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品性状

合集下载

常用药品性状

常用药品性状

常用药品化学性质年1、盐酸:HCl:无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发烟,有刺激性酸味,能与水任意混溶。

具有腐蚀性,能引起烧伤。

对呼吸系统有刺激性,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年2、硫酸:H2sO4: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露置空气中迅速吸水,能与水和乙醇任意混溶,同时放出大量热。

具有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稀释时切不可将水倒入硫酸中,以防爆溅灼伤人。

夕3、硝酸:无色或微黄透明液体,能与水任意混溶。

具有强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

避免吸入本品的蒸汽或烟雾,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年4、乙醇:C2H6O: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高度易燃。

能与水、三氯甲烷、乙醚等任意混溶。

夕5、铝酸铵(四水):无色或浅黄绿色柱状结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遇酸分解。

口服有害。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拿6、硅酸钠:Na2SiO3・9H2O:白色或灰白色块状物或粉末,溶于水和碱溶液,不溶于醇和酸。

拿7、丙三醇:无色粘稠状液体。

味甜,有强吸湿性。

能与水、乙醇、乙酸乙酯互溶,不溶于乙醚、苯、三氯甲烷等。

与强氧化剂如铭酸酐、氯酸钾和高镒酸钾等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夕8、硝酸铅:无色或白色结晶,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该品有毒,吸入或口服有害,并具蓄积性危险。

与有机物和易燃品接触、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夕9、氟化铵:白色结晶或粒状物。

易潮解,溶于冷水,微溶于乙醇,受热或遇热水分解,对玻璃有腐蚀性。

有毒,吸入、口服或与皮肤接触有毒害。

远离儿童。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夕10、柠檬酸:白色粉末或颗粒,易吸潮,易溶于水和乙醇。

具有刺激性,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

令11、抗坏血酸: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酸味,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黄。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夕12、三乙醇胺:无色或浅黄色粘稠状液体,久置变褐色,能与水、乙醇互溶,微溶于乙醚。

常用药物说明

常用药物说明

1、脑宁片[通用名] 氨咖甘片[别名]脑新片 ,脑宁片[适应症]用于治疗头痛、牙痛、神经痛等。

主要以解热镇痛类的氨基比林为主的复方制剂,因而只适合短期对症治疗。

[用量用法]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

[注意事项]本品主要以解热镇痛类的氨基比林为主的复方制剂,因而只适合短期对症治疗。

偶见皮疹或剥脱性皮炎;极少数过敏者有粒细胞缺乏症,连用1周以上应定期检查血象;贫血、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忌用。

常用容易有严重不良反应而不宜久服。

[规格]片剂:每片含氨基比林0.15g、咖啡因0.04g、甘油磷酸钙0.035g 2、胃复安[别名]灭吐灵、灭吐宁、Maxolon、Pasprtin(单盐酸盐)、Primperan(二盐酸盐)。

[性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溶于氯仿和酸性溶液,略溶于乙醇或丙醇,几乎不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主要抑制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器,具有较强的镇吐作用;促进胃蠕动,回忆胃内容物的排空,改善胃功能;对高级中枢有轻微抑制作用,但无催眠作用。

作用迅速,肌注后15分钟一1小时即发挥作用。

主要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对尼美尔氏综合征的呕吐无显著疗效)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部胀满,暖气等消化功能障碍。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5—10mg,每日10—30mg,饭前服;小儿每日剂量:3个月以下6mg,3、6个月8mg,6个月、2岁10mg,2—5岁13mg,5—10岁15mg,分3次服。

肌注:每次10—20mg。

[注意事项]1.本品与节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等)合用,其作用减弱。

2.孕妇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服用。

3.遇光变黄色至黄棕色,其毒性增高不可供药用。

4.本品制剂多为其二盐酸盐。

5.注射给药后,有时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贮藏]避光,密闭保存。

[制剂] 片剂:每片5mg、10mg。

主射剂:每支lml:10mg(盐酸盐,C14H22O2N3Cl·2HCl·H2O)。

浅谈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浅谈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浅谈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摘要:目的:研究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方法。

方法:按照性状鉴别方法,对形状相近的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进行鉴别分析,讨论半夏与水半夏、黄柏与关黄柏、五味子和南五味子、防己和广防己之间存在的差异。

结果:半夏与水半夏可以根据形体、外表痕迹及颜色、味道进行性状鉴别。

黄柏与关黄柏可以根据栓皮、皮孔、断面进行性状鉴别。

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可以根据果肉是否油润、与种子是否易剥离以及种子表面是否光滑进行性状鉴别。

防己和广防己可以根据放射状纹理进行性状鉴别。

结论:常用易混中药材可以分别从中药材部位、形体、外表痕迹、颜色、果肉、种子、栓皮、皮孔、断面、放射状纹理等方面进行性状鉴别。

关键词:常用易混中药材;性状鉴别前言:中药材鉴定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常用中药材被其他药材混充,导致临床药效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中毒等副作用,严重影响中医药信誉和药品治疗效果。

为了保证中药治疗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对中药材质量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中药材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半夏与水半夏、黄柏与关黄柏、五味子和南五味子、防己和广防己的性状鉴别方法,务必杜绝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被混用或混充的现象。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半夏与水半夏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梨头尖属植物水半夏[1],二者同科不同属,半夏与水半夏的药用部位均为块茎。

半夏的干燥块茎为球形或近似球形,有的稍偏斜。

水半夏的干燥块茎比较为略长的卵圆形,有的底部较尖,二者中药材块茎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根据是否为球形进行分辨。

半夏直径1~1.5cm,水半夏直径 0.5~1.5cm,因此从直径参数来看半夏与水半夏容易被混用。

半夏表面颜色为淡黄色或白色,水半夏表面颜色为淡黄色或类白色,很难根据颜色分辨半夏与水半夏。

半夏存在茎痕和点状根痕,水半夏存在叶痕或芽痕,但是半夏麻点(根痕)集中在块茎的顶部,下部钝圆光滑无麻点,而水半夏麻点散布整个块茎,较小而不易识别,半夏与水半夏在该方面存在一些不同。

药品质量性状检查

药品质量性状检查

药品质量性状检查药品的外观性状包括正常的外观性状和不正常的外观性状。

要知道药品的不正常外观 性状是怎样的,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药品的正常性状。

药品的正常性状在药品标准“性状” 项下都有明确规定,如富马酸亚铁为橙红色或红棕色粉末,乙酰水杨酸肠溶包衣片,除去 包衣后显白色。

下面就谈谈药品常见的正常外观性状。

一、药品的正常外观性状 每一种药品都有其固有的正常外观性状,在其标签或说明书上均有表述,主要从以下 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1.外形与颜色 固体原料药品一般多是无色或白色的结晶粉末,有些是结晶性颗粒或无晶形粉末。

结 晶又有各种形状,如柱状、六角形、鳞片状、片状、针状等。

例如,布洛芬为白色结晶性 粉末,盐酸阿米替林为无色结晶或白色至类白色粉末,蛋氨酸为白色片状结晶或粉末。

少 数药品有其他颜色,如无机药品中的硫酸铜为深蓝色,硫酸亚铁为淡蓝绿色,黄降汞和硫 为黄色,碘为灰黑色,高锰酸钾为黑紫色;有机药品中,硫鸟嘌呤、氯硝柳胺为淡黄色, 咖啡因为黄绿色,四环素碱、呋喃西林、酞丁胺为黄色,有机碘化合物如氯碘喹啉为淡黄 色至黄褐色,有机汞化合物如硫柳汞为淡黄色,汞溴红为绿色等。

生物碱的粉末多为无晶 形粉末,呈灰黄棕色至绿色。

大多数酊剂如远志酊、陈皮酊等为澄清的有色溶液,淡黄至 红棕色不等,也有少数酊剂微带浑浊。

芳香水剂如杏仁水、薄荷水等多为澄明无色液体。

油类如玉米油、蓖麻油为澄清带微黄色浓稠液。

浸膏为深棕黑色、红棕色。

片剂多呈扁平 或上下稍凸起的圆片状,多为白色,有的包有各种颜色的包衣。

注射剂中的粉针外形颜色 与原料相同;水针则多为无色澄明液体,少数具有颜色;油针为微黄色(一般与溶剂注射用 油同色);混悬注射剂一般为乳白色液体,放置后分为两层,下层为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 液体,用时振摇均匀,即恢复混悬状态。

2.臭与味 许多药品为无臭、无味,如氧化镁、液状石蜡等。

有些则有臭味,如乌洛托品、乳酶 生、甲硝唑有微臭;卡比马唑、蛋氨酸、十一烯酸有特臭;二巯基丙醇、二硫基丁二钠、)期二第(目项修自上网育教续继师药业执 )期二第(目项修自上网育教续继师药业执 )期二第(目项修自上网育教续继师药业执 )期二第(目项修自上网育教续继师药业执卡托普利有类似蒜的特臭;愈创木酚、甘油醚有特殊臭;阿司匹林有微特殊酸臭;碘、氨 水、水合氨醛、甲醛溶液有刺激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有特殊香气;苯扎溴铵溶液芳香味 苦;醚、三氯甲烷、碘仿、樟脑、薄荷脑、氯苯乙烷等均有各不相同的特异臭气。

国家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性状【范本模板】

国家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性状【范本模板】

药品质量标准的性状项下主要记叙药物的外观、臭、昧、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1.外观、臭、味
在药品质量标准的性状项下,首先要对药物的外观、臭、味作一般性的描述。

如《中国药典》关于阿司匹林的性状描述为“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略带醋酸臭,味微酸",又如《中国药典》对葡萄糖性状的描述为,“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味甜"。

药物的外观具有鉴别的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内在质量.
2.溶解度考试用书
溶解度是药品的重要物理性质。

《中国药典》正文各品种项下记载有药物在部分溶剂中的溶解性能,以供精制或制备溶液时参考。

质量标准中药物的近似溶解度可用“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等术语来表示。

《中国药典》凡例对以上术语有明确的规定。

如“极易溶解”,是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 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是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
3.物理常数
物理常数是药物的特征常数,具有鉴别的意义,也能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如固体药物的熔点是一定的,不同的药物熔点一般不同,所以测定熔点可以辨别药物的真伪。

如果药物的纯度不符合要求,会导致熔点下降,熔距增长,因此熔点也可以反映出药物的纯度。

药品质量标准中收载的物理常数主要有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

热带鱼常用药物大全

热带鱼常用药物大全

热带鱼常用药物使用说明新手不知道准备哪些药我收集一些资料提供给大家希望有些帮助声明不是我的原创预防与治疗观赏鱼病常用药物及其使用方法(抗生素类)【一、碘(iodide)】性状:本品为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片状结晶或颗粒,质重而脆,有臭味,在常温下能变成紫色蒸汽挥发掉。

规格:医用,含量不少于99.5%防治及使用方法:每百斤鱼饵中加入1.2克碘,边疆投喂4天,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二、磺胺脒】别名:磺胺胍(SG)性状:本品为白色针状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颜色变深。

在水、醇中微溶,在沸水中可溶解。

规格:医用,含磺胺脒99%。

防治及使用方法:第1天按10公斤鱼用磺胺脒1克计算,做成药饵投喂,第2-6天药量减半,可防治肠炎。

【三、磺胺噻唑】别名:消化龙性状: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颗粒或粉末,无臭、无味,放置日光下色变深,在水中微溶。

规格:医用,按干燥品计算,含磺胺噻唑应不少于99%。

防治及使用方法:按每10公斤鱼用本品1克计算,做成药饵,投喂6天,第2-6天药量减半,对治疗赤皮病,肠炎病有效。

注意事项:密闭,在30摄氏度以下保存。

【四、呋喃西林】性状:本品为柠檬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在日光下色渐变深。

在水中微溶,在醇中也微溶。

规格:医用,按干燥品计算,含本品为98%-100%。

防治及使用方法:(1)每百斤鱼用1-2克,做成药饵投喂,每半个月喂一个疗程每1疗程3天可防治肠炎;(2)用五万分之一的浓度本品药浴鱼体10分钟,可预防赤皮、烂鳃肠炎【六、土霉素】别名:地霉素、氧四环素性状:是由一种链丝菌培养液提制的抗生素,其盐酸盐为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其用途、剂量、抗菌作用同金霉素。

防治及使用方法:(1)每公斤饲料加土霉素400毫克,制成药饵连喂6天,可治爱德华氏病;(2)可用25ppm的本品药液浸洗鱼体半小时,能治白头白嘴病和烂尾病【七、金霉素】性状:是由金莲丝菌培养液中提制的一种硷酸两性物质,可制成盐酸盐和钠盐。

布南色林片说明书

布南色林片说明书

布南色林片说明书
布南色林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常常被用来治疗血管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症状。

以下是关于布南色林片的详细说明:
一、药品名称
布南色林片
二、药品成分
每片含有布洛芬50毫克、那普地平10毫克。

三、药品性状
此药品为白色片剂,外观为圆形,有一个深凹槽。

四、药理作用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来减少合成前列腺素,从而达到消炎、退烧以及止痛的效果。

那普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

五、药品适用症
布南色林片适用于治疗血管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症状。

六、药品用法和用量
此药品应口服,每次1-2片,一日3次。

请遵医嘱使用,不宜过量。

七、注意事项
1.对本品及其成分过敏者忌用;
2.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3.患有肝、肾、心脏等疾病者应谨慎使用;
4.饮酒后不宜服用。

八、不良反应
使用布南色林片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等。

九、药品相互作用
1.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和類固醇混合使用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2.与萬古黴素和红霉素联用会减弱布洛芬的疗效。

十、药品贮存
应存放在干燥、温度不超过25℃的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十一、生产企业
此药品由XX药厂生产。

以上是关于布南色林片的说明,如有不适或疑虑,请咨询医生或者药师。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性状的介绍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性状的介绍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1丁香、2八角茴香、3刀豆、4小茴香、5小蓟、6山药、7山楂、8马齿苋、9乌梢蛇、10乌梅、11木瓜、12火麻仁、13代代花、14玉竹、15甘草、16白芷、17白果、18白扁豆、白扁豆花、19龙眼肉(桂圆)、20决明子、21百合、22肉豆蔻、23肉桂、24余甘子、25佛手、26杏仁(甜、苦)、27沙棘、28牡蛎、29芡实、30花椒、31赤小豆、32阿胶、33鸡内金、34麦芽、35昆布、36枣(大枣、酸枣、黑枣)、 37罗汉果、38郁李仁、39金银花、40青果、41鱼腥草、42姜(生姜、干姜)、43枳木具子、44枸杞子、45桅子、46砂仁、47胖大海、48茯苓、49香椽、50香薷、51桃仁、52桑叶、53桑椹、54橘红、55桔梗、56益智仁、57荷叶、58莱菔子、59莲子、60高良姜、61淡竹叶、62淡豆豉、63菊花、64菊苣、65黄芥子、黄精、66紫苏、67紫苏籽、68葛根、69黑芝麻、70黑胡椒、71槐米、72槐花、73薄公英、74蜂蜜、75榧子、76酸枣仁、77鲜白茅根、78鲜芦根、79蝮蛇、80橘皮、81薄菏、82薏苡仁、83薤白、覆盆子、84藿香。

一、丁香〔别名〕公丁香、母丁香、丁子香。

〔性味〕辛温、为黑褐色枯花、有浓郁的丁香香气和辛辣味。

〔功用〕温中降逆、温肾助阳,有一定的抗氧和防霉作用。

〔使用〕香辛料。

常用于生产火腿、香肠、糕点及调味品。

二、八角茴香〔别名〕八角。

〔性味〕红棕色八角果实,有大茴样浓香,味微甜略苦。

〔功用〕香辛料。

〔使用〕可直接烹调,亦可配制五香粉或提取精油。

三、刀豆〔别名〕挟剑豆、刀豆子、大弋豆。

〔性味〕酸苦涩,微寒。

〔功用〕治虚证白喉,喉炎,扁桃体炎,菌痢。

四、小茴香〔性味〕辛温。

〔功用〕散寒止痛、开胃进食。

〔使用〕可温暖下焦,治疗寒疝。

五、小蓟〔别名〕野红花、青青菜、刺狗牙。

〔性味〕甘、凉。

〔功用〕凉血、止血。

〔使用〕临床常用于尿血、吐血及肝肿大。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常见化学药品性质

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B)它极易溶解于水;(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或白色片状固体,属强碱,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性状白色斜方结晶,工业品为白色或淡灰色的块状或棒状。

化学式:KOH分子量:56.11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品一级≥90.0%; 二级≥88.0%。

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易潮解。

熔点(℃):360.4沸点(℃):1320相对密度(水=1): 2.04饱和蒸汽压(kPa):0.13(719℃)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微溶于醚,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易溶于酒精和甘油。

熔点360.4℃。

其化学性质类似氢氧化钠(烧碱),水溶液呈无色、有强碱性,能破坏细胞组织。

主要用途:用作化工生产的原料,也用于医药、染料、轻工等工业。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1.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

吸入后强烈刺激呼吸道或造成灼伤。

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肺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273mg/kg(大鼠经口)刺激性:家兔经眼:1%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50mg(24小时),重度刺激。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兽药常用药物使用说明书

兽药常用药物使用说明书

2.复合维生素B可溶性粉【兽医名称】通用名:复合维生素B可溶性粉【主要成分】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泛酸钙等。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粉末,微臭,味微苦,在水中易溶。

【作用与用途】维生素类药,具有增进食欲,增强抗病力等作用,用于维生素B类缺乏症、多发性神经炎,皮炎等。

【用法与用量】溶于水中饮服每10g配成1000ml水溶液。

预防:每10ml可加水8-16L,任畜禽饮用预防:每公斤0.6-1.2ml。

【规格】100克含B1 3克,B2 0.2克,烟酸10克,泛酸钙2克。

5.得米先(长效土霉素注射液)【主要成分】土霉素【适应症】用于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等感染。

【用法与用量】肌肉注射。

一次量每1kg体重0.05ml-0.1ml每个注射部位不超过0.3ml【停药期】猪21日,弃奶期7日。

6.多康-21【主要中药成分】黄芪、山楂、板兰根、甘草等1、仔猪断奶前后【作用】提高免疫力,改善因断奶造成的免疫力下降;开胃、健胃、促进采食;防拉痢;抗应激;补充因饲料、环境改变造成营养不足。

【用法与用量】多康200g兑水200kg或拌料150-200kg,连用5-7天。

2、仔猪下痢时【作用】调节电解质平衡、防脱水。

【用法与用量】多康200g兑水200kg或拌料100kg。

3、种公猪【作用】消除疲劳,提高精液活力和采精量。

【用法与用量】多康200g拌料200kg,建议长期添加。

1、种母猪【作用】提高仔猪的整齐度及成活率;对于母猪乏情有明显的辅助疗效【用法与用量】多康200g拌料200kg,定期添加,每星期2次,分娩前一周连续添加。

2、疫苗使用前后(特别如注射口蹄疫等应激反应大的疫苗)、应激(高温、转栏、疫病)【作用】抗应激;全方位提供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应答。

【用法与用量】多康200g兑水400kg连用3天。

3、商品猪出栏前一周【作用】减少运输途中应激或死亡【用法与用量】多康200g兑水400kg或拌料200kg,连用7天9.富来血【用途】抗贫血,补血促生长,成活率增强,增重明显加快,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如仔猪黄痢、白痢等)。

药品性状

药品性状

三乙胺,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为N,N-二乙基乙胺,是具有有强烈的氨臭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微发烟。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

水溶液呈弱碱性。

易燃,易爆。

有毒,具强刺激性。

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固化剂、催化剂、阴聚剂、防腐剂,及合成染料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氨臭。

熔点(℃):-114.8相对密度(水=1):0.726 沸点(℃):89.5折射率:1.4010 黏度(30℃):0.32mPa·s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8 饱和蒸气压(kPa):8.80(20℃) 燃烧热(kJ/mol):4333.8 临界温度(℃):259临界压力(MPa):3.04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45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1]毒性:有毒,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LD50 460mg/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0mg/m3。

四丁基硫酸氢铵的制备:将185kg碘丁烷和185kg三丁胺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加入500L乙腈作溶剂,在搅拌下加热回流1 h。

冷却至室温,加入140 kg硫酸氢甲酯,回流8 h。

蒸出副产物碘丁烷,再减压蒸出乙腈。

往残留物中加入稀盐酸进行酸性水解,将水解产物打入蒸馏塔中先蒸出甲醇和水,再减压蒸出产物四正丁基硫酸氢铵。

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纯品。

又称季铵盐,英文名quaternary-N 。

为铵离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通式R4NX,其中四个烃基R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X多是卤素负离子(F、Cl、Br、I),也可是酸根(如HSO4、RCOO等)。

铵盐分子中的X是OH时,通常称为四级铵碱。

四级铵碱在加热时分解为水、三级胺和烯烃,该反应称为霍夫曼反应,合成中用来制备烯烃。

四级铵碱可由四级铵卤化物与氧化银作用制得:。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药品标准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药品标准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药品标准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皮肤和黏膜的麻醉。

其药品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成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主要成分为利多卡因、丙酮缩甘油酯和异丙醇等。

2. 性状:该药品为白色乳膏,质地细腻,无异味。

3. 适应症: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适用于各种需要局部麻醉的手术、诊疗操作和疼痛缓解等情况。

4. 用法用量:使用前应先清洗患处皮肤,然后将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

5.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6. 注意事项:禁止口服或注射该药品;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黏膜等敏感部位。

7. 贮藏方法: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有效期一般为2年。

总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但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剧毒:氢氟酸、氯化汞、高毒:氟化钠、中毒:硫酸硝酸低毒:盐酸氢氧化钾盐酸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46CAS号:7647-01-0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36%氯化氢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硝酸英文名:nitric acid分子式:HNO3相对分子质量:63.01CAS号:7697-37-2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硫酸英文名:sulfuric acid分子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08CAS号:7664-93-09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粘稠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主要用途:工业原料制作,工业金属冶炼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磷酸化学品英文名称:phosphoric acid 英文名称: orthophosphoric acidCAS No.: 7664-38-2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磷酸≥85.0% 7664-38-2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氢氟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fluoric acid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氟酸高55%;低40% 7664-39-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硼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boric acid 英文名称: Boracic acid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硼酸 10043-35-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工业生产中,仅见引起皮肤刺激、结膜炎、支气管炎,一般无中毒发生;口服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继之发生脱水、休克、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有高热、肝肾损害和惊厥,重者可致死;皮肤出现广泛鲜红色疹,重者成剥脱性皮炎;本品易被损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慢性中毒:长期由胃肠道或皮肤吸收小量该品,可发生轻度消化道症状、皮炎、秃发以及肝肾损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高氯酸化学品俗名:过氯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perchloric acid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高氯酸 70~72% 7601-90-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氢溴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bromic acid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 962 CAS No.: 10035-10-6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溴酸 10035-10-6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可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或灼伤;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和消化功能障碍;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乙酸化学品俗名:醋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acetic acid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乙酸≥99.0% 64-19-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三氯化钛化学品俗名:氯化亚钛化学品英文名称: titanium trichloride 英文名称: titanium chlorid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三氯化钛 7705-07-9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属自燃物品,具强刺激性;氟化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fluor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氟化钠≥99.0% 7681-49-4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所致;服后立即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休克、呼吸困难、紫绀;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吞咽肌麻痹,手足抽搐或四肢肌肉痉挛;短期内吸入大量本品粉尘,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并伴有头昏、头痛、无力及消化道症状;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氟骨症;可致皮炎,重者出现溃疡或大疱;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过氧化钠化学品俗名:二氧化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peroxide 英文名称: sodium dioxid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过氧化钠 1313-60-6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氢氧化钠化学品俗名:烧碱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n hydroxide 英文名称: Caustic soda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氧化钠≥99.5% 1310-73-2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碳酸氢钠化学品俗名:酸式碳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icarbonate 英文名称: sodium acid carbonat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碳酸氢钠 144-55-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接近中性的极微弱的碱, 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 50℃以上时,可转变为碳酸钠,对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炎症;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氢氧化钾化学品俗名:苛性钾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hydroxide 英文名称: Caustic potash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氧化钾≥90.0% 1310-58-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高锰酸钾化学品俗名:灰锰氧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permangan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高锰酸钾≥99.3% 7722-64-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呈棕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氨水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aqua ammonia,ammonia water;aqueous ammonia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过氧化氢化学品俗名:双氧水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gen perox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过氧化氢 35% 7722-84-1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氯化锌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zinc chlor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氯化锌 7646-85-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健康危害:本品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氯化锌烟雾可引起支气管肺炎;高浓度吸入可致死;患者表现有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胸骨后疼痛、咳嗽等;眼接触可致结膜炎或灼伤;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烧灼,皮肤上出现“鸟眼”型溃疡;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严重者可致死;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氯化汞化学品俗名:升汞化学品英文名称: mercuric chloride 英文名称: mercury bichlorid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氯化汞 7487-94-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汞离子可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还能与酶中的氨基、二巯基、羧基、羟基以及细胞内的磷酰基结合,引起相应的损害;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等全身症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者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损害;口服可发生急性腐蚀性胃肠炎,严重者昏迷、休克,甚至发生坏死性肾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有刺激性;可致皮炎;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精神情绪障碍,如胆怯、害羞、易怒、爱哭等;汞毒性震颤;口腔炎;少数病例有肝、肾损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重铬酸钾化学品俗名:红矾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dichrom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重铬酸钾≥98.0% 7778-50-9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影响:有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为致癌物,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氯化亚锡化学品俗名:二氯亚锡 -化学品英文名称: stannous chlor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氯化亚锡 7772-99-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健康危害:误服后可能发生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钨酸钠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tungstate; sodium wolfram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钼酸铵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um molybd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钼酸铵 13106-76-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碘酸钾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iod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碘酸钾≥95% 7758-05-6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上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及胃肠道刺激;可致视神经损害;慢性影响:肝、肾、血液系统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硝酸铋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bismuth nitrate 英文名称: nitric acid bismuth salt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硝酸铋 10035-06-0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至今未发现有职业中毒报导;非职业性中毒可发生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药疹等;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小葵花常用中成药介绍(二)

小葵花常用中成药介绍(二)

小儿感冒颗粒【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葵花牌小儿感冒颗粒汉语拼音:Xiaoer Ganmao Keli【成份】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辅料为蔗糖、糊精。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每袋装6克【用法用量】开水冲服。

一岁以内一次6克,一岁至三岁一次6~12克,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克,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5.糖尿病患儿、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闭,防潮。

【包装】复合膜包装,每盒装10袋。

【有效期】36个月小儿麦枣片【药品名称】葵花牌小儿麦枣片【成份】山药(炒)、大枣、山楂、麦芽(炒)。

辅料为蔗糖、硬脂酸镁。

【性状】本品为淡棕黄色至浅棕褐色片;气香,味甜、酸。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小儿脾胃虚弱,食积不化,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嚼服。

三岁内小儿一次2片;三岁至五岁一次3片;五岁以上一次4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糖尿病患儿禁服。

【注意事项】1. 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

2. 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3. 感冒时不宜服用。

4. 长期厌食,体弱消瘦者,及腹胀重、腹泻次数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药物的性状及操作方法

药物的性状及操作方法

药物的性状及操作方法药物的性状是指药物在外观、形态、味道等方面的特征,而操作方法则是指使用药物时应遵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下面我会详细介绍药物的性状及操作方法。

药物的性状:1. 外观:药物的外观通常是固体、颗粒状、粉末状、胶囊、片剂、液体、鼻喷剂或注射液等形式。

不同药物的外观会因成分、剂型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颜色:药物的颜色也是药物性状的一部分,通常用于区分不同药物或剂量的不同规格。

例如,某种药物可能有红色、蓝色、黄色等不同规格的片剂。

3. 形状:药物的形状也是药物性状的一部分,例如某些片剂可能是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

4. 味道:药物的味道通常会根据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有些药物可能是苦味、甜味、辣味等。

操作方法:1. 根据医生或药师的指导正确用药:药物的操作方法最重要的是根据医生或药师的指导正确使用。

在使用一种药物之前,应该与医生或药师详细沟通,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

2. 阅读药物说明书:药物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通常会在药物说明书中详细说明。

在使用药物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使用正确的剂型:根据药物的剂型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

例如,片剂通常需要口服,注射液需要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鼻喷剂需要喷入鼻腔等。

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改变药物的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4. 保持药品的完整性: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品的完整性。

例如,片剂或胶囊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破损,液体药物应注意是否泄漏。

如果发现药品在外观上或包装上有明显损坏,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是否可以使用。

5. 存储注意事项:药物的存储也是重要的操作方法之一。

药物应该存放在密封、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的地方。

有些药物需要储存在冰箱中,例如某些注射液,这就需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存储。

6. 定时用药:药物的使用时间也是操作方法中的重要部分。

有一些药物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使用,例如早晨、中午、晚上或饭前、饭后等。

药品观察要点

药品观察要点

1、轻,中度肾功能 不全者应慎用,必 肌注一般不采用, 需使用本品时,须 若用时应经常更换 减量。2、患者出现 注射部位 精神兴奋和睡眠紊 乱时,应减量。
血管性或外伤性 中枢神经系统损 伤;帕金森病。
少数病人用本品 每日20-40mg,遵医 对本品过敏; 后出现皮疹反 嘱一次或分次肌注或 遗传性糖脂代 应,应建议停用 缓慢静脉滴注 谢异常者 。 1、对本品过敏 者禁用。2、颅 1、过敏症状。2 内出血急性 静脉滴注,20—30mg 、精神神经系统 期,颅内出血 加入0.9%氯化钠注射 症状。3、消化 后尚未完全止 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 道症状。4、循 血者禁用。3、 500ml内。 严重缺血性心 环系统症状。 脏病、严重心 律失常者禁用 。 静脉滴注。一次 30mg,临用前加入适 1、重度肾功能 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 1、急性肾功衰 衰竭的患者。2 静脉滴注,30分钟内 。2、肝功能异 、既往对本品 滴完。每日2次,14 常、黄疸。3、 有过敏史的患 天为一个疗程。尽可 血小板减少。 者。 能在发病后24小时内 开始给药。
高 性状 药品名 危 及规 药 称 品 格
适应症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观察要点
1、Ι 型糖尿病。 2、Ⅱ型糖尿病有 严重感染、外伤 、大手术等严重 应激情况,以及 合并心、脑血管 并发症、肾脏或 视网膜病变等。3 无色或几 、糖尿病酮症酸 乎无色的 中毒,高血糖非 胰岛素 澄明液 酮症性高渗性昏 注射液 体, 迷。4、长病程Ⅱ 10ml:400 型糖尿病血浆胰 单位 岛素水平确实较 低,经合理饮食 、体力活动和口 服降糖药治疗控 制不满意者,П 型糖尿病具有口 服降糖药禁忌 时,如妊娠、哺 乳等。
1、消化道不良 反应常见有恶心 、腹部不适、纳 静脉滴注,建议输注 差、腹胀、腹痛 速度:5~10分钟内滴 等2、中枢神经 完,每6~8小时滴注 系统不良反应包 一次 括兴奋、易激动 、头晕、头痛和 失眠等。 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后,静脉注射或静脉 滴注。1、治疗水肿 性疾病。紧急情况或 不能口服者,可静脉 注射,开始 1、水、电解质 20~40mg,必要时每2 紊乱,尤其是大 小时追加剂量,直至 剂量或长期应用 出现满意疗效。2、 时。2、偶有过 治疗高血压危象时, 敏反应。 起始40~80mg静注, 伴急性左心衰竭或急 性肾功能衰竭时,可 酌情增加剂量。3、 治疗高钙血症时,可 静脉注射,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药品化学性质☞1、盐酸:HCl:无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发烟,有刺激性酸味,能与水任意混溶。

具有腐蚀性,能引起烧伤。

对呼吸系统有刺激性,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2、硫酸:H2SO4: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露置空气中迅速吸水,能与水和乙醇任意混溶,同时放出大量热。

具有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稀释时切不可将水倒入硫酸中,以防爆溅灼伤人。

☞3、硝酸:无色或微黄透明液体,能与水任意混溶。

具有强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

避免吸入本品的蒸汽或烟雾,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4、乙醇:C2H6O: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高度易燃。

能与水、三氯甲烷、乙醚等任意混溶。

☞5、钼酸铵(四水):无色或浅黄绿色柱状结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遇酸分解。

口服有害。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6、硅酸钠:Na2SiO3•9H2O:白色或灰白色块状物或粉末,溶于水和碱溶液,不溶于醇和酸。

☞7、丙三醇:无色粘稠状液体。

味甜,有强吸湿性。

能与水、乙醇、乙酸乙酯互溶,不溶于乙醚、苯、三氯甲烷等。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8、硝酸铅:无色或白色结晶,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该品有毒,吸入或口服有害,并具蓄积性危险。

与有机物和易燃品接触、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9、氟化铵:白色结晶或粒状物。

易潮解,溶于冷水,微溶于乙醇,受热或遇热水分解,对玻璃有腐蚀性。

有毒,吸入、口服或与皮肤接触有毒害。

远离儿童。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10、柠檬酸:白色粉末或颗粒,易吸潮,易溶于水和乙醇。

具有刺激性,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

☞11、抗坏血酸: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酸味,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黄。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12、三乙醇胺:无色或浅黄色粘稠状液体,久置变褐色,能与水、乙醇互溶,微溶于乙醚。

应密封避光保存。

对眼睛、呼吸系统及皮肤有刺激性,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13、氢氧化钠:白色片状物,在空气中易吸水和二氧化碳,溶于水、乙醇和甘油。

具有强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14、乙酸钠:14.1 无水乙酸钠:白色粉末,有吸湿性,溶于水和乙醇。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

14.2 结晶乙酸钠: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颗粒。

溶于水,能在干燥空气中风化。

☞15、1-10菲罗啉: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溶于乙醇、丙酮,不溶于乙醚。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

☞16、二安替比林甲烷:白色片状结晶,易溶于酸,不溶于水、乙醚和碱溶液。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

☞17、偶氮氯瞵—I: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18、乙二醇双(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碱溶液,不溶于水。

☞19、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溶液呈酸性。

难溶于乙醇。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

☞20、硫脲:H2NCSNH2:无色斜方体结晶或针状结晶。

味苦。

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

口服有害。

对机体有不可逆损伤的可能性。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避免与皮肤接触。

☞21、草酸钛钾:白色有光泽结晶,易溶于水。

☞22、四硼酸钠(硼砂):22.1 四硼酸钠(无水):无色透明硬块或白色粉末,有吸湿性,微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避免与皮肤接触。

22.2 四硼酸钠(十水):无色坚硬的结晶粉末或颗粒,再敢作空气中能风化,易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醇类和酸类。

,☞23、钛试剂Ⅱ:白色结晶,易溶于水。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避免与皮肤接触。

☞24、钙显色剂: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25、高纯熔剂:25.1 氢氧化锂(无水):无色结晶颗粒或白色粉末。

具强碱性,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具有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

25.2 氢氧化锂(一水):无色单斜结晶或白色粉末。

具强碱性,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具有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26、冰乙酸:无色透明液体,低温下凝固为冰状晶体。

有酸味,能与水、乙醇、乙醚等互溶。

易燃,具有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使用时避免吸入蒸汽。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27、氢氟酸:HF:无色透明液体,具强酸性。

对金属和玻璃有强烈腐蚀性,能烧伤皮肤并渗透至骨骼的危险。

具有强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

吸入、口服或与皮肤接触极毒。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28、硼酸:无色透明,具光泽的鳞片状六角型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味微酸苦带甜,溶于水、乙醇和甘油。

口服或与皮肤接触有害。

对眼睛、呼吸系统及皮肤有刺激性,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29、六次甲基四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于水、乙醇和三氯甲烷,不溶于乙醚。

高度易燃,对皮肤有刺激性。

☞30、氧氯化锆(八水):白色丝状或针状结晶,溶于冷水、乙醇和乙醚,微溶于盐酸。

能与水激烈反应。

具有腐蚀性,能引起烧伤。

对呼吸系统及皮肤有刺激性,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31、二氧化锆:白色重质无定形粉末。

溶于氢氟酸、硫酸,微溶于盐酸、硝酸,不溶于水。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32、硫酸钴:[CoSO4.7H2O]:带棕黄色的浅红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乙醇和甲醇,溶于水。

吸入或口服有害。

对眼睛、呼吸系统有刺激性,接触皮肤能引起过敏。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33、四氧化三钴:黑色粉末,露置于空气中吸潮,但不生成水化物。

微溶于无机酸,不溶于水。

口服有害。

接触皮肤能引起过敏。

☞34、亚硝基-R 盐:黄色结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吸入、口服或与接触皮肤有害。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35、金属镍:银灰色金属粉末,可燃。

易溶于硝酸,缓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溶于水。

接触皮肤能引起过敏。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对机体有不可逆损伤的可能性。

☞36、硫酸镍(六水):绿色透明结晶,在空气中易风化,溶于水,溶液呈酸性。

加热至103℃失去六分子结晶水,成为无水物。

口服有害。

吸入或与接触皮肤能引起过敏。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对机体有不可逆损伤的可能性。

☞37、过硫酸铵: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于水,能缓慢水解生成过氧化氢。

为强氧化剂,与易燃品接触能引起燃烧。

口服有害。

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吸入或与皮肤接触能引起过敏。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38、酒石酸钾钠(四水):无色透明结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避免与眼睛和皮肤接触。

☞39、丁二酮肟:白色粉末,溶于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水。

吸入、口服或与接触皮肤有害。

☞40、硫酸锰:(MnSO4):40.1 硫酸锰(无水):浅红色结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40.2 硫酸锰(一水):浅红色结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加热至250℃脱水。

吸入、口服有害。

长期接触对健康有严重危害。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避免与眼睛和皮肤接触。

☞41、硝酸银:无色透明片状结晶,遇光较稳定,但接触有机物时色变黑。

易溶于氨水,溶于水、乙醇和甘油,微溶于乙醚。

为氧化剂,与易燃品接触能引起燃烧。

具有腐蚀性,能引起烧伤。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42、碳酸锂:白色单斜结晶或粉末,具碱性,溶于稀酸,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丙酮。

口服有害。

具有刺激性。

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

避免与眼睛和皮肤接触。

☞43、高氯酸:无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发烟,久置分解。

具有强腐蚀性,能引起严重烧伤,受热能引起爆炸。

与易燃品接触能引起燃烧。

避免吸入本品的蒸汽。

万一接触眼睛后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44、偏钒酸铵: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粉末,溶于热水和氨水,微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

口服有毒。

☞45、柠檬酸三铵:白色粉末,有潮解性,溶于水和酸。

☞46、变色酸二钠盐: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呈浅褐色。

有刺激性,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避免与皮肤接触。

☞47、铬酸酐(CrO3:三氧化铬):分子量99.99熔点196℃。

195℃分解为氧化铬易溶于水、醇、硫酸和乙醚,不溶于丙酮。

易潮解,为强氧化剂,遇到酒精、苯发生燃烧或爆炸。

腐蚀性强,有毒!避免吸入本品的粉尘,避免与皮肤接触。

☞48、氧化铬(Cr2O3:三氧化铬):分子量151.99熔点2266℃。

不溶于水,难溶于酸,可溶于热的碱金属溴酸盐溶液中。

对光、大气、高温、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均极稳定。

有磁性,有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