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的防治
羊口炎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分析

羊口炎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分析
羊口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炎症、溃疡和疼痛。
造成羊口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刺激物接触等。
羊口炎对羊的健康会有一定的影响,预防和治疗羊口炎非常重要。
预防羊口炎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
定期清理和消毒羊栏、饮水设备、饲料槽等,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2.合理饲养和管理。
给羊提供充足的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羊的免疫力。
定期对羊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预防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引起羊口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可以通过疫苗预防来减少感染机会。
治疗羊口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
下面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常用的口腔药物包括口腔消炎药、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口腔消炎药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抗生素可以预防继发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
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2.支持治疗。
口腔溃疡会造成羊食欲减退,饮水减少,甚至不吃不喝。
此时可以给羊提供易消化的饲料,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饮水要保持通畅,防止因口腔疼痛造成脱水。
3.局部护理。
口腔炎症和溃疡的地方可以涂抹一些外用药物,如口腔消炎溶液、蒙脱石凝胶等,有助于舒缓疼痛,促进口腔的愈合。
预防和治疗羊口炎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羊口炎,以减少对羊的危害,保障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羔羊口疮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

羔羊口疮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羔羊口疮,又称口蹄疮,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口蹄疽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对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易引起种畜流行。
病因是来自虠螯目亚目昆虫媒介,承担传播禽口蹄病毒的主要责任。
为了有效控制羔羊口疮的传播,我们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防治。
一、流行病学调查1. 羔羊口疮的病原学特征羔羊口疮是一种主要由口蹄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病毒性疾病。
该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强,易在短时间内传播蔓延。
2. 羔羊口疮的传播途径羔羊口疮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健康动物与患病动物接触、食用受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体温抗原等途径。
建议在发生疫情时,立即停止动物间的接触,并对饲料和水源进行清洁消毒。
3. 羔羊口疮的易感动物和高发地区羔羊口疮主要感染牛、羊、猪等偶蹄动物,尤其对幼崽的影响较大。
高发地区主要是牧场、养殖场等动物密集的地区。
4. 羔羊口疮的季节特点羔羊口疮的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这可能与气候的变化以及动物的生长季节有关。
在这两个季节应加强动物的防疫工作,提高疫情的防控能力。
二、防治措施1. 开展宣传教育对于牧场和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和养殖户,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羔羊口疮的防治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让他们能够主动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加强检疫在动物进出口和跨境贸易中,应严格执行检疫政策,对来自疫情地区和可能携带病原的动物和产品进行检疫,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3. 设立隔离区当发现牲畜出现可能感染羔羊口疮的症状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严格执行隔离措施,确保疫情不会蔓延到其他动物身上。
4. 进行疫苗接种对患有羔羊口疮的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减轻疾病的传播和危害。
5. 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对牲畜圈、饲料和饮水设施等进行清洁消毒,杀灭病毒,减少其传播的可能性。
6. 科学喂养合理安排动物的喂养和饮水,保证其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羊嘴上长疙瘩

羊嘴上长疙瘩
羊口疮治疗方法:1、首先隔离病羊,对圈舍、运动场进行彻底消毒。
2、给病羊柔软、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3、先将病羊口唇部的痂垢剥除干净,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水充分清洗创面,然后用紫药水或碘甘油(将碘酊和甘油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即成)涂抹创面,每天1-2次,直至痊愈。
4、药物治疗:(1)用吗啉胍0.1克/公斤、青霉素钾或钠盐4-5毫克/公斤,每日1次,连用3日为1个疗程,间隔2-3日进行第2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2)维生素C0.5毫升、维生素B120.02毫升,混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3-4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小羊嘴上长疙瘩,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上火了,你需要测量一下羊的体温,如果体温正常,则是上火引起的,吃一些下火药就好了,问题不大,对羊的伤害也不大,如果体温不正常就需要观察羊身上是否有其他的症状。
- 1 -。
羔羊口疮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

羔羊口疮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羔羊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羔羊群体中。
本文将对羔羊口疮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流行病学调查1. 疾病病原分布情况:羔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主要通过风、食物、水等途径传播。
病毒在温暖潮湿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强,因此在温度高、湿度大的季节易发生疫情。
2. 羔羊口疮的感染情况:羔羊口疮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方式传播,当一只羔羊感染了口疮病毒后,通过食物、饮水、粪便等途径将病毒传播给其他羔羊。
疫情常常在密集饲养的场所更容易发生。
3. 羔羊口疮的季节分布情况:羔羊口疮的疫情往往在春季、夏季和秋季更为突出,特别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时候,病毒容易快速传播。
4. 羔羊口疮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羔羊口疮对羊只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因为幼羔的免疫力较弱,因此幼羔更容易受到感染。
二、防治措施1. 注重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群舍环境,保持饲养场所的干燥洁净,消毒饮水设施和饲料槽,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
2. 加强营养管理:合理饲喂,保证羔羊的充足营养,增强其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 输注疫苗预防:在春季和秋季等疫情易发季节,可使用羔羊口疮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4.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有羔羊出现感染症状,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减少疫情的扩散。
5. 加强监测和报告:对羔羊口疮进行定期检测,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向当地畜牧部门进行报告,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防治措施。
三、结语羔羊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传染病,通过对其流行病学的调查与防治措施的介绍,可以帮助畜牧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羔羊口疮,减少疫情的发生,保障羔羊的健康生长。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羊口腔溃疡,如何治疗羊口疮

羊口炎是口腔黏膜表层和深层组织的炎症。
在病理过程中,口腔黏膜和齿龈发炎,可使病羊采食和咀嚼困难,口流清涎,痛觉敏感性增高。
临床常见单纯性局部炎症和继发性全身反应。
病因原发性口炎多由外伤引起,羊可因采食尖锐的植物枝杈、秸秆刺伤口腔而发病,也可因接触氨水、强酸、强碱,损伤口黏膜而发病。
在羊患口疮、口蹄疫、羊痘真菌性口炎时,也可发生口炎症状。
防疫方法: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2k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
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1k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
诊断采食与咀嚼障碍是口炎的一种症状。
临床常见有卡他性、水疱性、溃疡性口炎,原发性口炎病羊常采食减少或停止。
口腔黏膜潮红、肿胀、疼痛、流涎,严重者可见有出血、糜烂、溃疡或引起体质消瘦。
继发性口炎多见有体温升高等全身反应。
如羊口疮时口黏膜以及上下嘴唇、口角处呈现水疱疹和出血干痂样坏死。
羊患口蹄疫时,除口黏膜发生水疱及烂斑外,趾间及皮肤也有类似病变;发生羊痘时除口黏膜有典型的痘疹外,在乳房、眼角、头部、腹下皮肤等处也有痘疹。
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1

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羊口疮病又为羊传染性脓疱,多发于绵羊、山羊群体,秋冬季发病概率较高,患病羊群的体重会逐渐降低,降低了整体养殖的经济效益。
1 流行特点羊口疮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毒病,该病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可在低温状态下持续生存,但酸性消毒剂、碱性消毒剂可消杀羊口疮病毒。
羊口疮属于病毒病,其传播能力较强,它可通过空气、水源、蚊虫等途径传播,一旦羊群感染了羊口疮病,其嘴巴、舌头、鼻子、乳房都会出现脓疱,一旦羊群缺乏维生素,其治疗难度更高。
此外,公羊、母羊、幼羊都会出现口疮病(山羊、绵羊均存在),其中山羊幼羊口疮病表现最为严重。
当羊群中出现携带病毒的病羊时,不仅会影响当地的环境,还会随着羊群的皮肤黏膜传播,并在病羊的口唇上皮组织繁殖,出现羊口疮病。
病羊、带病毒的羊群是疾病的主要传染源,这些疾病均会损伤动物的黏膜,导致羊的皮肤黏膜、口腔组织受到一定影响,并且还存在人畜共患病的情况,如兽医、防疫员、饲养员、屠宰工人都是该病的易感群体。
辽宁抚顺地区养羊业较为发达,但也有羊口疮病的发生。
羊口疮病多发于春季、秋季,并没有雌性差异方面的差异,但如果疾病处理不及时,羊口疮病可能会在极短时间内传播,导致整体羊群均被感染。
统计显示,羊口疮病多发在羔羊的口腔、鼻腔位置,容易影响病羊的饮食,激发细菌混合感染问题,进而导致羊群身体机能、抵抗力降低,最终导致羊群饲养。
虽然成年羊群患病时症状较为明显,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强,但其病死率也居高不下(大多数成年患病病羊可在4~8 周自愈,但口疮病存在一定复发性,短期内彻底治愈相对困难)。
2 发病原因2.1 易感动物绵羊、山羊都是羊口疮病的易感动物,该病不分品种、年龄和性别,但以羔羊或6 月龄以内的幼羊发病概率更高,呈群发性流行,发病率超过50%,成年羊群也易感,但呈零星散发。
同时,羊口疮病会损伤病羊的皮肤组织和皮肤黏膜。
2.2 病例研究辽宁抚顺某养殖场起初仅有2~3只羊口唇黏膜出现脓疱和结痂块,14d 后有14 只羊出现羊口疮病,发病位置均在羊的嘴唇、鼻腔位置,严重影响了羊群的正常进食,且所有患病羊均用嘴部磨蹭墙壁的情况,且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有羊出现了严重腹泻。
羊口疮的防治方法

羊口疮的防治方法
1.保持牛羊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维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2.注意饮水卫生,用清洁的、易于清洗的饮水器,并经常更换水。
建议将饮水器放在楼上,可以避免水污染。
3.对于病羊,应及时进行隔离,并提供充足的卧地。
4.注重营养,加强饲料的营养成分,保证羊的健康状态。
注意饲喂新鲜草料,以增强羊的免疫力,同时根据天气情况给予适宜的饲料。
5.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的症状,如有发现羊口疮,应立即进行隔离并开始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感染和病羊的恢复期过程。
6.定期检查羊群的健康状况,加强对羊群的预防保健和增强免疫力。
羊口疮治疗

羊口疮治疗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
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
羊口疮症状:羊患病后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口角、口唇和口内等处黏膜出现红点、
微肿、热、痛,吃料时出现不适,吃一下停一下且缓慢;慢慢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
溃疡,继而结痂,结痂逐渐由红变为黑色,延伸至面部,面部出现水肿。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羊咳嗽、消瘦、绝食,体温升高到40℃以上,最后衰竭死亡。
羊口疮防治:
羊口疮预防:1、使用碘制剂的消毒药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两次;
2、使用生石灰给养殖场周围消毒;
3、对于没发病的羊群及时的隔离;
4、处于潜在感染的羊群用羊痘一针灵做紧急预防。
羊口疮治疗:发病前中期使用羊痘一针灵(天行健动物药业)每瓶200斤体重配合绿健先锋做紧急治疗,一天一次使用2天;发病中后期的使用羊痘一针灵每瓶200斤体重配合绿健先锋做紧急治疗,一天一次连续使用3天;注:口腔周围及口腔有溃疡灶的先用碘制剂的消毒药清洗,然后用冰硼散化开喷在溃疡灶上,2-3天溃疡结痂。
山羊口疮病的防治措施

( 1 ) 加 强 饲 养管 理 , 避 免 山 羊 皮 肤 和 黏 膜 发 生 损 伤 ,特 别是 在羔 羊 长牙 阶段 其 口腔 黏 膜 十分 娇嫩 , 极 易发 生 损伤 , 因此 养 殖人 员应 选择 没 有 芒刺 的饲 草 饲
入 创造 了条件 , 导 致 山羊发 病 。防疫措 施 不 完善 , 很 多 养 殖 户没 有 进行 山羊 口疮 疫 苗 的免 疫 接 种 , 导 致 该病 的传 染和 流 行 。在 引种 与 日常 检疫 工 作 中 , 如 果检 疫
5 防 治 措 施
山羊感 染 该病 主要 因 日常 饲 养 管 理不 当 , 以及 垫 草 和饲 料 中有较 多 的芒 刺 , 导 致 山 羊 皮肤 及 黏 膜受 到
损伤 。 同带毒 羊 或病 羊 接 触后 感 染 发病 。如 果 饲料 中
矿 物质 或 微 量元 素 缺乏 。 羊 只会 出现 啃墙 或 异 嗜 等现 象。 羊舍及用具缺乏严格的消毒制度 , 则 给 病 毒 的侵
畜 禽 养 殖 业
组稿k E m a i l : m n g x m y 2 0 0 8 @ s i n a . c o n r
山羊 口疮 病 的 防治措 施
高小 斐 陕 西省 定边 县 樊 学镇 畜牧 兽 医站 7 1 8 6 0 0
摘要 : 山羊 口疮 是 由传 染性脓 疱 病 毒 引起 的一 种
的饮 水 、 用具 和羊 舍 . 也会 引起 该病 的发生 。
2 流 行特 点
( 1 ) 该病 主 要感 染 不 同年龄 、 性 别及 品 种 的 山羊 , 尤以 1 - 6月龄 的幼 羊最 易感 染 , 有 较高 的病 死 率 。 该病 具 有 较 强 的传 染性 。病 羊及 带 毒 羊是 主 要 传染 源 , 当 健 康 羊 只 同病 羊或 带 毒 羊接 触 后 , 能 够 通过 接 触 损伤 的皮 肤 和黏 膜 而感 染 致病 ,被 污染 的牧 地 、饮 水 、 饲 料、 食槽 , 以及病 畜 的皮 毛等 都能 够 成为传 播 媒介 。 ( 2 ) 该病 主 要发 生 于 春 秋季 节 , 在水 冷 草枯 、 营 养
浅谈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

浅谈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羊口疮病,又称为口腔附睾炎、口腔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牲畜传染病,主要侵犯羊的口腔黏膜和唇周皮肤,使其出现溃疡病变。
该病症状明显,对羊群健康和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诊断羊口疮病的关键是观察病羊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病羊在发病初期,会出现牙龈发炎、肿胀,唇部溃疡,明显的食欲不振,减少食物摄入量,甚至完全停止摄食。
在进展阶段,病羊的口角和舌尖会出现脱皮,疼痛感明显增加。
如果不及时治疗,疼痛感会持续加剧,导致瘙痒、咀嚼困难,羊群的生产性能会大幅下降,甚至出现死亡。
针对羊口疮病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
预防是最重要的措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强化羊群的免疫力:定期给羊群注射消毒疫苗,提高羊群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原菌侵袭的机会。
2. 保持羊圈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羊圈垃圾,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3. 合理饲养管理:给予羊群充分的饲料和营养,增强其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4. 隔离病羊:若发现有口腔溃疡的病羊,应立即将其隔离,以免传染给健康的羊群。
针对羊口疮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口服护理两个方面:1.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消炎药物和抗生素来控制病情的进展,减轻病羊的疼痛感。
具体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兽医的指导进行。
2. 口服护理:可以给病羊喂食软食,如饲料副产品、糊状饲料等,减少牙龈和口腔黏膜的摩擦,缓解病羊的疼痛感,促进病口的愈合。
羊口疮病是一种常见的牲畜传染病,对羊群的健康和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
及时诊断和采取防治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是最重要的措施,可以通过强化免疫力、保持清洁卫生、合理饲养管理和隔离病羊等手段进行预防。
对于已经感染的病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和口服护理,以缓解病情和促进愈合。
羊口疮病毒,羊口疮的治疗措施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断奶前的羔羊与断奶后的幼羊,以口唇水肿、化脓、糜烂为主要特征。
其发病较快,病情发展迅速,一般于2~4天内感染全群。
若不及早施治,则最终因口唇肿胀严重,齿龈溃烂不能采食,导致机体衰弱,死亡率甚高,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药液配制先将2~5克碘片倒入少许70%~95%的酒精中溶解,再加入植物油配成2%和5%两种浓度备用。
这种以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或棉籽油,以花生油疗效最好)代替甘油的药液,其优点是粘着度强、挥发慢,搽药后保存时间长,湿润创面,防止再度结痂,延长碘的药性效果,从而使创面收敛效果显著。
防疫方法: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2k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
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1k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
治疗方法视病情轻重选用不同浓度的药液。
一般在病初和肉芽组织生长愈合阶段用2%浓度的药液,以减少对黏膜的刺激,保护新生组织;重者要用5%的浓度。
治疗时采取站立或横卧保定,揭去病灶痂皮(搽药前充分揭除痂垢可提高疗效),用消毒棉球蘸取药液轻轻搽,搽一次换一次棉球,处理完毕后再把口腔周围搽一次药液。
每日早晚各1次,直至治愈为止。
对继发感染、体温升高的病羊,可采用抗生素配合病毒唑治疗,每日2次,连用3天即可。
同群健羊应隔离,并每天搽药1次,作预防性治疗。
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

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羊口疮病是较为常见的羊疫病,一般在春夏两季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羊群健康。
尤其对山羊与绵羊的羔羊影响较大。
早期辨识病症及时诊断是后续有效干预的关键,要对其羊口疮的具体临床表现和症状充分认识,以便于更好地开展防治对策。
1 临床症状羊口疮是较为常见的一类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主要是羊传染性疱疹病毒侵害了羊的口唇部和舌头,出现不同程度地溃烂,局部先出现丘疹,而后出现水泡和脓疱带有结痂等。
该病多为接触性传播,主要会引起绵羊和山羊出现广泛性的疱疹。
疱疹最初会出现在羊口唇,产生丘疹,再产生水疱,之后会蔓延到舌部和鼻部,甚至会在乳房出现创面。
病羊会因疼痛而出现烦躁不安和进食量降低。
所有病羊分泌物以及病羊口唇所接触到的饲料或羊舔砖等各类物品都有传播的风险。
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明显,存在表现程度差异,这源于感染病原微生物特点也略有不同。
羊口疮局部的脓包会逐渐溃烂,结痂脱落。
如果病情严重就会出现脓包的扩散,引发一系列更加严重的临床症状,其病变范围也会明显扩大。
通常,病羊和体质弱的羊会呈恶性循环,即羊会因口疮产生的疼痛,使采食量明显减少,免疫力降低,营养没有持续跟进,易对其现有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出现感染加剧而影响羊的健康,死亡率较高。
而且在后续治疗之后,除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外,羊也会出现体重减低的现象。
该病具备较强的扩散性,一只羊出现该疾病之后,就会导致其他羊也被感染,甚至还会合并其他疾病,进而影响羊的基础健康。
因此需要对其临床特征充分认识,尤其是要对其不同的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充分关注,结合其疾病特点和临床诊断,提出积极的应对及防治策略。
2 诊断2.1 症状体征观察诊断在初步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养殖户或基层兽医进行简单的初步观察,对患病初期的症状体征观察,尤其要了解其现有的感染位置,如果病羊感染位置在口唇部或起初只有小红斑点,逐渐变成疱疹。
该病特点具备较强的典型性,一般大多数都发生在口唇位置,而且最初出现的是丘疹在丘疹不断进展过程中会变成水疱和脓疱,严重的情况下会向口鼻以及舌头等多个位置发展和蔓延,一般还会出现同羊群中传播,在山羊和绵羊之中都会出现这些疾病问题。
羊口疮怎么治?羊口疮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羊口疮怎么治?羊口疮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羊口疮又被称为羊传染性脓包,是养殖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危害羊的口唇、舌、鼻等部位。
羊一旦染上羊口疮,会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下降等症状,并且会在口角、上唇等部位出现小红斑,而后成为水泡、脓疱,影响羊的健康生长。
那么,羊口疮怎么治?现将羊口疮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一、羊口疮的临床症状1.病羊:病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口腔升温,齿龈红肿。
眼周围、口角、上唇和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红斑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泡、脓泡,其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
1-2周后病情较轻的病部痂皮干燥、脱落,留下红斑,病情严重的,齿龈、舌面及颊部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继而形成丘疹、水泡、脓泡及痂垢,并互相融合,形成大面积痂垢。
痂垢不断增厚,痂垢下伴有肉芽组织增生,病羊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隆起,严重影响采食。
2.死羊:病死山羊极度消瘦,口唇有黑色结痂,结痂延伸至面部,口腔内有水泡、溃疡和糜烂,面部皮下有出血斑,口角、唇、舌面等部位有结痂、溃疡,气管环状出血、充血,肺脏充血、肿胀,颜色变暗,心肌和心外膜有点状出血,小肠壁变薄,轻度出血,其他部位无特征性变化。
二、羊口疮的预防措施在本病流行地区,可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的弱毒疫苗株作免疫接种。
我国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通过犊牛睾丸细胞连续传代的方法,育成的弱毒株制成冻干活疫苗,适用于各种年龄的绵羊、山羊下唇粘膜划痕接种,每头接种量0.2毫升,亦可于股内侧皮肤划痕接种,免疫期3个月,野外大面积使用时,保护率达80%以上;在本病流行区还可采集自然发病羊痂皮,经研磨后用50%的甘油盐水缓冲液制成1%的病毒液,在健羊的尾根无毛处作划痕接种,经7天左右接种处发生炎症或脓疱性病变,随后结痂,数周后痂皮脱落,此法免疫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母羊接种应在分娩前3-4周完成。
本法有散毒危险,因而仅限于疫区采用。
三、羊口疮的治疗方法哈拉(旱獭)油1千克溶化后与300克敌百虫混拌均匀,涂擦患部,经1天即可痊愈,用此法曾治疗12000多只羊,全部治愈;病毒唑(三氯唑核苷注射液)100毫克/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克/毫升,按2:1混合肌注,成年羊3毫升,羔羊减半或2毫升,局部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擦。
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应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山西省养殖羊的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但这也增大了各类疫病的发生概率,尤其是羊口疮病。
羊口疮病较为常见,幼龄羊更易感染,很难清除病原。
对此,养殖人员应密切观察羊群情况,一旦发现羊口疮病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日常养殖过程中也应做好预防工作,科学消毒,强化饲养管理,提升羊群的抵抗力,降低羊口疮病的发生概率,为养殖人员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羊口疮病的流行特点羊口疮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任何品种的羊只,7其中危害最严重的为3-6月龄的羔羊,成年羊只感染病毒后的发病概率较低。
一般夏秋季节容易发病,呈群发流行特点,带毒羊与病羊属于主要的传染源,包括创伤传播与直接接触传播两种途径。
当接触病羊、带毒羊、饲养病羊的圈舍食槽后,健康羊便会感染此病,患病母羊会通过乳腺将病毒传染至羔羊,在吮吸后,羔羊也会将病毒传染至母羊。
羊口疮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节更容易感染,很难彻底清除病原体。
新发区域大多因引种带毒病羊引起,若饲养管理不科学,没有定期接种疫苗,也会增大此病的发生概率。
羊口疮病大多在种群内传播,很少会感染其他动物,羊群中出现个体患病,很快便会导致整个羊群发病。
当养殖人员经常接触病羊时,也可能被感染,因此养殖期间应做好自身保护措施。
羊口疮病原体对外界的适应性较强,患病羊结痂中的病原体可以存活2个月,在地面、食槽、水槽、饲草中的病原体甚至可以越冬,翌年再次导致大面积感染。
实验研究发现,50%甘油生理食盐水中的羊口疮病原体可以存活1年以上,或者将病原体放置于4℃培养皿中依然可以存活1年以上。
但羊口疮病原体不耐高温,将其放置于60℃培养皿中可以存活30min,放置于65℃培养皿中可以存活2min。
且病原体在酸性与碱性环境中不耐存活,因此日常可以采用高温与药剂消毒防控。
二、临床症状羊口疮病的症状较为明显,包括唇型、蹄型、外阴型、全身型等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唇型。
且不同发病形式具备相似的症状与表现,初期羊只食欲减退,嘴角周围流涎,之后扩散至眼睑、唇部等区域,出现水疤或红点,水疤破裂后结痂。
羊口疮病的防治

羊口疮病的防治羊口疮病学名“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
近年来在一些地区有散发流行趋势,严重影响着养羊业的健康发展,给养羊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笔者结合多年管理羊场的实际经验,介绍一下有关羊口疮的防治方法。
一、流行特点羊口疮多发于春秋两季,多感染3-6月龄羔羊,成年羊也可感染,呈散发性流行。
幼羊首先发病,一周内迅速传给全群。
羊群一旦感染即常年发病,可在羊群中连续危害多年,十分烦人。
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受污染圈舍及草地、用具或皮肤擦伤传播,哺乳母羊的乳房也可能同样患病,主要是由于小羊咬伤而感染。
二、典型症状羊患病后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以后逐渐变为丘疹、结节,继而形成水疱或脓疱,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和眼睑等部位,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痂垢,嘴唇肿大外翻突起。
病羊由于疼痛而不愿釆食,吃料时吃一下停一下且进食缓慢,严重者不能采食,体温升高到40℃以上,病程一般2~3周,最后多因采食困难而衰竭死亡。
三、预防措施1、定期防疫接种。
每年3月或9月接种羊口疮弱毒冻干苗。
接种时按每头份疫苗加0.9%生理盐水在阴暗处充分摇匀,每只羊在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以注射处出现现一个透明发亮的小水泡为准;如果买不到商品疫苗,也可把病羊口唇部的痂皮取下,研成粉末,用5%的甘油生理盐水稀释成1%的溶液,对未发病羊做皮肤划痕接种,经过10天左右即可以产生免疫力,对预防本病效果不错。
2、定期消毒。
每天彻底清扫羊舍,1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带畜消毒,圈舍和用具用2%的火碱溶液或10%的石灰水或20%的热草木灰水消毒。
3、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对引进的羊只隔离观察半月以上,确认无病后再混群饲养。
发现可疑病羊要及时隔离。
四、治疗措施羊口疮的治疗以保护粘膜,患部处理,抗病毒,治疗继发感染为原则。
该病没有特效药,通常采取对症治疗,步骤如下:1、先将病羊口唇部的痂垢剥除干净,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水充分清洗创面;2、用紫药水或碘甘油(将碘酊和甘油按1:10的比例充分混合即成) 和呋喃西林软膏等涂抹创面,每天1-2次;同时内服或肌肉注射病毒唑100mg;3、对体温升高、继发感染羊只,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进行抗菌治疗。
羊口疮有效的防治措施 ,和治疗方案

羊群在冬天以及春秋季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羊口疮是养羊户比较熟悉的羊群疾病之一,具体的防治措施是什么?这是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相信很多的养羊户对它是非常有兴趣!羊口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多感染3-6个月龄的羔羊,成年羊也会感染,呈散发性流行。
幼羊首先发病,一周内迅速传给全群。
羊群一旦感染即常年发病,可在羊群中连续危害多年,十分烦人。
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的传染源。
主要通过受污染圈舍以及草地、用具或者皮肤擦伤来进行传播,哺乳母羊的乳房也可能同样患病,主要是由于小羊咬而感染!为了避免整个羊群的感染,我们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1、在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自繁自育的原则,如果要从异地引种,禁止从发生过羊口疮病的地区引种,对于新引进的种羊应该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将其至少隔离观察一个月之后,确定健康之后再混入羊群中,并做好羊蹄的消毒工作。
如何防治:治疗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2000g,连用5-7天,病发症状基本消失预防时每吨饲料中添加羊全清1000g,连用3-5天,也可长期添加。
备注:本品不含任何违禁成分,绿色、环保、安全、健康,可长期添加使用。
2、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在羊饲养过程中,要每天对羊舍清扫一遍,对于羊粪便、垫草应该及时的清理出去,并对这些东西做好发酵处理,同时,还要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应该每隔两天用生石灰或者其他消毒剂对羊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尤其是要做好圈舍、饲养器材的消毒处理工作,防止羊的饮用水被污染。
3、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应该防止羊的皮肤和粘膜受到损害,在羊运输过程中,应该避免羊因为拥挤而产生擦伤,异地引种的羊群当达到目的地之后,应该及时的引用清洁的饮用水。
在饲养防治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在雨天放牧,避免带有尖刺的异物混入到垫草和草料中。
羊舍的修建应该全面和牢固,饲喂应该科学合理,饲料应该不变质,切实提高羊的抵抗能力。
同时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做好羊口疮病的疫苗接种工作。
羊群发生口疮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为了减少羊群损失,更好的养羊,养羊户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尽量自繁自育,减少羊群染病的可能性。
浅谈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

浅谈羊口疮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羊口疮病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特点是口腔黏膜溃疡、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这种疾病通常会对羊群的健康和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羊口疮病的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
对羊口疮病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羊只的行为和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口疮病。
患病的羊只通常会出现食欲减退,口腔溃疡,唾液增多等症状。
还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采集患病羊只的血液样本进行抗体检测,从而确定是否感染了口疮病毒。
针对羊口疮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
预防与控制是防治这种疾病的关键。
在防治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羊只的营养管理。
合理的饲喂和膳食搭配可以提高羊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口疮病毒的风险。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口腔受到细菌的污染。
2.增强化疗和消毒措施。
定期对圈舍、饮水设备等进行彻底消毒,杀灭病毒和细菌。
对患病羊只的口腔溃疡、伤口等部位进行局部消毒,防止感染扩散。
3.建立有效的隔离制度。
一旦发现有羊只患有口疮病,应立即将其隔离,并对其进行治疗和观察。
隔离期间对其他羊只也要进行观察和监测,确保疫情不扩散。
4.加强羊只的免疫防疫工作。
可使用口疮病毒疫苗对羊只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羊只对口疮病毒的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检测疫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再次免疫。
在对羊口疮病进行诊断和防治时,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措施。
只有通过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除羊口疮病,保障羊群的健康和生产。
养羊技术干货:羊口疮即将进入高发期,养羊户应如何进行防治?

羊口疮,又被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由于该病毒抵抗力较强,散落在地面的病毒可以越冬,到来年春天仍具有较强的感染性,每年3~4月份天气转暖时便是羊口疮发病高峰期,羊群一旦发病便可能连绵数年。
今天小编便详细介绍一下羊口疮的发病过程、症状表现以及防治方案,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朋友能够有所帮助!养羊技术干货:羊口疮即将进入高发期,养羊户应如何进行防治?一、发病过程与症状表现羊口疮主要危害1~3月龄的羔羊,成年羊也可感染发病但症状轻微,山羊要比绵羊更易感。
无病羊群通常是由于引入病羊或带毒羊(发生过羊口疮的羊群,均可能成为带毒羊),或者在被病毒污染的牧场放牧而造成传染,开始可能仅有极个别羊只发病,但是随着病羊与健康羊不断接触便会危及整个羊群,特别是羔羊和哺乳母羊更容易发病。
一旦羊群发生过本病后,每年春秋两季便可能再次出现发病,连绵数年难以将其清除。
羔羊发病后多以“唇型”症状表现为主,发病初期先在口角、上下唇或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此时很难引起养羊户的注意。
发病1~2天后小红斑逐渐变成丘疹和小结节,细心的养羊户若此时能够发现并对患羊及时隔离,对防止本病的蔓延十分有帮助。
继续发展便会变成水疱或脓疱,破溃后则会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结痂,此时病情已经在羊群中开始大量传播,很多羊已经感染还没有表现出症状或者已经表现出初期症状。
多数患羊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会呈良性经过,结痂后7~15天痂皮干燥、脱落,患羊好转。
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当或严重病例,口唇部位会不断发生丘疹、水疱、结痂,并相互融合,波及而整个口唇周围,而且结痂下面多会伴有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外翻呈菜花状,严重影响采食。
少部分患羊可能伴有坏死杆菌、化脓性病原菌的继发感染,甚至可能会继发肺炎,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养羊技术干货:羊口疮即将进入高发期,养羊户应如何进行防治?少数患羊可能伴有的“蹄型”症状表现,或者单一出现“蹄型”症状表现,一般多为一肢患病,通常在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出现水疱、脓疱,并在破溃形成菜花状结痂。
羔羊口疮的综合有效防治方法

直接的关系,在养羊生产中要采 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提高养羊的 技术水平,避免羊口疮的发生。
①羊场的建设。羊场在选址 建设时应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 与周围的主干道路及村庄,尤其 是其他羊场要有足够的距离,以 便有足够的生物安全缓冲区间。 羊场与场外环境应有围墙等隔离 设施,防止外部生物进入场区, 场区入口处要设置消毒池,场区 内人员生活区与养殖区要分开, 以防止人员相互串门。在选择羊 圈围栏、用具时应选择光滑的, 羊舍内不放置尖锐物品,以免尖 锐的棱角刮伤、刺破羊的皮肤, 引起感染。
2. 流行特点。羊口疮在一些 羊群中广为流行,尤其是一些中
小羊场,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的损 失。羊口疮的发病羊和成年带病 毒的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感 染绵羊和山羊,其中 3 ~ 6 月龄 的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传播途径主要有误食被病毒污染 过的饲料、饮水;病毒通过受伤 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接触散 落在地面上的病羊痂皮、健康羊 与带毒羊在运输、转移时直接接 触等。羊口疮一旦发生,如不能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将在羊 群中长期存在,不过发病率和死 亡率有所降低。
1. 病原。羊口疮,是由羊口 疮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羊口疮病毒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 属的病毒。羊口疮病毒在外界环 境中其毒力和感染性可持续数年 之久,但羊口疮病毒对高温敏感, 在 60℃温度下经过 30 分钟就可 被杀灭。常见的消毒药如 20% 热 草木灰溶液、2% 氢氧化钠溶液、 10% 石灰乳等,都能在较短时间 内将羊口疮病毒杀灭。
②规范引种。羊口疮病毒的 毒力在自然条件下可保持多年, 因此,防范外界的病毒进入养羊 场的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进场的 人、物、畜做好消毒,尤其是在 引种的时候做好防疫,推荐养殖 场自繁自养,禁止从发生过羊口 疮的养殖场引进羊只,以免将病 毒带入本场。种羊引进后必须在 场外进行隔离观察,经过严格检 疫确认健康后才可混群,混群时 要对隔离区种羊的全身及蹄部进 行多次清洗和消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羊 以 口唇 等处皮 肤和 黏膜形 成丘 疹 、 脓疱 、 溃
疡 和结 成疣 状厚痂 为 特征 。首先 由散在 的小 红斑 开 始 , 快 形 成麻 籽 大 的小 结 节 , 而 成 为水 疱 或 脓 很 继 疱, 脓疱破 溃后 , 形成 黄 色或棕 色 的疣性 痂 。呈 良性
经 过时 , 硬痂 逐 渐扩 大 、 厚 、 增 干燥 ,- 1 2周 内痂 皮脱
( ~ ) 龄 最 易 感 , 常 呈 流 行 性 ; 年 羊 发 病 较 36 月 常 成 少, 多为散 发 。 病无 明显 的季节 性 , 发 以春 季最多 见 。
2 临床 特 征
4 治 疗
首 先 隔离病 羊 , 圈 舍 、 对 饲养 器 具 、 动 场进 行 运 彻底 消毒 。 给病 羊柔 软 、 易消化 、 口性好 的饲料 , 适 保 证充 足 的饮水 。 然后 将病羊 口唇 部 的痂垢剥 除干净 , 用淡 盐水 或 01 .%的 高锰酸 钾水 充分 清洗 疮 面 , 然后 用 紫 药水 或 碘 甘 油 涂 抹 疮 面 , 天 葚 状外 观 。病 羊 由于疼 痛而不 愿采 食 ,表 现 流 涎、 精神 不振 、 食欲 减退 或废绝 、 刍减 少 、 反 被毛 粗乱 无 光 , 羊 日趋 衰弱 而死 。病程 为 2 3周 。有 的病 病 - 羊 , 在肢 蹄 发生 同样 病 变 , 时病 羊 跛行 , 重 的 还 此 严
6 ℃时 , 在 2 i 5 可 a r n内将其 杀死 。
本病 主要通 过受 伤 的皮 肤 和黏膜 传染 , 因此 , 要 保护 皮肤 和黏膜 不受 损伤 , 尽量 不喂 干硬 的饲草 , 挑 出其 中的芒 刺 。给羊 加喂适 量 的食盐 ,以减 少羊 啃
土、 啃墙损 伤皮肤 和 黏膜 的机会 。 对外 地引进 的羊 只 隔离 观察 1 d以后 , 5 确认 无病 再混 群饲 养 。 本病 流 在 行 地 区 , 羊 口疮 弱毒 疫苗进 行免 疫接种 。 可把病 用 也 羊 的痂皮 取 下 , 成 粉 沫 , 5 研 用 %的 甘油 生理 盐 水稀 释成 1 %的溶 液 , 对未 发病 羊 做皮 肤划 痕 接种 , 经过 ld左 右 即可产 生免疫 力 , 防本 病效 果 良好 。 O 预
文 章 编 号 :0 3 4 8 (0 0 1 - 0 9 O 10 — 8 9 2 1 )1 0 5 一 1
羊 口疮 又 叫 “ 传 染性 脓 疱 ” 是 绵 羊 和 山羊 的 羊 ,
一
脓 疱 , 裂后 形 成烂 斑 或较 深 溃疡 , 破 使得 口唇肿 大 ,
种 由病毒 引起 的传染 病 。主要 以在 口唇 等处皮 肤
病羊 和带 毒羊是 本病 的传 染 源 。病 毒存 在于脓 疱 和痂皮 内 , 康羊 主要通 过皮 肤 、 健 黏膜 的擦伤 而传
染 。被 污染 的 饲料 、 水 或残 留在地 面上 的病 羊 痂 饮 皮, 均可散 布传 染 。
各 品种 和各 性别 的羊 均可感 染 , 以羔羊 、 但 幼羊
落 而愈 合 。严 重 时 , 变 向颊 面 部 扩展 , 病 发生 丘 疹 、
药 物 治疗 : 每千克 体重 用病毒 灵 01 、 霉素钠 .g 青
收 稿 日期 : 0 0 0 — 1 2 1 — 5 3
盐 5 6 g 每天 1 , 用 3 。对 重症 病羊 , 加用 -r , a 次 连 d 可 安钠 咖 、 萄糖等 进行 静脉滴 注 。 葡
作 者 简介 : 炜 (9 6 ) 男 , 金 1 7 一 , 汉族 , 学本 科 , 大 助理 兽 医 师 , 长 期 从 事 动物 疫 病 防 治 工 作 。
疫病
: 厶 羊 口疮 病 的昕 一 口
金 炜 , 会 英 付
( 勒 克 县 畜 牧 兽 医工 作 站 , 疆 尼 新 尼勒 克 8 50 ) 37 0
中 图 分 类 号 :8 62 ¥ 5 .6
文 献 标识 码 : B
水疱 、 脓疱 、 痂垢 , 它们 互相 融合 , 形成 大面 积的污 秽 痂垢 ; 痂下 肉芽组 织增 生 , 嘴唇肿 大 。 口腔黏膜 潮红 , 口唇 内面 、 龈 、 部 、 齿 颊 舌及 软 腭 黏膜 上 发生 水 疱 或
卧地 不起 , 少数 病羊 还在会 阴部 、 阴茎 、 乳房 、 头上 乳 发 生 同样 的病 理过程 。 3 预 防
和 黏膜 形 成 丘 疹 、 疱 、 疡 和 结 成 疣 状 厚 痂 为 特 脓 溃 征 , 也可 因接触 病羊 而感染 。 人 1 流 行 特 点
病 原体 为痘病 毒科 副痘病 毒 属 中的传染 性脓 疱 病 毒 。 毒对 外界 环境具 有相 当强 的抵抗 力 。 病 干痂 中 的病 毒 在 夏 季 阳 光 下 暴 露 3 ~ 0 0 6 d后 才 失 去 传 染 性 , 地 面上 经 过 秋 冬 季 后 仍 有 传 染 性 , 加 热 至 在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