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7年新课标III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题分析
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图1材料地理语言解读:材料介绍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考虑的。
地图信息解读:图中所反映的景观是小桥流水、小木船、传统的双层砖瓦房临水而建,垂柳拂水面。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题目地理信息解读:剪纸中体现的小桥流水、小木船、传统的双层砖瓦房临水而建,垂柳拂水面等景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传统民居。
图中的民居三角形房顶,且临河而建,说明当地气候湿热多雨。
剪纸艺术多见于江浙一带,故D选项是最佳选项;华北平原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相对比较短,临水而建的传统民居不多见,故B选项错误;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应该也会有类似的景观,但剪纸艺术多见于江浙一带,故AC选项不是最佳选项;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题目地理信息解读: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主要指的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容易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观,故A选项错误;B:江南水乡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为低平。
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季较长,降水丰沛,故B选项正确;C:我国东北地区三面环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中部为东北平原,地形较为封闭,故C选项错误;D:位于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存在山河相间的典型景观,故D选项错误;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题目地理信息解读:图中的景观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传统民居,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
新版2017年全国Ⅲ卷文综地理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新版地理精品资料2019.4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
最新2017年全国Ⅲ卷文综地理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4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
2017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解析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 (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 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 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 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 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 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 食性鱼类,适宜在16°C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 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 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 系的河流。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影响浮 游生物生长的因素。7题由图例结合图中信息可直接看出。8题由 “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夏季 长江流域进入汛期,河流含沙量大,越靠近河口,含沙量越大,水 底光照越弱,越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所以密度越低。9题与夏季相 比,冬季长江流域温度较低,加上长江进入枯水期,河流带来的营 养物质少,所以浮游植物总量减少;枯水期,泥沙含量降低、水量 减少,泥沙流入海洋的距离较短,所以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河口) 方向移动。 【答案】7、D 8、C 9、A
影响生物生长环境的地理试题分析 地理学要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必然要研究与 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高考中有关生物的生长条件以及生 态环境的保护地理试题的解答,要应用一些生物学的知识, 这些考题综合性较强,考生答题时失分多。近年来考了单个 植物茉莉花、奇异果、葡萄;动物卤虫、刀鱼、熊、大熊猫、 秋沙鸭、白斑狗鱼;今年考了生物群落热带雨林、落叶阔叶 林等。下面我们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来探讨这类题的解法。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还指存在于 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有非生物因素如光照、温度、降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 有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完整版)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项。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
(完整版)【地理】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Ⅲ卷(精校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2017·课标全国Ⅲ,1~3)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2017·课标全国Ⅲ,4~6)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2017·课标全国Ⅲ,7~9)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2017·课标全国Ⅲ,10~11)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2017年新课标3卷 高考试题(地理) 解析 37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图 9 为春季 T 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审题:时间:春季T 时刻空间:亚洲部分地区地理事象: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设问分析:行为动词:指出关键词:图示区域限定词:气压系统及其位置关系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变化,左上角有一个不完整的由外到内数值增大——高压图中间有一个的由外到内数值减小的——低压位置关系: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低压位于高压的东南参考答案: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T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 T 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 分) 高 低 冷气团暖气团 逆时针旋转 冷空气东移南下与锋面气旋在T 时刻汇合,形成了图示气压系统,东移南下的冷锋与锋面气旋与原先形成的西南方向的冷锋合并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冷锋冷锋2个 暖锋1个自编答案:3个锋面。
距T时刻较近,冷高压中南下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形成的1个冷锋,另外还有气旋在旋转过程中,四周空气汇集,南侧北上的暖空气与北侧南下的冷空气在逆时针旋转过程中形成冷锋和暖锋(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2个锋面。
参考答案:3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预测 P 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行为动词:预测限定词:P点关键词:天气变化P点依次经过的天气变化为:P点先受到暖锋天气系统的影响,当暖锋过境时,会有阴雨、升温现象;锋面过境后,天气低压槽线附近高低压之间等压线密集处锋面出现的位置冷暖气团相遇,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两侧冷暖气团势力不同锋面形成暖锋单一暖气团冷锋单一冷气团暖锋暖锋过境,气温升高,阴雨天气单一暖气团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冷锋冷锋过境,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单一冷气团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要出口西班牙以
代以 ,甲地温室农 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 良种培育 供应 产品销 6b 示意甲地最 气温和降水量的 内
体的集群
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 速增长
1 从气候角度分析 地 2 分析 20 世纪 70~80
日 温室的原因
6分 家的优势条 6分
代 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 欧洲发达 6分 6分
2 4.地铁站点综合服 等级的高 A.站点的用地面积 C.站点的信息 水 5. 据所处区 和地铁站点综合服 等级, 测 A.中心商 区 C.大型 宅区 6.该城 空间形态的形 最 可能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要 决于 B.周边的人流 D.周边的 境质 乙 站点沿线区域
B.森林公园 D.产 园区
稳定和供应的连续 完善的销售网 4 赞 理 当地气候条
适合,温室农 技术基础好,
动相关产 发展等 赞 理 沿海 原土地 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 水资源 土地资源供给压力
过度开采地 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 境 题 解析 1 解答此题需要看清限制性要求条 ,从气候角度分析,即从气温 照 降水等方面分析,
分析这 地区人 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 的原因 答案 少 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 人 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 ,林冠密度较 ,截留的降水 较
地表 缺乏草本 灌木等的保护, 水分易散失 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 解析 首 , 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较人 种植的橡胶林截留的降水 多 次是人 种植的
橡胶林地表缺乏草本 灌木的保护,水分易散失,且土壤蓄水能力较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
庆武隆地处
江
游,其喀
特
以负地形 峡谷 溶洞 竖井等 高度发育著称,2007
2017年新课标3卷 高考试题(地理) 解析 37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图 9 为春季 T 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审题:时间:春季T 时刻空间:亚洲部分地区地理事象: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设问分析:行为动词:指出关键词:图示区域限定词:气压系统及其位置关系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变化,左上角有一个不完整的由外到内数值增大——高压图中间有一个的由外到内数值减小的——低压位置关系: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低压位于高压的东南参考答案: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T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 T 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 分) 高 低 冷气团暖气团 逆时针旋转 冷空气东移南下与锋面气旋在T 时刻汇合,形成了图示气压系统,东移南下的冷锋与锋面气旋与原先形成的西南方向的冷锋合并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冷锋冷锋2个 暖锋1个自编答案:3个锋面。
距T时刻较近,冷高压中南下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形成的1个冷锋,另外还有气旋在旋转过程中,四周空气汇集,南侧北上的暖空气与北侧南下的冷空气在逆时针旋转过程中形成冷锋和暖锋(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2个锋面。
参考答案:3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预测 P 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行为动词:预测限定词:P点关键词:天气变化P点依次经过的天气变化为:P点先受到暖锋天气系统的影响,当暖锋过境时,会有阴雨、升温现象;锋面过境后,天气低压槽线附近高低压之间等压线密集处锋面出现的位置冷暖气团相遇,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两侧冷暖气团势力不同锋面形成暖锋单一暖气团冷锋单一冷气团暖锋暖锋过境,气温升高,阴雨天气单一暖气团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冷锋冷锋过境,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单一冷气团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1~3.1.D 2.B 3.D 第1题,考查区域环境特征。
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此处小桥流水,主要交通工具为船,近处房屋依水而建,远处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一番江南水乡景象。
故判断,此处位于长江三角洲。
第2题,考查区域环境的形成原因。
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居屋顶坡度大,河流多,说明当地降水丰沛。
河流流速较慢,适合小船行驶,说明当地地势低平。
第3题,考查省区简称和传统文化。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方剧种是越剧。
越剧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浙江周边福建、江西等省份。
4~6.4.B 5.A 6.C 第4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
地铁是客运的一种,其站点等级高低取决于客运量,和周边地区的人流量有直接关系。
和用地面积、信息化水平、环境质量没有多大关系。
第5题,考查城市功能区。
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地铁站点密集、服务等级高,运送的客运量非常大。
同时甲乙丙与内环线相交,交通便利,靠近城市几何中心,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
第6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从图中发现有多个地铁一级站点,说明其是所在区域的中心。
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多个核心,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就会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城市并没有明显的沿河流呈带状延展,且地铁走向基本与河流垂直。
根据内环、二环、三环的形态可以判断,城市空间形态呈团块状,并非条带状。
7~9.7.D8.C 9.A第7题,考查地理事物分布特征。
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西部密度低,东部密度大,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故选D。
第8题,考查不同海域影响生物生长的因素。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
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了大量泥沙致使含沙量增大。
西部海域由于接近河口,含沙量大,海水透明度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差,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呼吸作用,故选C。
2017年高考文综地理全国3卷真题及解析汇报
2017年高考文综地理全国3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 B.豫剧C.粤剧 D.越剧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 递减B. 先减后增C. 先增后减D. 递增8. 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水体营养盐B. 太阳辐射C. 水体含沙量D. 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答案
****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 小题,每题 4 分,共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公民间传统艺术,2009 年 9 月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应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微风情等,寄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达成1-3 题。
1.图 1 剪纸所反应的景观主要散布于我国图 1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类景观特点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关闭,排水不畅D.河山相间,降水平均3.该景观主要散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2.B3.D【分析】1.读图剖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应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当为长三角地区,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地区的地形随和候有关,长三角地域为亚热带季民风候,雨热同期,降水充分;地形平展,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许多,所以河流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 B 项。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路过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 2 表示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达成4~6 题。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 (1)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全国卷3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全国卷 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一、选择题:此题共3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公民间传统艺术,2009 年 9 月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应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微风情等,寄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图 1 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达成1-3 题。
1.图 1 剪纸所反应的景观主要散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类景观特点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关闭,排水不畅D.河山相间,降水平均3.该景观主要散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分析】考点: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特点和地方剧种。
【点睛】江南水乡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水地域,天气平和,季节分明,雨量充足,所以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系统。
居民的生产生活依靠着水,这类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神韵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采与特点。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路过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成 4~6 题。
2 表示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依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断甲、乙、丙站点沿线地区为A. 中心商务区C. 大型住所区B.丛林公园D. 家产园区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环绕一个核心向周围扩展C. 环绕多个核心向周围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分析】6.读图剖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依据图中一级站点的散布,河流东西双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环绕多个核心向周围扩展。
2017年新课标Ⅲ卷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Ⅲ卷)地理试题选择题(共44分)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图1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图2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
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图3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7.D 8.C 9.A
9.冬季,河流径流量减小,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相同位置的密度降低,所以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答案】10.B 11.D
【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
11.当天可能是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解析】首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较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截留的降水量多。其次是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的保护,水分易散失,且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0~11题。
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答案】1.D 2.B 3.D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解析】
【答案】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解析】措施主要针对武隆喀斯特地貌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在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规划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解析】(1)解答此题需要看清限制性要求条件,从气候角度分析,即从气温、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气温相对较高,不要人工增温,日光温室即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虽然该地干旱少雨,但是有深层地下水,及滴管技术发展,普及日光温室可以减少蒸发,提高水源利用率。
图1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学*科网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是长三角区域,故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选B。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选D。
图2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