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管理论文银行贷款论文: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信贷管理论文银行贷款论文:

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加强贷后管理是防控个贷风险,提高个贷资产质量,确保个贷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提升个人贷款业务的贷后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该项业务的经营效益和对全行业务的贡献度,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定义及意义

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是指个人贷款发放或其相关信贷业务发生之后直到本息收回的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资金账户监管、贷后服务、贷后营销、贷后检查、风险监测与预警、贷款风险分类、贷款本息的回收、逾期贷款催收、不良资产的处置、档案管理等。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工作既是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又是防范信贷风险、减少信贷资产损失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美誉度和“生命线”,是银行塑造服务品牌的重要渠道和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防线,在个人贷款业务经营管理全流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现状及成因剖析

在当前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管理中,贷后管理的重要性仍然得不到足够重视,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风险隐患,具体表现如下:(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贷后管理意识淡薄。一是认为个人贷款贷后管理难度大、跨度长且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与其在贷后管理上耗费人力和精力,还不如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更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贷

款营销上,这就造成思想认识的“错位”,贷后管理工作被忽视。二是由于贷款风险暴露的滞后性,新增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大后,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贷款不良率水平,出现了虽然不良贷款绝对值增多但贷款不良率仍然持续下降的现象,容易产生轻视贷后管理的错觉。三是个人贷款在金融同业中被公认为最优质资产之一,综合收益率高,风险概率低。为争夺市场上这块诱人的“蛋糕”,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重营销、轻管理”思维的滋生和蔓延。

(二)工作职责不到位,贷后管理流于形式。贷后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取决于客户经理的自觉性和尽职程度。但由于部分客户经理工作方式粗放,责任心不够强,麻痹大意,存在贷款风险短期不会出现的侥幸心理等原因,未能充分履行好贷后管理职责。主要现象有以下几个方面:未按规定的时间和周期进行贷后检查,贷后检查方式过于单一,贷后检查只停留在表面或者走过场,未深入实地或现场调查,没有对客户基本情况、收入状况及抵(质)押物担保情况等变化进行必要的监控管理和信息收集分析,贷款风险预警信号未能及时发现或视而不见,甚至“闭门造车”形成贷后检查报告以及贷后检查报告内容基本雷同或仅修改检查日期等。

(三)激励机制不到位,贷后管理缺乏动力。当前,在设置个贷业务考核体系或开展个贷业务劳动竞赛时,偏重于业绩考核而忽略了贷后管理,仅对个人贷款投放(或新增)笔数和金额等有关业绩指标进行激励,贷后管理却未纳入激励指标体系,也没建立相应的利益补

偿机制。其实,在个人贷款的整个业务链中,贷后管理持续时间最长且情况复杂多变,是最难驾驭的风险防范控制环节,需要更多的付出却未得到相应回报。激励机制的偏位,必然导致贷后管理人员感到“吃力不讨好”,认为贷后管理只有责任,不如贷前或贷中环节实惠,贷后管理缺少激情。

(四)人员编制不到位,贷后岗位形同虚设。受考核指标等因素影响,部分经营机构的个人贷款从业人员数量与个人贷款规模的增长不相适应,特别是基层行个贷从业人员编制普遍不足,一人多岗,混岗现象严重,无法配备专职贷后管理人员,使得贷后管理职责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主要表现为:贷后管理人员通常身兼多岗,既要满足中前台需要,又要兼顾贷后管理,疲于应付、顾此失彼,不能有效地开展贷后管理工作。同时,繁杂的日常事务迫使贷后管理人员无法腾出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充电,业务知识更新缓慢,综合素质较低,造成贷后管理过于粗糙,缺乏深度。

(五)技术手段不到位,贷后管理创新不足。个人贷款属于零售业务,具有笔数多、金额小、批量化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个人贷款的贷后管理仅依靠人工判断与监测是远远不够的,要管好数额庞大的这块资产,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存量的个人贷款进行各种信息分析、风险监控和预警判断等。目前,商业银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系统相对落后,实用性较差,仅停留在满足简单的日常贷后管理需要的层面上,无法真正实现贷后管理的自动化、集中化和程序化。在存量个人贷款

数据分析、资产质量变动趋势分析、逾期贷款自动催收、贷后批量营销、风险识别、提示及预警信号等功能领域,还有较大的优化升级空间。

(六)贷后服务不到位,收益能力有待提高。当前商业银行的贷后服务行为离“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墨守成规、死守贷款合同的现象,甚至还设置了各种“门槛”限制客户进行贷后变更等操作,未能真正从客户角度着想,制定出一个银行与客户之间行之有效的“双赢”之策。同时,由于商业银行部分贷后服务手续较为繁杂,成本维护较高,与西方国家相比,在当前的国情和金融监管背景下向客户收取一定费用仍不现实,贷后服务供需双方的矛盾和利益博弈,也必然导致贷后服务的不顺畅。

(七)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贷后管理存在隐患。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目前信用环境不完善的背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个人贷款发放后,银行失去资金控制权,而同时市场千变万化,个人客户相关情况也是时时在变,银行甄别个人信用信息和评价技术还不成熟,贷后管理人员很难及时掌握个人客户及其相关的最新信息,监管难度大。这也影响和制约银行贷后管理水平的提升,存在相当大的风险隐患。

3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强化贷后风险意识,确立贷后管理地位

1.不断增强贷后管理意识,通过专题会议和培训学习等方式,教

育和引导经营机构负责人和个贷从业人员从根本上转变“重贷轻管”的观念,正确理解业务发展与贷后管理的辨证统一关系,充分认识贷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方针并贯穿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促进个贷业务可持续发展。

2.把贷后管理工作提到事关“银行生命”的高度,积极坚持“规范管理,防控风险”这一目标,不断强化贷后管理的核心地位,全面落实贷后管理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贷后管理的经济价值,促进贷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提升个贷业务风险控制能力。

(二)加强贷后制度建设,规范贷后管理行为

1.从“大处着眼”,在制度落实上狠下功夫,实行动态管理,完善个人贷款贷后管理制度。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和细化经营主责任人负责制度、重点客户联系制度、贷后检查制度、贷后服务和营销制度、逾期贷款催收和处置制度、贷款档案移交和保管制度、风险分类、监测和预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并根据风险防范的需要和业务发展实际,适时予以调整和更新,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检查、反馈、改进、监督的贷后管理运作机制。

2.从“小处入手”,在细节处规范个贷从业人员的贷后管理行为,保证贷后管理的精细化。首先,针对不同的个贷品种制定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贷后管理实施细则,界定不同贷后岗位的职责范围,使贷后管理工作职责明晰,且有所侧重。其次,充分发挥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对贷后管理的导向作用,要认真对待监测疑点,逐一排查,疑点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