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鉴赏论文
艺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对陶瓷艺术的认识
艺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对陶瓷艺术的认
识
引言
陶瓷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
艺术风格。
本论文旨在探讨陶瓷艺术的认识,介绍其特点和发展历程,并通过实例来阐述其重要性和影响。
陶瓷艺术的特点
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而备受瞩目。
陶瓷制品通
常由黏土经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工序而成,具有丰富的质感和多
样的形态。
同时,陶瓷艺术还表现出不同文化和地域的风格特点,
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社会文化背景。
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
陶瓷艺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不同文化和时期的
陶瓷制品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变迁和文化交流。
从简单的土坯器皿到
精美的瓷器,陶瓷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不同朝代和地域的
陶瓷艺术风格各具特色,例如中国的青花瓷、日本的陶瓷茶道具等,都展示了独特的美学理念和技艺传承。
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艺术品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传承文化和审美价值的载体。
陶瓷艺术通过独特的形态、装饰和材料运用,给人带来审美享受和情感共鸣。
同时,陶瓷艺术也对其他艺术领域产生了影响,例如陶瓷设计对建筑和生活用品的创新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结论
通过对陶瓷艺术的认识,我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陶瓷艺术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也连接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陶瓷艺术的发展,推动其在当代艺术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名陶瓷欣赏论文 - 副本
仰望中国陶瓷大文化吃饭的碗、喝茶的杯、各种盘子、花瓶…….全与陶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陶瓷。
不能说我有多么喜欢陶瓷吧,只能说陶瓷总是在某一瞬间吸引我。
陶瓷感觉它简洁但寓意深远。
第一次被陶瓷吸引是在一部影视作品中看到一个名叫“幸福”的碗,它通体透亮,非常轻薄,还可以透光,作者解释说这样的碗就像幸福一样美丽但易碎,却总是能吸引人们去探索、追求。
从小就对工艺品很感兴趣,但是还没怎么接触过陶瓷。
这次学校开陶瓷欣赏课,给了我接触它的机会,让我对中国陶瓷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陶瓷不只是工艺品,它们更蕴含着中华文明中的“大文化”。
陶瓷文化在文化结构和系统中属于工艺文化,因而属于文化的基础。
从陶瓷文化在工艺文化中的地位来看,陶瓷文化是工艺文化的典型,或者说是代表。
中国素以瓷国著称,在西方人眼里,瓷器最能反映中国的文化精神,因而英文的CHINA,既可以反映中国,也可以反映瓷器。
陶器还是人类最早的改造自然的成果之一,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陶器所代表的阶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类工艺和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陶瓷文化对工艺文化的贡献来看,中国陶瓷文化突出地反映中国传统的造物观念,其基石和纪实观念,既是独特中国传统造物观念的继承,又是对它的一种发挥和升华,无论是中国瓷器工艺在明清时所取得的成就,还是清代唐英所著《陶冶图说》,都最能鲜明地反映中国传统的造物观念和中国封建工艺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因此说,陶瓷文化是工艺文化中的典型成分,既能够生动地说明工艺文化作为文化基础的意义,其本身也具有作为文化基础的直接意义。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
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从陶瓷的发展历程看,它是辉煌的,璀璨的。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商代陶瓷鉴赏作文
商代陶瓷鉴赏作文篇⼀《商代陶瓷:沉睡千年的古⼀珍宝》商代陶瓷可是历史的宝啊。
这商代陶瓷吧,就像个隐居在岁月深处的老神仙,神秘得很。
我记得有次去博物馆,那展厅⼀就有⼀件商代陶瓷展览。
刚⼀近,就感觉时光仿佛倒流了。
那些陶瓷的颜⼀啊,灰扑扑的⼀部分,但就在那看似平常的颜色中有⼀种说不出的古⼀⼀息。
造型也是有特⼀着呢,有个像⼀罐⼀的东西,圆滚滚的肚⼀,⼀⼀⼀⼀的,罐⼀上⼀刻着⼀些花纹,可这些花纹不似后来那些精致华丽的,都是粗粗的线条,歪歪扭扭的像⼀孩⼀画的画,不过这种简单反⼀有⼀种原始的美感呢。
它的质地摸起来可不怎么光滑,有点糙⼀,那是因为当时烧制技术有限吧,但是就这么糙糙的手感还让⼀觉得踏实,就好像真的能通过⼀感摸到那个古⼀的商代。
看那陶器的底座,也是厚实得很,感觉稳稳当当的站在那⼀⼀千年都不带倒的。
站在那⼀看这些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想到当时的⼀们⼀着这些陶瓷⼀活,啥事都离不开它们,煮饭⼀它,装东西⼀它,看着这些觉得特别亲切,就好像看到了那些古代祖先忙碌的场景⼀样。
商代陶瓷可能没有后来唐代陶瓷的那种精美艳丽,但就是这么粗糙⼀简单的东西却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真⼀觉得特别了不起哟。
商代陶瓷就像⼀本厚厚的史书,在博物馆的展柜⼀静静地讲述着⼀千年前的故事。
篇⼀《趣赏商代陶瓷》商代陶瓷啊,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我⼀直觉得这商代陶瓷像是从远古⼀森林⼀跑出来的⼀精灵。
记得那次博物馆之旅,就给我留下来深深的印象。
那商代陶瓷,有的⼀⼀的,有的⼀⼀的,⼀的呢,估计当时能装不少东西,⼀的估计就是⼀饰盒之类的吧。
我凑近⼀个⼀的陶瓷器物看的时候,发现它⼀⼀还有些痕迹,不知道是以前盛过啥留下来的,也许是⼀些古⼀的⼀物的痕迹也说不定呢。
它外⼀的图案真是让⼀琢磨不透啊,看起来像是绳⼀的纹路,那纹路弯弯曲曲的,⼀像是⼀树的树根缠绕在⼀起,我就在想啊,当时的⼀为啥要刻这些图案呢,是⼀来标记东西吗?还是单纯觉得好看?这些商代陶瓷的外表有的还有些坑坑洼洼的地⼀,我琢磨这是不是烧制的时候出了啥⼀差错呢,不过这反⼀让它看起来更加真实和可亲。
中国历代名瓷鉴赏论文----宋代钧瓷鉴赏
宋代钧瓷赏析学院:专业:姓名:班级:学号:宋代钧瓷鉴赏摘要:我之前就很喜欢看瓷器类的鉴赏栏目,当看到那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心中由衷的为我国古人创造并的灿烂文化感到骄傲,对于中国来说瓷器出现的意义并不亚于四大发明。
自己一直很想了解瓷器的知识,对它的所吸引。
正好学校开了《中国历代名瓷鉴赏》这门课程,在老师的精心讲解下,让我对中国的历代瓷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加喜欢瓷器了。
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地瓷窑生产出的瓷器产品,几乎都有自己代表性釉彩品种。
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宋代的钧瓷,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关键字:钧瓷、烧制工艺、特点。
瓷器是指以黏土配适量长石,石英为原料制坯体施釉,经1200度到1300度窑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器皿。
它具有胎质致密坚硬,断面有光,薄层透光,胎色白或浅灰白,吸水率微弱或者不吸水,青釉纯正,釉面光润,敲击声音清脆等特点。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上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了“瓷器之国”的盛誉。
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民族独特审美意趣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科技于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并驾齐驱,然钧瓷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有声,清脆动听,圆润悦耳,犹如金属。
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产于河南省禹州市。
位居我国宋代五大名瓷“钧、汝、官、哥、定之首,历经千年而不衰,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它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造型,再现了炎黄子孙的豪爽。
商代陶瓷鉴赏作文
商代陶瓷鉴赏作文《商代陶瓷:穿越时光的土与火之歌》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商代陶瓷,是在一次偶然的博物馆之行。
那是一个看起来有点普普通通的展柜,要是没有认真看旁边的说明牌,我可能就错过了这些神奇的商代陶瓷。
我凑近一看,哇,那些商代陶瓷虽然看起来没有现在的瓷器那么精致,但它们却有一种独特的古朴韵味。
就拿那只小小的陶尊来说吧,它的颜色可不怎么鲜艳,就是那种土里土气的褐色。
可这褐色吧,在展柜灯光的映照下,却好像散发着一种神秘的光芒。
我仔细端详着这陶尊的表面,坑坑洼洼的,像是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岁月的磨砺。
上面的纹饰呢,就像是小孩子信手涂鸦似的,歪歪扭扭的线条。
不过这些线条组合在一起,又有着一种别样的笨拙美。
再看那造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圆嘟嘟的肚子,微微张开的口子,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设计,可是却给人一种敦实的感觉。
我心里就在想啊,几千年前,也不知道是哪个巧手匠人大费周章地把这泥巴捏成这样。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精密的工具,做这个陶器肯定全靠一双手和一股子耐心。
也许这个陶匠和我一样,也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每天就面对着一堆陶土,想着怎么能把脑子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捏出来。
商代陶瓷的烧制更是个谜。
没有现代的电炉啥的,完全就是靠着简陋的窑炉和一堆柴火。
可能火候控制得也不是很好,烧出来的陶器颜色不够均匀,有的地方深一点,有的地方浅一点。
但正是这些不完美之处,才让商代陶瓷有了那种真实、淳朴的魅力。
从那以后,我再看商代陶瓷,就像看到了一位老熟人。
每次在博物馆看到,我都会想起我第一次站在那个展柜前,像个好奇宝宝一样,把鼻子都快贴到玻璃上看的情景。
商代陶瓷就像是一本古老的故事书,尽管书页已经有些破旧磨损,但是上面的每个字每个画,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几千年前的生活气息呢。
《商代陶瓷: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艺术瑰宝》我们家有个亲戚,是个古玩爱好者。
有一次去他家做客,他神秘兮兮地拿出了一块碎掉的商代陶瓷片给我看。
我当时还想呢,这破瓷片有啥好看的啊,可他那一脸骄傲的样子,好像这瓷片是稀世珍宝似的。
古陶瓷鉴赏论文正文
古陶瓷鉴赏论文正文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中国古代瓷器的鉴赏与分析结课论文中国古代瓷器的鉴赏与分析一、中国古陶瓷的发展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
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⑴。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⑵。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
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
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唐代最着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後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
宋代的陶瓷氏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
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制也少能匹敌⑶。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後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⑷。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作文
中国陶瓷艺术鉴赏作文你知道吗?中国陶瓷那可真是一个超级神奇又超级有魅力的艺术世界。
咱先说这陶瓷的长相,那叫一个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就像人一样,每个陶瓷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拿青花瓷来说吧,那白瓷上的蓝色花纹就像在瓷面上跳舞的精灵。
那些花纹有粗有细,细的呢,就像头发丝儿一样精致,蜿蜒曲折,勾勒出各种美妙的图案,可能是一朵娇艳的牡丹,也可能是一片飘逸的云朵。
粗的线条呢,则像是给整个画面打了个坚实的框架,让整个图案既有细腻的美又有大气的范儿。
还有那色彩,简直绝了。
除了青花瓷这种蓝白相间的经典搭配,还有色彩斑斓的唐三彩。
唐三彩就像是陶瓷世界里的时尚潮儿,黄、绿、白三种颜色相互交织,融合得恰到好处。
你看那唐三彩的马,就像是从古代飞奔而来的骏马,身上的色彩就像是披了一件华丽的锦缎。
那黄色明亮得像太阳,绿色鲜活得像春天的草地,白色纯净得像天上的云朵。
这些颜色组合在一起,让唐三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仿佛能把你一下子拉回到大唐盛世的热闹街头。
再讲讲陶瓷的形状,那也是五花八门。
有小巧玲珑的瓷碗,这瓷碗拿在手里,感觉特别温润。
它的弧线就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艺术品,从碗口到碗底,那线条流畅得就像山间的小溪流。
还有那高大的瓷瓶,瓷瓶的形状也是各有千秋。
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细长的瓶颈就像是少女纤细的脖子;有的则像一个威武的将军,瓶身厚实,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
这些瓷瓶不仅可以用来装东西,光是摆在那儿,就像是一件精美的雕塑。
陶瓷的制作工艺那更是复杂得让人咋舌。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出来的。
从选土开始就特别讲究,得找那种细腻、纯净的土,就像选食材一样,材料不好,做出来的陶瓷肯定不行。
然后就是拉坯,工匠们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在那旋转的轮盘上,一块泥巴就慢慢变成了想要的形状。
这可需要多年的练习,就像练武功一样,得下苦功夫。
拉坯之后还有绘画、上釉、烧制等等工序。
烧制的火候更是关键中的关键,火候小了,陶瓷不够坚硬,火候大了,那就可能会烧出个“歪瓜裂枣”来。
陶瓷艺术鉴赏论文
陶瓷艺术鉴赏论文导言陶瓷艺术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从古代至今,人类通过陶瓷艺术表达着对美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以及欣赏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陶瓷艺术作品。
一、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陶瓷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陶器通常用于生活用具,如盘、碗、罐等。
随着文明的进步,陶瓷逐渐从实用品演变为艺术品。
中国、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都留下了许多精美的陶瓷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
中国的陶瓷艺术尤为著名。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制作出精美的陶器。
汉唐时期,中国的陶瓷艺术达到了巅峰,著名的青铜器、瓷器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此外,中国瓷器的制作技术也向世界传播,对世界陶瓷艺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陶瓷艺术的艺术风格陶瓷艺术作品的风格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特点。
1.中国陶瓷艺术的风格中国的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陶瓷注重形式的优美和线条的流畅,追求简约而高雅的美感。
著名的汝窑、青瓷、粉彩瓷等都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它们的装饰、釉色以及形态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2.日本陶瓷艺术的风格日本陶瓷艺术秉承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日本的陶瓷作品注重自然、朴素和质朴的美感,常常以简约而富有禅意的形式展现出来。
著名的日本瓷器有黑釉陶瓷、琉璃釉陶瓷等,它们的特点是色彩素雅、线条流畅。
3.西方陶瓷艺术的风格西方陶瓷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艺术风格的变革。
从古代希腊的陶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陶瓷画,再到现代派的陶瓷艺术,西方陶瓷艺术呈现出多样的风貌。
不同的西方国家和地区也有各自独特的陶瓷艺术风格,如英国的斯塔福德郡陶瓷、法国的塞維斯陶瓷等。
三、陶瓷艺术的欣赏方法欣赏陶瓷艺术作品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
1.视觉欣赏首先,我们需要从外观上进行视觉欣赏。
艺术陶瓷的制作与鉴赏论文
艺术陶瓷的制作与鉴赏论文1艺术陶瓷的制作与鉴赏姓名,XXX院系,法学院年级,2014级学号,XXX题目,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青瓷,中国古典之美2艺术陶瓷的制作与鉴赏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青瓷,中国古典之美提起中国瓷器,我们最先想起的也许是最具特色的青花瓷;谈到瓷窑,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大概是最具代表性的宋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哥窑,定窑,官窑。
虽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但在五大名窑的时代来临之前,中国历史上还有另一不可忽视的冠绝古今之瓷器名窑,越窑。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邢瓷类冰"。
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
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3艺术陶瓷的制作与鉴赏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
因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
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
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考古调查证明,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即唐代明州慈溪县上林湖,五代时划归越州,唐代亦称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
当时的陶瓷不但坚固耐用,而且质量较高,有耐酸碱,盛食不变味,易洗涤等特点。
瓷器表面细腻光滑,滋润似玉,呈半透明色,极富美感。
因此,六朝时期有"陶瓷时代"的美誉。
东汉后期,烧制青瓷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在迅速发展和工艺长进的基础上,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的烧制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制瓷业的地域由南向北,几乎遍及全国。
因此促使它不断发展,呈现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局面。
六朝青瓷的造型,一般说来比较单纯而相对稳定,变化不是太大,样式也不算太多。
早期的瓷器因袭两汉旧制,显得拙朴规整,淳厚稳重,只有西晋青瓷造形丰富,承前启后,艺术性又特别强,设计方意美观大方。
陶瓷鉴赏论文
内容概要: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关键词:陶瓷、艺术、发展、经济、文化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陶瓷艺术欣赏课,学了这门课程我对中国陶瓷的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文化。
陶器的制作,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一项手工生产劳动,早在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我国境内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陶器的制作,其起源甚至还可追溯到更远古的年代。
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是和农业的发展有极密切联系的,因为谷物的贮藏和饮用水的搬运,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此外,没有陶器,肉类和谷物就不易成为熟食。
与此同时,陶器的出现促进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因为陶器除作烹煮食物的用具之外,还因它的耐火性能而被用来作为冶炼金属之用具。
中国社会到了商代,进入了有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历史阶段,手工业不仅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而且各种手工业之间又有了分工。
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线中,在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创造,是陶瓷手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为我国瓷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周时期的各种手工业生产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设立职位对各种手工业进行管理。
原始瓷器的烧制工艺,在商代后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而且出产的地区也较前更为扩大了。
在这一阶段,对我国制陶手工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已开始把陶器的应用扩大到建筑方面,如板瓦、筒瓦、瓦当、瓦钉等等,砖瓦从此成为建筑中的重要材料,烧制砖瓦成了陶业中的重点业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器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其烧制和使用的数量,约占同期陶瓷器总数的一半左右。
商代陶瓷鉴赏小作文
商代陶瓷鉴赏小作文今天咱们来聊聊商代的陶瓷,那可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呢!商代的陶瓷就像是从历史长河中驶来的一艘艘神秘小船,每一件都带着那个古老时代的独特气息。
首先得说说它的造型,那可真是千奇百怪又充满创意。
有的陶瓷长得像个小酒壶,肚子圆鼓鼓的,好像喝饱了酒在那打盹儿。
还有的像个小怪兽,张牙舞爪的模样,仿佛在诉说着商代人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想象。
这和咱们现在那些规规矩矩的瓶瓶罐罐可太不一样了,商代的陶瓷造型就像是一群自由生长的精灵,没有太多的束缚。
再看看它的颜色,商代陶瓷的颜色主打质朴风。
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颜色,但就是这种简单的色彩搭配,让人越看越有味道。
常见的是那种灰扑扑的颜色,就像古老大地的颜色一样,沉稳又踏实。
不过偶尔也会有一些带着淡淡的褐色或者黑色纹路的陶瓷,这些纹路像是陶瓷自己长出来的神秘花纹,有的像云彩,飘啊飘的;有的像小虫子在地上爬过的痕迹,特别有趣。
说到质地,商代陶瓷的质地感觉很实在。
虽然没有现在陶瓷那么精致细腻,但是摸着就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它不是那种脆弱的小娇娃,感觉还是比较结实的,能在岁月的磨砺下保存到现在,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在纹饰方面,商代陶瓷上的纹饰那可都是故事。
那些刻上去或者印上去的图案,有几何形状的,像是三角形、菱形组成的神秘图案,感觉像是一种密码,等着我们去破解商代人的小心思。
还有的纹饰像鱼啊、鸟啊之类的动物,不过这些动物都被描绘得很有古意,不像咱们现在画的那么写实,倒像是商代人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讲述他们和动物之间的故事,也许是他们打猎的场景,或者是对这些动物充满敬畏的一种表达。
商代的陶瓷就像是一位位默默无言的历史老人,虽然不会说话,但是通过它们的造型、颜色、质地和纹饰,向我们讲述着商代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
每一件商代陶瓷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让我们能一窥古人的生活和他们那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
当你真正站在一件商代陶瓷面前的时候,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和古人来了一场奇妙的对话呢!。
陶艺欣赏论文
陶艺论文一.陶艺欣赏部分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东方绚烂的文明财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至今都在世界范围内广受人们关注。
也是出于对陶艺的喜爱和好奇,这学期我选修了陶艺欣赏和制作这门课程。
在为期五周的理论课上,老师带领着我们追随陶瓷艺术的足迹,从距今8000-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开始,我们逐步揭开了陶艺神秘的面纱。
陶艺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夏商周的辉煌——釉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越窑青瓷、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宋代的五大名窑、元明一枝独秀的景德镇、明清幽谷古镇宜兰、以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景德镇时代。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特点主要是:风格以写意为主,含蓄隽永、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次建筑的喜欢、与时代政治经济面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
同时,陶艺是一种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
理论课所介绍的陶瓷艺术主要分为新时代的彩陶、秦汉陶俑、唐三彩、四大名窑、景德镇陶瓷、元代青花、紫砂几个章节。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秦汉陶俑、唐三彩和元代青花,以下重点介绍这三章的内容。
秦汉陶俑所谓俑,是以木或陶等材料制作的人或物的雕塑作品,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
俑大约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出现,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极其残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隶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随着春秋战国时代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兴起,用奴隶作为人殉的习俗也被迫改变。
同时,由于战乱,人口密度迅速降低,这才有了俑的出现,来代替残忍的活人殉葬制度。
1.秦俑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小论文
小论文
题目:学习和制作陶艺的经历与感受
院系: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力学10-01
学号:
学生姓名:刘永春
任课教师:李建军
2012年10月25日
学习和制作陶艺的经历与感受
摘要: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从杀泥(练泥)开始,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装点自己美丽的生活。
对当代陶艺特点和发展潮流的认识
现代陶艺是伴随二十世纪现代艺术运动而产生的,在八十年代初,中国现代艺术掀起了一场新艺术形式的革新运动萌芽,陶瓷艺术领域也引发了一场革命,力图改革传统陶艺的固有模式,从根本上远离实用功能的障碍和创作形式的雷同,以往的思想方式和审美观念逐步走向开放、自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创作局面。现代陶艺不仅仅是对传统陶艺的一创作比较少的受到制约,更多的是尽情发挥,按着作者的意愿去完成作品的构思和制作因而在欣赏陶艺作品时,比较直观地看到有的作者冷静理智地追求严谨规整的秩序感:有的作者热情奔放地表现自由自在的形式变化,凡此种种,丰富多彩,构成了多样的陶艺世界。可以说现代陶艺作品把作者的思想愿望和所要阐述给人们的东西都体现的淋漓尽致种视觉改变,更是现代人丰富情感对泥与火的注入。对现代艺术更加观念化,更加个性化的趋势中,现代陶艺亦在抛却过去的束缚,独立地思考与发现。“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新时期以来我们国家的现代陶艺发展情况,在创作上大体呈现“惟美”、“惟理”和“惟物”三种相对流向,它谈的都是一种感觉,一种不可言传的度。现代陶艺不但是一们并存共进、交织互动,构成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基本格局 门艺术创作,同时也是一门精深的技术,艺术和技术是互为关联的。技进化而为艺,因技而得道,精湛的陶瓷工艺技术,和整体风貌“惟美”流,其中心在于追求带有一定变形性和抽象性,符合规律的和谐形式结构,专注于形式美。这种风格反映了人的一般审美心态,深得社会的赞赏。“惟理”流,主张沿着心灵的轨迹去思索,以形和色构筑来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艺术。现代陶艺发展迅速,陶艺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已明显区别于传统陶艺。艺术家个性特征、文化意识、制作技巧与陶艺作品获得成功密切相关,本文从社会氛围、生活需要、价值取向、创作理念诸方面探究现代陶艺设计中体现出的艺术特色、文化品味示深度思考的精神气氛。而典型的“惟物”流却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失落感和强烈的补偿要求,陶艺家所希望的不是局限于现实我的对象化,而专注于单纯的身心“感悟”,体味朴素而真实的感性存在。目前,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和社会属性,以给陶艺创作带来启发,并且深入到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如何鉴赏商代陶瓷作文
如何鉴赏商代陶瓷作文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鉴赏商代陶瓷,这可是个相当有趣的话题。
首先呢,咱们得看看这陶瓷的造型。
商代陶瓷的造型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的像个胖嘟嘟的罐子,有的像个细长的瓶子。
要是造型独特、比例协调,那
可就是个不错的宝贝。
比如说,有个陶鬲,它的三条腿稳稳当当,肚子鼓鼓的,就像个大力士叉着腰站在那,这种造型充满了力量感,那就是好造型!
再瞧瞧它的纹饰。
商代陶瓷的纹饰那可都是古人的小心思。
有的刻着神秘
的图案,有的画着简单的线条。
要是这纹饰清晰、精美,还能讲出点故事来,
那就厉害了。
比如说,有个陶罐上刻着像云一样的纹路,仿佛在告诉你,这罐
子曾经装着神仙才能享用的宝贝。
然后呢,得看看这陶瓷的质地。
摸摸它,感受一下是不是光滑细腻。
要是
表面坑坑洼洼,像月球表面一样,那可就不太妙啦。
好的质地应该是坚固耐用,没有裂缝和瑕疵,就像一个强壮的战士,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还有颜色也很重要哦!商代陶瓷的颜色一般比较古朴,没有那种花花绿绿的。
要是颜色均匀、自然,不像是被人乱涂乱画上去的,那就很棒。
比如说,
那种土黄色,看起来就很有历史的韵味。
咱们得了解了解它的背景。
知道这陶瓷是从哪儿来的,在当时是用来干啥的。
要是它曾经在某位大王的餐桌上出现过,那身价可就不一样啦!
鉴赏商代陶瓷就像是和古人对话,要用心去感受它们的美,去聆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朋友们,下次看到商代陶瓷,可别只是走马观花,试试用这些方法去欣赏欣赏,说不定会有惊喜哦!。
古代瓷窑鉴赏论文4000字
古代瓷窑鉴赏论文4000字篇一:中国古代陶瓷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陶瓷鉴赏自动化姓名:** 学号:***摘要: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
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
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
今天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让我们子孙后代知道“china”来自哪里。
论文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发展前景一:陶瓷简介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xx 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
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
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二:陶瓷的发展史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
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商代陶瓷的鉴赏作文
商代陶瓷的鉴赏作文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商代陶瓷,一起探索一下这些古老宝贝的魅力。
说起商代陶瓷,那可真是历史的见证者。
想象一下,几千年前的人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把一堆泥土变成了精美的陶瓷,这得多厉害啊!
咱们先瞧瞧商代陶瓷的造型。
有的像个圆滚滚的罐子,肚子大大的,好像藏了不少宝贝;有的像个细长的瓶子,身姿婀娜,仿佛在翩翩起舞。
这些造型虽然没有现代陶瓷那么复杂多样,但却有着一种古朴、纯真的美,就像一个素颜的美女,不施粉黛却依然动人。
再看看那上面的图案和纹饰。
有的是简单的线条,像是随意勾勒出来的,但又透着一种神秘的韵味;有的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让人忍不住猜测它们到底代表着什么。
也许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许是对神灵的敬畏,总之充满了故事。
商代陶瓷的色彩也很有特点。
不像现在的陶瓷色彩鲜艳夺目,它们大多是比较素雅的颜色,土黄、褐黑之类的。
但这种朴素反而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安静地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而且啊,你知道吗?这些商代陶瓷可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
不像现在机器生产的东西,千篇一律。
当你拿起一件商代陶瓷,感受着它的重量,抚摸着它的表面,仿佛能穿越时空,和几千年前的工匠们来一场心灵的对话。
怎么样,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商代陶瓷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吧!。
新时期陶瓷鉴赏作文
新时期陶瓷鉴赏作文Ceramics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human history, both as a functional object and as a form of art. 陶瓷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一种功能性物品,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Dating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ceramics have been u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from cooking vessels to decorative objects. 数千年来,陶瓷被用于各种用途,从烹饪容器到装饰物品。
In the modern era, ceramic art has evolved into a sophisticated form of expression, with artists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and styles. 在现代,陶瓷艺术已经发展成一种复杂的表现形式,艺术家们不断挑战传统技术和风格的边界。
One aspect of ceramic appreciation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clay, glazes, and firing techniques used in the creation of ceramic objects. 了解陶瓷制品中使用的不同陶土、釉料和烧制技术是陶瓷鉴赏的一个方面。
Each piece of ceramic art carries the imprint of its maker, reflecting their skill, creativity, and artistic vision. 每一件陶瓷艺术品都承载着作者的印记,反映出他们的技巧、创造力和艺术视野。
新时期陶瓷鉴赏作文
新时期陶瓷鉴赏作文英文回答:Ceramic appreciation in the new era is an interesting topic. As a ceramic enthusiast, I ha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the beauty and craftsmanship of ceramics. In my opinion, the new era has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eramic art, both in terms of techniques and styles.Firstly, the new era has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ceramic technique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rtists are now able to experiment with new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resulting in unique and unconventional ceramic pieces. For example, some artists are using 3D printing to create intricate ceramic sculptures,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traditional ceramic art. This fusion of technology and craftsmanship adds a modern touch to ceramic art, making it more dynamic and contemporary.Secondly, the new era has also brought about adiversity of styles in ceramic art. Traditional ceramic art often focused on depicting natural scenes or traditional motifs. However, in the new era, artists are exploring new themes and concepts, reflecting the changing soci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For instance, some ceramic artists are using ceramics to convey social and political messages, addressing issu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This shift in focus adds depth and meaning to ceramic art, making it more thought-provoking and relevant.Furthermore, the new era has also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 a global ceramic community. With the advent of social media and online platforms, ceramic artist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can now connect and sharetheir works with a wider audience. This exchange of ideas and experiences has enriched the ceramic art scene, leading to cross-cultural collaborations and the blending of different artistic traditions. As a result, ceramic art in the new era has become more diverse and inclusive,reflecting the global natur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中文回答:陶瓷在新时期的鉴赏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陶瓷鉴赏论文
陶瓷鉴赏论文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青花瓷鉴赏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电气12-09姓名:田福粮学号:3摘要:瓷器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国的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瓷器,并赋予它生命,让它高雅而又朴素,全身都焕发着美得光芒。
出于对瓷器的喜爱,我选择了中国历代名瓷识鉴选修课,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中国古瓷器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我最喜爱的是青花瓷,我觉得它是最美的。
我通过对青花瓷的工艺制作,历史发展,艺术价值的了解,对青花瓷进行初步的鉴赏。
关键词:青花瓷寓意、制作及其特点、发展演变、鉴赏1、青花瓷寓意青花瓷是我国古代陶瓷中产量最大,绘画题材最广泛的品种,也是人民最喜闻乐见的品种之一。
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
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
”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
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感到美不可言。
青花瓷器里属瓶类最经典:梅瓶提气于胸,是体态圆润的妇;柳叶瓶纤柔沉静,是尚且待字闺中的少女;玉壶春瓶雍容富态,肚腹微显,似风韵犹存的徐娘;直颈瓶纹饰大多淡雅清扬,秀拙相蕴,恰恰是纯粹的文人气质。
2、青花瓷的制作及特点青花瓷器,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钻的钻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蓝色图案。
青花瓷是应用颜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青花瓷始于唐代。
唐代青花:大多以中锋用笔,少有侧锋,运笔速度较缓,提按有力,线条厚重、不浮,有些图案似以秃笔所为。
画面安排突出装饰性,多用连续纹样,目前尚未见人物、花乌、山水纹样出现,一般为较简单的花叶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鉴赏论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青花瓷鉴赏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电气12-09姓名:田福粮学号:3摘要:瓷器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国的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瓷器,并赋予它生命,让它高雅而又朴素,全身都焕发着美得光芒。
出于对瓷器的喜爱,我选择了中国历代名瓷识鉴选修课,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中国古瓷器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我最喜爱的是青花瓷,我觉得它是最美的。
我通过对青花瓷的工艺制作,历史发展,艺术价值的了解,对青花瓷进行初步的鉴赏。
关键词:青花瓷寓意、制作及其特点、发展演变、鉴赏1、青花瓷寓意青花瓷是我国古代陶瓷中产量最大,绘画题材最广泛的品种,也是人民最喜闻乐见的品种之一。
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
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
”青花瓷虽然色泽单一,但看来并不觉得单调。
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浓抹淡施、粗细有致;或刻意求工,层次分明;或寥寥数笔,都感到美不可言。
青花瓷器里属瓶类最经典:梅瓶提气于胸,是体态圆润的妇;柳叶瓶纤柔沉静,是尚且待字闺中的少女;玉壶春瓶雍容富态,肚腹微显,似风韵犹存的徐娘;直颈瓶纹饰大多淡雅清扬,秀拙相蕴,恰恰是纯粹的文人气质。
2、青花瓷的制作及特点青花瓷器,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钻的钻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蓝色图案。
青花瓷是应用颜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青花瓷始于唐代。
唐代青花:大多以中锋用笔,少有侧锋,运笔速度较缓,提按有力,线条厚重、不浮,有些图案似以秃笔所为。
画面安排突出装饰性,多用连续纹样,目前尚未见人物、花乌、山水纹样出现,一般为较简单的花叶图。
此时期所用钻料呈色淳正,颜色蓝艳,为进口料。
元代民窑青花:一般泛指当时所产中小型器物,其用笔一般使用中锋,线条有粗细之分及粗细线并用者,均十分劲道,有弹性,似以狼或兼豪所为。
画面安排普遍着重装饰性,折枝花卉大量出现,有菊、桅、梅、竹、蕉等题材,人物故事及动物纹样也十分成熟,但基本无多人物场景的出现。
出现模印刻划与青花组合装饰手法青花瓷色泽多淡雅,有些卵白釉下青花瓷则显灰暗涩塞。
青花浓重处往往有铁锈斑泛出。
明代民窑青花:总的来看其用笔规律从早期的劲挺厚重走向软弱,从粗壮走向劲细,从自由走向拘谨,从犀利走向回滑。
同样是中锋用笔,由早期的一笔点染至天顺成化转成勾勒谊染,弘治正德后泛用此法,画面效果更为丰富,但也有不少作品主题不显,凌乱有加。
晚期以后笔法两极分化,细路民窑勾勒谊染十分到位,形正色美。
另一类笔法荒率,渲染如泼,气韵不收.. 明早期用笔劲毫态意,气势如虹,中期以后似用羊毫,润中带刚,晚期又用硬毫,细劲横陈,以短毫分水,青色弥漫.. 万历时期出现一种特殊的硬笔瓷画,出现于瓶、炉、堆、盘等器物上,开淡描青花之先。
明代民窑产品的青花色泽除早期洪武一朝多较灰涩外,永宣后一般均较为稳定、深沉,其中精者明亮青蓝、微泛紫光。
中期后用陡塘青,精者平衡淡雅,粗者灰暗不清,带有杂质。
晚期青花精者幽者可爱,掺回青者蓝艳泛紫,粗者则青色狼籍,深浅不分。
清代青瓷顺治时期,精粗不一,粗者居多,然而气沉韵厚,主题突显,康乾至雍正,由粗放向精致秀润转化,视觉冲击逐弱,器物远观不如近玩。
乾嘉以后,瓷画生气渐失,萎靡之感更盛,构图繁琐散乱,突出华饰,堆砌硬造,某些俗物几不能赌。
清代青花色泽可分四期,顺治一朝幽蓝与灰蓝兼有,前者一般在细瓷上。
康熙至雍正朝,瓷绘发色由粗转精,由灰转正,特别是康熙中期以后所用的翠毛蓝、彩分五色,可称青花发色的极致。
乾嘉之际,青花发色浓艳、沉着、有些兰艳泛紫。
道光以后,青花瓷色泽漂浮无根,正色极少。
只有光绪时期细瓷青花花色尚可远观,近看则亦是无木可缘,乏善可陈。
雍正青花的色泽幽静淡雅,但有的青花有晕散现象。
乾隆早期青花制品很难与雍正朝区分。
中期以后偏于青亮而无晕散感。
光绪初年曾大量烧造官窑瓷器,使一度衰落的青花瓷显得生机勃发。
3、青花瓷的发展演变有人认为在商代就有,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唐代时河南省的巩县窑就有原始青花制作。
那时候的很粗糙,就是表面上有一些玻璃质的东西,所以有的专家说这种瓷器应该叫原始瓷,但也有的专家认为这是陶器中偶尔出现的。
至于到底是怎么出现的,总之原始瓷是在两晋之前产生的,叫原始青瓷。
到了两晋以后,开始出现了白釉、酱釉,以及唐代的秘色瓷和湖南长沙的釉下彩,还有宋代的五大名窑,都是人工将颜色做到瓷器上,是人可以控制的。
这些在收藏界叫老窑瓷。
到元代时就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及红绿彩。
今天我们所说青花瓷,有的专家认为青花瓷产生在唐代,也有人认为产生在宋代。
到元代,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
咱们现代的收藏者大多数收的是元、明、清的瓷器。
近百年的瓷器叫新瓷。
从瓷器上来讲,有单色釉、彩绘釉。
彩绘中青花瓷是数量最多的,从元代到清代直到现在近700年中,青花瓷是瓷器中的主流。
清代是青花瓷走向衰落的一个时代,只是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在工艺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一次回光返照,乾隆以后几乎不见精品,之后再也没有辉煌过。
4、鉴赏青花瓷明代开国的皇帝朱元璋定年号为洪武,所以洪武时的青花瓷叫洪武瓷。
元末明初瓷器生产多于继承少于发展。
此时的青料都是国产的,呈色的基调是淡蓝色,但由于质量与提纯不是很好,所以淡蓝之中泛灰暗的色调。
到了元代江西景德镇已能生产装饰精致的产品了。
明代青花瓷在元代基础上更是光彩夺目,无论是景德镇的官窑,还是名地民窑,都不乏有精美之作。
特别是永乐、宣德和成化、嘉靖及万历朝官窑烧制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装饰丰富而着名于世。
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对瓷器都十分嗜好,并经常提出对质地、画面的改进意见,而且改善了景德镇瓷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青花瓷的制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色泽青翠光艳,清新明快,层次清晰,尤其是蓝色像蓝宝石一样鲜艳明亮,晶莹光润。
然而到了乾隆后期,青花瓷的工艺制作日益衰落。
出神人化的青花瓷,受到世界各地爱好者的欢迎。
讲青花瓷必须先提青花料,青花料的使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明初特别是早期的永乐、宣德时期以花色浓艳的进口料“苏泥勃青”为主;从成化到正德的明代中期,则以发色淡雅幽蓝的国产料“平等青”为主;嘉靖后以发色蓝中泛紫蓝的“回青料”为主。
花料中蓝色的是氧化钻,属于釉下彩,其制作工艺简单讲就是把坯拉到青花瓷的制作方法。
而作为鉴赏常常采用“九方五法”。
“九方”是指胎、型、釉、彩、绘、足、款、社会和神。
“五法”是闻、问、望、切、听。
在九个方面中,我们着重介绍第四方面就是彩。
而已故的着名瓷器鉴定家孙该洲老先生,把青花的颜色分出了二十几种。
因为在数百年中,青花瓷生产是主流,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不同历史阶段的青料来源和质地不同,再加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青花瓷的发色的质量、呈色的色调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正因这样,青花所呈现的质量、色调、风格必定有明显的差别,艺术效果也必然出现强烈的时代特征。
这些特征差异为鉴定青花瓷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所以鉴定者对青料来源、品位、发色、呈色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是鉴定青花的基础。
苏料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到了明正德的时候,就开始有人仿制。
明代的后期、清代、民国,一直到了今天,都有人仿制。
那么,对于这个苏料到底怎么样来断定它,就三点。
第一,就是看这个黑斑的斑痕是不是自然。
第二,就是这个黑斑是不是深人胎骨。
第三,看迎光侧视有没有锡一样的颜色。
这三点请大家能注意。
成化时期的瓷器,大多数青花的艺术效果是淡雅柔和、缥缈脱俗的这么一种风格。
这个时期所使用的青料的名称叫作平等青,也叫坡塘青。
这种青料产于江西瑞州。
产生这种平等青青花艺术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种青料的含铁量少,而锰的含量相对来讲比较多发色稳定,或者趋于稳定,没有飘浮感;呈色是蓝泛青灰。
这个时期瓷器的胎子是洁白的,釉儿是,用平等青就可以画出比较细的纹饰来了。
所以色泽显得谈猫、柔和,给人一种云遗雾障、若隐若砚的缭纱的感觉,使人感到这个成化瓷有一种神秘感。
成化民窑器精品比官窑器还难得,尤其是后面这个款子,写的是“大明成化年造”。
它的字体比较潦草,也不规整。
成化瓷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很重要。
在瓷器鉴赏当中有一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也就是对于瓷器来说明朝最好的就是成化瓷,清朝最好的是雍正瓷。
明中期的平等青有三点:第一,关于刚才讲的气泡问题。
第二,胎色。
由于烧制的工艺不同,胎色也不同。
一般讲,明代的胎色是肉红色,清代的是青白色。
你对着阳光看,胎子厚的看不见,薄的完全可以看见。
凡是明代的里边泛的都是肉红色,清代的是青白色,这就是明代瓷器和清代瓷器胎色的不同。
第三,关于内折角。
内折角就是底面与足墙的夹角。
这个夹角里边有积釉,就是上釉的时候积得比较多,多了以后就呈现出一种虾青色。
这是明代中期以前经常出现的,现在的仿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仿品的积釉与真品的积釉有两点不同。
第一,它不是虾青色而是淡绿色,即使能接近虾青色也是泛绿的。
第二,明代虾青色的线有些窄,而后仿的比较宽。
正德一朝的瓷器生产还是继承了成化的遗风。
从青花瓷来讲,正德前期的瓷器与弘治瓷器基本相似,只不过正德时期的黑斑显得更多一些,平等青也没有了。
此时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青料,一种叫回青,另一种叫石子青。
在明瓷器史上一个突出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形,文饰也增加了。
民窑的精品和官窑器基本相似,最为突出的就是使用了回青。
一种新的瓷器绘画技法,叫“双沟填色”,是成化时期出现的。
就是先画两条线,颜色较重,再在两条线间添上较浅的颜色。
到了景德镇就叫“混水”。
成化时期由于“双沟填色”的绘画技法刚出现,所以还不成熟,那时的双沟填色填的几乎与勾勒的颜色一致,有时分不清。
到了隆庆时期,技法与配料都已经成熟,画的最好的是隆庆朝时期的。
隆庆时的选料、精炼的技术都很纯熟了,所以青料的花色是纯正稳定,呈色是蓝中泛紫,色调浓重鲜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它的线条非常流利自如,轮廓线与填色的色调非常协调,修胎也很规整。
釉色是白泛微青,釉层微厚,釉面细润,光洁平整。
器足内是六字双行的“大明隆庆年造”楷书款,中锋运笔,顿挫有力,结构庄重严谨。
参考文献:[1]程金城.《中国陶瓷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陈德富.《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陈文平.《中国古陶瓷鉴赏》..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版[4]傅正初.《瓷器鉴赏》. 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