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始办于1993年,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全日制学生500人。2013年4月被确定为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支持专业。两年来,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承诺,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形成了“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晋升为河北省骨干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实现了专业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建设期间,按照示范校建设承诺,全员参与、有序实施,应完成任务数105个,实际完成113个,完成率107.6%。项目建设预期目标及完成情况汇总表见表1。

表1 项目建设预期目标及完成情况汇总表

(二)建设机制与举措

在严格落实学校“立体化棋盘式推进格局”的同时,成立了由项目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工作组、课程开发小组,将建设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了“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责任制度。

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推进会,定期填报质量监测数据,对专业建设质量实施了过程性监控。

二、专业建设情况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形成了“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域内十二家企业进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由校企共同完成了人才需求调

研报告,开发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素质培养纳入教学要求,把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的逐级递进。

图1 “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第一学期,完成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企业认知实习,校内基本技能入门实习。第二学期,完成公共基础和全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校内车间基本专业技能训练。第三学期,完成公共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在校内一体化车间完成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和综合技能训练。第四学期,完成全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进行生产性实习,学生达到中级职业资格水平。第五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专业拓展知识学习,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初步实现学生技能水平与工作岗位的全面对接。

2.开发了“专业与岗位对接,学习与工作合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和岗位职业标准,将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来,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纸的能力,选用、设计、测量机械零件的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培养学生机械加工基本操作能力(普车、数控、钳工、焊工),数控车削加工编程能力。

能力拓展模块:培养学生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

图2 机械技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示意图

3.建立了共享型教学资源平台

共建了2门精品课程,8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

4.加强了教材建设

校企共同修订了8门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了13本校本教材和1套钳工实习工作页,出版了2本教材。

5.以社团活动为引领,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开设了“微尘”共青团服务站、“爱心”理发教室、巧手维修室等9个学生社团。学生在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微尘”共青团服务站获得了迁安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被评为“唐山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爱心”理发教室获迁安市学雷锋十佳。

6.开展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融合,聘请优秀毕业生中自主创业典型,举办了9次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以榜样的力量点燃了学生们的创业梦想。

7.加强了系部文化建设

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参与下,设计了系训、系徽、系旗。“做人为本,技能立身”的系训、寓意“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系徽已深入学生的内心,营造了文化育人的氛围。

(二)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学校的“四六五”教师培养工程,结合专业实际,形成了“4124”培育模式:以“培、带、赛、派”四种自主培养形式为主线,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任教调整教师结构,利用业务考核和职称评聘两种制度,激励教师由合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校园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四级递进。

培:先后有10人次参加了国家级培训,42人次参加了省市级培训,邀请专家来校讲座9次,15人参加了技师考试。

带:成立了4个技师工作室,组建了普车、钳工、焊工、机加工4个技能帮带小组,实现了12位实习指导教师均能掌握2门以上专业技能。

赛:充分利用学校技能节搭建的平台,通过师生同场竞技、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实训方案、课件、微课等系列评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派:按照计划选派教师进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年人均入企30天,“双师型”教师率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达到了100%。

建设期内,15位教师通过了国家职业资格技师考试(证待发),硕士研究生增加了4人,兼职教师由7人增至15人,培养了省级名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4人,校级专业(学科)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15名,增设了4个技师工作室,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在迁安市职教集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机械类分会,建立健全了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1.通过四种校企合作形式,实现了校企互补双赢

(1)订单培养:与九江等3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有96名学生实现了学岗直通。

(2)教产融合:教师带领学生加工学生用床2016套、钳工工作台280个,节约成

本86万元,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

(3)研发中心:与津唐公司共建产学研发中心,有2项科研项目在市科技局立项成功。

(4)顶岗实习:组织学生到轧一等10家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26000人天。

2.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新建理实一体实训室6个,改扩建8个;校外新增金海机械厂等实训基地5家,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24家。

表3 校内实训车间统计表

3.发挥专业师资优势,拓展了社会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专业的辐射作用,在焊工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又拓展了阳光工程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5个培训项目,年培训能力达到了2万人天。

三、建设经费使用情况

项目预算投入340.00万元,实际投入345.82万元,实际支出345.82万元,预算完成率101.71%。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实验实训设备购置的资金4.44万元,占中央资金2.25%,用于师资培训进修资金18.93万元,占中央资金9.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