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生鲜供应链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大润发超市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大润发超市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174中国航班探索与发现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CHINA FLIGHTS大润发超市的供应链管理研究*董作文 王琳|青岛工学院摘要: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市场日趋形成,顾客的需求不断增加,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主体,供应链管理又是影响零售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采取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润发超市自1997年成立以来,到2018年成功开设408家综合性大型超市,离不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但是也难免会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比如:在供应商关系管理中,对供应商的选择和战略合作难度大,应将目光放长远,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在采购管理中,对冷链产品的新鲜程度很难保证,建议将包销采购内地化,缩短运输时间;在库存管理中,对重复设库等问题,建议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提高库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库存成本;在物流管理中,对于物流配送效率低,建议选择以供应商为主的配送模式等方法。

关键词:零售业;供应链管理;大润发超市1 引言大润发自1996年成立以来,从早期的仓储型超市,经改变为量贩型超市,到迅速发展为连锁型超市,每一次企业模式的变革与发展,都使大润发明白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因此大润发需要对该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继续建设和完善,保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基于此背景对大润发的供应链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进行探讨[1]。

2 大润发超市的供应链管理现状2.1 大润发超市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现状大润发建立了供应商B2B 系统和基于WEB 的信息互动平台。

B2B 系统负责管理供应商及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水平。

信息互动平台和大润发超市的POS 系统相连,供应商可实时监控商品库存,清晰的了解到各种商品的销售状况,退换货明细以及库存剩余量,能够与大润发超市达成密切的协同合作,将供应链真正做到高效运营的无缝隙管理。

2.2 大润发超市采购管理的现状大润发超市在采购部门倾注了大量人力,但大润发超市仅采购瓜子就是一个团队,他们知道全国各地瓜子的特点、生产成本、竞争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即便选择的是二三线品牌,但仍能保证商品的品质。

潍坊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潍坊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潍坊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张述敬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2018年第25期摘要:文章主要结合潍坊地区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现状,分析生鲜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潍坊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对策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果蔬、肉类、水产品等,习惯称其为“生鲜三品”,鲜活程度是衡量生鲜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指标。

但是,生鲜农产品存在着流通腐损率高、冷链物流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因此,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 潍坊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1.1 潍坊地区生鲜农产品发展现状潍坊是农产品大市,是全国知名的农副产品集中产区和加工区,农产品产量大,种类多。

潍坊市的蔬菜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居山东省第一,还有享誉全国的蔬菜批发集散中心。

2016年,潍坊蔬菜产量1 256万t,占山东省蔬菜产量的12.16%,占全国蔬菜产量的1.6%,生鲜农产品的产量稳定增长(见图1)。

2017年潍坊蔬菜产量1 274.6万t,比2016年增长1.5%;水果产量82.9 万t,增长2.7%;肉类总产量138.8 万t,增长4.7%;水产品总产量57.1 万t,减少6.3%(见表1)。

1.2 潍坊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近年来,潍坊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较快,在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农产品品牌、国际冷链物流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特别是中国食品谷中凯冷链物流园和潍坊中百生鲜配送中心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潍坊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的发展。

1.2.1 完善冷链物流制度,制定农产品相关标准潍坊市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先后出台了《潍坊市现代物流基地建设计划(2015—2017)》、《潍坊市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2020)》、潍坊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制定了480多项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整理了62项有关蔬菜、禽肉的国家标准,24项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的标准规范,在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广使用[1]。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摘要:农产品不仅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短的保鲜期,导致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容易腐烂,造成损失。

冷链物流的发展可以大大降低农产品的损耗率。

因此发展冷链物流,减少农产品损失、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意义、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一、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意义冷链物流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链物流的本质是通过制冷技术使农产品保持新鲜,并安全地将农产品交付给消费者。

与传统物流相比,冷链物流的特点是技术先进、投资高、操作复杂,需要多个环节的协调和先进的信息技术。

冷链关乎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生活。

国家已将新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作为重要的支持领域。

首先,冷链物流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耕地植物布局的合理化,农产品的物流过程开始呈现淡季、长距离、大规模等特征。

因此需要更为完善配套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其次,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向多元化和丰富化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当媒体曝光食品行业的质量问题时,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信心下降,从而引起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此外,农产品的冷物流可以减少流通损失并增加农民的收入。

冷链物流的不完善导致新鲜农产品,尤其是水果和蔬菜采收后损失率很高。

另一方面,可以将新鲜产品存储在冷藏室中,以保持低温和冷藏状态,延长保质期并进行流通处理,以减少损失,增加价值和收入。

最后,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可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生鲜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有滞后的冷链物流、绿色贸易壁垒和质量监控等。

发展冷链物流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出口障碍,打破贸易壁垒,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发展农业冷链物流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研究作者:赵秀荣宋冬梅胡永锋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8年第16期摘要:生鲜农产品本身易腐烂变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都希望通过网络能购买所需要的新鲜的生鲜农产品。

本文首先从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特点入手,简要剖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现状和模式,进而就如何优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措施,以期能进一步推动生鲜农产品的网上销售。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模式在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传统的流通渠道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高品质和高时效的需求。

为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各大电商纷纷开拓线上生鲜农产品的订购销售业务,但目前生鲜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业务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迫切希望构建科学高效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确保所购的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所以,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特点(一)生鲜农产品自身具有易腐性人们对生鲜农产品最大的要求就是“新鲜”,生鲜农产品离开其原产地以后时间越长,其新鲜度就越差,非常易腐坏、变质及污染,这一特性就影响了人们在网上采购生鲜农产品的热情。

(二)生鲜农产品配送具有时效性生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与配送的时间成反比,配送时间越长,新鲜度就越低。

生鲜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受运输条件、配送时间、配送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就要求生鲜农产品的配送应注重时效性。

(三)生鲜农产品需求具有个性化当今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具有个性化,有的消费者希望一次配送多种不同产品,有的消费者希望一次订购却配送到不同的地点。

这就要求生鲜农产品的配送尽可能满足地消费者的需求。

(四)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具有多样化目前,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主要有企业自配模式、共同配送模式、第三方合作配送模式和便利店集中配送模式等等。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优化设计——以成都山姆会员店为例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优化设计——以成都山姆会员店为例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2023.09须穿过仓库,净宽、净高均要>4m,且两边不能有障碍物,要与人员疏散通道分开设置。

4.消防设施器材。

物流仓库的内外,都需要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消防栓是基本灭火设施。

室外消防栓的具体数量标准,参照保护半径≤120m 的标准进行配置;消防栓的水流速度,根据低压给水管道的直径来设置,100mm 直径的出水量需要>15L /s ,150mm 直径的出水量需要>30L /s 的水平,且在冬季要重视对消防栓的保温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消防栓对仓库整体无死角开展消防救援,且保证消防栓的使用效果。

此外,还需要设置仓库排烟设施,增加排烟口数量和面积,如果仓库具备排烟条件,可以采用自然排烟设施,如果不具备,则需要增加机械排烟设施。

5.安全出口。

物流仓库要根据整体规模,合理布局安全出口,保证安全出口的均匀性。

在具体设计时,要坚持将疏散距离<60m 作为原则,消防通道的宽度需要>1.4m,且要用鲜艳的颜色或者标识进行标注,并配备应急指示灯,提高空间的能见度,加快疏散速度,保证疏散效果。

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物流仓库的消防安全也需要引入自动化系统来提高应对效果,从自动化火灾报警和喷水灭火系统两个方面来形成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同时设置手动、自动两种触发方式,借助专业的火灾探测器对火灾进行预警。

在火灾报警系统启动之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同时启动,及时针对火源进行抢救,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三、结束语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种规模的物流仓库大量涌现,各种消防问题也接踵而至,一些大型的物流仓库安全事故敲响了消防安全的警钟。

因此,要对物流仓库的消防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其火灾的危险性,从消防责任主体制度及工作落实监督方面着手,重点对消防布局和配置进行探究,提高物流仓库的消防安全能力,扎实、稳进地推动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

2018年梅西百货供应链分析报告

2018年梅西百货供应链分析报告

2018年梅西百货供应链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成本削减、房地产战略效果显现 (5)1、美国零售业发展历程 (5)(1)美国零售行业经历了六个阶段 (5)(2)美国百货行业已经处于衰退阶段 (6)2、梅西百货速读 (6)3、梅西盈利能力略高于行业水平 (7)4、2017财年利润大幅增长,继续关闭门店 (8)(1)线下百货市场饱和 (8)(2)增加房地产收入 (9)(3)削减成本 (10)(4)电商崛起,实体店竞争力减退 (10)二、梅西全渠道转型之路 (11)1、打通线上线下库存 (11)2、消费者在线库存实时查询 (12)3、打通中台 (13)4、巧用门店 (13)5、重建会员管理体系 (14)6、梅西全渠道转型,成效有待评估 (15)7、未来增长亮点:化妆品和折扣店 (16)三、从供应链看梅西全渠道战略 (17)1、梅西百货的供应链计划 (17)2、链数字化,提升库存效率 (17)3、供应商多元化,开拓广阔市场 (18)4、发力自有品牌和独占商品 (19)5、供应商制度化管理 (19)6、组织结构集中化,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 (20)7、货品供应本地化,满足差异化需求 (21)8、多部门协作,采购计划执行一体化 (22)四、自有品牌增强供应链护城河 (22)1、百货业自有品牌领导者 (22)2、梅西自有品牌列表 (23)3、发力自有品牌和独占商品 (23)4、精简、时尚、唯一,打造新增长极 (24)5、忠诚客户的复购为根本,为精简、时尚奠定基础 (25)6、借助唯一性提高忠诚度 (26)(1)梅西百货的品牌忠诚度存在提升空间 (26)(2)借力自有/独占品牌,提升忠诚度 (26)7、折扣店Backstage为时尚服饰提供退出渠道 (27)(1)借助Backstage降低时尚服饰运营风险 (27)(2)通过折扣店Backstage实现引流 (27)五、部分财务数据 (27)1、梅西主要财务数据好于主要竞争对手 (27)2、梅西财务表现不及国内主要百货 (28)国内新零售的热度持续近两年,阿里、腾讯两大巨头对物理站点的布局已基本完成,而前端全渠道的融合模型在细分领域正在搭建,以生鲜、咖啡、餐饮等为例,诞生了挑战传统巨头的新型业态;乱花渐欲迷人眼,前端体验须依托后端的供应链能力,后端供应链能力搭建于前端规模。

电商环境下的生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分析—以盒马鲜生为例

电商环境下的生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分析—以盒马鲜生为例

电商环境下的生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分析—以盒马鲜生为例Analysis on operation mod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resh products in e-commerce environment -- a case study of boxma fresh products内容摘要基于消费水平的提高,便捷,多频次、小批量的“足不出户”的网上购物方式更受人们的欢迎,由此导致生鲜产品电子交易消费额度逐年提高,因而促使生鲜电商不断地发展壮大。

然而,生鲜电商依靠冷链物流而运作,因此,本文以盒马鲜生为例,研究其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并且对发现其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此提出解决措施,以期冷链物流得以完善。

关键词: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物流运作模式Abstract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nsumption level, the convenient, multi-frequency and small-batch online shopping method of "staying at home" is more popular among people. As a result, the consumption amount of electronic transaction of fresh products 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us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fresh e-commerce.However, fresh e-commerce relies on cold chain logistics to operate.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boxma fresh as an example to study its cold chain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analyzes the problems found in its mode, and finally proposes solutions to improve cold chain logistics.Key word: Fresh E-commerce; Cold Chain Logistics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目录1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文献综述 (1)1.4研究思路 (2)2 冷链物流基本概述 (3)2.1生鲜产品的概念 (3)2.2冷链物流的概念 (3)2.3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2.4电商环境下冷链物流的运作模式 (5)3 盒马鲜生的生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7)3.1盒马鲜生概况 (7)3.2盒马鲜生物流运作模式 (7)3.2.1 现状 (7)3.2.2 特点 (8)3.3盒马鲜生物流存在的问题 (9)3.3.1 专业人员的缺失 (9)3.3.2 冷链物流成本高 (9)3.3.3 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 (10)3.3.4 法律体系不完善,卫生要求不达标 (10)4 盒马鲜生冷链物流改进措施 (12)4.1建立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12)4.2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12)4.3加强人才培养 (13)4.4辅助相关部门完善冷链物流法律相关标准 (13)5 结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关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研究,国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种是通过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型,选择合适的契约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协调。

Barratt和Oliveira 分析了生产商和零售商就回报共享因素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影响。

Matopoulos等认为不论是供应商还是零售商,选择正确的伙伴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Dye和Yang通过比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保鲜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分析哪一种契约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方利润提升更大,研究发现是收益共享契约。

Soleimani等研究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定价问题。

Dave从生鲜农产品市场随机需求出发对其供应链进行协调研究。

第二种是利用可追溯技术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研究。

Laux等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已经将可追溯技术应用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Parreño-Marchante等提出从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到流通加工到配送运输再到网点销售的整个流程应用一种新的追溯技术,并证明这一新的的追溯技术可以提升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相关方面的研究开始地比较晚,从1999年开始,国内才着手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

国内专家学者针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大多围绕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保鲜控制及运作与协调优化研究等方面。

关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研究。

张学志和陈功玉根据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批发市场主导模式、产供销一体化企业主导模式和配送中心主导模式。

刘刚认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受政策法律、消费者购买模式、技术引入、终端力量等几个方面的要素影响,并认为未来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将进一步向扁平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也开始呈现多元化,“农超对接”“电商平台”等也逐渐的兴起。

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报告

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报告
预计,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近 3000亿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近4700亿元。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PAGE 19
服务供应商
目前,国内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而冷 链物流服务主要由购货方提供。据统计数据显 示,目前,国内冷链物流市场较为分散,提供 服务的主要为购货方进行,其次为第三方物流 企业提供,而供货方占比最少。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12
物流运价
从分车型指数看,各车型指数均有不 同程度回落。其中,以大宗商品及区域运 输为主的整车指数比上月回落0.82%,至 97.7点,且比上年同期下降6.5%。
与此同时,零担指数中零担轻货指数 回落幅度略低于零担重货指数。零担轻货 指数比上月回落0.45%,至102.1点;零担重 货指数,比上月回落0.8%,为97.6点。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为全球商业领袖提供决策咨询
PAGE 10
仓储指数
仓储指数方面,2018年6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 48.7%,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
据分析,由21类商品组成的2018年6月期末库存 指数为49.5%,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 生产资料类商品中,钢材、石油、木材等商品库存较上 月明显回升,化工、机械设备等商品库存较上月有所回 落;生活资料类商品中,医药、日用品、农副产品等商 品库存较上月有所回升,食品、纺织品、医药库存有所 下降。
国务院出台物流国八条、国九条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
建立物流企业的营业税差额试点,减少物流企业的重复纳税 将冷库用电价格由商业电价调整为工业电价,进一步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

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运作及风险控制研究

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运作及风险控制研究

肉 类 研 究广告·微评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运作及风险控制研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应用,我国电商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据第十一届全球冷链峰会暨“一带一路”贸易与冷链合作论坛报告显示:2018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达398.24亿元,同比增长53.27%,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商领域遂昌模式、通榆模式等新模式的出现,以及褚橙、柳桃、潘苹果等成功电商生鲜品营销案例的出现,探讨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运作及风险控制极具现实意义。

图1展示了当前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运作现状。

自2005年易果网出现发展至今,电商领域生鲜品冷链物流受困于体系不完善、技术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以及配送模式与生鲜电商的发展速度不协调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运作模式:首先是自营式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模式,通过自建冷藏中心、配送中心、冷藏车、冷链物流技术人员,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效掌控,例如“送而优则商”的顺丰优选便采用了这一运作模式;其次是第三方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模式,尽管我国肉类、水果、水产类等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但我国电商冷链物流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冷链物流组织化程度低、设备陈旧、专业运输设备少仍是不争的事实,第三方电商冷链物流企业大多由冷藏运输或者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制约了我国生鲜品生产加工业与电商冷链物流产业的有效对接,例如1号店便采取了这一运作模式;最后是自营+第三方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模式,这一模式不但能缓解冷藏车、冷藏中心建设等运作的巨额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质量可控性和配送灵活高效性,这也是目前很多大型电商企业所采用的模式。

图2为京东冷链物流运输车。

作为国内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的领军企业,京东依托于自身物流系统中已有的7大物流中心、166个大型仓库、4142个自提点和配送站,打造了全流程、全场景的生鲜供应链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国内电商生鲜品冷链物流运作和风险控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生鲜供应链报告

生鲜供应链报告

生鲜供应链报告一、多级供应链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非效率因素仍旧存在(一)我国生鲜供应链现状:上下游极度分散+中游多层级上游:以“小农生产”为主,集中度低上游极度分散,农村经纪商层级无法避免。

自古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即以个体“小农生产”为主,至2016年年底,我国有2、3亿农户,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达2、1亿户。

生产经营非常分散,集中度较低。

受制于生产源头农户的分散性,以及各地生鲜品种、质量、价格不统一,农村经纪商需要对当地生产状况、语言等十分了解,且备受村民信赖的农村经纪商去各家各户收购生鲜,一定程度上,起着整合生鲜的作用。

因获取各地生产信息成本高及信任机制影响,中间商很难跨越经纪商直接向农户采购,使得当前供应链无法避免的增加了农村经纪商层级。

中游:损耗高、冗长交叉的多级批发模式仍占主流生鲜从农户到消费者至少经过4层的供应链十分冗长。

由于上游极为分散,为了满足农产品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时的需求,我国多年来形成了稳定的以多级批发市场为主的生鲜流通体系,即分散的农户生产商品后,由大量经纪人收购,运输至产地批发市场,随后由销地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商等分销至零售端农贸市场、超市等,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

由于供应链冗长,农产品经过每层环节的储存、运输、装卸后损耗较大,叠加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层层加价,使得产销两地产品差价较大,而当前生鲜零售终端毛利率普遍较低。

多级分销市场也使得从生产源头地到终端消费者的完整流通过程呈现出多元交叉的特点。

零售商可从二、三级批发商进货,也可从产地、销地批发市场进货,资源整合能力较强的零售商如永辉超市会一定比例的直接与农户或合作社签订订单;多级批发市场也会从农户、产地、销地批发市场进货;生鲜在不同“角色”之间的流通多元交叉,没有统一规划,使流通效率下降,商品难以溯源。

生鲜直采电商频现,但盈利形势尚不明朗。

近年来一些依托互联网而生的开放平台式供应链体系正在形成,如以善之农、美菜、宋小菜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商企业,通过收集下游小B端订单,整合上游农户资源,实现规模采购和运输。

生鲜电商平台分析报告(生鲜电商平台发展现状)

生鲜电商平台分析报告(生鲜电商平台发展现状)

生鲜电商平台分析报告(生鲜电商平台发展现状)生鲜电商平台分析报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生鲜电商平台也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

生鲜电商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销售生鲜食品的电子商务平台。

本文将从生鲜电商平台的发展现状、市场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当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据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国内生鲜电商平台销售额达到了近300亿元,同比增长近40%。

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主要有京东、天猫、盒马鲜生等。

其中,盒马鲜生以线下门店为主,线上销售占比较小;而京东和天猫则以线上销售为主,线下门店数量较少。

此外,还有一些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生鲜电商平台,如生鲜到家、每日优鲜等。

二、市场前景生鲜电商平台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鲜电商平台因此成为了重要的购物渠道。

其次,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

因此,生鲜电商平台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生鲜电商平台将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存在的问题尽管生鲜电商平台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生鲜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由于生鲜产品具有易腐性和时效性,如果供应链不完善,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其次,生鲜电商平台的物流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由于生鲜产品需要冷链运输,物流成本较高,如果物流不到位,也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此外,生鲜电商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综上所述,生鲜电商平台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不断完善供应链、提高物流效率、加强品牌建设,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推动生鲜电商平台的发展。

电子商务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采购优化研究

电子商务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采购优化研究

电子商务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采购优化研究作者:徐晨红罗列英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08期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崛起,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生鲜电商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生鲜农产品的保鲜条件要求高,传统采购模式无法保证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顾客满意度,生鲜电商的供应链采购应运而生。

首先阐述了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采购管理等相关理论,之后分析了生鲜农产品采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对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采购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供应链采购管理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8.08.0151 相关理论基础1.1 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电子商务就是在这个互联网大背景下生成的新兴产业。

简单理解,电子商务就是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商品的交易效率,增强买卖双方之间的联系。

生鲜农产品在传统商业模式下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域、季节、时间等,应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大大加强了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播速度,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利。

此外,生产商、销售商的营销渠道的拓宽也到了地域差别带来的市场分割。

1.2 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链采购管理是指在保证企业内部正常运营的基础上,进行企业采购的管理活动,以促进企业产品需求方与供应商之间业务关系,达到降低采购产品价格、提高采购产品质量和提高供应商服务质量的目的。

与传统的采购相比,供应链采购具有很多优势,它大大加强了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联通、信息共享,打破传统采购以库存为主的采购模式,建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采购机制,真正实现了用户的零库存,大大节约了库存成本,同时,供应商能根据库存变动和需求变动适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配送计划,迎合市场需求变动,降低了互为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链内部企业的风险,增强了企业的创造性和市场竞争能力。

2018年盒马生鲜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盒马生鲜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盒马⽣鲜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盒马⽣鲜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内容⽬录1.初识盒马,焕然⼀新的超市体验 (5)1.1. 阿⾥旗下⽣鲜新零售电商 (5)1.2. 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餐饮+零售跨界融合,完美定义新零售 (6)1.2.1. 线下门店:⽣鲜超市叠加餐饮服务,提升⽤户体验,增强吸客能⼒ (7) 1.2.2. 线上:优质⾃营外卖+免费⽣鲜配送 (7)1.2.3. ⽀付⽅式:盒马APP通过⽀付宝结账或⼈民币现⾦代付 (8)2.⽣鲜⾏业:起步晚发展快,并购整合空间可观 (8)2.1. ⽣鲜电商起步晚但发展快 (8)2.1.1. ⽣鲜产品VS⽣鲜电商 (8)2.1.2. ⽣鲜电商启动晚但发展快 (9)2.2. 供需两端发⼒,技术全⾯升级,⽣鲜⾏业将现黄⾦发展态势 (9)2.2.1. 供需两旺+⽹购消费模式成熟,⾏业发展空间⼴阔 (9)2.2.2. 政策利好+技术升级,⽣鲜电商势头良好 (10)2.2.3. ⽣鲜电商运营模式⽇益成熟 (11)2.2.4. ⾏业竞争激烈,天猫、京东划去半壁江⼭ (12)2.3. ⽣鲜⾏业有门道,OAO模式解难题 (12)2.3.1. ⽣鲜产品丰富多元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化仍是关键 (12)2.3.2. 优化供应链、提升冷链物流,实现品控+降损+⾼流转 (13)2.3.3. ⽣鲜OAO是未来主流运营模式 (14)3.再看盒马:究竟如何出新制胜 (14)3.1. 全新OAO模式,餐饮服务提升吸客能⼒ (14)3.1.1. 选取“⽣鲜”⾼频消费品为切⼊点,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到店与到家双模式并⾏。

(14)3.1.2. 零售+餐饮跨界融合,实现⼀体化服务。

(15)3.2. 商品流+技术流,构建盒马鲜⽣专业特⾊ (15)3.2.1. 实现供应链优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及充分利⽤ (15)3.2.2. 依托科技提升效率 (16)3.3. “盒马”⾮⼀⽇长成,未来任重⽽道远 (18)3.3.1. 快速连锁复制之路,道阻且长 (18)3.3.2. ⾏业竞争激烈,⽤户粘性有待进⼀步提升 (19)4.盒马门店盈利能⼒分析 (19)4.1. 收⼊分析 (19)4.1.1. ⾦桥店单⽉收⼊测算 (19)4.1.2. ⾦桥店2016全年收⼊测算 (20)4.1.3. 全部门店情况 (21)4.2. 费⽤ (21)4.3. 盈利能⼒推算 (22)5.投资建议:从盒马新模式寻求零售新机遇 (22) 5.1. 从盒马鲜⽣的新模式看未来零售的新趋势。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与探讨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与探讨

例把一部分利润以分红形式返还给农户。发展集约化模式,还需 期。尤其是京东、阿里也会致力于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成为未
建立产品标准体系,在产品采摘环节按照不同品种,不同质量分 来的龙头企业。为此本文针对如今的冷链物流现状和存在问题,
类,做到保质保量,减少统一混装的冷链存储、运输成本。
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加快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C
3.发展社区团购,减少冷链环节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以销定采,集中配送,损耗及终端物流成本低是社区团购最
参考文献
显著的特征。发展社区团购,能够减少农产品存储时间,加快销
[1]袁学国,邹平,朱军,吴迪.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态势、问题
售,减少冷链环节,主要在于社区团购相对于其他模式的电商平 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01):7-14.
过资金入股的方式,帮助冷链物流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发展成 需求,持续关注消费者消费偏好,在整个过程中保障生鲜产品质
行业规模公司。政府实时关注冷链物流企业的上市计划,积极提 量,实现各个城市、各个品种的生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对
供专家现场指导,推动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 于生鲜电商平台而言,构建的生鲜电商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帮助
2.1.2冷链产业市场集中度有待提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技术及其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导致在生鲜农产品中应用不尽如
产业集中度体现市场的垄断和竞争状态,而我国大部分冷
意。冷链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其发展及 链企业呈现数量多,规模小,集中部分地域的状态。在市场没有
完善规划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现阶段冷链物流在生鲜农 其他资本加持的环境下,冷链物流企业会随着企业规模发生变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损耗探究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损耗探究
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损耗原因
通过对生鲜农产品损耗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生鲜农 产品的无价值性损耗多集中于运输和储存环节。为了减 少生鲜农产品的无价值损耗,需要分析和查找生鲜农产 品供应链中哪些环节导致损耗量巨大。经过文献阅读、 资料查询和实地调研,总结出以下 4 条原因。 2.1 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以及人均占有量低
在信息监测方面,开发成本高,冷链物流企业的规 模小,致使冷链物流供应商信息监测平台的研发严重滞 后,导致冷链物流供应商无法很好地实现实时监测冷藏 车温度、湿度等运输状态。在信息整合方面,目前国内 专业化的农产品信息整合平台很少。农产品生产者大多 都是小、散且无组织的农民群体,其互联网意识薄弱, 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严重不足,而市场自发调节具有滞后 性,难以通过市场调节达到供需平衡。 2.3 冷链物流专业人才不足
但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冷链的设 施设备保障不足,因此,研究农产品流通损耗问题及对策, 以期为国内解决农产品损耗问题提供建议。
1 我国农产品冷链运输流通损耗现状
2018 年,国内水果总产量为 25 688.35 t,其中 46% 用于鲜食消耗,即通过市场或餐饮业被消费者直接食用; 11% 的水果用于加工过程中脱皮去劣等流程的消耗;2% 用于出口;30% 由于产量过剩处于滞销状态;还有 11% 的生鲜水果损耗在农产品供应链流程中的运输储存环节。 这说明在农产品供应链环节的运输储存方面,我国还有 较大的进步空间,冷链物流保障能力有待加强 。 [1-2]
摘 要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 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这既对流通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冷链物流发展提 供了机遇。但是,由于国内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我国冷链物流总体水平不高,农产品在供应链各个 环节中的流通损耗现象还比较严重,解决农产品损耗问题成为国内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基于此,针对生鲜农 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产生的流通损耗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损耗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0.12.044

盒马生鲜生鲜供应链现状及问题分析

盒马生鲜生鲜供应链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我国现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当中存在着两种矛盾,一种是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市场,我国的农产品依然是小农户来进行生产,而且他们要面临着运输距离过长,而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农业市场。

另一方面,作为小农民,还要面临着当前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这对于他们来讲也是一项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常见的供应链结构是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这三级供应链都为农贸市场以及批发市场提供了主要的货源。

绝大多数的城市当中,每一个农业产品都要经过三级批发商或四级批发商才可以被消费者购买,由于这样的供应链过于长,会导致很多资源的浪费,价格也会被不断的抬高。

因此,在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当中,存在着供应商,零售商,分销商,顾客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些人形成的供应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的供应关系。

如果这四个供应链中的成员能够保持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利益共享,会降低成员之间的运营成本,提高整个生鲜供应链的产品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不断扩大,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快生鲜供应链的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通过生鲜供应链物流的发展对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产业和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结合生鲜产品的特点及其供应链的特殊性,分析我国生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解决目前生鲜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供应链理念不够完善,缺乏先进物流技术支持, 信息数据分析利用较弱,供应链配送渠道不畅, 没有建立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供应链的采购、库存和需求控制还不尽如意,高素质人才紧缺等问题,达到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保证产品的品质,降低成本的效果。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购买力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就在这时,市场对于瓜果,蔬菜等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而且对于这些生鲜产品的新鲜程度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120 未上过学 100 80 60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及以上
图:中国农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水平较发达国家低
40
20 0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6-
生产过程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
生鲜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由于气候和地域差异,国内不同地区生产的蔬菜和 水果都是在固定季节收获,这决定了生鲜从收获到消费具备较短的时间周期。生鲜 的鲜活易腐、不耐贮运、生产季节性强、消费弹性系数小等特点决定了如果当地产 量无法满足需求,就必须从外地进货。而如果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必然导致 产品流动半径小,容易出现滞销、涨价等供需矛盾。 我国在水果品类上,形成南北水果对调格局。上半年以南方果为主(热带水果),主 产地:广东本地、福建省、海南、广西、湖南;下半年以北方果为主,主产地:山东、 陕西、山西、河北。橘子、橙子等水果主要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苹果、梨等水 果产于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3.9%
100.0%
类型
29.4kW 以下 29.4 ~73.5kW
美国
165.44 236.17
占比
31.6% 45.1%7源自.5kW 以上总计121.99
523.60
23.3%
100.0%
-4-
小农经营模式难以持续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具有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以 商品化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户仅有398万户,占所有农业经营户的2%。个体小农经 营模式由于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环境变化。 对比来看,目前美国农业产值的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 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小农场贡献。美国农业集中度明显高于我国。 因此,国内生鲜的模式多为C2B2C,而国外多为B2B2C。目前城镇化还在进行,从 事农业人数减少,小农经营模式难以持续,未来我国的种植商和养殖商也将朝着公 司化运营方向发展。
2018 年生鲜供应链研究报告
一、上游:技术改造农业助力生鲜发展 二、中游:冷链物流为生鲜流通保驾护航 三、下游:重点服务于农贸市场和小型餐厅 四、生鲜食材 B2B 企业的优秀实践
概要
系列报告之二分析美国的Sysco,我们看到了食材供应链巨头的模样。目前我国缺 少对B端的大型供应链企业,由传统生鲜C2B2C模式过渡到B2B2C仍需努力,拥有 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流入加速了农业、物流及零售的变革,技术赋能产业,模块化加 速,生鲜食材供需联动提效。技术的进步以及上下游格局的变化正在改变国内B端 缺失的窘状,提升行业效率、降低成本。本篇报告深度聚焦于生鲜食材供应链的上 游农业、中游冷链、下游B端三维度,挖掘国内万亿级生鲜食材供应链的产业变革 和机遇。 上游农业。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足、小农经营模式的分散性、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不佳等因素从源头上拖累生鲜食材采购效率。生鲜生产过程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 我国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六大优势区域。同时温室等设施大力 发展克服环境制约,需求端撬动上游集约化,从而有效缓解上游供给端导致的矛盾。 上游农业正在从“大而不强”向高产、高效和高附加转变,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 产品市场主体(小/散/弱/低)的集约化进程开始加速,形成公司化的基地养殖和 种植,逐步解决分散化、采购标准化问题。 中游冷链。冷链物流为生鲜流通保驾护航,只有冷链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大程度减 小过程损耗、防止污染、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目前我国在初级生鲜农产品领 域,相对欠发达,生鲜冷链需求缺口巨大。我国生鲜食品在运输中冷链物流的使用 率不高,造成食品在流通环节中损耗率太高。目前我国冷库总容量大,但是人均少, 以农批冷库为主要类型。冷藏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增量呈“哑铃型”分布。 下游B端。供应链企业需要重点服务农贸市场和小型餐厅。农贸商贩是一片巨大的 长尾市场。而餐厅食材供应市场大,存在诸多痛点,餐企呼唤优质供应链的出现。 目前,相关供应链企业通过区域化物流仓储,向上整合种植养殖基地改变上游分散 化的局面,向下通过互联网收集B端订单形成采购规模,担当一批商或准生产商的 角色,提升供应链规模和效率,向超市、餐饮店、农贸市场等终端输入生鲜供应链。 在这其中,以美菜、宋小菜、永辉彩食鲜、善之农等为代表。
表:2016年中国、美国拖拉机保有量对比(万台)
10%
增长率 9%
8% 7% 6% 5% 4% 3% 2% 1.6% 1% 0%
类型 14.74kW 以下 14.7 ~58.8kW
中国 1671.61 555.27
占比 72.1% 24.0%
50%
40%
58.8kW 以上
总计
90.08
2316.96
图:2016年我国总体农业经营户数及人数
35,000 30,000 25,000 20743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8746 6479 9809 6427 10734 6647 11902133 31422 农业经营户(万户) 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数量(万人)
-5-
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截止2016年,我国农业人员基数虽有3.1亿之多,但是整体素质较低,人均产值和 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其中80.9%在36岁以上,绝大部分未经过良好教育,初中及 以下学历的人占到了91.8%。而素质良好的从业人员是行业发展的根基。 有关部门需要大力提升农业从业人员农业整体素质,推动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可以 通过培训、示范、现场观摩等方式,提高生产优质化、安全化、营养化农产品意识 和技术。
-2-
一、上游:技术改造农业助力生鲜发展
-3-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拖累效率
农业作为供应链最源头的供给端,农业的机械化程度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流通效率。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60%以上,农业机械化程度 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同时,虽然我们机械 保有量总体较高,但结构不均衡。以拖拉机为例,我国在数量上已经超过美国,但 我国是以小型拖拉机为主,占比72.1%,耕作效率不高。而美国以中大型为主,中 大型占比 68.4%。 机械化程度低从而导致人均产出效率不够,拖累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升。
图: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变化
综合机械化率
70% 9.3% 60% 8.1% 7.3% 5.8% 5.1% 30% 20% 10% 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4.1% 3.4% 3.5% 6.0% 5.9% 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