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范文最新推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词语:映照燃烧顿时一碧如洗赞美脸庞挺拔热闹非凡1/ 42、听写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二、学习课文1、围绕听写的句子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2、听录音朗读25自然段,在你认为美的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流云等。
(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的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范文最新推荐------------------------------------------------------ 句中的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
(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的?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4、小结:跟着作者的文字,我们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三、拓展阅读1、小黑板出示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上的《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的资料。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9008113519e8b8f67d1cb968.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5北大荒的秋天第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体会作者围绕一句话写具体的方法.感受语言美,培养学生欣赏及想象能力.3。
读懂文章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现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感受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激起对祖国秀美风光的向往.【重点】品味本课词句,展开联想,想象意境,训练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
方法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欣赏《北大荒》歌曲。
师:听过这首歌吗?你从这首歌中听出了什么?生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师:想去北大荒秋游吗?生:想.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北大荒秋游,领略一下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营造气氛,使学生很快走入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方法二复习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
下面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认认真真地书写课题。
(师生共同书写课题,齐读课题)师:秋天的北大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全班学生齐读)师:如果有机会,小朋友们想不想亲自去北大荒看看?(孩子们齐声喊:“想!"并且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师:下面就让我们收拾行装,带着我们心中的向往,继续向北大荒进发。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北大荒的秋天》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
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自由读。
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四、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
2、组词:先()火()此()冷()文()洗()灰()紫()岭()纹()3、朗读课文教学反思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总领全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北大荒的秋天》。
师: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啊?师:出示“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指导:北大荒的美不是一般的美,你从什么字看出来?“真”字,对呀,只要我们注意了这个字,就能读好这句话。
3上7《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课案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读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
一、深情导 入,切入中心
1.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说 说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大家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北 大荒。 2.大家用一些词语来赞美北大荒,可作者呢?用了一句话来赞 美北大荒。师出示: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3.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 2— 4 自然段。 4.这三个地方各有特点,他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1.三个地方,各有千秋,我相信大家也肯定有自己最爱的地方。 好好地把这三小节读一读,再把这三个地方比一比,看看你最
二次备课
二、争当最佳 导游组
喜欢哪个地方?并且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令你喜欢? 2.大家各有所爱,都有自己的理由。现在我是一个到北大荒旅 游的人,我站到三叉路口,我不知道要到小河那里看看,还是 要到天空那里,或者是要到原野那里。你们能否向我介绍一下 各自的特点,或者通过你们的读,或者通过你们的介绍,看看 哪一组介绍的好,能把我这个游客吸引走! 3.哪一组先来?看到了一点,但还不太清晰,谁能通过语言再 补充介绍一下。 4.是呀!小河是多么的清澈。说的让我心动了!还真有点想去。 不过我怕上当,你们谁再读一遍,让我再想象一下,看能否想 出来? 5.看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去发现美。看似常见的 小河在你们的朗读中有了别样的美丽,我真想情不自禁发出这 样的感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 6.不过,我想起买东西时的一句话:货比三家不吃亏。今天我 也要把你们三家比一比,看看究竟哪个好,最后再定夺。下面 请喜欢天空的来向我介绍。 7.天空中有这么多色彩,真美!还有吗? 师:是吗,我想看看流云,你们想看吗?那谁再来读读天空的 美? 师:这么美,难怪作者要赞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8.不错!是很美,你们介绍得也美!不过我还是要看看原野, 说不定那更美!谁来介绍? 9.确实很美!我们难免要再次发出了一声感叹:再次齐读最后 一句话。 10.北大荒这个地方确实太美了,我也发出了一声感叹。师读 最后一句话。 11.其实,北大荒除了一个美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是什么呢?请大家再把文中的第 5 小节读一读,思考一下。 12.北大荒有什么宝物呢?读读这一小节,看看哪些你能不能 找到北大荒的宝物来! 13.所以说这是富饶的北大荒。师板书。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 色美,更重要的是为祖国奉献了那么多的宝物,所以作者情不 自禁地发出赞叹——(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5、北大荒的秋天(2)

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
指名读第二句。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练习朗读和背诵。
小结: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教学内容
5北大荒的秋天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学课时
共2课时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修注栏
★小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展示
教师:指导、组织、协助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北大荒的哪两方面的特点?
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
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
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
小组长领取问题,带领小组成员相互讨论。
填空:
小河(),如同(),静静地躺在()。一全小鱼()游过去,()水面上顿时漾起了( ).
理解"清澈"。
指名朗读和背诵。
小结: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
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5北大荒的秋天主备教师:刘应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来认识、理解、感悟,再通过朗读把自己认识到的、理解到的、感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者投影片、小黑板上准备重点段落语句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板书:美丽、丰收)(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
9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
(板书:天空)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说说,课文哪些词语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板书)。
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
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1)西边的天上会有些什么?读——(2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3)(看图)这样美的景色,课文中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指名读——听了他(她)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打比方)把()比作了()。
(4)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词句,小声跟音乐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样的呢?(板书:小河)1、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1)第一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板书:清澈见底)查字典理解“澈”。
(一)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后问:为什么把它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完整。
2、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指名读——(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1、轻声读课文,动笔画出有哪些景物,有几句话。
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 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 里。
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 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返回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 啦啦的笑声。
原 野 热 闹
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 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原 野 热 闹
原 野 热 闹
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 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热闹非凡
银灰 绛紫 漾起 波纹 挺拔 高粱
金黄 豆荚 燃烧
明镜 脸庞 山岭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美在哪 里呢?
123
一碧如洗
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
几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云。
银灰
橘黄
血红
绛紫
银灰、 橘黄、 血红、 绛紫 雪白
五彩斑斓
桃红
草绿
金黄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 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 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 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 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 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 缎。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 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 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 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 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 子全都红了 ,红得像一团团火, 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返回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 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 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 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 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物产丰富
丰 收 的 喜 悦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北大荒的秋天2

北大荒的秋天2第一篇:北大荒的秋天2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一、复习:1.读词语;2.指名读课文;3.提问二、讲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指名读第二句。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五彩斑斓”什么意思?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练习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填空:小河(),如同(),静静地躺在()。
一全小鱼()游过去,()水面上顿时漾起了().理解“清澈”。
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指名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
指名回答。
(原野热闹非凡)“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那几句具体写“热闹非凡” ?“ 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
练习朗读,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 “沉甸甸”练读第5自然段。
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
5、齐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
四、作业1.抄写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照样子,写词语。
4.背诵全文。
板书:天空一碧如洗北大荒的秋天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美第二篇:北大荒的秋天《北大荒的秋天》教学案例分析2017.12.31 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和语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
2、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会仿照写出某一场景。
3、通过学生自由读、范读、指名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朗读,,感受北大荒景色的美和物产丰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1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会背诵课文第四段。
2、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会仿照写出某一场景。
一:导入:1.检查字词2.整体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特点?北大荒的秋天那些地方美呢?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天空的()流云()。
今天我们继续感受它的美。
二;深入感悟:(一)小河北大荒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样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看图片)1.书上哪个词语能够概括小河的特点?(清澈见底)2.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小河的清澈见底?9指名读3.让我们一起读这些句子,体会小河的清澈见底。
4.假如你是河中的小鱼,你此刻会想些什么?(自由说)5.哦,生活在这里的小鱼多快乐,哪条小鱼能读出你的快乐。
(个读)5.总结:这么清澈的小河,这么幸福的小鱼,北大荒的的小河真美呀(齐读)(二)北大荒的原野(第四自然段)见过了一碧如洗的天空和清澈见底的小河,再让我们去北大荒的原野瞧一瞧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原野的特点,请你找到并用横线画出来。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2、(指名回答)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原野“热闹非凡?(课件出示句子)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
(指名读)“听”到大豆的声音了吗?(我听到大豆在欢笑。
)(1)大豆已经长出了豆荚,还发出声音,这说明豆荚已经成熟了。
5、北大荒的秋天 第二课时

学生讨论、交流。
7、学生找出类似词语,如: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指名读、男女生分开读、全班读。
1、生自由朗读第3小节。
2、指名答:清澈见底。
3、生答:比喻,把小河比作蓝绸子。
4、生答:鱼。
生接读:顶着水游过来。
生回答:明镜一样的水面。
5、指名读、齐读。
1、生自由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思考。
3、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活动
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反馈方式
常规
积累
古诗积累
古诗积累
齐背
核
心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2)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俗话说,一叶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通过昨天的学习,北大荒真的荒吗?相反,它是------。美在哪呢?(学生回顾,教师板书:美↗自然景色美:天空、流云、小河
(3)这一段中有不少表示颜色的词语,请找出来。(生答,ppt出示词语)。为什么要在颜色前面加“银”“血”“橘”“绛”?
学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并提问:颜色前加物,可以使表达的颜色更具体,举例来说,红色有很多种,为了表达具体准确,在红前面可以加个物品,如“枣”,表示像大枣一样的红颜色。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词语吗?(学生经老师点拨,对该类词语兴许感兴趣,可一一列举并加以解释)
ppt出示问题:作者笔下的高粱会唱、大豆会笑,为什么?(回顾拟人的修辞手法)引读:“原野热闹非凡... ...”
6、而此时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ppt出示句段和图片)
7、过渡:看到成熟的大豆、高粱和火红的榛树,想到了从前的荒原变成了良田,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燃烧是一种热烈的感觉,用它来形容人们激动的心情再适合不过了。(ppt出示完整段落)那就让我们满怀激情地读一读这一段吧。(教师引读)
5北大荒的秋天-2

(3)在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北大荒物产的丰富,人民的勤劳)
(4)朗读训练
3、小结学习:
(1)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美丽富饶的北大荒,齐读。
(2)总结:北大荒的美美在景色:天空——小河——原野——美在物产:
(出示大豆、高粱、榛树图片,让学生看看,了解这些事物)
(4)分组表演读
(5)学生质疑,理解大豆、高粱为什么要笑?人们的心为什么会燃烧起来?
(6)指导朗读:
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齐读中心句,男、女生分读分句(再交换读);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
D、品读句段——物产丰
(1)这一节里,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2)教师出示画好的蓝天,理解“一碧如洗”。
(3)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
(4)这么多的流云,会让你想到什么?读好“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5)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齐读。
(6)指导背诵。
B、出示句段——小河美
(1)出示: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游过来,水面漾起波纹。
读所出示的句子,再读书上的内容,你更喜欢书上的还是老师出示的?说说好在哪里?
(2)鼓励学生拿起画笔,边读边画小河、小鱼、波纹……在快乐中朗读。
(3)看看图,读读文,说说自己的体会
(如:水,真清啊,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我真想跳进去痛快的游个泳啊!)
(4)如果你是那条小鱼,你怎么读这句话。带着你的想象一起来读吧!
2020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5 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5、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北大荒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二课时总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过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指课题读《北大荒的秋天》)。
2.复习词语:3.过渡:看来同学们对北大荒的美景非常感兴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随着课文走进北大荒,仔细地欣赏北大荒的秋景吧!二、巡视点拨、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第1一5节思考:1、课文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描写的?是什么样子?2、自主阅读:三、引导探究、小组交流1.(出示第一自然段)从哪里知道北大荒的秋天已经来了呢?(学生回答)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叶知秋”,落叶是秋姑娘发给同学们的邀请函,同学们让我们去看看北大荒的秋天。
(课件出示北大荒秋天的图片)2.指导朗读: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谁来高兴地读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品读感悟第二节(一)感悟秋景美。
1.品读第2自然段。
(1)提示任务: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天空的流云①理解“一碧如洗”:天空碧蓝如同洗过一样干净。
(板书:一碧如洗)②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白天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
傍晚,流云不断地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天上真的有“五彩斑斓的锦缎”吗?那到底是什么?(观看一组图片)③看了照片,再想想句子,你觉得作者写得美在哪儿呢?(这些流云的颜色多么富有变化。
出示:银灰、橘黄、血红、绛紫)④你见过这些颜色吗?(让学生说说哪些东西是这些颜色的,例如:我们教室的铝合金窗框就是银灰色的。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品味词句,体会北大荒秋天的美,感受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并进行写话训练。
3、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揭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北大荒的秋天》师:上节课,秋天的北大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出示: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师:是啊,北大荒的秋天的确很美。
想想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板书:天空、小河、原野师:这三个地方,景色各异,老师相信大家肯定有自己最喜爱的地方。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用手中的笔画一画文中吸引你的地方,并大声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个地方为什么会令你喜欢?师:看着同学们读得美美的感觉,我想:北大荒的景色真的是把你们给迷住了!三、[合作交流]请把迷你的北大荒美景给你的小组成员读一读,再和大家一起聊聊此时北大荒留给你的印象。
师:大家各有所爱,一定都有自己的理由。
就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说说你最喜欢的地方。
四、[展示反馈]1.请小组代表说说你觉得北大荒到底美在哪呢?2. 如:我觉得()的景色最美,因为()预设(一)美在天空。
1:天空一碧如洗,很漂亮。
板书: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冲洗过一样,非常美丽。
2.傍晚时,天空的颜色不断发生着变化,读读这些句子,你能找到哪些表示颜色的词?(银灰橘黄血红绛紫)3. “转眼间”是什么意思?再说几个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一瞬间、眨眼间、霎时、刹那间)4.“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那么多的颜色,想象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照着“银灰、橘黄、血红”这三个词的样子,也来说说你想象中的流云。
出示:雪白粉红碧绿湛蓝金黄5.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板书:五彩斑斓)“五彩斑斓”可以换成什么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指导用赞美的语气读)6、师:天空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断变化的色彩才显得更加迷人(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这一段。
(三年级语文教案)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

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北大荒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去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九月开始的。
北大荒的树林里第一片树叶落地,就告诉人们秋天来到了。
)师引出“一叶知秋”这个成语:看见一片树叶凋谢落地,就知道秋天将要到来。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整体感受:1、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
2、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边读还可以边和同桌进行交流。
3、有人说秋天是一首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还有人说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呢?(板书:天空美小河美原野美)①品味天空的美(1)书中一个词概括了天空的美,什么词:一碧如洗。
什么叫一碧如洗?想看看这样的天空吗?(看屏幕上的图片)(2)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
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3)我们一起来欣赏流云的美丽(看图片)(4)这么美丽的景色,谁能读好这句话。
(生练读,生配乐读)②品味小河的美1、出示图: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是呀!小河是多么的清澈,多么的平静啊!谁能把这句话读好?3、看,小河的清澈和安静,把谁给吸引来了?(出示课件)如果说,那静静的小河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静谧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
《北大荒的秋天》课件(第二课时)

《北大荒的故事》
这是一本介绍北大荒历史和文化的书籍,其中有许多关于秋天北大荒的描写和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秋天的诗》
这是一本专门描写秋天的诗歌集,其中收录了许多优美的诗歌,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秋天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中国秋天》
这是一本以中国秋天为主题的摄影集,其中有许多精美的秋天景色照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秋天的美丽和特点。
回顾上节课内容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即北大荒的秋天景色和农业生产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秋天北大荒的特点,以及与春、夏、冬的区别。
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和重点,为新课做好准备。
提出本节课主题
02
《北大荒的秋天》课文精讲
北大荒
历史背景
文化背景
文章背景介绍
位于中国东北部,曾经是荒芜之地,后来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
1
2
3
提供学习资源链接
秋天诗歌欣赏
北大荒旅游攻略
秋天摄影作品欣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学生3
分享个人对秋天的感受
05
作业与延伸阅读
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一
请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秋天景色的短文,要求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300字。
课后作业二
请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秋天的诗歌或散文,并选择其中一篇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课后作业三
请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关于秋天的图片和视频,制作一个简单的PPT,展示秋天的美丽和特点。
自然景观
详细描述
北大荒的农业具有高度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特点,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广阔的土地上驰骋,大大提高了农业荒的农业也逐渐向科技化和智能化转变,例如采用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实现精准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荒的秋天真( 美 )呀! 美在天空( 一碧如洗 )!
背诵这段话。
精读课文 小河:清澈见底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 抱里。
精读课文 小河:清澈见底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 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 波纹。
精读课文
填一填 小河 清澈见底 ,如同一条 透明的蓝绸子 ,静静地躺在大地 的 怀抱里 。一群小鱼 顶着水 游过来,明镜一样 的水面顿时漾 起了一道道波纹。
精读课文 小河:清澈见底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 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 波纹。
默读这段内容,想一想,北大荒的原野特点是什么? 说一说,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这段的中心句。
北大荒的原野热闹在哪里呢?请用“——” 画出来。
文章通过对 豆荚 、 高粱 、榛树叶子 的描写,反映了原野 热闹非凡 的
特点。 这段话运用了先 总 后 分 的写法。
精读课文
原野:热闹非凡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
精读课文
小河:清澈见底 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 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2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 波纹。 写出了小鱼什么特点:活泼可爱
读一读这段话 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请用“——”画出来。 第一个比喻句把 小河 比作 蓝绸子 ?突出了小河 清澈美丽 的特点。 第二个比喻句把 水面 比作 明镜 ?突出了河水 清澈平静 的特点。
北大荒的秋天
我会读
流云 绛紫 漾起 脸庞 转眼
映照 锦缎 波纹 演唱 抖动
银灰 明镜 豆荚 榛树 透明
橘黄 顿时 挺拔 燃烧 高粱
蓝绸子 哗啦啦 乐呵呵 草甸子 沉甸甸
五彩斑斓 一碧如洗 热闹非凡 清澈见底
选择正确的读音
√ • 转 (zhuǎn zhuàn) 眼
√ • 锦 ( jǐnɡ jǐn ) 缎
这部分内容主要写:北大荒的秋天原野( 热闹非凡 )。 用一个字表达一下你对北大荒的感觉。
北大荒的秋天真( 美 )呀!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这段话。
精读课文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 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象是 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读背课文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读背课文
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读背课文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精读课文
填一填 原野 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 豆荚 ,发出 哗啦啦 的笑 声;挺拔的 高粱 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 乐呵呵地演唱 。山 坡上,大路 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 一团团火 ,把 人们的心也给 燃烧 起来了。
这部分内容主要写: 北大荒的秋天小河(清澈见底 )和小鱼( 逆水而游 )的情景。。 用一个字表达一下你对北大荒的感觉。
北大荒的秋天真( 美 )呀! 美在小河( 清澈见底 )!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这段话。
精读课文
原野:热闹非凡 原野热闹非凡。1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2挺 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 边,村子口,3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 燃烧起来了。
来反映原野
热闹非的凡特点。
这段话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豆和高粱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也表达了人们心中的 喜悦 之情。
精读课文 原野:热闹非凡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 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 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 燃烧起来了。
√ • 镜 (jìng
• 顿 (dènɡ
jìn )n ) 烧
√ • 演 ( yǎn rǎn ) 唱
√ • 波纹 (wén wénɡ)
√ • 燃烧 (sāo shāo)
√ • 摇铃 (líng lín ) √ • 山岭 (lǐng lǐn )
精读课文 天空:一碧如洗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空才会有几缕流云。这 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 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天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 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 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 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
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
燃烧起来了。 写出了人们喜悦、激动,感
情像火一样热烈、奔放。
写出了北大荒 秋天气氛热烈
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说一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段话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以“哗啦啦的笑声 ”和乐“呵呵地演唱 ” 写出了大豆和高粱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也表达了人们心中的喜悦 之情。 用“——”画出文中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 榛树叶子 比作 一团团火 ? 比喻句的好处是,写出了北大荒的 秋天气氛热烈 和人们的 喜悦 之情。
精读课文 原野:热闹非凡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 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 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 燃烧起来了。
这段话运用了先 总 后 分 的写法。
文章先总写 原野热闹非凡 ,再通过对豆荚 、高粱 、 榛树叶子 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