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合集下载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1、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2、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4、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刘先春(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8)03-0028-03要发展、求发展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准确回答。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发展应当是全面的。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为此,一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是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是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要素。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国家大政方针

国家大政方针

国家大政方针事、科学収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収展观,第一要义是収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収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収展中的问题,也必然在収展中解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収展为目标,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収谋収展、促収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収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协调可持续収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推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迚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収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収展和社会全面迚步。

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収展、区域収展、经济社会収展、人与自然和谐収展、统筹国内収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进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収展观的意义科学収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収展的重要挃导方针,是収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収展观,对于提高党和政府领导各项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

这既是做好各项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挃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収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科学収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挃导,仍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亊业収展全局出収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事,科学収展观总结了20 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収展迚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収展的客观觃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収展问题的新认识。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収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亊业的长进収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挃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知识点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3、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问题最敏感,目前我们要积极贯彻初级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的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提高党的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实现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的目标.6、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努力做到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7、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8、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最大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实际,坚持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为基本点.9、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10、就业是民生之本1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机统一1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1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14、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15、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体党员所掌握,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17、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把维护人民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18、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19、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贯彻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需要,总结历史经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系统阐述的一种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包含了许多基本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之一。

全面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还要注重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社会公平为代价,而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只有实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另一个基本要求。

协调发展要求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不同领域之间的发展不可偏废。

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的进步相结合,要与环境的保护相协调。

只有实现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重要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护环境,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保护好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资源福利。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只有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惠及人民。

其次,要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还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

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在全球范围内,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加强交流与对话,才能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摘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为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本文通过对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阐述和意义分析,论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重大意义,并提出我国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对策,以期为实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长期以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

现金,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包含了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在内的全面发展观,是一种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融为一体的生态文明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在我国发展问题上的经验集成和思想结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重要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社会进步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生了飞跃,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文明、环境和生态等诸领域在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彻底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监管的思想观念。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方面的切入点。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认识,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

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作者:舒晓华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23期摘要: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贯通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辩证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成果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事物运动规律的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贯彻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完全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国际格局的两个主要趋势,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仍然是和平、缓和、稳定,世界经济逐步回升和结构调整正在加快,这些对我国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是有利的。

但是,在世界经济政治结构的深刻调整中,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将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

这种变化将会使我国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大调整既是大挑战,也是大机遇。

抓住了机遇,就能赢得历史性发展。

新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发展优势,加快发展,是我们的战略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

这一精辟论断,提纲挈领,切中实质,是对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科学发展观深刻地解释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

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

这表明,科学发展观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做出了统一的安排。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同时要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和权益,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深刻解释了发展的价值取向,这就对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阐明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在发展实践中得出的重要认识。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中之重,着力抓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发展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基础。

坚实的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我们必须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使发展是为人民服务的,发展依靠于人民,发展的成果是由人民共享的。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必须全面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以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关系,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

科学发展观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探索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必然结论,既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科学发展观的四要素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四要素”是对科学发展观最新、最系统、最权威的概括。

首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第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贯彻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防止顾此失彼。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高决策的理性化和整体性程度,既考虑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又做到综合平衡、周全周到。

补充: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科学发展观》(2020年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科学发展观》(2020年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科学发展观》(2020年含答案)祝各位顺利通过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必看考点高频试题:1、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____。

A: 发展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2、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

A: 以人为本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统筹兼顾D: 发展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故选D。

3、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辩证联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_____。

A: 实现科技的飞跃B: 实现综合国力的增长C: 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D: 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科学发展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

故选D。

4、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_____。

A: 发展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单选题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_____。

A: 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B: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C: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建国后八十年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实践点击查看答案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在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科学发展观
世纪坛医院 1011210591 李鹏飞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要发展、求发展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准确回答。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发展应当是全面的。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为此,一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同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之间联系紧密、互为条件、互为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

二、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

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
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在新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以后,我国改革进入了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攻坚阶段,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巨任‘务,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如何统筹兼顾,各类社会重大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按照胡锦涛同志强调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

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们要力争在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使城乡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到2020年,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

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实现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从根本上说,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是一致的。

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要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努力实现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良性互动。

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中央在作出重大部署、制定方针政策时,既要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也要照顾不同地区、部门的特点和利益,区别对待。

地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但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自觉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要不断增强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坚决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只有把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好,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r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8.【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r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lII西人民出版社,2005.
【4】张华夏.构建和谐社会.自然辨证法通讯,1993,(1).
【5】赋斌.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3).【6】王乃明.论和谐理念的内涵及其继承和发展[J].攀登,2007,(3).【7】陈锡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J].半月谈,2004,(4).【8】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