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中化学新课标ppt
高中化学新课程简介-PPT课件
![高中化学新课程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02bb356edb6f1aff001f52.png)
二、课程结构
语言与文学 数 学 人文与社会 地 理 物 理 化 学 生 物 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 课程模块1 课程模块2 课程模块1 课程模块2 ……
基础教育 课程体系
科 学 技 术
艺 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领域
课程科目
课程模块
课程设置说明
(1) 每学年 52周,其中教学时间 40周,社会实践 1 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 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 周,其中9 周 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 36学时,一 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3) 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 学分 ( 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 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 分。
高中化学新课程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 吴俊明
谢绝拷贝 敬请谅解
主要内容
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3 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方案的内容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结构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2.1.3.3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是一种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程目标取向
学习结果取向 (预期行为取向) 学科知识技能取向 是封闭性的
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取向
更注重素质取向
(身心发展取向) 过程与结果并重 是开放性的
目标领域
物 质 环 境
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 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 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 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 展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新课标“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内涵解读(47张PPT)
![高中化学新课标“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内涵解读(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b7d6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8.png)
5.如何评价学生的素养水平?
化学日常学习评价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用图示表示0价、 +2价和+3价铁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针对学生 对“铁三角”转化关系认识模型的理解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追问进一步外显学生的思维过程,从素养发展的 角度对学生给予指导。对于仅能列举出个别氧化剂和 还原剂的学生,教师应启发学生进一步提升知识的概 括化水平,指导学生从一类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角度进 一步抽象“铁三角”转化关系认识模型。
动态平衡思想
•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唯物辩证思想 • 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一般与特殊
绿色化学思想 • 绿色发展、环境友好
6.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如何形成物质转化的一般思路
单元教 学设计
初步建立物质 类别通性、氧 化还原性角度
物质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Q化7学化平学衡反理 应能进论 行到 什么程度
Q化4学化变学化变是 化是守守恒的恒的
Q化够化行8学发学怎的反生反样方应应向的进能
4.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涉及哪些问题?
Q1: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
参与化学 •反离应子反的应微
•粒氧反,规必反化应还律应修原的一
必修二 化• 离学子反键 应 进• 共行价的键 微
速率的因素等规律 ✓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及实际意义,了解原电池
及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解池的工作 原理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含义;化学平衡视角下的电解 质在溶液中的行为;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等
6.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 化学学科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保障
理解能力 • 发展化学核心素养5个要素的基础
高中化学新标准解读(精选课件)
![高中化学新标准解读(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42cd4258fb770bf78a5577.png)
高中化学新标准解读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解读高中课改已成为教育界一个热门话题,我们河南省也实行了几年新课改,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一下新课程:一、培养目标的变化普通高中的化学教学,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以社会、学科、学生自身发展所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围绕上述宗旨确立了三维目标...文档交流仅供参考...1知识与技能: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过程与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二、教材设置的变化:与旧版本教材相比出现了学与问、科学探究、资料卡片、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等新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栏目。
对于教材中的实验不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了,对概念的处理,书后习题主要设置与社会生活、工业生产密切联系的问题而且难度都不大,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增设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查阅资料,讨论整理些小论文的题目,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化学学科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很有好处。
高中化学新课程_PPT课件
![高中化学新课程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203ca0a417866fb84a8ee7.png)
进一步加强,而文科取向的学生普遍对化学与生活模块 表示出积极的学习兴趣,表明课程更加适合他们。
• 无论是教育部的高考考试大纲还是各实验省的高考
方案以及新课程的试卷试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 了选择性,支持了新课程的课程结构;
• 像北京市一批示范高中做到了轮开或挂开实验化学、
化学与技术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等任选模块,让学生 在高一和高二自主选修任选模块;已经有学校开出 全部8个课程模块;
•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出现了像深圳中学这样能够真正
• 三条内容线索支撑三维教学目标 •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 化学溶解于实际中,再结晶出来 • 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
• 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有层次 • 揭示学科本质\知识结构化\知识结构功能化 • 注重观念建构,促进认识方式转变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程结构 的主要变化
•层次性__必修\选修 •多样性__领域\模块 •选择性__必修学分\选修学分
更加符合学科本质
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
更好地解决差异问题
更好地解决操作性问题
教材是范式、是资源、是传送带、是发展的阶梯
联想·质疑
学
活动·探究
习
活
观察·思考
动
过 程
交流·研讨
栏
目
迁移·应用
本章自我评价
化学与技术 身身边边的的化化学学
化学前沿
历史回眸
知识点击 拓展视野 追根寻源 正文和活动栏目 知识支持
面对
• 新课程的设计形态——课程标准 • 新课程的物化形态——新教材 • 新课程的实施形态——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 • 新课程的评价形态——考试与分数
大家感受到、体验到、思考到很多……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ppt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0ccb97c5da50e2524d7fe1.png)
-
5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从学生未来的发展出发,努力体现时代性、 基础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和归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这 个基本出发点的重点,“体现时代性、基础性 和选择性”则是实现上述基本出发点的基本手 段、策略和途径。
-
15Βιβλιοθήκη 化学共同必修(A1、A2)
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 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 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 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内容主题包括“认识 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 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 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
-
21
实验化学
化学实验基础
化学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 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 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
22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
1.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2.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10
-
10
目标要求 的说明
如何描述内容标准?
知识与技能
用可观测的、指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来说明。
说出 举例 区分 设计 ……
识别 描述 解释 解决
认知目标
模仿 完成 测量 ……
学会 改进 掌握
技能目标
-
11 11
过程与方法
常用过程性、体验性的动词表示
经历 尝试 讨论 表述 归纳 概括 分析 推出 认同 表达 解释……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PPT课件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24df6866fb84ae55c8d6c.png)
常见物质的性质、来源及其重要应 用 • 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 甲烷、乙烯、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 • 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 • ……
第26页/共53页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 的重要作用;
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②实验探究 :乙烯、乙醇、乙酸的
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化学性质。
⒉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 ③讨论:从乙烯制备乙酸的合成路
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线。 ④对比实验:尿液中葡萄糖的检测
用。
。
⒊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⑤实验:淀粉的水解和水解产物的
如何描述内容标准?
• 知识与技能
用可观测的、指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来说明。
说出 识别 举例 描述 区分 解释 设计 解决
……
模仿 学会 完成 测量 掌握 运用
……
认知目标
第31页/共53页
技能目标
如何描述内容标准?
过程与方法
常用过程性、体验性的动词表示。
过程与方法
经历 尝试 讨论 表述 归纳 概括 分析 推出 认同 表达 解释 ……
第24页/共53页
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 物质的量; • 物质的分类; • 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 元素、核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
系,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限度 •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55页PPT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析5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6bda0726fff705cd170a1a.png)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对比(二)
对比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标准 》是在总结和反思 《大纲 》的基 础上提 出来 的,继承了 《大纲 》的优点,同 时也 给予了发展与创新。改变了 《大纲 》 在某些方 面对教师创造性的 限制,呈现 出一 个开放性体系,为教师的教学、学生 的学习 及学业评价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
学教学大纲(供实验用)》
2000年对实验大纲进行了修订。
2002年初,对《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实验
修订版)》再修订。
2003年4月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课程标准
*定义: 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 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文件。
新课标 高中教材
必修
选修
在新课标的指导 下我们需要修多 少模块呢??
化学新课程 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 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 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 “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 可修至8个学分; 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 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
课程标准内容
一.前言 二.课程目标 三.内容标准 四.实施建议
一.前言
1. 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 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 2. 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结合 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设
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观
3. 教科书编写建议
①教科书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性 ②教科书编写要处理好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 ③教科书内容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 关系 ④教科书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 开展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①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②重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③充分利用社区学习资源 ④编写配合教科书使用的教师手册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阶段(2000年 9月~2003年4月) (1)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 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 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3、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首批通过审 定的有三套,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 科技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4、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于2004年9 月在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等四个省级实 验区开始进行试验。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经过实 验区实验、修订后,将于2007年在全国推广。
三.内容标准
在内容标准部分,《课标》按照模块的类型,分别从“必 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列出了各自的内容标准;必修课 程按照《化学1》、《化学2》,选修课程按照《化学与生 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 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的顺序来组 织;每一课程模块都分别包括了模块的性质和功能、模块 设计思路、模块目标和内容标准;每一模块的内容标准部 分都按照“主题”的形式加以组织,每一主题都规定了高 中生在化学方面应学习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 和价值观以及应达到的标准。
四.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 程模块 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 教学方式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2.评价建议
①实施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②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 ③有关学分制管理,进行综合评定
综上 大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大纲》规定得太细太死,弹性不够,变化余地小。 (2)《大纲》以最高标准提出对教材、教学和评价的要求,属于 “精英”教育范畴,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3)《大纲》重点是对化学教学工作作出规定,规定的是怎么 “教”,而忽视了怎么“学”,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重 视不够。 (4)在化学教学内容上,《大纲》的“学科中心”倾向比较明显, 在内容选择、难易控制上较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脱离生 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倾向。 (5)在化学教学评价上,《大纲》的评价方式单一(以纸笔测验 为主),导致对学生化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往往只从纸笔测验的分 数加以判断。重视外在的“双基”评价,忽视学生和教师内在的 自我评价,“重结果,轻过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现象较为普遍。
点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 设计思路: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 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
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4. 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二.课程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进一 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 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 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 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八、九、 十年级上化学课。 1981年4月,中央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 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 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1990年经调整高中教学计划规定化学课程 设置为必修加选修。
主讲人:郭奇 小组成员: 张鑫、赵中东、王震 陈宝辉、刘祖涛
发展史
我国化学课程的设置,开始于清同治四年 (1865年)。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中学堂在五年级开设化学,标志着化学课程 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1952年,国家颁布《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草 案)》规定化学分别在初三到高三四个年级 中开设。
作为化学教师怎么根据 新课标把握教学过程呢?
通过上面的分析,教师应从基础教 育化学新课程的整体上来把握高中化学 课程,即 “三阶段”(义务段、必修段和选段) “三层次”(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 “两类型”(必修和选修)的化学课 程
铝热反应实验
铝的教学设计
谢谢! 请大家批评与指正!
课程标准 (Win) 教学大纲 (fail)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简述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研制的过程 任何新课程的研制,一般都要经过 “准备——研制——编写——实 验——推广”五个阶段,此次化学 新课程的研制也是如此。
国家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阶段
1、化学课程改革的准备阶段(2000年1~8月) (1)前期研究 ① 化学学科最新进展研究; ② 化学课程社会需求研究; ③ 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研究; ④ 化学课程国际比较研究。 (2)成立了由化学学科专家、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和 中学特级教师组成的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核心 组
教学大纲
*定义: 指学校每门学科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 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 。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对比(一)
对比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由表可以看出, 课程标准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力图在“课 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 面全面体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更有 利于指导化学教学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