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公司】第章生物膜法

合集下载

生物科技公司章程(3篇)

生物科技公司章程(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公司名称为:[公司全称](以下简称“公司”)。

第二条公司住所:[公司详细地址]。

第三条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注册资本金额]元。

第四条公司经营范围:[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如:生物技术研发、生物医药产品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

第五条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有限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章程。

第二章经营宗旨和业务范围第六条公司的经营宗旨是:坚持科技创新,以人为本,诚信经营,致力于生物科技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

第七条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 生物技术研发;2. 生物医药产品生产;3. 生物医药产品销售;4. 生物医药技术服务;5. 生物医药相关技术咨询;6. 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业务。

第三章股东第八条公司股东按照出资比例享有公司利润分配权、优先认股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

第九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第十条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股东享有以下权利:1. 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2. 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转让、赠与或质押其所持有的股份;3. 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项进行表决;4. 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或质询;5. 依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获得有关信息;6. 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二条股东承担以下义务:1. 按时缴纳所认购的股份;2. 遵守公司章程;3. 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股东大会第十三条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依法行使下列职权:1.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 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3. 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4. 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5. 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6. 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7. 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8. 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9. 修改公司章程;10.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生物膜法》课件

《生物膜法》课件
《生物膜法》课件
目录 CONTENT
• 生物膜法概述 • 生物膜法的基本组成 •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流程 • 生物膜法处理效果影响因素 •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01
生物膜法概述
定义与原理
01
定义
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 固体载体表面附着或累积形成 生物膜,通过膜的吸附、降解 等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 的水处理技术。
生物膜稳定性
生物膜的稳定性对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和持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种群结构与代谢特性
微生物种群结构
微生物种群结构对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 响,不同微生物种群对污染物的降解能 力不同。
VS
代谢特性
微生物的代谢特性直接影响污染物的降解 效率和产物,对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05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研究 进展
证处理效果。
06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前景 与挑战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效低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膜法 处理技术将朝着更高效、低能耗 的方向发展,提高处理效率的同
时降低运行成本。
多元化应用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将拓展到更多领 域,如高浓度有机废水、重金属废 水等,满足不同行业的处理需求。
智能化控制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 实现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智能化控 制,提高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市场潜力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排放标准 的提高,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市 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驱动
技术创新将推动生物膜法处理技 术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开拓更广 阔的市场空间。
新型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膜法又称固定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与活性污泥法一样,生物膜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对废水中的氨氮还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主要的生物膜法有:① 生物滤池:其中又可分为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等;② 生物转盘;③ 生物接触氧化法;④ 好氧生物流化床等。

一、生物膜的结构1、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的形成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前提条件:① 起支撑作用、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物质:在生物滤池中称为滤料;在接触氧化工艺中成为填料;在好氧生物流化床中成为载体;② 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即废水中的有机物、N、P以及其它营养物质;③ 作为接种的微生物。

(1) 生物膜的形成:含有营养物质和接种微生物的污水在填料的表面流动,一定时间后,微生物会附着在填料表面而增殖和生长,形成一层薄的生物膜。

(2) 生物膜的成熟:在生物膜上由细菌及其它各种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生物膜对有机物的降解功能都达到了平衡和稳定。

生物膜从开始形成到成熟,一般需要30天左右(城市污水,20°C)2、生物膜的结构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生物膜结构示意图(1) 生物膜的性质:① 高度亲水,存在着附着水层;② 微生物高度密集:各种细菌以及微型动物,这些微生物起着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形成了有机污染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

(2) 生物膜降解有机物的过程:3、生物膜的更新与脱落(1) 厌氧膜的出现:① 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氧气不能透入的内部深处将转变为厌氧状态;② 成熟的生物膜一般都由厌氧膜和好氧膜组成;③ 好氧膜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场所,一般厚度为2mm。

(2) 厌氧膜的加厚:① 厌氧的代谢产物增多,导致厌氧膜与好氧膜之间的平衡被破坏;② 气态产物的不断逸出,减弱了生物膜在填料上的附着能力;③ 成为老化生物膜,其净化功能较差,且易于脱落。

介绍生物膜法基本原理

介绍生物膜法基本原理

介绍生物膜法基本原理
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膜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群落,通过将废水与微生物接触,使微生物附着在固体或半固体载体上形成生物膜。

这些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或较简单的有机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生物膜法的基本过程包括生物附着、有机物降解和生物膜的定期清洗。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被引入生物膜反应器中,通过通气、搅拌等措施促进微生物与废水的接触。

微生物依靠附着在载体上的生物膜,通过吸附、吸附解吸、生物化学反应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或较简单的有机物。

生物膜法的优点包括处理效果稳定,对有机物的适应性广泛,能够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并且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操作成本。

此外,生物膜法还能够处理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如苯、酚等。

然而,生物膜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废水中的重金属、高盐浓度等有一定的适应性限制。

此外,生物膜的建立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并且生物膜的清洗与维护工作较为繁琐。

总的来说,生物膜法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改进,生物膜法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生物膜法论文 Microsoft Word 文档

生物膜法论文 Microsoft Word 文档

目录目录 (1)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引言 (1)1.1绪论 (1)1.2生物膜法概念 (1)1.3生物膜法的性质 (2)1.4生物膜法的分类 (2)1.4.1润壁型生物膜法 (2)1.4.2浸没型生物膜法 (2)1.4.3流动床型生物膜法 (3)1.5生物膜法的特点 (3)1.6生物膜法净化污水机理 (3)1.7生物膜的应用 (4)1.8生物膜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前景 (4)第二章举例说明 (5)2.1环境中磷的污染 (5)2.2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 (5)2.3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原理 (6)2.4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艺流程 (7)2.6试验材料 (9)2.7实验方法 (10)2.8系统运行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1)2.9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 (11)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2)3.1实验结果 (12)3.2实验结果与讨论 (13)3.3结论 (13)第四章展望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摘要生物膜法的分类、性质、应用、特点以及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机理和生物膜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前景。

以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为例,详细的介绍了生物膜法除磷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以及生物膜法系统运行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结实验结果,对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展望。

关键词:生物膜法;淹没式生物膜法;磷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考核(论文)AbstractThe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s classifications, the nature, apply the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the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purification sewage mechanism and the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in our country urban sewage processing prospect. Take the submergence type biology membrane method eliminates the phosphorus as an example,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biology membrane method has eliminated the phosphorus the principle of work, the technical process, as well as the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systems operation should the special attention question and the unusual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Summary experimental result, to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processing waste water forecast.Key :Biological membrane method; Submergence type biology membrane method; Phosphorus第一章引言1.1绪论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依靠有机物生存的微生物。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章程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章程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章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合同,如建筑合同、房屋合同、劳动合同、买卖合同、服务合同、贸易合同、金融合同、施工合同、装修合同、其他合同等等,想了解不同合同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contracts, such as construction contracts, housing contracts, labor contracts, sales contracts, service contracts, trade contracts, financial contracts, construction contracts, decoration contracts, and other contract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contrac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章程_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__________________等___方共同出资,设立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特制定本章程。

生物科技行业技术路线选择指南

生物科技行业技术路线选择指南

生物科技行业技术路线选择指南第1章引言 (4)1.1 生物科技行业概述 (4)1.2 技术路线选择的重要性 (4)1.3 指南结构和内容概述 (4)第2章生物技术基础 (5)2.1 生物技术的核心概念 (5)2.2 生物技术分类与进展 (5)2.3 生物技术产业链分析 (6)第3章生物医药研发技术路线 (6)3.1 创新药物研发 (6)3.1.1 疾病机理研究 (6)3.1.2 高通量筛选技术 (6)3.1.3 先导化合物优化 (6)3.1.4 药物安全性评价 (6)3.2 生物仿制药发展 (7)3.2.1 生物仿制药的定义与分类 (7)3.2.2 生物仿制药研发关键技术 (7)3.2.3 生物仿制药的审批与监管 (7)3.2.4 生物仿制药的市场前景与挑战 (7)3.3 疫苗与生物制品技术 (7)3.3.1 疫苗研发技术 (7)3.3.2 生物制品研发技术 (7)3.3.3 疫苗与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 (7)3.3.4 疫苗与生物制品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7)第4章生物农业技术路线 (7)4.1 转基因作物技术 (7)4.1.1 转基因抗虫作物 (8)4.1.2 转基因抗病作物 (8)4.1.3 转基因抗逆作物 (8)4.1.4 转基因品质改良作物 (8)4.2 现代生物育种 (8)4.2.1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8)4.2.2 诱变育种 (8)4.2.3 细胞工程育种 (8)4.2.4 基因编辑育种 (8)4.3 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 (9)4.3.1 生物农药 (9)4.3.2 生物肥料 (9)4.3.3 生物防治 (9)4.3.4 生态农业 (9)第5章生物环保技术路线 (9)5.1.1 生物膜技术 (9)5.1.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9)5.1.3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9)5.1.4 集成生物处理技术 (9)5.2 固体废物生物处理 (10)5.2.1 堆肥化技术 (10)5.2.2 厌氧消化技术 (10)5.2.3 生物转化技术 (10)5.2.4 生物降解技术 (10)5.3 生物修复技术 (10)5.3.1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0)5.3.2 水体生物修复技术 (10)5.3.3 空气生物净化技术 (10)5.3.4 生物强化修复技术 (10)第6章酶工程与生物催化 (11)6.1 酶工程基本原理 (11)6.1.1 酶的性质与来源 (11)6.1.2 酶的作用机制 (11)6.1.3 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 (11)6.2 酶催化剂的筛选与改造 (11)6.2.1 酶催化剂的筛选 (11)6.2.2 酶催化剂的改造 (11)6.3 酶催化在生物产业中的应用 (11)6.3.1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6.3.2 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12)6.3.3 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12)6.3.4 生物能源领域的应用 (12)第7章生物制造技术路线 (12)7.1 生物发酵技术 (12)7.1.1 菌株筛选与改良 (12)7.1.2 发酵条件优化 (12)7.1.3 生物反应器设计 (12)7.2 细胞培养与生物反应器 (12)7.2.1 细胞株筛选与改良 (13)7.2.2 培养基优化 (13)7.2.3 生物反应器设计 (13)7.3 生物过程优化与控制 (13)7.3.1 过程参数优化 (13)7.3.2 过程控制策略 (13)7.3.3 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 (13)第8章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 (13)8.1 基因组学技术发展 (13)8.1.1 基因测序技术 (14)8.1.3 单细胞测序技术 (14)8.2 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应用 (14)8.2.1 序列比对与分析 (14)8.2.2 基因预测与注释 (14)8.2.3 系统生物学 (14)8.3 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 (14)8.3.1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14)8.3.2 基因组数据挖掘 (15)8.3.3 人工智能在生物科技中的应用 (15)8.3.4 生物云计算 (15)第9章生物技术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15)9.1 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因素 (15)9.1.1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 (15)9.1.2 资金投入与风险投资 (15)9.1.3 政策法规支持与监管 (15)9.1.4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15)9.2 生物技术市场分析与预测 (15)9.2.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5)9.2.2 市场竞争格局 (16)9.2.3 市场需求与潜力分析 (16)9.3 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16)9.3.1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16)9.3.2 知识产权布局与申请 (16)9.3.3 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 (16)第10章生物技术路线选择的策略与建议 (16)10.1 技术路线选择的原则 (16)10.1.1 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生物技术发展趋势,保证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作用的人工强化,微
者 的
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属于附着生长系 统或固定膜工艺。


活性污泥法是水体自净作用的人工强化,
微生物以活性污泥的形式呈悬浮状态,属于
悬浮生长系统。
基本流程
回流
初沉池 原污水
排泥
处理水
二沉池
排 泥
图2-1 生物膜法的基本流程
处理水
代表工艺
★生物滤池法 ★生物转盘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流化床(起于70年代后)
¾ 3、多级处理流程
四.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应用
¾ 城市污水 ¾ 印染废水 ¾ 石化废水:含酚废水、啤酒废水
五.特征
¾ 工艺特征 生态系统与食物链稳定,无污泥膨胀。 有过滤作用 有机负荷高,处理↑高,占地少。
¾ 运行特征 耐冲击负荷 污泥不回流 产泥少、污泥易沉淀
¾ 功能特征 去除BOD,脱N
四.生物转盘的技术进展 ¾ 1、空气驱动生物转盘
DO↑ η↑ 活性↑ 易操作维护 ¾ 2、与其它设备组合
• 1)与沉淀池组合生物转盘 ①与二沉池组合 ②与初沉池和二沉池组合
• 2)与曝气池组合 ¾ 3、藻类生物转盘
藻菌共生体系
生物转盘
§ 2-6 生物接触氧化
一.概述
淹没式生物滤池 接触曝气法
二.生物接触氧化 的构造及形式
50
84.26
1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0.50
50
56.00
100
77.00
50
53.00
100
62.00
50
21.60
100
40.00
93、布水装置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biofilm process;bio-membrane process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简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微生物细胞在水环境,能在适宜的载体表面牢固附着,生长繁殖,细胞胞外许多的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纤维状的缠结结构,称之为生物膜。

污水生物处理的生物是指:以附着在惰性载体表面生长的,以微生物为主,包含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和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的无机及有机物等组成,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的结构。

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惰性载体称之为滤料或填料。

污水流过生物膜生长成熟的虑床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

生物膜表层生物的是好养和兼性微生物,在这里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好氧代谢而降解,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等。

由于氧在生物膜表层基本被耗尽,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处于厌氧状态,在这里进行的是有机物的厌氧代谢,终产物有有机酸。

乙醇、醛、和硫化氢等。

由于微生物的不断繁殖,生物膜不断增厚,超过一定厚度后,吸附的有机物在传递到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以前,已被代谢掉。

此时内层微生物因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进入内源代谢,失去其黏附滤料上的性能,脱落下来随水流出滤池,滤料表面再重新长出新的生物膜。

生物膜的脱落速度和有机负荷、水利负荷等因素有关。

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中的生物种类相当丰富,一般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以及一些肉眼可见多的蠕虫、昆虫的幼虫等组成生物膜法的净化过程,生物膜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是一个吸附、稳定的复杂的过程,包括污染物在液相中的紊流扩散、污染物在膜中的扩撒传递,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和吸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过程。

生物膜的表面容易吸取营养物质和溶解氧,形成由好养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好氧层,而在生物膜内层,由于微生物利用和扩散阻力,制约了溶解氧的渗透,形成由厌氧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厌氧层。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中的有效应用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中的有效应用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中的有效应用张燕【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基本国策后,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改善环境质量,然而大量的城市污水如何处理是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问题.因此,改进、应用更高效的处理技术成为必要的工作.活性污泥法效率不高,生物膜法则有较大优势,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成本,具有一定推广价值.【期刊名称】《节能与环保》【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2页(P101-102)【关键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作者】张燕【作者单位】山东中科恒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生物膜法是将滤料表面当做介质,使微生物附着在上面,形成以微生物为主的生物膜。

当污水和生物膜接触时,污水中存在的溶解性有机物会生物膜吸附,从而出现生物污泥,以此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生物膜技术应用后管理较简单、所需费用较少,可以适应各种水量、水质环境,不只是有效降低剩余污泥量,还可以弥补使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出现的污泥丝膨胀问题。

生物膜法对温度有很高要求,无论温度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影响生物膜功能性,可能会使生物膜活性降低甚至坏死。

另外,如果要使生物膜发挥出处理污水的作用,必须先让生物附着于滤料上并进一步形成生物膜。

在应用生物膜法时,要做好定期更新工作,日常管理十分重要。

1 生物膜法分类1.1 生物滤池包括初沉池、生物沉池以及二沉池,在使用这一技术过滤后,会有效改善水质,但使用这一方法需要较大土地面积,也会影响生态环境。

随着技术发展,有了新式的塔式生物滤池,可以减少对土地需求,有效节约成本,也减少了使用传统方法可能出现的堵塞问题。

1.2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这一技术操作原理简单,将颗粒状的、本身密度与水密度十分相近的材料当做生物膜载体,所用的颗粒状物质溶解性强,可以吸收有机物形成生物泥,从而实现净化污水,优势在于微生物食物链很长、微生物浓度高。

由于所用的载体和水密度高度相似,所以传质速率高,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所用载体和水之间的结合更好,能源损耗少,需要土地面积小,维护成本低。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
后生动物,食物链较长,特别是生物膜较厚 时,里侧深部厌氧菌能降解好氧过程中合成 的污泥,因而剩余污泥产量低,一般比活性 污泥处理系统少1/4左右,可减少污泥处理 和处置费用。
2019/11/23
11
3.4 可同时存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 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填料的表面,生物固体停留时 间SRT与水力停留时间HRT无关,因此为增殖速 度较慢的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繁殖的可能性。因此, 生物膜法中的生物相更为丰富,且沿水流方向膜 中微生物种群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生物膜反 应器适合世代时间长的硝化细菌生长,而且其中 固着生长的微生物使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各有其生 长的合适环境。因而,生物膜反应器内部也会同 时存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如果将已经实现硝化 的污水回流到低速转动的生物转盘和鼓风量较小 的生物滤池等缺氧生物膜反应器内,可以取得更 好的脱氮效果,而且不需要污泥回流。
2019/11/23
9
3.2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
• 单位容积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可以高到活性污泥法 的5~20倍,因此处理能力大,一般不建污泥回流系 统;生物膜含水率比活性污泥低,不会出现活性污 泥法经常发生的污泥膨胀现象,能保证出水悬浮物 含量低,因此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
2019/11/23
10
3.3剩余污泥产量低 • 生物膜内存在较高级营养水平的原生动物和
2019/11/23
5
图5-1 生物膜构造图
2019/11/23
6
• 图5-1所示是附着在生物滤池填料上的生物膜构造。 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在其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水
层,称之为附着水层。附着层内有机物大多已被氧
化,其浓度比滤池进水的有机物浓度低得多。因此,
进入池内的污水沿膜面流动时,由于浓度差的作用,

第17章生物膜法详解

第17章生物膜法详解

第17章生物膜法17.1 概述17.1.1生物膜及其形成过程1. 生物膜的生长含有营养物质和接种微生物的污水在填料的表面流动,一定时间后,微生物会附着在填料表面增殖和生长,形成一层薄的生物膜。

当细菌及其它各种微生物组成的生物膜和生物膜对有机物的降解都达到了平衡和稳定状态,则表明生物膜已成熟。

生物膜增长过程可概括为六个阶段:(1)潜伏期(或称适应期)(2)对数增长期(或称动力学增长期)(3)线性增长阶段(4)减速增长期(5)生物膜稳定期(6)脱落期2.生物膜脱落的原因⑴内因· 厌氧菌营养耗尽而死亡,其附着力降低,很快脱落;·气态代谢产物不断逸出,破坏了好氧层生态的稳定,使二者失去了平衡,生物膜老化;· 气态产物的积累,将膜顶起。

⑵外因水流的冲刷作用,加大污水量,则污水水流对生物膜的冲刷力增大17.1.2生物膜的构造及净化机理1.) 生物膜的构造(1) 好氧层:2mm土厚,有机物的降解主要在此进行(2) 厌氧层:2. 有机物降解过程空气中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污水中有机物由流动水层传递到附着水层,再进入生物膜;微生物代谢有机物。

17.1.3生物膜的微生物相细菌、真菌、藻类(在有光条件下)、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17.1.4生物膜法工艺的基本流程生物膜法处理系统基本流程17.1.5生物膜反应器普通生物滤池(好氧)原废水处理水二沉池生物膜反应器初沉池回流污泥污泥高负荷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好氧)厌氧生物滤池(厌氧)固定床曝气生物滤池(好氧)好氧生物转盘(好氧)生物转盘厌氧生物转盘(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好氧)两相流化床(好氧)三相流化床(好氧)生物流化床厌氧流化床(厌氧)气提式生物膜反应器(好氧)流动床机械搅动床(好氧、厌氧)厌氧生物膜膨胀床(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好氧、缺氧)17.1.6生物膜法的特征与发展趋势1.生物相方面的特征1)微生物种类多样化;2)生物的食物链长;3)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4)分段运行与优势菌种。

生物膜法的具体详细介绍及常用到的生物填料

生物膜法的具体详细介绍及常用到的生物填料

生物膜法的具体详细介绍及常用到的生物填料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

常用组合填料,弹性填料,多孔悬浮球填料,流化床填料,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等。

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

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厌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

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废水中微生物沿固体(可称载体)表面生长的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

因微生物群体沿固体表面生长成粘膜状,故名。

废水和生物膜接触时,污染物从水中转移到膜上,从而得到处理。

其基本机理见水的生物处理法。

生物膜法的中的生物器可以是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曝气生物滤池(及曝气器)或厌氧生物滤池。

前三种用于需氧生物处理过程,后一种用于厌氧过程。

最早出现的生物膜法生物器是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满盛碎块的水池)。

它们的运行都是间歇的,过滤-休闲或充水-接触-放水-休闲,构成一个工作周期。

它们是污水灌溉的发展,是以土壤自净现象为基础的。

接着就出现了连续运行的生物滤池。

新型水处理填料问世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生物膜常用到的的组合填料,弹性填料。

组合填料的应用性比较广,可以适用于耗氧性生物和厌氧性生物池,组合填料在当前和环保水处理行业应用广泛。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生物膜法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生物膜法

整理课件盐,残膜易腐化。
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生物滤池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同时发生着多过程
有机物在 污水和生 物膜中的 传质过程
有机物的 厌氧和好 氧代谢过 程
氧在污水 和生物膜 中的传质 过程
生物膜的 生长和脱 落等过程
这些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决定了生物滤池净化 污水的性能。影响这些过程的主要因素如下
小于或等于某处理效率的污水厂的百分数/% (生物滤池)
整理课件
生物滤池 机理
生物滤池的工作情况
挂膜
污水通过布水设备连续地、均匀地喷洒到滤床 表面上,在重 力作用下,污水以水滴的形式向下渗沥,或以波状薄膜的形 式向下渗流。最后,污水到达排水系统,流出滤池。
污水流过滤床时,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细菌附着在滤料 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滤料表面大量繁殖,不久,形成一层充 满微生物的粘膜,称为生物膜。这个起始阶段称为挂膜,是 生物滤池的成熟期。
软性纤维填料的结构 ①栓接绳 ②纤维束 ③中心绳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生物填料框架 整理课件
框架与整理生课件物填料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生物滤池法的流程
低负荷生物滤池又称普通生物滤池。 •优点: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BOD5可下降到 25mg/L以下,硝酸盐含量在10mg/L左右,出水水质稳定。 •缺点:占地面积大,灰蝇很多,影整响理环课件境卫生。
生物膜法的共同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上, 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染物 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 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气一般来自大气。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1、生物膜在载体上的生长过程:当有机污水或由活性污泥悬浮液培养而成的接种液流过载体时,水中的悬浮物及微生物被吸附于固相表面上,其中的微生物利用有机底物而生长繁殖,逐渐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粘液状的生物膜。

这层生物膜具有生物化学活性,有进一步吸附、分解污水中呈悬浮、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污染物。

2、生物膜的降解机理(1)物质的传递1)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通过附着水层传递给生物膜;2)有机污染物则由流动水层传递给附着水层,然后进入生物膜;3)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H2O等则通过附着水层进入流动水层,并随其排走;4)CO2及厌氧层分解产物如H2S、NH3以及CH4等气态代谢产物则从水层逸出进入空气中。

(2)膜的生长与脱落1)生物膜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也是膜生长的过程;2)好氧层与厌氧层的平衡稳定关系;3)厌氧层加厚,生物膜老化、脱落。

二、生物膜的主要特征1、生物相方面的特征:(1)微生物多样化(2)生物的食物链长(3)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4)分段运行与优占种属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1)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2)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宜于固液分离(3)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4)易于维护运行、节能三、生物滤池1、生物滤池法的特征:生物滤池法是在砂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膜处理方法,它利用滤料表面形成的一层生物膜来净化污水。

在滤池内,污水由于重力作用自上而下地连续流经滤料,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借助酶的作用,使被吸附和吸收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氧化分解,同时微生物又以有机物为营养进行自身繁殖。

老化的微生物附着力差,在污水冲刷会不断脱落,脱落后随水流出滤池,同时新的生物膜不断生长,因而处理可连续进行。

2、典型构造生物滤池主要由池壁、池底、滤料、布水器等部分组成。

滤料:组成滤层的过滤材料。

常以花岗石、安山岩、闪绿岩等较硬的岩石以及无烟煤等材料制成。

布水器:将污水散布于滤层表面的装置,使用较多的是旋转式布水器,其次是固定喷嘴式布水器。

生物膜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生物膜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生物膜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本文概述生物膜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和探讨生物膜法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我们将概述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以便读者对其有清晰的认识。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生物能源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以及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的成效和挑战。

我们将探讨生物膜法的发展前景,包括技术创新、应用领域拓展和市场潜力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生物膜法的视角,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生物膜法应用现状分析生物膜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在多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污水处理领域,生物膜法以其高效、稳定、低能耗等特性,成为了主流的处理技术之一。

在食品工业中,生物膜法也被用于发酵、分离和纯化等过程中,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生物膜法还在农业、制药、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生物膜法应用广泛,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生物膜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形成稳定的生物膜,这对于一些需要快速处理的场合可能并不适用。

生物膜法在操作过程中易受到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以保证处理效果。

生物膜法在处理某些特定污染物时可能效果不佳,需要结合其他技术进行处理。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研究者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生物膜材料、优化生物膜结构、提高生物膜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膜法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生物膜法与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的结合,有望进一步提高生物膜法的处理效果和应用范围。

生物膜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在多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生物膜法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三、生物膜法的技术创新与进展近年来,生物膜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废水处理技术,在技术创新与进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生物膜法名词解释

生物膜法名词解释

生物膜法名词解释生物膜法是生物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许多技术,我们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其中几项较为常用的。

生物膜法主要包括培养基的选择、细胞的种类及大小、培养条件、外植体的诱导等四方面的内容。

一些微生物,尤其是病毒可以看做是在细胞质中寄生着的一群特殊的生物。

由于各种微生物繁殖迅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又相当严格,如果将病毒置于细胞内,不仅可以防止细菌的污染,而且可以保证较好的繁殖条件。

但是,目前对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尚有争论,如从人工操作上看就很难办到。

从应用上讲,将生物质与某种矿质化合,或者某些能溶解于其体液的物质共同加热,得到的就是具有该物质的生物质。

生物炭就是具有该物质的木材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再经煅烧而得到的,不同于活性炭的是,它是不含碳的,只有晶体结构,在通电状态下可以变成粉末状。

2.核酸代谢法(1)原理生物遗传信息有DNA和RNA两种形式,其中DNA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决定细胞的遗传性状; RNA则存在于细胞质中,与蛋白质结合,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

细胞可以直接利用体外的培养基合成新的蛋白质,也可以从自身的DNA分子中剪切出信使RNA来合成新的蛋白质。

不过,由于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只能作为最终选择用。

(2)操作流程在无菌的条件下,挑取易成活的细胞进行核酸分离,把细胞核放入适宜的离心管中,离心使之与核膜分离,吸出核浆。

然后向管中加入生物质,继续离心,核糖与核酸分离。

从而分别获得带有与DNA完全一致的单链或双链DNA的沉淀。

将两种成分放入少量的生物质溶液中,让它们在搅拌下缓慢地混合,再滴加热浓缩的高浓度琼脂,使核糖和核酸交联在一起。

再经短暂的冷却,形成细胞内生物物质。

为了制备生物炭,必须经过炭化的过程,也就是将生物质脱水碳化,即可制得炭化的生物质。

这样,核酸和蛋白质就会从生物质中游离出来,再配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生物质反应,从而转化成生物炭。

当然,也可以从生物质中获取与某些元素结合的功能性物质,用化学合成法得到,例如,葡萄糖转化成吡啶,苯酚转化成对苯醌等。

(高考生物)生物膜法讲义

(高考生物)生物膜法讲义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膜法讲义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属于好氧生物办理方法。

他是依赖固着于固体介质表面的微生物来降解有机污染物质。

当含有大批有机污染物的污水连续不停地经过某种固体介质表面时,在介质的表面上会渐渐生长出各样微生物,当微生物的质(活性)与量(数目)积累到必定程度,便形成了生物膜。

生物膜内部主假如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和一些藻类构成。

当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被微生物所摄入,污水获得净化,微生物自己也在生殖、生长。

生物膜法实质是污水土壤自净的人工增强过程,这类方法既古老,又是发展中的生物处理技术。

早在 1893 年英国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应用了生物膜技术,并于1900 年应用于污水办理领域。

利用生物膜净化污水的装置称为生物膜反响器。

迄今为止,属于生物膜办理法的反响器有生物滤池(包含一般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及生物接触氧化等。

第一节生物膜的结构及净化机理一、生物膜的结构及其净化原理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原理可用图(12-1 )来说明。

污水流过固体介质(滤料)表面经过一段时间后,固体介质表面形成了生物膜,生物膜覆盖了滤料表面。

这个过程是生物膜法办理污水的初始阶段,亦称挂膜。

关于不一样的生物膜法污水办理工艺以及性质不一样的污水,挂膜阶段需 15~30 天;一般城市污水,在 20 ℃左右的条件下,需30 天左右达成挂膜。

从图( 12-1 )中能够看出, 固体介质 (滤料) 表面外,生物膜厌氧好氧 层层BOD滤 NH 3 O 2BODH 2S NH 3O 2CO 2O 2H 2 OBODH 2OBODCO 2 O 2CO 2挨次由厌氧层、好氧层、附着水层、流动水层构成了生物图12-1 生物滤池滤料上生物膜的结构(剖面图)膜降解有机物的结构。

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实质就是生物膜与水层之间多种物质的迁徙与微生附流着动 水水物生化反响过程。

因为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其表面附着着一层很薄的水层,称之为附着水层。

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的设计要点和工程实例

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的设计要点和工程实例

生物膜法生物转盘的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一)生物转盘盘体(1)盘体材料应轻质、高强度、比表面积大、易于挂膜、使用寿命长和便于安装运输;(2)盘体宜由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酯玻璃钢等制成;(3)盘体外缘与槽壁净距的要求是为了保证盘体外缘的通风,盘片外缘与槽壁的净距不宜小于150mm;盘片净距:进水端宜为25~35mm,出水端宜为10~20mm。

盘片在槽内的浸没深度不应小于盘片直径的35%,转轴中心高度应高出水位150mm以上;(4)盘片净距取决于盘片直径和生物膜厚度,一般为10~35mm,污水浓度高,取上限值,以免生物膜造成堵塞。

如采用多级转盘,则前数级的盘片间距为25~35mm, 后数级为10~20mm;(5)生物转盘转速宜为2~4r/min, 转速过高有损于设备的机械强度,同时在盘片上易产生较大的剪切力,易使生物膜过早剥离。

一般对于小直径转盘的线速度采用15m/min; 中大直径转盘采用19m/min; (6)生物转盘的转轴强度和挠度必须满足盘体自重和运行过程中附加荷重的要求。

(二)反应槽断面形状应呈半圆形,可与盘体外形基本吻合。

(三)设计参数国内生物转盘大都应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国外生物转盘用于处理城镇污水已有成熟的经验。

生物转盘的五日生化需氧量表面有机负荷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一般处理城镇污水五日生化需氧量表面有机负荷为0.005~0.020kgBOD5/(m3•d)。

国外资料表明:要求出水BOD5≤60mg/L,表面有机负荷为0.020~0.040kgBOD5/(m2•d);要求出水BOD5≤30mg/L时,表面有机负荷为0.01~0.02kgBOD5/(m2•d)。

水力负荷一般为0.04~0.2m)/(m2•d)。

生物转盘的典型负荷可参考下表, 此表摘自英国标准。

生物转盘的典型负荷四、生物转盘工程实例济南市南郊宾馆污水处理站采用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污水进水水质:COD 为133.2~178mg/L,BOD5为67~ 89.2mg/L, SS为45~92mg/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科技行业)第章生物膜法第8章生物膜法8.1生物膜的基本概念生物膜法是属于好气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膜是依靠附着于固体表面滤料的介质上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净化有机物的好氧处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附着于固体介质表面上的微生物对水量,水质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2)固体介质有利于微生物形成稳定的生态体系,栖息微生物的种类较多,处理效率高。

(3)降解产物污泥量少。

(4)管理方便。

缺点:(1)滤料表面积小,BOD容积负荷小。

(2)附着于固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操作伸缩性差。

(3)靠自然通风供氧,不如活性污泥供氧充足,容易产生厌氧。

生物膜法有三种形式:(1)润湿型生物滤池、生物滤塔、生物转盘(2)浸没型接触氧化、滤料浸没在滤池中(3)流动床型生物活性炭、砂粒介质悬浮流动于池内8.2基本原理借助于挂膜介质,当有机废水流过介质表面时,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

膜的表面溶有较多的溶解氧,形成好氧层,膜的内层溶解氧较少,易形成厌氧层,整个膜处于增长、脱落和更新的生态系统。

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将污水中的有机物作营养,从而使污染物得到降解。

正常生物膜厚2~3mm。

8.3生物滤池生物滤池由滤料、池壁、池底排水系统、上部布水系统组成。

8.3.1构造1、滤料的要求(1)比表面要大(2)孔率高(3)质材强度高(4)稳定(5)价廉2、池壁的功能构筑物主体,起支撑作用。

3、池底通风系统、排泥系统、支承渗水结构4、布水系统旋转布水器8.3.2负荷1、水力负荷单位面积滤池或单位体积滤料每天所能处理的废水量,一般由洒水强度和BOD负荷确定。

水力表面负荷水力体积负荷2、BOD负荷单位时间供给单位体积滤料的BOD量城市污水极限值分低负荷(0.15~0.3)和高负荷(0.8~1.2)生物滤池3、责物负荷单位滤料每天所能承受毒物的量生物滤池的净化效率So——原水浓度Se——二次沉淀池出水浓度以上1、2、3可作为综合衡量生物滤池工作性能的三个重要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8.3.3生物滤池的类型及运行系统1、生物滤池的类型(1)普通生物滤池水力负荷;BOD负荷(2)高负荷生物滤池水力负荷;BOD负荷(3)超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2、生物滤池的运行系统(1)单级直流系统适用于低负荷8.3.4回流优点:(1)增大水力负荷,促进生物膜的更新代谢。

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2)废水得到稀释,降低基质浓度,防止堵塞;(3)有利于连续接种促进生物膜生长;(4)提高DO,防止滤池滋生蚊蝇;(5)水量大可使用旋转布水器。

缺点:(1)缩短废水在池中停留时间;(2)洒水量增大,降低生物膜吸附有机物的速度;(3)回流水中积累难降解物质;(4)降低水温。

回流物料衡算(单级回流比r)So——入流废水浓度,Se——出流废水浓度Q——废水量,rQ——回流量,——混合水BOD浓度根据城市污水处理运行经验,,代入物料平衡式可得:若去除率为90%,则,所以,即回流比为3.5。

高负荷回流比参见P132,表8-2高负荷与低负荷生物滤池的比较:BOD负荷高的滤池,有机物氧化分解程度低,因为高负荷有机物浓度高而氧化不充分,污泥量多而不稳定,出水DO低,没有或很少硝酸盐存在,因为有机物中的蛋白质只能转化至,未来得及转化成硝酸盐。

BOD负荷低的生物滤池,有机物浓度低,氧化分解程度高,污泥量少而稳定,出水中有较高的DO,滤池中硝化菌得到繁殖,被转化成。

8.3.5耗氧与供氧1、生物膜量普通生物滤池的生物膜污泥量为4.5~7;高负荷生物滤池的生物膜污泥量为3.3~6.5。

好氧层的厚度2mm,2mm以上为厌氧层。

2、生物膜的耗氧量()(A)--每滤料每天去除的量()--表示每kgBOD完全降解所需的氧量,城市污水=1.46左右--单位重量活性物膜的自身氧化需氧量系数,其值为0.18kg/kg·pf·d--单位体积滤料上的活性生物膜量()3、生物滤池的供氧量普通生物滤池是靠自然通风方式供氧,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才是采取曝气方式供氧。

滤池的空气阻力愈小通气量也愈大。

池内温度>池外温度,池内气流由下朝上池内温度<池外温度,池内气流由上朝下空气流动速度u=0.075△T-0.15(m/min)△T--温度差(B)需氧量的估算氧化1kg耗氧1kg,需氧量与空气相关,需气量计算式:So--进水浓度(mg/L)Se--二沉池出水浓度(mg/L)r--的容重,在标准大气压下为1.429g/L--生物滤池的氧利用率(生活污水5~8%,即=0.05~0.08)209.9--空气中含氧率(20.99%)例:普通生物滤池的水力面积负荷,进水BOD浓度So=220mg/L,二沉池出水BOD浓度Se=20mg/L,滤池氧的利用率=7%,设滤池直径为10m,深度为2m,求所需要的空气量?解:(A)按生物滤池耗氧量公式计算由(1)由已知条件求出水力体积负荷∴(2)求单位体积滤料上的活性生物膜量()生物膜量需采样测定,测得滤料表层生物膜量3.2(滤料);深层生物膜量0.8。

∴(滤料)(3)由耗氧量公式求得:(4)求得供氧量(5)若运行时温度为10℃,查得在此温度下每空气的重量为1.25(空气),则每空气中的重量。

所需空气量为(B)按氧化1kg耗氧1kg估算(1)10℃时每的重量标准状态下每立方米纯氧的质量1.429kg,气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受温度影响,10℃时每立方米氧的重量为(r-10℃时氧的容重)(2)由求供给每立方米废水的空气量:(3)供给滤池单位体积滤料的空气量(水力体积负荷为)(C)讨论:(1)两种计算方法相比较可知,用方法(B)估算的所需供气量比(A)要小得多,原因是(B)的计算方法未考虑生物滤池消化阶段及污泥分解所消耗的氧量。

(2)由于普通生物滤池是靠自然通风供氧,而供氧的动力是对池的结构设计,借助于池内外的温度差(△T),而温度是决定空气流速的关键,由经验公式:u=0.075△T-0.15(m/min),若池内外温差△T=4℃,则u=0.075×4-0.15=0.15(m/min)即每平方米滤池每天通入的空气量为。

(3)经验数据,通过每立方米滤料的空气量为每平方米滤池空气量的一半,即。

说明无论用哪一种方法计算的需氧量,用自然通风,只要池结构设计合理,当池内外温差△T>4℃时,都能满足要求。

8.3.6处理效率处理效率E由进出水的BOD值So和Se的关系式计算而得,根据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的原理,生物降解有机物各时刻的反应速度与有机物浓度(S)成正比: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生长与温度有关,温度(T)℃对生物滤池降解率常数K的影响(Howland):对生活污水,20℃时,。

8.4塔式生物滤池8.4.1构造塔式生物滤池是以加大滤层高度来提高处理能力的一种生物膜法,具有如下特点:(1)塔身高8~24m,占地小,构造主要部分包括塔体,滤料、布水设备、通风装置、回流及排水系统。

(2)滤料一般选用环氧玻璃布料制成的蜂窝结构(或尼龙花瓣型软性滤料),其单位体积表面可达80~220。

可排列组合成多层结构,这种蜂窝结构,空气畅通,可按气水比100~150:1的要求选择风机。

(3)是属于高负荷生物滤池,水力负荷高达80~200;有机负荷可达2000~3000g;(普通滤池0.8~1.2kg)。

(4)高的落差,使用旋转布水器,废水淋洗的冲力使老化的生物膜脱落更新快。

(5)塔的高度使塔内生长不同种的微生物群。

运行参数P137表8-4缺点:(1)废水在塔内停留时间短,降解效率低。

(2)供氧不如曝气池充足,易产生厌氧。

8.4.2设计实例:塔高H=24m塔径D=3.5m处理水量Q=25/h(600/d)水在塔内停留时间t=18min滤料:聚氯乙烯或环氧树脂玻璃布板制成的蜂窝结构。

1.滤料的体积N容积负荷,其值按P138图8-10确定2.3.径高比:D∶H=1∶6~1∶84.气水比:气∶水=100~150∶18.5生物转盘生物转盘是一种润壁型旋转式处理设备,借助于旋转浸入污水中的多组叶片形成生物膜,将废水有机污染物降解处理的过程。

8.5.1构造包括转动、传动、固定三大部分。

8.5.2工作过程盘面浸入废水中时,盘上的生物膜便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当其露出水面时,空气中的氧就溶入盘界面的水层中。

盘上生物膜也经历生长、增厚、老化、脱落的过程,脱落原因是水对盘面的剪切作用,脱落的生物膜转入污泥进入二沉池中。

8.5.3处理特点1、转盘上微生物量大,达,折算成活性污泥混合液浓度为10000~20000mg/L。

2、BOD负荷高达10~20,容积负荷1.5~3.0,高出活性污泥1倍多。

3、由于微生物浓度高,F/M值低≈0.02~0.5左右,微生物基本处于内源呼吸,形成污泥量少。

4、耐冲击负荷适应力强,pH=4.8~9.5,温度13~23℃。

5、工作可靠,不易堵塞,污泥不易膨胀,氧利用率高。

缺点:1、适于处理水量小的废水,占地大。

2、传动、转动、盘片损耗大,检修困难。

3、卫生条件差,易产生厌氧。

8.5.4设计1、转盘面积Sr--每平方米盘面上每天所能去除的BOD量);So--原水浓度;Se--二沉池出水浓度;Q--处理水量();N--有机负荷g()盘片面积亦可按单位面积盘片所能承受的有机物量,即有机物负荷()来计算。

当时,时,2、转盘片数(m),D为转盘直径;3、废水池的有效长度(L)L=m(a+b)+ba盘片厚度b两盘片间距4、废水池的有效容积(V)k--系数h/D=0.1时,K=0.294h/D=0.06时,K=0.355h--转盘轴线与水面距离,h取10~25mm(见右图)δ--转盘边缘到槽壁间距离,δ取10~20mm5、转盘的最小转速(n)qv-容积负荷()线速度20m/min6、停留时间(t)例:废水经系列前处理后有机物含量200mg/L日水量Q=500,今采用生物转盘处理,盘片面积,浸水面积40%,试求处理出水浓度及其降解率。

解:(1)生物转盘BOD负荷(2)单位面积盘片去除的量(Sr)∵∴应采用(3)单位面积盘片上残留负荷量(Ne)(4)处理出水浓度(Se)(5)BOD降解率8.6其它型式生物膜法8.6.1接触氧化接触氧化法是应用生物滤池与活性污泥的优点发展起来的一种生化处理法,也就是装有曝气设备的生物滤池,或是活性污泥池中安装滤料的机械设备曝气生物滤池。

P143图8-14.151、特点:(1)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2)具有膜法的优点,剩余污泥量少;(3)具有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辅以机械设备供氧,生物活性高,泥龄短;(4)能分解其它生物处理难分解的物质;(5)容易管理,消除污泥上浮和膨胀等弊端。

缺点:(1)滤料间水流缓慢,水力冲刷力小;(2)生物膜只能自行脱落,剩余污泥不易排走,滞留在滤料之间易引起水质恶化,影响处理效果;(3)滤料更换,构筑物维修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