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康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2c420d90c69ec3d5bb759f.png)
全髋 关 节置 换 ( H 术 是 用 模 拟 人 体关 节 结 构 的生 物 材料 T A) 置换病 损 的关节 ,以达到 消 除关 节病 痛 ,恢 复关 节 功能 的 目的。 T A是 治疗 髋关 节退 行 性变 、类风 湿 关节 炎及 股 骨 头缺 血 性坏 H 死等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 ; 是解除髋关节疼痛 , 提高患者生活质 量的有效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是 T A整体治疗 H 的一部分 , 有助于促进患肢肌力、 耐力和功能恢复 , 对预防术后并 发症 和人 工关节 的使 用 年 限至关 重要 。 1 T A手术 人群 的主 要特 征 H 1 . 1知识 缺 乏 : 进行 T A的 患者 中 , 年 患 者 多 , 龄 在 6 岁 在 H 老 年 O 以上。 他们的神经系统反应迟钝 , 往往不能客观反映病情, 认知能 力与接受能力差 , 又缺乏 自我照顾能力, 与医护配合不良, 不能有 效地落实预防措施和配合治疗护理 , 从而增加手术的失败率。
21 年 l 月 01 2
衡, 以保证 循 环血量 的充足 。 如不 能够 经 口进 食 的 患者 , 予 以鼻 则 饲温 开水 , 而发挥 尿 液其 机械 冲 洗 的作用 。⑤ 密 切 观察 患者 尿 从 量与颜色的变化 ,若发现有尿液混浊 以及膀胱出血和感染征象 时, 需应 用呋 喃西林 液进 行 膀胱 冲 洗 , 每天 2 。 次
4 小 结
内蒙古中医药
恢复 , 加强关节活动度, 缩短康复时间 , 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 意义 。术后 康复 护 理 目的在 于改 善人 工关节 活动 范 围 , 重建 保证 关节 良好 功能 , 恢复 日 生 活能力 , 对 置换关 节 的保护 , 常 加强 达到 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 目的,明显提高 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及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4ef8076c85ec3a87c2c58f.png)
内蒙古中医药了直跪的基础,进一步需要半跪的训练。
3.10正确的站立姿势:小儿到了12月可进行独立站立训练,可训练髋骨伸展能力。
髋部训练法:使患儿处于俯卧位,家长一手按住臀部,一手握双腿膝部,将双大腿缓缓上提,这样可使髋关节充分得到伸展。
4手功能训练经常让病儿手抓握各种物体,不论光滑或粗糙的、温热或冰凉的,加强对手的各种刺激,促进手部感觉。
继而抓捏和玩耍玩具,如搭积木、拾豆豆、做插木游戏等,这些训练有利于手的功能发育,同时也促进智力发育。
还可以指导他们做结绳、系鞋带和扣钮等,为将来生活自理打基础。
5效果早期持久的纠正异常姿势和对肢体的功能训练、病儿的家长参与掌握一些康复知识,与医生密切配合,贯穿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耐心地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甚至说年复一年的不间断操作,可以协助病儿克服困难,得到很大成度的提高。
6体会要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做到“三早”是关键,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婴儿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应定期带孩子到儿保科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一旦发现患儿有运动发育落后,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早期干预会有良好的效果,治疗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治疗需打“持久战”。
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持之以恒,综合治疗,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能收到理想的疗效。
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一些家庭康复训练方法。
使康复训练贯穿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康复训练最重要,目前在脑瘫治疗中,方法虽然很多,但康复物理治疗、运动训练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药物等治疗是次要的,只起辅助作用。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功能改善比较困难,但只要坚持康复训练,患儿的功能都会有所改善的。
参考文献[1]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44-363.[2]卢庆春.脑性瘫痪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8.[4]刘振寰.让脑瘫儿童拥有幸福人生[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乾县人民医院(713300)2012年3月8日收稿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0-0178-0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及护理王亚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解除关节疼痛,具有关节活动好,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病人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是大多数关节病患者从疾病中解脱出来。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d259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2.png)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研究【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从手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内容、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手术后护理方面,合理的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和药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康复训练则包括了功能锻炼、肌肉力量恢复和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内容。
康复训练的方法多样,包括床边康复、水疗、理疗等。
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患者的术后效果将得到显著改善,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结论部分强调了护理及康复训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结与建议部分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帮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训练,研究,手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康复训练的内容,康复训练的方法,康复训练的效果,重要性,未来研究展望,总结与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手术,通过手术将病变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移除,然后再植入人工髋关节。
这一手术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关节疾病,如髋关节炎。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以帮助其尽快康复。
术后护理包括对手术部位的清洁和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康复训练则是帮助恢复关节功能和增强肌肉力量的过程。
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对康复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为患者的健康和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以及探讨康复训练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和效果。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并为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0890292b03d8ce2f00662347.png)
三.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
•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或老年股骨颈骨折头 下型愈合困难的。
• 2、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晚期。 • 3、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 • 4、骨性关节炎或退行性关节炎的晚期。 • 5、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所致髋关节疼痛或腰痛。 • 6、陈旧性的髋关节感染或结核所致髋关节畸形和
浅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的护理和 功能锻炼
一.髋关节解剖
• 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组成。髋关节为多轴性关节, 能做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根据疾病和治 疗需要,可单独置换股骨头或同时置换股骨头与髋 臼,也可仅置换髋臼与股骨头表面,分别称为股骨 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随着骨科疾病年轻化的趋势日益增加,人工关节置 换术已经成为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 见的手段之一。
四、术后护理
专科护理
体位:做到“三防”。一防: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 软垫;二防:防内旋,术后穿防旋鞋或下肢皮牵引,保持外展30°中立 位;三防:防内收,两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位,防健侧肢体近患 肢而过度内收。将患者双下肢分开,患肢呈外展中立位(患肢外展30° 足尖向上),两腿间夹三角枕。薄软枕平膝纵向放于小腿间,抬高患肢 ,足跟及腘窝悬空,每2h翻身、扣背。 放置便盆时,床头稍抬高15 °,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内旋 和内收,可在腰下垫一软枕,臀部与大腿同时上抬足够高度,从健侧取 放便盆,患肢保持外展中立。
神经和血管损伤:观察有无下肢麻木、活动障碍、肌无力等;观察伤
口局部出血情况及引流情况。
脱位及半脱位:观察有无髋关节活动性疼痛,关节主动、被动运动受
限,下肢异常内旋、外旋或缩短。一经怀疑,ⅹ线检查可确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如何康复护理概要
![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如何康复护理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35b4f75da8956bec0975e368.png)
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1康复目标:第,对病残的矫正和设法促进机体自然功能的恢复第二,解除膝部疼痛、无力,保持关节稳定。
第三,关节功能及活动性好,即负重、伸屈、外展、旋转,能够达到生活自理,活动自如。
第四,预防并发症和废用综合征。
2原则:原则是必须使康复护理尽早付之实施,同时要自始至终地给患者心理支持方面的护理。
2.1术后急性期护理2.1.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性质、量及颜色,及早发现出血征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若切口肿胀明显伴静止痛和高热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并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适当给予止痛药物,确保手术当天平稳过渡;要注意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早期的深静脉血栓患者一般无疼痛表现,故应严密观察肢体是否肿胀,皮肤温度及静脉回流状况,如有无浅静脉曲张、皮张力增等。
2.1.2抬高患肢,消除肿胀:肢体末端的关节要进行活动锻炼,如下肢的足趾未1天应多次进行活动锻炼,术后第1天应锻炼固定肢体中的肌肉,行等长收缩,每日进行多次,每次15~20min,做成百次的收缩。
重要,由于患肢肌肉收缩,可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关节内粘连与关节外肌肉的粘连、挛缩,消除肿胀,有利于关2.1.3者的末梢血运状况及感知觉状况,如肢体末梢有麻木、疼痛及血运不好应及时通知医生;因膝关节局部血运差,抗感染力低,因此,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无污染,如有渗出应及时换。
2.2功能锻炼期的康复护理(坐立训练期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莫过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早期进行活动关节的有利条件是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机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可较快地恢复功能,故以治疗原则的指导,达到恢复肌力及活动关节的目的。
其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被动和主动,等长和等张。
但应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
目临床上多采用CPM(连续被动活动来进行锻炼。
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证实CPM是防治关节疾病和损伤,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行之有效的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a630a96c85ec3a86c2c539.png)
16
术前准备
• 控制血压、血糖 • 炎症指标(CRP,ESR,PCT):排除感染 • 凝血功能及下肢静脉彩超:排除血栓 • 术前停用药物:抗凝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压药利血平等,术前至
身体挪到椅子边,患肢放在前面,健侧腿承受大部分体重。
30
站立练习
站立抬腿练习
站立后伸和外展练习 31
辅助行走练习-患肢先行
先用助行器辅助行走,待重心稳定后改用双侧腋杖;
行走时先迈出患肢再迈出健肢。术后1-2个月弃拐行走
32
上下楼梯练习-好上坏下
术后3周后可上下楼梯练习
上楼梯时健腿先迈上台阶,再将术侧跨上
• “一坐行” • 上下床:术后1-3天 • 坐起立:术后3天 • 辅助行走:术后1周 • 上下楼:术后3周
26
下地练习
将手术腿移到床下, 防止手术髋外旋
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 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
27
坐下
坐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加 坐垫,双手扶稳,缓慢坐 下。
禁坐矮凳,屈髋不能超过90 度
29
起立
35
1997年由丹麦H.Kehlet教授初步提出
• 加速康复是一种外科理念,而非技术 • 也有学者称之为快速康复外科(Fast tack surgery,FTS)理念。
36
ERAS 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重点
在于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和优化围术期管理,包括:
髋关节置换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髋关节置换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8c21512de80d4d8d15a4fa7.png)
㈥术后潜在并发症--出血
•
相关因素: •
1.手术创面大,且需切除部分骨质。 2.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 3.凝血功能低下。
• 护理目标
1.病人切口出血得到及时处理。 2.病人未出现因切口出血过多而致休克。
重点评价:
1.切口出血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神志和尿量,以判断出血程度。 2.止血措施是否有效。
浅部感染时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患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体温持续升高严重者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精神不振头痛无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以及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3
髋关节置换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脊柱关节科 郭盛君
㈠.恐惧
• 相关因素: 1.不理解手术程度及效果。 2.不理解特殊检查、治疗,如牵引、石膏固 定等。 3.环境刺激,如对陌生的病室、手术室感到 害怕。 4.对疾病预后担忧,如可能致残。 5.惧怕其他病友,担心发生交叉感染,如自 身是择期手术病人,而临床病人有严重感染等。
•
护理措施
1.协助卧床病人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等。 2.移动病人躯体时,动作稳、准、轻,以免加重肢体损伤。 3.告诉病人疾病康复过程,使病人心中有数,增强自理信心, 并逐渐增加自理能力。 4.指导并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5.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强直: ⑴制动的关节作"等长收缩"运动(关节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 作肌肉收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软组织粘连。 ⑵未制动的关节至少每天作2-3次全关节活动,以防僵硬。活 动方式如下:①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外旋、内 旋等。②肘关节:前屈、后伸。③尺桡关节:旋前(手掌向 下)、旋后(手掌向上)。④腕关节:背屈、掌伸、桡屈、尺 屈。⑤踝关节:背屈(足趾向上仰)、跖屈(足趾向下垂)。 ⑥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屈。 6.指导病人康复训练及使用助行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acd004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4.png)
锻炼;③指导患者早期术后离床活动,待关节囊及周围软组
织愈合,髋关节已相对稳定后即可扶拐下床活动,时间以 3
周为宜;④指导患者术后不宜过早负重,一般术后 4 ~ 6 周待
复查 X 线片后遵医嘱弃拐行走。 远期预防措施:远期疼痛预
防应重视指导患者出院后合理使用和加强置换关节的保护。
可采用以下三点保护措施:①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持扛重物;
②避免剧烈运动和患肢单腿直立;③尽可能不做下蹲运动和
盘腿运动。
( 八) 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
术后向患者普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相关知识要点,注
重患者术后心理变化;出院指导术后恢复较长,应积极做好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继续进行患肢股四头肌收缩,功能锻炼
动作。
5. 保证正确的体位
防止关节脱位术后患者取平仰位,患肢用垫枕抬高 15 ~
20°,同时保持外展 15 ~ 30° 中立位,用皮肤牵引或穿“ 丁” 字
鞋固定,翻身应使髋部及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患侧向
健侧翻身,双腿间垫软枕预防髋关节意外脱位。
( 二) 日常生活
1. 在日常生活中,术后初期穿脱袜子、鞋子应请别人帮
内原发感染,待感染完全控制后方可手术;⑥术前作好房间
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⑦术后创腔内持续负压引流管要
妥善固定,慎防滑脱,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排出创腔内的渗
血、渗液,以防内源性感染及逆行感染。
( 七) 疼痛与假体松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患髋疼
痛率较高,应实行早期预防措施:①对陈旧性骨折患者应重
视骨折后至术前这一时期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确保术
( 三) 对于双侧股骨头坏死、双髋或双膝骨性关节炎病
关节置换手术的康复护理常规
![关节置换手术的康复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aeceb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f.png)
关节置换手术的康复护理常规1.膝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指导2.置换髋关节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指导膝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指导一、康复锻炼手术后的三个月内,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期”,出院后一定要继续多加锻炼,并请记住“三多一少”:多抬腿,多压腿,多弯腿,少走路。
小贴士:尤其是术后一个月内,不要走太多路。
1.抬腿回家后继续练习目的: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
每次抬4-5次,每天做10-15次,做完一次后隔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再做下一次。
如果感觉大腿肌肉力量没有完全恢复,最好一直坚持练习这个动作。
2.压腿回家后继续练习目的:伸直腿每次压10-15分钟,每天四五次。
也可以平躺在床上让别人用手帮忙压腿。
3.弯腿回家后继续练习目的:练习膝关节活动度在床边或椅子上坐直,向后弯腿。
如果弯的角度不够,可以用非手术腿往下压手术腿,也可由别人用手帮忙。
4.俯卧弯腿术后2-3周可以开始练习每次做10个,每天做三四次。
也可以由别人用手帮忙。
5.上楼练习一般术后2-3周开始一次只上一个台阶。
6.下楼练习一般术后2-3周开始一次只下一个台阶小贴士:出院后,初期活动量不要太大,避免负重过多,坚持康复训练。
一个月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腿肿和关节疼痛为宜。
二、生活指导1.术后3个月内一般建议每个月复查一次。
最好听从主治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2.术后2周内2-3天到门诊换一次药。
一般来说,拆线后一周就可以洗澡了。
3.长时间坐着时或下地活动后,最好把腿放在小板凳上抬高。
4.久坐后起身时,先来回活动活动膝关节,再站起来。
4.加强营养,合理膳食,但同时也要控制体重。
小贴士:术后半年到一年,如果膝关节外侧手掌大小的区域有发木、发热或稍肿,都是正常,慢慢会恢复。
置换髋关节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膝关节置换手术会在膝盖部位形成创口,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感。
刘宁主任表示,在膝关节手术后,一般的疼痛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产生的炎症反应。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功能锻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a0abcc0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e.png)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功能锻炼本文探讨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手术,旨在解除髋部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调节双下肢长度,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使90%-95%的病人疼痛表现完全减退或大部分减退,很多髋关节僵直的病人术后重获接近正常人的活动度,几乎所有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均有改善。
1.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1.1一般护理1.1.1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常规监测,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是否疼痛、肿胀、渗出等情况。
如果患者疼痛,应按医嘱给予镇痛剂。
1.1.2为了保持引流管通畅,切口需要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
同时需要勤于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
如果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毫升,可以拔出引流管,并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
需要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并记录引流液量及切口出血情况。
如果短时间内引流量较多颜色鲜红并伴有血压下降,应立刻报告值班医生,尽快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作。
1.1.3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1.1.4需要每日消毒导尿管,预防尿道感染。
女性需要给与擦洗会阴每日2次。
需要妥善固定尿管,保持尿管通畅,并每日更换尿袋。
需要关闭尿管,定时开放,以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并嘱患者多喝水。
术后第二天可以拔出尿管。
1.1.5需要每隔2小时按摩腰骶部,背部及其他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同时需要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无碎屑。
1.1.6需要鼓励患者将痰咳出,以预防坠积性肺炎。
需要嘱患者多饮水。
1.1.7需要预防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并定时排便。
术前可以在床上进行排便锻炼。
1.1.8需要注意观察患肢趾端血液循环状况、皮肤温度、是否水肿、及神经末梢的感觉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弱。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53e591e7f1922791688e8e8.png)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方法。
是指护理人员在规范化、系统化、循序化、全面地实施训练程序的基础上,应充分体现人的个体差异性疾病本身情况、全身状况、力争使每位病人获得其自身应有的最大限度的功能康复。
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分术前,术后和出院后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术前康复训练):加强双上下肢的肌力练习:同时教会患者深呼吸扩胸运动。
如何使用拐杖及助行器,为术后行走作准备。
第二阶段(术后当天~出院前)①患者麻醉未完全清醒或完全清醒后,嘱咐病人及陪护禁止患髋内收、旋转及过度前屈的不良动作。
②静脉栓塞多继发于术后24h,预防是主要思路和措施;③病人在下肢知觉恢复后即指导其行肌肉收缩运动。
下床站立、行走。
④术后第1~7天指导帮助病人下床活动。
第三阶段;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手术第3周后)指导患者继续步形、步态,阶梯及抗阻训练,患肢于屈髋、屈膝位进行压腿练习,直到髋关节屈曲度接近或达到正常为止。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医疗护理;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118-02笔者自2006年9月开始至今对院内外18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的病人进行了规范化的医疗护理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现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员的临床护理及康复训练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85例,204髋,男106例 116髋,女79例 98髋。
年龄24~90岁,平均61.5±2.5岁。
合并糖尿病者28例,高血压35例,冠心病15例,Harris髋关节功能平分18~65分。
2.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第一阶段(术前准备及训练)术前准备重在医患构通,重在解除病人术中或术后疼痛的畏惧和怕手术不成功的精神压力。
提高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医护人员应耐心给病人家属说明疾病的诊断;手术的适应症,治疗归转和治疗效果只及不治疗的后果。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f4484c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5.png)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髋膝关节置换术是骨科治疗的常用手术形式,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非常好的效果。
手术的成功治疗不仅与医师精湛的操作技术相关,还与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紧密相连。
对于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鉴于患者术后需要保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养,因此在康复期易出现关节僵硬、下肢深经脉血栓、肌肉萎缩、压疮等并发症,影响恢复效果。
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需要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知,提高自身康复意识,积极注意术后相关注意事项。
那么,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注意哪些呢,相信本文会给您一个解答。
1.髋膝关节置换术髋膝关节置换术又称为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患者髋关节膝关节病变部分的部分骨头切除,采用螺丝钉与骨水泥将包含股骨髋臼部分的人工假体固定在剩余的正常骨质上。
用人工假体替换病患的关节,完成髋关节、膝关节重建,恢复其正常功能。
随着临床骨科手术治疗技术的发展,髋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受到广泛认可,安全可靠,是当前非常成熟的治疗手段。
1.术后注意事项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后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注意,保证后期的康复效果,提升手术治疗价值。
2.1术后基础性护理严格遵守术后常规护理要求,密切关注引流液颜色、性状和量,当出血量少于30ml/48h时,可考虑将引流管拔除。
若引流液的量增加,颜色呈暗红等需警惕伤口大出血。
保持术后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若敷料被弄脏,需及时更换,降低感染风险。
患者术后3周内,切口周围可带有麻木感,这属于术后正常现象,叮嘱患者不必担心。
2.2体位保护手术治疗后,患者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尚未完全愈合,此时若操作不当可导致移动错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因此在术后三个月内需加强髋膝关节假体脱位护理,叮嘱患者不要做以下姿势。
①交叉腿。
部分患者有翘二郎腿的习惯,术后未经注意将手术腿搭在另一条腿上,导致膝关节假体脱位。
②屈髋超过90度,或者采用盘腿的坐姿、膝盖曲向胸前、弯腰系鞋带、坐在小矮的凳子和沙发上等。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ppt课件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66f2a3968011ca300914a.png)
10
踝关节背屈背伸及环转运动
• 仰卧位主动最大限度 屈伸、环转踝关节。 踝关节的活动是预防 静脉血栓形成(DVT )的措施之一,运动 时,避免字鞋
12
术后康复要点
• 第二阶段:第4-6天(患髋关节运动) • 1.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主动为主,被动 为辅)抬高在30°以内 • 2.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一手托膝下,一手 托足跟,在不引起异常疼痛的情况下屈髋(小于 90°)。 • 3.仰卧位患肢夹枕内收运动:两腿间夹一软 枕,主动夹腿内收。 • 4.由卧位到半卧位:摇高床头<70°。
6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防止压疮发生 • 术后病人宜卧气垫床及氨水袋,每2 h协助翻身1 次,并给予按摩骨突出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不 宜翻身病人则由护士分别在两侧将病人臀部抬起 ,让皮肤透气,缓解压力。翻身扫床更换床单时 应注意动作轻柔,以防损伤皮肤。
7
术后康复锻炼
• 应用骨水泥固定人工髋关节的,手术时即将假体 与骨骼牢固连接。术后早期病人就可以借助助行 器下地站立、行走,逐渐恢复行走功能。 • 应用生物型固定,需待骨组织慢慢长入假体孔隙 ,假体固定稳定,一般术后6周才可借助助行器站 立、行走。 • 单纯换股骨头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坐起(4050°),全髋置换特别是后外侧切口的须卧床一周 方可坐起(50-60°)。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 理及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
• • • • 1.一般护理 遵医嘱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伤口出血、渗液情况,观察患者有无 疼痛,及时应用止痛剂。 2.体位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穿丁字鞋或三角枕固定在两肢之间 ) 避免髋关节极度屈曲内收、内旋造成髋关节脱位 。 3.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压状态; (2)注意无菌操作; (3)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并做记录; (4)防止引流管脱落,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4~72h拔除。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e04106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9.png)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术后2-3周内回家应该平躺,弯曲双腿膝盖,两脚底与手掌平贴在床上,伸直髋关节并抬高,维持5秒钟再放松。
在床上使用便盆,也可采用此法。
术后2-3周1、单侧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可以在拐杖或助行器保护下下地。
2、合适的拐杖:病人站起来,拐杖在足尖斜前约45°,手肘弯约25~30°,肩膀松弛,腋下与拐杖顶端之间可插入二指,以免压迫到臂神经丛。
助行器:双手扶住助行器扶手,左右手依次向前方推动助行器,双手撑住后方可迈步行走。
3、步骤:最初可以在床边斜坐,保证上身不超过90°,双腿下垂于床边,无头晕、乏力之后,扶拐站立。
站立3分钟后无头晕、心慌等异常后可以迈步,双手撑住拐杖后健腿先买迈,之后患腿在地面上向外前方划出半圆形轨迹跟上。
注意开刀的腿最好不承受重量。
开始学习拐杖时,先行数步,然后再逐渐增加,且需要有人在旁边协助。
4、锻炼如下图,单侧手术下床站立时可练习。
将手扶在门边,用健肢站立,然后患肢由身体的一侧向外伸展,直到保持姿势平稳为止。
上下楼梯:上楼梯时先迈健腿,下楼梯时先迈患腿。
侧卧腿抬高:躺向没有手术那一侧,将健肢的髋部和膝盖弯曲(以保持平衡),然后将患肢的腿向后上方抬高。
做此运动,两腿间要夹枕头,初期需要协助。
直腿抬高:绷紧您的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床面10cm)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
重复练习,您会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平躺:弯曲患肢的髋部和膝盖,向胸部方向抬高,练习膝部和髋部的弯曲,并加强腿部力量,注意勿超过90°。
手术后三个月应注意的姿势正确错误1.不能将您的膝盖高过手术过的髋关节,致角度小于90°2.坐着时,请将膝盖的高度保持在髋关节以下,绝对不要将身体往前倾。
3.蹲下时,请弯没开刀那边的膝盖,而将开刀过的那只腿保持伸直在后面。
4.当您想将两腿伸直平坐时,请切记两手如图向后撑住,千万不要让身体向前倾。
5.躺在床上时,不论仰卧或侧卧两腿间夹一枕头,以防止手术过的髋关节内收。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cffac1480b4e767f5bcfce13.png)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1.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1.1 一般护理术后进行常规监测T、P、R、BP、SpO2、HCE等,24h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
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防止扭曲、压迫,防止血块堵塞,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记录出入量及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4~6h内引流量>300ml、色呈鲜红,或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作。
并随时观察患者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体位护理患者术后的体位不应一成不变,主要取决于手术中所安置的人工臼杯前倾角与假体柄前倾角的相互关系而决定患者体位[2],因此,术后需与手术医生交流,了解术中安置的人工髋关节位置,这对术后正确的体位护理有重要意义[3]。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位,应取仰卧位,患侧肢体常规置于髋关节外展30°、屈伸0°、内外旋0°、膝关节0°位(外展中立位),或根据人工假体柄和臼置入的角度将患髋置于屈伸0°、外展30°、内旋15°、膝关节0°位(外展内旋位)。
允许患者健侧卧位,但应注意保持患侧肢体处于上述体位。
为此可将特制的梯形软枕放于患者两腿之间,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允许患侧肢体在上述体位状态下髋膝关节伸屈角度为0°~9°。
1.3 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踝、膝关节活动训练,鼓励其行跖趾关节伸屈和双侧踝关节伸屈,2~3次,5min/次;逐渐做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锻炼,要求患者尽量将膝关节伸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期以增加关节活动度髋关节主动屈曲达900为目 的。 方 法(术后第8-14天) 下地练习 术侧与骨盆平行移动 下坐练习 屈髋<90度,高椅子 站立练习 患侧在前、健侧在后 站立抬腿 扶手站立患肢抬高、以上每项3-4次/天 站立后伸练习 每天3-4次,每次2-3遍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伸髋、膝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臀部收缩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髋外展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股四头肌收缩
髋外展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直腿抬高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髋后伸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3.术后第8-14天
术后第21天以后 第三周扶双腋杖 第六周扶单腋杖 第九周弃拐行走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二)出院康复训练 以站立及行走练习为主
1.由助行器改为双腋拐行走 时间:术后第14-21天 非骨水泥全髋置换适当延长时间 方法: 双拐前移1足距离 ↓ 重心越过双拐连线 ↓ 健侧前移越过双拐连线 20-30cm如此交替进行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髋、膝关节患者术前条件
自愿接受全髋、膝关节置换术 身体状态良好,如果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患 ,要经过系统的内科治疗,病情平稳方可手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病情尚稳定。血沉和 C 反应蛋白 等指标的检测,是评价病情是否稳定的较好标志 停服非甾体类药物,如阿斯匹林,芬必得,扶他林,戴芬 ,英太青等,以防止术中、术后出血或肾功能影响 全身隐匿性感染病灶,例龋齿、中耳炎,鼻窦炎等需要及 时治疗。
体位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体位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
平卧位时,腘窝处置一海绵 垫,保持膝关节屈曲10-15 度。 术后一天内,应平卧,术后 6小时内不宜用枕头。 术后一天以后,可取半卧位 ,但床头抬高不宜超过30度 ,以避免髋关节向后脱位。
膝关节置换术后体位
无特殊体位要求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生命体征的
监测
术后护理措施
出院健康宣教
引流管护理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生命体征的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24h
全麻病人吸氧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并记录切口渗血情况 观察患肢末梢血供、皮色皮温、感觉运
动,足背动脉搏动及肿胀等情况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三)家庭用品的准备
楼梯扶手 带扶手坐椅 坐椅垫 脚凳 洗手间准备可靠的扶手及椅子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四)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
端坐屈髋<90° • 6周内不要开车 • 避免激烈运动及摔倒 • 平卧屈髋屈膝 • 禁二郎腿、两腿交叉 • 禁坐矮凳(72cm) • 禁髋外旋 • 禁从高处跳下
②
髋、膝关节术后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术前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防止髋部肌肉萎缩 。 ② 术后正确搬运病人。 ③ 术后避免过度内收屈髋,穿矫正鞋保持外展中立 位。 ④ 重视康复训练指导:嘱咐病人不可过早负重,术 后6周内屈髋不超过90°,并避免屈曲内旋动作 等内容。
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
------体位护理
平卧位时,患肢置中立、外 展位,术后患肢置于髋关节 外展10~30度、屈曲10~ 15度中立位,术后患肢膝关 节下垫一软枕防患肢过度屈 曲和伸直;患肢穿“丁”字 鞋或抗外旋石膏固定,防止 患肢外旋;双腿间放一楔型 软枕,防患肢内收。同时忌 双腿交叉和盘腿的动作,以 防人工假体脱位。翻身时要 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 线上,防止髋关节内收、内 旋。
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
膝关节置换术后体位
-----体位护理
患者使用便器时,切忌屈髋,应将骨 盆整个托起,防止脱位
根据医嘱,术后 3-4 天,病人下床活 动,并 学会正确使用助步器。 适用于初期的行走训练,为使用拐杖 或手杖作准备 A 助步器向前移动后 B 迈出健肢,再移动患肢跟进
无特殊体位要求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疼痛护理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对机体的创伤 较大,在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感到切 口疼痛,并可持续72小时甚至更长。有 效解除病人疼痛,可保证睡眠和良好的 心里状态。常使用镇静剂或止痛剂。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伤口负压引流管护理
伤口置负压引流管的目的是吸出 人工关节周围残留积血,以减少伤口 内血肿形成,减少感染机会。护理时 应注意:①保持引流管的负压状态和 引流通畅。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 质和量,正常50~250 ml/d,色淡红 ,若引流液≥300 ml/d,色鲜红,应及 时处理。③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切口 位置30 cm,以防伤口逆行感染。④ 24h引流液<50ml时,可拔出引流管
髋关节手术适应症
膝关节手术适应症
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 炎 髋关节发育不良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股骨颈囊内骨折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创伤性骨关节炎 某些类型的骨肿瘤 某些类型的髋部骨折
1、关节炎保守治疗不能缓 解的严重疼痛。 2、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消失 并有关节不稳。 3、固定的或渐进畸形加重
髋、膝关节术后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局部感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多发生 于术后早期。预防感染的关键是加强手术前后各 个环节的护理。
提高病人机体抵抗力:肥胖、糖尿病、饮酒、类风湿、应 用过量激素、住院时间长的病人易发生感染。术前协助病 人积极治疗慢性病。指导其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 脂肪的饮食。 合理使用抗生素。 术后充分引流,以免局部血液瘀滞引起感染。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术后 体温持续升高,尤其是术后3天后疼痛加剧,应考虑为急 性感染。 术后其他部位的感染可增加人工假体感染的机会,如肺部 感染、泌尿系感染等,都应积极预防和处理。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髋关节手术禁忌症
膝关节手术禁忌症
各种炎症 神经性病变 髋部肌力不足 骨骼发育未成熟者 未控制的重要脏器疾病 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 困难者 病理性肥胖 下肢严重的血管性疾病 髋关节周围皮肤缺失
1、膝关节化脓性感染。 2、伸膝装置无力。 3、无痛性膝关节病。
①
② ③ ④
⑤
髋、膝关节术后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
① DVT的观察和护理措施:DVT多发生在术后1~4天,大部分症状较轻 ,少数病人可有疼痛,小腿肿胀、低热,容易被手术创伤性反应或 伤口疼痛所掩盖。常见的护理措施有:术后早期进行踝、膝关节的 主、被动屈伸动作以及早期下地活动;静脉输液宜在上肢为佳,一 般不使用止血药物。 肺栓塞观察和护理措施:DVT继发肺栓塞是该手术最常见的死亡原 因,多发生在术后2~3周,突发胸闷、剧烈胸痛、紫绀、脉速,咯 血,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为肺栓塞。一旦发生,应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同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 ,大剂量抗凝或溶栓治疗。术后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多咳嗽可以 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
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 的腿旁,向床边移动 身体
将手术腿移到床下, 防止手术髋外旋
健腿顺势移到床下, 将身体转正,扶步行 器站立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术后15-21天 此期由助行器过渡到扶腋杖 方法(15-21天) 助行器→双侧腋杖 站立稳步后,可扶助行器 待重心稳定,改用腋杖 3-4次/天、5-20分钟/次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WHL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概念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概念
膝关节置换术概念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由伤病 引起的髋关节功能障碍而采 用人工设计的假体替代材料 植入体内以改善关节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的外科介入的方 法。
转动踝关节3-4次/d,每次重复5遍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健侧伸屈髋膝一组/2h、30次/组,每
次持续10秒。
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2.术后第4-7天 此期病人已可进食,体力渐恢复 训练以增强肌力、恢复髋关节活动为 目的 方法(术后第4-7天) 每天3-4次,每次10遍重复练习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髋、膝关节术前护理
术前评估、服药史、疾病史 各系统功能、营养状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血管 超声检查 术前用药:镇静剂、抗生素、激素、低分子肝素钠 心理护理 皮肤准备: 功能锻炼 助步器应用 便器的使用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髋、膝关节术前护理 术前晚准备:禁食禁饮,促进休息和 睡眠,个人卫生 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备皮, 更衣,除去一切饰物、假牙,排空膀 胱
•
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必须进行 康复训练,这是由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所决定的, 而且康复训练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但在出现高烧、伤口严重出血、肢体严重肿胀, 有血栓形成时,不能进行康复训练。 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3天): 患者疼痛较重一 般不主张活动关节,可以抬高患肢,尽可能地主 动伸屈踝关节和趾间关节,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 肌肉收缩训练,每小时进行3~5分钟。促进血液 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