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分工理论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引言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区域上的分布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它从地理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地理资源、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区域经济理论的概念、主要内容和应用。

概念区域经济理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融合了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关注经济活动在地理区域上的分布和相互联系,研究地理空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产业或经济活动。

主要内容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其中,地理条件因素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地理条件包括自然资源、气候、交通等,它们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了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及其演变。

不同地区的资源、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因素都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通过研究产业结构,可以分析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政策是指为了促进特定地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政策,可以提取出成功的经验并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应用区域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国家和地区制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增长。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方向:区域规划区域经济理论可以为区域规划提供指导。

通过研究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可以为不同区域的规划提供建议,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优化经济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竞争力分析区域经济理论可以用于分析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力。

通过研究地理条件、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可以评估不同地区的竞争力,为地区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提供参考。

区域投资决策区域经济理论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第十讲 区域分工与区际要素流动

第十讲 区域分工与区际要素流动

3、影响区域分工的因素
——外生和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它是区域分工的基 本前提,包括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以及作 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等。 内生因素是在区域分工中由各个经济主体自利的专业化决策交互作用 所决定的因素,如投资、消费等。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程 度不同,人们所认识的内生变量也是不同的,如技术、制度等在 以前就不被认为是经济内生的。 ——区域利益和区域竞争 ——区域竞争力

图1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商 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数量,曲线Ⅰ、Ⅱ是社 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 用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联机。它 是由个人无差异曲线合成而来,且具有与个人无差异 曲线性质相同的特点,例如在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社 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表明整个国家效用满足 程度越高。由于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图中只有一组 社会无差异曲线。图中曲线PPFA、PPFB分别是国家 A、B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由于国家A劳动力充裕、国家B资本充裕; X商品劳动密集,Y商品资本密集,国家A生产的X相 对较多、国家B生产的Y相对较多,这样曲线PPFA平 而宽,曲线PPFB陡而窄。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假定只有两种 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 商品。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 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 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还假定只有 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要素充裕 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 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 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 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两国具 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H-O定理表明资本 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 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 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

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

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

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

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

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

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

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

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

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

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 本优势理论;俄林的 要素禀赋理论
内生比较优势(内生因 素)
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化 方向的决策而造成事后 的生产率的差别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 学;克鲁格曼的新贸易 理论
二、区域利益与区域竞争
1.区域利益 区域经济利益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空间
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所得到的经济利益。 区域利益的特点: 首先,区域经济利益是区域分工产生的
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区位优势 制度供给优势 聚集优势 产业结构优势 社会发展环境优势
第四节 区域分工理论
一、绝对成本理论 1.提出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国富论》 1)从利己角度出发 2)绝对成本(人*时) 3)国家拥有的优势有两个:自然优势、获得性
第二节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与外部性
一、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1.分工的经济性
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 复杂劳动被分解,提高管理效率 引起生产工具的变革,促进迂回生产
方式的发展
2.区域分工的经济性特点
比较优势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 水平,增加福利
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 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二、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生产
相关产业
需求 政府
Cluster 企业集群
1)概念 2)根据产业性质可分为三类 3)集群的竞争优势有两方面 4)企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的重要意义
1)概念
2)根据产业性质可分为三类
高科技企业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 一般资本与技术结合型的产业
集群
3)集群的竞争优势有两方面
(1)直接经济因素的竞争优势 主要由垂直和水平联系的企业
优势
2.内容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5章)区域竞争与合作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5章)区域竞争与合作
进口替代政策失效的原因: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为制定进口替代政 策提供了依据,进口替代政策也是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时经常能够采 取的政策之一。
但实施进口替代政策,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现实中,进口替代 政策失效的原因除了区位调整成本外,还有市场规模过小和比较劣势这 两个因素。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
3.贸易自由化与工业化
第一节 区域贸易与竞争
2.比较成本学说
这个学说是由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 提出的。该学说提出各区域之间通过比较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利用生 产成本的相对有利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与区域贸易。
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 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 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 ,两个国家仍然可以利用有利/不利的程度实现互补,攫取收益。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
根据前述的因果关系,对中间投入品进口和最终消费品进口应采取 不同的贸易壁垒。对中间投入品而言,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化。许多发 展中国家也正是通过在提高最终消费品进口壁垒的同时降低中间投入品 的进口壁垒,促进本国的工业化进程。
全面的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度(进口壁垒)存在一个临界值,当 市场开放度大于该临界值时,贸易自由化就可以促进工业化。
首先,强化与资源丰富国家或地区的外交合作;其次,对不同国家采取 不同的战略对策;再次,继续推进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最后,充分利用高 层外交保障资源供给。
第一节 区域贸易与竞争
4、区际资本和产业竞争
1.区际产业竞争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一般表现为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即在产品的 成本构成中,劳动力的投入所占比重趋于下降,资本的投入所占比重趋 于上升。区域产业转变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资本、劳动力在发达地 区与落后地区之间转移的过程。 区域产业发展遵循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 业的发展路径,其平均资本-劳动比率逐步增大。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一、区域分工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一)区域分工的内涵和实质1.分工的内涵分工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者说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是指将原来由一个经济活动或一个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行为主体承担。

分工和专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专业化则指的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

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展,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不同职能操作上。

通常意义的分工与专业化,往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或状态;二是指分工与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分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因素,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在生产领域中的集中反映。

斯密在论述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

分工的深化不仅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而且推动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

马克思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和社会内分工。

企业内分工是指在企业这样一个组织内的个人之间的分工。

社会内分工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微观经济单位之间形成的分工与专业化。

马克思在对这两者进行区别的大量分析中,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分工的制度内涵。

首先,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而且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

其次,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织,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

最后,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有统一的一面,但也有冲突的一面,即企业内部分工的有组织有比例与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的无组织无规则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并用图形对分工及其演进作了直观的示意。

如图3-1所示。

(a)自给自足(b)部分分工(c)专业化分工分工的演进。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 首先,存在着人口流动的经济阻碍。即人口迁移的成本较 高。
• 其次,存在着人口迁移的结构性阻碍,即落后地区希望迁 出处于贫困且无技能的人,尽量留住素质较高的人。发达 地区需要的是有技能、素质高的人而非无一技之长者。这 样在迁出和迁入愿望之间产生了结构性困难。
• 最后,存在着人口流动的非经济性阻碍。主要包括两个方 面,即安土观念、户籍制度制约、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 (陕北文化、农民工为例)
• 2、技术差距理论
•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都相当重视技术要素对 区域分工的影响。一个技术要素丰富的区域总是在技术创 新和技术产业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生 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 技术差距理论由波斯勒于1961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区 域在某项技术上进行创新,那么在这技术未在其他区域使 用之前,这个区域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因此获得生产 和出口优势,甚至处于市场垄断地位。但技术总是要传播 到其他区域。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 段:一是需求滞后期;另一是仿造滞后期。由于有诸如专 利法等限制,仿造等途径的传播也并非完全。技术高的区 域往往能保持越来越大的新产品创新能力。
呢绒(1 酒(1单 单位) 位)
90天 80天
英 国 100天 120天
• 3、要素禀赋论(H—O理论) • 区域比较优势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区域比较利益理论不
能说明为什么各个区域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 赋理论,又叫要素比例理论。
• 他们认为各国或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的供 给状况不同,是产生国际或区际分工和国际或区际贸易的 基本原因。
• 缺陷:
• 首先,它不能对形成比较优势的原理提出合理解释。认为 唯一的原因是生产率或技术差异。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工理论cxfq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工理论cxfq

24
• 如果两国进行合理分工,英国生产呢绒{呢绒是 2.2[(100+120)/100]个单位},葡萄牙生产酒 {就是2.125[(80+90)/80]个单位},就可以增加 商品生产总量,通过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
25
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
• 贸易条件:是指两种商品价格的国际交换比例, 以同一种货币计算的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百分 比表示。当出口价格上升的幅度高于进口价格时, 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反之贸易条件则趋于恶化。 当贸易条件改善时,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 口产品;当贸易条件恶化时,出口产品能交换的 进口产品数量就会减少。
• 要素禀赋是区域分工的供给约束,市场则是需求 约束。
• 市场对区域分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结构和层 次实现的。
• (1)受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文化差异等因素的 影响,区域之间的市场结构存在着差异。
• (2)同类商品或劳务的市场在区域之间还有多个 层次。
16
4、区际贸易
• (1)区际贸易首先决定了区域分工是否能 够发生。
第一节 区域分工概述
1
一、区域分工的概念
区域分工也称为区际分工,地域分工,劳动地 域分工,地理分工等。关于区域分工的定义:
张敦富认为:区域分工,是指以国内各区域在充分 利用区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 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与满 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 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张敦富 《区域经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6月, 第161页。
• 第二,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没 有专业化生产,也就不可能产生区域分工。
• 第三,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 同时,区际贸易也是促进区域分工产生的前提条 件。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一、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资源配置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与竞争等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1.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它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

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最早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布局取决于距离市场的远近和运输成本。

此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强调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和廖什则分别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区位理论的内容。

区位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交通规划和产业布局,引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每个地区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而是在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部门和企业集中的地区首先出现增长,这些地区就成为增长极。

增长极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向其集中,从而使增长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扩散效应则是指增长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向周边地区扩散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政府可以通过培育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例如,在一些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集中投入资源,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3. 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分工理论的早期代表。

《经济地理学》第三版-李小建,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经济地理学》第三版-李小建,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3.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 势。长期来看,北方的发展将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① 原因是,北方的发展会出现城市拥挤等环境同题,南方的
落后则从国内市场需求方面限制了北方的经济扩张。 ② 同时,国家经济发展也将因南方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而受到损害,而且还会伴生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将干预南 北发展的不平衡。 ③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就将加强北方的涓滴效应,促进南方 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的经济继续增长。
三、中心-外围理论
(一) 发展渊源
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 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 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
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 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 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 理论。
(二)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二、梯度推移学说 三、中心-外围理论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域 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它们 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
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 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 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 行为。
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 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重要性
加强联系,互通有无。

区域经济学-地域分工理论

区域经济学-地域分工理论

11LOGO
三、案例分析
京津地区以知识性区域为主要职能分工,重点发展先进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产业,逐步向 周边加工型区域和资源型区域进行产能和技术扩散; 加工型区域应重点进行制造业升级,并有计划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向资源型区域转移部 分产能; 资源型区域应逐步摆脱资源依赖,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制造业,向周边国家拓展新 的资源来源地。
二、地域分工论 2.比较优势理论
(1)渊源: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2)比较成本:指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的 成本比率(成本/卖家*100%)进行比较。
(3)观点: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够生产各 自的比较优势产品,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
二、地域分工论 2.比较优势理论
城市,边境城市特色明显,是经济发展的外围地区。
哈尔滨产业地域功能区 太原产业地域功能区 呼和浩特产业地域功能区
沈—大产业地域功能区 石—唐产业地域功能区 济—青产业地域功能区 长春产业地域功能区
天津是全区的一级 制造业中心
主要输出农矿产品
主要输出工业制成品
北京是全区的一级 服务业中心
三、案例分析
京津地区科技和人才资 源最具优势,要以“创新 驱动”驱动“京津核心主动 轮”转动,向周边进行产 业和技术的扩散,带动 “沈大制造业次动轮”和 “济青制造业次动轮”转动, 进而带动“石太资源带动 附属轮”、“呼包资源带动 附属轮”和“哈长资源带动 附属轮”转动。
运用区位商指数和引力模型对环渤海地区个城市的产业地域
分工格局进行分析,可知: 核心城市主要集中在以大连为中心的 500km沿海地区内,是环
渤海地区的核心圈层,圈内制造业发达; 以大连为中心 1 000km范围内为腹地圈层,圈内农、林、牧、

第06章 区域分工、联系与对外开放理论050831

第06章 区域分工、联系与对外开放理论050831
A国对B国出口额 B国的进口总额 A、B两国的贸易结合度= ÷ A国的总出口额 世界进口总额
此值等于1,为平衡水平;大于1,为程度密切;小于1, 为不够密切。
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区域相互作用是指在某种特定因素的影响 下,发生于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相互作用。这 种作用是通过区域间人口、物质、信息等的流 动来实现的。 1、区域要素流动的主要模型 (1)对流——以人和物资的移动为特征。 (2)传导——指区域间的多种交易,如财政、 税收、金融和证券等。 (3)辐射——指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 术的扩散等。
2、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体系 (1)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与GNP或GDP增长速度之比。如果贸 易增长速度快于GNP或GDP增长速度,说明相互依赖程度较高, 反之,则表明相互依赖程度较低。 (2)出口贸易额与GNP或GDP之比。比重越高,表明相互依 赖程度越大,相反,则依赖程度就越小。 (3)国际资本流动总额的增长速度。相互依赖程度与此项 指标成正比关系。 (4)世界劳务出口的增长速度。相互依赖程度与此项指标 也是一种正比关系。 (5)贸易结合度。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其公式如下:
3、斯托尔帕-萨 缪尔森命题 该命题是关于征收 关税对各种生产要素间 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国 际贸易分工理论,它表 明贸易和专业化分工的 影响,不仅仅限于具有 使国家之间要素价格均 等化的倾向,还可以使 一国内部各种要素之间 的价格均等化。
4、其他有关理论 主要指“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部 门内贸易理论”等。 “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是由日本学者 小岛清提出的。小岛清认为,当两国或两地 区在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均无差异时,分工 的动力来自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即在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都不存在的条件下,决 定分工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由于这种分 工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地实现,需经当事 双方的某种协议加以实现,故小岛清将这种 分工称之为“协议性分工”。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理论

第6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理论

4、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
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1)基本假定:a 存在规模经济; b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2 )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还有递 增规模收益。 ( 3)比较优势决定产业间贸易,而规模经济 决定产业内部的国际或区际贸易。
(4)产业内贸易问题:在不完全竞争的市 场结构中,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即使 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 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异产品之间的产业 内贸易,并且国家间差异越大,产业间 贸易量就越大,国家间差异越小,产业 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书中对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的含义作了解释: 第一,先富后富,共同富裕。 第二,公平竞争,特别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 第三,承认市场机制作用下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性,但是政府要扶持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消 灭绝对贫困。 第四,实施空间一体化战略。既要发挥市场机 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对 区域经济的干预。
Hale Waihona Puke 斯 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 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需成本绝对 的低,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这种 绝对成本优势,就应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 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优势 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这就 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按此理论,一个 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 中获利。 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
(简称H—O定理——资源禀赋理论) 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各地生 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不是古典学派认为的劳动 生产率的差异产生的。 其基本观点如: 1、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利用自己 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 利的地位。 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 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产品中较多 利用低价生产要素,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

各种区域分工理论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是运用生产成本的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的一种理论。

这里,主要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

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

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

这样,如果各个国家都能够利用优势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部门,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各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最有效的利用。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

因此,他主张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的国家生产的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去换来货币,然后购买别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就会更经济、合理。

斯密的学说最早成为扩大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

不难发现,根据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相比,在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

这显然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

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

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

因为,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如何,都有其相对优势,即使处于劣势,也能从中发现相对优势。

区域经济第十章:区域分工

区域经济第十章:区域分工

食品、纺织、普通机械制造等) 食品、纺织、普通机械制造等)向新兴行业集中,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正逐渐成长为第二代 支柱产业,并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汽车,1993年 支柱产业,并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汽车,1993年 车部汽车产量占全国52 %,其中乘用车〔轿车和客车〕 车部汽车产量占全国52 %,其中乘用车〔轿车和客车〕产 量占全国62% 量占全国62% 。中西部在冶金、纺织、食品、卷烟等传统 行业领域得到稳定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 第二, 第二,南北之间区域分工更为明显。我国的地域分工从 工业结构和区际贸易方面来看,明显呈“北重南轻” 工业结构和区际贸易方面来看,明显呈“北重南轻”的格 局。北方地区主要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初级产品和作为原材 料的中间产品; 料的中间产品; 而南方主要提供多为轻工业产品的最终消 费品。北方地区的输出部门都是重工业部门, 费品。北方地区的输出部门都是重工业部门,尤以采掘业 贸易比率为高,而轻工业部门都是输入部门, 贸易比率为高,而轻工业部门都是输入部门,均需不同程 度地通过区际贸易输入轻工业产品来满足本地需求; 度地通过区际贸易输入轻工业产品来满足本地需求;而南 方
(5)技术 (5)技术
总体看,中国区域技术梯度大体呈东高西低态势。当然, 以“三五”和“四五”时期“大三线”建设为中心展开工 三五” 四五”时期“大三线” 业布局,使中西部工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工程技术 人员的集中程度也相当高。有资料显示,在航空、电子、 精密机械和核工业技术等单项技术方面,西部一些省区甚 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前后期,原机械工业部1. 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前后期,原机械工业部1. 5 万 多个主要产品中,属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水平的产品中占 多个主要产品中,属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水平的产品中占 26.7% ,其中陕西、贵州这一比例分别34.40%,32.2%,在 ,其中陕西、贵州这一比例分别34.40%,32.2%,在 全国各省区居第一、二位 。

第七章区域经济分工

第七章区域经济分工
扩大开放、消除封闭、加强合作、克服冲突是区际关系合理化 的要求与标志,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区域分工合作的客观基础和理论
区域分工是指一国内各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实 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 产品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 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
7、对国家或区域的产业政策有一定的影响。Leabharlann 二、区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
区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归纳进来,主要表现出为 两对关联的矛盾形式,即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冲突。
前资本主义时期主要表现为封闭,其主要特征是各区域自然经 济盛行,区域间往来少,经济进步缓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 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依然存在,但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一 对新的矛盾,即合作还是冲突。
(1)自然条件的差异。
自然的差异是区域分工的重要原因。一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 差异同样是导致区域分工与贸易的基本前提。
自然条件是指环绕人类的自然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 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等; 而自然资源则是指自然条件中可以被除人类生产和生活利 用的自然条件,如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不同 产业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所起的 作用是不一样的。从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对自然条件和自 然资源的依赖程度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
首先,存在着人口流动的经济阻碍。即人口迁移的成本较高。 其次,存在着人口迁移的结构性阻碍,即落后地区希望迁出 处于贫困且无技能的人,尽量留住素质较高的人。发达地区 需要的是有技能、素质高的人而非无一技之长者。这样在迁 出和迁入愿望之间产生了结构性困难。最后,存在着人口流 动的非经济性阻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安土观念与户籍 制度制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没 有专业化生产,也就不可能产生区域分工。
• 第三,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 同时,区际贸易也是促进区域分工产生的前提条 件。
• 第四,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组织 方式。因此,需要用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分析区 域分工。
2020/10/23
3
郝守义认为:区域分工是社会经济活动依据一定规 则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社会分工或劳动分工 首先表现在部门分工上,而部门分工又要落实到空 间上,这种按地域的分工就是地域分工。
上述观点中可以看出,区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一种 形式,它是在区域之间展开的,主要体现在部门分 工层次上,即依靠发展专业化部门来体现分工;区 域分工的实现途径是区域之间的贸易;区域分工能 够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2020/10/23
14
• 区域垂直分工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和 水平关系密切。常见的情况时,发达区域 多生产最终产品,中等发达区域多生产中 间产品,欠发达区域以初级产品、配套服 务为主。
2020/10/23
15
• 2、区域水平分工 • 区域水平分工是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
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 所形成的分工。区域水平分工存在两种 主要形式。
系,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结构效率。
2020/10/23
8
• 3、区域分工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区 域分工是区域依靠专业化部门成为相关商品或劳 务的主要供给地,成为相关生产要素的集聚地, 成为相关经济活动的信息源和扩散地,同时,由 于专业化部门组织的集聚,还成为相关经济活动 的管理与控制中心。这些功能的形成和增强,都 会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6
二、区域分工的意义
• 1、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 面。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分工的重 要意义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和重视,因为区域 分工能够产生多方面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 利益也只能通过区域分工而获得,没有其他 途径。
2020/10/23
7
• 2、区域分工产生了区域的专业化效益。区域分工 的核心是专业化部门的发展。专业化部门的发展给 区域经济带来了专业化的效益。专业化带来了区域 在某个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包括生产及时地提高 和创新,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管理经验的 积累和创新;专业化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优化利用, 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专业化通过前向、后向、 旁侧联系,发展了专业化部门为组织中心的产业联
2020/10/23
9
• 4、区域分工有利于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有效配置。 区域分工导致同一种资源或要素在不同区域的需求 和收益率的差异,通过供求信息和价格机制的作用, 必然产生各种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信 息等的跨区域流动。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流动会使 资源和要素的收益提高,区域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 也会随之提高。同时,也会弥补各区域在资源和要 素禀赋方面的不足,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0/10/23
10
• 5、区域分工有利于增强区域之源自的经济联 系。区域分工不仅使区域间的资源要素流 动,同时由于专业化分工,在商品和劳务 之间形成更深的依赖,使区域间经济联系 增强,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区域经济不断走向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 化等。
2020/10/23
11
• 6、区域分工为国家调控区域经济提供了一 定的条件。区域分工和区域专业化生产, 为国家规划不同特色的生产基地,优化宏 观经济布局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加强了区 域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区域化、专业化、 规模化效益的不断提高。
2020/10/23
13
三、区域分工的形式
• 根据区域分工的部门联系特征,区域分工主要分为 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两种形式。
• 1、区域的垂直分工 • 区域垂直分工是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
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 分工。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由初级产品 生产,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生产三个阶段构成, 同时还需要有关的配套服务。
2020/10/23
4
区域分工的含义:
区域分工是指各区域为了获得资源 配置的高效益,进行专业化生产, 通过区际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的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方式。这个定义 反映了区域分工的实质。
2020/10/23
5
• 第一,区域分工的目的是每个区域为了获得更高 的资源配置收益,表明区域分工是出于自身经济 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主观上的利他行为。
张敦富认为:区域分工,是指以国内各区域在充分 利用区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 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与满 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 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张敦富 《区域经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6月,第 161页。
2020/10/23
2020/10/23
12
• 尽管如此,但区域分工利益并不一定能完全自发地 实现。相反,也会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负面影响。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区域分工会导致资源和要 素在区域之间的盲目流动。在实践中,区域分工的 过程不是同步的,这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同 时按照比较优势以“协商”的方式选择专业化部门, 而是根据市场提供的部门收益信息来选择专业化部 门。这样有损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020/10/23
16
• (1)区域之间选择不同的经济部门进行专业化生 产,所生产出的商品或劳务是不相同的。这主要是 由于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差异形成,各区域生产的 是不同种类的产品。如从要素投入能力看,有的区 域可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电子科 技产品),有的区域有条件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机械制造业),有些区域则只能发展劳动密集型 产业(服装业等)。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工理论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区域分工概述 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 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 区域主导产业 区域支柱产业
2020/10/23
1
第一节 区域分工概述
2020/10/23
2
一、区域分工的概念
• 区域分工也称为区际分工,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 工,地理分工等。关于区域分工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