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腺远端切除术

合集下载

胰腺外科的新进展

胰腺外科的新进展

胰腺外科的新进展由于胰腺解剖学位置上的特殊性及其兼有内外分泌生理功能的复杂性,使得胰腺外科多数疾病的研究进展均落后于腹部其他脏器疾病的研究。

尽管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临床医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同其他学科相比,胰腺外科的发展仍然相对较为迟缓。

然而全世界的胰腺外科工作者们不断探索研究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现分别就胰腺癌、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移植和胰腺微创手术等几个方面分别加以叙述:1 胰腺癌随着外科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技术的日益完善,腹腔内多数恶性肿瘤的预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然而胰腺癌的预后却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其总体的5年生存率仍旧低于5%,每年的胰腺癌新发病例数与死亡病例数几乎相等[1]。

目前有关胰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我们还知之甚少,仅知5%~10%有明确的遗传学相关因素,吸烟与胰腺癌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导致胰腺癌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除了无痛性黄疸外,早期的胰腺癌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而超过90%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局部进展期或已有远处转移;(2)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早期诊断极为困难;(3)即使在手术后接受辅助治疗的早期病例中亦有较高的复发率;尽管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惟一可能的治愈方法,但实际上能够真正做到根治性切除的病例低于10%,而在这部分可切除的病例中,5年生存率也仅在20%左右。

因此,世界各地的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如何能够改善胰腺癌的预后。

尽管有学者报告扩大淋巴结清扫能够提高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但多数临床研究结果并不支持此观点。

美国近期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研究表明,扩大淋巴结清扫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在1、3、5年生存率上无统计学意义[2]。

另外,国内外的多项研究均已经表明,保留胰头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诸多方面较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未见有明显优势,但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概率却明显增多,因此不推荐使用此术式。

肝胆胰外科疾病的诊治进展及临床实践经验继续教育答案

肝胆胰外科疾病的诊治进展及临床实践经验继续教育答案
B
胰岛的B细胞主要分泌()
C
当血糖升高时,()抑制A细胞分泌活动,血糖降至正常
B
主胰管从胰尾部开始,纵贯胰腺实质全长,从胰头右缘穿出胰液经导管排入()
B
胰岛的A细胞主要分泌()
A
胰腺癌好发于
A
目前ERCP应用于慢性胰腺炎主要
E
胰腺癌和AIP最好的鉴别手段是
C
下列哪个不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
B
内镜超声诊断慢性胰腺炎最明显的声像学
C
经腹腔镜行肝切除指征,病变大小以不影响第一和第二肝门的解剖为准,一般不超过()cm
A
对ERCP术操作时间较长()的手术,建议留置导尿管
D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
D
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ERCP术前有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建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至少停用()
C
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主要适用于()
E
急性胰腺炎治疗要点不包括()
D
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安全,防跌倒,床的高度适当()
D
“内镜之父”是法国人()
A
2007年4月()完成了世界上首例经阴道内镜胆囊切除术
B
以下哪项不是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点()
A
以下哪项不是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的适应证()
C
()年,德国人Muhe完成世界第一例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D
BTC靶向治疗作用于靶点VEGF的代表药物是()
D
超声学上()是IGBC的独立危险因素
C
经多因素分析得出:()是IGBC的危险因素
A
中国2019版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胆囊癌术前应引起重视的高危因素不包括()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脾梗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脾梗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u r a法或保留法) 和不保 留脾 1 0 l 管 的远 端胰腺 除术 ( Wa  ̄h a w法或切 断法 ) , Wa r s h a w法 r i = j 于离断 了 睥呲的 嘤 【 0 【 杵脾动静 脉, 术后仃 现 脾梗死 、 脾 脓肿和 胃底 挣脉I t t l 张的风险 , K i mu r a 法 …于保 留 r 脾动静脉 , 虽然 于术
C h a n g t . / J f n 1 3 0 0 2 1 .C h i n a )
Ke y wo r d s: J l a l l C l ' ( - a t P r t o my ;l a t ) a r o s t ・ o p y ;s p l e n i c i n f a l ‘ ‘ ・ l i o n ;c a s r e p o r t s
热, 无液 体 引 , 复 查彩 超 提爪 脾 梗 死 范 围较 第 3天 术 见 【 J I 】 显增
被 越 来越 多 的 外 科
所 接 受 。S P D P包 括 保 f f i 脾 血 管
大 、患莆术后1 0 t 1 出院 出院 l 周后 出现发热和左 l 腹疼痛 , 遂
2 0 1 5 9』 】l 4 I l 收入 . 林 人学 一 院治疗 尢腹膜刺激 _ 肝月 } { 胰J l 4 I ( : T乎n
关键词 : 胰腺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 脾梗死 ;病例报告
中 图 分类 号 : R 7 3 5 . 9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5 2 5 6 ( 2 0 1 6 ) 1 l 一 2 1 7 9— 0 3
I nf a r c t o f s p l e e n i n f a r c t i o n a f t e r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s p l e e n— - pr e s e r v i n g d i s t a l pa n c r e a t e c t o my c o ns e r v a t i o n o f t h e s p l e n i c a r ・ ・

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体会

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体会

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体会戴存才;陈建敏;苗毅;刘训良;徐泽宽;钱祝银;蒋奎荣;吴峻立;褚朝顺;奚春华;郭峰【期刊名称】《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27)011【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胰体尾肿瘤进行保留脾脏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7年3月行保留脾脏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10例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胰腺囊腺瘤3例,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和胰腺外伤各1例.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留脾脏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4.2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50 ml.术后复查血小板在79×109/L~270×109/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3天.术后胰漏3例,引流量10~50 ml/d.结论:保留脾脏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难度大,但是是可行的、安全的,对于胰腺体尾部良性和交界性肿瘤的切除应是最佳的选择.【总页数】3页(P1304-1306)【作者】戴存才;陈建敏;苗毅;刘训良;徐泽宽;钱祝银;蒋奎荣;吴峻立;褚朝顺;奚春华;郭峰【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相关文献】1.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脾梗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赵磊;张平;石小举;臧明翠;魏峰;王广义2.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分析 [J], 付大鹏3.腹腔镜与开腹保留脾脏的胰腺远端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J], 严辉弟;周立新;王茂林;林培艺;苏继钦4.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在治疗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中的可行性 [J], 王璐; 宋博5.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用于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疗效分析 [J], 杭天;吴海俊;徐小平;张永涛;邓海山;李步卓;李辉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14例及手术入路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14例及手术入路
胰腺颈部为相对无血管区,但并不是没有血管走行,相反, 一些重要的血管,如: 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 支、十二指肠下后静脉走行在此区域。即便如此还选择此处为 手术入路是因为此处存在,融合筋膜———Toldt 融合筋膜,这是 由胰腺的发育决定的。当腹胰旋转 180°与胰背紧贴时,其腹膜 就与壁层腹膜紧贴在一起。手术时即利用此筋膜,筋膜与壁层 腹膜层次较清楚,易于分离,充分暴露脾动静脉及其进出胰腺 体尾部的分支血管,使其得以充分保留,基本不影响脾脏的血 液供应,发生脾梗死的概率大大降低。并且,如果不需要保留 脾脏,则直接在分离 Treitz 融合筋膜后应用 腔 镜 切 割 闭 合 器 ( Endo-GIA) 切断胰腺,因为 Treitz 融合筋膜打开后血管在筋膜 与胰腺之间,此时手术不易出血。实际手术操作中还体会到助 手应用无损伤钳协助术者游离脾静脉及万一出血时夹闭脾静 脉控制出血至关重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胰腺手术一直以来是外科手术的难点,因胰腺尾部与脾脏 的血供密切相关,加之胰腺尾部与脾脏的周围毗邻极其复杂,以 往手术中通常把胰腺体尾部与脾脏作为一个单元来研究。腹腔 镜手术 以 其 创 伤 小、恢 复 快 及 并 发 症 少 等 优 点 得 到 广 泛 认 可〔1,2〕。我院自 2009 年 1 月采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以来 至 2011 年 10 月共行手术 22 例,成功保脾 14 例,手术效果满意。
大的周围淋巴器官,除在滤血、造血及储血方面发挥重要的作 用外,脾脏在免疫调节方面受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的调控具 有双向性及时相性〔4,5〕的特点。
因保留胃短及胃网膜左血管,离断脾动静脉的手术方式局 限性较大,缺点极其明显; 实际手术操作中应用腹腔镜保留脾脏 的胰腺尾部切除术应用较多,但其方法手术难度较大,对术者要 求较高,在实际手术操作中主要有两种手术入路,一种是以胰尾 为手术切入点,由胰尾向胰体方向分离脾脏血管; 另一种是由胰 颈部为手术入路,由胰体向胰尾方向分离脾血管。纵观整个胰 腺,胰腺头部及尾部血管较丰富,胰头部血管走形较复杂,血供 丰富,胰腺体尾部上缘及后方主要是脾脏动、静脉,与其关系密 切,由脾动、静脉发出较多小分支血管供应胰腺尾部,血供亦丰 富,经过活体胰腺数字减影造影( DSA)〔6〕及新鲜尸体胰腺尾部 动脉造影及墨汁灌注显像〔7〕,已经基本明确胰腺颈部为相对无 血管区,故以胰颈部为手术入路、由胰体向胰尾方向分离脾血管 的手术方式较为临床所接受,实施起来难度稍小。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手术记录文章标题:深度解析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手术记录一、引言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腹部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胰腺疾病和脾脏相关疾病。

该手术具有操作微创、恢复快、创伤小等优点,受到患者的欢迎和青睐。

本文将从手术操作的详细记录入手,深入探讨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手术。

二、手术记录1. 病历概况病人X,男,45岁,主因胰腺癌痛,入院查体发现脾脏也有病变,故推荐进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

2. 术前准备术前做好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腹部CT等。

3. 手术进行(1)体位:采取仰卧位,(2)麻醉:全麻下行手术(3)手术切口:在腹部作3个小切口,分别用于放置腹腔镜探头和手术器械。

(4)操作步骤:先行脾切除术,随后进行胰体尾切除术。

手术操作顺利,血管、胆管等重要结构得到保护。

4. 术后处理术后患者密切观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3天拔除胃管,术后7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等。

恢复良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三、深入解析1.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胰腺疾病,脾脏疾病,如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脾囊肿等。

(2)禁忌症: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禁忌于该手术。

2.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的手术优势(1)微创: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2)精准:腹腔镜可以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操作。

3.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仍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出血、感染、腹腔内器官损伤等。

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及时处理并发症。

四、总结回顾本文深入解析了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的手术记录,分析了手术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术后处理情况,结合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以及术后处理全面评估了该手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Kimur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

Kimur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

•456•中华膜腺病杂志 2020年 12月第 20卷第 6期C h i n J P a n c r e a t o l,D e c e m b e r 2020,V ol. 20,N o. 6•短篇论著* 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厉学民程俊峰於敏李仓胡伟建周海华俞世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金华321000通信作者:厉学民,E m a i l:l x m2100236@ 163. c o m【提要】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例行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 ~2丨0 m i n,术中出血量50 ~480 m l,无中转开腹。

术后住院时间7 ~ 26 d,未发生腹腔内出血,术后胰瘘3例,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

术后病理学诊断为桨液性囊腺瘤14例,黏液性囊性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

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6〜53个月,无肿瘤复发。

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及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胰腺切除术;腹腔镜;保留脾脏;胰腺肿瘤D0I:10. 3760/l 15667-20200707-00106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脾脏功能的深入了解,对于胰体尾部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目前主张行保留脾脏的腹 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施行了 21例K i m u r a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术,效果满意,现报 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I•一般资料: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2016 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21例行K i m u r a法保留脾脏的腹腔 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诊断为胰体 尾部良性或交界性肿瘤。

最新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课件.ppt

最新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课件.ppt

谢谢!
精品
精品
项目优势
腹腔镜下手术—微创 保留脾脏—避免“无辜性”脾切除,杜绝了
切除脾脏带来的相关并发症,诸如凶险性感 染
精品
手术方式
Kimura法—保留脾血管;优势在于保留了脾 动、静脉,避免术后脾脏血供障碍或区域性 门静脉高压
Warshaw法—不保留脾血管;手术难度降低, 但术后有继发脾下极梗死的风险
精品
国内外开展情况
1996年Cuschieri等首次报道 该手术在国内外尚未普遍开展,鲜有大宗病
例报道 中华胰腺病杂志2015年2月第15卷第1期,报
道“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18 例分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年8月第14卷第8期, 报道“保留脾脏及脾血管的腹腔镜胰体尾切 除术治疗胰体尾囊性肿瘤”(病例数为1)
位,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可能,请结合临床
精品
术前CT
精品
精品
精品
术后冰冻
精品
术后病理
精品
术后CT
精品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谢到谢观看 (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献。给—大—家陈几寿句我很喜欢的话 (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精6品)文书档到谢用谢时大方家恨下少载,,事开非心天经生将过活降不每大知一任难天于。斯—人—也陆游 努力不会白费,终有出头之日 必先劳其筋骨
精品
本项目情况
病例数2例:男性1例,61岁;女性1例,67 岁。
手术方法: 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血管( Kimura法)
手术难度↑↑↑,病人受益↑↑↑(平均手术时间 120分钟,平均术中出血150ml,平均术后住 院时间10天,术后均未出现胰漏、脾梗死和 脾脓肿)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进展温力牧;夏医君【摘要】近年来,随着接受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不断的研究,国内外现已出现很多成功案例的报道,该次研究通过分析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适用范围、术式比较、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分析等方面,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效果,旨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22【总页数】5页(P194-198)【关键词】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作者】温力牧;夏医君【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自腹腔镜技术发现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经验的不断积累,目前医护人员所掌握的腹腔镜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能够完成越来越多的腹部外科手术。

由于胰腺属于腹膜后器官,其位置与大血管极其相近,导致其周围的解剖关系异常复杂,同时胰腺切除术后患者往往会发生胰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上对胰腺肿物的精准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腹腔镜胰腺手术已在国内外逐渐普及。

国外学者Robey[1]于1982年首次实施了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引起全世界范围内医学者的关注,1996年Kimura等人[2]在报道中指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已经成功实施,自此之后,有关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报道在全世界逐渐增加。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有着明显的微创优势,其造成的腹部损伤非常小。

有国外胰腺外科中心在研究报道中指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有着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等优势,且术后发生胰痿的概率也未见明显变化,其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对其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有着明显的微创优势,对于胰体尾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来说,是优先选择[3-5]。

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及胰腺远端切除的初步体会

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及胰腺远端切除的初步体会
1 0 m1 T e p n ra i p e d c s d s p e r d a tro e ain T e me n o e ai et f a in sfrd sa a ce tc o a 4 5 . h a c e t s u o y t ia p a e f p r t . c e o h a p r t i o p t t itlp n r a e t my w s2 5 v me 4 e o mi n h a l o o s v l me wa 8 . h a o tp r t e h s i lsa s7 8 d 1 p t n u fr d w t a c e t n a d te me n b o d l s ou s 1 0 m1 T e me p so e ai o pt t y wa . . ai ts f e i p n ra i n v a e e h c p e d e s w t e t trat rp s p rt e 1 mo t n o c a g a e n fu d t 1n w. o oh r r i i c u r d T eme n s u o y t i 3 c n i e e o t e ai n h a d n h n e h sb e o n i o n t e b d t o c re . h a h me f o v l mo y t f olw— p w s8 2 mo ts Du n efl w— p. o r c re c sd tc e e e5 p t n s Co cu i n L p r s o i i- i o l me f o u a . n h . r g t l u n e u r n ewa ee td i t s ai t. n l s o s i h oo nh e a a o c s s mma i d Re u t T eo e aie t f rn g sr a c e t s u o y t r i a ewa 5 n a d t e b o d l s s re . s l z s h p rt me o a s a ti p n r ai p e d c s an g s1 0 mi h lo o swa v i t c c d n

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牟一平;严加费【摘要】@@ 胰腺位置深在,显露困难,传统开腹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切口感染、裂开及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由于胰体尾与脾脏均由脾动脉供血,并经脾静脉回流,传统的观点认为两者是一个解剖单位,对胰体尾病变往往施行胰体尾切除(distal pancreatectomy,DP)+脾切除术.【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5)009【总页数】3页(P644-646)【作者】牟一平;严加费【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6【正文语种】中文胰腺位置深在,显露困难,传统开腹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切口感染、裂开及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由于胰体尾与脾脏均由脾动脉供血,并经脾静脉回流,传统的观点认为两者是一个解剖单位,对胰体尾病变往往施行胰体尾切除(distal pancreatectomy,DP)+脾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视野清、患者创伤轻、康复快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胆囊切除、脾脏切除、结直肠切除等手术,并开始用于肝脏和胰腺手术。

近年,随着对脾脏免疫和造血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外科手术技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师对单纯胰腺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

笔者自 2003年 11月已为 50例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患者施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其中 11例保留脾脏,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疗效满意[1-5]。

本文对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LSPDP)有关问题做一简介。

原则上,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适应证与开腹手术一致,主要是胰体尾良性、交界性或低度恶性病变、病灶远离脾门、未侵及脾动静脉,且不适合行剜除术者。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全胰腺切除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全胰腺切除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全胰腺切除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覃勇辉; 徐邦浩; 王继龙; 滕艳娟; 黄振兴; 郭雅; 彭民浩; 文张【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4)010【总页数】4页(P770-773)【关键词】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保留脾脏【作者】覃勇辉; 徐邦浩; 王继龙; 滕艳娟; 黄振兴; 郭雅; 彭民浩; 文张【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近年,腹腔镜手术在胰腺外科领域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胰腺外科手术都能在腹腔镜下完成。

腹腔镜全胰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pancreatectomy,LTP),由于解剖复杂,技术条件要求高,并发症发生率高,成为胰腺外科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

2019年8月笔者为1例慢性胰腺炎合并癌变的患者施行腹腔镜保留脾脏全胰腺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右腹隐痛3个月,检查发现胰头占位2 d”入院。

查体:T:36.6℃,P:64次/分,R:20次/分,BP:169/94 mmHg。

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腹壁柔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波动感;无移动性浊音,未闻及血管杂音。

入院检查:血清胆红素、CA19-9均正常,CT提示:胰头钩突增大,密度不均,内见囊实性灶,边界不清,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囊壁轻度强化;胰腺内见扩张胰管走行迂曲,扩张胰管最宽约1.8 cm,扩张胰管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胰体及胰尾结构清晰,未见异常密度灶及异常强化灶,诊断:胰腺头部肿瘤(胰腺囊性假乳头状瘤?胰腺癌?)并胆道梗阻、胰管扩张;胆囊小结石;CT血管造影示胰头由肝固有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供血。

MRI+MRCP:胰头部肿瘤:囊腺瘤?并低位胆道梗阻、胰管扩张;胆囊小结石。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的技术细节及预后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的技术细节及预后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胰腺癌的技术细节及预后孙志鹏;朱昱冰;阿民布和;樊庆;李天雄;张能维【摘要】目的阐述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的技术细节,并对其治疗胰腺癌的短期、长期肿瘤学预后及合并症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世纪坛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间术前诊断为Ⅰ期、Ⅱ期胰体尾癌,且无脾门淋巴结转移的23例病人,其中17例接受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同期6例行脾切除的腹腔镜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术中情况,近期、远期肿瘤学预后及合并症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与开腹手术的同期文献报道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6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03 ± 54) min.平均出血量为(208±106) mL.1例由于严重的腹腔粘连中转开腹.短期合并症率为47%(n=8),胰瘘的发生率为41%(n=7).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肿瘤平均直径为(32±12)mm,平均淋巴结获得数量为(19.8±9.3)个.切缘均为阴性.病人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7%、52.9%、41.2%,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8.8%、47.1%、35.3%.这些指标与同时期行脾切除的腹腔镜胰体尾手术及同期开腹胰体尾手术报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为Ⅰ期、Ⅱ期,且无脾门淋巴结转移的胰体尾癌,具有可接受的近期、远期肿瘤学预后及手术合并症发生率.%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illustrate the detail of the spleen-preserving en-bloc technique as while as the short-term,long-term outcomes.Methods Describe the detail of the en-bloc technique with pictures.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successive 23 cases who underwent the 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 (LDP) surgery.There were 17 cases that underwent spleenpreserving LDP while 6 cases underwent spleen-resectingLDP.Results The average surgery time was (203 ± 54)minutes,the averag e blood loss volume was (208-± 106)mL.One case was transferred to open surgery because of severe adhesion.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47% (n =8) in short-term after surgery.Pancreatic fistula rate was 41% (n =7).No lethal case occurred.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tumor was (32-±12)mm.Average number of the lymph nodes obtained was (19.8 ± 9.3).All the cutting edges were negative.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 after 1,3,5 years were 64.7%,52.9% and 41.2%.These records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spleen-resecting LDP and 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 (ODP) surgeries.Conclusion The en-bloc spleen-preserving LDP can be performed by experienced surgeons.This surgery has good short-term and long-term outcome.【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7页(P733-739)【关键词】腹腔镜保脾胰体尾整块切除手术;胰腺癌;整块切除技术;根治性顺势胰体尾脾切除术【作者】孙志鹏;朱昱冰;阿民布和;樊庆;李天雄;张能维【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在过去的20年里,腹腔镜胰体尾手术经历了从最初的尝试应用的个案报道,到逐渐地用在诊断性腹腔镜探查、标本活检、胰体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过程[1]。

腹腔镜保留脾血管胰体尾切除术临床体会

腹腔镜保留脾血管胰体尾切除术临床体会

•专家论坛-腹腔镜保留脾血管胰体尾切除术临床体会李维坤郭春光田艳涛本文附视频扫码可现看田艳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胃癌、胰腺癌外科治疗和临床研究工作。

国內较早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消化道重建术及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手术及腹腔镜胰体尾等治疗的探索。

先后发表统计源论文、SCI收录期刊论文60余篇,参编专著8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项及2016年全国胃癌手术大赛特等奖、2017年生命时报金柳叶刀奖。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特色临床医学等课题研究工作,同时担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兼任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绿色医疗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10余种杂志编委或特约审稿专家。

自1996年Cuschieri等&1'首次成功开展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i pancreatectomy,LDP)弓丨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腹腔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经验的积累以及操作器械的不断改进,腹腔镜手术技术在胰腺外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也逐渐成为胰体尾切除最具优势的胰腺术式。

对于胰体尾切除术,传统观念认为胰腺与脾同属一个解剖单位,行胰体尾切除时需将脾脏一并切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脾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脾切除后可能引起各种后遗症,包括血小板增多、血栓形成、癌症风险增加和脾切除术后感染&2-'。

脾切除术后严重感染的风险估计为1/(400~500患者•年),致死性为1/(800-1000患者•年)[5]o2002年,Shoup等&6'研究同期保留脾切除术与脾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患者的感染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

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用于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疗效分析

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用于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疗效分析

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用于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疗效分析杭天;吴海俊;徐小平;张永涛;邓海山;李步卓;李辉华【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7(29)10【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与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胰腺肿瘤患者37例,分别选择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治疗(保脾组)和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切脾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疗效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输血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保脾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奥曲肽使用率均低于切脾组(均<0.01);两组病理诊断结果主要诊断为内分泌肿瘤和黏液性囊腺瘤。

两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术后随访,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结论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运用于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患者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3页(P1300-1302)【关键词】远端胰腺切除术;保留脾脏;疗效【作者】杭天;吴海俊;徐小平;张永涛;邓海山;李步卓;李辉华【作者单位】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相关文献】1.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肿瘤切除术治疗胰腺实性假乳突状瘤临床分析[J], 冯华国;吴传新;冯毅;代国华;龚建平;江德全2.节段性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18例 [J], 陈焕伟;甄作均;李梅生;王峰杰3.胰腺良性与交界性肿瘤:胰腺中段切除术与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J], 谈震;周斌;陈鹏;盛忠峰;王涛;郭卫东4.胰腺中段切除术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J], 谈震;周斌;陈鹏;王涛;郭卫东5.机器人辅助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指标回顾性研究 [J], 黄锡泰;蔡建鹏;陈伟;房鹏;陈流华;殷晓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4例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4例
属 于正 常脾 脏 , 即所 谓 的“ 辜性 脾切 除 ” ] 有 文献 无 [。 3 将 保 脾 组 和联 合 切 脾 组 对 比分 析 .两 组 在 手 术 时
大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 切 断 脾 动 静 脉 , 后 脾 梗 死 但 术
发 生率 明显 增加 。 Wasa rh w法 保脾 虽 技术 简便 ,但 可能 带来 脾梗 死 , 即使 脾 脏 血 运 正 常 , 免疫 功 能也 会受 到 影 且 其
而 对 于 较 小 的胰 腺 肿瘤 .术 中定 位 肿瘤 较 为 困难 , 术 前 应 尽 可 能 完 善 B超 、 T M I 各 项 影 像 学 检 C 、R 等 查, 必要 时可 行血 管 造 影准 确 定位 、 定量 , 防 止遗 并 漏 多 发 的病 灶 。对 于胰腺 后 方 较 小 的肿 瘤 , 术前 还 可 行 胃镜 超 声 引导 下 经 胃后 壁 胰 腺穿 刺 , 注射 亚 甲 蓝染 色定 位 , 为术 中切 除胰 腺提 供 良好 的定位 ¨。 8 如 ] 果 发 生 术 中定 位 困难 时 , 条 件 的单 位 可 采 用腹 腔 有 镜 超声 定位 。 缩短 寻找 病灶 的时间 。 可
原 则上 .S D L P P适 应 证 与 开腹 手 术 一 致 ,主要
响 。因此 ,S D L P P应 争 取保 留脾 动静 脉 , 样 既符合 这
解 剖 生理 , 低脾 梗 及 继 发感 染 的发 生 率 , 使 降 又
脾脏 免疫 功 能不 受影 响 。若 术 中游 离脾 动静 脉发 生
供 , 最 大 的 优 点 在 于 不 必 游 离 脾 血 管 , 免 了 因 其 避 分 离脾 血 管 而可 能 引发 的大 出血 。 尤其 对 于 胰 体 尾

在远端胰腺切除术保留脾脏的价值

在远端胰腺切除术保留脾脏的价值

2 4 在 远 端 胰 腺 切 除 术 保 留 脾 脏 的 价 值 ( )S o p 0 英 / h u
M … / ArhS r .2 0 ,1 7 2 .1 4 1 8 / c ug 一 0 2 ( ) 6 ~ 6 3
脾 脏 保 留 型 远 端 胰 腺 切 除 术 在 良性 和 低 度 恶 性 肿
维普资讯

31 ・ 4
国外 医学 外科 学 分册 0 0 ) 但 肿 瘤 的 大 小 与手 术 时 问 、 中 失 血 量 以 及 住 .1, 术 院时 间不相 关 , 与感 染 发 生 率 和 并 发 症 率 也 无 关 。 切 胰
杰金 病 行脾 切 除病检 时 发现 。
端 胰 腺 切 除 者 , 留脾 脏 大 有 益 处 , 感 染 率 低 、 重 保 如 严
并发 症少 和住 院时间 短 。 ( 陈 浩摘 编 辑组 校 )
2 5 原 发 性 脾 肿 大 的 手 术 指 征 ( )C r A … ∥ 0 英 / a tJ
A r h Sur c g.一 002, 1 2 37( .一 1) 64~ 68
囊 肿 大 小 白 1 2 m 不 等 , 1例 的 平 均 直 径 为 ~ 5c 2 1 . m。 5例 的 囊 肿 位 于 脾 上 极 , 46 c 1 2例 位 于 下 极 , 位 余
于脾 中央 区 。
端 用 吻合 器或 手法 缝 合的 方法 与感 染 发生 率 和并 发症
不 相 关 ( 一 0 7 , 同 医 师 的 并 发 症 率 无 明 显 差 异 ( P . )不 P
可 以 认 为 在 良性 病 变 和 低 度 恶 性 肿 瘤 病 例 需 行 远
诊 断 为 假 性 囊 肿 或 创 伤 性 囊 肿 , 细 复 查 均 有 移 行 细 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a n d Pe k i n g Un i o n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Be n g 1 0 0 7 3 0,C h i n a
Co r r e s po n di n g a u t h o r:DAI Me n g— hu a, Ema i l :d ai m6 6@ gma i l .c o n r
中华普外科 手术学 杂志 ( 电子 版 ) 2 0 1 3 年 8月 第 7卷 第 3 期C h i n J O p e r P r o c G e n s u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A u  ̄ u s t 2 0 1 3 . V d . 7 . N o . 3
Z H A O Y u - p e i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 P e k i n g U n i o n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H o s p i t a l ,C h i es n e A c a d e m y o f
C e n t e r 高级访 问学者。兼任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 内镜及腹腔镜 学组委 员 , 北 京医师协会普通外科 专家 委 员会委 员兼秘书 ;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中华腔镜 外科杂 志( 电子版) 》 和《 腹腔镜 外科 杂志》 编委 。 长期从事胰腺癌早期诊 断和综合治疗的研 究及 临床 工作。擅 长腹腔镜肝胆胰腺 疾病和上 消化 道的微 创手术 , 率先在 国 内开展 腹 腔镜 胰 岛素瘤 切 除术 、 腹 腔镜 胰 腺远 端切 除 术、 胰 腺假 性 囊肿~ 空 肠
《J o m ' n a l o f G a s t r o i n t e n s t i n l a S u r g e r y ) ) , < < B r i t i s h J o u r n l a o f S rg u e y) r ) , 《 中华外科杂志》 和《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等十余篇, 参与编书4部。
R o u x — e n — Y 吻合术 , 腹 腔镜 腹 腔 神 经 丛 阻 滞 术 , 单孔腹腔镜胆 囊切 除术 , 阑尾 切 除 术 及 腹 腔 镜 胃癌 根 治
术。率先在 国内开展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 除术和腹腔镜胰体尾癌的根 治性手术。承担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和教育部 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各 1 项。文章发表在( S u r g i c a l O n e o l o g y C l i n i c s o f N o r t h A m e r i c a ) ,
f u nc t i o n,t h e s i g n i ic f a nc e o f p r e s e r v i ng t h e s pl e e n h a s r nd s p l e e n — pr e s e r v i n g b e c o me s mo r e a n d mo r e p o p ul a r i n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d i s t a l p a n c r e a t e e t o my. s pl e e n — pr e s e vi r n g d i s t a l pa n c r e a t e c t o my wi l l

视 频 手 术 .
腹 腔镜 保 留脾 脏 的胰腺 远 端 切 除术
戴 梦华 赵 玉沛
戴梦 华 现 任 北 京协 和 医院基 本 外科 教授 , 博 士 生 导 师 。 美 国 Me m o r i a l S l o a n — K e t t e r i n g C a n c e r
【 A 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t e c h n i q u e , a n d t h e f u r t h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s p l e n i c
胰 腺 同时 切 除脾 门主 要 血管 , 注 意保 留 胃短血 管 和 胃网膜 左 血 管 如 脾脏 分 支 。注 意观 察 脾 脏颜 色 , 以 避 免脾 梗 死 的 发 生 。 当术 中脾 静 脉 受 到损 伤 时 , Wa r s h a w方 法 不 失 为 另一 种 有 效 的保 留脾 脏 方 法 。
【 摘要 】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以及对脾脏功能的认识 的不断深入 , 腹腔镜保 留脾脏 的胰体 尾切
除手术成为胰腺远端 良性或者低度恶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保 留脾脏血供的主要方式有保 留脾脏血管的 K i m u r a 法和不保 留脾脏的 Wa r s h a w法。K i m u r a 方法的主要技术环节是先分离远端胰腺与脾脏血管 , 离 断胰腺后 , 将远端胰腺提起 , 分离脾脏 血管 与胰腺后方 , 离断入远端胰腺 的分支血 管 , 完整切 除远端胰 腺, 同时保 留脾脏的血管 。Wa r s h a w方法的技术 环节是离断胰腺后 , 同时离断脾脏 动静脉 , 在脾 门切除
【 关键词 】 胰腺肿瘤 ; 胰 腺切 除术 ; 腹腔镜检查
Cl i n i c al i n ve st i g a t i o n o f s pl e e n- p r e s e r v i ng l a pa r o s c op i c di s t a l pa nc r e at e c t o my DAI M e n g— hu r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