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直肠滴入治疗
直肠滴入用法
一、直肠给药的常用药物剂量参考1..一般给药直肠给药的药物使用剂量与静脉给药药物剂量大致相等,是口服给药、肌注给药药物剂量的一至两倍。
2.特殊给药:如氨茶碱、西地兰、阿托品等,直肠给药的药物剂量均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药物剂量使用。
需要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的药物,直肠给药前,同样要进行药敏试验,皮肤敏感阳性的患者,在用药期间,仍需注意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中药视为配伍禁忌的,直肠给药时也应视为配伍禁忌。
二、直肠给药常用量参考(液体用量)1.成人用量:成人直肠最佳液体容纳量为80-160ml,平均为120ml,取中药煎出液,或上述各种复合制剂,100-120ml左右,直肠滴入,每日一至两次。
以上为常用直肠给药的液体参考用量,一般情况下,如直肠给药后容易排出(腹泻)的患者,可适当减少直肠给药的液体量;如按上述液体量滴入后,大便较干的患者,可适当增加直肠给药的液体量,对直肠注入或滴入药液后,较易排出者,可考虑改用肛肠栓剂使用。
三、直肠给药的液体温度直肠滴入药液的温度宜控制在35-40度之间(特殊药物除外)四、直肠给药的体位1成人:左侧卧位2.儿童:一般去卧位或俯卧位五、直肠导管插入的深度1.成年人:一般插入10-20cm2.儿童:一般插入5-10cm六、直肠导管插入的角度顺应直肠的生理曲度,轻轻插入(注意掌握直肠的两个生理弯曲:骶曲、会阴曲)肺炎宁合剂(儿童组)1、氯苯那敏针1-2m2、654-2针1-2mg3、鱼心草或板蓝根针2-4ml4、利巴韦林针0.1g5、柴胡针2-4ml6、维生素B1针100mg或维生素b6针100mg7、需相应抗生素: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1-2g 或克林霉素0.15-0.3g 或阿奇霉素0.15-0.3g 或红霉素0.15-0.25g8、适应症:上感、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宁合剂(成人组)1氯苯那敏针5-10m2、654-2针5-10mg3、鱼心草或板蓝根针6-10ml4利巴韦林针0.3g5柴胡针6ml6维生素b1针200mg或维生素b6针200mg7需相应抗生素: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1-2g 或克林霉素0.15-0.3g 或阿奇霉素0.5-0.75g 或红霉素0.25-0.5g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扑尔敏2mg 利巴韦林0.1、板蓝根2-4ml 复发氨基比林1-2ml 柴胡针1-2ml 小儿退热散半包-1包感染性发热者加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我1-2g 阿奇霉素或红霉素0.125-0.25g 林可霉素0.6高热超高热时加用:地塞米松2-3mg/次便秘方法一:取温开水300ml+蜂蜜100ml直肠滴入(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方法二:取温开水500ml+开塞露20ml x5支(适用于急性便秘)注意:治疗便秘时,直肠滴入药液的速度不宜过快,宜掌握在150滴/分左右,如直肠滴入药液速度过快,药液容量迅速排除,达不到通便之目的。
中药直肠注入在儿科的应用
中药直肠注入在儿科的应用山西省中医院030012 宋明锁小儿中药保留灌肠是通过肠道给药治疗儿科某些常见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传统导法的发展和延伸。
肛肠给药最显著的特点是相应药物主要是在直肠吸收,通过直肠的动脉、静脉和淋巴丛进入血液循环。
吸收快,取效快,有资料表明,其吸收速度与静脉给药无明显区别,由于药物不经过胃和小肠,可避免消化液的酸碱度和酶对药物的影响及破坏,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给药提高了一倍;同时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及口服苦寒中药伤脾败胃之弊端。
近年来,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准绳,积极展开了小儿中药保留灌肠对感冒、咽痹(咽炎)、鼻炎、乳蛾(扁桃体炎)、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积滞、口疮、鹅口疮、小儿便秘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实践,获得了显著疗效。
现对上述经验作一简要总结,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适应病证及治疗方法1.1感冒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因以六淫之首风邪侵袭为主,常夹寒、热、暑、湿之邪,或内生湿热毒邪、或食积化热上攻。
病变部位在肺,可累及肝脾。
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
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
尤其是伴有高热、或夹滞者,运用直肠给药可以迅速通腑退热,疗效尤佳。
本病发病初期多在卫分,进而可入里化热进入气分,在卫分阶段虽有凉、热之别,但热证明显多于寒证,这是由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决定的,与小儿体质化热也有一定关系,一但化热入里,须按热证论治。
温病大家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寒疫论》中早有明示,认为“不论四时,或有是证,其未化热而恶寒之时,则用辛温解肌;既化热之后,如风温证者,则用辛凉清热,无二理也。
”故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郁而化热者为多见。
主症: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微恶风,汗出,咽痛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充血,偶有咳嗽,口中气温,大便干。
舌质红苔厚或黄厚,脉浮数。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及护理方法进展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及护理方法进展【摘要】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优势为给药速度缓慢并且均匀,对于病人肠壁所产生的刺激比较小,不容易产生肛门坠胀感,药液保留时间相对比较长,能够促进肠黏膜吸收,加快药物的吸收率,存在无痛苦、治疗效果好、起效速度快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方式依照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利用经络与药物双重作用发挥治疗目的的一类中医内病外治方法,本文总结重要直肠滴入治疗和护理方法,使其能够良好的开展学术改进以及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研究进展直肠滴入属于一类中医内病外治方式,依照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演变出的一类新型临床给药方式,是现在除去口服与注射之外的常见给药途径。
我们国家中医文化历史悠久,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药蕴藏丰富,早在2500年前伤寒杂病论中就出现直肠给药历史,其中采取猪胆汁以及蜜煎导灌谷盗治疗津液不足引发的肠燥便秘,为人类直肠给药开创了历史先河,所以我们国家属于世界上医学史中最早开展直肠给药的国家[1]。
1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概念直肠滴入治疗方式依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选取理想的中药或是西药,通过专用器械给予病人直肠滴入治疗,利用经络与药物双抽作用发挥治疗作用的中医内病外治方式,比较常见的直肠给药方式有肛肠溶栓、直肠滴入以及直肠注入。
直肠滴入也被称之为直肠输液,指的是将药液或是药物放置到输液瓶中,将输液管中的过滤器剪掉,连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利用直肠滴入给药发挥疾病治疗的作用。
直肠注入也就是肛肠灌注,指的是通过一次性注射器依照病人使用药物剂量,选取一次性注射器,将针头部分去除,抽取直肠给药所需药物,连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利用直肠注入所需药物,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
2 直肠滴入治疗方式的理论依据根据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显示,直肠吸收药物之后,利用静脉上输于肺部,利用肺部宣发作用输布到人体全身,发挥治疗作用。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直肠粘膜血液循环相对较旺盛,吸收能力非常强,药物通过直肠吸收之后,一般分为三个途径,利用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到病人肝脏,代谢之后循环到病人全身;利用直肠静脉以及肝管静脉,穿过肝脏直达人体血液大循环,不但能够避免药物在病人肝脏中出现变化,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胃与小肠对药物所产生的影响;利用直肠淋巴系统吸收之后,通过胸导管以及乳糜池进入到病人的血液循环中。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课件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
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应留意患 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 、呼吸急促等症状,及时处理 。
控制滴入速度和量
在滴入药物时,应控制好滴入 速度和量,避免过量或过快导 致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时, 应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 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或更改用药方式。
04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内分泌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中药 直肠滴入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 调节内分泌水平。
05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疗效评估方法
1 症状改善程度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来评估疗效,如 疼痛减轻、食欲增加等。
2 实验室指标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来评估疗效,如 疼痛减呼吸道感染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如发热 、咳嗽、流涕等,缩短病程。
支气管肺炎
通过直肠滴入中药,可辅助西药治疗,减轻 咳嗽、气喘等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腹泻病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可缓解腹泻症状,减少并发症。
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01
02
03
慢性盆腔炎
来,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药物剂型优化
未来中药直肠滴入制剂的剂型将更 加多样化,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和患者的用药体验。
临床应用拓展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在临床应用范围 将进一步扩大,不仅限于消化系统 疾病,还将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研究方向
药效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中药直肠滴入制 剂的药效机制,以提高药 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01
02
03
04
清热解毒药
如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 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摘要】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患者带来身心不适。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护理中,严格遵守医嘱是关键,包括注意卫生防护和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复查疗效可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的。
在护理体会中,应总结经验并展望治疗效果。
建议患者树立信心,遵医嘱配合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以期早日康复。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慢性盆腔炎、护理体会、医嘱、卫生防护、心情舒畅、复查疗效、饮食调理、护理体会总结、治疗效果展望、建议、注意事项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可能会出现下腹部不适、持续性腰骶部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这种疾病一旦发作,容易反复,给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中药直肠滴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药直肠滴入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消炎、杀菌、调理气血等作用,对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疗效。
中药疗法相对温和,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在治疗慢性盆腔炎过程中,护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严格遵守医嘱、注意卫生防护、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复查疗效、注意饮食调理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1.2 治疗方法简述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致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盆腔不适、腰骶部胀痛、白带异常等。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药物直接渗透到患部,可以有效清除病灶,减轻症状。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通过中药成分的渗透和作用,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中药药性温和,对于患者的身体没有太大的刺激,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中药对于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直肠滴入疗法常用配方及要点
直肠滴入疗法一常用配方及要点一常用西药协定处方上感佳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病毒灵片0.1gX6片维生素C片0.1 gX6片潘生丁片25mgX3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3片)腹泻停(止泻停)思密达3gx3袋维生素B1片10mgX6片强的松片5mgX3片654-2片5mgX3片毗哌酸片0.25gx3片软酸蛋白片0.3gX12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请注意:炎热天气季丹,维生素C 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3g 代替。
特告!止喘散1号(止咳散1号或止嗽散1号)速效伤风胶麥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浙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初期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止喘散2号(止咳散2号或止嗽散2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川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较久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二常用中药处方及中药药袋的制备肺炎宁散1号麻黄3杏仁6生仃肯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娄15黄苓6海浮石12和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浙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 初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肺炎宁散2号麻黄3杏仁6生仃膏12甘草6款冬花6 •桑白皮6全瓜篓15黄苓6海浮仃12茅荡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川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淸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 恢复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inl-400in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1111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中药直肠给药实用教程原创
中药直肠给药实用教程原创本人长期使用中药直肠给药,经实践验证,直肠给药完全可以治疗小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患,且安全有效;大家在学习我的处方之前,首先要对小儿的生理,病理有一些了解;因为小儿病理上易寒易热,易实易虚,变化多端,发病容易,转变迅速;小儿生理上为纯阳之体,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或因六淫化火,热自内生,痰因热动;小儿之病,惟热居多;所以,小儿感冒,咳嗽或者腹泻,易于寒随热化;我们在使用中药时治疗疾病时,以辨证准确为第一要义;然小儿科为哑科,其言语不通,又少有吐痰,无法把脉等,很难辨别病症的寒热虚实,临床上可供鉴别点也不明显;多年来我主要通过观察咽部,上颚来确定寒热之偏;咽,上颚淡红或不红多为寒症和虚症;咽,上颚红多为风热;咽,上颚深红多为实热;对于咽喉,上颚红肿者,即使有舌苔薄白等明显的寒相,也多为外寒内热或寒随热化;比如在临床上,小儿咳嗽,上午还是风寒,下午已是风热,或者湿热,甚者实热;所以,我在使用直肠滴入疗法时都会在第一次已经在小青龙的基础上就加上石膏,鱼腥草,黄芩等清热解毒的药;是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来;对于一些慢性病,少见病例,我们可以单独讨论;我只把最常见病型,最常用的处方分享给大家;感冒:1:风寒感冒: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处方: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板蓝根,婴儿平或小儿葫芦散;2: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处方1用于表热重者:银翘散或银翘散合白虎汤,柴胡,板蓝根或鱼腥草,婴儿平或小儿葫芦散;处方2用于流感或里热重者:银翘散合白虎汤,柴胡,青蒿,赤芍,鸡内金或小儿葫芦散或婴儿平感冒注:我开展直肠滴入疗法时,最常见的就是风热或者实热感冒,而且小儿感冒容易夹痰夹滞夹惊,所以加上小儿葫芦散;胃肠感冒者可用小柴胡汤代替银翘散,如果上感咳嗽,可用桑菊饮代替银翘散;如高热不退或者反复发热,可加紫雪散;加上口服,中药外贴疗法,效果更好;咳嗽:1:风寒咳嗽: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咳嗽频作,痰稀色白,鼻流清涕,舌淡红白,苔薄白,脉浮紧;处方:止嗽散小青龙汤,鱼腥草,苏子,白芥子,莱菔子;2 :风热咳嗽:为小儿咳嗽最常见症候,证见咳嗽,咳痰黄稠,或间发风热,头痛咽痛,汗出口干,舌苔淡黄,脉浮数;桑菊饮麻杏石甘汤,鱼腥草,地龙,小儿葫芦散或猴枣散加婴儿平;咳嗽注:小青龙加石膏汤是本人最喜欢用的验方之一,无论寒热,咳嗽,哮喘皆可用之,效果良好;中医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风热咳嗽,在江浙地区可用桑菊饮,但是在北方,桑菊饮效果不理想,我一般直接用麻杏石甘汤或者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咳嗽发热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如喘息明显,可加丹参;如外寒内热者,可用定喘汤,或者小青龙加定喘汤,或者麻杏石甘汤加定喘汤,效果更明显;不管咳嗽还是哮喘或者肺炎,都应该综合治疗,建议大家加上外贴,口服和雾化疗法;疗效和经济双丰收;哮喘:1:寒哮:多见于哮喘或者喘息性支气管炎初期,气促哮鸣,痰涎清稀,色白有沫,面色暗,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或寒热无汗,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处方: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鱼腥草,地龙,丹参,苏子,白芥子,莱菔子;2:热哮:多见合并细菌感染的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腺病毒肺炎等;胸高息涌,哮鸣作声,痰稠色黄,咳痰不利,胸中烦热,面赤便秘,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处方:麻杏石甘汤,黄芩,鱼腥草,地龙,丹参,小儿葫芦散或猴枣散;哮喘注:哮喘在西医临床上主要是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支为主;如是哮喘,还需治疗预防相结合;避免过敏因素的刺激,冷空气刺激等,还需要口服顺尔宁等预防过敏性哮喘的药物;哮喘发作时最好配合雾化,中药外贴等疗法,效果更好;肺炎喘嗽:1:普通型肺炎邪在卫分:患儿变现为高热,有汗或者无汗一般早期少汗,邪达气分时则多汗,口渴,呼吸急促,咳嗽有痰,轻度喘憋鼻扇,面赤口渴,咽红,舌尖红,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处方: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鱼腥草,黄芩,青黛,地龙或加丹参,小儿葫芦散或猴枣散;2:重型肺炎热入营血:高热持续,咳嗽喘憋,烦躁不安,痰声噜噜,精神萎靡,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玄数或滑数;处方: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鱼腥草,黄芩,青黛,地龙,丹参,赤芍或生地,小儿葫芦散;3:肺炎恢复期气阴两虚:或有低热,咳嗽喘憋,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舌质嫩红,舌苔少而欠津;处方:泻白散或沙参麦冬汤,青蒿,青黛,地龙,小儿葫芦散;肺炎注:肺炎中的中毒性脑病和呼吸衰竭这里就不论述,直接去省级医院治疗较好;如肺炎高热不退或者反复高热可加柴胡和紫雪散;或者口服牛黄清心丸;肺炎更需要综合治疗,建议加上口服,雾化,中药外贴,疗效和经济双丰收;腹泻:1:寒湿泻:冬季,初春多见,大便稀薄如冰,淡黄不臭,腹胀肠鸣,口淡不渴,唇舌色淡,不思乳食或食入即吐,小便短少,面黄腹痛,神疲倦怠,舌苔白厚腻,指纹淡,脉濡;处方:藿香正气散,苍术,车前子,赤石脂或蒙脱石,鸡内金; 2:湿热泻:夏秋季多见,适用于急性水样便泻,小儿最为多见;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淡,脉濡;处方:葛根芩连汤,苍术,茯苓,车前子,赤石脂或蒙脱石3:脾虚泻:适用于生后既泻或病后伴发腹泻;病程迁延,时轻时重,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处方:参苓白术散,苍术,赤石脂或蒙脱石,石榴皮或乌梅,鸡内金;4:脾肾阳虚泻:小儿腹泻中较少见;腹泻日久,久治不愈,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丁香,赤石脂或蒙脱石,石榴皮,乌梅,鸡内金;5:伤食泻:多见于暴饮暴食的较大儿童;大便酸臭,或如腹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脉滑有力;处方:保和丸,木香,白芍,元胡;腹泻注:腹泻主要见于夏秋季,以湿热泻居多;如遇半月,一月以上慢性腹泻多为慢性腹泻脾虚泻或者脾肾阳虚泻还需要长期口服益生菌,维生素,锌剂等;腹泻严重脱水者,必须补液;腹泻大家也可以加上中医外治法,疗效经济双丰收;上述几个方子可以涵盖我们诊所所见大部分小儿病症,简单实用;以后大家如有问题,可以单独讨论;文笔粗陋,写作仓促,如有不足,还请海涵;谢谢大家。
红藤为君经直肠滴注治疗盆腔炎(一)
红藤为君经直肠滴注治疗盆腔炎(一)关键词]红藤;盆腔炎;直肠滴注红藤,又名血木通、大血藤,其味苦,性平,无毒,入肝、胃、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止痛之功,为临床治疗肠痈少腹痛之要药也。
余于临证以红藤为君,经直肠滴注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兹述之。
急、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妇科炎症,主要是指盆腔中子宫、输卵管、卵巢等一系列器官、组织的炎症。
中医原无此名,然根据症状应历属于中医学之“少腹痛”、“带下”、“症瘕”等病范畴。
尤以各种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而迁延为慢性盆腔炎者,其病情较顽固,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
笔者在临证时,根据盆腔炎其成因乃为热毒、湿浊、气滞血瘀,故采取清热化湿、理气祛瘀之法直肠药物滴注,药以红藤、鸡血藤为君。
1临床资料本组共4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急性盆腔炎4例,有急性盆腔炎病史9例,无急性盆腔炎32例。
年龄20~30岁25例,31~40岁17例,40岁以上3例。
经产妇24例,有流产史11例。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
2方法直肠药物滴注疗法(通治法)]直肠药物滴注疗法是将药物通过直肠以滴入的方式,透过直肠黏膜直接吸收,以使药物充分发挥而达到最佳效值。
盆腔炎不外乎热毒、湿浊、气滞血瘀为患,故治疗以清热利湿、理气化瘀。
无论急、慢性盆腔炎其演化过程,可以热-湿-瘀三点理清其脉络,清-渗-化亦即为治疗的主要思路,对此,笔者采取通治法——直肠药物滴注疗法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中药滴入通治方:红藤30g、鸡血藤30g、金银花30g、败酱草30g、丹参30g、虎杖20g、红花15g、桃仁15g、丹皮20g、当归15g、生薏米仁50g、生鳖甲15g、生牡蛎30g、元胡20g。
将上药浓煎取汁500~600ml,分3次直肠滴入。
操作方法:①将中药滴入方采用东华原产中药煎药包装机煎取成袋装汤剂,每剂煎取3袋,每袋200ml。
②将上药加热,药温36~40℃为宜。
新型给药方式中药直肠滴入技术简介
新型给药方式中药直肠滴入技术简介肥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王燕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直肠滴入是我院的儿科特色疗法,自2009年开展直肠滴入治疗方法以来治疗患儿上百例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下面简单介绍如下:直肠滴入的理论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祖国医学认为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 直肠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疗效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困难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患儿。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粘膜是类脂膜,药物在直肠的吸收也是通过类脂膜与微孔途径吸收,药物从直肠的消失符合一级速度式,故直肠的吸收属被动扩散。
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肺脏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三条途径均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也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避过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因而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直肠滴入的方法将直肠滴入的药液装入一次性灌肠器,适当的加温,温度宜在35——40℃之间(注意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排气后,前端涂上润滑剂,(液体石蜡或者食物油都可以)。
然后,插入患者肛门就可以滴入了。
直肠滴入导管插入深度:成年人:10――20CM;儿童:5――10CM。
滴入夜温度为35-40*C。
体位:成年人一般取左侧卧位,小儿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直肠滴入适应症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小儿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慢性盆腔炎,泌尿系感染,便秘,炎性痔疮等常见并多发病。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摘要】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从操作流程、护士的角色和责任、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护理效果评估以及护理后的宣教工作等方面探讨了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过程。
通过对护理意义、挑战和改进建议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护士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技术和对患者的关爱,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慢性盆腔炎、护理、效果评估、宣教工作、护理意义、挑战、改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不规则的月经、性交疼痛等症状。
中药直肠滴入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溶液直接滴入直肠,可以有效改善盆腔炎患者的症状。
目前,中药直肠滴入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承担起相关的责任。
护士还需要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及时解决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在护理结束后,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宣教工作,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和护理方法。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为此,有必要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建议,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护理工作的实践与总结,进一步探讨中药直肠滴入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护理中的操作流程、护士的角色和责任、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护理中的效果评估以及护理后的宣教工作,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意义,挑战和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中药直肠注入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苦寒解 三焦之 热毒 , 为君药 。蝉 衣 、 薄荷助银 翘疏风散 热 , 清头 目, 通鼻 窍 , 咽喉 ; 利 玄参清 热凉血 , 阴降火 , 滋 为治疗
咽喉红肿疼痛 之要 药 , 能 防邪热 伤 阴 , 且 配丹 皮既 清热 凉
根据d J 年龄 、 ,L 用药量 , 用2 L 0m 注射器 , 选 0m 或5 L 去 掉针头 , 抽取 药液 , 温度 以 3  ̄ 5C为宜 , 接人 直肠 滴人 导 管 ,
脓性分泌物 , 呆 , 纳 脘腹 胀满 , 大便 干 结 , 日未 行 。舌 质 两 红 、 黄厚 , 苔 脉数 。证 属上 呼吸道感染 之温热 病邪在气 分 ,
苦寒 中药 伤脾败 胃之弊 ; 四是 安全 , 简便 , 无创 伤 , 操作 , 易
易推广 。
( 收稿 日期 :0 1— 8— 4 21 0 0 )
原 0 0 1 ) 302 。
例 1 李某 , , ,0 1年 4月 2日初诊 。 : 男 3岁 2 1
鼻塞 流涕伴 发热 2日。两 日前患J# ̄着凉后出现鼻 Lb
-
4 0・
山 西 中 医
2 1 年 9月第 2 01 7卷第 9期
S N I FT M Sp 0 1V 12 o9 HA X O C e.2 1 o.7N . J
本文编辑 : 艳萍 李
病机为肺 胃蕴热 , 热灼胸膈 。药用 : 生石 膏 、 冬瓜仁 各1 , 5g 黄芩 、 连翘 、 栀子 、 玄参 、 僵蚕 、 丹皮 、 莱菔子各 1 , 0g 蝉衣 、 枳
前 炎 汤保 留灌肠 治 疗慢 性 前 列腺 炎 9 8例
李培 祥
摘要 : 目的 : 讨慢性前列腺 炎的外治方法。方法 : 16例慢性 前列腺 炎患者 随机 分 为两组 , 探 将 9 治疗组 9 8例 用前 炎汤保
直肠滴入疗法治疗发热---精品资料
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疗法计划书目录1、应用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的背景2、应用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的益处3、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的疗效4、实施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疗法目的5、实施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疗法方法及步骤6、药物组成及功效、适应症、禁忌症及其注意要点7、发生不良事件的处理流程及规则8、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1、应用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的背景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
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尤其适合于口服给药困难和静脉给药困难的患者、患儿。
高热病人在就诊过程中较多及常见,多以物理降温(冰块、擦浴等)及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片、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降温,治疗途径多以口服及肌注为主,多数高热病人伴有消化性疾病及不能口服药物或肌注降温不佳者,中药在治疗高热时具有特有优势,但口服中药在多数患者存在服药困难,而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提供了一种新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 中药在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及治疗,能快速发挥作用治疗高热,也突出了中医辩证论证的特点。
2、应用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的益处中药直肠滴入给药治疗高热,减少肝肠循环,药物吸收好,退热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价廉效优、无痛苦、无毒副作用。
3、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的疗效通过对2010年-2014年107例患者应用中药直肠给药治疗高热,运用通腑泄热,醒脑开窍中医的治法,应用清热解毒、泻火凉血通便的药物应用于急症高热不退及神昏不清的患者,用中药退热1号方加减,中药1号方组成:石膏、知母、大黄、厚朴、枳实、冰片、蒲公英、水牛角、生地黄、丹皮、二花等药物加减,通过煎药浓缩,直肠滴入保留灌肠,临床观察发现,其退热开窍效果突出,用药简单、操作方便。
中药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
溃疡性 结 肠 炎 (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 UC) 病 因 尚未 完 全 阐明 , 是 侵及 结肠 黏 膜 的慢性 非 特 异 性 炎 性 疾 病 , 常 始 自左半 结肠 , 可 向结 肠近 端乃 至全 结肠 以连 续方 式逐 渐进 展 。临床 表现 为黏 液血 便 、 腹泻 、 腹痛 、 腹胀、 恶心 、 呕吐 等 。我 科近 年来 采用 中药 直 肠滴 入 治疗 溃 疡 性结 肠炎 , 取得 满 意疗 效 , 现 将 护理体 会报 道如 下 。
轻 体力 工作 , 重者 宜 多卧床 休息 , 保证 睡 眠 , 以维 持较 好 的体力 及精 神 。 出院后应 适 当锻炼 、 增强 体质 。 自觉症
状轻时, 应 适 当活动 , 如散 步 、 打太极 拳等 , 以增 强体 质 , 提 高抗 病能 力 。帮助 和 指 导 患者 掌 握 本 病有 关基 本 医 学 知识 , 尤 其应 注意 饮食 、 保 暖及心 理调 节 , 以减少 或避 免 本病 复发 。
康 复有着 密切 关 系 。患者宜 少渣 、 易 消化 、 低脂肪、 高 蛋 白饮 食 , 戒 除烟酒 嗜好 , 禁 用或 慎 用 辛 辣 、 生冷油腻、 硬
固食 物 , 注 意避免暴 饮 暴食 , 饮食 、 生 活要有 规律 。 3 .操 作 中护理 。为 患者提 供 整 洁 、 安静 、 舒 适 的环 境 。灌肠 时 用屏 风遮 挡 , 关好 门窗 。灌 肠前 嘱患 者排 净 大便 , 约 l O mi n后再 行灌肠 , 这 样有 利 于药物 与病 变 部 位 充分接 触 , 达到 治疗 效果 。 灌肠 时 动作要 轻 柔 , 特 别 是 有 痔疮 的患 者 , 插 管 时 嘱 患者做 深 呼吸 , 减轻 腹压 , 使肛 门括 约肌 松弛 , 从而顺 利 插入所 需 深度 。 灌肠 时 应仔 细 观察 患 者 情 况 , 如 患 者 出现 面 色 苍 白、 心 慌等 , 应立 即停 止灌 肠 , 密切观 察病 情变化 。灌 肠 后 也要 观察 患者 反应 , 如果 患者 有腹 痛 、 腹 胀等 不适 , 应 及 时处 理 , 以保证 灌肠 效果 。 4 .出 院指 导 。患者 病情 较轻 者 应鼓 励 其 从事 一 般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盆腔炎的护理分析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盆腔炎的护理分析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民族中医院妇产科5226499【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盆腔炎的效果,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10-2022.10期间我院就诊的104例盆腔炎患者,分组依据:双盲法;组别实验组(n=52)、对照组(n=52),分别实施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组间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并配合科学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盆腔炎;护理;生活质量多种妇科疾病当中,盆腔炎是常见疾病之一,生殖道周边组织产生炎症是这一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且主要表现症状为盆腔腹膜炎、卵巢囊肿以及子宫内膜炎等[1]。
如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腹部疼痛以及坠胀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是现阶段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提升治愈率有促进作用。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才能够强化治疗效果,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104例2021.10-2022.10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对相关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104例2021.10-2022.10期间我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以双盲法进行组别均分,实验组(n=52,针对性护理)、对照组(n=52,常规护理)。
实验组平均年龄(38.43±2.16)岁;平均病程(1.33±0.23)年。
对照组平均年龄(38.52±2.21)岁;平均病程(1.34±0.26)年。
组间基线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 由此可见,直肠滴入给药有利于药物治疗的 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直肠 滴入给药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 疗,
直肠滴入疗法适应症
❖ 1 昏迷病人 ❖ 2 呕吐病人 ❖ 3 禁食病人 ❖ 4 便秘病 人 ❖ 5 儿科疾病:如小儿上感、小儿肺炎、小儿肠炎、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 6 盆腔疾病:泌尿系感染、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
❖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 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 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
❖ 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 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 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 环,既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 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 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 循环至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 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直肠的生理功能
❖ 一是吸收功能,直肠能吸收水分和一些药物,所以一些肠道 疾病和其他器官的疾病可以通过直肠给药来治疗。
❖ 二是分泌功能,直肠黏膜内有杯状细胞,能分泌碱性液体来 保护直肠黏膜,润滑大便以助排便。但在痔疮等慢性炎症刺 激下,黏液分泌过多可从肛门渗出而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 门疹痒。
吸收2/3,一般情况下,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 可以不用重复给药。 ❖ 6 药物要过滤,防止堵塞导尿管
谢谢
❖ 三是排粪功能,当直肠内粪便量蓄积到150毫升以上时,刺 激直肠下段肠壁内的压力感受器,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开启 肛门,同时增加腹压和肠内压力,将粪便排出体外。
直肠滴入疗法 定义
❖ 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据传 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 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 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直肠滴入与临床应用
直肠的解剖
❖ 上端相当于第三骶椎平面,上接乙状结肠下至齿线处与肛管相连,长 12~15。下端扩大的部分为直肠壶腹,具有储存粪便的生理功能。直肠 与骶前关系密切,与骶骨有相同的曲度。直肠在额面有向左、右方向凸 出的弯曲直肠上l/3前面和两侧面有腹膜覆盖位于腹膜之间,中1/3前 面有腹膜,向前反折成直肠膀胱陷窝或直肠子宫陷窝。直肠下l/3全部 位于腹膜外。直肠为腹腔内外各半的肠道。直肠无肠系膜,但在其上端 背侧面,腹膜常包绕直肠上血管和蜂窝组织,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直 肠系膜。两侧有侧韧带将直肠固定于骨盆侧壁。直肠壶腹部牯膜有上、 中、下3个皱襞,内含环肌纤维,称直肠瓣。中瓣常对应于腹膜反折平 面。但直肠瓣的数目往往有变异,多者有4~5个。直肠膨胀时直肠瓣消 失,直肠瓣有阻止粪便排出的作用。
直肠滴入注意事项
❖ 1.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咐患者先行排便。 2. 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 里轻轻插入即可。
❖ 3 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 者均可出现便意
❖ 4 药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针1,可以减缓肠道蠕动。 ❖ 5 根据资料报道,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
直肠滴入注意
❖ (挤压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 挤入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 便意感,小儿还可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然后 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流,在拔出 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 者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 以了。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
❖ 成人: 100300次 儿童: 6个月1岁10次
❖ 1岁 -2岁15次 ❖ 2岁3岁 20次
3岁 -4岁25次 ❖ 4岁5岁30次 ❖ 5岁15岁35次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
❖ 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 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 成人一般插入1020厘米
❖ 儿童一般插入510厘米
阑尾炎、前列腺炎、结肠炎等 Nhomakorabea直肠滴入禁忌症
❖ 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 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 等
直肠滴入的操作方法
❖ 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接上输液管, 拔去头皮针,接上一次性导尿管(管),通过直肠 滴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将药物加入输液 瓶用热水适当加温(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 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 剂,插入患者肛门,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 进入直肠内,待药液滴过莫菲氏管后,操作者用右 手将莫菲氏管上端折叠并挤压莫菲氏管,将药液全 部挤入直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