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原理与政府间收入划分

合集下载

政府间税收划分理论

政府间税收划分理论
45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
❖完善分税制管理体制
1、进一步明晰政府间事权划分。 2、逐步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3、改革税收共享办法,实行税基分享制。 4、理顺财税机构的管理体制。 5、分割税收立法权。 6、政府间财政关系立法。
46
思考题
1、马斯格雷夫关于税收划分的七个原则是什么?并说明其背 后的经济学原理。
28
四、主要国家的政府间税种划分
日本各级政府间税收收入的分配 单位:%
29
四、主要国家的政府间税种划分
❖特点
1、日本财政体制仍然保持较高的集中度; 2、地方政府有相当的税收立法权。
30
第二节 我国政府间税收划分
❖预算管理体制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进历程 ❖分税制财政体制
31
一、预算管理体制
▪ 分税制体制改革的背景:
(1)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地方财政提供 公共产品的差距也扩大了。
(2)中央财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不可 能也没有能力解决地区差距扩大的问题了。
37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
❖ 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3500亿元,其中,中央收 入1000亿元,地方收入2500亿元,中央财政支出 2000亿元,赤字1000亿元,当年的赤字大部分向 银行挂账。
美国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同源共享(1996) 单位:%
19
四、主要国家的政府间税种划分
美国各级政府间税收收入的分配 单位:%
20
四、主要国家的政府间税种划分
❖特点:
▪ 分税较为彻底,税种归属较为明确。 ▪ 尽管有共享税源、名称相同的税种,但各级
政府都是分率定征的。
• 如个人所得税,虽然是联邦政府的主要税种, 但也有40多个州和11个州的3850个左右的地方 政府都征收所得税,而且各级政府都依自己的 税率征收;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的比例增长。
财政支出的效益: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种要素的贡献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法:根据政府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与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确定优先采用次序。
所得税:以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各种所得为课征对象征收的税种。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
从量税:以征税对象的特定标准为依据,采取固定税额计征的税种。
增值税:就商品生产、销售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课征的一种商品税。
税种分类:课税对象性质:所得税、商品税、财产税。按计税依据:从价税、从量税。按税负能否转嫁:直接税、间接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价内税、价外税。按所属权限: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试分析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原因:通胀对实际收入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率和物价上升率比较,过多的货币量有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共同形成,如果财政赤字不是通胀的主要原因,那么财政在分配中可能所失大于所得,财政实际收入下下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累进税为主体的税制,以比列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只有名言增长,没有实际增长),定额税(即使有名义增长,实际下降)。
对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的认识:1、.绝对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2、相当规模,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U字型变化(原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3、各年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对比。(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和我国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以及财政、税收执法不严、管理不善导致财政收入大量流失是比重下降的制药原因)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1.政府干预:也称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

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

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

一般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等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3.财政支出效益:财政支出效益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4.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5.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6•、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7.财政投融资:它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8.社会保障制度: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9.税收支出:所谓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它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10.税收中性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11.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12.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1)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与价格决定人们的客观需求结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比,财政补贴通过改变相对价格结构从而改变需求结构。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政府经济学-8章税收原理
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纳税人和纳税人之间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公需说
“公共福利说”或“公共负担说”,17世纪资本 主义初期,德国重商主义的官房学派学者K·克洛 克,“租税倘非出于公共福利需要者,即不得征 收,如果征收,即不能认为是正当租税。所以, 征收租税必须以公共福利需要为理由”,“无代 表不纳税” 。
征的进 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部分中央与地 房产税、
口环节 方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④个人所得 城市房地
增值税 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 产税、车
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⑤ 船税、契
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 税、屠宰
其余部分归地方;⑥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 税、筵席
从经济学的角度
公共产品的成本支付
从法律学的角度
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传统观念
经济调节说
亦称“市场失灵论”或社会政策说,产生于 19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社会政策学派 的财政学者瓦格纳和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塞里 格曼。
(二)税收存在的依据:现代
为公共商品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
税收原则的发展
威廉·配弟——公平负担税收
三条标准:
公平、简便、节省
18世纪德国官房学派攸士第——征税不能 妨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
六大原则:促进主动纳税;不侵犯臣民的合 理的自由和增加对产业的压迫;平等课税; 具有明确法律依据;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 品货物征税;纳税手段简便,税款分期缴纳, 时间安排得当
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 用税)
所得税(企业、个人)
财产税和行为税(房地产税、 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特定目的税(筵席税、城市维 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 占用税、车辆购置税)

财政与税收-第六章 税收原理

财政与税收-第六章 税收原理
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超率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 直接规定的固定的税额,因而也称固定税 额。定额税率不受价格变动影响,适用于 从量计征的税种。定额税率征税对象的计 量单位可以是其自然单位,也可以是特殊 规定的复合单位。如每升××元,每吨 ××元,每大箱××元,每一单位吨公里 ××元等。现行税制中的定额税率有四种 形式。
例题:纳税人2011年09月和10月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9000 元和9001元,如果条件如下,其9月、10月应纳纳税额分别 为多少?
(1)实行全额累进 (2)实行超额累进
超率累进税率
所谓超率累进税率,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 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 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 税率计算征税。目前,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 值税。按目前我国税法规定,土地增值税实行四 级超率累进税率,其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例如:营业税税目税率表
1.2.3税率
• 税率主要有三种类型:比例税率、累 进税率、定额税率。
1.比例税率
• 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 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的 税率。 • 如:17%
• 我国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 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
• 累进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随着数量 的增加,征收比例也随之升高的税率。
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 算扣除系数
• 目前,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
全率累进税率
• 是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为若干级距,对 每一级距制定不同的税率,纳税人的全部征税对
象都按照相应级次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的税率。
纳税环节

简述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简述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简述分税制的基本内容分税制是指国家对税收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不同的政府部门或地区,以满足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需求。

在我国,分税制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征收和管理各自的税收,根据税收收入的不同进行分配,以保障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首先,我国的分税制主要包括中央税和地方税两部分。

中央税是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的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地方税是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的税收,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定,但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其次,分税制的基本内容还包括税收收入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式。

税收收入的分配原则主要包括保障性分配和激励性分配。

保障性分配是指中央政府根据地方财力状况和财政需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税收收入分配给地方政府,以保障地方政府的基本财政支出。

激励性分配是指中央政府根据地方的税收征收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奖励和补助,以激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税收征收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另外,税收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比例分配和逐级分配两种。

按比例分配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税收收入,一般是按照固定比例进行分配,以保障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

逐级分配是指中央政府先从税收收入中提取一部分用于中央支出,剩余的部分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地方政府,以保障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需求。

最后,分税制的实施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保障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税制,可以激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税收征收工作,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分税制也可以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保障国家财政收支平衡,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总之,分税制作为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税收征收、非税收入、外汇收入以及国家资产收益等渠道获得的财政资金。

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财政收入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民生福祉。

首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

直接税是指直接由个人或企业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等。

间接税则是通过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中征收的税款,如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税收的征收使国家能够从全体居民和企业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财富用于国家建设和公共事业。

其次,非税收入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和没收的财产等。

其中,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是指国家通过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这包括企业利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等。

行政事业性收费则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提供一些行政管理服务而收取的费用,如公路通行费、学校教育费等。

此外,外汇收入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外汇收入是指国家通过对外贸易、国际投资和金融活动等获得的外汇资金。

国家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顺差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获取大量外汇收入。

这些外汇收入能够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和国际支付等方面,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国家资产收益是指国家通过国有资产的投资、经营获得的收入。

国家通过各类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投资、运营获得的利润、股息和分红等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资产收益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可用于国家发展重点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

总之,国家财政收入是支持国家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来源。

通过税收、非税收入、外汇收入和国家资产收益等多个渠道的运作,国家能够获得必要的财政资金,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福祉。

政府间财权及收入划分的基本理论研究

政府间财权及收入划分的基本理论研究


税率的靛


税收诬臂




税 收 功能与特 征
进 出 口贸易

个所税 人得
公司所 得税
பைடு நூலகம்c

CL . P .
cP .
c 流 要配 动 分
cP L ..

流 动性 要素稳 定工
原则以及操作税权其他组 成部分 的措施选择 。 在税权划分的三层 内容 中, 税收立法权是根本权力。从分级财政体 制的角度来说 , 任何一级政府都应该拥有属于其固定收入的税种的立法 权。 而能否拥有其他两项权力 , 随各 国宪法和行政管理模式而定。 则依 从 世界各国的情况看 , 这三层权力划分模式的配套状况 差别是 比较大的 。 就总体情况来 看, 世界各 国税权划分结构大致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相对 集权式 , 一种是相对分权式 。美 国实行的是分权式 , 收立法 权在联邦 、 税 州和地方三级政府之 间的分布相对均衡 一些。 联邦税收立法权全部集中 在 中央 , 各州拥有州税和地方税立法 权和相应 的税 收征管权 和政 策制定 权。 印度则实行 相对集权式 的税权划分模 式。 印度将骨干税种的税收立 法权全部集 中在联邦 , 各邦所拥有的税 收立法权集 中在土地 和农业 有关 的税 种上。 也就是说为了与实行 中央高度集 中收入型分级财政体 制相配 套, 印度立法权 向中央倾斜。在我国 , 税收立法权全部集 中于 中央。 地方 政府 只拥有一定的税收征收管理权 和税收政策制定权 。由此可见 , 税权 划分的难点在于如何使这三个层 次的权力划分更加协调配套 。 税种的划分要有一定 的理论依据 。( ) 1税种与公共产品间的受益关 系。 如果纳税人 缴纳的某种税收与政府提供的某种公 共产 品之 间存在较 为明显 的受益关 系, 么哪级政 府提供这种公共 产品 , 那 作为对 这种公共 产品成本补偿的税收就应该划分为哪级政府。( ) 2 税种调节经济的功能 差异 。财政 的收入分配职能 和稳 定经济职能 主要由中央政府 财政来承 担。 因此 , 将体现收入分配职能 , 具有稳定经 济职能 和政府用于宏观经济 调控的税种划为 中央 固定收人 , 而将税收调节功 能弱 、 影响 范围小 、 与地

《财政学》第14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第14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行政性分权型 经济性分权型
43
一、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
集权型财政体制
集权型财政体制是指财政资金分配权限主要 集中在中央的管理体制。 在集权型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的支配权和财 政管理权由中央高度集中,地方的权限和机动 财力均很小,收支指标是指令性的,地方只有 照办,没有收支调剂权。
44
行政性分权型财政体制
行政性分权型体制是指在中央统一 领导和统一计划下,由地方掌握部分 财政资金分配权限的管理体制。
46
一、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
行政性分权型财政体制
特点
除中央必须集中的财政资金外,给地方或大 或小的机动财力和调剂权限。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支关系的 确定上,随意性比较大,且缺乏稳定性。
对同一级政府内部的事权分配应遵循公平原则,即一个政府对不同事务的事 02 权配置应相对平衡,做到权责一致,保证政府各项事权的有效使用。
政府间事权划分应保证同一政府辖区内的居民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政府服务, 03 从而缩小或控制地区间和居民间的贫富差距。
19
二、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框架
(一)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
税基分享
税基分享的方法
对某一税基分别设置中央税和地方税,由两 套税制分别征收;
对某一税基只设置中央税,地方政府在中央税 的基础上附加一定的比例;
对某一税基只设一种税,由某一级政府进行征 管,征得的收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分享。
31
三、政府间收入划分的基本框架
(二)政府间税种划分的基本准则
马斯格雷夫 (1910-2007)
39
第二节 财政体制
一 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 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三 分税制财政体制 四 新时代财政体制改革

税收原理的基础知识

税收原理的基础知识

3. 一般情况下不易转嫁。
3、财产税类
以纳税人拥有财产的数量或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财产税分类
课征范围
财产税性质
1.稳定性强,适宜 地方征收; 2.不易转嫁,属于 直接税种; 3.有一定程度的公 平作用。
一般财产税:房 产税、车辆购 置税、契税等
特别财产税: 遗产税和赠与

44、、资资源源税税类类
销售收入的扣减因素
以不含税销售收入为征 税对象
不是销售收入扣减因素
税收与价格分类法举例1:
• 价内税举例: 某卷烟厂销售一批卷烟给一批发商,销售收 入1400万元,消费税率45%。计算本笔业 务应纳消费税额。 应纳消费税额=1400×45% =630万元
解释:该批发商支付总价款1400万元,厂商 再从中支付消费税金630万元,厂商在核算 利润时需要从1400万元销售收入中扣除630 万元消费税金。
3.2累进税率
• 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 干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 象的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
• 累进税率分为:
– 全额累进税率 – 超额累进税率
• 累进税率特点: --能体现量力负担的原则。
累进税率(图示)
5%
10%
15%
(5100) 20%
0 500
2000
例:课税对象数额= 5000
从量税收=实物 量×单位税额
税收不依价格的 变动而变动。税 收利益与价格变 动成反比
从价税收=计税 价格×税率
税收随着价格 的变动而变动。
(三)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类法
价内税
以含税价格为计税价 格的税种
价外税
以不含税价格为计税价 格的税种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协议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财政的定义: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和领域的合理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1、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集体决策过程和政治市场运作的理论。

1、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财政补贴:政府对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个人给予的资金补助。

四、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税收原理: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等进行分类。

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公开性、年度性。

3、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程序。

六、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

3、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七、财政体制1、财政体制的概念: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税收原理

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含义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一)税收性质属分配范畴,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二)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三)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二、税收的形式特征(一)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以法令的形式强制课征的,应纳税者必须履行缴纳义务,按照税法的规定照章纳税,违反者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直接的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三)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等税制要素,纳税人必须按规定标准纳税,政府也只能按预先的规定征税,不得随意更改。

三、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生产领域的影响1、所谓税收效应,指的是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

2、收入效应,即受税收的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为维持原有收入和消费水平,迫使人们增加劳动,减少闲暇;3、替代效应,即政府课税使劳动与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而使闲暇的相对效应增加,从而引起个人以闲暇替代的行为。

(二)税收对分配领域的影响1、对企业利润分配的调节,如通过流转课税和所得课税,使一般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都只能获得合理的适度利润;通过差别税负政策,发挥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节效应。

2、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在分配环节课征累进的综合个人所得税,使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承担较重的税收,并且能够随着不同个人的收入增减变化,灵活调节其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三)税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1、经济危机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投资和消费;2、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又可以通过增税来压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投资和消费。

四、税收分类(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1、商品课税商品课税也称流转课税,是指对纳税人的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课征的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第六章 税收原理

第六章 税收原理
混转、消转
(二)税收的归宿
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整个过程如下:政府课税→纳税人纳税(最初受 到税收冲击)→转嫁(通过交易过程转嫁税收负担) →归宿(买方或卖方最终负担税收)。
税收归宿有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之分。
二、税负转嫁的规律
(一)税负转嫁与价格自由变动的关系 (二)税负与供求弹性之间的关系 (三)税负转嫁与成本变动的关系 (四)税负转嫁与课税制度的关系
图5-1 税收的收入效应
(2)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
物衣 A
P1 P3
O
E
B
食品
图5-2 税收的替代效应
2、税收的经济影响 (1)税收对生产的影响 (2)税收对消费的影响 (3)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5)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二)税收的宏观效应
(一)非直接偿还性
税收的非直接偿还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从纳税人手中取得 的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需要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代价和报 酬;更不需要把税款直接归还给纳税人,而是用于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
(二)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强制实 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税收的强制性表现在: 1、国家征税依据的是政治权力 2、纳税人负有纳税义务 3、征纳双方的分配关系是通过法律保证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 不得违抗
(一)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税收对个人的经济行为和企业的经济 活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和效果。
1、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税收的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 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 水平。

政府间税收划分

政府间税收划分
§美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 相对稳定。
PPT文档演模板
政府间税收划分
四、主要国家的政府间税种划分
(二)德国的政府间税种划分
v 德国实行的是一种共享税与专享税共存、以共 享税为主体的政府间税种划分模式。
v 但属于共享税的税种并不多,主要有工薪税、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增值税等几个大税 种。
•北京采取的是收入递增包干分成模式,约定的年增
长率是4%。5年之中,北京每年财政增长率为4%。分
税制后发现,北京隐瞒了98亿元的收入。
PPT文档演模板
•财政体制 “包”死了
中央
政府间税收划分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v 简称分税制,是指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
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与财力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 特征,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 之以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管理体制。
v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到40%,但 中央支出却占50%多,收支明显有差额,中央只好 大量发债。
PPT文档演模板
政府间税收划分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
(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
v 1980年─199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率为9.5%, 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1978年的31%, 下降到1992年的14%。
(二)分类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v 分类分成的财政体制实行了三个时期:“一五” 时期、“二五”时期的第一年(1958年)和“六 五”时期。
v 在1954年实行了“统一领导、划分收支、分级管 理、侧重集中”财政管理体制,即是所说的“分 类分成”财政体制。
PPT文档演模板
政府间税收划分

税法基本原理

税法基本原理

(二)税法特点: 1.从立法过程看,是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出来的而非认可的,属制定法而非习惯法。
2.从法律性质上看,以保障人们某种权利为主的可以称为授权性规范,反之从规定
人们某种义务为出发点的可以称为义务性规范。税法属义务性法规而非授权性法规,显 著特点是强制性。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由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 税法与税收关系:税收与税法密不可分,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
第二部分
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范围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
税收法律关系:指通过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 程中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
1.国家与纳税人间的税收宪法性法律关系; 2.征税机关与纳税主体间的税收征纳关系; 3.相关国家机关间的税收权限划分法律关系‘ 4.国际税收权益分配法律关系; 5.税收救济法律关系等

第一部分 税法的概念

第二部分 税收法律关系
第三部分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第四部分 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
第五部分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第五部分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第一部分
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何谓税收?
第一,征税的主体:国家
第二,征税的依据:政治权力 第三,征税的目的:阶级统治、社会公共需要
默示终止:未明确废止,但依“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旧法中与新法冲 突部分自然废止。
3.税法的溯及力
我国及许多国家的税法都坚持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三)税法的对人效力
指一国税法可适用的主体范围,实际上是一国的税收管辖权问题。税法的空 间效力、时间效力最终都要归结为对人的效力。

财政分权理论梳理-PPT

财政分权理论梳理-PPT
财政分权理论梳理
一 财政分权理论得提出 二 财政分权综述
三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 四 我国财政分权得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 财政分权理论得提出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 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同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之 间在财政管理方面得职责、权利与利益分配得根本制 度。
地方政府为发展本社区得经济,也会降低环境质量标准以减轻辖区 内企业治理污染得成本,结果辖区间政府竞争会导致过度得环境恶化。
不过,在奥茨等人得理论模型中,地方政府不仅向当地居民提供作为 消费得公共品,而且也向企业与居民提供公共投入,这些投入可以提高 当地企业得生产效率,并改进当地得环境质量。所以,地方政府得竞争 所带来得利与弊都就是有条件得,如果地方政府真正代表选民得利益, 那么就要把选民对环境质量得偏好考虑进来,均衡就是选民自己选择一 个恰当得环境质量与就业水平组合。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在分权框架上引入了激励相容与 机制设计学说,就是当代微观经济学得最新进展在财政学中 得运用。
钱颖一与温格斯特(1997)为代表得学者们将分权理论 讨论得中心由公共物品得有效供给拓展到对地方政府行为 得研究,特别就是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得影响。她们在 财政分权问题上更关注如何设计出一套机制,以实现对公共 政策制定者得激励。
财政分权得精髓在于地方政府拥有合适与合意得自主 权进行决策。
第二章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
财政分权理论就是为了解释地方政府存在得合
理性与必要性,弥补新古典经济学原理不能解释地 方政府客观存在这一缺陷而提出来得,即解释为什 么中央政府不能够按照每个居民得偏好与资源条 件供给公共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从而论证地方 政府存在得合理性与必要性。

政府间税收划分理论

政府间税收划分理论
• “中央点菜、地方买单”的现象。 • “钓鱼”、“跑部钱进”现象
42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
2、收入划分不尽合理 ❖ 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缺乏相应的税收基础。 ❖ 地方税收极不稳定 ❖ 财政体制的收入分成特征十分明显 ❖部分税种的划分有失公平(证券交易印花税 )
43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
3、政府间转移支付力度有限 4、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够完善 5、财税机构间协调难度加大 6、财政体制的法制化程度不高
❖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到40%,但 中央支出却占50%多,收支明显有差额,中央只好 大量发债。
37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
(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
❖1980年─199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率为9.5%, 政府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1978年的31%, 下降到1992年的14%。
26
四、主要国家的政府间税种划分
❖ 让与税:由中央政府统一立法征收.然后再按 照一定的标淮全额返还给地方政府的税种,包 括地方道路税、天然气税、汽车载重量税、航 空燃料税和特别吨位税;
❖ 交付税:由中央政府统一立法征收,然后再按 照一定比例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 配的税种,(个人)所得税、法人税和酒税的32 %,消费税的24%,烟税的25%划为地方收入
2、如何借鉴国外学者关于税种划分的理论,确立我国的税收 划分原则。
3、税种的性质和特点对税种划分的影响。 4、应怎样看待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 5、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6、我国现行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种划分情况,有何利弊?
46
第三章 政府间税收划分
34
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进历程 (三)总额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度集中型税权划分模式: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 集中型税权划分模式:以英国为代表。
4、我国税种的划分
现行中央与地方政府﹙ 省级政府﹚ 之间收入 分配的基本框架: 1994 年的分税制改革确定了目前中国政府间 税收划分的三种类型:即中央税收、地方税收 和中央地方共享税收,在中央和省级政府间建 立了明确的收入分配机制。
7、税收效应
(1)、最基本的税收效应——收入效应和替 代效应
(2)、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 (3)、税收的储蓄效应 (4)、税收的投资效应
8、有效且公平的课税(节选自哈维·S·罗 森的《财政学》)
课税在两种情况下可能使一国衰败。第一 种情况是,税收数量超过国力,与社会总财富 不相称。第二种情况是,税收数量虽然在总体 上与国力相称,但负担极不合理。
合理) 公平原则——核心原则(普遍征税和平等课税) 效率原则——核心原则(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5、税收原则
(4)、我国建国以来的税收原则 建国初期(1950—1952年):提出了“保障
供给、简化税制、合理负担”的税收原则。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
提出了“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税收原则。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1957年后):
德国 绝大部分税种的立法权集中在联邦,税收征管 由各州的财政总局负责。
日本 税收立法权集中,税收征管权相对分散。中央 税和地方税均由国会统一立法,地方税由《地方税法》 加以确定课税否决。
英国 各项税权基本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税权划分的模式
分散型税权划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形成了统一的 中央税收制度与有差别的地方税收制度并存的格局。 有助于保证地方财政自主地组织和支配财力,但它也 对各级税权之间的协调性和衔接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8、有效且公平的课税
反弹性法则——有效率的税种尽可能小地扭曲 决策。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扭曲的可能性越 大。因此,效率课税要求,对相对无弹性的商 品,课征相对高的税率。
(2)、最适使用费 政府生产的服务的最适使用费的选定与最适税
种的选定十分类似。 平均成本定价与拉姆齐定价法(即规定的使用
费能使每种商品的需求按比例减少)
得课征的税较适合中央征收 资源税:从流动性上讲,适合地方征收,但是会造成
各地财力的不平衡 销售税:单一征收的销售税可以由任何一级政府征收;
多环节征收时,地方征收困难。 财产税:适合地方征收。流动性小,可稳定地方的财
政收入 “有害产品税”:适合各级政府征收 使用费和规费:﹙非税收入﹚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
5、税收原则
现代意义上的税收原则理论起源于西方, 最早明确提出税收原则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 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史称“税收标准”;明 确系统的提出现代税收原则并确立系统理论, 产生较大影响的,则是亚当·斯密,史称“税 收四原则”。斯密四原则虽然提出时间较早, 但以后的税收原则理论并没有摆脱它的影响。
州政府:可以开征除关税和财产税之外的几乎所有税 种,主要有一般销售税、个人所得税、国内消费税、 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
主要收入来源:一般销售税、个人所得税、
国内消费税和社会保险税。
地方政府:可以开征除遗产税和赠与税、社会保险税 之外的几乎所有税种。
德国的税种划分——共享税与专享税共存, 以共享税为主的税种划分模式。
适合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征收。
3、部分国家中央税与地方税划分情况
美国的税种划分——多级财政同源共征的制度。
联邦政府:可以征收除一般销售税和财产税之外的几 乎所有的税种,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 保险税、关税、消费税、遗产税、赠与税和货物税等。
主要收入来源: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
和社会保险税。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14日星期 三下午5时19分 8秒17:19:0820.10.14
按章操作莫乱改,合理建议提出来。2020年10月下 午5时19分20.10.1417:19October 14,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14日星期 三5时19分8秒17:19:0814 October 2020
6、税收负担分类
(1)按税收负担所涉及的范围划分,可分为 宏观、中观和微观税收负担。
(2)按税收负担是否由税收转嫁引起,可分 为直接税收负担和间接税收负担。
(3)按税收负担额是否超过政府征税额,可 分为正常税收负担和超额税收负担。
(4)按税收负担是否与税法的规定一致(真 实度),可分为名义、税负转嫁(略)、税负归宿 (略)
税收负担——指因国家课税相应地减少经济主 体可支配收入的数量而使其遭受的经济利益损 失。
税收负担的主体是指税收负担形成过程的参与 者,可分为授负主体和承负主体。税收负担的 承负客体是剩余产品价值。税收负担的实质表 现的是一种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到此结束
谢谢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1420.10.14Wednes day, October 14,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7:19:0817:19:0817:1910/14/2020 5:19:08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417:19:0817:19Oc t-2014- Oct-20
5、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缺乏正式的收入自主权 政府间税种划分不合理 省级﹙ 市级﹚ 和省级以上政府的财政集中度
过高 过多的非正式收入自主权 省以下政府缺乏正式的收入分配制度 政府间收入分配的纵向和横向不均衡
6、改革建议
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自主权,为地方政府提供 充足的收入
加强对地方政府收费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在省以下确定政府正式的收入分配制度
税收原理与政府间收入划分
——第三组
一、税收原理
1、概念 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以
政治权力为基础,按预定标准向经济组织和居 民无偿课征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2、存在的依据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其存在的基本依据是补偿公共商品和服务的成本。
3、特征和税收要素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
1、政府间税收的划分原则
﹙1﹚、马斯格雷夫的七原则 以收入再分配为目标的累进税应划归中央 可能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税收应由中央负责 税基在各地分布严重不均的税种应由中央征收 税基有高度流动性的税种应由中央征收。 依附于居住地的税收较适合划归地方 课征于非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税收划归地方 各级政府可征收受益性税收和收费。
8、有效且公平的课税
(3)最适所得税 所得课税是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埃奇
沃斯模型假设在取得必要税收收入的前提下,目标是 尽可能使个人效用之和最大;人们效用函数完全相同, 且仅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可获得收入总额是固定的。 其暗示的是一种累进程度很高的税制——削减最高收 入者的收入,直到完全平等为止。实际上,对高收入 者课征的边际税率为100%。
联邦政府专享税:关税、消费税、公路税、资 本流转税、交易所营业税、保险税等。
州政府专享税:财产税、遗产税、地产购置税、 机动车税、娱乐税等。
地方政府专享税:土地税、企业资本和收益税 等。
共享税:工资税、个人所得税(估定所得税和 非估定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增值税等。
日本的税种划分
中央税(个人)所得税、法人税 遗产税、赠与税、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
——皮特罗·维里(Pietro Verri)
8、有效且公平的课税
(1)、最适商品课税 其研究的是如何设计商品税税率使税收的额外负
担最小。 如果可以课征一次总付税,征税就不会有超额负担。
最适课税理论就只需考虑分配问题。然而,一次总 付税是不可行的,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在使超 额负担尽量小的情况下筹措税收收入。一般来说, 超额负担最小化要求,税种的设置要能使所有商品 的(补偿性)需求按同比例减少(拉姆齐法则)。 可是,如果社会有分配目标,偏离效率课税法则也 许是恰当的。
税制可以用最适税收理论以外的其他标准来评价。 横向公平、管理成本、逃税激励、政治限制等都会影 响税制的设计。大多数理论分析忽略了税制的运行成 本。然而,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都将影响到税基、税 率和逃税金额的选择。
二、政府间收入划分
政府要履行其职责必须要有一定的财力作保证,使财力与事 权相匹配,这必须就要涉及到各级政府间财力的分配。由于税收 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政府间收入的划分主要是对税 收的划分。 政府间税收划分的原则 税种的划分不仅是政府间财政利益的分配,而且也关系到资源配 置的效率、税收调控功能的发挥、税收的行政效率以及地区间的 收入分配等重大问题。 税种的划分是一个经济行为。 税种的划分也是一个政府行为。 税种的划分既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客观经济规律的理解和驾驭,又 体现了中央政府行为目标、对各级政府在利益和效率上的态度, 甚至是政府领导人个人的意志和偏好。
英国的税种划分
中央税:直接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 资本利得税、印花税、遗产税、石油收入税;
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
国民保险基金及其它税费。
地方税:财产税、市政税。
税权的划分
税权的划分
美国 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税 收立法权。分别设立了联邦、州和地方三级税收征管 机构,它们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所税、证券交易税、登记许可税、印花税 消费税、酒税、烟税、汽油税、航空燃料
税、天然气税、石油税、汽车载重量税、关税、地方 道路税、特别吨位税 都道府县税:都道府县居民税、事业税、财产税、矿 井税、汽车税、不动产购置税、烟草税、地方特别消 费税、高尔夫球场使用税、狩猎税等。 市町村税:市町村居民税、不动产税、轻型交通车辆 税、矿产品税、洗浴税、特别土地使用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