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的应用以及解剖生理学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方以后鼻孔为界通固有鼻腔 后壁为第1、2颈椎 顶壁为颅底 顶后壁有腺样体附着,下方与
口咽相通 两侧壁有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咽口周围有咽鼓管扁桃
体 咽鼓管咽口的后上方为咽隐窝,
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口咽(中咽)
是口腔向后方的延续部,介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 后壁平对第2、3颈椎体,粘膜下有散在的淋巴滤泡。向前 经咽峡与口腔相通。
• 腭扁桃体

习称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
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可分为内侧面
(游离面)、外侧面(深面)、上极和下极。
• 1、结构
• 扁桃体周围隙
• 扁桃体隐窝
• 扁桃体上隐窝
• 半月襞
• 三角襞
2、血管
动脉有5支, 均来自颈外动脉: (1)腭降动脉 (2)腭升动脉 (3)面动脉扁桃体支 (4)咽升动脉扁桃体支 (5)舌背动脉
上接口咽 下界为食管入口 前方通喉腔 会厌谷 梨状窝 环后隙
咽的淋巴组织
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 称为咽淋巴环。
内环: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
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
外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有互相交通,
自成一环,称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
咽周围间隙
咽壁是个肌性管壁,由黏膜、腱膜、肌肉和筋膜组成。 鼻咽部黏膜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口咽、喉咽为复层扁
平上皮。 咽壁的肌肉主要为咽缩肌、咽提肌和软腭肌组。腱膜位于
外鼻(extenal nose)
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流动。 当鼻或上唇有疖肿时,勿挤压,因为可能引起海绵窦血栓 性静脉炎的危险。
鼻腔
鼻腔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鼻前庭(nasal vestibule)位于鼻腔前部,起于 前鼻孔,止于鼻阈(鼻前庭皮肤与固有鼻腔黏膜 移行处,皮肤上有鼻毛、皮脂腺和汗腺,易患 疖肿。由于缺乏皮下组织,皮肤与软骨膜紧密 黏合,故发生疖肿时,疼痛较重。
底壁:即硬腭的鼻腔面,由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部 构成。
鼻窦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有4对。分别 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前组鼻旁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开口于中 鼻道;
后组鼻旁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开口于上鼻 道,后者窦口位于蝶筛隐窝
鼻窦
上颌窦
居于上颌骨体内,为鼻窦中最大者。出生时即存在 ,成年后才发育成熟。有5个壁。
前壁 上壁 底壁 内侧壁 后外壁
百度文库
鼻窦
筛窦形似蜂窝状结构。
以中鼻甲基板为界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开口于中鼻道,后组则开口于上鼻道。其外 侧壁即眼眶内侧壁,菲薄如纸,称纸样板。顶壁为筛 骨板,与颅前窝相隔。
鼻窦
额窦 居于额骨内。左右各一,形态不对称。额
窦引流至筛漏斗。
蝶窦 外侧壁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和视神
经管毗邻,此壁为重要解剖部位。顶壁为蝶鞍 底,蝶鞍内有脑垂体。窦口位于蝶筛隐窝。
鼻和鼻旁窦的生理功能
呼吸 嗅觉 共鸣 反射等功能
嗅觉功能
共鸣作用
反射作用
鼻窦的生理功能 一般认为鼻窦对鼻腔的共鸣功能有辅助作用,
并可减轻头颅重量,缓冲外来冲击力,对重要 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二节 咽的应用解剖生理
静脉血 扁桃体周围静脉丛 咽静脉丛 颈内静脉 舌静脉
• 舌扁桃体
位于舌根部,呈颗粒状,大小因人而异,含有丰 富的粘液腺。
• 咽鼓管扁桃体
为咽鼓管咽口后缘的淋巴组织,炎症肥大时可阻 塞咽鼓管口而致听力减退或中耳感染。
• 咽侧索
为咽部两侧壁的淋巴组织,位于腭咽弓后方,呈 垂直带状,有口咽上延至鼻咽,与咽隐窝淋巴组织相 连。
位于软腭平面和会厌上缘平面之间 前方经咽峡与口腔相通 两弓之间为腭扁桃体 在腭舌弓的后方有条状淋巴组织,名咽侧索。 咽后壁黏膜下有散在淋巴小结。 舌根上面有舌扁桃体
腭舌弓 腭咽弓 悬雍垂咽峡 腭扁桃体 咽侧索 腭(硬腭、软腭) 舌扁桃体
喉咽(下咽)
位于会厌软骨上缘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后壁平对第 3~6颈椎;前面为由会厌、杓会厌襞和杓状软骨所围成的 喉口,与喉腔相通。其下方为食道入口。
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
咽部淋巴均流入颈深淋巴结。
内环淋巴可引流到外环淋巴
• 腺样体
• 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与后壁交界处, 形似半个剥了皮的桔子,表面不平,有5~6条 纵行沟隙,居中的最深,在其下端有时可见胚
胎期残余的凹陷,称咽囊。
• 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岁是最显著, 一般10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
鼻腔
固有鼻腔简称鼻腔,位于鼻阈和后鼻孔之间。鼻腔分为内、 外侧和顶、底4壁。
1.内侧壁(即鼻中隔 ) 2.外侧壁 3.顶壁 4.底壁:
鼻腔
内侧壁: 即鼻中隔,主要由鼻中隔软骨和筛骨正中板构成。 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内动脉血管(颈内动脉系统和颈 外动脉系统)组成网丛,此处称为利特尔区(Little‘s area),又称易出血区。
鼻腔
外侧壁: 有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片,外覆黏膜, 由下向上依次称为下、中、上鼻甲。各鼻甲 的外下方均有一裂隙样空间,对应地依次称 为下、中、上鼻道。
稍大
最小,位于鼻 腔外侧壁的后上 部,位置最高。
最大,最长
鼻腔
顶壁:主要由筛骨水平板构成,属颅前窝底的一部分, 该骨扳菲薄而脆,易因外伤或手术误伤导致脑脊液鼻 漏或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一节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鼻(nose)为呼吸道的门户,也是嗅觉、共鸣器官。
可分为 外鼻 鼻腔 鼻窦
外鼻(extenal nose)
由骨和软骨为支架,外覆皮肤和软组织。 形如三 遍锥体,突出于面部中央,易受外伤。
外鼻(extenal nose)
外鼻的血管丰富。 动脉来自面动脉。 静脉汇入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流入颈内静脉。内眦静 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连通。 面部静脉无瓣膜。
咽位于颈椎的前方,为一肌性管道,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 端的共同通道,上宽下窄、前后扁平略呈漏斗形。
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全长约12CM。前面与鼻腔、 口腔和喉相通;后壁与椎前筋膜相邻;两侧与大血管和神 经毗邻。
咽自上而下可分为
•鼻咽
•口咽
•喉咽
鼻咽(上咽)
硬腭向后延长线平面以上的咽 部称鼻咽,也称上咽 (epipharyn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