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审题立意 PPT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2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44张PPT)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2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1f9fe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5.png)
01 写作目标 于是,我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
例如,逆向立意,从题目中思想的对立面去思考,确定中心;
05
真题演练
④我有了希望,我不再迷惘。
景物描写,照应“蓝天”的本义。
写作时,要注意紧扣主题,不要跑题、偏题。
02 写作导航 只有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的含义,并按照题目的要求去构思,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
写作导航
审题都审什么内容呢?
审文章体裁——看标记 一、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1.题中含“记”“忆”“访”“传”“纪事”“赞”“颂” “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
如《乡忆》《柏树颂》《江陵游》等。
2.题中含“议”“论”“说”“谈”“辩”“驳”“评” “感”“看法”“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
写作实践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一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
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 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 会惹人讨厌的。”
无论身躯多么劳累,负担多么沉重,也阻挡不了我前行的脚步。
交朋友要交像斑鸠这样能指出自己缺点的真诚朋友。
题目醒目,立意新颖,作文才能出彩。
“山”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
03 写作实践 遇到不如意的事,没有倾诉的对象;
运用比喻,把自己比作“战败的将军”,真实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挣扎;
然风光固然可行,但若深入探究,将其理解为“美好的心灵、 题意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3ee5066f1aff00bfd51e0c.png)
思考
习 从发散思维中选择最佳立意进行创作。
目
标
培养发散思维。
激趣导入
探究与活动
探究与活动
阅读下面材料,同学们展开讨论,想想如何立意。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 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 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 “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探究活动
读下面的文题,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写作的要求。
《初中生活二三事》 《美丽的错误》《街头见闻》
读下面的文题,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分 析探究其中的含义。
《郊外踏青》《一件小事教育了我》 《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趣事》
学习与创新
学习与创新
阅读下面这份作文材料:
爸爸是体育教练,负责训练各区小学生中的田径尖子。一天下午,大 雨倾盆而下,爸爸照样准时去体育场,一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才回来,原来 今天只来了一个学生,训练后,因路滑难走,爸爸把他送回了家。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你 是如何立意的呢?
26
探究与活动
立意切入点
1、材料中的叙述对象有几个?谁是主要的?
2、主要叙述对象的言行极其结果是怎样的?
27
巧思成文
巧思成文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斜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 “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2. 要注意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中的含义。“山”指什么?“翻 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 3. 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一个自 己感受最深切,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
习 从发散思维中选择最佳立意进行创作。
目
标
培养发散思维。
激趣导入
探究与活动
探究与活动
阅读下面材料,同学们展开讨论,想想如何立意。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 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 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 “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探究活动
读下面的文题,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写作的要求。
《初中生活二三事》 《美丽的错误》《街头见闻》
读下面的文题,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分 析探究其中的含义。
《郊外踏青》《一件小事教育了我》 《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趣事》
学习与创新
学习与创新
阅读下面这份作文材料:
爸爸是体育教练,负责训练各区小学生中的田径尖子。一天下午,大 雨倾盆而下,爸爸照样准时去体育场,一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才回来,原来 今天只来了一个学生,训练后,因路滑难走,爸爸把他送回了家。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你 是如何立意的呢?
26
探究与活动
立意切入点
1、材料中的叙述对象有几个?谁是主要的?
2、主要叙述对象的言行极其结果是怎样的?
27
巧思成文
巧思成文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斜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 “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2. 要注意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中的含义。“山”指什么?“翻 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 3. 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一个自 己感受最深切,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3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3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922afd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8.png)
立意分析
思路指导
1.立意。本题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 理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遇到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材料中猫头鹰不知道不是因为居民难 相处,这说明,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先从自身找原因。
(2)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自省,不能认识自己,往往会高估自己,遇到问 题自然会怨天尤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会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 成绩时,不骄傲自满;遇到问题时,不将责任推给他人。
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麻雀不自知,总是嫌屋子 有味道而挪窝;猫头鹰不自知,总是抱怨居民难相处。知人难,自 知诚亦不易,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①
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介市井小民,最终却成就了一番千秋霸业, 因为有自知之明,他在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之后,曾发表 过这样一番言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 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 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正因为刘邦有自知之明,知人善任,才建立 了大汉王朝,让自己青史留名。
作文立意
示例: 主题一: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主题二:唯有自我反省,才能进步。 主题三:环境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
二、从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 文。不少于600 字。 提示:1. 吸纳其他同学的合理建议,分析、比较这些 主题。 2. 选择一个有一定深度且相对新颖的主题进行构思, 并拟定题目。 3. 写作时,要注意紧扣主题,不要跑题、偏题。
审题就是审察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
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 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 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18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18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be2c83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4.png)
四、逆向立意法。
即从事物发展或已有观点的相反方向进行作文立意。其核 心是逆向思考,打破思维定式,标新立异。例如,“东施效 颦”可褒扬东施勤于学习、努力进取的精神,“滥竽充数” 可褒扬南郭有知耻之心。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__,不少于600字。
审题
思路
1.注意审题,看清楚题目中的限制条件。“记叙性__”,表 点拨
这种方法常见的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 当的限制性词语,使之变得具体易写。例如,“追赶”,审题 时可加入词语,追赶__,添加的词语可以是表示人、事、物的。 其二是将字数较多的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或关键词。例如,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审题时可提取主要词语“分 享”“成长”“亮色”,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题目,构思作文。
(1)抓关键词句,把握主旨。议论性材料抓显示观点的词句,记叙 性材料抓议论句或抒情句,多则材料抓具有共同特征的词句。 (2)提炼或概括,提取主旨。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其大 意,将其浓缩为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多角度提炼,选好角度。有些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唯一,从不 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要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材料。注意选 择能够发挥自身写作特长的角度写作。
外面下着雨,豆大的雨点落在我们仅带的一把雨伞上,发出“噼噼啪 啪”的响声。我和母亲蜷缩在这一把小小的雨伞下,姑且得到了暂时 的安宁。母亲下意识地把我往雨伞中央拢了拢。这时的我还在和母亲 赌着气,心里十分怨恨母亲,自然就不想和她靠得太近。眼前是瓢泼 大雨,我却浑然不顾,一把推开母亲的手,冲进了雨里。
要求:阅读后,结合材料的内容判断一下,下面的三个“中心思想” 哪一个比较合适的?
A.表现“爸爸”守纪律,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B.“爸爸”关心运动员。 C. 表现了“爸爸”废寝忘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16379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7.png)
【学习任务三】小试牛刀——审题立意训练
猫头鹰与斑鸠的故事
思考
结论
正向思考(斑鸠的话传达出的基本意义)
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有生存空间;回避矛盾是 解决不了问题的。
逆向思考(站在猫头鹰的立场看问题)
换个环境又何妨;自己的个性不可丢;坚持真理比赢得喜 爱更重要……
发散思考(多角度看问题)
要学会听取难听的批评;猫头鹰要想赢得喜欢,要改变的不 只是叫声;解决问题要抓住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好的建 议能改变人的命运……
❶呼应标题,引出 中心论点:做人贵 在自省。 ❷分论点一。
❸本段采用引证法 和例证法,证明分 论点:唯有善于自 省,才能进步。
写作实践
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高尔基说:“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❹误,将会成为你 与他人关系的调和剂。”古代的廉颇处处与蔺相如为难,但 蔺相如有不与其计较的宽大胸怀。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 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向蔺相如负荆 请罪,二人终成好友。他们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 “将相和”的故事也一直传诵至今。韩愈年轻时曾到朋友家 作诗会友,在创作时因情绪激动打翻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 家后反省自己:虽然打破一只碗事小,但如果办公也意气用 事,岂不会坏了大事?于是他登门谢罪,削掉了一束头发以 作誓证。朋友被他这种精神感动,更加信任韩愈,成为他的 至亲至信之人。❺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 但不能全部照抄。
②议: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为提出自己的观点做铺 垫。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观点明确。 ④联:由材料拓展开去,可以联系历史人物,也可以联系现实生 活;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要 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 ⑤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ppt课件部编本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ppt课件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7c93a11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c.png)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2曹操
感灵激机涕 一零动1::.文因形感容体激灵而敏不流机泪智限。,形突(容然极间诗度(临感时歌激)想。出除涕了,办外眼法泪。)。零—,落—。 除诗歌外的所有文体均可以,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寓言、童话、日记、小说等; 一名杰出的书法家虽然在其一生中创作颇丰,风格上也多有变化,但是他大致有一个主要的书法倾向,这种倾向是他的书法区别于他
实感。散文家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自己这股真情实感的激流,不住地汩汩倾泻,肯定就会出现富有艺术光泽的绝唱。正因为具有这样的
位考生至少要写600字的作文,字数不达标,会扣分(其实 特征,它对于艺术技巧的追求,较之小说、话剧与诗歌来说就要少得多了,所以任何一个为中华民族未来命运而搏斗,真心实意地挚
爱着自己祖国的人,只要他能够驾驭着流畅和美丽的文字,就都有可能写出上乘的散文佳作来。
写作指导
好的立意标准三:角度要新颖
考场作文某种意义上讲属于“同题异作”,如 王羲之书法风格平和自然,俊秀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独到的魏晋之风;
王羲之书法风格平和自然,俊秀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独到的魏晋之风;
果千人一面,势必难得高分,但作者能匠心独 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能否命中靶心、精准审题,关系到作文的成败。 (五)审清命题意图,明确感情倾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一个写作的主题。
停留在“小事其实不小”的立意层面,但一位 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是符合题目要求,即切题。 数量限制:《那个影响了我的人》,只能是一个人,而不能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初中生活二三事》至少要写两件事等。
净;更是因为质疑声与实践,才赋予学习以多彩,赋予学习以智慧 ④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深邃源泉,是在于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诓骗。如果有了这样坚实的
感灵激机涕 一零动1::.文因形感容体激灵而敏不流机泪智限。,形突(容然极间诗度(临感时歌激)想。出除涕了,办外眼法泪。)。零—,落—。 除诗歌外的所有文体均可以, 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寓言、童话、日记、小说等; 一名杰出的书法家虽然在其一生中创作颇丰,风格上也多有变化,但是他大致有一个主要的书法倾向,这种倾向是他的书法区别于他
实感。散文家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自己这股真情实感的激流,不住地汩汩倾泻,肯定就会出现富有艺术光泽的绝唱。正因为具有这样的
位考生至少要写600字的作文,字数不达标,会扣分(其实 特征,它对于艺术技巧的追求,较之小说、话剧与诗歌来说就要少得多了,所以任何一个为中华民族未来命运而搏斗,真心实意地挚
爱着自己祖国的人,只要他能够驾驭着流畅和美丽的文字,就都有可能写出上乘的散文佳作来。
写作指导
好的立意标准三:角度要新颖
考场作文某种意义上讲属于“同题异作”,如 王羲之书法风格平和自然,俊秀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独到的魏晋之风;
王羲之书法风格平和自然,俊秀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独到的魏晋之风;
果千人一面,势必难得高分,但作者能匠心独 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能否命中靶心、精准审题,关系到作文的成败。 (五)审清命题意图,明确感情倾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一个写作的主题。
停留在“小事其实不小”的立意层面,但一位 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是符合题目要求,即切题。 数量限制:《那个影响了我的人》,只能是一个人,而不能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初中生活二三事》至少要写两件事等。
净;更是因为质疑声与实践,才赋予学习以多彩,赋予学习以智慧 ④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深邃源泉,是在于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诓骗。如果有了这样坚实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完美课件-写作 审题立意(共1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完美课件-写作 审题立意(共1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836d168e9951e79a892755.png)
•
2.在 快 乐 中 我 们要 感谢生 命, 在 痛苦中 我们也 要感谢 生命。 愿你生 命中有 够多的 云翳, 来造成 一个美 丽的黄 昏。 请 孩子记 住:生 命的意 义不在 于长短 ,生命 因充实 丰富多 姿而精 彩!
•
3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
6.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对阅读 材料进 行充分 感知, 要心平 气和, 带着求 知明道 的阅读 心理去 阅读。
•
7.要想使学生在议论文阅读方面取得 成绩, 就必须 培养学 生的阅 读理解 能力、 准确答 题的能 力。只 要学生 持之以 恒,严 格要求 自己, 使自己 养成好 的习惯 ,就一 定能取 得好成 绩。
【作文题目】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写作例文】 翻过那座山 翻过那座山,我看见了父亲对我隐忍的爱。那化不开的片片温柔,使我受伤的心 无限温暖。 ——题记 生活是一条河,左岸是我值得把握的花样年华,右岸是我无法淡忘的回忆,中间 飞快流淌过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 曾几何时,我和父亲之间有了一座大山,我在这边,父亲在那边。十几年来,我 总是极少看见父亲对我笑。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脸上却是陌生人的表情。我 在艳丽的鲜花中戴上桂冠,领奖台上却只有含笑的母亲……
首先我们要在平时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恒心,如每天坚持练一篇楷书,每月坚持做 几次实验,坚持下来,都能够培养我们的恒心;其次我们要养成与自己较劲的习 惯,每天都要求自己做一件事,即使再难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恒心就被磨练 出来了;我们还可以寻找一个竞争对手,每天与他比赛,比赛谁进步的多,谁坚 持的时间长,长此以往,形成了竞争意识,你就会坚持下去做好每一件事,就会 不由自主地要求自己不断进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成功需要持之以恒, 让我们成为有恒心的人吧!
【最新版】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写作审题立意优秀课件(44张)
![【最新版】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写作审题立意优秀课件(44张)](https://img.taocdn.com/s3/m/2075f5912e3f5727a4e96224.png)
写作导航
举例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 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只是在家里打 碎碗被妈妈唠叨,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写“那一幕, 我难以忘怀”,那就没法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程度。
写作导航
审题都审什么内容呢?
审写作对象——挖题蕴
挖题蕴: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还应认 真体会其深层含义,如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
写作导航
举例 《窗外有蓝天》
1.景物描写,照应“蓝天”的本义。 2.积极向上,照应“蓝天”的比喻义。蓝天是种象征,相对 悲伤是快乐,相对挫折是成功,相对失去是获得,相对束缚 是自由。 3.窗外,就是往长远看,从失败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4.经历风雨的蓝天更美丽。 5.要写到从窗内到窗外的过程和思想变化。
写作导航
1.命题作文
(2)挖掘题目的内涵 有些作文题目中的词语除了具有表面意义之外,还具有某种深 刻含义,对于这类文题要仔细寻找其背后隐含的深刻意义。例 如《风景》,仅仅理解为“清风明月”“奇山异水”之类的自 然风光固然可行,但若深入探究,将其理解为“美好的心灵、 操守、社会风尚”等人文风景,则更有意义。
我慢慢地感受到,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 入。碰到难题,没有帮助的同学;遇到不如 意的事,没有倾诉的对象;即便有了令人激 动的喜讯,也没有可以分享的人……②
名师点评 ①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地概括有缺陷的个性。 ②第2、3段,用铺叙的 方法,进一步突出自己 的“内向”和“孤僻”, 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
(获奖课件)最新版九年级语文人教 部编版 下册 第2单元 写作:审题立意优秀课件(44张) -ppt分 析(下 载)
写作导航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23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23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571f74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0.png)
目中的限制条件。“记叙性__”,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 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2.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中的含义。“山”不仅指山峰,也可以指人生中遇到的 坎坷、挫折,思想障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翻过”又意味着战胜困难、挫折,战胜 自我,消除狭隘的思想障碍,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等。 3.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 的主题,构思成文。
三、立意的注意事项
积极向上:要肯定真善美,批评假恶丑,给人向上的力量
要有深度:要能够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有思想深度的立意,
或给人以心灵的撞击,或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或给人以精神的鼓舞。
学会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变换
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习见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提出新的见 解;或运用新材料,给读者新的启迪、感受。
③揣摩命题意旨
认真审题,抓住题眼,揣摩命题意旨。例如:中考作文题“刹那间,我 发现了自我”,“刹那间”必须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发生的事件;“发现” 隐含意思就是“以前并未发现”;“自我”也就是真实的我。
一、什么是立意?
“意”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 章的中心思想(你想表达什么?)
二、立意的要求 1.立意要“正确 、鲜明”(基本要求):
冰冷的雨水落在我的身上,使我清醒了许多。 “唉,快回来,别感冒了!”母亲焦急的声音出现在了我的身后。头上的雨 水没有继续落在我的头上。我抬头,映入眼帘的是那把红色的、小小的雨伞。 “别犯傻了,乖乖在这里待着,不要淋雨去。”不知道为什么,我竟没有力气去 推开母亲再冲进雨里。或许不是没有力气,而是自己心里不想再这样做了。因为 那时,我的心里的委屈与不甘已慢慢淡去,温暖渐渐充盈着我的心。
三、立意的注意事项
积极向上:要肯定真善美,批评假恶丑,给人向上的力量
要有深度:要能够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有思想深度的立意,
或给人以心灵的撞击,或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或给人以精神的鼓舞。
学会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变换
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习见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提出新的见 解;或运用新材料,给读者新的启迪、感受。
③揣摩命题意旨
认真审题,抓住题眼,揣摩命题意旨。例如:中考作文题“刹那间,我 发现了自我”,“刹那间”必须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发生的事件;“发现” 隐含意思就是“以前并未发现”;“自我”也就是真实的我。
一、什么是立意?
“意”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 章的中心思想(你想表达什么?)
二、立意的要求 1.立意要“正确 、鲜明”(基本要求):
冰冷的雨水落在我的身上,使我清醒了许多。 “唉,快回来,别感冒了!”母亲焦急的声音出现在了我的身后。头上的雨 水没有继续落在我的头上。我抬头,映入眼帘的是那把红色的、小小的雨伞。 “别犯傻了,乖乖在这里待着,不要淋雨去。”不知道为什么,我竟没有力气去 推开母亲再冲进雨里。或许不是没有力气,而是自己心里不想再这样做了。因为 那时,我的心里的委屈与不甘已慢慢淡去,温暖渐渐充盈着我的心。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531d4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9.png)
比如《美丽的误会》这个作文题, “误会”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可能引 发矛盾,可能造成某种误解… …
修饰语“美丽”则强调,这次误会引出的, 应该是一段美好的故事。
再如《初中生活二三事》这个作文题, “初中”这个词语,限制你,写初中生活的故 事,而不是小学时的故事; “二三事”则限制你,要选择两三件自己记忆 最深的事情来写。千万不要只写一件事情,也 不要像记流水账一样写好多事情。
miù
立意 决定文章 深度与亮点
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
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含 义
立意明确,思想深刻
变换角度,学会求新
布置作业:
课后写作实践: 三、以《翻过那座山》为题, 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 字。
“山”指实实在在的自然界的大山, 也可以指名利、欲望、矛盾; 骄傲自满、妄自菲薄的性格缺陷, 保守的思想观念等。
“翻过”意味着解决了问题。 “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
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等其他表达方式。 写好本文的关键:解决如何“翻过”那座“山”。
思维导图
审题立意
审题 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短语中任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题目中的“只是因为”锁定了写作目的:因为什么而使自己或他人的生
活、学习、工作、理想……发生了变化; 需要补充的三个短语,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可选择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
书、一条路或一个人,它或他怎样影响了你,将影响的过程具体、充分地写 出来。
在立意方面,可以写积极的影响或意义,也可以写消极影响的危害,让 人得到警示。
示例: 主题一: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主题二:唯有自我反省,才能进步。 主题三:环境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
【审题立意】指导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时,要注意: (1)用语要新奇一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尽量使文题生动、活泼、形象,给人一种阅读的冲动。
修饰语“美丽”则强调,这次误会引出的, 应该是一段美好的故事。
再如《初中生活二三事》这个作文题, “初中”这个词语,限制你,写初中生活的故 事,而不是小学时的故事; “二三事”则限制你,要选择两三件自己记忆 最深的事情来写。千万不要只写一件事情,也 不要像记流水账一样写好多事情。
miù
立意 决定文章 深度与亮点
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
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含 义
立意明确,思想深刻
变换角度,学会求新
布置作业:
课后写作实践: 三、以《翻过那座山》为题, 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 字。
“山”指实实在在的自然界的大山, 也可以指名利、欲望、矛盾; 骄傲自满、妄自菲薄的性格缺陷, 保守的思想观念等。
“翻过”意味着解决了问题。 “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
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等其他表达方式。 写好本文的关键:解决如何“翻过”那座“山”。
思维导图
审题立意
审题 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短语中任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题目中的“只是因为”锁定了写作目的:因为什么而使自己或他人的生
活、学习、工作、理想……发生了变化; 需要补充的三个短语,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可选择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
书、一条路或一个人,它或他怎样影响了你,将影响的过程具体、充分地写 出来。
在立意方面,可以写积极的影响或意义,也可以写消极影响的危害,让 人得到警示。
示例: 主题一: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主题二:唯有自我反省,才能进步。 主题三:环境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
【审题立意】指导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时,要注意: (1)用语要新奇一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尽量使文题生动、活泼、形象,给人一种阅读的冲动。
部编版语文九下审题立意 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下审题立意 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b0fe2ea98271fe900ef904.png)
父子俩面对“拆 迁”时家庭冲突, 表面上写的是两 代人的观念冲突、 生活方式的冲突, 实则表现农耕文 明与城市文明发 展的冲突。
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巴尔扎克
四、变换视角,反弹琵琶。
从习见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可以使立意新颖。
示例:
“杞人忧天”这个词 比喻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 忧虑和担心,但是我们可 以来进行一个反转,在现 今社会,“忧天”真的没 有必要吗?“忧天”可以 指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忧 患意识,人类需要思考自 己的可持续发展。
在想象的过程中,人物既要有原作品中的时代烙印,又要有 新时代的元素;既要有名著中的性格,又要有在新时代中新的成 长变化。
三、审要求,明范围。
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 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社会问题
野生动物被猎杀时的声声哀鸣
人与自然
古街小巷中传出的苏州评弹声
文化遗产
新冠病毒袭来时无人机在空中发出的安全警告声 最新热点
与社会并肩 与时代同步
二、发散思维,另辟蹊径。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示例: 《拼在一起》
“拼”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 1、合在一起;连接。 2、不顾惜;豁出去。
团结 拼搏
二、审标题,明题意。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 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 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
请以“凡人小事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湖南长沙卷)
“凡人” 小人物、普通人。
“小事” 选取的素材是看似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事,但能 够让我们的思想有所触动,能给我们心灵的启示。
部编九年级下册第二写作《审题立意》ppt(页ppt)
![部编九年级下册第二写作《审题立意》ppt(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54c59c011ca300a7c3905e.png)
2.审清题目的重点 (1)捕捉、推敲题眼。 “千古文章意为高”。
本题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可以是骄傲自满、妄自菲薄的性格缺陷,也可以是保守的思想观念等等。
③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 ”母亲焦急的声音出现在了我的身后。
❷中间部分,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 以小见大更是一种常用的构思方法。
技巧二:抬头向前
作文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正确的舆 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所以,不能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问题;要说真话抒真情,但又不能矫揉造作或无原则地信 口开河;不能过多反映“赌博”等“另类”“低俗”的生 活,要心理阳光,积极向上。
2.审清题目的重点 (1)捕捉、推敲题眼。 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
猫头鹰不自知,总是抱怨居民难相处。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①如果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 标新立异往往能一招制胜。
本题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二、从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一篇作文。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本来的寓意是什么?
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 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 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 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④如果题目是并列短语,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 (2)着意铺排,使文题生动、活泼、形象,给人一种阅读的欲望。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本来的寓意是什么?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思想健康”是好文章的必备条件,真正上档次的文章还必须做到“立意深刻新颖”。 巧引名言,引出中心论点 唯有改变自己才能飞得更高;
本题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可以是骄傲自满、妄自菲薄的性格缺陷,也可以是保守的思想观念等等。
③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 ”母亲焦急的声音出现在了我的身后。
❷中间部分,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 以小见大更是一种常用的构思方法。
技巧二:抬头向前
作文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正确的舆 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所以,不能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问题;要说真话抒真情,但又不能矫揉造作或无原则地信 口开河;不能过多反映“赌博”等“另类”“低俗”的生 活,要心理阳光,积极向上。
2.审清题目的重点 (1)捕捉、推敲题眼。 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
猫头鹰不自知,总是抱怨居民难相处。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①如果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 标新立异往往能一招制胜。
本题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二、从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一篇作文。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本来的寓意是什么?
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 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 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 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④如果题目是并列短语,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 (2)着意铺排,使文题生动、活泼、形象,给人一种阅读的欲望。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本来的寓意是什么?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思想健康”是好文章的必备条件,真正上档次的文章还必须做到“立意深刻新颖”。 巧引名言,引出中心论点 唯有改变自己才能飞得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题立意/
在动笔写作文之前,要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 题目的含义,即审题。这是写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作文成败 关键性的一步。古人云:“意犹帅也。”文章的立意就是确立 文章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立意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 作意图的集中体现,是作文的统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 审题立意。
九年级语文下册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 但不能全部照抄。
②议: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为提出自己的观点做铺 垫。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观点明确。 ④联:由材料拓展开去,可以联系历史人物,也可以联系现实生 活;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要 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 ⑤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2.审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比如《生活是 一面镜子》这个题目,将“生活”比喻成“镜子”,意味着可 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生活中让你感触深刻的事情,可以表 现生活中的美好,也可以反映生活中的丑恶。总之,要通过生 活中的人和事,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反思,表达对生活 中所蕴含哲理的体悟。
“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那么,应如何抓“题眼”呢?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❶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 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要扣住 “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赞成”展开。
❷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 日》,“题眼”是“过”,文章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 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❸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 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 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 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 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 目,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将 题目意思引申。这样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 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文题三: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
表达方式。 2.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含义。“山”指什么?
“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 3.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
写作指导 一、何谓审题
审题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 题目含义。审题是写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作文成败关键性的 一步。审题的具体任务是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 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二、审题的方法
1.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 围。比如《美丽的误会》这个题目,“误会”是生活中常 见的插曲,可能引发纠纷,可能造成尴尬,而限制条件 “美丽”则表明,要叙述的这场误会带来的是一段美好的 故事。
如果遇到提供材料的作文,则需要仔细审视材料,对材料 内容进行概括分析,推敲材料蕴含的意义,选择其中的某个角 度或要点作为写作重点。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3.审题时,抓住“题眼”,确定文章重点。审题还要根据 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 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核心,扣住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深入挖掘题目中的含义,就是把握住了
❶呼应标题,引出 中心论点:做人贵 在自省。 ❷分论点一。
❸本段采用引证法 和例证法,证明分 论点:唯有善于自 省,才能进步。
范文评点
审题立意/
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❹
❹分论点二。
高尔基说:“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误,将会成为你与
他人关系的调和剂。”古代的廉颇处处与蔺相如为难,但蔺相
审题立意/
写作 审题立意
学习目标
审题立意/
1.了解在写作中什么是审题,什么是立意;理解审题立 意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2.理解怎样审题,从哪些方面审题;了解文章立意的主 要原则和基本要求。(难点)
3.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文,写出符合题意、思想健康、 立意新颖的文章。(素养)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名师点评
审题立意/
本文选择文题一示例中的主题二“唯有自我反省,才能 进步”,提炼出新的中心论点“做人贵在自省”。围绕这个 中心论点,作者设置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从进步的 角度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论证。论证时采 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的论据阐述得详细,有 的论据处理得简略,但都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全文论证 十分严密。
虽然打破一只碗事小,但如果办公也意气用事,岂不会坏了大 善于自省,才能
事?于是他登门谢罪,削掉了一束头发以作誓证。朋友被他这 让人际关系更和
种精神感动,更加信任韩愈,成为他的至亲至信之人。❺
谐。
范文评点
审题立意/
廉颇的反省,让他的品性得到了升华,让他在自 我的大海里找到了正确的航向,这种反省自然使人轻 松。而有些人害怕承认错误,害怕丢面子,从不反省 自己,于是自欺欺人,坚持自己是对的,最终导致人 际关系僵化,甚至连至亲好友也弃他而去。❻
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①遇到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材料中猫头鹰遇到这里的人讨厌它 的叫声,没有自我反省,而是打算搬到东方去,这说明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 要先从自身找原因。
②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自省,不能认识自己,往往会高估自己,遇到 问题自然会怨天尤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会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成 绩时,不骄傲自满;遇到问题时,不将责任推给他人。
精读细研
审题立意/
4.逆向立意法。即从事物发展或已有观点的相反方向进行 立意。其核心是逆向思考,打破思维定式,标新立异。例如, “东施效颦”可褒扬东施勤于学习、努力进取的精神,“滥竽 充数”可褒扬南郭有知耻之心。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 在限时作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难免出 现这样那样的疏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应当及 时加以修正。
③透过现象看本质。猫头鹰被眼前的现象迷惑了双眼,没有透过现象看 清本质。只有看清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2.拟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时,要注意: ①用语要新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②着意铺排,使文题生动、活泼、形象,激起读者的阅
读兴趣。如本题,题目可拟为:《认清自己,方能成功》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唯有改变自己,才能飞得更高》 《人贵有自知之明》。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 “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 印” 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 风” 不仅仅指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 诲”。可见找到“虚题”的另一半,就找到了思维的天空。这 种引申法适于单独词(如《花》)、象征词(如《风波》)、 比喻词(如《心窗》)和有双关意义(如《黑色的日子》)等 作文题目。
审题立意/
三、立意的方法
1.以小见大法。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 活中有些材料看似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只要 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 背景面前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可以折射 出太阳的光辉”的艺术效果。
精读细研
审题立意/
2.实题虚写法。首先要立足本意,把握特点,理解其 基本含义,然后再联想拓展,赋予其现实意义。例如,半 命题作文《一段____的旅程》,可以从“实”立意,写一 段真实的旅程,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动、收获;也可以 从“虚”立意,写成长的旅程、想象的旅程等。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文题二: 从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吸纳其他同学的合理建议,分析、比较这些主题。 2.选择一个有一定深度且相对新颖的主题进行构思,
并拟定题目。 3.写作时,注意紧扣主题,不要跑题、偏题。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1.立意。
本题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理
精读细研
审题立意/
3.变换角度法。即文章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 立意也会为之一新。例如《不期而遇的温暖》,某考生一反 从生活小事入手来表现“不期而遇的温暖”,而是从两位耳 熟能详的诗人陶潜和杜甫穿越时空的相遇入手来表现,并且 将历史和想象结合起来,赞颂两位伟大诗人光耀史册的才华 和功绩,其立意角度令人拍案叫绝。
如有不与其计较的宽大胸怀。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
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
人终成好友。他们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将相和”
的故事也一直传诵至今。韩愈年轻时曾到朋友家作诗会友,在 ❺本段采用引证
创作时因情绪激动打翻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家后反省自己:
法和例证法,证 明分论点:唯有
范文评点
审题立意/
做人贵在自省
长期不照镜子,弄得灰头土脸,自然不够文明。一天 照镜一次,洗去仆仆风尘,走路容光焕发。这说明,做人 贵在自省。 ❶
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进步。 ❷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最终成为孔子高徒。王安石 写完诗,还要不断修改,一个很普通的“绿”字,让《泊 船瓜洲》展现无穷魅力,成为古诗名篇。曹雪芹写《红楼 梦》,皇皇几十万言,却能增删五次,成就中国古典小说 的巅峰之作。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也好, 古也好,人也罢,这些都是反省检点自己的工具。在人的 一生中,反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❸
在动笔写作文之前,要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 题目的含义,即审题。这是写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作文成败 关键性的一步。古人云:“意犹帅也。”文章的立意就是确立 文章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立意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 作意图的集中体现,是作文的统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 审题立意。
九年级语文下册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 但不能全部照抄。
②议: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为提出自己的观点做铺 垫。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观点明确。 ④联:由材料拓展开去,可以联系历史人物,也可以联系现实生 活;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要 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 ⑤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2.审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比如《生活是 一面镜子》这个题目,将“生活”比喻成“镜子”,意味着可 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生活中让你感触深刻的事情,可以表 现生活中的美好,也可以反映生活中的丑恶。总之,要通过生 活中的人和事,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反思,表达对生活 中所蕴含哲理的体悟。
“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那么,应如何抓“题眼”呢?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❶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 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要扣住 “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赞成”展开。
❷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 日》,“题眼”是“过”,文章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 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❸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 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 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 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 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 目,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将 题目意思引申。这样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 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文题三: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 1.“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
表达方式。 2.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含义。“山”指什么?
“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 3.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
写作指导 一、何谓审题
审题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 题目含义。审题是写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作文成败关键性的 一步。审题的具体任务是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 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二、审题的方法
1.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 围。比如《美丽的误会》这个题目,“误会”是生活中常 见的插曲,可能引发纠纷,可能造成尴尬,而限制条件 “美丽”则表明,要叙述的这场误会带来的是一段美好的 故事。
如果遇到提供材料的作文,则需要仔细审视材料,对材料 内容进行概括分析,推敲材料蕴含的意义,选择其中的某个角 度或要点作为写作重点。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3.审题时,抓住“题眼”,确定文章重点。审题还要根据 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 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核心,扣住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深入挖掘题目中的含义,就是把握住了
❶呼应标题,引出 中心论点:做人贵 在自省。 ❷分论点一。
❸本段采用引证法 和例证法,证明分 论点:唯有善于自 省,才能进步。
范文评点
审题立意/
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❹
❹分论点二。
高尔基说:“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误,将会成为你与
他人关系的调和剂。”古代的廉颇处处与蔺相如为难,但蔺相
审题立意/
写作 审题立意
学习目标
审题立意/
1.了解在写作中什么是审题,什么是立意;理解审题立 意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2.理解怎样审题,从哪些方面审题;了解文章立意的主 要原则和基本要求。(难点)
3.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文,写出符合题意、思想健康、 立意新颖的文章。(素养)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名师点评
审题立意/
本文选择文题一示例中的主题二“唯有自我反省,才能 进步”,提炼出新的中心论点“做人贵在自省”。围绕这个 中心论点,作者设置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从进步的 角度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论证。论证时采 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的论据阐述得详细,有 的论据处理得简略,但都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全文论证 十分严密。
虽然打破一只碗事小,但如果办公也意气用事,岂不会坏了大 善于自省,才能
事?于是他登门谢罪,削掉了一束头发以作誓证。朋友被他这 让人际关系更和
种精神感动,更加信任韩愈,成为他的至亲至信之人。❺
谐。
范文评点
审题立意/
廉颇的反省,让他的品性得到了升华,让他在自 我的大海里找到了正确的航向,这种反省自然使人轻 松。而有些人害怕承认错误,害怕丢面子,从不反省 自己,于是自欺欺人,坚持自己是对的,最终导致人 际关系僵化,甚至连至亲好友也弃他而去。❻
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①遇到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材料中猫头鹰遇到这里的人讨厌它 的叫声,没有自我反省,而是打算搬到东方去,这说明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 要先从自身找原因。
②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自省,不能认识自己,往往会高估自己,遇到 问题自然会怨天尤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会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成 绩时,不骄傲自满;遇到问题时,不将责任推给他人。
精读细研
审题立意/
4.逆向立意法。即从事物发展或已有观点的相反方向进行 立意。其核心是逆向思考,打破思维定式,标新立异。例如, “东施效颦”可褒扬东施勤于学习、努力进取的精神,“滥竽 充数”可褒扬南郭有知耻之心。
审题和立意很难一步到位,草率的态度决不可取;特别是 在限时作文中,用于审题和立意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难免出 现这样那样的疏漏,因此在下笔的过程中如有所发现,应当及 时加以修正。
③透过现象看本质。猫头鹰被眼前的现象迷惑了双眼,没有透过现象看 清本质。只有看清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2.拟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时,要注意: ①用语要新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②着意铺排,使文题生动、活泼、形象,激起读者的阅
读兴趣。如本题,题目可拟为:《认清自己,方能成功》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唯有改变自己,才能飞得更高》 《人贵有自知之明》。
整体感知
审题立意/
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 “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 印” 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 风” 不仅仅指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 诲”。可见找到“虚题”的另一半,就找到了思维的天空。这 种引申法适于单独词(如《花》)、象征词(如《风波》)、 比喻词(如《心窗》)和有双关意义(如《黑色的日子》)等 作文题目。
审题立意/
三、立意的方法
1.以小见大法。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 活中有些材料看似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只要 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 背景面前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可以折射 出太阳的光辉”的艺术效果。
精读细研
审题立意/
2.实题虚写法。首先要立足本意,把握特点,理解其 基本含义,然后再联想拓展,赋予其现实意义。例如,半 命题作文《一段____的旅程》,可以从“实”立意,写一 段真实的旅程,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动、收获;也可以 从“虚”立意,写成长的旅程、想象的旅程等。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文题二: 从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吸纳其他同学的合理建议,分析、比较这些主题。 2.选择一个有一定深度且相对新颖的主题进行构思,
并拟定题目。 3.写作时,注意紧扣主题,不要跑题、偏题。
合作探究
审题立意/
1.立意。
本题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理
精读细研
审题立意/
3.变换角度法。即文章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 立意也会为之一新。例如《不期而遇的温暖》,某考生一反 从生活小事入手来表现“不期而遇的温暖”,而是从两位耳 熟能详的诗人陶潜和杜甫穿越时空的相遇入手来表现,并且 将历史和想象结合起来,赞颂两位伟大诗人光耀史册的才华 和功绩,其立意角度令人拍案叫绝。
如有不与其计较的宽大胸怀。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
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
人终成好友。他们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将相和”
的故事也一直传诵至今。韩愈年轻时曾到朋友家作诗会友,在 ❺本段采用引证
创作时因情绪激动打翻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家后反省自己:
法和例证法,证 明分论点:唯有
范文评点
审题立意/
做人贵在自省
长期不照镜子,弄得灰头土脸,自然不够文明。一天 照镜一次,洗去仆仆风尘,走路容光焕发。这说明,做人 贵在自省。 ❶
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进步。 ❷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最终成为孔子高徒。王安石 写完诗,还要不断修改,一个很普通的“绿”字,让《泊 船瓜洲》展现无穷魅力,成为古诗名篇。曹雪芹写《红楼 梦》,皇皇几十万言,却能增删五次,成就中国古典小说 的巅峰之作。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也好, 古也好,人也罢,这些都是反省检点自己的工具。在人的 一生中,反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