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pptx

合集下载

细胞生活的环境完整版(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细胞生活的环境完整版(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
4、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左 右 锁 骨 下 静 脉
内环境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所组成的细胞外液, 是请体用内箭细头胞表生示活组的织直液接、环血境浆。、淋巴之间的联系。
细胞外液=内环境
血细胞
血浆
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组织液渗 透压升高
组织液 增多
2、酸碱度
①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 7.35—7.45
②血浆中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缓冲物质是: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如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由肺将CO2排出 碳酸钠进入血液:
H2O+CO2
Na2CO3 + H2CO3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
内环境成分判断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成分,若是,一定属于。
(1)调节类物质: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2)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维生素等; (3)代谢产物:尿素、二氧化碳等。 (4)其它:血浆蛋白等
二看是否为细胞内液和细胞膜成分(如血红蛋白、胞内酶、
细 胞
吞噬细胞 淋巴 淋巴细胞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结合资料,完成P4讨论:
成分 水 血清白蛋白
血清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氨基酸氮 尿素氮 其他非蛋白氮 葡萄糖 乳酸 各种脂肪酸 脂肪
含量(%) 90.7 4.4 2.1 0.4 0.005 0.012 0.025 0.08 0.025 0.38 0.14

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

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问题探讨
1.图1和图2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
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血细胞:血浆
草履虫:水环境。
相同:都是液体环境
图1
不同:
废物 外界
废物
养料、O2 环境
血浆
养料、O2
图2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细胞的生活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血细胞吸水胀破。
22~28 21~31.3
气体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 血浆的成分:
蛋白质
无机盐
其他 物质
血浆的主要成分
营养物质:葡萄糖、O2、氨基酸等 调节物质:胰岛素、维生素、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代谢废物:尿素、尿酸、CO2等
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和度上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探究任务二: 2.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 上来源于Na+和Cl-?
虽然蛋白质含量最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和Cl-大得多, 数目远小于Na+和Cl-。
3.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 状。请结合渗透压的概念及下图所示模型,思考为什么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 水肿。
3、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及含量和血浆相近,但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 含量很少。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探究任务二:
1.判断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①②⑥⑦⑨⑫ ; 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③④⑤⑧⑩⑪ 。
①氧气 ②氨基酸 ③呼吸酶 ④血红蛋白 ⑤Ca2+载体 ⑥激素 ⑦ CO2 ⑧尿液 ⑨尿素 ⑩纤维素 ⑪麦芽糖 ⑫维生素

人教版新教材《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ppt课件

人教版新教材《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ppt课件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2张PPT)
19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2张PPT)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3、回忆所学知识,你能说 出其中哪些物质在人体 中的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糖是立要的能源物质,脂 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 质,有些无机盐能维持细 胞的酸平衡等。
2. 分类
细胞内液
体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 血浆 淋巴等
细细 胞胞 内外 液液
体内
6
三种细胞外液分析--血浆


血 液
血 细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液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7
三种细胞外液分析--组织液
血浆

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间隙
血管
上 皮
组织液 一般组织间隙
淋巴
淋巴管
不同
组织 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与细胞的关 化学成


细胞外 液是细 胞直接 生活的 环境
主要是 蛋白质 的含量
相同点
都属于细胞外 液,共同构成 人体内环境, 基本的化学 成分相同。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2张PPT)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肝细胞等)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
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组织液和血浆 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 淋巴
12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细胞生活的环境pp课件

细胞生活的环境pp课件

3.正确区分体液、内环境及其所含的化学成分 (1)血液≠血浆,血浆蛋白≠血红蛋白。
(2)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 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3)细胞的化学组成成分≠内环境的化学组成成分。 细胞内不能通过细胞膜进行交换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 白、胞内酶(如呼吸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⑥激素 ⑦CO2 ⑧尿液 ⑨尿素 ⑩纤维素 (1)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①②⑥⑦⑨ 。
(2)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③④⑤⑧⑩⑪
⑪麦芽糖 。
3.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
上来源于Na+和Cl-?
提示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虽然细
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Na+和Cl-
114.00 30.00 7.50 1.00
25.00 11.00 — 47.00
表中①是 细胞外液 ,④是 细胞内液 ,因为 Na+ 浓度在细胞外液 中含量高于细胞内液,而 K+ 浓度在细胞内液中含量高于细胞外液; ②是 血浆 ,③是 组织液 ,因为 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 。
2.下列物质中:①氧气 ②氨基酸 ③呼吸酶 ④血红蛋白 ⑤Ca2+载体
情境探究•提升
1.下表为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其中统
计了组织液和血浆的部分化学成分和含量(单位:mol/L)。
成分




Na+
142.00
147.00
10.00
K+

第一章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

第一章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

A 钙离子
B 呼吸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
5、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
水肿,其原因( B)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
素)等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CO2、血红蛋白、H+ B H2O2 酶、抗体、激素、H2O 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 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长时间行走可能使脚掌磨出水泡,几天后 水泡消失,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了( ) A.各级动脉和静脉 B.周围组织细胞 C.毛细血管及各级动脉、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消化、呼吸 循环、泌尿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3.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 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 应视为外部环境

细胞生活的环境(说课新) 完整课件PPT

细胞生活的环境(说课新) 完整课件PPT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阅读教材P5相关内容,并结合P4表,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
什么作用? 2、 HCO3-、HPO42- 可能起什么作用? 3、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哪些性质? 4、什么叫溶液渗透压? 5、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什么决定? 6、正常人血浆的PH是多少? 7、人为什么能保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8、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渗透压: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溶液
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在 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生理盐水 (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 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中有多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如 H2CO3/NaHCO3、NaH2PO4/NaHPO4等 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在37 ℃左右。


教学目标
总体概况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
调研方法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

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调研方法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

态与健康的关系。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 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教学 重难 点及 解决 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解决方法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建议总结 Proposals
二、细胞外液成分 水: 90%左右
1、血浆的主要成分 无机盐:1%左右 蛋白质:7%——9%左右 其它物质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2 元素的重要性
3 进化压力
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所 需元素的种类完全一样, 与生存环境和化学变化 相关。令人惊讶的是, 我们的身体也貌似缺啥 补啥。
海洋里有细菌的耐药性 堪比现代医学,是自然 选择的必然结果。人的 免疫力也是如此。
细胞与微生物
1
微生物的生态
2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土壤到人的肠道,微生物无处不在。
有些微生物有益于我们,有些则危害
3
我们。
微生物的形态
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形态奇特。 除了细菌和病毒,还有一些你可能没 听说过的东西。
细胞类型
千奇百怪的细胞类型,有些是独立的 生物单元,有些是一群活动在一起的 单元。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膜磷脂双层
膜磷脂双层是细胞膜的基本 框架。
• 磷脂酰胆碱:神经信 号传导
细胞内物质的运动和转运
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能够维持细胞结构的 稳定性和形态,并支持细胞内 物质的定位移动。
肌动蛋白丝
肌动蛋白丝是一种蛋白质,参 与了细胞的收缩和伸展、细胞 分裂等过程。
囊泡运输
囊泡运输是物质通过细胞膜往 来于细胞与环境或细胞内膜系 统间的一种方式。
细胞分裂与增殖
1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以及负责分裂的纺锤体。此过程用于 单倍体细胞的复制。
细胞生物技术
C R IS P R
基因工程 组学分析与技术
在基因编辑方面, C R I S P R 被认为是重大突破。 它是指通过CR IS PR -C as9蛋白复合物,对染色 体的特定基因进行修改、删除或添加,从而实 现基因编辑。
基因工程从技术上看是指直接修改细胞DNA的 人工调控方式。基因编辑、基因放大、基因重 组、基因序列分析等是基因工程的重要技术。

《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人教版9

《细胞生活的环境》ppt课件人教版9

营养不良 肾小球肾炎
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渗透压下降
过敏反应或毛细血管壁受损 淋巴循环受阻
组织蛋白增多
组织 液渗 透压 升高
3. 淋巴
淋巴(:液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
当组织液压力大时重叠的上皮细胞打开 (单向汇入,再由静脉端进入血浆)
组织液
调节血浆和组织液 之间的平衡
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
注意: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 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 的细胞内液提出的。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 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 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 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种群的数量变化

群体水平
的稳态
群落的演替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习方法指导
1. 理解、多思、多问、多记; 2. 重视课堂效率,学会听课; 3. 做好课前预习课后的复习整理; 4. 观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5. 学会获取信息,抓取关键词。
1、上课注意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认真完成作业并按时上交。 3、要求课前预习、课后知识梳理。 4、重视答题技巧和典型题型的积累。
缓冲对的作用(以H2CO3/NaHCO3为例)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HCO3——→NaL +H2CO3
H2CO3——→H2O+CO2
呼吸运动排出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2NaHCO3 肾脏排出
3. 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感受生物体是一个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统一的整体。 8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五、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1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 学难点
3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4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为了使学生对细胞的生活境图片及装有血液 (离心后)的试管。引导学生总结出体内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的结论从而验证推测 1。
教师讲述:细胞生活的外部液体环境叫细胞外液,细胞内的液体叫细胞内液,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 画出有关体液的概念图。
2、教师设疑: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有内在联系吗? 学生推测 2、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互相联系。 学生活动:尝试建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图。(用箭头和文字画出)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同时参考课本的图 1-1 和 1-3, 进行独立思考,尝试绘制三者关系图。(如 有 困难同桌可相互讨论),请同学上台展示其绘制的关系图,并向大家介绍关系图表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为了说明淋巴液不能从淋巴管渗出成为组织液,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呈覆瓦状排列 的图片,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 理意义”的基础。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 “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这样,既可以和《分子 与 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建构式教学模式,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以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为
依托点,引导学生类比推理,提出人体细胞生活环境的猜想,再运用所学知识及已有经验验证猜想,从 而建立对内环境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自主构建内环境的概念,并将其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加 深 了自身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1.知识目标 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能 力目标
4 培养学生建立生物学科的立体知识构架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3.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
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该核心概念的构建 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
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教材中较少涉及,初中新教材仅就人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常识 性介绍,但由于学习间隔时间太长,印象不深刻,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
必修 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章节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学习新知识有一 定 帮助,但需教师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构建内环境概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将抽象的内环境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立体结 构。主要采用的学习策略是课前请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 学生利用单细胞生物生存 的液体环境为依托点,类比推理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已有知识、生活 经验和多媒体材料来构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四、教学目标:
教师设疑:体内细胞又是如何完成物质和能量交换?其直接生活环境是什么? (二)、类比推理,开展探究
1、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单细胞生物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离不开液体环境,人体细胞进行物质和 能量的交换也需要液体环境。
学生推测 1、体内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学 生活动:验证体内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运用演绎方法举例证明推测 1。学生很容易想到血细胞生活在血液中的例子, 这时教师应加以纠正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血浆,介绍血液与血浆含义的区别。启发学生思考人体其 它细胞的生活环境,如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理解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对于组织 细胞学生感觉较抽象,教师加以解释和举例,如引导学生思考: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的直接 生活环境?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主体性教学设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同时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情况。学生自
愿分组,分别从不同方面如不同温度、酸碱度、盐溶液浓度等方面来探究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生活 情况。每小组仅选一个方面开展探究活动。各小组准备介绍本实验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经离心处理后的血液。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各小组代表向同学们介绍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的实验思路、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讨论总结: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液体环境,且需要适宜温度、酸碱度、盐溶液浓度。进一步分析原因:只有在 适宜的液体环境中,细胞才能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养料与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1
内环境的组成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与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类比推理、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通过资料分析,结合生活经验来层层深入,其中学生最难理解的理化性质渗透 压,则通过动画模拟,化抽象为具体,得以突破难点。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比较好理 解,而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则比较复杂,又是个难点,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模 拟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和构建模型,帮助学生学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设计思想: 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本节
课的设计通过一系列课内外活动和大量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归纳 、 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科 学 素养的提高。本节课设计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 培养其创新精 神、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