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

《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

《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第一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共)《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人教社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

二、学生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喜欢自己动手,喜欢流行文化,有朝气,有活力。

三、设计理念。

通过上课时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客串角色演戏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让同学们在思考中、实践中获得知识。

四、教时安排。

两课时:课时一: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让同学们带着给出的问题进行逐段的探讨分析,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达到这节课的目的。

课时二: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对写作中凸现人物个性的典型事例法的掌握,由老师组织同学们分两个小组上台前就课文中“放屁事件”和“摇椅事件”进行话剧演出,文娱委员做主持,老师在台下拍摄DV,最后再由老师点评总结。

五、教学目标。

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掌握写人物类的作文的一些基本写法,并学会运用写此类作文的两种非常实用的小技巧:前后对比法和典型事例法,让同学们明白课文作者用这两种技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认真。

六、教学重点。

在描写人物个性特征时运用前后对比法和典型事例法。

七、教学难点。

典型事例法中事件的选取。

八、教具准备。

1)姚明的海报一张。

(或用ppt放映)2)演戏用的模拟钢琴,打铃用的闹钟,藤椅一个,其他凳子若干。

3)数码DV或可用来拍DV的数码相机。

九、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特色。

1、导入阶段。

(5分钟左右)抽出姚明的海报问:“大家知道这是谁吗?”“姚明!”同学们齐声回答道。

(这个是可以肯定的)“那么你们知道姚明这个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吗?” “酷。

”,“帅。

”,“有型。

”……可能会有很多的答案,这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回答“很高”,接着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回答“很高”的那位同学的身旁提问:“既然你说姚明他很高,那么你能举一些事例去证明你的观点吗?”这个同学也可能一时想不出答案,可以先叫他坐下,由大家一起讨论片刻,然后特别要注意引导那些平时很喜欢打篮球的同学去回答,姚明很高,可以举的事例可以是:“经常盖对方球员的帽。

怀李叔同先生ppt课件2

怀李叔同先生ppt课件2

朴 拙 圆 满 浑 若 天 成
开 创 裸中 体国 写第 生一 的个 教 师



先 驱 者
传 播 西 方
第 一 个



李叔同 饰演
《茶花女》 女主角
马格丽特
中中 国国 新话 文剧 化运 运动 动创 的始 先人 驱之

中国传统文化与佛 教文化相结合的优 秀代表;
中国近现代佛教史 上最杰出的一位高 僧;
断食十七日
认真
和尚
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 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
寄宣纸,寄邮票, 摇藤椅。
认真
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 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 来,伸出两个指头。大侄子赶上前问道: “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问道: “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 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 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拖着哥 子插口道:“老爷想是两位舅爷不在眼前, 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着眼泪,走 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 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 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 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 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 了气。
让细节在 你的作文中闪亮
请以你身边的人 为写作对象,通 过细节描写展现 他(她)的个性
特点
丰子恺
身份
外貌描写(对比)
典型事例
特征
高高地瘦削的……的表情 音乐 教师
早到教室 吐痰、关门、放屁
严肃 严肃
翩翩 丝绒碗帽,……流露于眉

于细节处见精神——《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于细节处见精神——《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了《 记辜鸿铭 》 怀念 萧珊》 都是 以写人记事 为主 和《 , 的散文 , 对应 苏教版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 二中的“ 慢慢 走, 欣赏啊 ” 专题 。 一粒 沙里看世 界 , “ 半瓣花上说 人
情” ,根 据 文 章 的 特点 和 苏 教 版 高 中语 文 教 材 编 者 的 意 图 , 者认 为 , 题 的特 色 是 通 过 细节 描 写 展 现 笔 专 人物率 真的性情 、 真诚 的 人 格 、 挚 的 情 感 , 而 感 真 从
举 一 动 , 有 规律 , 肃 认 真之 极 。 都 严
他 的生活非 常认 真 。… …都是 “ 真” 认 的缘故 。 我 和 李 先 生在 世 间的 师 弟 尘缘 已经结 束 , 然
而他 的 遗 训— — 认 真— — 永 远 铭 刻 在 我 心 头 。
明确 : 叔 同先 生 的特 性 的确 是 认 真 , 我 们 只 李 但 读 这些节选 文段 , 觉得过 于突兀 、 于抽象 , 有 会 过 没 细节 , 少 血 肉 。是 的 , 只 是 文 章 的 一 个 框 架 。 下 缺 这 面 , 让 我 们 把 目光 投 向文 章 的细 节 , 探 究 李 叔 同 就 去 先生 的精 神 品 质 。
表 示。

生轨迹梳理探究 , 引导学生关注 自己感兴趣 的事件 ,
各抒己见 , 时点评 , 适 品味 揣 摩 文 中 的生 活细 节 和 特 定 情 境 , 此 来 体 会 人 物 独 特 的 人 格 魅 力 和 不 凡 的 以 精神世界。 学 习 目标 :
1 .品味 细 节描 写 , 体会 人 物 的 个 }特 点 。 生
受 人 物 永恒 的魅 力 。
1 .通过课前 预习 , 同学 们在文 中找 出最 能凸 请

怀李叔同先生说课稿

怀李叔同先生说课稿

怀李叔同先生说课稿
本文选自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实散文。

面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使同学们初步了解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技巧及其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中的外貌描写法和典型事例法这两种技巧,学习李叔同先生做人做事极为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是在描写人物个性特征时运用细节描写法和典型事例法。

教学难点是典型事例法中事件的选取。

 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所以,我采用交流讨论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共同探究,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同学们在思考中、实践中获得知识。

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大部分:
 1、导入: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因为这篇课文也是从细节方面描写刻画老师形象,而且是初中的课文,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3分钟) 2、讲解阶段。

(10分钟)
 1)结合课文底下的注释讲解生字词的注音及涵义。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

金坛四中李雪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借鉴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2、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平实语言中蕴含的作者的真情
过程与方法:1、欣赏文中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体会人物的独物的精神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章平实的语言,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培养尊师重教的高尚感情,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教学重点] 1、鉴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线索
[教学难点]在平实的语言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深涡()堕地()炽盛()翩翩()缀()眉峰紧蹙()眼波斜睇()窈窕()侈()清癯()
2、解释下列词语
粉墨登场
颠沛流离
二、推进新课程
(一)新课导入
(二)新课讲授
1、介绍作者及作品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述文中怀想了李叔同先生哪些事?
3、在作者眼中心中,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试作简要赏析。

(三)师生同议细节的的作用与技巧(回忆尚有记忆或曾有感悟的细节)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作者邮箱: lxysc020.sina。

《怀李叔同先生》学案

《怀李叔同先生》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学习并借鉴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重点掌握细节描写。

2、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案【资料窗】1、走近作者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

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

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

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

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

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2、李叔同生平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德阳中学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德阳中学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德阳中学吴小娟一.开篇导入语。

李叔同先生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通过预习,同学们说一说李先生一生经历过哪几种身份啊?学生答“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僧人”师问:李先生一生给你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学生答“认真”。

师:“知道森马的广告词吗?”学生答:“知道。

穿什么就是什么?”师:“好的。

现在我们就从衣着外貌这个角度来看是如何表现李先生的‘认真’的?”二.四个时期的衣着外貌图1.师:我们按时间顺序来看,第一个时期是哪个时期?生:上海南洋公学读书时期。

师:这一时期的衣着外貌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大家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个时期的形象,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来评价一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生答:翩翩公子。

师:用现代的词语来描绘呢?生:高富帅。

师:很好。

从天津到上海,“津门才子”李叔同很快就成为了上海社交场上的当红明星。

上海城南草堂的主人许幻园,因仰慕李叔同的才华,不但让出自己的房子供李叔同母子居住,还特意呼来上海另外三位名士义结金兰,世称“天涯五友”。

当时宋梦仙有诗云:“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脍人口。

酒酣诗思如泉涌,只把杜陵呼小友。

”这个时期的李叔同,完全就像当年“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有一种狂狷之气。

2.师:第二个时期是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衣着外貌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大家来读一读。

生:日本留学时期。

师:大家看照片。

这个时期的形象,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来评价一下,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生:活像一个西洋人。

师:对的。

出洋留学,就一定会学着一些洋气,大家看照片上的穿着,想想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一定会是很潮很时尚。

3.师:第三个时期是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衣着外貌文中是怎样描绘的?大家来读一读。

生:杭州师范教书时期。

生读。

师:这一时期,我们的李先生因朋友之邀去做了教师。

那么,大家说一说,你认为老师的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在衣着外貌上应该如何打扮?生可能答:庄重,大方,朴素等。

师:很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们来看当时身为教师的李先生的照片。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公开课[模版]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公开课[模版]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公开课[模版]第一篇:怀李叔同先生教案公开课[模版]怀李叔同先生教案教学目标:一、导入论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师者存在于世间,不论时代,不论地域,不论民族。

随着时光推移,太多的人湮没在红尘之间,而具有伟大思想的教师却让我们记忆犹新,古有最仁德的至圣先师——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博爱的老师——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最浪漫的老师——苏格拉底“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最理性的老师——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网传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每个人都有解释圣经的权利” 高考紧张怎么办?抖卷子!人家以为你翻篇!史上最帅的老师——都教授“嫉妒是最低级最幼稚的感情,只有缺乏自信而且自卑的人才会有,所以我从来没有那种感觉。

”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位老师,他是一个传奇,有人称他“半世潇洒半世僧”,他曾是一位翩翩公子,他是近代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二十文章惊海内”,曾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最早出国学文艺的留学生之一被誉为20 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

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这位20世纪造诣卓越的艺术家,中国现代艺术启蒙教育的先驱者,不啻如流星划过夜空,却想不到于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斩断世情俗怨,从此芒鞋布衲,托钵空门。

由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由峰而谷,这一极具戏剧性的转折,怎不令人愕然、惘然? 他便是李叔同,今天,让我们走进丰子恺笔下,去品味他他辉煌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用一个词概括。

李叔同是一位最认真的老师2、速读全文,请同学们画出“认真”一词的句子,李叔同先生“认真”表现在哪些方面?李叔同先生为什么能有这种权威呢?不仅为了他学问好,不仅为了他音乐好,主要的还是为了他态度认真。

怀李叔同先生

怀李叔同先生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期刊名称】《班主任之友:中学版》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
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

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

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

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丰子恺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9
【相关文献】
1.怀李叔同先生
2.怀李叔同先生
3.基于学生问题的语文阅读深度学习
——《怀李叔同先生》教学新尝试4.基于学生问题的语文阅读深度学习——《怀
李叔同先生》教学新尝试5.怀李叔同先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高品质版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高品质版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一、导入:PPT:“想不到,他是第一个将西洋油画、音乐和话剧引入国内的人;想不到,他在东京的舞台上演出过《茶花女》,扮演的不是阿芒,而是女主角玛格丽特;想不到,他是才子,是艺术家,本该落拓不羁,却偏偏是个最严肃、最认真、最恪守信约的人;想不到,他在盛年,三十九岁,日子过得天好地好,却决意去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王开岭《悲欣交集》)这个人便是李叔同先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角。

二、板块解读:大家翻开读本P102,发现这篇文章选在“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板块里。

PPT:“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

这句话还有一个更通俗的说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所以这篇文章对应我们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第一板块“一花一世界”。

欣赏是什么?按《辞海》里的说法:欣赏就是领略、观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美好的东西往往简单,就像一粒沙,半瓣花,很容易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学会欣赏。

文学欣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语文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品味沙里的世界,感悟花上的人情,那么文学作品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去发现细微之美。

三、文本研习:1、课前我们都读过《怀李叔同先生》了,联系上面这段话,总结一下李叔同先生的人生经历?提示:文章第10节,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和尚。

2、如果把这篇文章与上面这段话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会发现,同样写李叔同,文章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明确:写了有关李叔同的很多小事。

3、文章中有没有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小事呢?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明确:随机选择,指出这就是细节描写。

PPT:细节指的是文艺作品中细腻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自然景物等的最小组成单位;人物性格等的具体表现,由许多细节描写所组成;细节用于刻画人物,或点画肖像,或描写动作,或烘托心理,运用得当,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丰子恺散文《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散文《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散文《怀李叔同先生》【导语】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丰子恺散文《怀李叔同先生》(共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丰子恺散文《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散文《怀李叔同先生》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银行家。

他是第五位姨太太所生。

他父亲生他时,年已七十二岁。

他坠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着他的生母南迁上海。

在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奉母时,他是一个翩翩公子。

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

从此他就为沪上名人所器重,而交游日广,终以才子驰名于当时的上海。

后来他母亲死了,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

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

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

便惹得离人消瘦。

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

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

恨年年絮飘萍泊,遮难回首。

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

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

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

他出家时把过去的照片统统送我,我曾在照片中看见过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

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

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

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

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

他入东京美术学校,同时又入音乐学校。

这些学校都是模仿西洋的,所教的都是西洋画和西洋音乐。

李先生在南洋公学时英文学得很好;到了日本,就买了许多西洋文学书。

他出家时曾送我一部残缺的原本《莎士比亚全集》,他对我说:这书我从前细读过,有许多笔记在上面,虽然不全,也是纪念物。

由此可想见他在日本时,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

《怀李叔同先生》说课稿

《怀李叔同先生》说课稿

《怀李叔同先生》说课稿
一、学情分析
在学此课之前,我所任教的初三学生已经能辩识和简单分析运用表现人物某一特点的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的细节描写,但对于细节描写认识不够全面。

好班的学生在写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时,构思、立意、开头、结尾、详略,基本上可达中考二类文的标准。

由于学生们的作文基本上是在现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在想象中对于细节描写运用不够,使文章普遍不生动感人,甚至个别文章很假。

二、教材分析
《怀李叔同先生》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实散文,怀李叔同先生的经历和思想较为复杂,学生很难触摸到人物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

但怀李叔同先生为人做事极为认真的特点学生们是能够理解的。

于是,我在第一课时中,以此文为例,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了整体感知写人记事的散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思路。

本课为第二课时,由于此文的细节描写很突出,针对学生的学情,我把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了解细节描写的写作技法及其对于刻画人物形象所起到的作用;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细节描写的写作能力;
3思想教育:学习李叔同先生做人做事极为认真的态度
1/ 1。

怀李叔同先生

怀李叔同先生

《怀李叔同先生》BCA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2、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B案使用说明:请同学们课前根据本案的知识和提示,认真预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为课上探讨文意做好准备。

一、走进作家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人。

1914年人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

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锋、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二、李叔同简介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怀李叔同先生(实高樊俊华)

怀李叔同先生(实高樊俊华)

• 李叔同生平念念不忘的是《论语》中所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 为他做人为僧之警语也。
走近李叔同
他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 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 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 河。 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 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 幅字为无尚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 《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 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 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 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 据丰子恺在《李叔同先生的文艺观》中说:他的案头却总放着一册明 代刘宗周著关于古来贤人嘉言懿行的《人谱》,并且还在封面上写着 "身体力行"四个字,每个字旁又加上一个红圈。李叔同常对丰子恺说 一些书中有关做人与艺术的准则。他把其中"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意 思讲给丰子恺听,要求他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技术,要做一个好 的文艺家,必先做一个好人。他认为一个文艺家若没有"器识",无论 技艺何等精通熟练,亦不足道。所以他告诫丰子恺:"应使文艺以人 传,不可人以文艺传。"这种告诫对丰子恺来说非常及时,这正像丰 子恺自己说的那样:"我那时正热中于油画和钢琴技术,这一天听了 他这番话,心里好比开了一个明窗,真是胜读十年书。从此我对李先 生更加崇敬了。"李叔同后来在出家时把《人谱》送给了丰子恺。丰 子恺也将此书视作珍宝收藏,后由于抗战炮火,此书毁于一炬。但他 在逃难期间,偶尔在成都的旧书摊上见到了一册《人谱》,立即将其 买下,一直保存在身边。可见,李叔同的这一教导在丰子恺的内心里 是扎下根了的。这也正像丰子恺在《新艺术》一文里所讲的:"有艺 术的心而没有技术的人,虽然未尝描画吟诗,但其人必有芬芳悱恻之 怀、光明磊落之心,而为可敬可爱之人。若反之,有技术而没有艺术 的心,则其人不啻是一架无情的机械了。"

怀李叔同先生公开课课件

怀李叔同先生公开课课件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中 国戏剧家、艺术教育家、 文学家、书画家,一代高 僧。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 不尽的精神财富,一生充 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绚 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 物。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
师的一生为:“无尽奇 珍供世眼,一轮圆月 耀天心。”
李叔同贡献
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 ,且以擅书法、 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一、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 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
二、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国内第 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 之王”钢琴。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传 入中国的第一人。
三 、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作为艺术教育家,他 在浙江一师授课采用现代教育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 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
4
8
1 5
2
6
8
3 7

肖像描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节描写
用 文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行为描写
人 物




怀 李 叔 同 先 生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1.9- 1975.9.15),曾用名丰润、 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 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 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 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 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 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 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 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 反映社会现象。书籍《我的 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
四、书法

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方喜梅一、教材简析本篇选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一册第三单元。

二、学生分析学生为潮州市某中学高一同学。

对语文学科整体兴趣浓厚,但水平一般,基础较差。

三、设计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立足文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基础知识,以互动方法促进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四、教时安排初定两课时五、教学目标1、熟悉作者及李叔同的生平,了解作者和李叔同的关系,进而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2、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学习并借鉴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重点掌握细节描写。

3、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并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4、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平实语言中蕴含的作者的真情。

六、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刻画李叔同形象的细节描写。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线索。

七、教学难点在平实的语言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八、教具准备多媒体素材(丰子恺的漫画,相片等;李叔同的书法,相片,诗歌作品等)九、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特色1、导入课文,引起兴趣通过给学生展示丰子恺的部分漫画作品,以及李叔同的部分书法、诗歌作品,引学生起兴趣,使学生对李叔同其人和作者丰子恺有初步的感性了解。

以此引入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

2、自主读文,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一边快速阅读课文,一边标出自己觉得需要掌握或者比较难的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概述文中怀想了李叔同先生哪几件事。

(3)在作者眼里,李叔同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李叔同先生有什么特别之处?3、合作研读,质疑问难(1)疏通重点难点的字词。

(2)重点分析体现李叔同个性特点或对作者有较大影响的细节描写的的作用与技巧:a.作者初见李叔同先生,用哪三个字概括他的相貌?試从文章中找出李先生性格、行為方面“温”和“厉”的例子各一.b.上李叔同先生的课,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

怀李叔同先生 公开课课件 实用

怀李叔同先生 公开课课件 实用


……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 摆摆的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 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 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 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 “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 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 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 问?……”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都为 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翩翩公子 留学生 编辑、教师 道人 弘一法师

翩翩公子
家境富有 才华横溢 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豪气满胸、爱国热情 炽热

“津门才子”李叔同
李也文名大似斗, 等身著作脍人口。 酒酣诗思如泉涌, 扮演茶花女,演绎认 真

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 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 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 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 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 画,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 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 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 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 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 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 筒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 说 一 两 句 话 就 要 用
半世潇洒半世僧
近代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 “二十文章惊海内”, 曾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最早出国学文艺的留学生之一 被誉为20 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 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 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李叔同是一位最认真 _____的老师
美文欣赏

指名阅读梁实秋 先生的散文《我的一 位国文老师》中的红 字部分,体会细节描 写的妙处。
•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 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 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 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 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 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 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 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

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林芝地区教研室陈顺林一、教材简析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记叙文)。

二、学生分析西藏高中一年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但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应注意难易适度。

三、设计理念一要反复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让学生在读中学到语文基础知识、品味语言风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领会写作方法、受到人文精神熏染;二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四要学以致用,以阅读促写作,布置学生写篇作文。

四、教时安排学生已预习,而且本文比较通俗易懂,安排两课时即可。

(灵活将“教学流程”分为两课时)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阅读中用心理解字词含义,细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积累语言,培养良好语感。

2、领会文章思想内容,体会平实而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的作者的真情。

3、在赏析中领悟课文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培养尊师重教的高尚感情;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老师的要求或标准是怎样的。

六、教学重点(一)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领悟字里行间充溢着的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二)鉴赏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如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掌握在描写人物个性特征时所运用的前后对比法和典型事例法。

七、教学难点理解典型事例法为难点。

八、教具准备硬件:多媒体设备。

软件:音频文件,PPT幻灯片若干张。

九、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引起兴趣导语。

幻灯展示课题:“怀李叔同先生作者:丰子恺”。

教师读课题。

放映幻灯:屏幕中间为文字,右下角为丰子恺晚年戴眼镜、白发白髯儒雅文人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李叔同先生》教学设计
方喜梅
一、教材简析
本篇选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一册第三单元。

二、学生分析
学生为潮州市某中学高一同学。

对语文学科整体兴趣浓厚,但水平一般,基础较差。

三、设计理念
依据新课程标准,立足文本,以学生为本,注重基础知识,以互动方法促进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四、教时安排
初定两课时
五、教学目标
1、熟悉作者及李叔同的生平,了解作者和李叔同的关系,进而理解作者
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2、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学习并借鉴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重点掌
握细节描写。

3、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并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体会人物的个
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4、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平实语言中蕴含的作者的真情。

六、教学重点
1.分析文中刻画李叔同形象的细节描写。

2.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线索。

七、教学难点
在平实的语言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素材(丰子恺的漫画,相片等;李叔同的书法,相片,诗歌作品等)
九、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特色
1、导入课文,引起兴趣
通过给学生展示丰子恺的部分漫画作品,以及李叔同的部分书法、诗歌作品,引学生起兴趣,使学生对李叔同其人和作者丰子恺有初步的感性了解。

以此引入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

2、自主读文,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一边快速阅读课文,一边标出自己觉得需要掌握
或者比较难的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概述文中怀想了李叔同先生哪几件事。

(3)在作者眼里,李叔同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李叔同先生有什么特别之处?
3、合作研读,质疑问难
(1)疏通重点难点的字词。

(2)重点分析体现李叔同个性特点或对作者有较大影响的细
节描写的的作用与技巧:
a.作者初见李叔同先生,用哪三个字概括他的相貌?試从文章中
找出李先生性格、行為方面“温”和“厉”的例子各一.
b.上李叔同先生的课,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

第一段中通过
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来?你觉得说明了李先生什么性格?
c.李叔同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阶段?这些阶段反映了他什
么个性特点?
4、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李先生教育学生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喜欢这种教育方式吗?请一个同学根据课文第二段的描写,表演一下李叔同先生教育学生的场景。

5、课外拓展,走进生活
(1)文中李叔同先生的形象是否符合你心目中好老师的标
准?请依据文中描写对他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说一说令你怀念的老师。

(3)布置作业:借鉴本文写人记事的方法,以“一个令我怀念
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十、板书(课件)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重点知识点用不同
颜色的粉笔标出)
1.上音乐课:
(1)学生:进门前:唱着喊着笑着骂着
吃惊
进门后:低着头红着脸端坐偷偷地看(2)李叔同先生:
初见李先生上半身——高高的瘦削的、穿整洁的黑马褂
“温而厉”前额——宽广凤眼——细长
鼻梁——隆正表情——威严
课前准备点名簿讲义笔记簿粉笔黑板上写课内应写的东西“严肃”钢琴衣解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时表
2.教育学生:轻而严肃郑重鞠躬
翩翩公子
留学生:研究西洋艺术
3、“认真”教师:服装
修道:断食
学佛:修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