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理论必读书目

合集下载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翻译专业推荐书目翻译学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得到研究:对比语言学、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

但是翻译学不单单隶属于上述任何一门学科门类。

对此小编就为各位整理了翻译专业推荐书目的相关信息,欢迎参阅。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一)北京大学1-《中式英语之鉴》Joan Pinkham 、姜桂华著,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著, 2002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著, 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4-《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罗进德主编,2004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非文学翻译》,李长栓著,2009年9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6-《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北京外国语大学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非常经典,练基本功非它莫属。

2-《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汉译英的经典之作,体裁实用,读来作者亲授一般。

3-《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很多词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实用。

4-《专八词汇》比较生僻的单词的话,读了这本词汇书基本你就认识了。

5-《中国文化读本》叶朗朱良志翻译的体裁,作为译者应该了解中国文化。

6-《名作精译》青岛出版社都是名家翻译的,可以长长见识,看看翻译到底可以翻得多出彩。

翻译专业推荐书目(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英美散文选读(一)、(二)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蒋显璟 2008年2-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陈宏薇3-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王恩冕4-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林青松5-公文写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白延庆6-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庄锡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Dictionary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Mark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2-《翻译研究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谭载喜主译3-《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郭著章,李庆生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综合教程》(1-6册) ,主编:何兆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2-《英汉互译实用翻译教程》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1-《英汉翻译入门》第二版,陈德彰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出版2-《中国文化概要》,陶嘉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3-《应用文写作》郝立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翻译专业推荐书目(三)北京师范大学1-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翻译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本科生必读书目一、二年级(基础类读物)《史记》《古文观止》《红楼梦》,曹雪芹著《随想录》,巴金著(评说历史,解剖自己的灵魂)《西方的智慧》,罗素著(阐述西方哲学历史)《飞鸟集》,泰戈尔著(通过大自然的声音和形象传达深远的哲理)《复活》托尔斯泰著,中文版《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中文版(傅雷译)《图说莎士比亚戏剧》(Essential Shakespeare Handbook),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此外,可考虑广泛阅读西方名著的英文缩写本系列(缩写本多出自英美大学教授之手);还可广泛阅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经典论著。

三、四年级(高级/专业类读物)思果: 翻译研究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2年叶子南:英汉翻译对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朱纯深:翻译探微译林出版社 2008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 1984年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练笔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1989年刘靖之:翻译论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1年金圣华,黄国彬: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95年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年Nida, A.Eugene 196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Dollerup, Cay 2007. 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三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Samuelsson-Brown,Geoffrey 2004.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 (fourth revised edition)(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译者实用指南》2006年)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5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翻译专业理论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理论必读书目

culture1.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s. Constructing Cultur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2.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Source Book. London: Routledge, 1992.3. Hermans, Theo, ed. Translating Others. Volume 1/2. Manchester: St. Jeromepublishing. 2006.4. 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Education Press, 20045. Leppihalme, Ritva. Culture Bumps: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Allusions.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6.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3.7. Schaffner, Christina and Helen Kelly-Holmes.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5.Candace Seguinot: Translation and Advertising: Going Global. P.55-718.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2000.7.9.9. Wang, Kefei. A Cultural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7.10.王秉钦. 《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1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2.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及续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7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8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当代翻译理论书目:Baker, Mona, (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Gentzler, Edwin. 2001.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nd Rev. Edition).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chpt.5)Kittel, Harald & Armin Paul Frank (eds.) 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Munday, Jerem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Robinson, Douglas (e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C],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Tymoczko, Maria.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M],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9;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4月。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推荐阅读书目一、翻译理论(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排序)郭建中,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黄忠廉,2002,《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宓庆,1999,《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宓庆,1999,《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重德,1991,《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申雨平(编),2002,《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孙致礼,1996,《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谭载喜,1999,《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谭载喜,2000,《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王克非,1997,《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杨自俭、刘学云(编),1994,《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杨自俭(主编),2002,《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张柏然、许钧(主编),2002,《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二、翻译实践(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排序)包惠南,2001,《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陈廷祐,2001,《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文伯,1998,《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程镇球,2002,《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冯庆华主编,2002,《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炳威,2002,《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胡晓吉,1990,《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惠康,2003,《跨文化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队外翻译出版公司。

思果,2002,《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倜西、董乐山等(编),2002,《英汉翻译手册》。

翻译专业硕士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硕士必读书目

翻译专业硕士必读书目
如果你正在寻求翻译专业硕士必读的书目,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基本书籍:
1.《翻译学教程》(Jeremy
Munday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翻译与全球化》(Michael
Cronin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翻译批评》(Jeremy Munday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文本翻译论》(Peter
Newmark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翻译研究方法》(Anthony
Pym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新编翻译教程》(黄国桐、许君宝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以上是一些基础且经典的翻译学书籍,适合翻译专业的硕士生阅读。

然而,翻译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涵盖理论研究、实践技能、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应用等多个子领域,因此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学术需求来选择适合的书籍。

并且,除了阅读书籍,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也是成为专业翻译的重要部分。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实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 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 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钱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5.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钱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钱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 -1966 :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 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吴伟雄、方凡泉. 《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 ersa (《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 -1992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 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实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 《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彭长江主编. 《英汉-汉英翻译教程》.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单其昌. 《汉英翻译入门》.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1.申雨平、戴宁.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孙万彪、王恩铭. 《高级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王治奎主编.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修订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王治奎主编.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修订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温秀颖、马红旗、王振平、孙建成. 《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吴冰. 《汉译英口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上、下册) .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曾诚.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张蓓. 《汉英时文翻译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庄绎传.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三、国内外英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书目Ariel, M.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 . London : Routledge. 1990.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 London : Routledge, 1992.Bassnett, Susan &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Bell ,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 London : Longman, 1991.Cao, Xueqin & Gao, 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trans.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78. Cao, Xueqin & Gao, 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 trans. David. Hawkes. New Zealand : Penguin Books Ltd. 1986.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1991)Celce-Murcia, M. & Larson-Freeman, D. The Grammar Book---An ESL/EFL Teacher's Course . Rowley , Mass. :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3.Chafe, W. 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 London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6.Chao Yuen Ren.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 Berk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Cheng Zhenqiu. My views of C-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1. Chomsky, N. 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 . The Minimalist Progra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 Haiman, J. Conditionals are topics. Language . 1978 (54): 564-589.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 London & New York : Longman. 1976.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London : Edward Arnold Ltd.1985.Hartwell, P. Open to Language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Hatim, Basil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 London : Longman, 1990.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 Devon: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Hewson, Lance & Jacky Martin. Redefining Translation: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 London : Routledge, 1991. Reprinted by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rp. in 1992.Hickey, Leo.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Hodges, J. C. & Whitten, M. E. Harbrace College Handbook . New York : Harbrace Jovanovich. 1982.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Grammaticalization .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Kahn, J. E. 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 . London : 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1985.Kelly, Jeanne and Nathan K. Mao. Fortress Besieged . Indiana : Indiana Univ. Press. 1979.Lao, She. Camel Xiangzi . trans. Shi Xiaoqing.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1.Leech,G.N. Style in Fiction . New York : Longman. 1983.Li, C. N. & S. A.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 London /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6. 457-490.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 Hertfordshire:Prentice-Hall, 1988.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Oxford : Pergamon, 198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in 1998, also appears in Nida 2001)Nida, Eugene A.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 Bruxelles: Les éditions du Hazard, 1996.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9)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 Manchester : St. Jerome , 1997. Quirk,R.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 Longman. 1973.Robinson, 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 Cornwall :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2.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 Revised ed. Amsterdam : John Benjamins, 1995.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 3rd ed.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Swan, M.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 Amsterdam : John Benjamins, 1995.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5.Wilss,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 Shanghai: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Zeiger, A. Encyclopaedia of English . New York : Arco Publishing Company. 1978四、学术期刊翻译相关论文举例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 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 中国翻译, 2000 (6).蔡春露. 论《木匠的哥特式古屋》叙述的不确定性 .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4).蔡春露. 论悲剧《李尔王》中的意象.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丁衡祁. 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 中国翻译, 2002 (4).丁金国. 汉英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原则.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3).范敏、陈天祥. 论汉语成语的英译. 山东外语教学,200 (5).封宗颖、邵志洪.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对比与翻译. 外语学刊,2004 (5).冯寿农. 翻译是“异化” , 或是“化异” ? 法国研究, 2002 (2).傅似逸.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1).高健. 语言个性与翻译. 外国语,1999 (4).关坤英. 朱自清散文的朦胧美——从《荷塘月色》谈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 (5).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外国语,1998 (2).郭建中. 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翻译,1996 (2).韩庆果. “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2).何兆熊. 英语人称代词使用中的语义含糊. 外国语. 1986 (4).侯维瑞. 文体研究和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3).胡密密. 从思维差异看汉英科技文体与科技论文的英译. 中国科技翻译. 2002 (3).胡兆云. 柏拉图、黑格尔灵感论与文学翻译中灵感现象浅析. 外国语言文学, 2003 (3).胡兆云. 从康德的人类“共通感”看异化翻译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3).胡兆云. 华盛顿交还军权与还权对答翻译探究. 外国语言文学, 2005 (3).胡兆云. 克罗齐表现主义翻译观及其发展浅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胡兆云. 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借用. 山东外语教学, 1998 (3).胡兆云. 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输入法—阅读. 山东大学学报, 2000 ( 增刊).胡兆云. 中英美四大政法文化词语系统与对应翻译策略.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9).胡兆云. 自然语法与书本语法浅论. 山东大学学报, 1995 (3).黄爱华. 文学文体的语言特征及其运作. 浙江大学学报. 1996 (3).黄龙. 古诗文英译脞语.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 (3).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中国翻译, 2004 (6).纪玉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 外国语, 2002 (2).江宛棣、闫昕霞. 翻译是“ 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之中的翻译事业. 对外大传播, 2004 (10). 金积令.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 外国语. 1998 (1).林大津. 国外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及其启示.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3).凌云. 汉语类比造词初探.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2).刘莉. 论法律文体翻译的准确性问题.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 (3).刘全福. 语境分析与褒贬语义取向. 中国科技翻译,1999 (3).刘全福. “批评法”在翻译课教学中的运用,中国翻译,1996 (5).刘全福. 对翻译教材译例的审美性思考与评价. 上海科技翻译,1998 (3).刘全福. 试析我国酒类产品简介英译存在的问题. 上海科技翻译,1997 (2).刘全福. 英汉叹词比较与翻译. 外国语,1996 (4).刘全福. 由一则名言的翻译看语境对译文选择的双重制约性. 中国翻译,1997 (2).刘艳丽、杨自俭. 也谈“归化”与“异化” . 中国翻译. 2002 (6).庞林林. 英、汉语拟声词异同浅探.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5 (4).任晓霏. 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 中国翻译. 2002 (5).邵志洪. 近20 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2).邵志洪. 上下文与诗歌翻译. 福建外语,1992 (1).邵志洪.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 (5).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 中国翻译. 2000 (1).田九胜. 英汉委婉语的语用翻译.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5).王弄笙.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中国翻译,2000 (2).王文松、叶林海,论小说语言的风格美及其形成与超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 (2).吴建平. 语言符号对译、言语翻译与跨文化信息. 厦门大学学报, 2002 (6).吴群. 语义贯通,语句变通——把握“人称”和“物称”的转换. 中国翻译,2002 (4).吴顺波. 英汉成语比较. 上海科技翻译, 1997 (1).徐莉娜. 委婉语翻译的语用和语篇策略. 中国翻译,2003 (6).许余龙. 语言类型区别与翻译. 外国语.1987 (3).许渊冲. 再谈“意美、音美、形美” . 外语学刊,1983 (4).杨焯、纪玉华. 论互文文本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杨士焯. 彼得·纽马克翻译新观念概述. 中国翻译, 1998 (1).杨士焯. 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谈文言文词语、句法在译文中的妙用. 上海科技翻译, 2002 (1). 杨信彰. 从主位看英汉翻译中的意义等值问题.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1).喻家楼,胡开宝. 析汉、英语中的有灵、无灵和动态、静态句. 外国语,1997 (5).张殿恩. 从比喻、联想看中英文化差异.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6).张礼龙. 现实与信仰——对狄金森有关死亡诗歌的探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0).钟明国. 隐喻与“ metaphor ”含义的对比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 (4).朱湘军. 中英诗歌语言的通性. 怀化师专学报,1993 (2).朱耀先.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国翻译,1997 (4).左岩. 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3).五、汉英词典、参考书《汉英词典》(修订版)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吴景荣程镇球.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英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汉英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ABC 汉英大词典》. [美]德范克主编.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英大辞典》.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新编汉英词典》. 海南出版社《汉英词典》. 危东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词典》. 严英.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简明汉英辞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远东汉英大辞典》. 新华出版社、远东图书公司《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 . 大盛出版有限公司《汉英中国报刊新词语2000 条》. 现代出版社《汉英成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汉英新词语汇编》.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汉英英汉新词语词典》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实用汉英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简明汉英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外文出版社《最新汉英对外经贸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中国专有名称和术语简明词典》. 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英法律词典》. 中国商业出版社。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推荐书目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推荐书目

英译汉: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健《英美散文六十家》,山西人民出版社名作精译——《中国翻译》英译汉选萃《英国散文选》上海译文出版社《中国翻译》自学之友栏目(CNKI下载)散文佳作108篇(汉英、英汉对照)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粱实秋《莎士比亚全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人民文学出版社方平《莎士比亚喜剧五种》上海译文出版社水天同《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何新《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张谷若《大卫·考坡菲》、《弃儿汤姆·琼斯史》上海译文出版社;《德伯家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董秋斯《大卫·科波菲尔》人民文学出版社杨必《名利场》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仲年《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王科一《傲慢与偏见》上海译文出版社刘炳善《伊利亚特随笔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孙致礼、唐慧心《劝导》江苏人民出版社林疑今《战地春梦》贵州人民出版社、《永别了,武器》上海译文出版社散文佳作108篇(汉英、英汉对照)董乐山《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专题笔译: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健《英美散文六十家》,山西人民出版社名作精译——《中国翻译》英译汉选萃《英国散文选》上海译文出版社《中国翻译》自学之友栏目(CNKI下载)散文佳作108篇(汉英、英汉对照)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粱实秋《莎士比亚全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人民文学出版社方平《莎士比亚喜剧五种》上海译文出版社水天同《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何新《培根论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张谷若《大卫·考坡菲》、《弃儿汤姆·琼斯史》上海译文出版社;《德伯家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董秋斯《大卫·科波菲尔》人民文学出版社杨必《名利场》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仲年《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王科一《傲慢与偏见》上海译文出版社刘炳善《伊利亚特随笔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孙致礼、唐慧心《劝导》江苏人民出版社林疑今《战地春梦》贵州人民出版社、《永别了,武器》上海译文出版社散文佳作108篇(汉英、英汉对照)董乐山《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萃《浮生六记》林语堂译《围城》珍妮·凯利茅国权译《狼图腾》葛浩文译《红楼梦》霍克斯闵福德译《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译《阿Q正传》等鲁迅小说杨宪益戴乃迭译《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译《毛泽东选集》(1-5卷)(参译人员有钱钟书、金岳霖、许孟雄、程镇球、浦寿昌、吴文焘等)《水浒》沙博理(Sidney Shapiro)译。

翻译方向参考书目1

翻译方向参考书目1

翻译方向参考书目(1):1.中国翻译史及翻译理论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古代部分全一卷;现当代部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精装本〉.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古代部分全一卷538页;现当代部分第一卷729页、第二卷857页、第三卷474页、第四卷411页。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第2版(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458页.马祖毅等编.汉籍外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717页.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周代——清代).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96页.罗新璋. 翻译论集.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29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14页.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91页. 2.翻译研究及翻译教材Williams, J. & Chesterman, A. 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英文本)(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 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提莫志克,M.;根茨勒,E.编.翻译与权力(论文集)(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Power(2002)] .王东风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44页.图里,G.描写翻译学及其他(英文本)(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11页.诺德,C.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英文本)(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54页.王宏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理论、技法、习作、欣赏.修订本.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07.388页/344页.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363页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91页.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第2版.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2.巴斯内特,S. 翻译研究(英文本,第3版)[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i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76页.巴斯内特,S.;勒菲弗尔A. 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英文本)(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43页.鲍克,L.等编.多元下的统一?当代翻译研究潮流(英文本,论文集)[Unity in Diversity? Current Trend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1998)] .朱志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96页.贝尔,Roger T.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98页.贝尔,Roger T.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秦洪武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95页.根茨勒,E.当代翻译理论(英文本,(第二版修订本)[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 revised 2nd edition)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32页.鲁宾逊,D.编.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英文本)[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1997)].谭载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37页.鲁宾逊,D.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1997)] .文军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31页.勒菲弗尔,A.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英文本)(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76页.勒弗维尔,A.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1992)] .孙致礼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65页.纽马克,P.翻译问题探讨(英文本)(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00页.纽马克,P. 翻译教程(英文本)(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92页.纽马克,P.论翻译(英文本)[About Translation(1991)] .郭建中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84页.皮姆,A. 翻译史研究方法(英文本)[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1998)] .李德超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20页.赫曼斯,T. 系统中的翻译——描写和系统理论解说(英文本)(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5页.赫曼斯,T.编.跨文化侵越——翻译学研究模式(II):历史与意识形态问题(英文本,论文集)[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I,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 (2002)] .廖七一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7页.霍姆斯,J.S.译稿杀青!文学翻译与翻译研究文集(英文本,论文集)[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1994)] .孟凡君,辜正坤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17页.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论文选译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601页.3. 期刊杂志全国专业外语院校学报中国翻译(原名:翻译通讯). 双月刊. 中国翻译协会. 自1980年起.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国文学评论. 季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 双月刊.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

翻译专业参考书目

翻译专业参考书目

翻译专业参考书目英语专业必读书目翻译类:书名作者出版社价格(RMB)1 汉英词语翻译探微杨全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2.002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蔡基刚复旦大学出版社15.003 中级英语笔译模拟试题精解齐乃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2.004 汉译英口译教程吴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5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戴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3.906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汪福祥伏力外文出版社 11.007 汉译英实用技能训练孙海晨外文出版社 16.808 高级翻译评析王大伟孙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4.509 同声口译金话筒侯国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2.0010 英汉口译实用教程宋天锡国防工业出版社 26.0011 英汉翻译技巧示例毛荣贵范武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6.5012 实用英语口译(英汉)新编崔永禄等南开大学出版社 10.0013 汉英时文翻译贾文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1.0014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王大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1.6015 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居祖纯清华大学出版社14.0016 英语口译教程吴守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7.0017 按实例学英语刘慎军等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1.0018 汉英口译入门李长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7.9019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朱诗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20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王宏印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0021 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讲评范武邱外文出版社 13.0022 实用口译手册钟述孔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2.0023 英汉翻译基础古今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6.5024 教你如何掌握汉译英技巧陈文伯世界知识出版社17.0025 英汉翻译手册惆西董乐山等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8.0026 英汉同声传译张维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2.0027 高级口译教程梅德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6.3028 高级翻译教程孙万彪王恩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1.0029 常用英语习语翻译与应用李军韩晓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32.0030 研究生英语翻译陶友兰查国生复旦大学出版社28.0031 高级汉英/英汉口译教程(上下册)王桂珍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50.0032 实用英语口译教程冯建忠译林出版社 39.5033 英汉口译实练冯建忠译林出版社 37.0034 英汉翻译练习集(绝版)庄绎传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0.8035 汉英政治经济词汇内部资料36最新汉英外交政治词汇内部资料37英汉翻译教程(自考教材)庄绎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17.90 38口译与听力(自考教材)杨俊峰辽宁大学出版社13.0039中式英语之鉴 JOAN PINKHA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2.90翻译参考书:张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1980.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吕瑞昌、喻云根,《汉英翻译教程》,1983. 陕西人民出版社王宏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1989.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1993. 北京大学出版社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1998.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1990.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1996. 中山大学出版社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2000. 清华大学出版社陈新,《英汉文体翻译教程》,1999. 北京大学出版社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1997.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冯庆华,《文体翻译论》,2002.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宏薇(1996)《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湖北教育出版社王治奎(1995)《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庄绎传(1999)《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士聪(2002)《汉英与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蔡基刚(2001)《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温秀颖(2001)《英语翻译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申雨平(2003)《实用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与出版社李青(2003)《新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三级英语笔译实务——翻译技法与实战演练梁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翻译词典类:1 新汉英分类口译词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8.002 外事工作人员英语常用分类词汇 (绝版)北京出版社1.103 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外文出版社 48.004 汉英分类翻译词典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58.00。

翻译理论书籍

翻译理论书籍

翻译理论书籍翻译理论是研究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规律的学科。

作为翻译工作者,熟悉翻译理论对于提高翻译质量、提升个人素质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翻译理论书籍。

1. 《翻译研究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 Jeremy Munday这本书是一本广泛使用的翻译理论教材。

它介绍了翻译研究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作者还讨论了翻译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对于理解翻译的多重层面具有很大的帮助。

2. 《翻译研究中的问题与变革》(Translation Studies: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ideon Toury这本书集中讨论了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社会角色、译者的角色和责任等。

作者还探讨了翻译研究从传统模式到更现代的方法和理论的转变。

这本书对于思考翻译的本质和重要性很有帮助。

3. 《翻译研究的非西方视角》(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Non-Western Perspectives) - Kobus Marais这本书通过介绍一系列非西方的翻译研究案例,探讨了不同文化对翻译的理解和实践。

作者讨论了翻译在非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关系。

这本书展示了全球翻译研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 《翻译素描》(Transl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Matthew Reynolds这本书是一本简明的介绍翻译的入门读物。

作者阐述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且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各种翻译问题和挑战。

这本适合没有太多翻译背景的读者,对于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很有帮助。

5. 《翻译研究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Carmen Millán and Francesca Bartrina这本手册提供了最新的翻译研究领域的综合性指导,包括各种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中的关键主题。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参考书目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参考书目

理论与实践方向参考书目1. 中文部分《口译技巧》<法>达尼卡.塞莱斯科伟奇著,孙慧双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英汉翻译手册》钟述孔。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3月第一版。

《翻译理论与技巧论文集》。

本公司选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8月第一版。

《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本公司选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8月第一版。

《意态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翁显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12月第一版。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2月第一版。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翻译论集》罗新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5月第一版。

《新编奈达论翻译》谭载喜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10月第一版。

《翻译的艺术》许渊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10月第一版。

《七缀集》钱钟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3月第一版。

《文学翻译原理》张今。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等效翻译探索》金隄,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9年4月第一版,1998年7月第二版。

《翻译:思考与试笔》王佐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翻译文学史稿》陈玉刚,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8月第一版。

《当代翻译理论》刘宓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8月第一版。

《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5月第一版。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陈福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2000年6月第二版。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杜承南、文军主编。

有没有一些关于“英意”翻译的书籍可以推荐阅读?

有没有一些关于“英意”翻译的书籍可以推荐阅读?

有没有一些关于“英意”翻译的书籍可以推荐阅读?
英意的翻译是一门复杂而精细的艺术,其独特之处在于需要准确地传递原文的意思,并兼顾到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特点。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英意翻译的读者来说,以下是一些可以推荐阅读的书籍:
一、《英意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这本书综合了英意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全面介绍了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作者通过丰富的例子和细致的解析,帮助读者掌握英意翻译的核心要素,并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指导建议。

二、《英意翻译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该书主要讲述了英意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和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作者详细阐述了英意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意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并学习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进行准确的翻译。

三、《英意翻译的语言学基础》
这本书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英意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作者对语言的结构、语法、句式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翻译案例,帮助读者理解英意翻译中的语言问题,并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总结起来,英意翻译是一门需要深入学习和多实践的技能。

以上推荐的书籍将为读者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英意翻译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阅读这些书籍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无论是对于专业翻译人员还是对于对翻译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会受益匪浅。

翻译理论与实践及MTI笔译建议阅读书目(胡安江)

翻译理论与实践及MTI笔译建议阅读书目(胡安江)

翻译理论与实践及MTI笔译建议阅读书目(胡安江)推荐阅读书目(胡安江)1.胡适:《中国哲学大纲》。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 B. 罗素:《西方哲学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5.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

北京:三联书店,2005.8.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北京:中华书局,2006.9.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1.李欧梵:《我的哈佛岁月》。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金圣华编:《外文中译研究与探讨》。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14.罗新璋:《翻译论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5.罗新璋编:《古文大略》。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6.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增订本)。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7.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8.谭载喜:《翻译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19.孔慧怡:《重写翻译史》。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20.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2.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

翻译书目

翻译书目

1.邓炎昌,刘润青等著,《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比较》,198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郭著章,李庆生编著,《英汉互译使用教程》,1996,武汉大学出版社3.陈宏薇主编,《汉英翻译基础》,199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陈宏薇,李亚丹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200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5.毛荣贵编著,《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2002,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6.傅敬民,张顺梅,薛清编著,《英汉翻译辨析》,200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7.马秉义编著,《汉译英基础教程》,2006,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8.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200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金惠康著,《跨文化交际翻译》,2003,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0.金惠康著,《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200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1.包惠南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2001,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2.刘宓庆著,《文体与翻译》,1998,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3. Basil Hatim,《跨文化交际》,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4. Eugene A.Nida,《语言与文化》,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5. 周方珠著,《翻译多元论》,200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6. 张经浩,陈可培主编,《名家名论名译》,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17. 刘宓庆著,《文化翻译论纲》,1999,湖北教育出版社18. 喻云根编,《英美名著翻译比较》,2000,湖北语教育出版社19. 辜正坤著,《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2003,清华大学出版社20. 高一虹著,《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1. 包惠南包昂编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2004,外文出版社22. 乔龙宝编著,《英语散文佳作赏析与翻译》,2006,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3. 姜治文文军编著,《翻译批评论》,1999,重庆大学出版社24. 温秀颖著,《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2007,南开大学出版社1.《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著商务印书馆(2001)2.《中国翻译简史》马祖毅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3.《翻译学》谭载喜著湖北教育出版社4.《现代翻译理论》刘宓庆江西教育出版(1990)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蔡新乐, 郁东占. 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蔡新乐. 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蔡毅, 段京华. 苏联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陈厚诚, 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陈嘉映. 语言哲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程永生. 描写交际翻译学.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1.杜建慧, 杨金良等. 翻译学概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8.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9.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 高名凯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冯建文. 神似翻译学. 兰州: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1.傅勇林. 文化范式: 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辜正坤.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郭延礼.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胡壮麟. 功能主义纵横谈.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胡壮麟等.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见德.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黄龙. 翻译艺术教程.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黄忠廉. 翻译变体研究.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姜秋霞.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姜治文, 文军. 翻译批判论.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9.蒋骁华. 符号学翻译研究—文学语言的理据及其再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金隄. 论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孔慧怡, 杨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亚舒, 黄忠廉. 科学翻译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李延福. 国外语言学通观.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宓庆. 现代翻译理论.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0.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5.刘重德. 西方译论研究.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吕俊, 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罗新璋. 翻译论集[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马祖毅, 任荣珍. 汉籍外译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 大学出版社, 1995.沈苏儒. 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6.孙致礼.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9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王宏志. 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1999.王建开. 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王佐良. 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炫. 中国当代思想批判.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1.奚永吉.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谢天振, 查明建.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2.谢天振. 译介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许钧, 袁筱一.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许钧.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2.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杨晓荣. 小说翻译中的异域文化特色问题.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2.杨自俭, 李瑞华.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 刘学云. 翻译新论(1983-1992)[C].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张柏然, 许钧.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张美芳.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张南峰. 中西译学批评.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张培基, 喻云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郑海凌. 文学翻译学. 郑州: 文心出版社, 2000.周方珠. 翻译多元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周仪, 罗平. 翻译与批评.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翻译方向书目推荐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实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钱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5.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钱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钱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吴伟雄、方凡泉. 《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ersa (《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实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有哪些翻译必看的书籍和中英文期刊?

有哪些翻译必看的书籍和中英文期刊?

有哪些翻译必看的书籍和中英文期刊?不论哪个职业,要想高屋建瓴,必定要有理论的支撑和依托,不然落下实处,终究是空谈。

作为翻译,不论资质,有哪些书籍是必不可缺,一定要看的?小编在网上搜集了大神整理的翻译必备书籍,分为“翻译技巧类”“翻译理论类”“翻译杂志类”“译作赏析类”四类书籍杂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相信这些书一定会让你的翻译能力更上一层楼,一起来看看吧!1、翻译技巧类《翻译的技巧》钱歌川 (作者), 李峰 (编者),《翻译的技巧》为钱歌川先生最经典的百科全书式的英语翻译技巧指南。

全书编写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辨析与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册在手,读者可以在牢固掌握英语语法和句型特点的基础上,游刃有余地学习翻译的技巧。

《翻译的基本知识》钱歌川 (作者),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优秀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

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

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能力。

《英文疑难详解》钱歌川 (作者),评价:本书包含各类语法13大项,对200个英语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书中涉及多方面的英语知识,是《翻译的基本知识》与《翻译的技巧》的具体化延伸,可令读者掌握扎实、灵活、熟练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中式英语之鉴》Jone Pinkham (作者),《中式英语之鉴》十分系统地探讨了中式英语这一非常普遍的现象。

作者琼·平卡姆是美国人,毕生人事翻译工作。

她曾先后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工作过8年,专门给中国翻译工作者翻译的英译文作修改和润色。

8年中她积累了大量的典型中式英语实例,她根据这些例子把中式英语的具体表现科学地加以分门别类。

翻译学(MTI)必读书目

翻译学(MTI)必读书目

翻译学(MTI)必读书目1. *Bassnett, Susan, 2002. Translation Studies (Thir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2. *Nord, Christiane, 1997.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3. *Nida, Eugene 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 *Hatim, Basil, 1997.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Text Linguistics. 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5. *Jones, Roderick, 2002.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6. *Pöchhacker, Franz, 2004.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年)7. *Williams, Jenny, and Andrew Chesterman, 2002.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8. *Newmark, Peter,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9. *谢天振等著,2009,《中西翻译简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翻译研究推荐阅读书目

翻译研究推荐阅读书目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1]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类阅读书目1.Carl James,Contrastive Analysis, 青岛出版社,2005。

2.许余龙,《英汉语对比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4.潘文国,《汉英与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5.杨自俭、李瑞华,《英汉语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6.周志培,《英汉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7.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朱永生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英汉语对比与翻译(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0.英汉语对比与翻译(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1.英汉语对比与翻译(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2.英汉语对比与翻译(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3.英汉语对比与翻译(5)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4.英汉语对比与翻译(6)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翻译理论与实践类阅读书目: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赏析》,译林出版社,2002。

3.乔萍、瞿淑蓉、宋洪玮,《散文佳作108篇》,译林出版社,2002。

4.杨平编,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萃,青岛出版社,2005。

5.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6.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7.居组纯,《高级汉译英语篇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8.居组纯,《汉译英翻译强化训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9.黄新渠,《译海浪花——黄新渠译文译诗选集》,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10.陈文伯,《译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11.陈文伯,《教你如何提高汉译英技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12.John Pinkham, 《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翻译课建议阅读书单

翻译课建议阅读书单

主要翻译词典和翻译百科全书:1)Baker, Mona. 2001.(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es.2)Shuttleworth, M. & M. Cowie. 1997.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3) 林煌天主编,1997,<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4) 方梦之主编, 2004,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5) 曹焰\ 张奎武主编, 1996, <英汉百科翻译大词典>,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6) 刘重德主编, 1999, <英汉翻译例句词典>,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主要翻译阅读书目:1、英汉语比较与对比【1】《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王武兴.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英汉语比较导论》. 魏志成.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3】《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何善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4】《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萧立明.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5】《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彭宣维.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6】《英汉对比研究》. 连淑能.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2、翻译理论【7】《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申雨平.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8】《翻译学》. 谭载喜.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9】《当代翻译理论》. 刘宓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10】《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刘宓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11】《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黄振定.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12】《翻译文化史论》. 王克非.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3、翻译实践【13】《英汉翻译手册》. 倜西、董乐山.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14】《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朱诗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15】《英文汉译技巧》. 陈廷祐.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16】《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吴伟雄、方凡泉.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17】《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喻云根.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18】《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张鸾铃.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4、翻译教材【19】《英译汉教程》.连淑能.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庄绎传.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1】《英汉翻译教程》. 吕俊、侯向群.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2】《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许建平.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23】《英汉语篇翻译》. 李运兴.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24】《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25】《英汉互译实用教程》,郭著章,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修订版;【26】《最新简明英语翻译教程》冯伟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27】《新实用汉译英教程》陈宏薇,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28】《新实用英译汉教程》华先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29】《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0】《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王治奎.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修订版5、国外翻译理论与实践【31】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unday, J. London: Routledge. 2001.【32】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Revised ed. Snell-Hornby, Mary.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33】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Baker, Mona. London: Routledge. 1992. 【34】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Bell, Roger T. London: Longman. 1991. 【35】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Newmark, Peter.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 1988.【36】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Catford, J.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in 199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lture1.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s. Constructing Cultur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1.2.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Source Book. London: Routledge, 1992.3. Hermans, Theo, ed. Translating Others. Volume 1/2. Manchester: St. Jeromepublishing. 2006.4. 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Education Press, 20045. Leppihalme, Ritva. Culture Bumps: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Allusions.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6.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3.7. Schaffner, Christina and Helen Kelly-Holmes.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5.Candace Seguinot: Translation and Advertising: Going Global. P.55-718.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2000.7.9.9. Wang, Kefei. A Cultural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7.10.王秉钦. 《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1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2.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及续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17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8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当代翻译理论书目:Baker, Mona, (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Gentzler, Edwin. 2001.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nd Rev. Edition).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chpt.5)Kittel, Harald & Armin Paul Frank (eds.) 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Munday, Jerem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Robinson, Douglas (e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C],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Tymoczko, Maria.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M],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9;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4月。

马会娟,《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以上为必读书,以下为我整理的重点章节及相关书目:1James S. Holme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from [Venuti, Lawrence (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2.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from [Venuti, Lawrence(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3. Jacobson. R.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from [Venuti, Lawrence (ed.). The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4. Nida, E.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 from [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5 …translation shifts‟, from 申雨平,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pp326-338)6 Kwiecinski, P.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a Rapidly Transforming Culture: A Central EuropeanPerspective[A]. in Lawrence Venuti and Mona Baker (eds.). Translation and Minority [C].Manchester, UK: St. Jerome, 1998, pp183-206.7 Vermeer, H.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 from [Venuti, Lawrence (ed.). The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8. Nord, C. …Basic aspects of Skopostheorie‟, from [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p27-38)9Mona Baker, …Textual equivalence: cohesion‟, from [Mona Baker,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pp180-216] ) 10 Itamar Even-Zohar,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from[Venuti, Lawrence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11. Gideon Toury, …Translation as facts of a “target”culture: An assumption and its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from Gideon Toury,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p 23-39. )12. Susan Bassnett, …The translation turn in cultural studies‟, from Susan Bassnett & Andre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p123-140.13. Andre Lefevere, …Context: th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in a culture‟, from Andre Lefevere,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pp113-132.14. Douglas Robinson, …Postcolonial studies,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Douglas Robinson,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pp 8-30;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5. 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A], in ChristinaSchäffner and Helen Kelly-Holmes (eds.),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 [C], Clevet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5, pp9-25;16. Maria Tymoczko, The names of the Hound, from Maria Tymoczko, Translation in a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9, pp222-247;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7Kathleen Davis, …Differ a nce‟, from Kathleen Davis,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pp10-19.)18Mary Snell-Hornby,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Mary Snell-Hornb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p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