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建议.docx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一、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偏少,处置受偿率低、处置效率低。
一是目前银行业机构能够采取的处置措施主要包括现金清收、诉讼保全、批量转让、呆账核销、重组转化等,其中以诉讼保全、批量转让、呆账核销手段居多,但银行业机构面临诉讼时间长、转让渠道少、转让受偿率低等困难;二是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普遍缺乏相对公正客观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不良资产的价格评估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影响了处置效率。
建议:创新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是在坚持传统处置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专业化、多样化的处置方式,综合运用资产置换、并购重组、以资抵债、减免表外息以及某些投资银行手段,提高处置的成功率;二是建议政府出面组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交易平台,通过集中竞价公开买卖等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良资产市场化运作;三是积极拓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新途径,对清收处置工作中的某些环节如市场评估、市场定价以及抵押押品管理等方面外包给中介机构或组建商业银行自身的专门机构,实现专业化清收。
二、不良处置过程中限制性因素多、处置周期长、处置税费用高,处置难度大。
目前处置方式中现金清收乏力,效果不明显,多依赖于诉讼清收,司法诉讼环节较多,处置执行工作漫长,诉讼程序较为繁杂,司法处置过程过长,诉讼清收成本较高,且诉讼费、保全费等需要立案人预付,经常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
以资抵债方式处置不良贷款后续资产处置难,主要是通过法院裁定进行抵债,但在后期抵债资产处置变现过程中,仍会遇到流拍、资产清场难等困难,导致原价格很难变现。
以物抵债产生产权人变更时,均需缴纳过户费用,各项费用汇总占比不低于10%,过户税费成本过高,加大了抵债资产处置难度。
建议:开辟绿色通道工作机制,优化政策顶层设计。
针对经济下行时期金融机构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银行诉讼案件大幅增加的现实,建议执法部门对银行纠纷案设立绿色通道,加快法律诉讼、审判、执行等环节的工作进程,优化诉讼、执行及相关流程,协调相关部门,在资产评估、过户等执行环节上减轻银行及企业负担,提升案件中可执行资产的尽快处置。
不良贷款防控措施及建议
不良贷款防控措施及建议贷款能够解决当下人们的经济需求,但贷款所带来的问题也不能让人忽视。
相信我们现在也有看到过很多由于贷款而引发的各种严重问题的新闻,而学生由于贷款走上不归路的事件更是频繁发生。
所以,不良贷款防控措施及请有哪些?以下由我为您一一解答,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不良贷款防控措施及请1、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3、建立贷款责任追究制,合理处置抵贷资产,积极活化不良资产。
4、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5、加大依法收贷力度,切实维护信用社的合法权益。
6、成立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机构。
7、鼓励创新,开拓市场,加大市场营销。
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从我国情况来看,呆账准备金制度建立太晚且提取比例过低,致使积累下的不良贷款得不到及时冲销。
此外,我们还需注意到当前转轨时期出现的一些新的微观的元素。
1、资本市场约束力大。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不成熟,机构投资者数量少、规模小,吸纳不良贷款的能力有限,严重限制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2、金融生态环境不佳。
有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制度建设滞后,信用环境欠缺,经营者与银行利益相关性不足。
3、不良贷款的突发性强,集中度高。
一些资质状况很好的企业或上市公司由于多元化经营,过快扩张、不仅原本的主营业务越来越不突出,盈利能力下降,而且新拓展的业务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出现亏损。
三、不良贷款如何处置1、推进商业银行产权分置改革2、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3、政府完善法制建设和改善社会信用环境4、银行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催收5、加强社会信用惩罚机制以上就是由我整理收集的关于不良贷款防控措施及请的相关内容。
不良的贷款形式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的,而良好贷款的环境需要我们公民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维护。
了解不良贷款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贷款时带来的诸多麻烦。
另外,在贷款时也一定要谨慎选择贷款平台,避免被欺骗,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学习法律。
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及建议
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及建议清收不良贷款是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保护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采取合适的清收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列举10个清收不良贷款的措施及建议。
1.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贷款项目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不良贷款,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2. 强化贷款审查和审批程序:加强贷款审查和审批程序,严格把关贷款发放的条件和程序,避免将高风险贷款发放给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
3. 加强催收管理:建立健全催收管理制度,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催收工作。
采取有效的催收手段,如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等,争取尽快回收资金。
4. 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寻求与专业清收机构合作,将清收工作外包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提高清收效率,减少金融机构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5. 采取法律手段:对于不良贷款借款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追讨债务。
通过法律途径,可以强制借款人偿还债务,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6. 资产转让:将不良贷款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者,通过出售不良贷款来回收资金。
这样可以减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规模,降低风险。
7. 提供债务重组方案:对于有还款意愿但暂时无力偿还的借款人,可以提供债务重组方案。
通过重新安排还款计划和利率,帮助借款人渡过难关,减少不良贷款发生。
8. 开展债务清理:建立债务清理机制,对于无法偿还的不良贷款进行核销或减免。
这样可以及时清理不良贷款,减少金融机构的资产损失。
9. 加强风险防范: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贷款发放的审慎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管,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10. 宣传教育借款人: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借款人的信用意识和还款意识。
加强对借款人的教育和引导,引导他们合理使用贷款,按时还款。
通过以上措施和建议,可以有效清收不良贷款,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能提高贷款市场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水平,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
商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
商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还款条件和期限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已经发生违约行为,以及虽然没有违约,但其自身还款能力明显不足以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商行面临不良贷款时,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法,使得贷款风险得到控制,保证自身的经营利润和资产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不良贷款处置方法:1.还款协商:商行可以与借款人进行还款协商,通过调整还款计划、延期还款、降低利率等方式,帮助借款人解决还款困难,尽可能地实现债权回收。
2.债务重组:对于确实存在还款困难且有一定还款能力的借款人,商行可以进行债务重组,通过减免一部分债务、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减轻借款人的还款压力,提高债权回收的可能性。
3.债权转让:商行可以将不良贷款债权转让给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AMC),通过出售债权获得一部分回款,转移不良贷款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商行的管理成本。
AMC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追讨债权,如向借款人发起诉讼、拍卖抵押物等。
4.处置抵押物:对于存在抵押物的不良贷款,商行可以依法处置抵押物,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变现,以获得回款。
如果抵押物价值无法全额覆盖债务,商行则需要寻找其他追偿手段,如追加担保人、起诉借款人等。
5.银团贷款转手:对于大额银团贷款中的不良贷款,商行可以将自己所持有的一部分贷款转让给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以分散风险和减少损失。
这需要商行与其他银行进行谈判,达成转让债权的协议。
6.外包和委外:商行可以将不良贷款的催收和追偿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催收公司,以提高追偿效率和成本控制。
也可以将不良贷款委托给委外机构,由其负责管理和处置,减轻商行的压力和负担。
7.处理破产和清算:对于那些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处置的不良贷款,商行需要根据法律程序对借款人进行破产和清算处理。
这需要商行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债务能够尽快清偿,并争取尽可能大的债权回收。
无论采用何种处置方法,商行都应该注重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处置过程中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回收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措施
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措施
不良贷款清收是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清收是关键。
下面是我对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措施:
1. 建立完善的不良贷款管理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不良贷款管理制度,明确不良贷款的定义、分类和计提准备金的标准,确保不良贷款的及时识别和有效处置。
2. 提升不良贷款风险评估能力:加强对贷款申请人的风险评估,通过评估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因素,减少不良贷款的风险。
3. 加强不良贷款的追偿能力:建立专业化的不良贷款追偿团队,加强对不良贷款违约行为的调查和取证工作,确保追偿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不良贷款清收:除了法律程序外,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进行不良贷款的清收,如与债务人进行协商、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清收等。
5. 引入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贷款转让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由其负责清收,减轻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压力。
6. 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贷款,防范不
良贷款风险的扩散。
7. 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加强对不良贷款清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提高清收效率和效果。
8. 强化内外部合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提高清收效果。
9. 加强对债务人的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债务人教育和引导活动,提高债务人的还款意识和还款能力,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10. 加强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不良贷款的识别和清收效率。
以上是我对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对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有所帮助。
国有商行不良贷款化解对策论文
国有商行不良贷款化解对策论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商行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革和金融风险的增加,国有商行不良贷款问题也逐渐突显。
不良贷款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商行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不良贷款问题。
一、完善不良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国有商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不良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对客户的信用评级、贷款审批、追收不良贷款等。
对于海外的不良贷款,也应该建立一套相对应的管理系统,确保海外投资的贷款流程和管理规范一致。
二、加强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国有商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
该团队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
同时,管理团队也应该注重团队建设和员工培训,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和专业素质。
三、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国有商行应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不良贷款的发现和处理及时、有效。
同时,还应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系统运行的透明性和有效性。
四、优化贷款结构和投资结构国有商行应优化贷款结构和投资结构,降低贷款风险和投资风险。
应注重信贷业务的分类管理、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同时,还应增加投资品种,提升资产质量,避免将资金全部投入同一领域,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
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国有商行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库,及时了解和掌握客户的资信情况。
对于不良客户,应增加审核通过的难度,严格控制贷款资金的流向,及时对借款人进行追收。
同时,还应积极探索与客户合作、资产处置等方式,促进贷款资金的回流。
六、优化流程和银行业务国有商行应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和质量。
应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数据管理精度和处理速度,将管理工作更多地依托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降低人工操作难度和错误率。
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及建议
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及建议一、清收不良贷款的措施及建议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不良贷款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清收不良贷款是银行业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以下是一些清收不良贷款的措施及建议。
1. 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银行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通过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加强对贷款项目的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风险。
同时,银行还应定期对不良贷款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的及时识别和处理。
2. 加强债务人的监督管理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应加强对债务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贷后管理制度。
这包括加强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评估,定期进行还款情况的跟踪和监管,及时发现还款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对银行清收不良贷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法律程序,加强对债务人的法律追索权利,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和监督。
4. 加强资产管理和处置能力银行应加强资产管理和处置能力的建设,建立起专业的清收团队。
这包括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清收能力和效率,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并通过拍卖、转让等方式尽快处置不良贷款。
5. 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清收银行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
这些第三方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清收服务,通过多方合作,提高不良贷款的清收率和回收率。
6. 加强与债务人的沟通和协商银行应加强与债务人的沟通和协商,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
这包括与债务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其实际情况,帮助其解决还款问题,避免不良贷款的进一步恶化。
7. 鼓励债务人主动还款银行可以通过一些措施鼓励债务人主动还款。
这包括提供优惠政策,如减免利息、延长还款期限等,帮助债务人缓解还款压力,增加其还款意愿。
8. 加强风险分散和防范措施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应加强风险分散和防范措施。
这包括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加强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贷款分布的监控,降低风险集中度,防止不良贷款的扩散和蔓延。
商业银行如何处理不良贷款
商业银行如何处理不良贷款在商业银行运营中,不良贷款是一项严峻的问题。
不良贷款不仅会对银行的财务状况造成影响,还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不良贷款,以确保银行的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方面。
银行需要设定合理的贷款政策和审批流程,确保贷款的可持续性和偿还能力。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对借款人的尽职调查,了解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以减少不良贷款的风险。
二、提高贷款审批标准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应加强审核,提高审批标准,严格筛选借款人。
银行可以通过设置更苛刻的贷款条件、提高贷款利率或要求更高的担保措施等方式,减少风险较高的贷款。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确保贷款审批流程的公正性和严谨性。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不良贷款风险。
银行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贷款资产质量,识别潜在的不良贷款。
一旦发现不良贷款,银行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设立风险准备金、加强逾期贷款催收与追偿等,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
四、加强催收与清收工作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逾期贷款的催收与清收工作,以尽快收回欠款并减少不良贷款。
银行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司法诉讼等,强化借款人的还款意识。
同时,银行还可以与专业的清收机构合作,以加速清收工作的进展,降低不良贷款风险。
五、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防止贷款审批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和不当操作。
银行应设立专门的贷款审查部门,加强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确保贷款业务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专业水平,减少贷款操作中的错误和违规行为。
六、积极开展经营创新为了降低不良贷款风险,商业银行可以积极开展经营创新,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和业务领域。
通过拓展贷款市场,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可以降低对不良贷款的依赖程度,提高盈利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不良贷款带来的挑战。
关于对XX银行季度不良贷款管控的措施建议
关于对XX银行季度不良贷款管控的措施建议对于XX银行季度不良贷款管控的措施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施:1.提高贷款审批的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对贷款申请人的调查和分析,确保审批过程中的风险防控。
建议在贷款审批中引入更全面的风险评估模型,包括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担保能力等因素,以准确判断贷款的风险水平。
2.定期进行不良贷款的监测和审计:建立健全的不良贷款监测和审计机制,对现有贷款组合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分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数量和比例。
同时,审计部门可以加强对贷款业务的内部审查,发现并修补贷款管理中的漏洞和弱点。
3.强化对担保物的评估和管理:对提供担保的资产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其真实性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对担保物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会贬值或丧失价值。
此外,建议银行对担保不到位、价值不足的贷款进行谨慎审批,避免担保物无法弥补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
5.开展风险教育和培训:建议银行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向员工传授风险管理知识和技巧,提醒他们注意风险信号,并告知不良贷款的处理流程和方法。
6.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建议银行加强对内部控制和审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内部流程的规范性和透明性。
可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并严格执行。
另外,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审计,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减少内部因素对审计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XX银行季度不良贷款管控的措施建议包括提高贷款审批的风险防控能力、定期进行不良贷款的监测和审计、强化对担保物的评估和管理、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催收管理、开展风险教育和培训、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和损失,保障银行的健康发展。
关于对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
关于对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对于不良贷款清收,可以给出以下几条建议:1.加强风险控制。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应该加强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和贷后管理,确保借款人具备还款能力和意愿。
同时,银行应该及时调整贷款标准,避免过度放贷引发不良贷款问题。
2.建立全面的贷后管理体系。
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贷后管理流程,包括定期对贷款进行评估、跟踪借款人还款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贷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等。
通过及时的风险警示和预警机制,银行可以及早发现不良贷款,并采取相应的清收措施。
3.提高法律意识和能力。
对于不良贷款清收,银行应该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银行可以派遣专业人员参加相关的法律培训,提高其在诉讼、保全等方面的素质。
此外,银行还可以与外部的法律机构进行合作,获取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指导。
4.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清收。
对于不良贷款的清收,银行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包括协商、诉讼、拍卖等等。
在清收过程中,银行应该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和还款能力,选择合适的清收方式,并确保清收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5.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
对于不良贷款清收,银行可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共享不良贷款的信息,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不良贷款的清收效果。
7.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
银行应该加强对清收工作的内部管理和监督,确保清收工作的有效进行。
银行可以建立专门的不良贷款清收团队,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通过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对清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改进。
总之,对于不良贷款清收,银行应该加强风险控制、建立全面的贷后管理体系、提高法律意识和能力、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清收、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加强借款人的教育和引导,以及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下功夫,提高不良贷款的清收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在清收过程中要注重法律合规,以确保清收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经过对辖区37家银行开展不良贷款处置专项调查。
调查显示,在不良加快暴露背景下,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提速,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样本银行月均处置不良贷款38.9亿元,较2019年月均增长22%。
与此同时,81.1%的银行仍反映不良贷款处置难度大,面临批量转让和单户转让处置空间不足、以物抵债处置不良面临重复高额税负、线上贷款诉讼案件诉讼周期长等三方面难点。
不良资产处置效率较低不利于维护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献上三方面计策。
一、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三难”(一)批量转让和单户转让处置空间不足一方面,资产管理公司批量转让吸纳能力不足。
56.8%(21家)的银行反映“批量转让市场吸纳不良资产能力不足”,主要原因为不良资产增长快,而接受批量不良资产包的金融(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少且处置能力有限。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37家银行月均不良批量转让回收额为8.2亿元,较2019年月均下降15.7%。
如,某大型银行反映,四大资管公司中,有的公司在重庆每年只象征性收包1-2个,有的公司自2020年下半年不再参与收包,还有的公司对重庆远郊地区的资产原则上不介入,或不参与收包竞价。
另一大型银行反映,当前重庆市场批量转让受让方仅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2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已形成买方垄断市场,2020年不良资产包转让折扣低至22%,分别低于2019年和2018年23个和39.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银行单户转让需求旺但受政策试点限制。
由于单户不良转让回收比例更高,当前银行转让需求旺盛。
1月,《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出台,对单户对公不良贷款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政策出台后试点范围和符合条件的受让方受限。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37家银行的月均不良单户转让回收额为5139.6万元,但2021年1月仅105万元。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不良贷款风险及其对策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不良贷款风险及其对策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不良贷款风险。
不良贷款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违约、经济衰退、行业萧条等原因导致的债务违约风险。
不良贷款风险的存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商业银行需要认真面对不良贷款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应对这一风险。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不良贷款风险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发放贷款。
在贷款发放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
不良贷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借款人信用风险:借款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按时还款,例如经营不善、经济困难等,从而造成不良贷款。
2. 宏观经济环境风险:经济衰退、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可能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3. 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大:一旦贷款发生不良,商业银行需要通过诉讼、追偿等手段来收回资金,但这个过程可能非常繁琐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贷款风险的对策为了有效降低不良贷款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1. 信贷审查制度的加强: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信贷审查机制,加强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合理控制信贷风险,提高贷款的准入门槛。
2. 严格的贷后管理: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贷款的监督管理,及时掌握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对于出现违约情况的借款人要及时调整贷款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
3. 多元化的贷款业务:商业银行应当多元化贷款业务,不只是简单地依靠企业信用贷款,更应开发新的信贷产品,降低风险的集中度。
4. 合理的担保措施: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应该要求借款人提供充足的担保措施,以降低不良贷款风险。
商业银行还需要对担保物进行严格评估,确保其价值稳定。
三、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贷款的处置1. 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完善的风险定价和资产负债管理等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措施。
2. 加强风险预警能力: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
关于对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精选文档】
关于对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一、领导要高度重视,确保不良贷款认责追责真真落实到位首先,邢台办事处各级领导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不良贷款管理责任认定工作,把不良贷款管理责任认定作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止不良贷款反弹的一项重要举措,并且作为对相关管理人员任期内信贷管理履职情况和管理能力认定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不良贷款管理责任认定,强化履职尽职意识,促进信贷业务规范操作,提升信贷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
其次,邢台办事处要努力改变粗放式经营态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不良贷款要摸清底数,对暴露出的不良贷款责任人工作责任追究一定要到位,避免走形式,造成部分责任人“有恃无恐”,形成不良贷款前清后增.二、不良贷款的清收措施清收不良贷款是一场维护信用社合法利益的捍卫战,清非人员要有勇气有魄力,要雷厉风行,闻风而动,看准了就动手,攻不下不放手;有一种拿不下不收兵的劲头;清收不良贷款又是一场双方智慧的较量战,清收人员要有谋有略,要有“两千”精神,即想尽“千方百计”,不怕“千辛万苦”,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情况采取责任清收、联社集中清收、行政清收、依法清收等针对性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提高清收不良贷款的成效。
1、严格实行不良贷款终身责任制,科学合理落实不良贷款清收责任人。
一是事实认定责任清楚,责任人仍在本联社上班的,对每个责任人贷款进行集中考核处理,不论是调走的还是未调走的,现任社的还是以前社的,都可以通过限期整改盘活清收不良贷款,否则按月实行经济处罚,直至责任贷款全部收回为止。
情节严重的实行离(待)岗清收,离(待)岗清收期间除照常按月实行经济处罚外,还应停发期间绩效工资。
年底按清收责任贷款完成情况发放绩效工资。
二是事实认定责任清楚,责任人已调离原联社在其它联社上班的,通过申请让办事处协调处理。
三是事实认定责任清楚,责任人已退休的,通过按月扣发部分工资来偿还不良贷款,直至本息全清为止。
四是因为放贷时间跨度长,或是责任人已经不在本系统工作的,通过听证复议后仍不能落实责任的,按不良贷款所在社确定清收责任人的同时发动全员力量对这部分贷款进行集体清收,但这部分贷款不能和清收责任人的任务考核挂勾,每月按清收本息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能者多得,不清不得。
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建议
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建议
针对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风险管理和审查程序:银行应该加强对贷款申请的审查程序,确保借款人具备还款能力和良好信用记录。
同时,银行应该严格进行贷款风险评估,并持续监测和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2. 完善风险预警机制: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不良贷款。
这包括监测贷款组合的表现,制定相应的纠正行动,并采取措施来避免不良贷款的进一步扩大。
3.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银行应加强内部管理措施,包括完善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管机制等,确保贷款业务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4. 加强外部监管措施:相关监管机构应完善对银行不良贷款的监管政策和标准,并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力度。
同时,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不良贷款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5. 建立合理的风险补偿机制:银行应制定合理的风险补偿机制,确保风险与回报相匹配。
这可以包括提高贷款利率、要求借款人提供充足的抵押品以及加强贷后管理等。
最重要的是,银行应积极改善贷款业务的质量,通过更好的风险管理和审查程序,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从而提升银行的整体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于对XX银行季度不良贷款管控的措施建议
关于对XX银行季度不良贷款管控的措施建议
一、管理流程改进
1、深化贷前风险评估:改进放贷管理机制,研究客户信贷审查政策,完善客户信息采集、审查、审批等环节,建立合理的评级机制,减少不良
贷款的产生。
2、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成立预警小组,负责收集客户贷款数据、
分析客户还款情况及风险,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从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及时做出措施,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3、加强风险控制:及时核查放贷环节,严禁违规放贷、核心系统运
行情况,实行影像、电子签名等技术的应用,保证经办操作的可信,提升
贷款操作的可信度,减少审批过程中的操作不当。
4、完善客户管理流程:定期以客户为中心、以贷款为细分的客户管
理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搭建客户之间的信贷关系,不断加强客户
关系管理,提高客户贷款还款的积极性和社会意识,进而减少不良贷款。
二、风险源控制
1、及时清收到期借款:及时跟踪客户还款情况,及时发现逾期未还
款的客户,实行及时催收,及时发现不良贷款,做到到期借款及时及质高
效收回。
2、加强贷后管理:及时了解客户使用贷款资金的情况,实行访、定
期审查。
大额不良贷款处置方案
大额不良贷款处置方案什么是大额不良贷款?大额不良贷款通常是指贷款金额较大,且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违约情况的贷款。
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大额不良贷款往往具有非常大的风险和影响力,需要银行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如何应对大额不良贷款?在商业银行中,应对大额不良贷款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 催收和追讨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有的贷款追讨机制,针对大额不良贷款进行催收和追讨。
催收和追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方式通知和提醒借款人违约情况。
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对大额不良贷款进行追讨,例如通过法院起诉借款人。
2. 委外处置商业银行可以将大额不良贷款委外给专业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进行处置。
这样可以有效减轻银行内部的不良资产负担,同时由于专业机构具备更强的追讨能力和处置经验,也可以提高不良贷款的处置效率。
3. 转移商业银行可以将大额不良贷款转移给第三方金融机构,例如金融资产交易所。
这种方式相当于将不良贷款使用权移交给第三方,商业银行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同时也可以缓解不良资产负担。
商业银行应该如何选择处置方式?在选择处置方式时,商业银行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政策法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变化等多方面因素。
不同的处置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取舍。
最终,商业银行需要选择一种在风险控制、成本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考虑的处置方式。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也需要根据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结论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大额不良贷款是一项巨大的风险和负担。
商业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决策。
只有选择正确的处置方式,才能有效地缓解不良资产负担,保证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其处置措施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其处置措施一、不良贷款的分类根据不良贷款的程度和风险特征,商业银行通常将其分为三类:关注类、次级类和可疑类。
关注类是指贷款还款能力有所下降的贷款,次级类是指已经发生逾期但尚未陷入丧失部分或全部偿还能力的贷款,可疑类是指逾期期限已超过90天未能按时偿还本息或者被判定违约的贷款。
二、不良贷款的处置措施1.加强风险防控:商业银行需要加强贷款审查与风险评估,做好风控工作,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
2.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不良贷款的迹象,采取措施防止风险的扩大。
4.债务重组和展期:对于还有偿还能力但暂时出现困难的借款人,商业银行可以与其进行债务重组和展期协商,降低借款人的还款压力。
5.处置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出售不良贷款、以贷换贷、以资换资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减少不良资产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6.法律追索:商业银行可以依法通过法律手段追索借款人的担保财产、工资收入等来偿还不良贷款。
三、处置措施的效果评估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时,需要对各种处置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减损比例、回收期限、处置成本等因素。
只有对各种处置措施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才能选择最适合的处置方式。
四、应对措施商业银行在面临不良贷款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风险管理,做好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提前预防不良贷款的产生。
2.定期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及时发现不良贷款的情况。
3.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不良贷款的动态。
4.加强催收工作,采取多种手段催促借款人偿还贷款。
5.与借款人进行债务重组和展期协商,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6.通过出售不良贷款、以贷换贷、以资换资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减少风险对银行的影响。
7.依法追索借款人的担保财产和工资收入,保障商业银行的权益。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加强风险防控、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催收工作和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来应对不良贷款。
只有有效地处置不良贷款,商业银行才能保持稳健的经营和良好的资产质量,确保自身的发展和利润能力。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以及应对建议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以及应对建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是怎么样的?面对不良贷款有什么好的办法?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整体微升不同机构分化明显2011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0.9%)达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大体呈“双升”态势。
2016年四季度末,不良率环比下降0.02%,并连续5个季度稳定在1.74%,同期不良贷款余额从15122亿元上升到17057亿元。
2018年一季度末不良率微升至1.75%。
由于90天以上逾期贷款被要求划归为不良贷款和此前积累的风险暴露,2018年二季度末不良率升至1.86%,不良余额达到19571亿元,如图1所示。
从不良贷款的构成来看,自2016年3月到2018年6月,次级类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例从46.8%下降到42.7%,可疑类贷款所占比例从41.6%上升到43.5%,损失类贷款从11.6%上升到13.8%。
次级类贷款占比下降,而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占比上升,意味着银行面临的可能的损失在提高。
从不同机构类型的不良贷款情况来看,2016年以前,不同机构类型商业银行不良率都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2016年以后,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大型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不良率下降,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率相对稳定,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快速提高。
2018年6月,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最高,达到了4.29%,外资银行不良率最低,仅为0.63%,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48%、1.69%、1.57%。
不同客户和业务品种的不良贷款情况从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贷款质量的分类看,个人类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都低于公司类。
我们选取8家总资产规模在5万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占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51.98%),其年报数据显示,2013-2017年,这8家银行合计的公司类不良贷款余额从2634亿元增加到6712亿元;不良率在2013-2016年逐年提高,从1.19%上升到2.42%,2017年下降到2.24%;个人类不良贷款余额2013-2016年从612亿元增加到1804亿元,2017年下降到1768亿元,不良率在2013-2015年逐年提高,从0.64%上升到1.04%,2016年开始下降,2017年已经下降到0.84%。
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和措施
不良贷款清收的建议和措施实行责任清收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陈划段,落实责任。
锁定基数,动态监控的管理原则,对五级分类存量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段管理:2004年6月1日之前形成的不良实行责任清收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陈划段,落实责任。
锁定基数,动态监控”的管理原则,对五级分类存量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段管理:2004年6月1日之前形成的不良贷款,要采取积极措施清收和处理,确保绝对额下降;2004年6月1日(不可抗拒因素除外)后形成的不良贷款,责任人要全额包赔,否则下岗、停薪、限期收回,确保不出现人为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
对已落实责任、限期收回的要兑现处罚措施,坚决不能一拖再拖、姑息迁就,该停薪的停薪、该包赔的包赔、该下岗的下岗、该法办的法办。
实行协调清收对政府机关财政贷款、受政府干涉、村社集体承贷、企事业贷款等多年形成的不良贷款,各社要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协调,通过财政拨补、政府及村社的财产进行抵债等方式,协调清收。
实行依法清收对于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的赖债户、非信益企业和个人,要依法维权,运用法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
实行招标清收可采取向社会招标的办法清收不良贷款。
实行启动清收要探索启动清收的办法,把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与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结合起来,积极帮困扶贫,激活农户不良贷款。
实行处置清收对表内外抵债资产,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采取转让、重组和租赁等方式积极、及早处置变现。
再有在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各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有效措施,只要措施依法合规,效果明显,有利于调动信贷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如何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一)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尽最大限度清收不良贷款。
(二)加大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做到每笔不良贷款都能落实到人,并限期清收。
(三)加强内控制度的管理,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四)加大五级分类中关注类的贷款清收力度,并同时对正常类贷中可能形成不良类的正常贷款的进行监测,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建议
一、不良贷款处置的特征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暴露,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不良贷款率增加,资产质量面临下行压力。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主要特点:(一)处置总量快速增长。
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金额逐年增加,形势严峻。
(二)处置方式日趋多元。
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传统方式主要有现金清收、转化盘活、以物抵债、呆账核销等,20XX 年开始采用批量转让不良资产,处置金额逐年增大;20XX年首次引入证券化,20XX年,批量转让成为不良贷款处置主要模式。
(三)处置成本高昂。
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贷款核销(含批转核销)消耗了同等规模的拨备或利润。
除批量转让和贷款减免外,贷款核销后虽然仍可按照“账销案存”原则继续追索,但实践中能够继续收回的比例很低。
(四)处置压力持续加大。
当前贷款劣变仍处于集中爆发期,不良贷款前清后溢问题突出。
五家大型商业银行逾期贷款保持高位,特别是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中尚未纳入不良的部分,存在隐性不良问题。
(五)处置难度不断增加。
不良贷款新暴露增多的同时,还呈现金额大、品种多、情况复杂的特点。
过去的不良贷款主要以流动资金贷款居多,而新增不良贷款的授信品种呈现多样化,增加处置难度。
同时,单个不良客户与存量客户、本区域其他企业的交叉违约风险在上升,涉诉、涉保、涉集资增多,复杂性不断增加。
二、不良贷款处置存在的难点
(一)司法清收仍面临执行难。
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诉讼案件无论对公还是对私、无论是诉讼数量还是诉讼标的金额,都达到历史高值。
且随着不良清收的深入开展,诉讼案件数量以及金额的上升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司法清收主要面临四方面困难:一是执行时间较长,执行效率偏低。
执行难、执行效率低下是目前银行债权司法追偿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据五行反馈,一般情况下案件经3至6个月能够审结,案件执行需一年以上,案情复杂的,执行均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二是抵押物优先受偿权与法院“首封处置权”协调不畅。
法院首封处置权与债权人行使优先受偿债权冲突问题曾长期困扰银行业,20XX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首先查封法院与优先债权执行法院处分查封财产有关问题的批复》发布执行后,部分债权人采取超标的查封、拖延处置时间等方法,使首封成为了无财产抵押优先权的债权人对抗抵押权人优先权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在抵押财产价值与优先权价值基本持平的情况下,首封债权人及首封法院处置积极性不足,拖延处置的情形更加严重。
三是住房抵押贷款处置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申请执行人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被执行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被执行人名下的唯一住房可以执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被执行人家人的强力阻挠,强制腾空存在难度,易于引发激烈冲突。
法院多考虑社会维稳,往往以司法执行有障碍,拖延执行。
四是信用卡处置立案难。
银行处置信用卡不良,
公安立案证明是要件,且立案时间要满足1年以上才符合核销条件。
由于信用卡逾期户数众多,单户金额较小或办案难度较大,公安部门出于结案率、本身警务资源的考虑一般不予立案,使得银行无法处置。
银行以涉嫌信用卡诈骗报案,部分公安部门要求银行提供持卡人签收的上门催收通知书或催收信函作为有效催收的凭证,但部分持卡人已失联,银行无法取得要求的报案材料,因此无法立案。
(二)不良贷款现金清收持续降低。
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承压,特别是XXX省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治污政策下企业限产或停产增多,造成行业分化,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资金链紧张,现金清偿能力下降。
对于涉诉不良贷款,由于法院诉讼、执行环节较多,加之不良贷款诉讼案件近年较为集中,案件结案率和执结率较低,导致银行诉讼现金清收效果不佳。
在以上因素作用下,五行现金清收率下降。
(三)不良贷款重组难。
目前,经济形势仍复杂严峻,陷入困境的企业往往已经不具有重整、并购价值,有实力的企业缺少投资意愿,新借款人承接债务、企业间并购等重组化解风险成功的案例很少。
很多企业的财务困难并非暂时的,银行采取的重新约期、展期、再融资等重组方式,只能延缓风险暴露,二次爆发的可能性很高。
(四)批量转让不良贷款受偿率下降。
受当前经济持续低位运行和市场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包竞价呈现买方市场特点,各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转让的不良贷款观望情绪较浓,加之前期已积累了一定的资产,打包转让市场需求不足,变现进展缓慢。
资产管理公司面临加速
处置的压力,买包意愿和热情持续降低,竞价过程中压价力度较大,直接制约了资产包的成交及受偿,造成整体受偿率下降。
(五)核销处置时间过长。
按照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贷款核销管理办法》规定,提供确凿证据,严肃追究责任均作为核销的必要条件,但两者的取得均耗时很长,严重影响核销处置进度。
一是取得核销相关法律要件耗时长。
近年来,银行多采用诉讼清收不良贷款,由于各级法院积存大量案件需要审理,有的债务人或下落不明,或涉嫌民间借贷,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相交叉,诉讼审理进展十分缓慢;执行阶段,对被执行人的房产、土地、车辆、存款以及工商登记等的查询和执行均要花费很长时间。
法院如依法达到穷尽执行的标准更加漫长,致使核销相关法律要件的取得耗时较长。
二是核销与处理责任人挂钩拖延核销进度。
核销前需对贷款形成不良及贷款损失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涉及当事人有主观责任的,往往存在抵触情绪,耗时较长,大大延误了核销处置速度。
三、解决建议
(一)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以利于快速处置不良贷款。
一是对抵押物优先受偿权予以合理保护,更有效地协调优先受偿权与首封处置权问题,提高执行效率。
二是地方政F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
对于涉诉房贷的居民住房,在有关部门评估后,由社会保障部门安置,保证银行不良贷款的顺利处置。
三是对于非大额信用卡透支,建议财政部同意银行批量自主核销,无需上报核准。
(二)政F采取措施,提高清收效果。
一是加大对银行业通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