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0分)

让信仰成就“思想常青树”

羽生

①去世前半个月,仍坚持在病床上听学生通读论文稿,用尽全身力气逐字说明修改意见;弥留之际,一边插着吸氧管一边拉着学生的手,缓慢而坚定地留下人生遗言:“不忘初心。”著名中共党史学家、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教授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

②郑德荣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淡泊名利、潜心钻研,毕生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成为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史稿》《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著作,填补了学术空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郑德荣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把研究与教学融入生命、将个人融入时代,赢得了“红色理论家”“思想领域常青树”的美誉。

③信仰蕴藏着巨大的力量。郑德荣的故事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郑德荣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把学术创新作为不懈追求,以高深的学术造诣、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面旗帜。正如他常说的:“离开严谨求实,不称其为科学;没有探索创新,不称其为研究。”当理想信念与科学追求相结合,一个人就能激发出超越自我、突破前人的精神动力。

④有了坚定的信念,人生才能朝着目标执着远行。这是郑德荣等楷模留给后人的深刻启示。对于人文领域和基础理论研究来说,往往需要面对海量文献,离不开长时间的沉淀与打磨。马克思寓居英国,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大英博物馆里,前后耗费40余年心血,完成了鸿篇巨制《资本论》;鲁迅将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在工作上,笔耕不辍,发出了那个时代最震撼人心的“呐喊”。今天,面对喧嚣与诱惑,我们更应守住内心的宁静,涵养一份“慢下来”的耐心,培育一种“沉进去”的专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真正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才能越来越接近真理的彼岸。

⑤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用之不尽的创新激情。郑德荣如此,像他一样献身事业的学者专家也是如此。为收集种子,植物学家钟扬忍受着剧烈高原反应攀登珠峰,创造了在海拔6200米完成植物采样的纪录;为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刚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为完善儒学研究的“基

础设施”,国学大师汤一介于76岁高龄开始主持《儒藏》编纂工作,涵盖3500种文献、内容超过10亿字……以坚强的理想信念奠定基础,辅之以严谨的态度、探索的精神、不懈的追求,是求学问道的重要法宝,也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品质。

⑥郑德荣曾说:“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国家。”像郑德荣一样,坚定信念、执着追求,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同心筑梦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就一定能成就更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2018.06.27)1.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篇举郑德荣教授在弥留之际仍不忘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事业,引出了信仰这个话题。

B. 第④段具体论证了有了坚定的信念,人生才能朝着目标执着远行的观点。

C. 生活中,只要有坚强的理想信念奠定基础,就一定能成就事业。

D. 把个人奋斗融入同心筑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就一定能成就更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2. 下列对本文论证语言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第①段中详细描写郑教授在病床上不忘教导学生的事例,生动形象地描写郑德荣教授的光辉形象。

B. 第②段运用短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说理更有力。

C. 文章第④段巧用引用,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有力地论证了信仰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一观点。

D. 本文语言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语言流畅自然,说理生动。

3.阅读文章,谈谈本文中作者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0分)

今天该如何给孩子“点赞”

陈颖

①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一条关于孩子的新闻引来不少关注。浙江省教育厅出台规定,全面规范高校、中小学到幼教的各种网络投票活动。而此前,教育部也曾发通知明确,校园网络投票活动“非必要不举办”。为孩子们在微信群、朋友圈拉票的家长们,可以松口气了。

②如今,各种各样的网络投票活动真是不少,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孩子的。家长为了给自家孩子“拉票”“求赞”,不惜使出浑身解数。“亲,每天一票,又可以投票了,别点错啊,是××号”,这样的求点赞、求投票,让很多人不堪其扰却又无可奈何。原本应该“评孩子”的评选,结果变成了“比家长”,看谁人脉广、方法多,甚至出现了技术造假,刷票、买票等情况。如此这般的评选,显然无法客观评价孩子的能力和实力,更无法对孩子形成长久的激励,是一种没有价值的“假评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受访者表示朋友圈拉票令人反感,其中12.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反感。变了味儿的网络投票评选活动,成了烦人的微信“公害”,更偏离了正确激励孩子的本意。

③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赞赏与肯定。家长想让孩子在评选中有个好排名,本来无可厚非。然而,以正确的方式让孩子得到鼓励,可能比获得“点赞”本身更重要。守规则、有质量的评选活动,给孩子以正向激励,让孩子们在“付出努力———得到肯定———自我认同”的反馈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信心、找到自己的乐趣。这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孩子们表现好得到的“小红花”,到在校园中有着极大影响力的“三好学生”,再到各种学科与专业竞赛,乃至考试成绩,都可以看做是一种正向的激励。同时,也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正向的激励实现“选优”“点赞”,才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真正达到评选的目的。

④当评比变成“拼人气”“拼关系”“拼手段”时,非但不能达到激励的效果,反而可能成为孩子们盲目攀比的温床。曾有某幼儿园在手机端发起“小小画家”活动评选,结果有孩子遥遥领先几千票。事后才知道,这是家长拉票加刷票的结果。票数低的孩子听说了缘由,回去埋怨父母不给力,也要求家长为了自己的“荣誉”拼手段。纯粹比拼人气的投票,对选上的孩子来说,可能会催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而对于没选上的孩子,则容易影响对公平的认知。如果评选失去了“评优”这个标准,难免会给孩子们的价值观带来冲击。

⑤正因如此,引导孩子如何看待评选,可能比让孩子在评选中胜出更有意义。人是社会性的,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并非只有第一名是光荣的,在不断地与他人、与世界的接触中,能够确立自我的位置,最终认知自我,并提高自我才是关键。评选是一种最直观的比较,对于孩子而言,这个过程不仅是形成对自己某方面能力的认识,更是形成对社会和他人的认识、对荣誉与胜负的理解。这对于孩子形成稳定而健全的人格,更好地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可谓至关重要。家长、学

校与社会在进行各种评选时需要多想一层,不要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投下阴霾。

⑥“点赞”是一种引导,无论结果如何,对孩子们的努力和勇敢、创意和友爱,我们都应该不吝赞美。成长需要永远把价值导向放在第一位,而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路径、绽放出自己的精彩。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6月01日05版)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引用浙江省教育厅对各种网络投票活动的规定,意在引出本文的论述对象,引出下文。

B.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变了味儿的网络投票评选活动,阐述了当今网络投票的现状和弊端。

C.第③④段作者通过列举正反两种观点,以此强调了以正确的方式给孩子点赞的重要性。

D.文章第⑥段得出结论,指出无论结果如何,对孩子们的任何行为,我们都应该不吝赞美。

2.下列表述与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A.恶性评比非但不能达到激励的效果,反而可能增加孩子们盲目攀比的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

B.“小红花”“三好学生”奖状和各种学科与专业竞赛的获奖,是一种正向的、对孩子的一生有帮助的激励。

C.网络上比拼人气的投票,对选上的孩子来说,可能会影响对公平的认知,对没选上的孩子来说,可能会催生“不劳而获”的思想。

D.评选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去争第一名,而是看孩子在其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认知自我并提高自我。

3.近日,你总是听到好友抱怨同事在工作群里发链接让给他们家小孩的各种比赛投票,你的好友想制止同事的这种行为,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

三、(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0分)

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

孟志斌

①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人们写

文章时,旁征博引、画龙点睛,引经据典、洞彻事理,往往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②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玑,连缀成文,是为阐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连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同理,在文章中,精妙的典故浓缩了丰富的思想,不仅能一字顶十字、一句顶十句,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

③在古代,文人著述、名士谈吐早把引经据典变成自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春秋时,列国公卿集会,通过讽诵古诗章句以示其志。此后,“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情景更是不胜枚举。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隋珠,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骊渊。

④为何文章大家都乐于引用、化用古语佳句?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融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章句,读来朗朗上口,品之余味无穷,为文章点睛添彩;而经典为大众所共知,引经据典便于读者相互交流、产生与古圣贤灵犀相通之感,所引发的共鸣也是一种心理享受。

⑤坚持文化自信,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底气,这底气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从汉赋唐诗到宋明理学,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做到“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前提。

⑥先读典,才谈得上继承弘扬。如果将经典篇章、古语金句等著述放在书架上作摆设,而不装进脑子里,则只能润屋、不能润身。当然,面对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还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只有深知,才能深爱深信,才能从优秀文化的“集成块”中汲取能量、撰写无愧时代的锦绣篇章。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06日 13 版)

1. 下列对“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B. 能增强思想深度。

C. 便于读者相互交流、产生与古圣贤灵犀相通之感。

D. 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要多多引用。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第①段以“写文章时,引用经典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引出下文对引用经典的具体论述。

B. 第②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文章比作“电路板”,把“成语典故、名言警句”比作“集成块”,形象生动。

C. 第⑤段告诉我们: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前提。

D. 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①)——分析问题(②③④)——解决问题(⑤⑥)

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四、(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武侠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于香港去世。噩耗传来,坊间一片悲伤,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寄托哀思。金庸笔下的江湖奇景,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以金庸作品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及其改编成的影视剧,在华语文化圈拥有十分庞大的受众群。

②为何武侠文学具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溯其源头,武侠类叙事自中国古代游侠文化中生发。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多记游侠事,司马迁在《史记》里更是以《刺客列传》《游侠列传》等为题,专章细述此类壮士。他们出身乡野,却具有“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③至唐,文言小说发展成熟。唐传奇中多有游侠人物,塑造得鲜活生动。昆仑磨勒携锥杀猛犬,为主救红绡;聂隐娘脑骨中藏匕首,可驰骋千里取人首级化水。值得一提的是,侠客们虽身怀绝技,却并无嗜血滥杀的一面,如聂隐娘见罪官小儿可爱,不忍动手,怀有仁心善念。

④至后世,侠客形象进一步确立。许多文学作品的情节依托侠士推进。清代频出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小五义》等,皆以侠客、义士故事为题材。

⑤千百年来,这些侠义题材作品润物无声,逐渐融入民族心理,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孔子言“勇者不惧”,认为勇而信是君子应当具有的美好品德。孟子提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道德之勇。古老的侠文化在流变中浸染上儒家特质,“侠”与“士”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出对责任与道义的承担。

⑥武侠小说中的主角并非主流话语中的帝王将相,而是侠客。侠客们的江湖是在雄奇幻想与心理期待中建构的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侠士任情重义、少有束缚,以武力及法术匡扶正义,救人于危难——这是儒家不平则鸣思想的通俗文学表达,也反映了读者大众对满怀救世热忱的侠客英雄的期待。

⑦当代武侠小说沿袭中国古老的侠义精神,书中侠客也多与“士”相似,具有独立不迁、信义刚直、一诺千金、嫉恶如仇的特点。同时,又将侠的精神升华:古龙笔下的侠客铁中棠,处颓乱江湖却积极进取,连敌人也承认其坚韧侠义,为天地间磊落英雄。金庸的《神雕侠侣》中,郭靖教导杨过“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浸染着浓厚的儒家济世情怀。

⑧许多人在悼念金庸先生时表示,年少时酷爱金庸小说,从中读出了仁义与忠诚,读出了宽厚与悲悯,并据此建立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认知。

⑨由此想来,当武侠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一道文化盛景,并逐渐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底色时,忠义诚信也传播久远,直至今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1月6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人们缅怀金庸先生是因为他笔下的江湖奇景,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B.武侠文学发源于中国古代游侠文化,具有“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C.文中用孔子、孟子的话反映读者对怀有救世热忱的侠客英雄的期待。

D.当代武侠小说与古老狭义精神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盛景。

2.武侠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程?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3.作者认为“武侠文学具有如此强大的感染力”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五、(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0分)

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张贺

①“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②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有的人觉得名著篇幅太长、内容艰深、阅读门槛比较高,于是看这些视频版的“缩写本”聊备谈资,更有人连电影、电视剧都要用3分钟看完。

③快餐文化的出现与流行并非今日始,但显然,互联网使快餐文化大范围流行成为可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更给快餐文化按下了快进键。就以某知名短视频应用来说,短短15秒的视频怎么可能完整反映一部名著,于是只好加快语速、精简内容。限制节目时长或字数,这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普遍采取的策略,好处是用户上传的内容因短小精悍所以又快又多,但害处是用户在快速浏览中很容易迷失,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

④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准确地说是观看)碎片化的内容。

⑤今天的快餐文化与数十年前的快餐文化相比,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视频的直观、形象和快速,是文字和图片都不能比拟的。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由文字到图片,由图片转到视频,的确是便捷了,但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如果仅仅用视频作为媒介而远离文字,那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座宝库,这对于我们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是极为不利的。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绝不是文化的正途,速生者往往速朽。

⑥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5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碎片化阅读形成的原因是人们一方面渴望文化娱乐,一方面时间少。

B.快餐文化的出现与流行导致用户在浏览过程中获取的知识趋于表面。

C.短视频的直观、形象和快速是人们选择其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原因。

D.碎片化阅读不会成为文化传播的正途,我们应该严格抵制此种行为。

2.作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有哪些弊端?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3.面对碎片化阅读,我们应该保持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六、(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读书亦养生

①经常读书可以延年益寿,这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至圣先师孔子一生坎坷,颠沛流离,最终活到73岁,爱读书,显然是他受益匪浅的养生之道。爱国诗人陆游,常靠读书怡情,他的切身体会是“病中书卷作良医”。清代沈复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日本长寿专家从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最长寿的是哲学家,其次是艺术家、科学家等。二十世纪以来的四百名欧美名人,读书人的寿命居首,平均寿命79岁。

②读书可以养心。心为人体之君,养生贵在养心。书要读进去,必须心先静。读书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知己在促膝谈心,心情格外愉悦,一切忧愁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清末经学大师俞樾,晚年远离官场,专心治学,他曾自撰一联:“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读书养心,使他寿至86岁。同时,开卷有益,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你徜徉其间,与大师对话,与博览同行,可以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滋润灵魂,充实生活,使人生快乐。

③读书可以养颜。每个人都希望青春常在,每个人都盼望美颜常留。时下美容养颜之术可谓五花八门,有食养者,有药养者,有运动养者,还有涂涂抹抹养者,不一而足。其实读书自可养颜。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

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一个勤于读书看报、勤于思考和实践的人,通常情况下,他会脱离狭隘和肤浅,从而变得内涵丰富、视野开阔、心胸宽广;他会热爱生活,富有情趣,不畏艰难,乐观进取。

④读书可以祛病。古人认为书是一种特殊的药。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把读书比作一帖药,善读书可以消除愚昧,使人聪明。其实读书不仅是药,而且是一帖良药,具有解郁作用和宣泄效果,能够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增进心理健康,甚至起到治病疗疾的作用。一生与书为伴、以书祛病健身的中外名人不胜枚举。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穷居乡间,常靠读书怡情。他的切身体会是:“读书有味身忘老”。现在有些国家在医院专门开设图书馆,推崇“书籍疗法”,道理就在这里。

⑤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亦养生。打开书本吧!在我看来,读书不仅是一种优雅的休闲方式,是一种高贵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养生之道。在经典与大师的指引下,让我们这些世俗之人快乐地阅读,真实地生活,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展现出一片常美常新的风景。

(作者:张海法。《中华魂》2018年10期,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列举孔子、陆游、沈复等先贤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读书的好处。

B.与时下五花八门的美容术相比,读书更容易让人变得可爱和美丽。

C.读书是一剂特殊的良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祛除各种各样的疾病。

D.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快乐,生命也会呈现出常美常新的风景。

2.结合选文谈谈作者对第④段最后一句话“道理就在这里”中的“这里”的具体理解是什么。(3分)

3.作者认为“读书可以养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

七、(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心中有爱,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林峰

①生活中总有这样的瞬间,能够在不经意间击中心扉。比如近期,一则“为生命接力、与时间赛跑”的消息刷屏,沿路车辆纷纷为疾驰的救护

车让行;一个骑着摩托的年轻小伙,挡在车流前护卫陌生老人安全走过马路;一名地铁执勤的文明劝导员,将鞋子借给急着赶路的乘客后坚守岗位……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举动?又是什么,赋予这些情境打动人心的力量?答案就来自“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朴素观念。的确,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感知生活的温度,传递人生的暖意。

②爱,从来都是一个难以准确形容的概念,却从不影响人们用一生去感受和追求。望着襁褓里的婴孩,父母嘘寒问暖是爱,为之计深远也是爱;看着奋笔疾书的学生,老师恨铁不成钢是爱,耳提面命也是爱;搀着垂垂老矣的老人,直言不讳是爱,善意谎言也是爱……无论爱的方式如何,都是一种直达心底的情感、一股充满感召的力量、一个终生受益的能力。可以说,拥有爱、认识爱、传递爱,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精彩的人生。

③内敛的爱,往往悄无声息、细若微尘。意志消沉时,父母的一句鼓励就能驱散阴霾;单调枯燥时,恋人的一个眼神就能心动不已;误解争执时,陌生人的一个笑容就能握手言和。其实,爱一直在我们身边。只要心中有爱,何处不是春意盎然?摒弃浮躁,洗尽铅华,用爱去对待生命的每一次际遇,生活也将报之以歌,世界也将报之以爱。

④奔放的爱,亦可气吞山河、惊天动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没有大小之分,爱己、爱家、爱国都同样伟岸。犹记得,南海仲裁闹剧举国上下众志成城;莫敢忘,汶川十年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胸怀大志,心有大爱,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心投身时代洪流,方能成就个人前途、书写时代篇章。

⑤爱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能力,需要理解和尊重,更需要自控和坚持。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获得。那些爱的纵容、爱的泛滥,容易染上“空心病”“狂躁症”;那种爱的缺失、爱的空洞,极易导致“冷面人”“旁观者”。可见,唯有点燃爱、激发爱、播撒爱、守护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贵的精神。

⑥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言:“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在稀松寻常处滋润爱的雨露,在家国情怀中汲取爱的力量,青年们就能将自己成长为理想的模样,创造出新的更大的奇迹。

(人民网-观点频道2018年11月01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生活中不经意间击中心扉的感动瞬间都源自人们心中朴素的爱。

B.因为爱是难以准确形容的概念,所以人们用一生去追求和感受。

C.爱本身是无大小之分的,爱自己、爱家庭、爱国家都同样伟岸。

D.唯有心中有爱,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长成自己理想的模样。

2.文章中提到了哪两种爱?各有什么表现形式?请结合语段简要概括。(3分)

3.作者对“心中有爱,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写出三点即可)(3分)

八、(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0分)

读书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

张彩峰

①如今,在人人都离不开网络的社会中,手机似乎成了人们的必需品。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习惯于抓住一切空当刷刷手机,以为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知晓天下事。

②可惜的是,由于手机上接收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很多人没有时间去仔细探究信息的内涵,甚至连辨别真假的功夫都没有,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渐渐地,有些人发觉自己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学到的知识却越来越少,陷入了思维碎片化的困境。

③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或许,读书能够破解。

④读书使人专注。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沉醉其中,在他结婚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花轿快到家时,忽然发现新郎不见踪影,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早已忘却了今日是自己的大喜之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可见,读书能够培养一个人的专注力。当你愿意静下心来去感受文字时,你的思绪也将安定下来,所有的注意力都会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眼下的文字在这安定思绪的作用下与记忆中的事物结合碰撞,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在他的思维之路上畅行,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开出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此时、此刻、此地,只有你与书。

⑤读书促人思考。尼尔·波茨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谈道:“阅读

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相对于简要的告知类信息、视觉性强的图片、有趣的视频来说,书籍更能锻炼人的思维逻辑。为了使整个故事脉络变得清晰,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寻找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追溯书中人物的所思所想,预测着下一情景的出现。读者在对整体文字的把控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思维的锻炼。

⑥耐心的思索、独立的思考、清晰的思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是一种情怀,更是这纷繁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良药,尤其对于长期居于网络世界中的年轻人而言,十分需要读书这一份情怀,这一剂良药。

(原文有删改)

1. 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3分)()

A. 读书是改善碎片化思维的良药

B. 人们陷入了思维碎片化的困境。

C. 读书能够培养一个人的专注力。

D. 读书的过程是一次思维的锻炼。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习惯于抓住一切空当刷刷手机,以为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知晓天下事。(举例论证)

B. 第③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下文读书的作用的论述。

C. 文章从“读书使人专注、促人思考”两方面指出读书的作用。

D. 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书籍的重要性,提出建议,发出号召。

3.结合选文谈谈为什么读书能帮助我们走出“思维碎片化的困境”。(4分)

九、(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0分)

器成还须久为功

①人才成长也有其过程,一旦超出科学的界限,所谓的速成只会营造“海市蜃楼”般的幻影。

②近日,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成材实属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往往类比,因为正像树木成材一样,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

华。

③但反观当下,不少现象不免有些违反常识。对“超速”的渴望正涌动成一股潮流。“我报名了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加了个减肥群,10天极速变苗条”“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急于工作,急于达到目的,急着看成效,似乎成为唯恐落后于时代节拍的“紧箍咒”。

④其实,“神速”未必变成“神话”,拼搏进取的姿态固然可取,但如果心浮气躁占了上风,就难免落入急于求成的窠臼。

⑤对“速度”的追求应鼓励,但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人才成长也有其过程,一旦超出科学的界限,所谓的速成只会营造“海市蜃楼”般的幻影。创业风口光景无限,但若缺乏优质产品,竞争过后只会留下一片狼藉;高薪职业令人羡慕,假如核心能力缺位,终非长久之策。有人向往钢琴演奏的古典优雅,可练习枯燥,每个指法要经过千百次重复方能形成记忆;有人向往芭蕾舞者的风度翩翩,可完美舞姿的背后隐藏着练功中数不胜数的伤痛。由此看来,所谓的“短期速成钢琴特长生”无非是商业招数,轻信这些并不会等来奇迹发生。

⑥速成背后,是偷懒投机心态在作祟。从自身角度出发,心不能沉、气不能静,浮于表面不下苦功夫,想钻空子不坐“冷板凳”,都会导致自我管理缺失缺位,信心发生动摇。现代社会选择自然是更多样了,实现选择的资源也更为丰富,从这个角度讲,所谓“速成”有一定市场。但看树知人,但凡能速成的恐怕很难让你优势独具。目光游移、辗转腾挪倒不如一门深入、攀登高峰。

⑦“十年法则”认为,每个领域的大师都需要10年左右的勤学苦练;“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从平凡到超凡的跨越,需要经历一万个小时的稳扎稳打。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少年时被称为“天才琴童”,但“左手要长在琴上,右手的血脉要流入弓里”又需要怎样的艰苦付出?

⑧愿年轻人都能做一池“季荷”,生生不息,静待花开。

(选自《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16日 18 版,有删改)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故宫博物院紫檀家具绝美,是缘于紫檀相比于有些树木来说,成材实属不易。

B. 为了不落后于时代节拍,我们应该拼搏进取,保持“超速”发展状态。

C. 事物发展有其规律,人才成长也有过程,我们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

D. 心要沉,气要静,肯下苦功夫,才能让你独具优势和竞争力。

2.下列可以用作本文论证材料的一项是(3分)()

A. 81岁的“学霸奶奶”薛敏修在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8年首场毕业典礼上说:“我觉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己,完善自己……。”

B. 爱因斯坦在研究广义相对论时,刚开始成果甚微。为了研究成功广义相对论,他只得搁置眼下的研究工作,重返学校再次补习了三年的数学课程。

C. 齐白石在学习篆刻时,挑来一担石头,夜以继日地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头越来越少,地上淤积的泥浆越来越厚。最后,齐白石在篆刻方面达成了很高的成就。

D. 屈原小的时候不顾长辈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十、(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0分)

守之以谦,行之以实

陈思炳

①鲁迅一生谦虚谨慎。刘半农曾提议他参评诺贝尔奖,他却说自己不配,“还欠努力”;人们推崇他的作品,他却认为那只是“时时随风而逝”的“许多小小的想头和言语”;他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为他作传,因为他觉得自己一生太平凡……他敞开胸怀和读者交流思想情感,洞察社会也深刻剖析自己。在自我贬抑与反思中,他的形象却伟岸起来。

②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观察成就斐然之人,的确大多如此。牛顿曾建立起一座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但他并不因此自矜,反而将成就归因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杨绛是著名学者、作家,但她在《杨绛全集》的自序中,谦称“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才能突出却不恃才傲物,反而在自谦中矢志提升自我,这也许正是其人生分数值不断增大的内在原因。

③“器虚则受,实则不受。”谦逊之人往往能认识到自身不足,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骄矜之人则妄自尊大,或因自我感觉良好而睥睨一切,或因取得微小成绩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对于“墙角的花”来说,“你孤芳

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现实中有一些人,发了几篇文就自称“著名作家”,演了几场戏就自诩“明星演员”,于是开始好面子、摆架子,在自夸自满自负中逐渐失去了前行的能力。

④自谦渺小者未必渺小,把自己放得很低,他人往往把他看得很重。《彭总在中南海》一书中曾讲述过这样一件事:一天,彭德怀看到巴金在一篇文章中描写他“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坐立不安,于是给他写信道:“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事实证明,谁把人民看得最大、把自己看得最小,谁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就“重如泰山”。

⑤有人说,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无论取得何种的成绩,倘若能始终守之以让、守之以法、守之以谦,一个人才能为自己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成就更有价值、更有境界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有价值、有境界的人生,要能够守之以谦,行之以实。

B.一个人就像一个分数,分母越大,则分数值越小。

C.谦虚谨慎之人,往往把自己看得渺小,但其分量却“重如泰山”。

D.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鲁迅先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高大伟岸,源自于他一生谦虚谨慎,敞开胸怀和读者交流思想情感,在自我贬抑与反思中提升自己。

B.杨绛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作家,让自己的人生分数值不断增大,是因为她一直自谦,才能突出却不恃才傲物,在自谦中矢志提升自我。

C.本文论证充足,文章结构严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强调守之以谦,行之以实的论点,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D.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有更高的价值、更多的可能性、更高的境界,需要我们始终如一,守之以让、守之以法、守之以谦。

3. 下列哪则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4分)

材料一梅兰芳,不仅是京剧宗师,而且还是丹青妙手,他拜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总是执弟子之礼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从不因自己是名人而自傲。

材料二司马迁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在遭受残酷的宫刑后,依旧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

材料三苏格拉底,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每当人们赞叹他智慧超群时,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材料四诺贝尔奖得主约翰·纳什一生致力学术,他在事业的高峰期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不断地与疾病抗争中创立了著名的“纳什均衡论”。

十一、(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

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涵养几分静气。

B.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C.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D.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故事开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B.第②段承上启下,承接第①段讲述的故事,引出后文“静心功夫”的培养途径。

C.选文的论述结构为:提出论点(①②)——分论点论证(③④⑤)——总结论点(⑥)。

D.从全文来看,只有读书,才能获得“静心功夫”。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获得“静心功夫”。(3分)

十二、(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人也是路“走”出来的

何冠军

①我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其实,换个视角思考,走路者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②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就是过去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人们每天所走过的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视野范围、认知角度、思考方式。可以说,道路如同“压模”一般,于无声中在个人身上留下印记,并塑造着我们的处事态度、行为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不易察觉却客观存在。

③因此,走什么样的路,不仅仅是一种选择,也体现为人对道路环境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在选择道路的同时,个体也将自身融入环境,就能成为道路风景的一部分。

④生活中,时常会遇到许多美好的事物,但往往只能“取一瓢饮”;走好人生之路,也必须自觉抵抗歧路的诱惑,专注走好内心认定的那条道。据说有人曾问米开朗基罗创作经典雕像大卫的秘诀,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很简单,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了。”看清自己“想要的那块石头”,扭住目标,踏实笃行,我们才不会在前行的道路上迷茫焦虑、逡巡不前。

⑤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有时候,即便选准了前进的道路,处身于同样的环境,但不同的人也会葆有相异的心态。譬如,有的人一开始激情充沛,可一旦遇到麻烦、挫折,就开始变得萎靡、消沉。他们被问题难住、被困难吓倒,甚至认为奋斗无用,索性选择后退或绕路。其实,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力量。回望过去,谷文昌以人生一粒种,换来“漫山木麻黄”;杨善洲退休又钻山沟沟,20余年绿荒山。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事实证明,那些朝着理想与目标积极进取、久久为功者,终能实现人生价值。

⑥相对来说,平坦、起伏较小的道路,的确比较好走。但正是这样的路,反而容易让人对潜存的风险放松警惕。正如古人所说,“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事业是否一帆风顺,都有必要提醒自己,多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培养打逆风球、啃硬骨头的能力。当心智足够成熟、能力足够强大,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把生活过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⑦一位作家曾写道:“老马识途,仅是一方面;‘途’也在塑造途中的老马,从姿态到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其实也是路“走”出来的。“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那么即便人生道路再迢遥、再崎岖,我们也能保持坚定、执着的前进姿态,抵达心中的远方。

(选自《人民日报》2018.06.20)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走路者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B.道路在个人身上留下印记,并塑造着我们的处事态度、行为习惯。

C.走好人生之路,也必须自觉抵抗歧路的诱惑,专注走好内心认定的那条道。

D.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用“压模”设喻引出论点,使读者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B.列举米开朗基罗创作经典雕像大卫的事例,论证了走好人生之路,也必须自觉抵抗歧路的诱惑的观点。

C.“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运用引用论证,形象地论证了无论生活、事业是否一帆风顺,都有必要提醒自己,多总结经验、教训。

D.文章第⑦段,运用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通过分析走路者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而提出论点“道路在个人身上留下印记,并塑造着我们的处事态度、行为习惯”。

B.第⑥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引用的古言。

C.当我们选准了前进的道路,不同的人处身于同样的环境,心态是一样的。

D.文章巧用俗语,如“一样米养百样人”,富有文采而又使说理简洁明了。十三、(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在心底装几块“压舱石”

尹立成

①最近看到一则故事,颇受启发。有位船长,在一次返航途中遭遇风暴。眼看轮船就要被风浪吞没,他果断下令打开空货轮的舱门,让海水灌注船舱的1/3空间。出乎很多船员意料,货轮竟渐渐恢复了平稳。

②原来,没有负重的“空船”最危险。增加重量能保证一定的吃水深度,从而提高航行的稳定性。压舱的这一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人生。正所谓“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一个人如果没什么压力,每天都做一些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工作,那么就会处于相对漂浮的状态:看似过得快乐、没有烦恼,实则限制了个人发展与成长的可能性。“只长岁数,不长心智”,便是无压环境带来的后果。

③因此,让承压成为一种习惯,使自己保持一定的压力感,有助于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