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选举制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德国议会制度

德国议会制度

德国议会制度德国议会制度是德国联邦政府的基本政治制度。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

根据德国宪法《基本法》,德国议会制度的核心是联邦议会,即德国联邦议院。

德国联邦议院由联邦议会和联邦议员组成。

联邦议会是德国最高立法机关,由各联邦州的议会选举产生。

联邦议会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法律和法规,监督政府行为以及决定预算等重要事项。

联邦议院由总理和各联邦州的首席代表组成。

德国议会制度的特点之一是议员选举系统。

德国采用比例代表制,在选举中,每个政党会根据获得的选票比例分配议席。

这种选举制度确保了各个政党在国会中的代表性,并避免了任一政党的垄断。

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议员的代表职责。

德国议员在国会中代表选民的利益,他们被视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

议员必须在国会中积极参与辩论和决策过程,并为选民提供信息和反馈。

德国议会制度还强调政党的重要性。

在德国,政党在国家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党通过组建政府或参与联邦议院的合作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政党之间的合作和折衷非常重要,以确保政府的稳定运行。

德国议会制度还注重制衡和权力分立原则。

德国政府分为三个独立的机构: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

联邦议会行使立法职权,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

司法机构独立于其他两个机构,负责解释和适用法律。

德国议会制度的优点是实现了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决策。

通过比例代表制度,各个政党的声音都能够在国会中得到反映,政府的决策也能够考虑到各方利益。

此外,议员的代表职责确保了政府的决策是经过充分辩论和民主程序的。

然而,德国议会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政党合作和折衷可能导致政策的妥协和推迟。

此外,议会中各个政党的权力对比可能导致政治动荡和斗争。

总的来说,德国议会制度是一个民主和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众的利益和意见。

通过选举和代表职责,议员能够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并监督政府行为。

然而,该制度也需要政党之间的合作和折衷,以确保政府的稳定运行。

第6讲 德国选举制度

第6讲  德国选举制度

德国历届总理
• 1、1949-1963 (CDU) 拉德.阿登纳 • 2、1963-1966 (CDU) 维希.艾哈德 • 3、1966-1969 (CDU) 特.格奥尔格.基辛格 • 4、1969-1974 (SPD) 勃兰特
康 路德
库尔
维利.
• 1974-1982 (SPD) 赫尔穆特.施密特 • 1982-1998 (CDU) 赫尔穆特.科尔 • 1998-2005 (SPD) 格哈德.施罗德 • 2005(CDU) 安格拉. 默克尔
霍斯特•克勒(基社盟) 2004年起
总理选举:
• • • • 联邦总理由联邦总统提名。 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联邦议会议员过半数票者当选。 由联邦总统任命。
德国议会正式选举默克尔为德国总理
• 2005年11月22日德国联邦 议院举行全体会议,对默克 尔出任政府总理进行投票表 决。 • 德国议会发言人宣布,默克 尔赢得了德国下议院614个 席位中的397票,赢得多数 票。 • 默克尔至此成为德国二战后 第八位总理,也是第一位来 自东德地区的总理。
• 由各邦政府选派的政府官员所组成类似 行政机关的参议院。
众议院的职权与选举制
• (一)联邦众议院的主要任务为: (1) 选举总理(基本法第63条) (2) 罢免总理(基本法第67条) (3) 质询联邦政府人员(基本法第43条) (4) 选举总统(基本法第54条) (5) 罢免总统(基本法第61条) (6) 选举联邦宪法法官(基本法第94条) (7) 立法权(基本法第67条第一款)
• 例如: 预定分配31席,则4个政党分配议席情况如下: A党:(31×18900)÷(18900+12900+1900+3200) = 15.878 = 15+1 = 16席 B党:(31×12900)÷(18900+12900+1900+3200) = 10.837 = 10+1 = 11席 C党:(31×1900)÷(18900+12900+1900+3200) = 1.596 = 1+0 = 1席 D党:(31×3200)÷(18900+12900+1900+3200) = 2.688 = 2+1 = 3席

德国选举制度PPT课件

德国选举制度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4
基督教民主联盟
• 简称基民盟,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最大的政党之一,党员成分 主要是企业主、农场主、职员和知识分子。
• 成立于1945年6月26日,是德国最大党派,德国总理默克尔自 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
• 基民盟自我定位为“中间派的基督教、民主、自由和保守党”, 面对的群体是“德国各个阶层的公民”。基民盟制定政策的基 础是“人类的基督教观念和对神的责任”,他们视自由、稳定、 公平为最基本的原则,致力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和联邦法制国 家。在外交政策上提倡加强欧洲统一进程,加强和北约以及美 国的合作。基民盟成为德国执政党后,执政的重点在经济政策、 税收政策、劳工市场政策、教育政策和外交国家安全政策方面。
• 联邦议院议员定员598人,任期4年。根据制度,全国按小选区制原则 分成若干选区,其数目是联邦议院议员数的一半,即299个。选举时选 民要进行“两轮”选举,挤在一张选票上分左右两边,左边为第一轮 选举,右边为第二轮选举。
PPT学习交流
6
• 在第一轮选举中,选民按选区直接对参加竞选的议员 候选人个人进行投票,安多数选举制原则,各选区中 得票最多的一名候选人当选,由此产生全部议员总数 的一半;
德国社会民主党(SPD)
基督教民主联盟(CDU)
基督教社会联盟(CSU)
联盟90/绿党
德国自由民主党(SDP)
德国国家民主党(NPD)
德国统一社会党(SED)
德国共产党(KPD)
左党
PPT学习交流
2
图片取自维基百科
PPT学习交流
3
德国社会民主党
• 简称社民党。是德国现存的最古老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 的政党之一。始建于1863年,是德国两大社会政党之一。

德国介绍课件图

德国介绍课件图

德国教育分为幼儿园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
2
课程
德国教育体系注重学术和实际技能培养,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
3
大学教育
德国拥有众多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前来学习。
德国流行旅游目的地:柏林、慕尼黑等 城市
柏林
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和文 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 遗迹、博物馆和艺术场所。
德国经济:主要产业、出口和经济政策
主要产业
德国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汽 车、机械、化工和电子工业。
出口
经济政策
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 一,主要出口汽车、机械设备、 化学品和电子产品。
德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积 极的产业政策,注重科技创新 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教育体系:结构、课程和大学教育
1
教育结构
德国气候
德国文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雨。
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以音乐、 文学、艺术和戏剧闻名于世。
德国历史: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现代德国
1
神圣罗马帝国
德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神圣罗马
普鲁士王国
2
帝国时期,它对当前的欧洲影响深远。
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和崛起对德国的形
成和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慕尼黑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的首 府,以啤酒节、皇家宫殿 和繁华街道闻名。
其他城市
除了柏林和慕尼黑,德国 还有很多其他受欢迎的旅 游城市,如汉堡、科隆和 法兰克福。
德国美食和啤酒文化:著名的菜肴和啤 酒节
德国美食
德国菜以香肠、酸菜、土豆和 面包为特色,酸甜可口。
啤酒文化
德国啤酒文化源远流长,啤酒 节如慕尼黑的“十月啤酒节”是 国际知名的庆祝活动。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PPT课件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PPT课件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
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
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
27
课堂小结
• 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不同,其民主政 体也各有特色,但最终是通过法案形式确定。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都体现了代议制 民主。民主化、法制化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 接受的原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 步,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
.
35
1、确立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2、确立方式:立法方式
3、政治方面:与政党政治结合
4、民意机关:议会或国会
5、国家权力: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6、性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7、影响:都有积极影响 8、原则: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
.
一个核心:代议制 民主; 两种政体:君主立 宪制、总统共和制; 三项原则:民主化、 法律化、制度化。
去体验这个民族的精神,去追寻
这个民族伟大与悲剧共存的历史
源头。
.
德国国旗
2
知识框架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确立的政治前提:
德意志完成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三、德意志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君主立宪制——--法西斯专政——-民主政治
.
3
一、德意志的统一
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B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3.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

《德国选举制度》课件

《德国选举制度》课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CONTENTSBiblioteka PART ONEPART TWO
平等原则:所有公 民享有平等的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
公开原则:选举过 程公开透明,确保 公正性
竞争原则:鼓励各 政党、候选人之间 的竞争,提高选举 质量
比例代表制:根据各 政党得票比例分配议 会席位,确保各政党 在议会中的代表性
德国选举制度是欧洲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选举制度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德国选举制度对欧洲政治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德国选举制度对欧洲政治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汇报人:PPT
登记信息:姓名、出生日期、地址、国 籍等基本信息
登记确认:收到选民登记确认信后,选 民资格正式生效
候选人资格: 必须年满18岁, 具有德国国籍, 无犯罪记录, 具有选举权和
被选举权
候选人产生方 式:通过政党 提名、自荐或 联名推荐等方
式产生
候选人数量: 每个政党或候 选人团体最多 可以提名两名
候选人
联邦制:德国 实行联邦制, 各州拥有较大 的自治权,选 举制度也由各 州自行制定。
比例代表制:德 国采用比例代表 制,选民根据政 党名单投票,政 党根据得票比例
分配议席。
直接选举:德 国实行直接选 举,选民可以 直接投票选举
议员。
选举门槛:德 国选举制度设 有选举门槛, 只有得票率超 过5%的政党才 能进入议会。
PART THREE
选举类型:直接选 举和间接选举
选举组织:联邦选 举委员会和各州选 举委员会
选举程序:候选人 提名、竞选活动、 投票和计票
选举结果:确定当 选者,公布选举结 果

考点精讲德国君主立宪制PPT优选版

考点精讲德国君主立宪制PPT优选版
材料:“当会议桌上发生争 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 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 枪摆在桌面上”。“别的西 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 的军队有一个国家。”
提示: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延续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色彩。体 现宪法影响: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
第8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第5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
(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 联邦议会议长,
但只对 皇帝 负责。 (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 皇帝批准。 (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第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考点 专制主义“借尸还魂”的代议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一、前提:德国的统一
(1)原因: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能够统一的原因:第一,19世纪五、六 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家四分五 裂的状况严重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统一成为 发 展的必然趋势。第二,在资产阶级软弱的情况下,出现了经济 和军事实力强大的普鲁士邦国。在其“铁血宰相”卑斯麦的领 导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史料二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
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
家。
体现—实—为马君克主思专《制哥的达特纲点领批判》
第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1、如何理解史料二中马克思说的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 粉饰门面”?

英国法国德国的代议制度ppt

英国法国德国的代议制度ppt
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共和制帝制政体时间1788178917921804181518301848185218701789大革命爆发推翻波旁王朝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179218041804181418151830波旁王朝七月王朝18301848184818521852187018701940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德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称号为德意志皇帝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的外交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由普鲁士国王担任内阁宰相部长等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议会两院制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组成权力大小负责二脆弱的德国民主2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宰相俾斯麦和德皇威廉一世在一起按照俾斯麦的设计帝国的政治架构相当复杂同时包含了君主制联邦制和民主制的要素
【解析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 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 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 主专制,大权独揽。
白金汉宫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生,1952年继承王位)
英国议会大厦
议会改革与普选权的扩大:
1.背景:3点,课本P106第二段
.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就任德意志 帝国皇帝,普鲁士完成统一德意志的大业。
.1870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梯也尔就任总统。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 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 镇压。
.1873年,总统梯也尔被迫辞职,新调整的议会 开始了制宪工作。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君主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形式任命 拥有立法权和 行政监督权 议会
首相
责任内阁 拥有行政权、 财政权、部分 立法权 司法独立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PPT课件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PPT课件

军 3)继国主承义了传德统国④军保国留主了义大传量统的,封保建残留余了大量的
A封.建①残②③余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7
❖ 二、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 布
❖ 1、内容(1)①皇帝权力:皇帝 掌握国家大权,是 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 散 议会 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进步性: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
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
本主义强国之列。
.
13
2.性质: 保留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宪法。
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
②议会中,联邦议会(上议院)权 大,
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小;
③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B.专制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
22
❖ 9.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 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 的“门面”是指( )
❖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 C.军国主义浓厚
❖ D.议会拥有立法权
.
23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
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
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
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
16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2. (2009宁夏辽宁文综,30)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西方民主——选举制度PPT课件

西方民主——选举制度PPT课件
投他的票中的第二偏好者加入前者計算, 得出有51%者為當選人。
2020/11/9
26
2020/11/9
27
選擇性投票制之選票
2020/11/9
候選人A 候選人B 候選人C 候選人D 候選人E
4 3 2 5 1
28
選擇性投票制第一偏好之計算
候選人A
32
候選人B
25
候選人C
19
候選人D
15
候選人E
52
單記可轉讓投票制之缺點
• 因多根據政黨制的基礎而訂,達成 比例性的程度各不相同;
• 不可能有強而有力的單一政黨政府; • 黨內競爭引致分裂,且議員可能逃
避其選區的責任。
2020/11/9
53
投票制度(七)
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
(Party List PR System)
2020/11/9
54
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
人的耐性,傷害他們對政治的興趣。
2020/11/9
23
投票制度(三)
選擇性投票制
(Alternative Vote System, AVS)
2020/11/9
24
選擇性投票制
• 型態:絕對多數模式; • 採用國家:澳大利亚国会
选举。
2020/11/9
25
選擇性投票制之特徵
• 應選名額為單一席位; • 選民根據偏好而投出對候選人的排列順序; • 若在第一偏好的票中,有51%為當選; • 若不能則剔除得票最少一名的候選人,以
• 有利於大黨; • 選舉結果可能決定於支持度低但極端
政黨的選民;
• 當選人可能是在第一偏好支持度最差 的人,他之所以當選,是因為選民不 想把第二偏好投給可能威脅到其想支 持的其他候選人。

德国选举制度

德国选举制度

德国选举制度2013年德国大选概况德国全国共有34个党派、4000余名候选人参与本次选举。

德国政坛5个主要政党,即联盟党、社民党、自民党、绿党和左翼党竞争激烈。

选前民调显示,目前执政党派和在野党派两大阵营支持率非常接近。

此次大选投票共分299个选区,设8万个现场投票站和1万个投票信箱,约6180万人拥有投票权。

据负责选举的工作人员介绍,投票当天,投票点附近不允许张贴任何政党海报,以免影响选民决定。

在当地时间22日早上8点开始接受选民投票,大约有6200万选民将参与此次大选投票。

作为欧盟的头号经济强国,此次大选共有6200万德国选民参加投票。

根据此前民调称,现任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基民盟)及其姐妹政党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基社盟)获得39%选民支持,遥遥领先主要对手社民党的28%。

联盟党(基民盟和基社盟)的支持率还不足以让它单独执政,因此还需要与其它政党联合组阁执政。

国家政体:议会共和制。

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

重要的任务是立法、选举总理和监督政府。

联邦议院选举通常每四年举行一次,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拥有组阁权。

国家元首:联邦总统。

总统的权利受到限制,他的角色大部分都是象征性的。

选举制度:凡年满18周岁的具有德国国籍的公民都有选举权,每位选民拥有两张选票。

第一票用于选出选民所在选区的议员候选人,第二票用于选举政党。

总理职权:总理拥有组阁权,挑选各部部长和政府主要官员,提出对联邦总统有约束力的任免名单;决定联邦政府的内外方针政策,并对此项联邦议院负责;决定联邦政府的建制;必要时有权要求联邦议院提前召集联邦议院全体议会,提请联邦总统解散联邦议院,举行全国大选等大权。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由16个联邦州和拥有最高国家权力的联邦一级组成。

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主管联邦层面上的立法。

联邦议院是典型的由民选议员组成的议院。

而联邦参议院则由各联邦州代表组成。

联邦议院就是德国的“国会”,也是民选的人民代表机构。

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课件:德国代议制(共10张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课件:德国代议制(共10张PPT)

目的: 对内_______。 巩固统一 对外_ _ _ _ _ ,拓展市场,维护资产阶级 扩张 利益。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㈠确立联邦制: 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帝国政府拥有极大权 力,各邦保留自治权;普鲁士有特殊地位。 ㈡政体实行___制: __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任命官吏、创制法 律、决定对外政策和主宰议会的权力; 内阁首脑是__,由皇帝任免,只对皇帝负责。 ㈢帝国立法 由_议会(上院)和_议会(下院)两院议会行使。 _议会是帝国最高机构,代表产生方式_(主席由 宰相兼任); 帝国议会由_产生,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__和_ _的批准才能生效。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1)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制,是德国迈入资本主 义时期的标志,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大大促进资 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利于工人阶级进行合法斗争, 争取自身权益。德国又通过一系列立法,缓和劳 资矛盾,适应工业革命。 (2)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的国家,保 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不完善的代议制, 易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比较项 权力中心 君主权限 首相、宰相 相同之处 英国君主立宪制 在议会 统而不治 无实权 由议会产生 对议会负责 德国君主立宪制 在君主 凌驾于议会之上, 掌握国家的实权 由君主任命 对君主负责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都是世袭和终身君主。
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冲 击封建专制 经历王朝战争,旧王朝 的势力得到加强 维护统一,对外扩张
前提条件 目的任务
防止专制独裁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1、历史条件 •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不同程度发展。 • 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和改革。 • 思想:不同程度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4、西方代议制历史作用 2、代议制的类型 • (1)资产阶级通过议 会实行集体统治,维护 •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了资产阶级民主。 •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 (2)调节缓和社会矛 •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盾,稳定了统治秩序, 3、西方代议制的特点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①以选举、议会立法为基本特征。 • (3)实践了启蒙思想, • ②不同程度体现权力制衡的原则。 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 ④妥协方式调节各方面关系。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共31页PPT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共31页PPT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邦议院议员定员598人,任期4年。根据制度,全国按小选区制原 则分成若干选区,其数目是联邦议院议员数的一半,即299个。选举 时选民要进行“两轮”选举,挤在一张选票上分左右两边,左边为 第一轮选举,右边为第二轮选举。
.
6
在第一轮选举中,选民按选区直接对参加竞选的议 员候选人个人进行投票,安多数选举制原则,各选 区中得票最多的一名候选人当选,由此产生全部议 员总数的一半;
.
5
复杂的选举方式
德国联邦议院(Bundestag)是整个联邦政府体制中唯一由民选产生 的机构。联邦议院议员的选举制度被称为“多数代表与比例代表混 合制”(mixed system of majority and proportional election)。
法律规定,凡年满18岁,在联邦德国境内居住不少于3个月的本国男 女公民均享有选举联邦议院议员的权利;凡年满21岁,具有一年以 上联邦议员选举中均有被选举权,凡具有被选举权者,都有权竞选。
第二轮选举,按比例代表制原则,选民投票给某党, 而后各党按州根据其所得选票在全部有效票数中的 百分比分配议席,但此时分配的议席不是议席的一 半,而是全案不。因此,各政党在按得票百分比得 到的议席中,必须减去第一轮选举中本党在各选区 直接赢得的席位,余下的名额各党按自己早已排定 的候选人名单依次补足。一次,只有第二轮选举的 结果才决定各政党在联邦议院中占有议员席位的多 寡。
SPD拥有556185名党员(2007年2月28日),从而超过CDU和 CSU联盟成为德国最大社会党派。 凡14岁以上的德国人,在外国 长期旅居的德国人,在德国生活的外国人,只要持相同政见,都 可以加入SPD。 43%的社民党党员都在60岁以上,8%为35岁以 下的青年,三分之二的党员为男性;将近一半的党员是工人或者 公司雇员,12%为家庭妇女(或居家男性),11%为公务员。
.
2
图片取自维基百科
.
3
德国社会民主党
简称社民党。是德国现存的最古老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 大的政党之一。始建于1863年,是德国两大社会政党之一。
马克思主义为其思想来源之一,但是该党现今不主张暴力革命, 不主张无产阶级专政,而把社会正义作为它的一个主要政见,并 支持经济发展,认为利益应该公平分配
在她的前两个任期内,默
克尔完成了德国经济重振,让
德国经济在债务危机肆虐的欧
洲大地上一枝独秀;英国《经
济学人》杂志将她称为“统治
欧洲的女人”。她可能超过英
国“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
尔,成为欧洲执政时间最长的
女性领导人。
.
15
That’s all.
Thank you! By Na…1352999
.
16
.
7
此外,这种独特的选举制还有两个重要特点:
➢ 第一,一个政党必须取得5%以上的选票或在三个以 上的选取获胜才能进入联邦议院;
➢ 第二,如果一个政党在第一次选举中赢得席位超过 了第二轮中比例代表制应分得的席位,那么,议会 的席位就要相应增加。
这种独特的选举制度实际上保护了已经在位的政党 利益,使得个人和小党无法同大党相抗衡。
.
8
少于5%得票率的政党在联邦议院里是没有议席的(遭遇惨
败的自民党)。
而基民盟与基社盟议员总数超过300,占据半壁江山…
.
9
表中可以看到,最终选举产生了630名议员,598只是人数的底线。
.
10
2013年德国大选概况
.
11
不得不说的一个人
.
12Βιβλιοθήκη 2005年9月18日,施罗德受到安格拉·默克尔的强势挑战,基 民盟-基社盟赢得联邦议院选举,默克尔成为德国首位女总 理。
德国选举制度
——复杂的混合制选举
.
1
德国的政党
德国属于多党制,联邦议院中的两大政党为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 联盟(与姐妹党巴伐利亚基督教社会联盟属于同一个议会党团)。其 他政党有自由民主党、左党和联盟90/绿党。一般都由两大政党之一 与其他三个政党之一党共同合组执政联盟。
以下是德国的一些重要的党派: 德国社会民主党(SPD) 基督教民主联盟(CDU) 基督教社会联盟(CSU) 联盟90/绿党 德国自由民主党(SDP) 德国国家民主党(NPD) 德国统一社会党(SED) 德国共产党(KPD) 左党
.
13
在2009年10月27日举行的德国大选中,德国现任总 理默克尔成功连任。
.
14
2013年12月,默克尔第三次
出任德国总理
2013年9月23日凌晨,大选计 票结果显示,默克尔第三度出 任德国总理,成为战后第三位 连干三届的德国总理。默克尔 可能选择与第二大党社会民主 党联合执政,德国政坛将时隔 4年重现“红黑”大联盟。
.
4
基督教民主联盟
简称基民盟,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最大的政党之一,党员成分 主要是企业主、农场主、职员和知识分子。
成立于1945年6月26日,是德国最大党派,德国总理默克尔自 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
基民盟自我定位为“中间派的基督教、民主、自由和保守党”, 面对的群体是“德国各个阶层的公民”。基民盟制定政策的基 础是“人类的基督教观念和对神的责任”,他们视自由、稳定、 公平为最基本的原则,致力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和联邦法制国 家。在外交政策上提倡加强欧洲统一进程,加强和北约以及美 国的合作。基民盟成为德国执政党后,执政的重点在经济政策、 税收政策、劳工市场政策、教育政策和外交国家安全政策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