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临床检查及各项试验
骨科临床检查完整版本
![骨科临床检查完整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d638f8eacc175527062208b3.png)
健腿抬高试验(Fajersztajn征):抬高 健腿时,患腿出现疼痛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75 075
轴位牵引试验:行骨盆或健 肢牵引时,患肢疼痛减轻
腘神经压迫试验:屈髋屈膝 各90°,在腘窝压迫腘神经, 出现放射痛
编辑版pppt
活动与疼痛的关系
时间:休息不痛活动痛—损伤 夜痛:肿瘤、结核 间歇性跛行:神经性/血管性 方向:全方位(关节内);某一
方向(韧带、肌腱损伤) 滑脱/交锁:游离体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41 040
活动与疼痛的关系
痛弧:冈上肌腱炎、肩锁关节、腰椎 间盘突出症
抗阻力肌肉收缩痛:肌腱损伤、外上 髁炎、梨状肌综合征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20 019
Otto 氏征 Schaube编r辑氏版征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21 020
髋关节
平卧,腰放平,双 侧髂前上棘水平, 下肢自然伸直且垂 直于髂前上棘连线, 髌骨向前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22 021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23 022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82 083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83 084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84 085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85 086
编辑版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86 087
梨状肌试验:俯卧,伸髋屈膝被动内旋髋关 节或抗阻力外旋,出现下肢放射痛,为阳性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骨pppt
骨科临床检查法7 006
骨科临床检查及各项试验
![骨科临床检查及各项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d152d90a0242a8956aece476.png)
骨科临床检讨一.骨科检讨的内容: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西医检讨:视触叩听骨研所沿用的七字方针:视.触.叩.听.动.量.特视:看整体,看局部,看姿态,看步态,看畸形,看肿块,看色彩,看溃疡,看肿胀与萎缩触:皮肤温度;压痛;肿块肿胀;摩擦感,肌力.触摸局部与相干部位.压痛点.肿物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相干身分;肌肉的重要度;肢体的平常活动.摩擦感;叩:叩击病变局部及相干部位.懂得痛苦悲伤.放射痛以及相干反响.肢体的纵轴叩击痛(传导痛)听:活动肢体关节,懂得是否有平常响声.捻发音.摩擦音动:颈腰椎.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关节活动规模测量:中立位0º法.邻肢夹角法量:测量肢体的长度.周径.轴线.力线特:特别检讨.指各类“征”.“实验”, 肌力检讨,以及神经反射检讨二.颈椎检讨看病人颈椎的姿态触摸颈椎:肌肉重要痉挛.肿物情形压痛点检讨:断定不合节段病变颈椎活动规模: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各约45º特别检讨:1.颈椎间孔挤压实验:患者正坐位,头向患侧的侧后方竖直,大夫双手抱住头顶,沿颈部纵轴向下施加压力,若引起患者颈部痛苦悲伤或伴随上肢放射痛,则为阳性.多提醒为颈椎病.2.叩顶实验:患者正坐位,颈.胸.腰挺直,下颏内收;大夫一手掌紧贴在患者头顶,另一手握空拳轻缓叩击一手手背,若引起患者颈部痛苦悲伤或伴随上肢放射痛,则为阳性.多提醒为颈椎病.3.屈颈实验:患者仰卧,大夫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托住患者后脑部并主动前屈头颈,如下颏不克不及触及胸骨柄且有阻力和痛苦悲伤,则提醒阳性.在临床上除颈椎病.腰椎间盘凸起症外,特别多见于脑膜炎.脑膜刺激性病变.以及其他神经体系疾患.4.臂丛神经牵拉实验:患者危坐,大夫用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向外下方牵拉,若引起患肢麻痹或痛苦悲伤者即为阳性.多提醒为颈椎病.三.腰背及骶椎看姿态.步态,有否侧弯.驼背.圆背畸形.平腰.腰肌重要度.腰骶部压痛.放射痛腰椎活动规模:前屈90º.后伸及阁下侧屈各30º.阁下旋各约30 ~ 45º特别检讨:1.腰椎过屈实验:平卧位,双下肢极端愚昧,大夫按压愚昧的下肢,使脊柱过度愚昧,有痛苦悲伤的为阳性,把柄相当于病变部位.2.腰椎过伸实验:俯卧位,大夫一手按压腰部,另手托起伸直的下肢,使髋.腰过伸,痛苦悲伤者为阳性.3.拾物实验:对不克不及合营检讨的患儿,可在地上放物品,嘱患儿去拾捡,如患儿拾物时只能愚昧两膝.双髋,而不克不及哈腰者为阳性.多见于有骶棘肌痉挛.脊柱柔软或活动时痛苦悲伤者.4.儿童腰部伸展实验:患儿俯卧,大夫将患儿双小腿提起,正常儿童腰部柔嫩,后伸自如,无痛苦悲伤反响.如有脊柱结核的患儿,腰部呈柔软状,并随臀部举高分开床面,且有痛苦悲伤.5.股神经牵拉实验:患者俯卧位,膝愚昧90°,大夫将小腿上提或主动使膝关节愚昧,消失有沿股神经(大腿前面)放射性痛苦悲伤者,为阳性.见于腰3/4椎间盘凸起症.6.直腿举高实验:患者仰卧,检讨者一手托患者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迟缓举高患肢,如在60º规模内即消失坐骨神经的放射痛,称为直腿举高实验的阳性.在直腿举高实验的阳性时迟缓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掉后,再将踝关节主动背屈,如再度消失放射痛,则称为增强实验阳性.此两个实验阳性为腰椎间盘凸起症的重要诊断根据.7.健侧直腿举高实验:当检讨直腿举高实验后,用同样办法检讨健侧,如引出患肢坐骨神经放射痛者为阳性.多见于腰椎间盘凸起症.四.骨盆1.骨盆分别/挤压实验:患者仰卧位,大夫用双手分别按压在双侧髂嵴上,并用力向外下方挤压,称为骨盆分别实验.反之,用双手将两骼骨翼向中间相对挤压,称为骨盆挤压实验.若能诱发出痛苦悲伤者,为阳性,见于骨盆环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五.上肢1.搭肩实验:又称杜加氏征(Dugas sign).肩关节脱位患者,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切近胸壁,即为阳性.2.直尺实验:又称汉密尔顿(Hamilton)征.用一根直尺置于上臂外侧,先接近肱骨外上髁部,后接近上臂皮肤.若上端贴于大结节即为正常(阴性);若接近肩峰时,则为阳性,解释肱骨头向前内脱位.3.方肩畸形:肱骨头向前内脱位.4.肱二头肌长头重要实验:又称亚加森(Yargason)征.嘱患者愚昧肘关节,前臂外旋(旋后),让病人抗阻力地屈肘及前臂旋后,若二头肌腱结节间沟处痛苦悲伤为阳性,解释有二头肌长头腱鞘炎.5.握拳尺偏实验:患侧拇指握于掌心,使腕关节主动尺偏,桡骨茎突处痛苦悲伤为阳性.为桡骨茎突狭小性腱鞘炎的典范体征.六.髋关节髋关节活动度检讨: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髌骨向上.愚昧:130°~140°,后伸:10°~15°,外展:30°~45°,内收:20°~30°,内旋:40°~50°,外旋:30°~40°特别检讨:1. 托马斯征(Thomas sign):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愚昧健侧髋膝,并使腰部贴于床面,若患肢主动举高屈膝分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床面接触则腰部前凸时,称托马斯征阳性.见于髋部病变和髂腰肌挛缩.2.高芬(Gauvain)征:又称大腿滚动实验.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讨者以手掌轻搓大腿,使大腿内.外扭转滚动.若该髋关节疾痛苦悲伤.活动受限,即为阳性.提醒可能有髋关节炎症.结核.股骨头坏逝世.髋部骨折等.3.“4”字实验:患者仰卧,嘱患肢屈髋屈膝并外旋髋关节,使其外踝置于健侧下肢膝关节上部,形如“4”字.若无法完成“4”字动作而髋部痛苦悲伤者,为髋关节病变.若能完成“4”动作时,大夫一手压对侧的髂前上棘,另一手将患肢膝关节下压,如消失骶髂关节部痛苦悲伤,则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病变.4. 髋关节过伸实验:患者俯卧,检讨者一手压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将患侧膝关节屈至90°,握住踝部,向上提起,使髋关节过伸,此时必扭动骶髂关节,如有痛苦悲伤即为阳性,此实验可同时检讨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的病变,意义同“4”字实验.5.单腿自力实验:又称臀中肌实验.全登兰堡(Trendelenburg)实验.患者竖立,背向大夫,患肢屈髋屈膝上提,用健肢单独站立.正常时,骨盆向健侧竖直,患侧臀皱襞向上提起,称为阴性.同法使患肢单独站立,如发明健侧骨盆及臀皱襞降低,即为阳性,见于髋关节病变不稳如先本性髋关节脱位,或臀中肌麻痹.任何使臀中肌无力的疾病均可使这一体征消失阳性.6.千里镜实验:又称套叠征.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大夫一手握住小腿,沿身材纵轴向上推;另一手摸着同侧大粗隆,此触及有活塞样活动感,为阳性.见于先本性髋关节脱位,尤以幼儿体征更为显著.7.欧特拉尼(Ortolani)实验:患者仰卧,髋.膝愚昧各90°,检讨者一手拇指放在腹股沟下方大腿内侧,余指放在大粗隆部位;另一手握住对侧下肢以稳固骨盆.检讨时先用拇指向外侧推,同时沿股骨纵轴加压,并将大腿轻度内收.如有先本性髋脱位,则股骨头向后上脱出并发出弹响;然后再外展大腿,同时用中指向前内顶压大粗隆,股骨头便复位,当它滑过髋臼后缘时,又发出弹响,即为阳性.实用于6~12月婴儿先本性髋脱位的早期诊断.8.蛙式实验:又称双髋外展实验,用于婴儿.患儿仰卧,检讨者搀扶患者两侧膝部,将双侧髋.膝关节均愚昧90°,再作双髋外展外旋动作,呈蛙式位.如一侧或双侧大腿不克不及平落于床面,即为阳性,解释髋关节外展受限.多见于先本性髋脱位.9.屈膝屈髋分腿实验:患者仰卧,双下肢愚昧外旋,两足底相对,大夫两手分别置于膝做双膝分腿动作,消失股内侧痛苦悲伤,为阳性,提醒内收肌痉挛.毁伤.10.艾利斯(Allis)征:又称下肢短缩实验.患者仰卧,双髋双膝愚昧,两足跟并齐平放于床面上,正常者两膝极点应当处在统一程度.如一侧膝低于对侧膝,即为阳性,解释患肢有短缩(股骨或胫.腓骨短缩),或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短缩.11.髂胫束挛缩实验:又称欧伯(Ober)实验.患者侧卧,健肢鄙人并屈髋屈膝,检讨者站在患者面前,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肢踝部,先屈膝到90°,然后将髋关节外展后伸,再放松握踝之手,让患肢天然下落.如有髂胫束挛缩,则患肢可主动地保持在外展位,则为阳性.12.足跟叩击实验: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大夫以一手将患肢略作举高,另一手沿体纵轴叩击其足跟,若髋部产生震痛,为阳性,见于髋部骨折.炎症.下肢其他部位骨折可见响应部位震痛.13.下肢中立位实验: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大夫用手平托患肢足跟,足呈外旋位为阳性,见于股骨颈骨折.14.股骨大粗隆地位测量的特别检讨(1)内拉通(Nelaton)线:患者仰卧,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画连续线,正常人此线经由大粗隆的顶部,若大粗隆顶部在该线上方或下方大于1cm,则暗示有病理变更.(2)布来安(Bryant)三角:又称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程度距离.患者仰卧,自髂前上棘向床面作一垂线,再由大粗隆极点作一程度线,两线的交点与大粗隆极点间的距离:正常人是5cm阁下.与健侧比较,若大粗隆上移或下移,则此距离比健侧缩短或延伸.(3)休马克(Schoemaker)线与卡普兰(kaplan)交点:仰卧,两髋伸直中立位,从大粗隆尖经由髂前上棘引一向线到腹壁,此线称休马克线.正常者两线应在脐部或脐以上交叉,两线的交点称Kaplan交点.如一侧大粗隆向上移位,则此点位于对侧脐下,解释股骨头.颈有缩短性病变.如股骨颈骨折.七.膝关节外不雅关节是否有畸形(表里翻.愚昧挛缩),下肢肌肉萎缩情形压痛的部位:膝关节活动度检讨:愚昧120°~150°,过伸5°~10°,内旋约10°,外旋约20°特别检讨:1.浮髌实验:患者仰卧位,患肢伸直放松,大夫一手虎口对着髌骨上缘,手掌压在髌上囊上,使关节积液分散在髌骨之下,另一手食指以垂直偏向挤压髌骨,并敏捷摊开.如感到髌骨浮动或有撞击股骨髁的感到,即为阳性,提醒膝关节内有积液.2.髌股研磨实验:患者仰卧,患肢伸直放松,大夫用一手按压住髌骨,并使其在股骨髁关节面上作高低及阁下的移动,如有摩擦音或患者感到痛苦悲伤,则为阳性,提醒髌骨软化症.3.麦氏(Mc Murray)征:又称盘旋研磨实验.月板弹响实验.患者仰卧,大夫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另一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摸住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间隙,先使膝关节极端愚昧,然后将小腿内收.外旋(或内旋),并逐渐伸直膝关节,此时内侧膝关节痛苦悲伤或有弹响,解释内侧半月板毁伤.反之使小腿外展.内旋(或外旋),再逐渐伸直膝关节,如有外侧膝关节痛苦悲伤或弹响,解释外侧半月板毁伤. 4.研磨实验:此实验为辨别侧副韧带毁伤与半月板毁伤的办法.患者俯卧位,下肢伸直,患膝愚昧90°,一助手固定大腿,大夫双手握住足踝沿小腿纵轴提起小腿,并表里扭转,此时侧副韧带处于重要状况,如有毁伤,在扭转时会引起痛苦悲伤,提醒侧副韧带毁伤.另一办法是大夫双手按压足部,并表里扭转小腿,若消失痛苦悲伤,提醒半月板毁伤.5.侧向挤压实验:患者仰卧,伸直下肢,大夫一手握住踝关节向外侧施加压力,另一手在膝关节作向内侧加压,使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推却外翻张力,如有痛苦悲伤或有侧方活动,则为阳性,提醒内侧副韧带毁伤.如作相反偏向施加压力,使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推却内翻张力,此时有痛苦悲伤或侧方活动,提醒外侧副韧带毁伤.6.抽屉实验:患者仰卧,屈膝90°,足平放于床上,大夫可坐在患者的足部,以稳固其足,双手握住小腿上端作前拉后推的动作,如小腿上端能向前拉动,解释前交叉韧带毁伤;如小腿上端能向后推进测解释后交叉韧带毁伤.7.莱切曼实验(Lachman):平卧位,膝愚昧15º阁下,一手抓住大腿,另一手握持小腿,将胫骨向前.后推移,留意移动程度,超出0.5cm为阳性,提醒前后交叉韧带毁伤,此法较抽屉实验检出阳性率高.8.膝关节过伸实验: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大夫一手抬起小腿,另一手按压住膝部,使膝关节消失主动过伸活动,如有痛苦悲伤为阳性.可见于半月板前角毁伤.股骨髁软骨毁伤或脂肪垫毁伤.肥厚等.9.交锁征:当活动膝关节时,忽然在某一角度感有物体嵌入膝关节而屈伸不得.不克不及活动,伴随痛苦悲伤.在迟缓活动膝关节后痛苦悲伤缓解,关节恢回生动功效,称之“解锁”.见于半月板毁伤.关节内游离体.八.踝关节与足足部罕有畸形:扁平足.马蹄足.内翻足.外翻足.跟足.高金莲.拇趾外翻.锤状趾.踝关节与足活动度检讨:踝关节中立位为足与小腿间呈90°角,而无足内翻或外翻.踝关节:背屈20°~ 30°,跖屈40°~ 50°.距下关节:内翻30°,外翻30°~ 35°.跖趾关节:以拇趾为最重要,正常背伸约45°,跖屈30°~ 40°特别检讨1.捏小腿三头肌实验:患者俯卧,足垂床缘下,大夫用手捏患肢小腿三头肌肌腹,正常时可产生足跖屈,如无足跖屈为阳性,提醒跟腱断裂.2.足前横向挤压实验:患者仰卧,大夫用双手对患足前部两侧作横向用力挤压,如消失痛苦悲伤为阳性,提醒可能有跖骨骨折.跖间肌毁伤等.九.骨伤科神经体系检讨1.感到:主如果痛觉感到的评定,可分为感到正常.感到过敏(增高).感到迟钝(减退).感到损掉(缺少)几种.要记载感到平常的具体部位. 2.肌力:是检讨患者肌肉主动活动力气的一种办法.肌力的测定可分为0~5级,共六级:0 级肌肉完整麻痹,触诊肌肉完整无压缩力Ⅰ级肌肉有主动压缩力,但不克不及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稍微压缩)Ⅱ级可以带动关节程度活动,但不克不及反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Ⅲ级能反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克不及反抗阻力(肢体可以战胜地心接收力,能抬离床面)Ⅳ级能反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反抗外界阻力的活动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活动自如)3.反射:(1)浅反射:是刺激体表皮肤所引起的反射.浅反射消掉标明由体表感触感染器至中枢的反射弧中止.经常应用的浅反射及其响应的神经节段为:腹壁反射(T7~11).提睾反射(腰1~2).肛门反射(骶5).(2)深反射:用叩诊锤敲打恰当的腱或肌肉导致肌肉短促牵张所引起的反射.经常应用的有:肱二头肌腱反射(C5,6).桡骨膜反射(C5,6).肱三头肌腱反射(C7,8).膝腱反射(L2~4).跟腱反射(S1,2)临床上对深反射活泼程度的暗示平日是:反射损掉(-).反射削弱(+).反射正常(++).反射活泼(+++).反射亢进(++++).(3)病理反射:用(阴性).(阳性)暗示.经常应用的有: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夏道克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髌阵挛.踝阵挛.。
骨科临床查体
![骨科临床查体](https://img.taocdn.com/s3/m/b4b691eb0975f46527d3e12e.png)
胸腰部检查
1.胸廓挤压试验 患者取站、坐或卧位,医生两手在胸部一侧的前后对称位 或胸廓两侧的左右对称位作轻轻挤压胸廓动作,若损伤部位出现明显的疼痛, 即为阳性征。提示有肋骨的骨折。 2.屈颈试验 患者仰卧,医生一手置于病人头部枕后,一手置于病人胸前, 然后将患者头部前屈,若出现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即为阳性征。颈部前屈时可 使脊髓在椎管内上升1~2cm,神经根亦随这受到牵拉,出现放射性疼痛,常 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 3.颈静脉压迫试验 患者仰卧,医生用手压迫一侧或两侧颈静脉1~3分钟。 由于压迫颈静脉,引起蛛网膜下压力增高,影响神经根的张力,而发生坐骨神 经放射痛,即为阳性征。提示病变在椎管内。 4.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位,医生一手托患者足跟,另一手 保持膝关节伸直位,作一侧下肢的抬高动作。正常下肢抬高70o~90o,两侧 相等并无疼痛感,若高举不能达到正常高度、且沿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即 为阳性一征。提示有坐骨神经根受压现象,记录直腿抬高度数。此试验需排除 因直腿抬高腘绳肌和膝后关节囊等受到牵拉所造成的影响。 5.直腿抬高足背伸加强试验 在做直腿抬高试验时,抬腿到最大限度引起疼 痛时,稍放低缓解疼痛,然后突然将足背伸,使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引起放射性 疼痛,即为阳性征。此试验可排除因其他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直腿抬高试验的假 阳性。 6.背伸试验 患者站立位,嘱患者腰部尽量背伸,如有疼痛即为阳性征, 提示病人腰肌、关节突间关节、椎板、黄韧带、棘突、棘上或棘间韧带有病变, 或有椎管狭窄症。
腕部检查
1.握拳尺偏试验 又称芬克斯坦(Finkelsten)征。患者 将拇指握于掌心内屈曲握拳,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 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则为阳性征。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 炎。 2.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 患者端坐、膝关节位于中立位, 医生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手部用力将手腕极 度掌屈、旋后并向尺侧偏斜,并施加压力旋转,若在尺侧远 端主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征。提示有腕三角软骨损伤。 3.指浅屈肌试验 将患者的手指固定于伸直位,然后嘱 患者屈曲需检查的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若关节屈曲正常, 则表明指浅屈肌是完整的;若不能屈曲,则该肌有断裂或缺 如。 4.指深屈肌试验 将患者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固定 在伸直位,然后让患者屈曲远端间关节。若能正常屈曲,则 表明该肌腱有功能;若不能屈曲,则该肌可能有断裂或该肌 肉的神经支配发生障碍。
外科学—骨科—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外科学—骨科—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36f2c10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8.png)
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1、骨折的临床表现:分为全身表现和局部表现(1)全身表现包括休克和发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骨折的患者都会表现出全身的表现,只是在严重的骨折和多发骨折的时候,患者有可能会表现出休克和发热。
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出血,骨折特别是骨盆和股骨的部位骨折以后出血量是很大的。
如果是这些特殊部位的骨折,或者是多发骨折导致患者失血比较多就会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不是所有的骨折患者都会出现发热,如果患者出血比较多,出现了血肿,在血肿吸收的时候会出现吸收热,但是一般体温不超过38℃。
1)骨折的局部表现:分为一般表现和特有体征。
a、一般的表现包括疼痛:骨折的时候,骨折断端刺激神经会导致疼痛;肿胀:因为骨折部位的出血以及骨折刺激周围的软组织或者周围软组织损伤导致水肿后引起的肿胀;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疼痛导致的主动或者被动活动受限或者功能障碍。
b、特有的体征包括: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特有体征指:三个特有体征当中,查体的时候,发现任何一个体征,就可以诊断为骨折啊。
畸形:指骨折在外形上发生了改变;异常活动啊:指在骨折以后不应该出现活动的部位出现了不正常的活动;骨擦感:指在查体的时候,我们握住骨折的近端和远端,移动骨折断段的时候会出现骨头的摩擦,摩擦的感觉叫做骨擦音或骨擦感。
2、骨折的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是骨折以后首先也是常规进行的检查,可以了解骨折的类型、移位的情况、是不是粉碎骨折来指导治疗。
通常对颈椎骨这样的长管状骨拍摄正侧位,但对一些特殊的部部位,比如手和足部,因为手和足部在拍摄正位的时候会拍摄的比较清楚,如果拍摄侧位很多骨头会有重叠,看不清楚,所以手和足部拍摄正斜位,骨盆还有闭孔位、髂骨异位等特殊体位。
(2)CT检查:早期的骨折还有不典型的骨折,解剖比较复杂的部位,如果采用X线检查就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可以利用CT来检查,CT具有分辨率高,没有重叠,而且可以进行图像的处理,CT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获得整体、详细信息。
骨科最全临床查体:图文结合,收藏备用
![骨科最全临床查体:图文结合,收藏备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52dab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d.png)
骨科最全临床查体:图文结合,收藏备用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和辨别正常所见和有临床意义的体征,作出疾病的初步诊断。
体格检查是医生的基本功,正确查体,对于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颈部特殊试验(1)臂从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on试验。
此试验之机制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观察是否发生患侧上肢反射性痛。
检查时,让患者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牵拉,如感觉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
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
(2)头部叩击试验:病人坐位,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接触头项,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
若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痛、酸麻,则该试验为阳性。
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Spurling试验。
让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用手按住患者顶部向下施加压力,如患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4)转身看物试验:让患者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或转动全身观看,说明颈椎或颈肌有疾患,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落枕”等。
(5)头前屈旋转试验:也称Fenz试验。
先将患者头部前屈继而向左右旋转,如颈椎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提示有颈椎骨关节病。
胸腰椎特殊试验拾物试验:在地上放一物品,嘱患儿去拾,如骶棘肌有痉挛,患儿拾物时只能屈曲两侧膝、髋关节而不能弯腰,多见于下胸椎及腰椎病变。
(儿童)腰部伸展试验:患儿俯卧,检查者用双手提起患儿双足,将两下肢及骨盆轻轻上提,如有腰椎病变,由于肌痉挛,腰部保持僵直,生理前凸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
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活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阳性率约为90%。
直腿抬高加强实验(Bragard征):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又出现放射痛。
临床必备:骨科常用体格检查,本文帮你全面掌握
![临床必备:骨科常用体格检查,本文帮你全面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5be7f26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3.png)
临床必备:骨科常用体格检查,本文帮你全面掌握骨科疾病临床检查过程应按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以便为疾病诊断、治疗及时提供全面、详尽、准确、客观的第一手资料。
观察的顺序应该按照下列顺序:1.视诊(inspection);2.触诊(palpation);3.活动(assessmentofmobility)4.听诊(auscultation);5.测量(measurement);6.肌力测定(muscletesting);7.神经学检查(neurologicalexamination);8.日常动作相关的综合功能(comprehensivefunction related to dailyactivity)一、视诊1.步态首先观察患者的步态。
出现跛行可能有以下几种:(1)疼痛跛行(antalgic gait):负重期明显缩短的步行。
(2)下肢短缩步态(limp due to short leg):身体明显高低起伏的步态。
(3)关节变形挛缩步态(limp due to joint deformity or contracture):关节固定在某一位置上的异常步态。
(4)关节不稳定步态(limp due to joint instability):关节破坏或韧带断裂造成的异常步态。
(5)肌无力步态(limp due to muscle weakness):典型的肌营养不良的摇摆步态(waddling gait)和臀中肌麻痹的臀肌步态(Trendelenburg gait)。
(6)末梢神经麻痹性步态(limp due to peripheral nerve palsy):典型的如腓总神经麻痹造成下垂足的高抬腿步态/跨越步态(steppage gait)。
(7)弹性下坠性步态(elastic falling limp):股骨头脱位后在肌肉内移动的步态。
(8)痉挛性步态(spastic gait):高位中枢神经损伤的步态。
骨科检查和评估方法
![骨科检查和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5aef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6.png)
骨科检查和评估方法骨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到骨骼、肌肉、关节等方面。
骨科检查和评估方法是骨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骨科检查和评估方法的基本概念、常用测试和临床意义。
一. 骨科检查和评估方法的基本概念1. 骨科检查骨科检查是指在临床诊断中,通过不同的检查方法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骨科检查包括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等。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通常会检查患者的姿势、步态、疼痛部位等。
在病史询问时,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以及放射学检查。
2. 骨科评估方法骨科评估方法是指对患者骨骼、肌肉、关节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用于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常用的骨科评估方法包括运动学评估、力学评估、肌力测试等。
二. 常用的骨科测试1. 骨折测试骨折测试是指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来检测骨折的存在和程度。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2. 动作测试动作测试是指通过对患者进行不同动作的测试,来评估患者骨骼、肌肉、关节等方面的情况。
常用的动作测试包括前抬臂试验、SLR试验、柯克曼试验等。
3. 肌力测试肌力测试是指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估患者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常用的肌力测试包括手握试验、雅克拉夫测试、哈姆斯测试等。
4. 运动学评估运动学评估是指通过对患者进行运动学测试,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运动速度、运动精度等。
常用的运动学评估包括作业联盟评估、动作跟踪系统评估等。
5. 力学评估力学评估是指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来了解患者骨骼、肌肉、关节等方面的力学特性,包括弹性、刚度、阻尼等。
常用的力学评估方法包括力板评估、内窥镜评估等。
三. 骨科检查和评估方法的临床意义骨科检查和评估方法是骨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
通过动作测试和肌力测试等,可以评估患者肌肉、骨骼、关节等方面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骨科基础丨史上最全的50种骨科检查方法,骨科医生必收藏!
![骨科基础丨史上最全的50种骨科检查方法,骨科医生必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04c996d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7.png)
骨科基础丨史上最全的50种骨科检查方法,骨科医生必收藏!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发现和辨别正常所见和有临床意义的体征,进行疾病的初步诊断。
体格检查是医生的基本功,特别是骨科专科检查。
正确查体,对于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骨科专科检查更是每个医师的必备技能,无论是日常临床工作还是各种职称考试都是重点。
1前屈旋颈试验 Fenz sign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病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 Spurling sign患者头转向患侧并稍屈曲,检查者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右手轻叩击掌背。
当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即为阳性。
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Eaten sign 或 Lasequard sign):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并向下牵引,如出现患肢的麻木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损伤或前斜角肌综合征。
4Addsion sign 试验患者坐位,仰首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检查者一手抵住患者下颌,一手摸患侧桡动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
提示血管受挤压,常见于前斜角肌综合征。
5Thomas sign 试验患者仰卧,大腿伸直,则腰部前凸;屈曲健侧髋、膝关节,迫使脊柱代偿性前凸消失,则患侧大腿被迫抬起,不能接触床面,即为阳性。
常见于腰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有病变,或内收肌痉挛。
6直腿抬高试验 Lasegue sign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患肢至患者疼痛,并记录其角度,在60~70度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性疼为阳性。
7Bragard sign 加强试验在Lasegue ( )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性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屈曲,如再度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此二征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8Arid test 试验患者坐立于床边,双小腿下垂,分别抬高小腿,观察出现疼痛和麻木时小腿高度和膝关节屈曲角度,结果同lasegue。
骨科常见的理学检查
![骨科常见的理学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98835a83d4d8d15abe234e81.png)
肩关节脱位1.杜加斯(Degas)征:又称肩内收试验。
让病人屈曲患肢肘关节,然后用患肢的手去扣对侧肩部,若肘关节能贴近胸壁即为正常,否则为阳性,说明有肩关节脱位。
Dugas征阳性可有三种情况:①当手搭对侧肩部时,肘关节不能靠近胸壁;②当肘关节靠近胸壁时,手不能搭在对侧肩部;③手搭肩和肘靠均不可能。
2.卡拉威(Callaway)试验:用卷尺从肩峰绕过腋窝测其周握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向前下方移位,因而与肩胛骨重叠,其前后径增宽,故周径增大。
3.汉密尔顿(Hamilton)征:又称直尺试验。
用一根直尺置于上臂外侧,先靠近肚骨外上解部,后靠近__七臂皮肤。
若上端贴于大结节即为正常(阴性);若不能靠近大结节,反而靠近肩峰时,即为阳性,说明肪骨头向前内脱位或肩脚骨颈部骨折。
因为正常者胧骨大结节在肩峰与肪骨外裸连线之外。
4.肪骨长轴延长线试验:沿肪骨长轴做一直线,肩关节脱立时,该线可通过患侧的眼睛。
5.布莱恩特(Bryant)征:肩关节脱位时,腋皱襞下降。
6.肩三角试验:肩峰、嚎突、大结节三点组成三角形。
脱位时,大结节位置变动,故所在三角与对侧不同。
肩锁关节脱位1.见肩胛骨颈骨折之耸肩试验。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2.见肩脾骨颈骨折之肩关节外展试验。
肩峰骨折及肱骨骨折见肩胛骨颈骨折之肩关节外展试验。
肩月甲骨颈骨折1.见肩关节脱位之汉密尔顿征。
2.耸肩试验:患者坐正,两臂自然下垂于身旁。
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一双手分别按在其双肩上,然后让患者耸肩,对比两侧耸肩的力量有无差别。
耸肩无力者可见于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以及副神经损伤引起的斜方肌麻痹。
3.肩关节外展试验:病人取站立位,检查者站于前侧方,双手分别按在其双肩上,触诊肩胛骨的代偿活动。
然后,患者从中立位开始外展运动直至上举过头,并及时说明外展过程中肩痛何时开始、何时停止。
检查者注意其疼痛时的外展角度。
外展时肩部疼痛的临床意义:①患者刚开始外展即有疼痛,可见于肱骨骨折、肩胛骨颈部骨折、锁骨骨折、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炎等。
骨科常规检查项目
![骨科常规检查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9a1b86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d.png)
骨科常规检查项目
骨科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视诊、触诊、叩诊、测量、肌力检查等。
视诊主要观察患者的步态、体型、姿势以及四肢畸形。
触诊检查包括皮肤温度、肌腱状况和关节肿胀。
叩诊则用来判断是否存在压痛和叩击痛等异常症状。
此外,骨科检查还可能包括体格检查、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等。
这些检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患者是否存在骨骼或关节的异常,以便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骨科常规检查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以便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骨科检查试验汇总
![骨科检查试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3d1e8b5dd88d0d233d46a5e.png)
骨科检查试验汇总,有你不知道的(一)腕管综合征I.屈腕试验:将腕掌屈,!司时压迫正中神经I-- 2min o若手掌侧麻木感加重,疼痛痛加剧并放射示指、中指,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2.叩触诊试验:又称Tlnel征。
轻叩或压迫腕部掌侧的腕横韧带近侧缘中点,若出现和患侧手指刺激及麻木异常感觉加剧时,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3.举一手试验:患者仰卧,将患肢伸直高举,若出现上述两项表现,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4.压脉带试验:与测量血压的方法相似,仅需将血压升至收缩压以上。
若出现上述表现即为试验阳性,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5.中指试验:嘱患者肘、腕及指间关节伸直,掌心向下。
令其中指的掌指关节做背伸活动,检查者施以阻力。
若在肘屈纹以下两横指处(即挠侧腕短伸肌的内侧缘处)有疼痛,则为阳性,提示为腕管综合征。
(腕)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镯试验:以手握尺挠骨下端时,可引起疼痛,为阳性,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月骨无菌性坏死芬斯蒂夫(Finstever)征:当月骨无菌性坏死时,第三掌骨头在紧握拳时不隆突。
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芬克尔斯坦(Finkelstein)征:又称握拳试验。
先将拇指屈曲,然后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同时将腕向尺侧倾斜,引起挠骨茎突部锐痛,提示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
拇指肌胜断裂拇指肌腱断裂的检查:拇长屈肌健断裂时,拇指末节不能自动屈曲。
拇长伸肌腱断裂时,拇指末节不能自动伸直。
检查时,固定拇指近节,嘱患者自动伸屈末节。
拇短伸肌键断裂时,将末节伸直,患指不能主动伸直拇指腕掌关节。
拇短屈肌腱断裂时,末节伸直状态下不能自动屈曲近节。
若拇指长短肌腱完全断裂,则拇指的近节、末节的主动伸屈活动功能完全丧失。
示、中、环、小指屈指肌性断裂示、中、环、小指指深屈肌腱与指浅屈肌腱断裂的检查:指深屈肌腱断裂,该末节不能主动屈曲。
指浅屈肌腱单独断裂时,该指末节在伸直位状态下,不能主动屈曲中节。
固定伤指的近则指骨,若近侧、远侧指间关节均不能主动屈曲,则表示指深屈肌腱、指浅屈肌腱均有断裂:,示、中、环、小指伸指肌腌断裂指伸肌腱断裂的检查:掌骨区断裂时,指间关节能主动伸直,但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项目和意义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项目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14f0ce3aef8941ea76e0566.png)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项目和意义脊柱特殊体检1.上臂牵拉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on sign:检查者一手扶患侧颈部,一手握患腕,向相反方向牵拉。
此时因臂丛神经被牵张,刺激已受压之神经根而出现放射痛、麻木感,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头试验)Spurling sign: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3.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sign及加强试验Bragard sign: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
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度~70度始感腘窝不适。
本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抬高到60度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其阳性率约为90%。
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4.健肢抬高试验(Fajersztajn征):直腿抬高健侧肢体时,健侧神经根袖牵拉硬膜囊向远端移动。
从而使患侧神经根也随之向下移动,当患侧椎间盘突出在神经根的腋部时,神经根向远端移动受到限制而引起疼痛。
如突出的椎间盘在肩部时则为阴性。
检查时病人仰卧,当健侧直腿抬高时,患侧出现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5.仰卧挺腹试验:病人仰卧,作挺腹抬臀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6.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
此方法用于检查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的病人。
7.屈颈试验(linder征):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而引起患侧下肢的放射疼痛为阳性。
骨盆特殊体检1.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医生双手交叉撑开两髂嵴,此时两骶髂关节的关节面凑合得更紧贴,而骨盆的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杜加征、侧向试验、麦氏征、蹲走实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儿童脊椎超伸展实验等骨科特殊检查方法及图文展示
![杜加征、侧向试验、麦氏征、蹲走实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儿童脊椎超伸展实验等骨科特殊检查方法及图文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852082a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d.png)
临床杜加征、侧向试验、握拳尺偏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麦氏征、蹲走实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儿童脊椎超伸展实验等骨科特殊检查方法及图文展示杜加征①正常情况下手搭到对侧肩部,肘部可以贴近胸壁。
②肩关节脱位时Dugas征阳性。
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
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
③ Dugas征还可用来判断肩脱位复位是否成功。
Mills征①伸直肘关节,前臂旋前位极度屈曲腕关节并尺侧倾斜,肱骨外上髁疼痛加剧为阳性。
② 肱骨外上髁炎时为阳性。
侧向试验①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上臂另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伸直肘关节作肘关节外翻活动,肘关节内侧有异常活动并内上髁肿胀压痛可诊断肘内侧副韧带损伤,为侧向试验阳性。
② 相反应力作用于肘关节内侧,为外侧副韧带损伤。
握拳尺偏试验①患侧拇指握于掌心,使腕关节被动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
②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时为阳性。
4字试验①患者仰卧,检查者屈曲患侧膝关节,踝部放于健侧大腿上角,将膝部下压至床面,如不能下压至床面或出现疼痛为阳性。
②髋关节或骶髂关节疾病时为阳性。
髋关节过伸试验① 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压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将患侧膝关节屈至90°,握住踝部,向上提起使膝过伸,此时必扭动骶髂关节,如有疼痛为阳性。
② 此试验可同时检查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的病变,其意义同4字试验。
托马斯征① 患者仰卧位,充分屈曲健侧髋膝,并使腰部贴于床面,若患肢自动抬高屈膝离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床面接触则腰部前凸时,称托马斯征阳性。
② 见于髋部病变和腰肌挛缩。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① 患者取仰卧位,从双侧髂前上棘处对向挤压或向后外分离骨盆,引起骨盆疼痛为阳性。
② 见于骨盆骨折。
③ 须注意检查时手法要轻柔以免加重骨折端出血。
足跟叩击痛① 检查者握拳后叩击患肢的足跟,冲力向上传导有髋部疼痛为阳性。
② 阳性为可能有股骨颈骨折。
侧方应力试验① 患者取仰卧位,将膝关节置于完全伸直位,分别作膝关节的被动外翻和内翻检查,与健侧对比,若超出正常外翻或内翻范围,则为阳性。
临床骨科外科髌骨脱位临床检查方法、诊断、治疗策略和手术方式操作流程
![临床骨科外科髌骨脱位临床检查方法、诊断、治疗策略和手术方式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46201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3.png)
临床骨科外科髌骨脱位临床检查方法、诊断、治疗策略和手术方式操作流程髌骨脱位临床检查1、髌骨推移试验检查方法:患者平卧位, 股四头肌放松, 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的拇指置于髌骨内缘, 将髌骨轻轻向外推。
采用 4 分髌骨法进行测量和记录髌骨外移程度。
正常情况下髌骨向外侧推动不应超过 2/4,如果髌骨外移 3/4 表明内侧限制结构薄弱或缺失,如果髌骨外移 4/4 意味着髌骨能够向外侧脱位。
2、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髌骨外推恐惧试验是在髌骨外推试验的基础上,在 1936 年由 Fairbank 提出,作为评估髌骨脱位的方法。
检查时患者平卧位,股四头肌放松,膝关节屈曲 30°,检查者将拇指置于髌骨内侧缘,轻轻向外侧推髌骨,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和恐惧,出现股四头肌收缩, 对抗髌骨半脱位,并且试图屈膝牵拉髌骨复位,则为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1、X 线片对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以显示髌骨形态和位置是否正常,常规应拍膝关节正侧位及髌骨轴位 X 线片。
髌骨轴位 X 线片对髌骨向外侧偏斜及半脱位有肯定的意义,可显示髌骨及滑车发育不良,髌股关节面不相适应及髌骨移位情况,可通过测量外侧髌股角、股骨髁间角、髌股适合角及髌股指数,以明确诊断。
①外侧髌股角:髌骨的外侧关节面与股骨两髁顶点连线所呈之角,正常者此角应向外张开,开口向内或消失则表明髌骨半脱位。
②股骨髁间窝角:内外髁顶点分别连线滑车最低点所呈的角,正常值138°±6°,大于此范围则说明髁间窝变浅,髌骨易于出槽。
③髌骨适合角:髌骨中央脊至滑车沟底连线与髁间窝角平分线所呈之夹角,正常值-6°± 6°,此夹角位于角平分线外侧则定义为正值,内侧则负值,>16°为髌骨外侧半脱位 (正值越大则表明向外移位越明显)。
④髌股指数。
髌股指数是指内侧髌股关节间隙最短距离与外侧髌股关节最短距离之比,正常为≤1:1.6,当>1:1.6 时,可表明髌骨倾斜或半脱位。
骨科临床检查法
![骨科临床检查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6cb64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8.png)
鸭步,见于双侧髋关节先天脱位、大骨节 病患者。
3跨弋步态:足下垂,行走时患肢抬很高, 以免足趾碰撞地面,又称鸡步。见于腓总 神经损伤或麻痹,迟缓性截瘫等等。
骨科临床检查法
第8页
普通项目标检验
步态
4跛行步态:行走时躯干向患侧弯曲,并 左右摇摆。一侧臀中肌麻痹、一侧先天性 髋关节脱位。
骨科临床检查法
第13页
触诊
1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2各骨性标志有没有异常,如检验脊柱有没有侧弯 可用脊突滑动触诊法。
3有没有异常活动和骨擦感。 4局部湿度和温度。 5包块大小、硬度、活动度、波动感以及与临近组 织关系。
6肢体主要动脉搏动。 7肌肉有没有痉挛或萎缩。
骨科临床检查法
第14页
〔1〕关节强直,运动功效完全丧失。
〔2〕关节运动范围减小,见于肌肉痉挛或 于关节相关联软组织挛缩。
〔3〕关节运动范围超常,见于关节囊破坏, 关节囊及支持韧带过分松弛和断裂。
〔4〕假关节活动,见于肢体骨折不愈或骨 缺损。
骨科临床检查法
第20页
量诊
1肢体长度测量:将肢体放在对称位置,以骨性 标志为基点进行测量。如肢体挛缩不能伸直可分 段测量,测量下肢时应先将骨盆摆正。 〔1〕躯干长度,头顶至尾骨端。 〔2〕上肢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 〔3〕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髁。 〔4〕前臂长度,尺骨鹰嘴至至桡骨茎突尖。
骨科临床检查法
第23页
量诊
4角度测量:各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角度。 5畸形疾患测量:〔1〕肘内翻或肘外翻, 上肢伸直,前臂旋后位测量上臂与前臂所 成角度。〔2〕膝内翻,两踝并拢,测量两 膝间距离。〔3〕膝外翻,两股骨内髁并拢, 测量两内踝之间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临床检查一、骨科检查的内容: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西医检查:视触叩听骨研所沿用的七字方针:视、触、叩、听、动、量、特视:看整体,看局部,看姿势,看步态,看畸形,看肿块,看颜色,看溃疡,看肿胀与萎缩触:皮肤温度;压痛;肿块肿胀;摩擦感,肌力。
触摸局部与相关部位。
压痛点、肿物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相关因素;肌肉的紧张度;肢体的异常活动、摩擦感;叩:叩击病变局部及相关部位。
了解疼痛、放射痛以及相关反应。
肢体的纵轴叩击痛(传导痛)听:活动肢体关节,了解是否有异常响声、捻发音、摩擦音动:颈腰椎、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中立位0º法、邻肢夹角法量:测量肢体的长度、周径、轴线、力线特:特殊检查。
指各种“征”、“试验”,肌力检查,以及神经反射检查二、颈椎检查看病人颈椎的姿势触摸颈椎:肌肉紧张痉挛、肿物情况压痛点检查:判断不同节段病变颈椎活动范围: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各约45º特殊检查:1、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正坐位,头向患侧的侧后方倾斜,医生双手抱住头顶,沿颈部纵轴向下施加压力,若引起患者颈部疼痛或伴有上肢放射痛,则为阳性。
多提示为颈椎病。
2、叩顶试验:患者正坐位,颈、胸、腰挺直,下颏内收;医生一手掌紧贴在患者头顶,另一手握空拳轻缓叩击一手手背,若引起患者颈部疼痛或伴有上肢放射痛,则为阳性。
多提示为颈椎病。
3、屈颈试验:患者仰卧,医生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托住患者后脑部并被动前屈头颈,如下颏不能触及胸骨柄且有阻力和疼痛,则提示阳性。
在临床上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特别多见于脑膜炎、脑膜刺激性病变、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端坐,医生用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向外下方牵拉,若引起患肢麻木或疼痛者即为阳性。
多提示为颈椎病。
三、腰背及骶椎看姿势、步态,有否侧弯、驼背、圆背畸形、平腰。
腰肌紧张度、腰骶部压痛、放射痛腰椎活动范围:前屈90º、后伸及左右侧屈各30º、左右旋各约30 ~ 45º特殊检查:1、腰椎过屈试验:平卧位,双下肢极度屈曲,医生按压屈曲的下肢,使脊柱过度屈曲,有疼痛的为阳性,痛处相当于病变部位。
2、腰椎过伸试验:俯卧位,医生一手按压腰部,另手托起伸直的下肢,使髋、腰过伸,疼痛者为阳性。
3、拾物试验:对不能配合检查的患儿,可在地上放物品,嘱患儿去拾捡,如患儿拾物时只能屈曲两膝、双髋,而不能弯腰者为阳性。
多见于有骶棘肌痉挛、脊柱僵硬或活动时疼痛者。
4、儿童腰部伸展试验:患儿俯卧,医生将患儿双小腿提起,正常儿童腰部柔软,后伸自如,无疼痛反应。
若有脊柱结核的患儿,腰部呈僵硬状,并随臀部抬高离开床面,且有疼痛。
5、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膝屈曲90°,医生将小腿上提或被动使膝关节屈曲,出现有沿股神经(大腿前面)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
见于腰3/4椎间盘突出症。
6、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托患者足跟,另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缓慢抬高患肢,如在60º范围内即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
在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此两个试验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7、健侧直腿抬高试验:当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后,用同样方法检查健侧,如引出患肢坐骨神经放射痛者为阳性。
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骨盆1、骨盆分离/挤压试验:患者仰卧位,医生用双手分别按压在双侧髂嵴上,并用力向外下方挤压,称为骨盆分离试验。
反之,用双手将两骼骨翼向中心相对挤压,称为骨盆挤压试验。
若能诱发出疼痛者,为阳性,见于骨盆环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
五、上肢1、搭肩试验:又称杜加氏征(Dugas sign)。
肩关节脱位患者,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即为阳性。
2、直尺试验:又称汉密尔顿(Hamilton)征。
用一根直尺置于上臂外侧,先靠近肱骨外上髁部,后靠近上臂皮肤。
若上端贴于大结节即为正常(阴性);若靠近肩峰时,则为阳性,说明肱骨头向前内脱位。
3、方肩畸形:肱骨头向前内脱位。
4、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又称亚加森(Yargason)征。
嘱患者屈曲肘关节,前臂外旋(旋后),让病人抗阻力地屈肘及前臂旋后,若二头肌腱结节间沟处疼痛为阳性,说明有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5、握拳尺偏试验:患侧拇指握于掌心,使腕关节被动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
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典型体征。
六、髋关节髋关节活动度检查: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髌骨向上。
屈曲:130°~140°,后伸:10°~15°,外展:30°~45°,内收:20°~30°,内旋:40°~50°,外旋:30°~40°特殊检查:1、托马斯征(Thomas sign):患者取仰卧位,充分屈曲健侧髋膝,并使腰部贴于床面,若患肢自动抬高屈膝离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床面接触则腰部前凸时,称托马斯征阳性。
见于髋部病变和髂腰肌挛缩。
2、高芬(Gauvain)征:又称大腿滚动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手掌轻搓大腿,使大腿内、外旋转滚动。
若该髋关节疾疼痛、运动受限,即为阳性。
提示可能有髋关节炎症、结核、股骨头坏死、髋部骨折等。
3、“4”字试验:患者仰卧,嘱患肢屈髋屈膝并外旋髋关节,使其外踝置于健侧下肢膝关节上部,形如“4”字。
若无法完成“4”字动作而髋部疼痛者,为髋关节病变。
若能完成“4”动作时,医生一手压对侧的髂前上棘,另一手将患肢膝关节下压,如出现骶髂关节部疼痛,则为阳性。
见于骶髂关节病变。
4、髋关节过伸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压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将患侧膝关节屈至90°,握住踝部,向上提起,使髋关节过伸,此时必扭动骶髂关节,如有疼痛即为阳性,此试验可同时检查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的病变,意义同“4”字试验。
5、单腿独立试验:又称臀中肌试验、全登兰堡(Trendelenburg)试验。
患者直立,背向医生,患肢屈髋屈膝上提,用健肢单独站立。
正常时,骨盆向健侧倾斜,患侧臀皱襞向上提起,称为阴性。
同法使患肢单独站立,如发现健侧骨盆及臀皱襞下降,即为阳性,见于髋关节病变不稳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臀中肌麻痹。
任何使臀中肌无力的疾病均可使这一体征出现阳性。
6、望远镜试验:又称套叠征。
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医生一手握住小腿,沿身体纵轴向上推;另一手摸着同侧大粗隆,此触及有活塞样活动感,为阳性。
见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尤以幼儿体征更为明显。
7、欧特拉尼(Ortolani)试验:患者仰卧,髋、膝屈曲各90°,检查者一手拇指放在腹股沟下方大腿内侧,余指放在大粗隆部位;另一手握住对侧下肢以稳定骨盆。
检查时先用拇指向外侧推,同时沿股骨纵轴加压,并将大腿轻度内收。
如有先天性髋脱位,则股骨头向后上脱出并发出弹响;然后再外展大腿,同时用中指向前内顶压大粗隆,股骨头便复位,当它滑过髋臼后缘时,又发出弹响,即为阳性。
适用于6 ~12月婴儿先天性髋脱位的早期诊断。
8、蛙式试验:又称双髋外展试验,用于婴儿。
患儿仰卧,检查者扶持患者两侧膝部,将双侧髋、膝关节均屈曲90°,再作双髋外展外旋动作,呈蛙式位。
如一侧或双侧大腿不能平落于床面,即为阳性,说明髋关节外展受限。
多见于先天性髋脱位。
9、屈膝屈髋分腿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外旋,两足底相对,医生两手分别置于膝做双膝分腿动作,出现股内侧疼痛,为阳性,提示内收肌痉挛、损伤。
10、艾利斯(Allis)征:又称下肢短缩试验。
患者仰卧,双髋双膝屈曲,两足跟并齐平放于床面上,正常者两膝顶点应该处在同一水平。
如一侧膝低于对侧膝,即为阳性,说明患肢有短缩(股骨或胫、腓骨短缩),或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短缩。
11、髂胫束挛缩试验:又称欧伯(Ober)试验。
患者侧卧,健肢在下并屈髋屈膝,检查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肢踝部,先屈膝到90°,然后将髋关节外展后伸,再放松握踝之手,让患肢自然下落。
如有髂胫束挛缩,则患肢可被动地维持在外展位,则为阳性。
12、足跟叩击试验: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医生以一手将患肢略作抬高,另一手沿体纵轴叩击其足跟,若髋部产生震痛,为阳性,见于髋部骨折、炎症。
下肢其他部位骨折可见相应部位震痛。
13、下肢中立位试验: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用手平托患肢足跟,足呈外旋位为阳性,见于股骨颈骨折。
14、股骨大粗隆位置测量的特殊检查(1)内拉通(Nelaton)线:患者仰卧,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画一连线,正常人此线经过大粗隆的顶部,若大粗隆顶部在该线上方或下方大于1cm,则表示有病理变化。
(2)布来安(Bryant)三角:又称大粗隆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
患者仰卧,自髂前上棘向床面作一垂线,再由大粗隆顶点作一水平线,两线的交点与大粗隆顶点间的距离:正常人是5cm 左右。
与健侧比较,若大粗隆上移或下移,则此距离比健侧缩短或延长。
(3)休马克(Schoemaker)线与卡普兰(kaplan)交点:仰卧,两髋伸直中立位,从大粗隆尖经过髂前上棘引一直线到腹壁,此线称休马克线。
正常者两线应在脐部或脐以上交叉,两线的交点称Kaplan交点。
如一侧大粗隆向上移位,则此点位于对侧脐下,说明股骨头、颈有缩短性病变。
如股骨颈骨折。
七、膝关节外观关节是否有畸形(内外翻、屈曲挛缩),下肢肌肉萎缩情况压痛的部位:膝关节活动度检查:屈曲120°~150°,过伸5°~10°,内旋约10°,外旋约20°特殊检查:1、浮髌试验:患者仰卧位,患肢伸直放松,医生一手虎口对着髌骨上缘,手掌压在髌上囊上,使关节积液集中在髌骨之下,另一手食指以垂直方向挤压髌骨,并迅速放开。
如感觉髌骨浮动或有撞击股骨髁的感觉,即为阳性,提示膝关节内有积液。
2、髌股研磨试验:患者仰卧,患肢伸直放松,医生用一手按压住髌骨,并使其在股骨髁关节面上作上下及左右的移动,如有摩擦音或患者感觉疼痛,则为阳性,提示髌骨软化症。
3、麦氏(Mc Murray)征:又称回旋研磨试验、月板弹响试验。
患者仰卧,医生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另一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摸住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间隙,先使膝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内收、外旋(或内旋),并逐渐伸直膝关节,此时内侧膝关节疼痛或有弹响,说明内侧半月板损伤。
反之使小腿外展、内旋(或外旋),再逐渐伸直膝关节,如有外侧膝关节疼痛或弹响,说明外侧半月板损伤。
4、研磨试验:此试验为鉴别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损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