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近代欧洲唯理论哲学
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等。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比较
第一,经验主义和理 性主义两种倾向分别 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得 以形成的认识根源。
第二,经验归纳法和 理性演绎法分别是经 验论和唯理论得以形 成的研究方法。
第三,近代英国和欧 洲大陆各国的历史环 境分别是经验论和唯 理论得以形成的社会 土壤。
三、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区别
1、重新论证了知识的价值 在中世纪,“知识是神学的奴隶”,当理性与信仰发生冲突时,理性服从
信仰。但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重新恢复了希腊人对知识的 尊重,肯定了人对知识的追求。 2、对经院哲学的批判
①对经院哲学的批判 培根揭露经院哲学脱离实际、脱离自然,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批判了 经院哲学在方法上的烦琐主义和形式主义,认为传统的科学知识的要害在于没 有实用性。 ②培根在对经院哲学的批判中,深刻地揭露了人类人士产生错误的思想根 源和社会根源,为此,他提出“四假相说”。 假相,即盘踞在头脑中的错误观念,使人形成了成见或偏见。主要有四种: A、族类假相(种族假相)——人类天性的普遍缺陷,不以客观事物为尺度, 而是以主观感觉为尺度。 B、洞穴假相——由于个人的特性而产生的成见或偏见。 C、市场假相——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词语使用不当而产生的假相。 D、剧场假相——从各种哲学体系和错误论证方式中移植到人们心中的假相。
四、经验论与唯理论争论的历史意义(2)
经验论和唯理论经过长期论争所取得的成果及暴露的理论缺陷,从正反 两个方面揭示了认识论在以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实现感性认识和理 性认识辩证结合的必要;而二者的辩证统一,只有在科学的社会实践观的基础 上才能实现。到了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自然 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地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和无产阶级斗争 的经验,第一次把社会实践纳入认识论,从而把认识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并 在此基础上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它认识论问题, 从而彻底克服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创立 了完全科学的认识论,从而把哲学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哲学 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经验论和唯理论23页文档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略论欧洲唯理论的哲学理论发展

( 接上页 ) 体似乎并没有尽到 自己的监督责任 。其 实早在官员落马 参考文献 l 】 许贵元. “ 反腐新 闻” 为何 羞答 答【 J 】 . 新闻战线 , 2 0 1 4 , 1 2 - 6 8 . 前, 人 民之中对官员不妥行 为的议论 或批评 声音 已经 出现 , 甚 至怨 【 言很 大。但是媒体却对人民的话语视 而不见 , 仿佛那些批评的声音 [ 2 ] 彭华新. 3代 - “ " 新 闻反 腐” 的伦理 困境研 究f J ] . 新闻世界 , 2 0 1 5. 并不存在 。 可 当官员接受调查之后 , 这 些人 民的抱怨 、 绰号都成 了官 6 3 1 张灿灿. 反腐新 闻的“ 起底” 套路【 J ] . 青年记者 , 2 0 1 4 , 1 0 : 9 5 . 员的罪名 。 试想 , 网络媒体能通过舆论压力 给官员们敲敲警钟 , 或许 【 这些失足 的官 员会 早点意识到 自己的错误 , 及时改正 , 给 国家和人 作者简介 : 林若野( 1 9 9 1 一 ) , 男, 汉族 , 陕西省西安 市人 , 民减少损失 。 士研究生 , 单位 : 南京师范大学新 闻与传播 学院新 闻学专业 , 石
向: 新 闻理 论 。 3 . 3官员媒介形象的极端化导致人 民对政府信心 的消解 通过对媒体有关反腐新 闻的报道 的分 析中不难 发现 , 在一位官
员接受调 查之后 , 媒 体们会对该官员进行 “ 大起底” 。 由此一来 , 受众 对于在任 官员形象 的思考就会出现摇 摆 , 认为媒体之前还都充斥着 官员 的光辉形 象 , 原来在 光辉之后确是如此 的藏污 纳垢 , 那 么其他 官员是否也是这样 ? 是否那些媒体 当作正面典型的官员背后也是污 秽不堪 ?会不 会有一天那些光辉 的形象 也会 走下神坛 成为过街 老 鼠?从而对我 国的官员产生极度的不信任 , 大大削弱媒体 的宣传力 度。 我们不应否认 , 在我 国 , 党和政府 的队伍 中混入 了一些不法分 子, 对我党 和政府 的形象造成 了很大 的损 害 , 但是我们 绝对不能 否 认, 我党这一支经历过战火和人 民考验的队伍应该是一 支为人 民服 务 的队伍 , 绝对不能 因为一些败类的出现就把整个 党和政府 一棍 子 打死 。 党 和政府培养一名干部可以说是经过很多考验 的。虽然一些 干部 会在顺利的仕途 中贪 图安 逸 , 忘却 自己的身份 , 但是不能说 落 马的官员们绝对一无是处 , 毕竟这些官员在较长一段的任职履历中 还是受到人们 的认可和爱戴 的。媒体作为党和人 民的喉舌 , 应该切 实做 好 自己的工作 , 坚持新 闻专业 主义 精神 , 在 面对 反腐新 闻的报 到时更应该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 而不是依照市场的需求只知炮制新 闻炸 弹而忽略 了全局的影响。
经验论和唯理论总结|近代哲学

经验论和唯理论总结|近代哲学近代哲学中,经验论和唯理论共有八位极其重要的哲学家,这八位凭其鲜明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作为西方哲学史的学习者,必须深刻掌握这八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编者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级重点知识点梳理一级重点是指各大高校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的考题,这些知识点必须完全理解并能够清晰流畅地解释或讲述出来。
1. 四假相(培根)培根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开启者。
培根在理论上对经院哲学进行的深刻批判主要体现在“四假象说”上。
所谓假象,即盘踞在人的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形成了成见或偏见,使人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到真理,严重妨碍了科学的复兴。
根据来源不同把假象分为四类,即族类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剧场的假象。
族类的假象是人类天性中普遍存在的缺陷。
由于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客观事物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洞穴的假象指由于个人的特性而产生的假象。
因为每个人的天性、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等不同而形成的个人偏见。
这就像一个人站在狭小的洞穴内看事物一样。
市场的假象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由于语词的错误和混乱而产生的假象。
剧场的假象指从各式各样的哲学体系以及错误的论证方法中移植到人们心中的假象。
一切流行的体系都不过是许多舞台上的戏剧罢了。
培根提出“四假象说”的目的是清算经院哲学所散播和灌输给人们的种种迷信谬说、空论和诡辩,以及各种编造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而且深刻揭示了导致人们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种种认识论根源。
2.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唯理论的创始人。
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
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是完全自明的。
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怎么也不能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是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我在思想。
既然我在怀疑、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主体的“我”的存在也就是确定可靠的了。
唯理论哲学

唯理论哲学唯理论哲学是20世纪中叶由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将人的客观存在与超驳斥分开,强调个体行为的背后存在着一种理性的结构,也就是唯一的理性。
理论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个体的行为是根据内在的决定,而不是外在的环境决定的。
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的行为是出于内在的理论本质,而非外部环境。
因此,任何行为都应该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外部的情感,感觉或者意识。
唯理论的核心哲学观点是:理论思考应该超越实际,只有在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客观现象,并为它提供科学的解释。
同时,海德格尔也强调,理论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它可以指导实际行为,改变实际情况,并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唯理论哲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客观标准,即“超驳斥”,即理论思考应该超越客观现实,而且在做出决定时,应该考虑到多种观点,并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例如,当人们对一个问题发表意见时,他们不仅要考虑他们自己的看法,还要考虑其他人的看法,以及理论研究的结果。
这就是所谓的超驳斥的原则。
此外,海德格尔还提出了“解析唯物主义”,即只有解析事物的原因和本质,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并正确地处理问题。
海德格尔坚持“拥抱具体,抗拒抽象”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把握具体的现象,才能真正把握它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处理问题。
唯理论哲学的思想和理论,为哲学家和思想家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思考资源。
同时,这也是当代世界关于社会发展和处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问题的指导方针。
一例是,把握处理社会问题的根本出发点,用唯理论思考基本问题,不断加深和拓展对实际存在的超驳斥和解析,从而解决社会问题。
总之,唯理论哲学是一门坚持理论思考为客观认识的基础,将理性理论与客观实践结合起来的学科,是一种有助于理解客观存在及其规律,从而改变实际情况的哲学思想。
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它的核心思想,就可以用唯理论的思想来审视社会现象,从而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正确处理各种问题。
唯理论哲学

唯理论哲学唯理论哲学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学科,它旨在探究和认识世界的本质。
它涉及人类的认知、心理学和伦理学等。
唯理论哲学又称作“欧洲经典主义哲学”,涉及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德国哲学、英国和美国哲学家的思想。
而唯理论哲学的核心要义在于追求自然界的唯物观,即一切现象都可归结于自然界的基本客观物质。
从这个核心要义出发,唯理论哲学追求自然界中最基本的构成,即客观物质,以及客观物质如何形成世界现象的本质规律。
因此,唯理论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客观原理主义”。
唯理论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使科学获得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它推翻了神学说的观点,解释世界现象不是由精神主宰,而是由客观自然规律所支配。
因此,唯理论哲学使人们系统地运用客观自然规律来探究世界现象,把人们从宗教以及其他迷信之中解放出来,开辟了科学思考的新途径。
唯理论哲学提出了三个关键概念:客观物质、客观规律和客观本质。
它否定超自然界概念,认为自然界事物都具有客观本质,并且受客观规律所支配。
它持有客观物质的本质存在论观点,认为客观物质的本质存在于客观的自然规律之中,自然规律具有客观的本质。
它认为自然界是统一的,每一个事物都受客观规律的约束,形成一个统一而客观的世界。
唯理论哲学又有著名的哲学家,如欧文、康德等。
他们提出了诸多哲学思想,如康德的道德实证主义,认为道德绝对不属于宗教上的定义,而是基于人的本能而定义的。
欧文提出的有机唯物主义,把生命和精神当做自然界统一的一部分,人的本质和客观物质的本质是同一的。
总之,唯理论哲学的核心思想就在于:世界的统一是客观的,世界现象的发生是由客观自然规律所决定,而不是任何精神或神秘力量所决定。
它推翻了神学教义,开辟了科学思考的新路径。
唯理论哲学处理了各种哲学问题,如形而上学的问题、真理的概念、道德的定义、宗教的地位等。
它为人类进入科学思维的新时代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意义重大。
16-18世纪欧洲近代哲学

❖第一节 英国经验论哲学 ❖第二节 大陆唯理论哲学
16-18世纪西欧哲学总论
❖ 近代哲学的产生
主要推动力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 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要求。
直接原因是:批判经院哲学空洞和繁琐理性主义; 代之以依据科学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为实质内 容的科学认识论。
桑狄等人。他还给培根当
过私人秘书。英国革命暴
发时逃往法国,克伦威尔
执政时回国,复辟时期遭
到王室的迫害。1679年以
91岁的高龄去世。
❖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发动对苏格兰的战争,于1640年召开 国会,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选举中取胜,建立了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所控制的“长期国会”。国会建立后立即开始逮捕王 党头目,国王逃出了伦敦,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
科学的复兴——培根
❖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
1626)。出生于伦敦新贵族家庭,父亲 是伊丽莎白女王掌玺大臣;12岁入剑桥 大学;15岁毕业到驻法使馆工作;1582 年获律师资格;1584年选为国会议员; 1604年国王詹姆士顾问;此后,检察长、 掌玺大臣、英格兰大法官、男爵、子爵; 1621年被指控受贿,判刑、罚金,国王 干预免于刑罚,潜心研究。1626年,冰 雪冷冻试验,染病去世。“英国唯物主 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著作有:原计划《科学的大复兴》(百 科全书巨著),完成两部分,即《崇学 论》和《新工具》;此外还有《政治和 伦理论说文集》,《新大西岛》等。
❖ “三表法”图示
真正的归纳
❖ 真正的归纳就是发现简单的形式; ❖ 归纳通过排除法实现,
试谈近代唯理论主要思想

试谈近代唯理论主要思想作者:闫石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5年第03期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围绕本体论展开,本体论是古代哲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
而到了近代之后,认识论逐渐成为哲学的中心话题。
这主要是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近代社会在走出中世纪的黑暗之后,自然科学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而与此伴随出现的问题便是知识论尤其是认识论的问题,人们需要解决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就是这个周遭的世界如何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因为这是人们获得科学知识并利用知识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所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唯理论哲学家们都承认实体的存在,既不像经验论者那样重视经验,也不像宗教神学家那样重视超自然的启示,而是十分重视人的理性作用。
首先,笛卡尔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创始人和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肇始者,他明确反对经院哲学,企图创建一种具有确实可靠基础的、有实际效用的新哲学,帮助人们获得“事物的真理”,使人类最终获得幸福。
笛卡尔以“普遍怀疑”为武器反对经院哲学,认为只有理性才是辨别是非的标准,而理性要获得真理,则要求我们怀疑一切。
但是要清楚,笛卡尔的怀疑不是随意的,以为他只有通过把怀疑、否定当作哲学的发端,才能奠定和能够奠定一种新的、自由的、从自身开始的哲学的发端和基础。
“当我要把一切事物都想成是虚假的时候,这个进行思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我认识到‘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十分牢靠、十分确实,怀疑论者的所有最狂妄的假定都无法把它推翻,于是我断定我能够毫不犹疑地承认它是我所探求的哲学中的第一原理”【1】,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因为在他看来,如果我们肯定一个东西在思想着,但又否定他的存在,那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笛卡尔那里,“我思故我在”是最确定的知识,是一个直观的真理。
在此基础上,笛卡尔证明了存在着三种实体,即心灵、物质和上帝。
在认识论上,他认为唯有理性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可靠的能力。
与此相配套,他又设计了一整套理性主义方法,并试图通过其方法论原则首先找出最简单而又最确切的知识,然后运用理性力量确立认识对象的次序,并按这一次序进行推理,逐步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从而获得确实可靠的知识。
近代哲学之经验论与唯理论

(三)主要思想介绍
《人性论》的主线: 目标:哲学有两类: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牛顿运用试验和观察的方式使得自然哲学成 为科学。我要做精神哲学上的牛顿,建立科 学的精神哲学。 体系:以人性为对象,包括理解(认识论) 和情感(伦理学)两部分。共分三卷,第一 卷:论理解,成为后来的《人类理智研究》; 第二卷论情感,第三卷与理解和情感都相关 的道德(道德原则研究)
1、知识最终来源于印象
(1)知识是观念之间的联系; (2)观念来源于印象; (3)观念是对印象的摹写。印象强烈、清 晰、生动和活泼,观念是对印象的重视摹 写,不如印象强烈,微弱模糊。
2、不能判断实体是否存在
一切知识应以知觉为基础,我们对实体没有 经验,故而不能判断它是否存在。物质实体只 是观念的集合;心灵实体只是一束知觉,并没 有主体。休谟的对待实体的态度是怀疑论的, 不是独断论的。 小评:取消物质实体的假定判断,认为感觉的 来源不可知。“我们的只是被限制在一个狭小 的范围内,不过是印象的联系置换扩大缩小而 已。”
(2)我不是我的肉体,而是一个只具有思想特征的实体。
思想就是思想活动包括感性和理性思维、意志活动和想象——就是在怀疑、 理解、理会、肯定、否定、愿意、不愿意、想象和感觉的东西——自原著 选读370页)
(3)确立真理标准并推论其它原理:
A、真理标准:清楚明白性和确定性 B、依据真理标准推出:上帝存在。
西方哲学史之近代哲学部分复习重点(共5则范文)

西方哲学史之近代哲学部分复习重点(共5则范文)第一篇:西方哲学史之近代哲学部分复习重点(共)一、重点掌握的名词概念物体(霍布斯)天赋观念真观念(斯宾诺莎)白板说内省经验(洛克)单子预定和谐(莱布尼茨)印象(休谟)观念(休谟)感性、知性和理性(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先验统觉自由(康德)现象(康德)先验幻相(康德)自律与他律(康德)意志自由(康德)物自体(康德)绝对命令(康德)善良意志(康德)实践理性《新工具》《利维坦》《人类理解论》《人类知识原理》《人性论》(休谟)《人类理解研究》《方法谈》《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笛卡尔)《伦理学》(斯宾诺莎)《人类理智新论》《单子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二、下列命题或哲学思想要能理解,会简述1、我思故我在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3、神即自然(斯宾诺莎)4、有花纹的大理石5、单子知觉能力说(莱布尼茨)6、培根的四种假相说7、洛克论实体8、存在就是被感知9、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10、人为自然界立法11、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三、下列问题重点掌握理解,会论述1、试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2、试述斯宾诺莎关于实体、属性、样式的学说3、试述洛克的两种性质的学说4、试述“体谟问题”5、试论休谟的温和怀疑论6、试论康德的时空观7、在康德看来,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8、试论康德的范畴论9、试论康德的道德哲学第二篇:西方哲学史之中世纪哲学部分复习重点一、重点掌握的名词概念教父哲学原罪说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唯名论与实在论《上帝之城》《忏悔录》《神学大全》奥卡姆的剃刀二、下列命题或哲学思想要能理解,会简述1、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2、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论理性和信仰3、罗吉尔.培根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4、阿奎那论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三、下列问题重点掌握理解,会论述1、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2、唯名论与唯实论分歧及其争论的理论意义。
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经验论和唯理论23页PPT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经验论和唯理论6、 Nhomakorabea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两者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分析引言:本文讨论研究的是欧洲近代哲学中英国经验论与大陆唯理论的两者的产生和主要观点,通过对两者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讨论揭示二者在认识世界上的本质矛盾。
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析对今天人们探究世界、认识世界也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正文:一、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产生及其观点经验论在17到18世纪期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研究者多来英、法两国的哲学家,所以又被称为英国经验论。
以培根为代表的一批经验论者对经验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证的研究,并坚定地认为其是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培根强调“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认为通过感性的认识和与现实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获得知识,任何思维上的理性演绎的都是不能认识世界。
又比如,英国的霍布斯认为一切感觉都来自客观外在的刺激,即知识来源于经验。
此外,还有包括洛克和法国的伽森狄也对近代经验论的成型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贡献。
经验论是在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来源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在与唯理论的斗争中,经历了由唯物主义经验论向唯心主义经验论,由可知论向不可知论的过渡。
前者主要认为人的经验来源于上帝和神的启示,渐渐变为了唯心主义。
后者则强调经过实际观察的经验是可靠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近代唯理论不像经验论那样,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
唯理论与启蒙运动紧密相联。
可以说是唯理论在广义上的含义即理性主义。
在古代,由于人们缺少认识自然的工具,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存在着敬畏之心,经验主义大为盛行,像恩培多克勒就认为世界本源是水、火、土、气,这就是来源于经验的认识。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总结和概括,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最直接、最简单的反映。
唯理论的产生源于近代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们发现了自然规律,并认识到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对的。
由此,以法国的R.笛卡尔,荷兰的B.斯宾诺莎和德国的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者认为自然的规律和知识是可以像几何学那样从几条清楚明白的“自明”公理,依靠人的“天赋观念”,进行细致准确,可靠的推理得到的。
读《西方哲学史讲演录》——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

读《西方哲学史讲演录》——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笛卡尔我正在进行怀疑,这个事实本身是不能怀疑的。
因为就算我对“我在怀疑”这件事表示怀疑,仍然说明我在怀疑。
可见我们唯一不能怀疑的东西就是怀疑本身。
而怀疑是一种思想活动,这种思想活动必定要有一个承担者,也就是一个进行着怀疑或思想活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我”。
于是,笛卡尔就得出了他的哲学的第一原理,那就是“我思故我在”。
对于笛卡尔来说,上帝的意义就在于如下两点:第一,他保证了从狭隘的自我向广阔的心物二元论世界的过渡。
第二,他保证了心物两个世界的独立发展,既保证了物质世界的真实性,也保证了观念世界的可靠性。
笛卡尔认为,精神实体的本质属性是思维,物质实体的本质属性是广延。
精神无广延,物质无思维,也就是说,精神不占有空间位置,物质不能进行思维。
这两个实体彼此之间不发生联系,物质不能决定精神,精神也不能决定物质,只是依靠上帝的大能来保证它们之间的协调一致。
这种观点,就是笛卡尔的古典二元论。
斯宾诺莎斯宾诺莎这种“神即自然”的观点通常被称为“泛神论”。
所谓泛神论就是认为神内在于大自然中,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体现着神性,自然和神乃是同一个东西。
斯宾诺莎对“神即自然”的观点进一步加以说明,他认为有两个自然,一个是作为原因的自然,另一个是作为结果的自然;一个是自由的自然,另一个是必然的自然;一个是创造自然的自然,另一个是被自然所创造的自然。
总而言之,自然既是原因又是结果,既是自由的同时也服从必然性的法则,既是创造者也是被创造者。
笛卡尔那里,两个实体之间的协调一致性是通过经验性的相互影响——松果腺中的身心交感——来实现的,这种经验性的相互影响与两个实体的彼此独立之间就产生了一种深刻的矛盾。
但是在斯宾诺莎那里,同一个实体按照两种属性而区分的两个样式系列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不是通过经验性的相互影响、而是通过先验的内在和谐而实现的斯宾诺莎的这种观点被叫作“身心平行论”。
莱布尼茨莱布尼茨首先从本体论的角度来寻找最基本的单元。
西方哲学-近代欧洲各国的唯理论哲学

笛卡儿二元论的困境是怎么实现心灵与物 体的一致性 。所以仅仅确定了“我思”还不 够,我们还必须证明上帝的存在,再由上帝的 存在,证明物理世界的存在。
2.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笛卡儿要从“我思”出发去证明上帝的存 在。我意识到我的心中有一个“上帝”的概念, “用上帝这个名称,我是指一个无限的、永恒 的、常驻不变的、 不依存于别的东西的、至 上明智的、无所不能的以及我自己和其他一切 东西(假如真有东西存在的话)由之而被创造 的实体说的”。
1.我思故我在
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笛卡儿提出了他认 为是一切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的哲学命题——“我 思故我在”。 由于感性知识是相对的和偶然的,以往我们所 确知的一切可能都是虚幻的。但是,当我们通 过这种方式怀疑一切的时候,这个怀疑本身却 表明了一条毋庸置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 本身是毋庸置疑的。我在怀疑,必然有一个在 怀疑在思想的“我”存在。因此,“我思故我 在”可以毫无疑虑地把它当作形而上学的第一 条原理。
笛卡尔设想发现真理的新方法------“理 性演绎法”。包括两个部分,即直观和演 绎。
“直观”是“理智直观”,它为演绎 提供基础和前提。
“演绎”就是从“理智直观”所确知
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 理,最终形成科学知识的体系。
因此,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
条件:首先,“它们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 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 们的真理”;其次,“我们关于别的事物 方面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 的,以至于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于它们 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那 些原理,我们就一定不能知道依靠于它们 的那些事物”
笛卡尔

3、天赋观念
笛卡尔根据观念的来源不同把观念分为三类:“在这些观念中间,我觉得有一 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第一类:天赋观念。它包括几何学的公理、逻辑学的基本定律,如“两点之间直 线最短”、“事物不能既在此处又在彼处”之类的命题,此外,关于上帝的观念 也是天赋的。 第二类:是指由感觉提供的观念,例如我们所听见的声音。看见的太阳、感受到 的热等等。笛卡尔承认这类观念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它们经常不由 我自主而呈现给我:。 第三类:是一些关于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的东西的的虚假观念,如美人鱼、飞马等。 在笛卡尔看来,由感觉得来的观念虽然不是完全虚假的,但是却是相当不可靠 的,因为感觉本身并不能为判断这些观念的真假提供证据。例如,一根插在水中 的木棒,眼看是弯的,手摸却是直的。现象表明,我们无法用感官来断定真假, 只有依靠理性才能使我们获得真理性的知识。因此,只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才 是真正的知识的来源和前提,所有真理性的知识都是以天赋观念为依据而清楚明 白地演绎出来的。
我思故我在:“我”
笛卡尔在这里所说的“我”是指一个思想的主体。他解释道:“严格地说,我 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也就是说,我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 这个“我”是超越形体的,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自己没有形体、不能摄取营 养和走路,但是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我”没有思想。思想是“我”的一种 本质属性,“我”思想多久,“我”就存在多久,“我”只要一停止思想,自身 也就不复存在了。
2014-12-27
2、理性演绎法
一般来说,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包括两部分,即直观和演绎。 · 直观:所谓直观既不是感性直观也不是神秘的直觉,而是理智直观。它是一个清 晰且周详的心灵的无可置疑的概念,仅仅由理性之光突然而出,它比演绎本身更确 实可靠,因为它更简单。 · 演绎:所谓演绎就是从已经知道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理。由 此可见,理智直观的作用就是为演绎提供进行推理的基本原理,演绎就是从这些基 本原理出发,形成一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推理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知识的体系。 因此,笛卡尔要求哲学的基本原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它们必须是明白而清晰的,人心在注意思考它们时,一定不能怀疑它们 的真理性。” 第二、“我们关于别的事物方面所有的知识一定是完全依靠那些原理的,以至于 我们虽然可以离开依靠于它们的事物,单独了解那些原理,可是离开了那些原理, 我们就一定不知道依靠于它们的那些事物。” 笛卡尔称这些基本原理为“天赋观念”,“天赋观念”是笛卡尔哲学乃至唯理论 哲学的基础。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两者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分析引言:本文讨论研究的是欧洲近代哲学中英国经验论与大陆唯理论的两者的产生和主要观点,通过对两者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讨论揭示二者在认识世界上的本质矛盾。
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析对今天人们探究世界、认识世界也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正文:一、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产生及其观点经验论在17到18世纪期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研究者多来英、法两国的哲学家,所以又被称为英国经验论。
以培根为代表的一批经验论者对经验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证的研究,并坚定地认为其是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培根强调“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认为通过感性的认识和与现实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获得知识,任何思维上的理性演绎的都是不能认识世界。
又比如,英国的霍布斯认为一切感觉都来自客观外在的刺激,即知识来源于经验。
此外,还有包括洛克和法国的伽森狄也对近代经验论的成型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贡献。
经验论是在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来源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在与唯理论的斗争中,经历了由唯物主义经验论向唯心主义经验论,由可知论向不可知论的过渡。
前者主要认为人的经验来源于上帝和神的启示,渐渐变为了唯心主义。
后者则强调经过实际观察的经验是可靠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近代唯理论不像经验论那样,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
唯理论与启蒙运动紧密相联。
可以说是唯理论在广义上的含义即理性主义。
在古代,由于人们缺少认识自然的经验主义大为盛行,像恩培多克勒就认为世工具,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存在着敬畏之心,界本源是水、火、土、气,这就是来源于经验的认识。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总结和概括,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最直接、最简单的反映。
16-18世纪欧洲近代哲学剖析.

第四,科学的复兴需要确立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切认识源于经验,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来源。
科学实验可以纠正感觉经验的主观性。
经验结合理性才能真正认识形式。蜘蛛、蚂蚁和蜜 蜂”著名比喻。
经验主义者。“从经验经由理性向揭示形式飞跃过 程中,要用重物限制理性的翅膀。”
第五,科学的复兴需要运用正确的认识方法。
“三表法”图示
真正的归纳
真正的归纳就是发现简单的形式; 归纳通过排除法实现,
即排除: 考察性质存在时就不存在的性质; 考察性质不存在时却存在的性质; 与考察性质变化相反的性质。
小结
归纳法的实质就是科学地探求因果规律。 简评:
自觉研究认识和方法问题,近代哲学创始人;并且促进 了科学发展以及归纳法进展;
2500年科学缺乏进步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正确的方法。
培根提出新工具。这既不是经院哲学的旧逻辑,也不是传统 的简单枚举归纳,而是以探求事物因果联系为目标的科学归
纳法。传统演绎法(经院哲学旧逻辑)不能给人以 新知识;简单枚举归纳的结论不可靠,容易被反例 推翻。
科学的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运 用系统的方法,逐步达到普遍的公理(形式、科学规律或事 物因果联系)。
1642年8月,国王向国会宣战,英国内战爆发,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利用农民的力量于1646年击败王党军。1648年王党发 动第二次内战,资产阶级在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支持下于 1648年彻底粉碎了王党军,并于1649年1月把查理一世送上 了断头台。3月国会通过决议废除君主制,5月宣布成立资产 阶级的共和国,革命达到高潮。
注意:仍然具有本体论诉求和保留了神学的外壳。
近代哲学基本特征:认识论成为哲学主要内容
近代唯理论流派

所谓“直观”既不是感性直观也不是神秘的直觉,而是“理智直观”, 它是一个清晰演绎本身更确实可靠,因为它更简单,虽然演绎也不可能被我 们错误地使用。 所谓“演绎”就是从业已确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 理。
由此可见,理智直观的作用是为演绎提供进行推理的基本原理,演绎就 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形成一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推理过程,最终形成 科学知识的体系。 笛卡尔认为,他的“演绎”与经院哲学的演绎法不同,是一种能够产生 新的知识、形成科学体系的新方法。
笛卡尔的主要哲学著作《第一哲学沉思集》以拉丁语 于1641年在巴黎出版(后来译成法语时题为《形而上 学的沉思》),第一版里还附有六篇反驳和答辩。笛 卡尔最初将书送给索邦神学院(La Sorbonne),试图 借助它的权威来论证该书思想的正确性,以利于出版, 后来神学院的麦尔塞纳神父将该书分别送给一些哲学 家神学家(包括霍布斯和伽森狄)等专家学者征求意 见,引起了来自神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两方面的批 评, 由此组成了六组反驳。后来笛卡尔对它们一一进行 了答辩, 并将这些反驳和答辩与原书一同出版。他的著 作还有《论世界》(1633年写成,因伽利略遭到罗马 教廷审讯而未敢发表)、《哲学原理》(1644)和 《灵魂的激情》(1649)。 1649年9月笛卡尔应瑞典女王克里士蒂娜的邀请前往斯 德哥尔摩讲学, 由于气侯寒冷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患肺 炎于1650年2月21日逝世。
经过反复考察,笛卡尔发现了数学。数学(几何学) 的特征是,当它确定了初始原理之后,从这一原理就 可以演绎地系统地得出所有其他的原理。如果初始原 理是真实可靠的,那么整个知识体系也一定是真实可 靠的。但是很可惜,这种方法一向大材小用,只是被 用在机械技术方面研究抽象的符号而与知识内容无关, 实际上它完全可以改造成为哲学的方法,为人类知识 大厦确立坚实的基础。 当然,旧逻辑(形式逻辑三段论)也不是一无是处, 它的确能够使我们的推理严密而精确,只不过它只能 分析已有的知识而不能获得新知识。于是,笛卡尔开 始考虑创立一种包含几何学和形式逻辑这两门科学的 优点同时又能够避免两者的缺点的新方法,既推理严 密又能获得新的知识。为此,他在《谈谈方法》一书 中首先确立了他的方法论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相同点:1.源于相同的历史任务。
蓬勃发展的自然科学,要求哲学为自然的深入研究,提供系统的认识方法,认识理论的诞生由此开始。
2.理论基础相同。
由于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许多近代哲学家纷纷向自然看齐,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视为哲学的楷模。
3.它们的思维方式都是形而上学的,都是把理性的不同方面对立起来。
4.它们均脱离社会实践来探讨人的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认识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5.各有其片面的真理性第八章: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并不在第七章之后,而是同时发生、出现。
)S1、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当英国的经验论的奠基者培根35岁的时候,在冰天雪地里为一个实验而劳碌奔波时。
不久,大陆唯理论的创始人笛卡尔,却安坐在温暖如春的火炉旁凝神沉思。
这个鲜明的对比,勾勒出经验论和唯理论南辕北辙的理论特征和学术同格:看看笛卡尔先生:(佩戴长剑,爱睡懒觉、喜欢安静和沉思冥想、喜欢思考)Rene Descartes ,1596、3、31—1650、2、11出生于法国杜兰省哈耶地方的一个贵族家族,其父是穿袍贵族,当地地方议会的议员和地方法院的法官,有相当多的地产,家境富裕。
但笛卡尔出生不久,其母亲即因肺结核逝世,婴儿也受感染,医师预言他很难存活。
幸亏乳母精心抚育才免于夭折。
笛卡尔终身未娶,与哲学为伴,但有一个私生女。
他天生体质嬴弱,敏感多疑,对周围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这种气质给他的哲学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7岁时候进入了耶稣会学校(即当地最好的学校——拉夫赖公学)学习,学习课程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法文、物理学、数学、逻辑学、道德、形而上学等,为他打下当时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数学基础,并从古典学中了解了以往的主要学问。
此间学校对孩子们要求甚严,一大早就得起身背诵《圣经》。
但对笛卡尔却是例外,校方为照顾他的孱弱的身体,特许他可以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免受风寒引起肺炎,可以在床上读书。
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此间学校读了8年。
1、1612——1616年。
1612年16岁的他到巴黎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律,4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2、1616年——1628年。
虽然笛卡尔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却认为除了数学以外,任何其它领域的知识皆是有懈可击的。
1616年笛卡儿结束学业后,他就没有继续接受正规教育,而是决定漫游整个欧洲,开阔视野,见悉世面。
由于笛卡尔的家庭经济富裕,足以使他囊满无挂,悠哉游哉。
从1616年到1628年,笛卡尔做了广泛的游历。
他曾在三个军队中(荷兰、巴伐利亚和匈牙利)短期服役,但是他显然未参加任何战斗。
(背景:按照法国当时的规定:贵族子弟可以带一个仆人自费参军。
)1617年在荷兰军队。
(背景:1617年荷兰爆发了尼德兰革命反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法国是荷兰的同盟国。
)在此,笛卡尔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
说起笛卡尔投身数学,多少有一些偶然性。
有一次部队开进荷兰南部的一个城市,笛卡尔在街上散步,看见用当地的佛来米语书写的公开征解的几道数学难题。
许多人在此招贴前议论纷纷,他旁边的一位中年人用法语替他翻译了这几道数学难题的内容。
第二天,聪明的笛卡尔兴冲冲地把解答交给了那位中年人。
中年人看了笛卡尔的解答十分惊讶。
巧妙的解题方法,准确无误的计算,充分显露了他的数学才华。
原来这位中年人就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贝克曼教授。
笛卡尔以前读过他的著作,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认识他。
从此,笛卡尔就在贝克曼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数学的深入研究。
所以有人说,贝克曼“把一个业已离开科学的心灵,带回到正确、完美的成功之路”。
1621年笛卡尔离开军营遍游欧洲各国。
观光过意大利、波兰、丹麦及其它许多国家。
1625年回到巴黎从事科学工作。
为综合知识、深入研究,1628年变卖家产,定居荷兰,隐居生活,潜心著述达20年。
荷兰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思想自由,17C的新生强国荷兰,是一个充满了自信和宽容的国家,许多重要的思想家(Eg: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把这里当作自由之家。
还可以躲避巴黎社会的纷扰。
在此20年的,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多产的时期。
《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沉思录》、《哲学原理》。
其生年创造了一个奇迹:一辈子没进过医院。
照理说应该长命百岁,但却死于幸运之神——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
女王是一个博学而热情的贵妇,23岁,精力充沛,骑马可以骑10个小时。
是当时欧洲最有名的女士。
一方面执掌着一个强大的国家;另一方面,博学,天资过人,光语言就会讲七种,知道笛卡尔的大名后,急于结识,一再邀请其去瑞典面谈,特意派了一艘军舰去接笛卡尔,教她哲学,任宫廷哲学家。
女王有一个毛病,认为凌晨5点钟左右脑子最灵敏,所以要笛卡尔此时来给她讲课,而笛卡尔从来是要睡到中午十一二点才起床,每天早上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到达宫殿早已被冻得半死不活。
1650年初,即4个月之后北欧萧条的严寒使笛卡尔感染了肺炎,大出血后,于1650年2月11日去世,还未来得及过54周岁的生日。
笛卡尔的贡献:笛卡尔是一个沉思的天才,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一是哲学(“近代哲学的始祖”罗素·里格尔的评价),二是数学(解析几何的创造者),三是物理学家(能量守恒与转化,表述了惯性定律),四是天文学家(气象学漩涡说),五是光学,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六是解剖学有成。
解析几何学简介:1619年在多瑙河的军营里,笛卡尔用大部分时间思考着他在数学中的新想法:能不能用代数中的计算过程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呢?要这样做就必须找到一座能连接(或说融合)几何与代数的桥梁--使几何图形数值化。
笛卡尔用两条互相垂直且交于原点的数轴作为基准,将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确定下来,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笛卡尔坐标系。
笛卡尔坐标系的建立,为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架设了桥梁。
它使几何中的点P与一个有序实数偶(x,y)构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坐标系里点的坐标按某种规则连续变化,那末,平面上的曲线就可以用方程来表示。
笛卡尔坐标系的建立,把过去并列的两个数学研究对象“形”和“数”统一起来,把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统一起来,从而使传统的数学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关于笛卡尔的这一发现,有些史料曾有这样一段记述:由于对科学目的和科学方法的狂热追求,新几何的影子不时萦绕脑际。
1619年11月10日这一天,笛卡尔做了一个触发灵感的梦。
他梦见一只苍蝇,飞动时划出一条美妙的曲线,然后一个黑点停在有方格的窗纸上,黑点到窗棂的距离确定了它的位置,梦醒后,笛卡尔异常兴奋,理性主义的理性追求竟由此顿悟而生!笛卡尔后来曾说,他的梦象一把打开宝库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坐标几何,由于教会势力的控制,笛卡尔的坐标几何的思想未能及时公诸于世。
为避免教会的迫害,1637年,也就是奇妙梦幻的18年春秋以后,笛卡尔在荷兰匿名出版了《科学中正确运用推理和寻求真理的方法论》一书。
《几何学》是该书的一篇附录。
在这篇附录中笛卡尔介绍了他所创立的解析几何,作为附录的《几何学》虽是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唯一一篇数学论文,然而它的历史价值却使笛卡尔的名字千古流芳。
17世纪以来,数学的巨大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
1650年2月11日笛卡尔在斯德哥尔摩病逝。
由于教会的阻止,仅有几个友人为其送葬。
其著作在他死后也被教会列为禁书。
可是,这位对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却受到广大科学家和革命者的敬仰和怀念。
法国大革命之后,笛卡尔的骨灰和遗物被送进法国历史博物馆。
1819年其骨类被移入圣日耳曼圣心堂中。
墓碑上镌刻着: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争取和捍卫理性权利而奋斗的人。
多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1、从小立志献力科学事业,荷兰定居20年,潜心研究学问。
知识面广。
拉丁文、希腊文、法文、物理学、数学、逻辑学、道德、形而上学等。
2、研究学问不但要读书,还要研究世界这本大书。
参军,作文书工作,广博知识,结文名家。
3、善于动脑。
收集材料——分析综合思考的力量(你们上课和做笔记的状态)由自然科学转入到哲学王国的原因:——要建立一门自然科学,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作基础。
当Descartes登上哲学平台上时,一方面经院哲学一蹶不振,哲学百度废兴,一方面自然科学迅猛发展,而按照Descartes 的知识树,哲学是树根,自然科学是树干,没有树根,树干不存在干枯,没有哲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会长久。
所以,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在经哲的废墟上如何树立理性的权威,重建哲学的基础。
所以,“笛卡儿是一个彻底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的基础的英雄人物。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P63解读:从笛卡儿开始,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近代文化,近代哲学的思维,是从他开始的。
在希腊,从巴门尼德,柏拉图到亚里斯多德都主张存在的确实性决定了知识的确实性,他们向外寻找知识的基础。
相反,笛卡儿是从内寻找知识的基础,他认为确实性是心灵不得不为自身产生的,知识的基础最终是在人自己的心灵中发现的。
确实性来自观念特别是清楚明晰的观念的明证和明确性。
树根= 哲学(形而上学,二元论,经验论)知识树树干= 自然科学(物理学)树枝= 应用科学机械学——为人类生活服务(支脉学科)医药学——为人类健康服务伦理学——为人类幸福、安宁服务按我们观点:这是一棵奇特的树。
为何?——倒立的树吊车式的解读(分析研究):从上至下举重机式的解读(综合研究):从下至上树枝(人文科学)——哲学,伦理学知识树树干(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树根(自然科学)——环境与事物的关系,生物学(万能酸)。
一、唯心的唯理论——天赋观念~唯物论的经验论唯理:理性唯一,唯上,至上之意,强调理性的唯一作用。
唯心:理性的来源是天赋的,而不是来自感性经验,因为是称之为唯心的唯理论。
——即人们通过理性的直观(而非感觉经验)发现这些天赋观念,并使它们成为进行演绎推理的前提和出发点。
从中推演出一切可靠真实的知识,建立起全部知识大厦。
天赋观念——是Descartes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其基础为何是天赋的呢?A,不可能来自感觉经验,不可靠,不足以充当科学知识的基础。
经验论的弱点:感觉经验不可靠,具有主观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应该靠理性思维,在认识的过程中,要排除感觉的干扰。
例如:蜂蜡(蜂房中取出的,也叫黄蜡,由工蜂腹部蜡腊分泌出来的腊,为构成蜂巢的主要成分,黄色,棕黄色固体。
不溶于水,可用于制药膏,化妆品,上光蜡或模型等。
)刚从蜂房取出,其颜色,形状,大小,一望可知。
但是当人们把它放在火边时,它的颜色,形状和体积就发生了变化,虽然是同一块,但感觉一会儿是这样的,一会儿是那样的,不可靠。
只有理智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来自纯粹理智的东西只能是天赋的。
但是,笛卡儿也承认,不是所有的观念都是天赋的,他按观念的来源分为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