其代表有 1 9 4 5 年伯德提 出的伯德图法等 。 统控制通 过基本条件及综合方法 ( 就 是受控 的运动过程或动力 第二 阶段 : 二十世纪6 0 7 0 年代 , 即现代控制理论 时期 。 这 学系统 ) 取得最优化效果。
对各种大系统的结构、 设计、 方案等技术理论 二十世纪产生的相对论、 量 子论和控制论并称为三项科学 制 和信息的观 点,
智能化控制主要是对 控制理论深度 的开掘 , 对人类 革命, 是人类 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 理论 。 随着现代科学 进 行研 究;
技术及计算机技 术的不断进 步, 控制理论与控制 工程 不仅涉及 智能活 动和 信息传递控制规律等进行研 究, 并 研制出仿人智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