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主要作物同源四倍体创制及转录组分析

合集下载

一个同源四倍体茄子类病变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一个同源四倍体茄子类病变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一个同源四倍体茄子类病变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吴志娟;李树贤
【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
【年(卷),期】2009(018)005
【摘要】在茄子同源四倍体中,发现了一种类似缩叶病毒病症状但无病毒侵染的突变体,以其与正常叶系杂交、测交,正反交F1均表现正常叶,F2正常叶对皱缩叶符合21∶1的分离比例.F1与皱缩叶突变系测交,符合3.7∶1的分离比例.该突变体为单隐性基因突变,并按染色单体进行分离.
【总页数】3页(P294-296)
【作者】吴志娟;李树贤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蔬菜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石河子蔬菜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1.1
【相关文献】
1.茄子同源四倍体类病毒病变突变体的异倍性转育 [J], 李树贤;吴志娟
2.水稻类病变突变体C23的遗传分析与基因的精细定位 [J], 李秀兰;王平荣;曲志才;孙小秋;王兵;邓晓建
3.谷子类病斑突变体09-1115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J], 李伟;智慧;王永芳;李海权;刁现民
4.茄青枯假单胞菌一个毒性基因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J], 苏晓波;王超;唐唯;周峰;段
承杰;冯家勋
5.水稻类病变突变体c5的遗传分析与目标基因的精细定位 [J], 陈红霖;向阳海;赵纪莹;尹德东;梁国华;翟文学;江光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花菜离体再生及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的开题报告

青花菜离体再生及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的开题报告

青花菜离体再生及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的开题报告题目:青花菜离体再生及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青花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蔬菜之一。

然而,由于青花菜繁殖方式繁琐,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使得产量和品质难以得到保证。

因此,提高青花菜的生物学性状和育种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离体培养技术已经成为植物细胞和组织繁殖以及基因转化的主要手段,并在作物育种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同时,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也是作物育种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青花菜离体再生及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方法,为青花菜的遗传改良和品种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1.建立青花菜离体培养体系,优化其激素配比和培养条件,实现高效离体再生。

预期结果:成功获得青花菜离体再生苗。

2.使用染色体加倍剂诱导青花菜四倍体,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多倍体水平。

预期结果:成功获得青花菜四倍体材料,并鉴定其四倍体水平。

3.对离体再生苗和四倍体材料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及遗传表达差异等方面的研究,为品种选育和优质高产青花菜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撑。

预期结果:深入研究离体再生苗和四倍体青花菜的形态指标、生理生化特性和遗传表达差异,为青花菜优质高产品种的培育提供重要依据。

三、研究方法和流程:1.离体培养体系建立和优化,采用MS基础培养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激素配比、光照强度、温度等培养条件。

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离体再生率等指标,寻求最优培养条件。

2.青花菜四倍体诱导,采用染色体加倍剂处理青花菜离体培养物,通过流式细胞仪或倍性分析等手段对诱导四倍体材料进行鉴定确认。

3.形态学和遗传表达差异分析,采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分析等常规方法,对离体再生苗和四倍体青菜材料的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

建立相应的cDNA文库,进行基因表达比较分析,找寻差异性表达基因。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建立青菜培养体系,获得离体再生苗和四倍体青菜材料,并对其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表达差异等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为青花菜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甜瓜同源四倍体的创制及其初步定性研究

甜瓜同源四倍体的创制及其初步定性研究

甜瓜同源四倍体的创制及其初步定性研究贾媛媛;张永兵;刁卫平;陈劲枫【期刊名称】《中国瓜菜》【年(卷),期】2009(22)1【摘要】通过未成熟胚子叶的组织培养创造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出了齐甜1号的同源四倍体甜瓜,激素质量浓度以BA 3.0mg/L为佳,加倍率为14.3%.对再生的同源四倍体及二倍体甜瓜植株进行了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观察,及各项形态指标和主要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除果形指数变小外,四倍体植株的茎、叶、花、果实、种子各项形态指标的值均显著大于二倍体.同时,四倍体甜瓜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也显著高于二倍体.【总页数】4页(P1-4)【作者】贾媛媛;张永兵;刁卫平;陈劲枫【作者单位】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00;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相关文献】1.优质、抗热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的创制及鉴定 [J], 徐丽娟;周鸿章;张蜀宁;王雅美;郑于莉2.双单倍体甜瓜的获得及其初步定性研究 [J], 贾媛媛;张永兵;刁卫平;陈劲枫;程志芳;张晓青3.利用二甲戊乐灵创制薄皮甜瓜同源四倍体 [J], 王康;何林池;魏小云;邢建美4.欧洲温室型黄瓜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 [J], 武娅歌; 赵建华; 宋晓飞; 李晓丽; 孙成振; 闫立英; 郑金双5.利用氟乐灵进行同源四倍体萝卜种质创制研究 [J], Le Cong Thanh;姜二花;王康;龚义勤;沙玉辉;汪隆植;柳李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质同源四倍体菜心新材料的创制及特性分析

优质同源四倍体菜心新材料的创制及特性分析

核农学报2024,38(2):0209~0216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优质同源四倍体菜心新材料的创制及特性分析荆禹铭1嵇乐乐1李孟杰1张彦文1侯喜林1李英1刘照坤2刘同坤1, *(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5;2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苏州215000)摘要:为获得优质的菜心同源四倍体新材料,本研究采用0.2%(W/V)的秋水仙素溶液点滴二倍体菜心LCX017幼苗子叶生长点,通过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方式鉴定到诱导成功的同源四倍体植株,并对二、四倍体的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光合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形态学与农艺性状方面,四倍体植株在叶片、花器官、种荚等方面表现出“巨大性”,叶宽、叶厚增大,菜薹直径变粗,重量增大;解剖学方面,四倍体叶片气孔相对二倍体更大,气孔密度降低;花粉粒相比二倍体变大且呈现棒状或橄榄状;细胞学方面,四倍体植株的根尖染色体数目是二倍体的2倍;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显示,四倍体的DNA荧光强度是二倍体的2倍;营养品质方面,相较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中可溶性糖、纤维素、有机酸以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硝态氮含量下降22.92%,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此外,结合光响应曲线分析发现,四倍体在强光和弱光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均强于二倍体。

综上,本研究成功诱导出了优质的同源四倍体菜心新材料,丰富了不结球白菜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菜心;秋水仙素;同源四倍体;品质鉴定;光合特性DOI:10.11869/j.issn.1000‑8551.2024.02.0209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yn. Brassica rapa)ssp.chinensis],原产中国,古名“菘”,又称小白菜、青菜、青梗菜[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占蔬菜总复种面积的30%~40%[2]。

蓖麻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光合特性和逆境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蓖麻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光合特性和逆境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蓖麻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光合特性和逆境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陆建农;施玉珍;李卫锦;刘柳彬;关雪燕;曾洁;陈森;汪亚菲;殷学贵【摘要】[目的]评价同源四倍体蓖麻的育种意义.[方法]以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蓖麻为材料,测定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等含量,并比较上述指标的种间差异.[结果]同源四倍体蓖麻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地高于二倍体,分别提高30.00%、53.47%、19.23%、25.22%、11.72%、262.07%和24.20%,丙二醛(MDA)的积累明显低于二倍体,降低30.57%.[结论]四倍体蓖麻可为蓖麻种质资源提供较宝贵新种质.%[Objective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breeding significance of autotetraploidcastor.[Method] comparative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ss physi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diploid and autotetraploid in castor in this paper.[Result] The chlorophyll content,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the free proline content,the peroxidase (POD)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in leaves of the autotetraploi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diploid,increased by30%,53.47%,19.23%,25.22%,11.72%,262.07% and 24.20%respectively.Meanwhile the malondiadehyde (MDA)accumulation in autotetraploid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30.57%.[Conclusion] Tetraploid castor provides valuable new germplasm for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astor.【期刊名称】《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8)001【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蓖麻;同源四倍体;光合特性;逆境生理指标【作者】陆建农;施玉珍;李卫锦;刘柳彬;关雪燕;曾洁;陈森;汪亚菲;殷学贵【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6蓖麻(Ricinus communis L.),大戟科(Euphorbiaceae)蓖麻属作物,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

高花青苷同源四倍体紫菜薹新材料的创制及特性分析

高花青苷同源四倍体紫菜薹新材料的创制及特性分析

核农学报2023,37(5):0897~0906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高花青苷同源四倍体紫菜薹新材料的创制及特性分析李孟杰1张晨1王美云1杨晓雪1侯喜林1, 2王建军1周鸿章3刘同坤1, *(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5;2南京苏曼等离子工程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5;3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95)摘要:为获得优质高花青苷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紫菜薹Lcx025b新材料,本研究利用浓度为0.2%(w/v)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Lcx025b幼苗的子叶生长点,通过形态学、细胞学、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筛选鉴定得到同源四倍体植株,通过农艺性状指标、营养品质、光合特性、抗病能力等方面对二、四倍体植株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相较于二倍体植株,四倍体植株在形态学方面表现出巨大性,具体表现为叶片的长宽比显著减小,叶片趋于扁圆形,花器官、种荚、种子等明显增大,菜薹颜色加深;叶片气孔明显增大,气孔密度减小;花粉粒表现出明显不规则性;四倍体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以及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的四倍体植株DNA的荧光强度都表现为二倍体的两倍;营养品质方面,可溶性糖、菜薹花青苷含量显著增加,纤维素、硝态氮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结合光响应曲线分析,四倍体光合能力更强,适应性更高;此外,在抗病性鉴定过程中,四倍体植株对灰霉菌的抗性明显优于二倍体植株。

综上,本研究获得了高花青苷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紫菜薹Lcx025b新材料,为不结球白菜的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

关键词:紫菜薹;同源四倍体;光合特性;抗病性;特性分析DOI:10.11869/j.issn.1000‑8551.2023.05.0897不结球白菜(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campestris(syn. 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起源于我国,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叶用类型的青菜、小白菜等,薹用类型的菜心、紫菜薹等[1]。

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诱导研究

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诱导研究

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诱导研究杨祥波; 刘湘竹; 曾宪伟; 方永胜; 孙永胜【期刊名称】《《北方水稻》》【年(卷),期】2019(049)006【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水稻; 四倍体; 诱导; 多倍化【作者】杨祥波; 刘湘竹; 曾宪伟; 方永胜; 孙永胜【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院吉林吉林 132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5.2早期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研究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具有谷粒大、茎杆强度高、理论生物学产量高、生长势强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大量水稻科研育种家的关注,围绕着同源四倍体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及其应用前仆后继的做了大量的工作[1]。

但至今依然受到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结实率显著降低的现实制约。

从目前已经报导的水稻多倍体诱变技术过程方面,仍然没有公认的一种高效而快捷的多倍体诱导技术模式,并且得到同源四倍体材料能利用的也很少[2],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以粳稻高代品系YB16(2)(2n=24)为实验材料,利用种芽诱导法获得了YB16(4)同源四倍体植株。

通过对两者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的比较,以期为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诱导及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以粳稻高世代品系YB16(2)为实验材料,通过低浓度秋水仙液种芽诱导法获得同源四倍体材料YB16(4)。

1.2 实验方法1.2.1 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诱导 2018 年春,种子经过浸种3 d,催芽4 d,暗培养4 d(促进胚芽鞘的伸长),用0.04%秋水仙素溶液31 ℃浸泡处理种芽(3 000 个)72 个小时(期间更换秋水仙碱2~3 次),处理后,用清水洗2~3 次,恢复1~2 d 后播种至苗床[3]。

2018 年秋,在处理过的YB16(2)后代种群中筛选出一株嵌合体植株。

在该株上,籽粒大小有明显的差异,且大粒种子有芒,小粒种子无芒。

对收获的所有种子于2019 春播种,在其后代中筛选到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纯合体植株1 株为YB16(4)。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甜叶菊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甜叶菊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甜叶菊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杨岚;李红;向增旭【期刊名称】《核农学报》【年(卷),期】2013()8【摘要】以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为材料,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技术研究不同倍性植株基因组之间的DNA甲基化水平及其模式变化。

四倍体和二倍体甜叶菊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分别为46.10%、46.53%,与二倍体相比较,四倍体基因组DNA的总甲基化率和全甲基化率均有所降低,而半甲基化率则有所升高;四倍体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有29.72%(过甲基化为12.8%,去甲基化为11.81%,次甲基化为5.12%)发生了改变。

【总页数】6页(P1125-1130)【关键词】甜叶菊;二倍体;同源四倍体;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甲基化差异【作者】杨岚;李红;向增旭【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9【相关文献】1.NaCl胁迫下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西瓜幼苗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J], 朱红菊;刘文革;赵胜杰;路绪强;何楠;豆峻岭;高磊2.镉胁迫下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油菜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J], 孟华兵;杜雪;姜宇晓;朴学成;郭万里;蒋立希3.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西瓜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J], 聂丽娟;王子成;王一帆;李国申;何艳霞4.甜叶菊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基因组差异分析 [J], 李雅婷;王红娟;向增旭5.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茅苍术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的MSAP分析 [J], 王红娟;巢建国;李雅婷;李颖硕;向增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结球白菜同源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花药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不结球白菜同源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花药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不结球白菜同源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花药发育的解剖学研究汤伟华;张蜀宁;孔艳娥【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08(28)4【摘要】以秋水仙素人工诱变获得的不结球白菜同源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其花药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四倍体Pol CMS与保持系花药发育差异明显,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不形成药室,属无花粉囊型.极少数温敏型花药能产生1~2个花粉囊,但四分体时期绒毡层提早退化,导致成熟小孢子数目减少.四倍体保持系花药发育过程与二倍体基本一致,同一时期的可育小孢子四倍体比二倍体大,二倍体花粉粒都为3个萌发孔,而四倍体多为4个萌发孔.四倍体保持系同一花粉囊中花粉粒发育有不同步现象,花粉粒败育频率比二倍体高.研究表明,不结球白菜同源四倍体Pol CMS比其二倍体Pol CMS不育更彻底,更具应用性.【总页数】5页(P704-708)【作者】汤伟华;张蜀宁;孔艳娥【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4.58【相关文献】1.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J], 邓晓辉;张蜀宁;侯喜林;杨寅桂2.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的农艺性状和杂种优势 [J], 汤伟华;张蜀宁;钟程;刘惠吉3.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蕾期基因的差异表达 [J], 张昌伟;张蜀宁;侯喜林;齐莉;孙菲菲4.不同倍性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J], 汤伟华;张蜀宁;孔艳娥;张丽丽5.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其保持系的RAPD分析及分子标记的筛选 [J], 邓晓辉;张蜀宁;侯喜林;陈沁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甜叶菊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基因组差异分析

甜叶菊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基因组差异分析

甜叶菊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基因组差异分析李雅婷;王红娟;向增旭【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5(31)28【摘要】为探究甜叶菊二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后得到四倍体的过程中,基因组序列的变化情况,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个甜叶菊二倍体及其5个同源四倍体株系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

ISSR结果显示:从6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5个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4条谱带,其中有19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占55.88%;6个甜叶菊株系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0059-0.2778之间;利用聚类分析,发现CK与5个四倍体最先分开,这说明聚类分析可以很好的将甜叶菊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区分开,1和2、4和5两两株系最先聚在一起,这表明2组株系各自间遗传相似度高。

甜叶菊不同倍性间遗传差异较大,同一倍性不同株系间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总页数】5页(P112-116)【关键词】甜叶菊;同源四倍体;ISSR;基因组差异【作者】李雅婷;王红娟;向增旭【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6.9【相关文献】1.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甜叶菊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J], 杨岚;李红;向增旭2.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茅苍术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的MSAP分析 [J], 王红娟;巢建国;李雅婷;李颖硕;向增旭3.甜叶菊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生理特征及AFLP分析 [J], 李雅婷;王红娟;向增旭4.铁皮石斛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基因组及甲基化差异分析 [J], 李雅婷;王红娟;向增旭5.茅苍术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生理特征与转录组差异分析 [J], 高真;张成才;罗丽娜;张子璇;王将;向增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葛薯的研究

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葛薯的研究

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葛薯的研究陆建农;施玉珍;陈海标;罗茵茵;殷学贵【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8(039)005【摘要】不同时间下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葛薯种子,通过对突变株形态学、农艺学、解剖学、光合特性和逆境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经0.15 g/L秋水仙素和48 h处理时间诱变效果最佳;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葛薯在叶片厚度、气孔大小、花粉粒大小、花器官大小、块根等表现出“巨大性”,其茎长、茎粗、叶长、叶宽、叶厚、单果重、小花长、花柱长、花萼纵横径、旗瓣长、子房纵横径等指标均显著大于二倍体;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极显著大于二倍体;而丙二醛(MDA)含量低于二倍体.证明四倍体葛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新种质,也为葛薯高产和抗性育种指明了新的方向.%The morphological,agronomic,anatomical,photosynthetic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the mutant strains of "Pueraria sp." seeds were analyzed us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lchicine at different tim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uction rate of tetraploid was the best with 0.15 g/L colchicine and 48 h treatment pared with the diploid,the tetraploid Pueraria showed "greatness" in leaf thickness,stomatal size,pollen size,flower organ size and root tuber.The stem length,stem diameter,leaf length and leaf width,leaf weight,fruit weight,flower length,flower length,calyx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ameter,vexilla length,ovary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ameter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diploid.The chlorophyll content,net photosynthetic rate,leaf soluble sugar content,soluble protein content,free proline (Pro) content,peroxidase activity (POD),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and catalase (CAT) of the tetraploid Pueraria s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iploid and malondialdehyde(MDA) content decreased.It is proved that tetraploid potato is a very useful new germplasm,and it also points out a new direction for high yield and resistance breeding.【总页数】6页(P840-845)【作者】陆建农;施玉珍;陈海标;罗茵茵;殷学贵【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2.2【相关文献】1.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萝卜的研究 [J], 张红亮;张蜀宁;张伟;张振超2.秋水仙素诱导获得5个木薯品种的同源四倍体植株 [J], 聂扬眉;文峰;郭文武3.秋水仙素离体双层诱导同源四倍体青花菜的研究 [J], 郑于莉;张蜀宁;王雅美;徐丽娟;侯喜林4.秋水仙素与DMSO诱导豌豆同源四倍体 [J], 王凤宝;付金锋;董立峰5.秋水仙素诱导乌拉尔甘草同源四倍体的研究 [J], 葛淑俊;袁静娅;武晓阳;郑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四倍体菘蓝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段英姿;客绍英;马艳芝;张胜珍;马作东【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17【摘要】[目的]探讨四倍体菘蓝组培苗高质量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CTAB法1、CTAB法2、SDS法1、SDS法2和碱裂解法对四倍体菘蓝组培苗DNA进行提取试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了5种DNA提取方法对四倍体菘蓝组培苗的提取效果.[结果]CTAB法2提取DNA的OD260/OD230值为2.311,OD260/OD280值为1.774,DNA纯度最大,浓度最大,提取率最高,PCR扩增条带清晰, 重复性好,所得DNA的质量最好.[结论]CTAB法2是提取四倍体菘蓝组培苗基因组DNA最有效的方法.【总页数】3页(P8869-8870,8885)【作者】段英姿;客绍英;马艳芝;张胜珍;马作东【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9【相关文献】1.四倍体菘蓝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与遗传差异分析 [J], 段英姿2.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 [J], 马艳芝;客绍英3.小叶菘蓝与大叶菘蓝性状比较研究 [J], 谢晓亮;温春秀;田伟;刘铭;刘灵娣4.四倍体菘蓝转抗虫基因研究Ⅰ.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菘蓝 [J], 张磊;许铁峰;谭秋敏;王子楠;丁如贤;唐克轩;张汉明5.四倍体菘蓝转抗虫基因研究Ⅱ.转半夏凝集素基因菘蓝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J], 许铁峰;张磊;刘成洪;谭秋敏;唐克轩;郭美丽;乔传卓;张汉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源四倍体苜蓿的改良育种策 略

同源四倍体苜蓿的改良育种策 略

同源四倍体苜蓿的改良育种策略
FelicitasM.Katepa-Mupondwa;谢国禄
【期刊名称】《国外作物育种》
【年(卷),期】2003(022)002
【总页数】1页(P88)
【作者】FelicitasM.Katepa-Mupondwa;谢国禄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41.9
【相关文献】
1.同源四倍体茄子育种的选择Ⅰ.畸形僵果性状及植株结实力的选择 [J], 李树贤;杨志刚;吴志娟;李明珠
2.关于同源四倍体作物育种途径和方法的探讨 [J], 罗梅;赵茜;罗耀武
3.同源四倍体茄子育种的选择Ⅱ.株形指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选择 [J], 李树贤;吴志娟;杨志刚;李明珠;赵萍
4.南通绿叶镶边白菜同源四倍体育种 [J], 刘惠吉;王华;肖守华;吴俊平;姚志成
5.黄瓜多倍体育种中同源四倍体的合成和鉴定 [J], 陈劲枫;雷春;钱春桃;罗向东;庄飞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同源四倍体作物育种途径和方法的探讨

关于同源四倍体作物育种途径和方法的探讨

关于同源四倍体作物育种途径和方法的探讨
罗梅;赵茜;罗耀武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该文讨论了同源四倍体高粱、葡萄等作物的细胞学特性和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育种过程中利用杂种优势的重要性。

同时对不同作物进行同源四倍体育种的难度及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罗梅;赵茜;罗耀武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作物分子育种教学方法探讨 [J], 马庆
2.国家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管理方法探讨 [J], 杨秀平;刘兴海
3.关于《作物育种学》授课方法的探讨 [J], 付连双
4.作物育种学实验教学方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J], 王后苗
5.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探讨 [J], 武浩;李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四倍体水稻创制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新型四倍体水稻创制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新型四倍体水稻创制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刘向东;吴锦文;SHAHID Muhammad Qasim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
【年(卷),期】2022(38)1
【摘要】新型四倍体水稻是本研究团队创制的一类高育性多倍体水稻新种质,携带有多种优异基因。

该类材料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获得的杂种F_(1)产量优势明显,具有应用前景。

本文首先概述了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研究进展,并重点阐述了新型四倍体水稻创制过程、主要特点、杂种优势表现及其涉及的分子遗传机理,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思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加快新型四倍体水稻在多倍体水稻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依据。

【总页数】7页(P44-50)
【关键词】水稻;多倍体水稻;新型四倍体水稻;杂种优势
【作者】刘向东;吴锦文;SHAHID Muhammad Qasim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水稻同源四倍体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新体系的研究
2.水稻同源四倍体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新体系研究
3.水稻所承办\"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r项
目年度总结会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南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召开种质资源交流会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稻育种专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工作会议在海南陵水召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离体再生及其倍性鉴定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离体再生及其倍性鉴定

同源四倍体青花菜离体再生及其倍性鉴定张丽丽;张蜀宁;张红梅;侯喜林【期刊名称】《园艺学报》【年(卷),期】2008(35)10【摘要】以同源四倍体青花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其离体再生体系。

结果表明:10d苗龄外植体在MS+0.05mg·L-1NAA+3.0mg·L-16-BA+0.8%琼脂+3%蔗糖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再生频率最高为63.3%;继代培养(MS+0.04mg·L-1NAA+4.0mg·L-16-BA+0.8%琼脂+3%蔗糖)增殖系数为6,诱导(1/2MS+0.1mg·L-1NAA+0.7%琼脂+3%蔗糖)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为90%。

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及染色体计数鉴定结果表明,再生植株的DNA相对含量为二倍体的2倍,染色体数为2n=4x=36。

【总页数】4页(P1517-1520)【关键词】青花菜;同源四倍体;带柄子叶;再生;流式细胞仪【作者】张丽丽;张蜀宁;张红梅;侯喜林【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试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5【相关文献】1.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的诱导与倍性鉴定 [J], 万正林;周艳霞;武鹏;邓俭英;李立志;龙明华2.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活力及结籽性研究 [J], 张蜀宁;张杰;孙成振;王建军3.青花菜小孢子再生植株加倍及倍性鉴定 [J], 张振超;戴忠良;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肖燕;潘跃平4.同源四倍体灯盏花离体再生及其倍性鉴定 [J], 关文灵;李叶芳;郑思乡;李世峰5.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活力及结籽性研究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花菜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形态及细胞遗传学分析

黄花菜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形态及细胞遗传学分析

黄花菜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形态及细胞遗传学分析
何立珍;周朴华
【期刊名称】《湖南农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20)004
【摘要】将二倍体黄花菜诱变成同源四倍体黄花菜,一般表现花蕾增大、增重,品质提高.本试验用秋水仙碱处理黄花菜“长嘴子花”组培中所形成的球状体,诱导成变异试管苗.经鉴定和选育,首次获得食用黄花菜同源四倍体新品系.该四倍体与二倍体在外部形态、产量性状、品质特性、细胞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上明显不同.
【总页数】6页(P332-337)
【作者】何立珍;周朴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4.3
【相关文献】
1.云南野生二倍体鸭茅同源四倍体形态及发育特性(简报) [J], 钟声;段新慧
2.团头鲂同源四倍体、倍间三倍体与二倍体红细胞的形态特征比较 [J], 邹曙明;李思发;蔡完其;杨怀宇
3.白花泡桐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抗逆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J], 赵晓改;李冰冰;吕钰洁;徐赛赛;董洋;赵振利
4.喜马拉雅野生鸭茅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表型性状比较 [J], 黄梅芬;张美艳;薛
世明;吴梦霞;匡崇义;徐驰;钟绍丽;钟声
5.茅苍术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叶片转录组比较 [J], 张子璇;谭明谱;王将;张成才;罗丽娜;向增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过程的分子细胞学分析

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过程的分子细胞学分析

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过程的分子细胞学分析李云玲;田保明;杨妍;崔明珠;郝志达;位芳【期刊名称】《植物研究》【年(卷),期】2016(36)3【摘要】以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二倍体(AA,2n=10)为材料,经0.2%秋水仙素处理和细胞学鉴定,成功获得拟南芥同源四倍体(AAAA,2n=20)。

以二倍体为对照,通过对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观察,以及减数分裂调控同源染色体联会与重组相关基因的定量PCR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二倍体相比,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叶片表皮细胞间气孔孔径显著增大,荚果变长,但气孔密度和结实率显著降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部分单价体和三价体,以及二价体和四价体等染色体配对构型;减数分裂期重组相关基因ZYP1表达水平降低,ASY1、DMC1、MRE11和SPO11-1表达水平均升高。

因此,我们推断,伴随着多倍体化,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植物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和相关基因表达都有一定改变,影响多倍体植物生殖发育以适应环境。

【总页数】6页(P354-359)【关键词】拟南芥;二倍体;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染色体【作者】李云玲;田保明;杨妍;崔明珠;郝志达;位芳【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相关文献】1.拟南芥WHIRLY2基因超表达引起拟南芥角果发育异常的分子细胞学分析 [J], 黄晨星;任育军;李燕云;缪颖2.同源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的影响 [J], 李云玲;田保明;杨妍;毋瑞华;师恭曜;位芳3.同源四倍体水稻双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J], 黄群策;向茂成;季彪俊4.拟南芥花蜜腺筛分子及蜜腺组织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学研究 [J], 祝建;胡正海5.染色体展片法观察拟南芥雄性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 [J], 徐婉约; 王应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话说同源四倍体植株

话说同源四倍体植株

话说同源四倍体植株
王学宏
【期刊名称】《生物学教学》
【年(卷),期】2005(30)12
【摘要】1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发生在自然条件下,同源四倍体植株的发生常常有
两种情况。

其一是二倍体植株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时,由于未知原因,形成了染色体加倍的体细胞,这些染色体加倍的体细胞,又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就形成了四倍体植株。

由于加倍的染色体来自同一二倍体物种,因此又称同源四倍体;其二是二倍体植株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由于未知原因,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王学宏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华第一高级中学,46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
【相关文献】
1.豫杂一号泡桐体细胞同源四倍体诱导及其体外植株再生 [J], 范国强;翟晓巧;魏真真;杨志清
2.泡桐9501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体细胞同源四倍体诱导 [J], 赵振利;何佳;赵晓改;范国强
3.化学诱变剂对同源四倍体毛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的影响 [J], 董占强;范国强;魏真真;杨志清
4.同源四倍体台湾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J], 张变莉;王杨;刘荣宁;范国强
5.秋水仙素诱导获得5个木薯品种的同源四倍体植株 [J], 聂扬眉;文峰;郭文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字花科主要作物同源四倍体创制及转录组分析萝卜和不结球白菜均是我国南方最大的蔬菜作物,在蔬菜周年供应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以二倍体红皮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小顶红’和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Makino)’矮脚黄’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秋水仙素进行诱导、鉴定、选育获得同源四倍体红皮萝卜新种质。

建立了萝卜苗期叶片响应性状四倍体筛选方法,提高四倍体加倍率。

开展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矮脚黄’转录组测序分析,并比较二、四倍体植株光合途径相关基因,从分子水平阐述四倍体植株光合能力高于二倍体的原因。

为今后进行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其研究结果如下。

1、用1.5 g·L-1、2.0 g·L-1和2.5 g·L-1浓度秋水仙素点滴二倍体萝卜’小顶红’子叶期生长点,各处理4次和6次,拉十字期时对叶片响应进行形态分类,形态解剖学和细胞学鉴定,二、四倍体农艺性状、肉质根营养成分及种子发芽相关物质测定。

结果表明:2.0 g·L-1处理4次获得的四倍体植株加倍率最高,为5.64%。

幼苗真叶响应形态分为正常叶、簇状叶、棒状叶和勺状叶,其中,簇状叶比例最高,与四倍体最为相关。

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的气孔、花粉粒、花器官、叶片和肉质根等表现出明显的"巨大性",但气孔密度、单果种子数量显著减少。

四倍体萝卜肉质根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二倍体增加23.50%,12.24%和27.36%。

四倍体种子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脱氢酶活性均较对应二倍体高。

经两代选育,四倍体纯度达95%,比二倍体增产20.21%,获得优质同源四倍体萝卜新种质。

早期选择"簇状叶"可提高加倍率,经继代选育后,获得优质同源四倍
体萝卜新种质,为市场提供更优质高产四倍体萝卜。

2、运用Illumina HiSeqTM 2000测序平台对二倍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Makino)’矮脚黄,及由之创制的同源四倍体为材料进行测序,比较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成熟期基因表达情况。

共获得70,576个Unigene,平均长度1,108 nt,N50达到1626 nt。

共有66,883个Unigene获得注释,其中,注释到COG、GO和KEGG库分别为24,919个,56,033个和37,647个。

对转录组数据差异表达进行分析,筛选得到1,76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72个基因上调,997个基因下调。

KEGG pathway富集分析表明二、四倍体代谢水平差异是由基因层次决定的。

通过对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转录组分析,为二、四倍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为多倍体基因组进化提供数据。

3、以二倍体不结球白菜’矮脚黄’为对照,比较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光合能力差别,通过转录组分析,从分子水平解释四倍体光合能力增强的原因。

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植株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分别比二倍体高18.67%、19.16%和29.18%。

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 76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KEGG pathway分类获得41个光合过程相关DEGs,来自"光合天线蛋白"、"光合作用"、"卟淋和叶绿素代谢"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等代谢途径。

结合MapMan 软件分析揭示同源四倍体具有更强的吸光能力和更高效的电子传递链。

通过转录组分析,为更深入研究二、四倍体光合能力差异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