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课ppt.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PPT课件

从题目来看,《宿新市徐公店》这首 诗写的是什么呢?
“宿”指住宿,“新市徐公店”是诗 人投宿的地方。从题目来看,这首诗写了 诗人投宿徐公店的所见所闻。
诗文解读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疏疏:稀疏。
阴:树荫。
诗意:稀疏的篱笆间,一条幽深的小 路伸向远方。篱笆旁的几棵树,枝头新长 出的嫩叶一片嫩绿,显得不够茂盛浓密, 没有形成树荫。
参考答案:(1)儿童飞快地跑着,追 逐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顽皮地飞到一片金 黄的油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2)夏天来了,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 了,上午的时候,太阳一点点升起,篱笆的 影子也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热,中午的时 候外面就极少有人了。有的只是蝴蝶和蜻蜓, 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 《吴船录》等。
读古诗,把握诗歌朗读节奏,疏通字词。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jiá
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文解读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诗人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 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静态美
徐 公 店
急走 追 动态美
飞 无处寻
课堂小结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的是诗人在 投宿的地方看到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热 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zá xìn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 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
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 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 文学家、爱国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 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 斋先生"。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最新.ppt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最新.ppt
导入 风景 词 旧 日出 江花 水 画 好 忆 资料 二三 全 歌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 好, 风景旧曾 谙 。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哪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 蓝 。
能不 忆 江南?
现在你“忆”江南的什么?
做一做: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 两句诗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2、“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两句诗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 比喻,描写洞庭湖的山水。
3、三、四句诗人运用比喻, 把 洞庭湖的水色比作“ 白银盘 ”, 把“洞庭湖中的君山 ”比作“青螺 ”
用白银盘比喻洞庭湖的水色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 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 与诗人杜甫合称“李杜”, 后人言其书得自张旭,飘 然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有 《李太白集》。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 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742)被迫辞 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 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 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 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 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 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 活写照。
他的心境?
这是一种怎样的看?
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表达了诗人对敬 亭山的喜爱。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 尽: 孤云: 独去闲: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鸟儿们 尽:消失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悠闲自在独自飘远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1课时 轴对称(人教版)(共15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1课时  轴对称(人教版)(共15张PPT)

B 3格 3格 B'
四 课堂小结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 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 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它的对称轴,对折后重合的 点是对应点,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四 课堂小结
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四个步骤: ①找到关键点。 ② 数出或量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 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 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接各点。
想一想: 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每条线段应该画多长?
二 探究新知
2
①找到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关键 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 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顺 次连接各点
三 对应练习
做一做
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A 5格
5格 A'
第一步:找到关键点; 第二步:通过数格找到 对称点; 第三步:顺次连线。
7 图形的运动(二 )
第1课时 轴对称
一 情景导入
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 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
二 探究新知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 对称图形。
中间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二 探究新知
发现:有的图 形只有一条对 称轴,有的图 形有多条对称 轴。
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二 探究新知
1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1)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 是
(2)中间的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对称轴
二 探究新知
1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3)点A和A′在这幅图中是两 个对应点, 它们到对称轴的距 离( 相等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课 一首诗,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
堂 一幅和谐的画卷。乡村是那么纯朴、恬静,
小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就是通过这优美
结 的诗句传递给我们的。
板宿 新
书市 设徐
公 计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静态美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动态美
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2课时

我会背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杨万里所
导 作的《宿新市徐公店》,谁能来背诵一下?
二读,想画面。
三读,品深意。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人爱小儿
小儿天真烂漫、调皮可爱
亡赖:取“顽皮、淘气”之意。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陶醉、酒醉、沉醉…… 谁为什么而“醉”?
老人为风景的迷人而醉,为夫妻的亲密而醉, 为孩子的懂事而醉。
诗人为美丽的风景而醉,为安宁的生活而醉。
板书设计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 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 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 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日长”时为什么会“无人过”?人去 哪儿了?
“日长”是初夏时的季节特征,此 时正值农忙时节,农民们都早出晚归地 干农活,所以诗人才会见到“无人过” 的场面。
诗人为何要描写蜻蜓和蝴蝶?
诗人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 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范成大是一个同 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 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其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著有《石湖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
字词识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页精品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页精品PPT课件

徐公店 —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
及稀时疏当 的勉篱励笆,旁岁边月,不有待一人条小路伸向远方。 抓及关时键 当语勉句励,初岁步月体不会待课人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里我总们是 仿无佛所听顾到忌了,孩惹子得们孝的宗欢不笑快声,……将他外调做官。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我新们市仿—佛地看名到,了在孩今童湖因南为省没攸有县追北到。蝴蝶而失落的表情……
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们仿佛看到了孩童因为没有追到蝴蝶而失落的表情……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篱落— 篱笆。 疏疏— 稀疏。 一径—一条小路。 深 —深远。 树头—树枝头上。 未 —没有。 阴 —树荫。 急走—急急忙忙地跑。
古语走就是跑的意思。
明诗意
篱落疏疏一径深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 伸向远方。
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古语走就是跑的意思。
篱落疏疏一径深( )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宿


里总是无所顾忌,惹得孝宗不快,将他外调做官。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字词乐园
宿 徐 篱 (住宿)
(徐缓)
(篱笆)
多音字
疏 蝶 (稀疏)
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B.跑
C.经过
D.离去
反对屈膝议和,多次上书皇帝积极抗战,也 正因杨万.里总是无所顾忌,惹得孝宗不快, 将他外调做官。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 杨万.里正在建康任职,也就是今天的江苏 省南京市。这年春天,诗人外出途经一处城
镇,名为新市镇,见此时油菜花开的正好故 写下一组诗歌。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 课件(共25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  课件(共25张PPT).ppt

用心
“三天打鱼两天晒 网”注定无法成功。 读书需用心,只有 用心才能学到学问, 才能学有所成。
准备用品 调整作息
按照学校作息早 睡早起,不赖床, 不拖拉,不迟到。 每天饮食要清淡 规律,并进行适 当的体育锻炼, 保证精力旺盛。
“士兵不打无准备 之战”,学生也不 能“上无准备之 学”。每晚睡觉前 和每早上学前, 要整理好书包中 的学习用品。
网络安全
1.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次数和时间,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防范打赏主播、游戏充值等行为。 3. 不要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不要去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要点击陌生 的链接;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 4. 健康、绿色上网,教育孩子不浏览黄色、赌博等不良信息;不玩带有色情、 暴力、自残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 5. 警惕网络交友,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 见面。
计划
每两周阅读一本书 每周画出一副画 ……
生活滋味
这个寒假,你做过最有趣的事情是?
贴春联
年夜饭
收红包
大拜年 贺新春
年年有余
二、开学准备
新春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做好“三个心”:
调整心态
决心
新学期,新起点, 只要下定决心,努 力使自己变得更好, 打败过去的自己也 是一种胜利。
信心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 生,前进的路上注 定布满荆棘。要相 信自己,用信心战 胜一个个困难。
预防溺水
1. 春节过后,天气渐暖,不要私自或结伴到结冰的河面溜冰、玩耍,不要在 结冰的场地上推搡追逐、嬉戏打闹,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2.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 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 泳。 3.有小伙伴要去玩水时,要及时劝阻,劝阻无效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大人。 4. 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大人帮助,或打110、120电话报警求助,不盲目 手拉手或下水施救。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
《春晓》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的是春日 03 早晨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
热爱和珍惜之情。
《静夜思》作者李白生平
01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
02 李白的诗歌豪放奔放,形象生动,语言流畅自然 ,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 诗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基 本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解、朗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02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表达 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望庐山瀑布》作者杜甫成就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深刻,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被誉 为“诗史”。
《望庐山瀑布》是杜甫的一首山水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展 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该诗也是杜甫诗歌艺术 成就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雄浑豪放、瑰丽奇伟的诗风。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描绘春天。
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 古诗作为蓝本,进行仿写 或创作。
组织班级朗诵比赛或分享会
制定比赛规则和评分 标准,确保公平公正 。
举办班级分享会,让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 得和创作成果。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ppt课件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ppt课件

遥望洞庭山水色, 相看两不厌,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一、我会写
tíng tíng tán luó ān
二、我会选
1.《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
作者分别是( )、( )、( )。
A.刘禹锡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2.“风景旧曾谙”中的“谙”字的意思是( )。
A.熟悉
B.黑暗 C.声音小
()
3.“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字是蓝色之义。
()
4.“相看两不厌”中的“厌”字是讨厌之义。
()
四、我会填
1.“湖光秋月两相和,( )。( ),白银盘里一青 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其中“白银盘”是指( ),“青螺”是指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般五言诗歌格式: AA/AAA
一般七言诗歌格式: AA/AA/AAA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
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古诗文中游名胜
姑苏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
(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朝辞(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把(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小赛诗会
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刘禹锡
唐 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 众鸟高飞尽,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
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 《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
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
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赞美祖国山河的词语 锦绣中华、山河壮丽、 大好河山、江山如画、 山明水秀、青山绿水、 风光旖旎、人间天堂„
忆江南
诗句大意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 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 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 草一样碧绿、清澈。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 忆吗?
古诗文中游名胜
姑苏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 (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朝辞(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把(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独坐敬亭山
——世间万物似乎都在讨厌我, 不愿意和我待在一起。四周静悄悄的, 只有我和敬亭山两两相望了。我凝视 着秀丽的敬亭山,而它也一动也不动, 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只有它不厌烦 我,在我失意的时候愿意陪伴着 我……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今河 南洛阳人。他善于从民 歌中汲取营养,语言生 动,风格清新,在唐诗 中别开生面,对后世影 响很大。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ppt.ppt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ppt.ppt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 相看两不厌, 孤云独去闲。 只有敬亭山。
你答出来吗?
第一句划拉横线的“尽”,“闲”你体会到啦什么?
哈哈,我来告诉你。 我在“尽”,“闲” 中体会到啦一个字, 那就是“静”字。
小朋友们, 你答对啦了 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诗应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你答出来了吗?
我来打答一 下: 这两句诗应 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释:湖水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 谐,无风的洞庭湖像一面未打磨的镜子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三杰”[4] ,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 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 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 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 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 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注释:群鸟高飞远去, 一片白云也飘走啦。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注释:和我久久地相互看着永不满足的, 只有那站在对面的娴静的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 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3.厌:满足。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 • • • •
一、区分下面的每组生字并组词 谙( ) 镜( ) 孤( ) 厌( ) 暗( ) 境( ) 狐( ) 压( ) 二、完成下面的填空 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两”指的是 ______和_______。诗句中,能表现出 “孤独的词有( )和( )。 • 2.《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 _______。诗人用“青螺”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忆江南》是_______牌名。诗人通 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___江花____的 红和春天__江水_____的绿。这样写对照鲜 明,色彩浓丽,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 _________的情感。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人 士诗集》《吴湖录》等。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
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一贯的忧国恤民的
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
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
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
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古 诗
听古诗朗读,然后自己试
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
新课导入
一年四季
四时田园杂兴
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 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 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 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 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 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 《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住)宿 未( 宜( 适)宜 味( 经( 经)过 彩( 径( 小)径 菜(
) 未来 ) 品味 ) 彩色 ) 白菜
课堂作业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宋_代诗人________写杨的万。里诗中描写了_____种景物,分别是6
(静) (动)
课堂作业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 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 xiǔ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舍。 sù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 一只蜻蜓xú xú ( )落在徐x徐īshū( )的 lí ba(稀疏)上,
准备要在这儿篱借笆sù( )一晚。
宿
课堂作业
会 认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

你能准确读出来吗?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你能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先自见天上几只鸟儿高飞 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 仅有的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 慢慢地越飘越远。
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 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好像 在相互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 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座敬 亭山了。
1.古诗词三首
独 坐 敬 亭 山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纵情诗酒,以诗著称于 世。与诗人杜甫合称 “李杜”,后人言其书 得自张旭,飘然有仙气。 传世之作有《上阳台帖》 等。著有《李太白集》。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 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742)被迫辞 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 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 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 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 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 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 活写照。
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你答出来吗?
第一句划拉横线的“尽”,“闲”你体会到啦什么?
.
13
哈哈,我来告诉你。 我在“尽”,“闲” 中体会到啦一个字, 那就是“静”字。
小朋友们, 你答对啦了
吗?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4.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里的君山。
.
21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诗应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你答出来了吗?
.
22
我来打答一 下:
这两句诗应 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忆江南
•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 有《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蜀道难》、《将进 酒》、《梁甫吟》、《早发白 帝城》等多首。
•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
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
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
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
崇. 高的地位。
8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 本荥上,籍占洛阳”[1-2] ,又自言 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 之称。
.
1
.
2
tíng 亭 (亭子) tíng 庭(家庭) Tán 潭 (古潭 ) luó 螺(田螺)
ān 谙(谙达 )
.
3
近义词: 孤—独 旧—老 遥望—眺望
只有—唯独
.
4
反义词: 无—有 白—黑
好—坏 胜—败
.
5
jǐn(尽管)
huó(和面)

和 hé(和气)
jìn(尽力) hú(和了)
mó(磨刀) xiàng(相片)


mò(石磨) xiāng(相识)
.
6
.
7
•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 12月)[1] ,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⑴ 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⑵ 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⑶ 江花──江边的花。 ⑷ 蓝──蓝草,叶. 子青绿,可制染料。 31
• 【译文】 •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

• 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 • 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 • 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三杰”[4] ,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 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 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 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 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 . 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9
.
10
.
11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注释:群鸟高飞远去, 一片白云也飘走啦。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注释:和我久久地相互看着永不满足的,
只有那站在对面的娴静的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 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3.厌:满足。
.
20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释:湖水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
谐,无风的洞庭湖像一面未打磨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远望洞庭湖,就好像是白银盘里盛放着
一只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2.和:和谐,在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 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 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 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 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 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 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 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 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 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
艺术上很有特色。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
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
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
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忆江南词》
•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 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 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 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 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 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 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 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
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
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 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 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 栩如生。

.
34
•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 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 “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 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 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 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 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 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 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 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 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 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 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 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
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33
【赏析】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 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 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
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